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5153958
大小:38.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3-20
《临终关怀-毕业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临终关怀【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的程度日益增加,晚期癌症患者的昂贵的医疗费用,不治之症患者占用的社会资源,临终关怀变得日益重要。本文旨在明确临终关怀的社会价值,分析其在我国的现状。临终关怀是近代医学领域中新兴的一门边缘性交叉学科,是社会的需求和人类文明发展的标志。就世界范围而言,它的出现只有二三十年的时间。但其作为医学界一门新兴学科所体现出的社会价值不容忽视。【关键词】临终临终关怀非治愈疗法老龄化医疗护理【Abstract】Alongwiththeagingofthepopulationtoanincreasingdegree,expensive
2、medicalcostofPatientswithadvancedcancerandsocialresourcesoccupiedbyIncurablepatients,Hospicecareisbecomingincreasinglyimportant.Thispaperaimsatthehospicesocialvalue,analysisitsdevelopmentprospectsinChina.Hospicecareisamodernmedicalfieldinaburgeoningborderlinesubject,isthedem
3、andofthesocietyandthedevelopmentofhumancivilizationsymbol.Worldwide,ithasonlytwentyorthirtyyears.Butasthemedicalcommunityanewsubjectreflectsthesocialvaluecannotbeignored.【keyword】DeathbedHospicecareNonhealingtherapyAgingMedicalcare一.临终关怀的概念临终关怀是一种非治愈疗法,是指对生存时间有限(6个月或更少)的患者进行
4、适当的医院或家庭的医疗及护理,以减轻其疾病的症状、延缓疾病发展的医疗护理。二.临终关怀对象临终关怀的服务对象,狭义上,是指患有恶性和非恶性疾病的病重垂危病人。恶性疾病病人,即晚期癌症病人,占接受临终关怀服务的病人的绝大多数。非恶性疾病病人,是指患有心脏疾病、脑血管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帕金森病和AIDS等疾病且病程发展到晚期难以救治的病人。广义上,临终关怀的服务对象包括病重垂危病人及其家属。大部分病人家属在陪伴病人度过人生最后旅程的同时也接受了医务人员的心理辅导和精神支持,并使家属在居丧期间因悲哀引起的躯体不适、情感和认知的大起大落及行为异常
5、等得到减轻。三.临终关怀内容从三个方面:心理护理,舒适护理,症状护理。四.临终关怀的目的临终关怀目标是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通过消除或减轻病痛与其他生理症状,排解心理问题和精神烦恐,令病人内心宁静地面对死亡。同时,临终关怀还能够帮助病患家人承担一些劳累与压力。 其主要任务包括对症状治疗、缓解症状、控制疼痛、减轻或消除病人的心理负担和消极情绪。所以临终关怀常由医师、护士、社会工作者、家属、志愿者以及营养学和心理学工作者等多方面人员共同参与。 在临终阶段,癌症病人除了生理上的痛苦之外,更重要的是对死亡的恐惧。一位临终关怀专家就认为“人在临死前精神上
6、的痛苦大于肉体上的痛苦”,因此,一定要在控制和减轻患者机体上的痛苦的同时,做好临终患者的心理关怀。 病人进入濒死阶段时,开始为心理否认期,这时病人往往不承认自己病情的严重,否认自己已病入膏肓,总希望有治疗的奇迹出现以挽救死亡。当病人得知病情确无挽救希望,预感已面临死亡时,就进入了死亡恐惧期,表现为恐惧、烦躁、暴怒。当病人确信死亡已不可避免,而且瞬间即来,此时病人反而沉静地等待死亡的来临,也就进入了接受期。一般说来,濒死者的需求可分三个水平:①3保存生命;②解除痛苦;③没有痛苦地死去。因此,当死亡不可避免时,病人最大的需求是安宁、避免骚扰,亲属随
7、和地陪伴,给予精神安慰和寄托,对美(如花、音乐等)的需要,或者有某些特殊的需要,如写遗嘱,见见最想见的人,等等。病人亲属都要尽量给予病人这些精神上的安慰和照料,使他们无痛苦地度过人生最后时刻。五.临终关怀的迫切性和必要性首先,死亡是人生的一部分。生老病死都是人所不能控制的必然。其次,临终问题的普遍性和严重性。疾病、衰老导致死亡,亲属将面临临终问题。尤其是我国目前的老龄化现状日益严重。截至2009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6714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2.5%。这表明,我国已经全面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因此,在我国对老年人进行心理关怀已经是一个
8、迫切需要正视的问题,而推动临终关怀的发展更具有时代意义[3]。而且,突发意外导致的导致的死亡也在死亡比例中占有相当的地位。另外,传统文化对死亡观念的影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