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5111031
大小:653.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3-18
《江淮和悦rs汽车浅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word格式整理版汽车营销课程设计报告题目江淮和悦RS汽车浅析系别:经济管理学院专业:工商管理(汽车营销)班级:XX学号:XX学生姓名:XX指导老师:XX学习参考word格式整理版教师评语:教师签名日期学习参考word格式整理版目录一.江淮和悦RS的环境51.宏观环境52.微观环境5优势5劣势6机会与威胁(见下)6二.和悦RS汽车主要竞争对手81.竞争对手定位82.产品力分析8三.消费行为91.购买瑞风的用户具有以下特征:92.消费者策略方面:9四.目标市场101.目标市场定位分析102.目标市场营销策略10(
2、1).目标客户群体定位10(2).品牌形象定位10(3).产品优势定位10五.产品策略11六.价格策略11七.渠道策略12八.促销策略12九.服务策略131、服务一体化132、提供个性化的服务14学习参考word格式整理版江淮简介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江淮汽车”),是一家集商用车、乘用车及动力总成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于一体的综合型汽车厂商。公司前身是创建于1964年的合肥江淮汽车制造厂。1999年9月改制为股份制企业,隶属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公司围绕“生产一代、储备一代、研制一代、构思一
3、代”的研发思想,公司整合全球资源造世界车,紧密跟踪、同步引进国际前沿技术,持续开发在国际具有成本优势、在国内具有品质优势的高性价比产品,形成了较强竞争力的全系列产品格局,公司主导产品有:6-12米客车底盘;0.5-50吨重、中、轻、微卡车;星锐多功能商用车;7-12座瑞风商务车(MPV);两驱和四驱瑞鹰越野车(SRV);C级轿车宾悦;B级轿车和悦与和悦rs;A级轿车同悦;A0级轿车悦悦。2010年9月江淮商用车销量达1.8万辆,2010年1-9月累积销量超过19万辆,已超过2009年全年18万辆的销量业绩,提前
4、完成年初制定的销售目标。其中轻卡前九月累积销售超过15.5万辆,同比增长40%,累积销售已突破100万辆。同时,凭借江淮轻卡的巨大销量,江淮商用车从数量上讲已成为国内仅次于福田、东风、一汽的第四大商用车企业。2011年江淮乘用车共销售15426辆。江淮“和悦”全新B级车,是曾在08年北京上B18概念车的量产车型。作为本届上海车展,江淮乘用台上最具份量的一款车型,被江淮汽车寄予厚望。作为江淮2009年精心打造的一款重磅车型,江淮"和悦"B级轿车的产品力值得期待。正如江淮乘用车公司总经理戴茂方所说:"精美的造型设计
5、、出众的内部空间、欧系车的驾乘感受是"和悦"B级轿车的三大领先优势,我们相信伴随这个产品,必将带给国内消费者更多汽车生活方式的改变。2009年4月19日,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前,江淮两款B级新车,公布了正式命名。其中,内部代号B926的B级轿车,正式命名为“和悦”轿车;同时,BMPV车型,也正式命名为“和悦RS”。学习参考word格式整理版一.江淮和悦RS的环境1.宏观环境中国汽车市场与国家的宏观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1-11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210698亿元,同比增长2
6、4.9%,比1-10月份加快0.5个百分点2010年全国税收收入实现稳定增长,完成77390亿元,扣除出口退税后为70062亿元,上述税收收入不包括关税、船舶吨税、耕地占用税和契税。一般来说,汽车行业的增长速度仍是GDP的1.5倍左右,但我们国家近两年的汽车增速是,2009年是增长52%,2010年也增长了40%多,两年几乎翻了一翻。其中原因一是国家政策的导向作用,另外就是我国已经开始迎来的第二、三梯队消费群体的汽车普及,这些群体就是广大的白领群体,因为在金领群体已经完成一次或二次购车后,广大的白领群体正成为汽
7、车的消费主力。第一阶段的富贵群体目前在中国已经完成了汽车普及,现在汽车是在广大的中等收入阶层中开始普及,所以中国汽车市场的消费潜力依然巨大。 在经济预测方面,2012年中国经济依然向好,未来30年仍会高速增长。包括劳动力、资本投入等支撑中国经济过去30年高速增长的要素,在未来30年仍然存在。无论是过去30年,还是今后,中国对教育的投入都十分巨大;而企业经过20年、30年发展,已逐步走到前沿。随着人力资本、教育水平和科研体制逐步提升,相信今后30年,创新因素将对中国经济发展起更大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劳动成本
8、上升的影响。同时,中国还会进一步深化改革,中国企业、中国经济也会继续从全球化中获得更多收益,使中国的效率得到更大提高。同时,还有个重要因素,2012年我国政府高层将面临全面换届,2011年属于很多领导任期的最后一年,根据中国特色的理论,任何领导都不会在这个关键时期让中国汽车市场有过多的起伏,肯定是平稳过渡的。这是中国的政策特性所决定的,任何人都改变不了。由于汽车工业是支柱性产业,地方政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