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521145
大小:2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7-11-21
《爷爷的压岁钱教学实录及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爷爷的压岁钱教学实录及反思王玉华教学目标 1.从爷爷三次给“我”压岁钱的情景中,感悟爷爷的良苦用心。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年俗文化。 3.学会12个生字,能认读6个生字。能选择印象深刻的段落背下来。 教学重点 理解爷爷说的话的深刻含义,从爷爷的语言中感受对“我”的关爱和深切体会。 教学难点 在学文中产生良好的情感体验,从而懂得生活的哲理。 教学准备 预习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过春节你们一定能收到压岁钱。 2、有这样一位爷爷,他给孙子压岁钱的方式与大家的不同。这就是
2、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补充板书后出现课题:爷爷的压岁钱。 二、初读文章 1、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小组朗读互查字词 要求:圈画课文中要求会认和会写的字,在读中认识这些字。并把个别不认识的字通过小组成员的帮助能够正确认读。 三、细读文本 学生自主读书,教师巡视检查。 交流: (1)爷爷望着我意味深长地说:,“以后你长大了,记住,自己的钱在自己身上装着呢!”当时对爷爷的话似懂非懂,似懂非懂是什么意思?“我”懂了什么?不懂的是什么? (2)爷爷为什么要把压岁钱藏在鸡窝里,菜园里
3、,“我”的身上?他的良苦用心是什么? (3)爷爷想说而未说出的话是什么? (4)母鸡、土地和我是爷爷最寄希望的对象了。爷爷的希望究竟是什么? 随机板书:良苦用心想说而未说出 四、精读文本 1.每次爷爷给我压岁钱时都说了什么话,他想说而未说出的话是什么呢?请同学们读读课文2—6自然段,画出爷爷说的话,并联系第7自然段“咀嚼”一番,看看我们能“咀嚼”出什么来,写在句子的旁边。 2.学生自读,批注。 3.交流。教师点拨引导。) 板块一:7岁那年 (1)随着学生交流出示:爷爷走过来对我说:“孩子,这钱是卖鸡蛋攒下
4、的.去抓一把米来,喂喂这几只鸡!” (2)引导学生:联系第7自然段中“靠养几只鸡换零花钱,在20世纪70年代里,实在是农家生活的写照”,抓住“攒”感受零用钱的来之不易。 从课文的描写中,你感受到那个年代是个怎样的年代?教师相机介绍当时的社会背景。 (3)小结:爷爷叫我给鸡喂米其实是想告诉我——农家零用钱来之不易。是鸡使我们的生活好了一点点,鸡是我们的希望。 (4)有感情地朗读爷爷说的话。(借助感叹号猜测爷爷当时的心情,读好爷爷说的话。) 板块二:10岁那年 (1)从爷爷“慢慢蹲下身”让你想到了什么? (2爷爷
5、为什么不直接告诉我——压岁钱在什么地方,而要叫我去量,去扒呢?这又让你想到了什么? (3)小结:是土地让我们有了菜,有了五谷杂粮,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我们要靠土地、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去生存。 板块三:12岁那年 (1)随着学生交流出示:爷爷望着我意味深长地说:“以后你长大了,记住,自己的钱在自己身上装着呢!” (2)爷爷把最大的希望寄托在我的身上,爷爷的希望是什么呢?“自己的钱在自己的身上”,这里的钱单单指钱吗?(能力、前途、命运等) (3)小结:这就是爷爷的话,他是想告诉我,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掌握本领,才能创造美
6、好的生活。 (4)有感情地朗读爷爷说的话。(结合“意味深长”理解读) 五、回读文本。 1.爷爷用他最朴实的方法,寄托着对晚辈的殷切希望。十多年过去了,至今,我都久久难忘。(学生再读爷爷说的话。) 2.这一句句温暖人心的话,无不倾注着爷爷对我的爱。那么,爷爷为什么不直接说出来?(——这就是爷爷的良苦用心。) 3.小结:这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爷爷借助压岁钱寄托的良苦用心。他用自己特别的方式向自己的孙子诠释了自己对人生的感悟.用自己对人生的领悟来启迪他的孙子——要靠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的生活。 板书设计:
7、 爷爷的压岁钱 7岁 鸡窝 良苦用心 10岁 菜园 想说未说出的话 12岁 口袋 第二课时 一、扣“情”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通过自己的朗读了解了爷爷寄托在压岁钱上的良苦用心。 2.以读促情:生读7自然段。 体会爷爷与我——前辈与晚辈之间的浓浓亲情。 二、悟“情” 1.爷爷的良苦用心随着我的年龄增长而不断明晰起来。请同学们再次读读课文,从字里行间去体会,爷爷三次分压岁钱,使我悄然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
8、学生自读,反馈交流: 三、识字 1.检查对要求读、写生字的掌握情况。 2.出示3组词语。 (1)激动兴奋渴盼 (2)奔向直奔咀嚼回味 (3)恍然大悟猛然醒悟似懂非懂 第(1)组词语写出了小时侯爷爷分压岁钱时我的激动心情。 第(2)组词语,给“奔”正音,了解“咀嚼与回味”之间的词义关系。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