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5139605
大小:385.71 KB
页数:90页
时间:2019-03-20
《石杨平教育学基础精讲义word可打印版五号字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实用标准文案教育学基础精讲班讲义(全24讲)第一节教育的概念和历史发展教育的概念广义: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包括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 狭义: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在我国,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
2、,是教育区别于其它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也是教育的本质。 二、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所谓要素是指构成活动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的因素。认识教育的基本要素是认识教育内部结构的基础。教育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 1、教育者 教育者是从事教育活动的人。广义的教育者指凡是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身心发展方面起到影响作用的人,如家庭中的父母,单位同事等。但,自学校教育产生以后,教育者主要是指学校中的教师和其他教育人员。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和实施者,也是学生的主要影响者和引导者,作为以培养人为
3、目的的教育活动,离不开教育者。 2、受教育者 受教育者是指在各种教育活动中接受影响,从事学习活动的人,既包括在学校中学习的儿童、青少年,也包括在各种教育活动中学习的成年人。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育活动顺利有效地进行,有赖于受教育者的积极参与。 3、教育影响 教育影响是教育实践活动的手段,是教育活动中教育者和学习者相互作用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信息选择、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教育影响包括教育内容和教育措施等方面。教育内容是教育者根据教育目的,经过选择和加工,用来作用于受教育者的影响物
4、。因此,要挑选那些符合教育目的,最有价值和适合受教育身心发展水平的影响物作为教育内容。教育措施是教育活动中所采取的方式和方法,既包括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所采用的教和学的方式和方法,如讲、读、讨论等,也包括开展教育活动时所运用的一切物质手段,如教具、实验药品和仪器等。 4、三者之间的关系 从以上我们对教育活动构成要素及其作用的分析中可以看到,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是展开教育活动必不可少的,这三者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育实践活动的系统。教育者是教育影响和受教育者之间联系的纽带,没有教育者,教育活
5、动无法展开,受教育者就不能得到有效地指导;受教育者是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的对象,没有受教育者,教育活动就失去了对象;教育影响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作用的工具和手段,没有教育影响,教育活动就成了无源之水,再好的教育意图也不能实。因此,教育是上上述述三个基本要本构成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系统,是三个基本要素的有机组合。 三、教育的起源 文档实用标准文案1、教育的起源 (1)神话起源说 神话起源说是人类关于教育起源的源的最古老的观点,所有的宗教都持这种观点。 (2)生物起源论 教育的生物起源说是教育史上第一第一个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教
6、教育育的生的生物物起源论者以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为为指导,把教育的起源归之于动物的的本能行为,教育过程即按即按生物学规律进行的本能过程,完全否认了人与动物的区别,否否认了认了教教育育的社会的社会、沛西性。代表人物利托尔诺能。 (3)心理起源论 心理起源论者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把全部教育都归之于无意识状态下产生的模仿行为。代表人物:孟禄。生物起源和心理起源这两种学说从不同角度揭示了教育的起源共同缺陷是都否认了教把动物本能和儿童无意识的的模仿同有育的社会属性否认了教育是一种自觉有意识的的活动,意识的教育混为一谈,都是不正
7、确的。 (4)劳动起源说 劳动起源说的直接理论依据和方法论基础是恩格斯的作《劳动在从在从猿到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的作用》。劳动起起源源论论者认者认为为教育教育起起源源于于劳劳动动,起起源源于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代表人物:苏联的米丁斯基、凯洛夫。 四、教育发展的历史形态 (一)原始形态的教育 特点: 1.教育还没有独立的形态,教育还没有从社会生产生活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社会活动。 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3.没有专门从事教育(职业)的人员和相对固定的教育对象,没有专门的为教育所用的内容和场所,更没有
8、什么教育制度可言。 4.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生产和生活。这是一种很低级的没有专门化的处于萌芽状态的教育。在原始社会中,于没有阶级,人与人的关系基本上是平等的。 5.原始社会的教育没有阶级性,对每一人个人来说,教育的机会是均等的,也可以认为教育是普及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