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或问讲记1

净土或问讲记1

ID:35119817

大小:1.13 MB

页数:278页

时间:2019-03-18

净土或问讲记1_第1页
净土或问讲记1_第2页
净土或问讲记1_第3页
净土或问讲记1_第4页
净土或问讲记1_第5页
资源描述:

《净土或问讲记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净土文库系列47净土十要第六要·净土或问讲记蕅益大师 选定元 师子林天如维则 述智圆法师 讲解目录◎净土或问讲记1◎思考题254元师子林天如维则述智圆法师讲解净土十要·第六要净土或问讲记净土或问讲记净土或问讲记元 师子林天如维则 述智圆法师 讲解天如禅师简传天如禅师,名“惟则”,号“天如”,元朝临济宗僧,江西省吉安县人。俗姓谭,幼年在禾山禅师座下出家,后去浙江天目山参学,得法于中峰禅师。晚年住在苏州姑苏城外师子林。帝师赐他“佛心普济文慧大辩禅师”称号,并赐与金襕法衣。至正十四年示现圆寂。一生主要著作有《楞严经会解》《净土或问》《十法界图说》及《天如和尚

2、语录》等。263/278净土或问讲记学习本法的必要性学习《或问》的重点在断疑生信。如果不学,很多人的信心就只停留在表面而无法深入。要知道,信心的生长是有缘起的,那就是遣除内心的无知、邪解、疑惑,去除一分就生一分信心,众多因缘积聚起来就会产生深厚的信心。有信就有愿,有愿就有行,由此会入到往生的正因中。当代有情心中的疑惑很多。这毕竟是一生归宿的问题,是选择如何达成解脱和成佛的最大事件,除了过去世宿根深厚者,一听就能发很大信心,其他都有待于培养。而培养是有方法的。首先针对性地提出疑惑,之后通过教、理、喻加以破除,就会对这一分法义生起信心。263/278净土或

3、问讲记净土这个大范畴里有很多涵义。如果针对法门的优胜处、弥陀愿力的优胜处、国土的优胜处、往生行门的简易处,以及如何与心会合、如何与生活会合、如何在生死中策励信心等诸多方面,断除疑惑,就会发生很大的信心。这样来学习,信心会很大程度地拓展开来。否则没有这样断疑,在很大层面上一环扣一环地拓开认识,破掉无知,又没有通过教理辨别,破掉邪解,消除疑惑的话,信心就发不出来。心里往往会有疑虑,导致徘徊不前,或者不能尽全力地修持,这些都障碍净土修证。因此,断疑生信是首要的问题、根本的问题。本论的确是一部非常厉害的论。它讲出了所有净土宗的最大问题、最重要的修持地方,以及和

4、佛教各法门之间的关系。净土法门像大海、像天空,它是那么包博、高深、圆满、广大、简易、直捷,没认识到这些优胜处,人就不能发生欣求心。信心不够的缘故,欲、精进都难以发生,因此,断疑生信是入净土大道的先决条件。元朝末年与现在较近。通过这部破疑的论,能破除人心当中的各种邪解、疑惑,有力地在人心中建立起净土法幢,将影响一代又一代的人。263/278净土或问讲记天如老人,方宴默于卧云之室,有客排闼而入者,禅上人也。因命之坐。坐久,夕阳在窗,篆烟将灭。客乃整衣起立,从容而问曰:天如老人正在卧云室宴坐,有客人推门进来,是学禅的上人,就让他坐。坐久了,夕阳在窗,香烟将灭

5、。客人整衣起立,从容问道:窃闻永明寿和尚,禀单传之学于天台韶国师,是为法眼的孙。匡徒于杭之净慈,座下常数千指。其机辩才智,雷厉风飞。海内禅林,推之为大宗匠。奈何说禅之外,自修净土之业,而且以教人。复撰拣示西方等文,广传于世。及作四料拣偈。其略曰: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看他此等语言,主张净土,无少宽容。无乃自屈其禅,而过赞净土耶?此疑非小,师其为我辩之。263/278净土或问讲记我听说永明寿和尚在天台韶国师处禀得单传之学,是法眼宗的嫡孙,在杭州净慈寺领众,座下常常数千指。他的机辩才智雷厉风飞,十分迅捷,被海内禅林推崇为大宗匠。为

6、什么在说禅之外自修净业,而且以此教人,又撰写《拣示西方》等文广传于世,以及作《四料拣》偈颂,简略说到“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呢?看他这些语言,主张净土没有少许宽容,这不是看轻自己的禅法而过赞净土吗?这个疑问不小,请师父为我辩明。答曰:大哉问也。当知永明非过赞也。深有功于宗教者也。惜永明但举其纲,而发明未尽,故未能尽遣禅者之疑也。回答:这个问题关系重大。要知道永明禅师不是过赞净土,他的提法对禅宗和圣教都大有功德。可惜大师只举出了纲要,没有彻底发挥其中的妙义,所以不能完全遣除禅者的疑惑。余忝学禅,未谙净土。然亦尝涉猎净土诸书,稍

7、知其概。本是易行易入之方,亦是难说难信之法。所以释迦慈父现在世时,为诸弟子说弥陀经。预知末法众生,少能信向。故引六方诸佛出广长舌说诚实言,以起其信,以破其疑。及于经末,因诸佛所赞,乃复自言,当知我于五浊恶世,行此难事,为一切世间说此难信之法,是为甚难。此皆苦口叮咛,劝人信向矣。263/278净土或问讲记我愧于学禅,不熟悉净土,但也曾涉猎过净土的各种书籍,稍微知道一个大概。净土本来是易行易入的法,也是难说难信的法。所以,释迦慈父在世时,为弟子们演说《阿弥陀经》。预知末法时代的众生,很少能够以信心趣向,因此,引六方诸佛出广长舌说诚实言,来发起后代人们的信心

8、,破除他们的疑惑。再者,在这部经的末尾,因为诸佛所赞,就又自己说道:要知道,我在五浊恶世做这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