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通俗教育讲演所研究(1915-193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吉林通俗教育讲演所研究(1915—1931)TheStudyonthePopularLectureAgencyofJilin(1915~1931)作者姓名:朱一丹专业名称:中国近现代史研究方向:民国史指导教师:李书源教授学位类别:历史学博士培养单位:文学院论文答辩日期:2016年12月4日授予学位日期:年月日答辩委员会组成:姓名职称工作单位主席程舒伟教授东北师范大学委员刘景岚教授东北师范大学杜君教授吉林大学刘会军教授吉林大学赵英兰教授吉林大学 未经本论文作者的书面授权,依法收存和保管本论文书面版本、电子版本的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对本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进巧任何形式的复制、修改、发行、出租、改编等有碍作者著作权的商业性使用(但纯学术性使用不在此限)。否则,应承担侵权的法律责任。吉林大学博±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学位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己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学位论文作者签^名^A曰期:>£^6年1>月^曰 中文摘要吉林通俗教育讲演所研究(1915—1931)通俗教育讲演所为北洋时期重要的社会教育机构,其宗旨是开启民智,使一般人民养成国民资格。1915年后,各地公立讲演所的涌现可以被看作是北洋政府建立现代国民意识尝试的一部分。吉林全省通俗讲演所建设始于1916年,至1922年已初具规模,1928年民众教育馆模式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各县立讲演所逐步为这一更具综合性的社会教育机构取代。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吉林全境沦陷,部分通俗讲演机关虽得以保留,但已发生本质性改变,成为奴化教育的工具。尽管在清末民初的民众启蒙运动浪潮中,来自民间社会的自发力量厥功至伟,但政府仍是通俗讲演活动的主导者。中央政府提出倡议和规划蓝图,地方政府则负责管理讲演所日常事务并提供运营经费。规模较大的讲演所管理者及职员多属学界人士,吸纳了一批对民众启蒙运动颇具热诚和经验的中下层知识分子。基层通俗讲演所的组织结构通常相当简洁,运作成本也极其低廉,并未出现官僚机构扩张的弊病。通俗讲演素材主要由官方提供,讲员根据实际情况对内容进行再加工,或增加受众熟悉的事例,或将措辞进一步通俗化。政府对通俗讲演活动的定位是通过普及自然和社会常识,使民众具备普通智识,以爱国主义热诚激励民众,增强其对国家主义的认同感,一言以蔽之,将普通民众变为符合现代国家要求的国民。讲演员关心的问题则更加情绪化,当他们关注的话题得到官方支持或认可时,相关内容就会在短时间内成为通俗讲演的主要题材之一,而影响讲员兴趣的因素很多,受教育背景、时事热点转移甚至某一时期的个人经历都可能左右讲员的选择。在国家意识形态的传播过程中,讲员实际上扮演了“守门人”角色,他们根据自己对信息的理解,综合考虑听众接受能力、当前时事热点等因素,筛选并重组官方素材,讲演员的价值观、喜好、思考方式等都融入演讲材料,对官方塑造现代国民意识的尝试产生深刻影响。由底层知识分子构成的讲员群体既区别于精英知识阶层,又不同于普通民I 众,他们大多接受过传统的中学教育和粗浅的新学训练,初通文墨,关心时事,却上进无望。对很多人而言,从事收入微薄、条件艰苦的讲员工作是无奈的选择,一旦出现更好的工作机会,他们便会离职他就,这也导致讲演所职员群体缺乏稳定性。讲员的文化立场趋于保守,缺乏足够的科学素养,并深受民族主义和国家主义思想影响,与普通民众的隔阂感较强。他们忠实地传达了官方意识形态,但在调和中西方文化矛盾时往往力不从心。尽管官方尝试将通俗教育讲演所作为国家意识形态在基层社会的代表,但由地方财政支持的公立讲演所面临讲员素质参差不齐,讲演内容陈旧,基础设施匮乏,运营经费紧张等诸多问题,无力承担庞杂的社会教育职能,国家意识形态自身的矛盾性更使官方主导的民众启蒙运动陷入困境。通俗教育运动的主导者对民众能力缺乏足够的耐心和信心,他们倾向于直接要求民众遵守严密的行为规范准则,而不愿等待现代文明的基本元素在基层社会中逐步发育成熟。实际上,官方和讲员群体对于民众启蒙运动的认识都未突破传统的教化活动的范畴,以前现代社会的民众教育思想指导启蒙运动,将掺杂大量保守文化因素的所谓国民意识形态向下层社会输入,这些努力本身很难实现基层社会的现代化改造。关键词:通俗教育讲演所、通俗讲演员、北洋时期、吉林II AbstractTheStudyonthePopularLectureAgencyofJilin(1915~1931)Popularlectureagencywasanimportantsocialeducationinstitutioninthenorthernwarlordsperiod,aimingatenlighteningthepeopleandmakinggeneralpeopleacquirecitizenqualification.TheconstructionofPopularlectureagencyinJilinProvincebeganin1916,andwhencomesto1922ithasstartedtotakeshape.Besides,thepubliceducationmuseumstartedtobepromotedinthewholenationin1928.Thus,theestablishmentoflectureinstitutionineachcountyhasgraduallybereplacedbythismorecomprehensivesocialeducationinstitutions.AftertheMukdenIncidentin1931,thewholeareaofJilinProvincehasbeenoccupiedbyenemies.Althoughapartofthepopularlectureinstitutiongotretained,therehavebeenformedsomefundamentalchangesinthattheyhavebecomeatoolofslaveryeducation.EventhoughinthewaveoftheEnlightenmentMovementinthelateQingDynastyandtheearlyRepublicanPeriod,spontaneouspowerfromcivilsocietywasmostvaluable,thegovernmentstillwasthemainleaderofthepopularlecture.Andthecentralgovernmentwasresponsiblefortakinginitiativeandplanningblueprint,whilelocalgovernmentwasresponsibleforday-to-daymanagementlectureandprovidingoperatingexpenses.ThosemanagersandemployeesoflargerlectureinstitutionswerealmostacademicstoabsorbabatchofpettyintellectualswhohaveenthusiasmandexperiencetowardstheEnlightenmentMovement.Theorganizationalstructureofgrassrootspopularlectureagencywasusuallyquitesimple,andoperatingcostwasextremelylow.Consequently,theredidnotappeartheillsofbureaucraticexpansion.Thematerialsofpopularlectureweremainlyprovidedbytheauthority,andthenthespeakerswouldreprocessthecontentaccordingtoactualcondition,orincreasethecasewithwhichtheaudiencefamiliar,evenmayfurtherpopularizethediction.Thegovernment'spositioningofpopularlecturewasthroughpopularizingtheuniversalnatureandthesocialcommonsensetomakepeoplehavecommonknowledge.InIII addition,thegovernmentintendedtoinspirepeoplebypatrioticzealandstrengthenedtheiridentityofnationalism.Inoneword,thegovernmentaimedatmakethegeneralpublicpeoplebecomecitizenswhomeettherequirementsofthemodernstate.Whencomestotheproblemsthatspeakerscareabout,itbecomesmoreemotionalinthatiftheirconcernedtopicshaveachievedgovernmentalsupportandacceptance,therelatedcontentswillbecomeoneofthemajortopicsofthepubliclectureinashorttime.However,therearemanyfactorsthatinfluencespeaker’sinterest,suchaseducationalbackground,theshiftofhotcurrentaffairsevenone’spersonalexperienceduringsomeperiod.Duringthespreadingprocessofnationalideology,speakeractuallyplaysaroleofgatekeeperinthattheyfiltrateandrestructuretheofficialmaterialthroughtheirunderstandingofinformation,comprehensiveconsiderationoflisteners’acceptanceabilitiesandcurrentaffairs,andthenintegratetheactor'svaluesandpreferences,waysofthinkingintothespeechmaterials.Asaresult,itwillhaveaprofoundimpactongovernmentalattemptofestablishingthemodernnationalconsciousness.Thespeakergroupwhichwascomprisedofthebottomintellectualswasnotonlydifferentfromeliteintellectuals,butalsodifferentfromordinarypeopleinthattheymostlyhaveacceptedtraditionalChineselearningeducationandshallowwesternlearningtraining.Thus,theywereattheinitiallevelofreadingandwriting.Althoughtheywereconcernedaboutcurrentaffairs,theywereunabletomoveintothehighrank.Formanypeople,engaginginjobswithlow-incomeandharshconditionsbecomestheirhelplessoption.Therefore,oncethereappearsabetterjob,theywilldismisshisjobforworkingonit,whichleadstothelackofstabilityofstaffinlectureinstitution.Andthereexistedastrongseparatingsensewithordinarypeoplebecausethattheculturalpositionofspeakerstendedtobecomeconservative,speakerslackedofenoughscientificliteracyandwerestronglyinfluencedbynationalism.Asaresult,althoughtheyhadfaithfullyconveyedtheauthorityideology,theirabilitiesnotequaltotheirambitionswheninfaceofreconcilingthecontradictionsbetweenChineseandwesternculture.AlthoughauthorityattemptedtoregardpopularlectureagencyastheIV representativeofstateideologyingrass-rootssociety,thepublicEnlightenmentMovementwhichledbythegovernmenthasbeenintroubleduetothefollowingreasons:theunevenqualityofthespeakers;theobsoletelecturecontent,lackofinfrastructure,shortageofoperatingfunds;unabletocopewiththecomplexsocialeducationfunction;thecontradictionbetweennationalideologyitselfandmanyotherproblems.Leadersofthepubliceducationmovementlackedenoughpatienceandconfidencetoordinarypeople’sabilities,andtheytendedtorequireordinarypeopleabidebystrictnormsofbehavior,ratherthanwaitingforthebasicelementsofmoderncivilizationgraduallymatureinthegrass-rootssociety.Ineffect,thecognitionofpublicenlightenmentmovementfromofficialandspeakergrouphavenotbrokenthroughthescopeofthetraditionalmasseseducationactivities,theEnlightenmentMovementwasguidedbypre-modernpubliceducationalthoughts,anditinputtheso-callednationalideologytothelowerclassesaccompanyingwithalargeamountoftheconservativeculturalfactors,whicheffortsthatarenoteasytoaccomplishthemodernizationofgrass-rootssocietybyitself.Keywords:popularlectureagency,popularlecturespeaker,NorthernWarlordsPeriod,JilinV 目录绪论.........................................................................................................1一、选题缘起.........................................................................................1二、研究综述.........................................................................................4三、概念界定.......................................................................................14四、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基本结构...............................................17五、资料来源及创新点.......................................................................20第一章吉林通俗讲演所概况..............................................................23第一节通俗讲演所的兴起................................................................23一、通俗讲演的起源........................................................................23二、清末宣讲所实践........................................................................25三、民初通俗教育的开展................................................................31第二节吉林通俗教育讲演所的运作................................................39一、讲演所的设立............................................................................39二、讲演所的组织结构....................................................................47三、讲演所的日常运作....................................................................51第三节讲演所主持下的通俗教育活动............................................54一、通俗讲演....................................................................................54二、巡行文库....................................................................................57三、监督改造说书生........................................................................60第二章通俗讲演内容分析..................................................................63第一节官方通俗讲演素材的设计....................................................63一、《吉林通俗讲演稿范本》概况.................................................63I 二、官方讲演素材分析....................................................................70第二节通俗讲演活动的实施............................................................95一、官方素材在通俗讲演实践中的应用.......................................95二、讲演员对官方素材的选择........................................................98第三节通俗讲演内容分析..............................................................103一、知识阶层对官方构建现代国民意识的影响.........................103二、官方构建的现代国民意识特征.............................................109第三章通俗教育讲演员群体研究....................................................113第一节吉林通俗教育讲演员的来源..............................................113一、通俗讲演练习所......................................................................113二、地方自治讲习所......................................................................117三、法政学校..................................................................................119第二节讲员的工作环境和收入状况..............................................122一、讲员的工作环境......................................................................122二、讲员的收入状况......................................................................124第三节通俗讲演员的文化立场及影响..........................................131一、讲员与精英知识分子的文化联系.........................................132二、讲员与精英知识分子的思想差异.........................................135第四章吉林通俗教育讲演所社会改造活动实效分析....................139第一节通俗讲演所的社会改造目标..............................................139一、学界对通俗讲演目标的定位.................................................139二、官方对通俗讲演目标的认知.................................................141第二节通俗讲演所改造基层社会的实效......................................143一、民国学者对通俗讲演活动的评价.........................................143二、吉林通俗教育讲演所工作实效评估.....................................145II 第三节影响通俗讲演所发挥社会效应的因素..............................152一、官方、学者和讲员的认知......................................................152二、限制通俗讲演成效的客观因素.............................................156余论.................................................................................................161参考文献.................................................................................................167附录.................................................................................................173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239后记.................................................................................................241III 绪论绪论一、选题缘起通俗教育讲演所是北洋政府时期颇具特色的社会教育机构,在近代民众教育事业中具有的承上启下的作用。其上承清末新政后盛行一时的宣讲所,下启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成效卓著的民众教育馆,以启导国民改良社会为宗旨。在民族竞争激烈的时代,须强化国民的国家认同意识以图自强是自晚清以来学界和官方的共识,而推进社会教育被认为是提高民众觉悟的重要手段。基于预备立宪的实际需要,清末新政时期最为盛行的社会教育事业是简易识字学塾,这场目的单纯的文化普及运动在中央政府的强力推动下席卷全国,但也很快随着清王朝的覆灭归于寂静。与之相比,宣讲所则具有更强的生命力,它在民国时期继续存在,转变为通俗讲演所。虽然民初通俗讲演所在管理模式、经费来源等方面发生了一些变化,但人事变动并不如想象中剧烈。考察现存的民初讲员履历可以发现,很多骨干讲员都有在宣讲所任职的经历,或担任过义务宣讲员,或曾在宣讲员培训机构中受训。通俗讲演所与宣讲所在人事方面的微妙联系既使清末以来积累的社会教育经验得以传承,又使讲员很难超越传统思维范式。1928年以后,民众教育馆模式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这一更具综合性的社会教育机构对于处境困窘的基层讲演所很有吸引力,被认为是改进通俗讲演工作的良方。到20世纪30年代,大部分通俗讲演所都已并入民众教育馆,成为其下属机构。与宣讲所类似,民初的通俗讲演所有公立私立之别,且私立讲演所创设更早。至北洋政府成立后,公立通俗讲演机构建设才步入正轨。1915年7月,教育部设立通俗教育研究会,统筹全国通俗讲演活动。该机构受教育总长监督,会员来自教育部、学务局、京师劝学所等部门,皆需经教育总长认定。其下设小说股、戏曲股和讲演股,前两者主要负责改良旧小说戏曲,讲演股事务最为庞杂,主管讲稿搜集编写工作及其他不属于各股事项。当年10月,教育部又相继颁布《通俗教育讲演所规程》和《通俗教育讲演规则》,对通俗讲演所的设置、管理、人事安排、讲员资质、考核方法及讲演内容等做出规范。这一时期的通俗讲演机构建设并不排斥私人力量,规定“私人或私法人均得设立”讲演所,但对私人讲演1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所的管理已趋于严格,除设立时“须稟请地方长官核准,详报该地方最高行政长①官备案”外,还要于成立一月后接受官方查核,如不遵守通俗讲演规程可由地方长官解散之。常规讲演内容分为八大要项,鼓励爱国、勤勉守法、增进道德、②灌输常识、启发美感、提倡实业、注重体育和劝导卫生。讲员须遵守上述各条之规定,不可借端讲演,任意发挥,否则将受到官厅处分。在各级政府的严格控制和大力推进下,1915-1918年间公立通俗讲演所的发展进入黄金期,同时私立讲演所的生存空间受到一定挤压,部分并入当地公立讲演所。1918年的各省通俗教育讲演所统计表显示,其时全国通俗讲演机构共计③1870所,虽分布不均,但已颇具声势。通俗教育讲演所的鼎盛期止于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进入30年代后大多并入民众教育馆。讲员素质参差不齐,讲演内容陈旧,基础设施匮乏,运营经费紧张等自身缺陷是造成通俗讲演所衰落的部分原因,但作为一种社会教育机构,公立通俗讲演所式微更多的是制度变迁的结果。本文选择20世纪30年代前的吉林地区通俗教育讲演所作为研究对象,考察它的缘起、发展历程、人事安排、组织结构和日常运作情况,分析它在民国前期基层现代化改造中的功过得失,主要基于以下考虑:第一,通俗教育讲演所的创设和发展是近代以来思想启蒙对象下移的集中反映,它说明动用国家力量推进国民意识现代化已成为官方既定政策,而通俗讲演事业面临的困境又体现了重建国家意识形态的艰巨性。近代中国知识分子阶层的一个显著特征是热衷于探讨宏观命题,对于普通民众的精神生活缺乏关注,其结果是上层知识分子的认知与中国社会的实际状况严重脱节。当学者们就改良主义、激进主义或新传统主义争论不休时,大部分中国人仍生活在传统文化支配的世界中。通俗讲演事业既以普通民众为施教对象,尝试向其灌输现代国家意识形态,就不得不直面不同社会阶层间的思想鸿沟。考察通俗讲演所的运作状况有利于认识通俗教育事业在民国前期的基层社会现代化改造中扮演的角色,为我们观察不同阶层的文化碰撞提供了视角,同时也有助于揭示社会转型时期国家与社会的复杂关系。①宋恩荣、章咸:《中华民国教育法规选编》,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534页。②宋恩荣、章咸:《中华民国教育法规选编》,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533页。③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563‐564页。2 绪论第二,就全国范围而言,吉林地区通俗讲演所的发展水平位居中游,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且资料保存状况较好,可为通俗讲演所的微观研究提供切口。此前关于民国通俗讲演所的研究大多采取宏观视角,各省各级讲演所均成为考察对象。这固然可以使我们对通俗讲演事业得出一总括性印象,然各地讲所的发展水平差异极大,一旦触及具体问题的分析,便显得缺乏针对性。如京津地区的通俗讲演事业明显领先于全国,因这一地区教育资源集中,有大批精英知识分子参与讲演工作,讲演内容、场次和观众反应都比较理想。而其他地区的讲员则大多只接受过中等程度的新式教育,有些甚至仅参加过短期培训即可赴职。当涉及通俗教育讲演员素质评估问题时,二者显然无法统而论之。普遍存在的经费问题也需要更具体地考察,造成基层讲演所经费短缺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有时同在一地的讲演所因为处在不同的行政层次上,得到的财政支持差异很大。此外通俗讲演的具体篇目尤其是讲演内容是研究中长期存在的盲点,根本原因在于史料挖掘困难。目前所能运用的材料主要是通俗教育研究会编辑的《通俗教育讲稿选录》和少数几省的讲稿范本,这些资料旨在为讲员撰写讲稿提供参考,大部分范文过于简短和书面化,无法直接应用于讲演。讲员需结合本地情况加以改编,或增加受众熟悉的事例,或将措辞进一步通俗化,这就导致讲稿范本与讲员面向听众时实际所讲内容存在不少差异。吉林地区通俗讲演所的考核办法中要求讲员每月上交两篇优秀讲稿,遂使大量实际使用过的稿件得以保存至今,比较这些稿件与范本的差异,观察讲员对范本题目的取舍态度,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民国时期思想启蒙对象下移过程中官方意识形态出现的某些变异。另一份重要的材料是讲员报告,其中除记录讲演题目,地点和听众人数等常规信息外,还包括旅途中的见闻,现场受众的反应,与当地警局协同工作的情况等,这些颇具现场感的史料为了解通俗讲演工作的日常运作状况提供可能。在充分掌握原始材料的基础上重新构建史实细节是进一步开展历史研究的基础,针对某一区域内基层通俗讲演所的微观研究正可成为此前宏观研究的补充。第三,对讲员群体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窥见民国早期小知识分子阶层的生存状态和精神风貌。民国初年,各种思潮风起云涌,一时间呈百家争鸣之势。但难以否认,高级知识分子的思想仅能在很小的范围内传播,尤其是接受西式教育的新型知识分子,虽已认识到启蒙民众的深远意义,却无法打破二者间的文化隔阂。3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在由国家权力推动民众思想改造的过程中,底层知识分子在某种程度上充当了上层精英与民众沟通的桥梁。他们本是高级知识分子传播启蒙思想的主要对象,此时则开始把各人对这些新观念新知识的理解继续向下传播。在此过程中,这些大多只接受过中等程度教育的讲员对现代文明的各种理念究竟理解到何种水平,对于当时本就充满矛盾的国家意识形态如何选择,他们的文化立场和政治立场如何,这些对于通俗教育讲演活动的社会效应将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第四,目前学界对于清末新政时期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社会教育运动研究已取得丰硕成果,而处于二者之间的北洋政府时期研究仍显薄弱,具体到区域内通俗讲演所的微观研究更是成果寥寥。关于通俗讲演机构的一些基本问题仍有待解决,如通俗讲演所的经费来源及分配方式如何,讲演员的培养机制和考核办法如何,通俗讲演所除日常讲演外还从事哪些与社会教育相关的活动,主要由地方财政支持的公立讲演所在民国初年中央政府和地方政权的矛盾中选择什么立场等,因此翔实地考察吉林通俗教育讲演所的运作过程和在基层现代化改造中的作用对于我们理解北洋政府时期的社会教育状况仍有较大学术意义。二、研究综述根据民国学者的推断,通俗教育的概念大致可上溯至清末民初之际。庚子之变后,为激励民众奋发救国,学界和官方都设法通过种种浅近易懂的教育方式启迪民智,如宣讲、讲演、白话报、戏曲、歌谣、灯影和图书等,“当时各省学务①处普通课,以初等、中等、师范与通俗并称,通俗教育的的名称于以确立。”由此可知,讲演作为通俗教育的形式之一早已存在,并在北洋政府时期发展成为开展通俗教育活动最重要的方式,通俗讲演所的职能亦不断扩张。在民众教育馆出现前,讲演所实际上已成为主持基层社会教育工作的核心机构。虽然20世纪20年代中期以后,通俗教育渐呈衰落之势,但即便是极力倡导民众教育馆模式的学者也承认,这一时期通俗教育的成就超过清末,并非昙花一现,其后各地的民众教育馆和图书馆大多由此演进而来。①高践四:《民众教育》,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第32页。4 绪论(一)民国时期研究述评民初与通俗教育有关的著述大多由官方发行,具有很强的目的性,专注于指导实践活动,旨在探讨启蒙民众的方法,读者以讲员为主,鲜有对通俗教育事业本身开展研究的专著。由民国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编译的日本通俗教育研究会著作《通俗教育事业设施法》为这一时期少有的论述通俗教育事业的专著。全书共29章,主要介绍开展通俗教育活动的各项措施,企划周详,面面俱到。从开展通俗教育前的调查方法到讲演者引入话题的技巧,甚至对讲员语调和态度的变化都做了详细说明。这部译著对尚处于草创阶段的中国通俗教育事业极具实用价值和指导意义,包括巡行文库、通俗图书馆、风俗改良会在内的很多措施都被陆续引入。该书的总论部分重点阐释了通俗教育的价值和目的,“盖学校教育之设施不论其如何完备,而学校以外之种种现象适与教育本旨相反,即不免有一曝十寒①之憾。夫于校学以外为诸般设施,力谋社会之改良进步,即社会教育也。”换言之,社会教育的存在是为了弥补学校教育之不足,而学校教育的缺憾将长期存在,这就决定了社会教育工作的长期性。1915年通俗教育研究会成立后曾由专人重点考察日本通俗教育事业,并于次年出版《调查日本社会教育纪要》。该书详细介绍了当时日本社会教育的成果,包括社会教育的组织机构,推广方法,可供中国汲取的经验等,旨在通过梳理日本社会教育事业之成法及现状,以为中国社会教育设施之准则。另一部旨趣相类的著作是陆规亮的《德国教育之实况》,陆著成书于1916年,此前德国在欧战中占据一定优势,故该书以此为切入点,分析德国能以寡敌众的原因,认为教育事业发达是国家富强的根源。书中以一章篇幅专门介绍柏林市的通俗教育状况,认为“德之所以战无不胜所向披靡者,固为一般民智大开科学发达之效,实则通俗②教育与有力焉。”因民初通俗教育事业尚处于起步阶段,与此相关的著作多以介绍国外先进经验为主,虽非严格意义上的研究成果,亦为此后的社会教育研究做了铺垫。自20世纪30年代起,一批关于社会教育的专著陆续出版,作者大多为从事③社会教育工作的学者。其中较为重要的成果包括朱智贤的《通俗讲演设施法》、①日本通俗教育研究会编:《通俗教育事业设施法》,中国图书公司1912年版,第1页。②陆规亮:《德国教育之实况》,中国图书公司1916年版,第74页。③朱智贤:《通俗讲演设施法》,山东省立民众教育出版部,1932年版。5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①②俞雍衡的《通俗讲演》、陈礼江的《民众教育》、高践四的《民众教育》、俞③④庆棠的《师范学校民众教育》、甘豫源的《乡村民众教育》、马宗荣和黄雪章⑤⑥的《中国成人教育问题》、马宗荣的《社会教育纲要》等。民众教育馆模式开始在全国推广后,逐渐取代通俗教育,成为社会教育的主要形式。这一时期出版的相关著作也多以民众教育为题,仅将通俗教育作为社会教育发展的早期阶段略加阐述,于通俗讲演亦着墨不多,朱智贤的《通俗讲演设施法》是其中的特例。该书由山东省立民众教育馆出版,按照作者在正文前声明中的说法,书中的材料多取自与馆中同仁合作的巡回讲演专号,因此可以说是对通俗讲演实践活动的总结。全书共十四章,除在前三章中对通俗讲演的定义、概况和功用做出界定外,主要篇幅用于阐释通俗讲演活动的各个要项。包括讲演机关的组织,讲演员的素质要求,讲演活动的计划,讲演稿的拟定,讲演前的准备工作,讲演时间的选择和控制,推广讲演活动的办法等等。这部带有“实用手册”色彩的著作仍是应用性大于理论性,主要目的在于指导通俗讲演活动,但书中的大量细节为今人研究通俗讲演活动的实施状况提供了宝贵资料。俞雍衡的《通俗讲演》是同时期另一部针对通俗讲演活动的专著。该书为浙江省教育厅主编的“民众教育丛书”之一种,其目的在于使办理民众教育人员对职务有明确之认识。书中的主要内容与《通俗讲演设施法》大同小异,可互为补充。如俞著中在谈到讲员应具备的素质和修养时,以一节篇幅详论对说书人的改造问题。作者认为说书人是最合适的讲员人选之一,但须改正几大缺点。包括不懂时代潮流的趋向,没有科学知识,缺乏公民常识,只知墨守旧本,不会变化活用,表演流于秽亵,语言过于粗陋等。这些内容与官方发布的关于监督管理说书人活动的文献可互为印证,反映出政府对于此类传统艺人的态度。将通俗讲演放在民众教育的大背景下考察是该书的特点之一。书中第一章第四节专门探讨通俗讲演在民众教育体系中的作用,认为讲演活动为民众教育的一部分,需配合当时当地民众教育的基调。同时通俗讲演活动又是民众教育的先锋队,辅助民众教育的生力军,在民众教育尚难以开展的地区,通俗讲演可以起到拓荒的作用。此外,①俞雍衡:《通俗讲演》,浙江省立图书馆印行所,1931年版。②陈礼江:《民众教育》,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③俞庆棠:《师范学校民众教育》,正中书局,1935年版。④甘豫源:《乡村民众教育》,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⑤马宗荣、黄雪章:《中国成人教育问题》,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⑥马宗荣:《社会教育纲要》,商务印书馆,1947年版。6 绪论书中最后一章谈到讲员在讲演以外应有的工作,包括为听众提供问字代笔服务,制作壁报和时事板报等,可使我们对讲员的日常工作状况有更全面的了解。总体而言,朱智贤的《通俗讲演设施法》和俞雍衡的《通俗讲演》是这一时期难得的两部以通俗讲演为题的专著,可以看作是国内通俗讲演活动开展十余年来的经验总结。此外还有一些篇幅较小的材料分散于各类与社会教育相关的著作中,如刘百川的《国民学校办理社会教育概论》后附《通俗讲演的经验》一篇,但内容并未突破前两部著作的框架,也未提供更新鲜的论述话题。20世纪30年后出版的社会教育著作大多已着眼于民众教育,但无论是对民众教育本身的探讨还是针对民众教育馆的研究,都会涉及对此前通俗教育阶段的评价和定位问题。在众多以民众教育为题的著作中,陈礼江的《民众教育》尤其值得注意。该书出版于1935年,是为民众教育课程编写的教材,作者时任江苏省立教育学院教务主任,在授课讲义的基础上编成此书。与同时期的其他著作相比,陈著的理论深度明显更胜一筹,关注的焦点已不再局限于民众教育的内容和实施办法,而是用大量篇幅阐述这种教育形式本身的社会基础、哲学基础和心理基础。明确提出社会教育的目的是唤起民众,使其有能力参与到中国的社会改造过程中,并用大量实验数据证明成年人的学习能力并不弱于儿童,完全可以通过继续教育提升自我,将人的受教育时期局限于童年是片面的,合理的教育制度应①是“时间分散,延及终身”的。在《民众教育的哲学基础》一章中,作者指出了民众教育异于普通教育的特点,强调劳心需与劳力相结合,倡导“教育即生活”②的新观念。此外,书中还详细介绍了国外民众教育状况,并结合作者在江苏民众教育实验区的工作经历对中国民众教育的前景和策略做了探讨,认为社会教育必须首先考虑当地民众的需求,继而各有侧重地展开。总体而言,陈礼江的《民众教育》在理论的深度和广度,体例的完整性等方面都令人印象深刻,可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民国前期社会教育的研究水平。高践四的《民众教育》成书略早,内容相对简单,是典型的普及性通论读物。主要围绕民众教育的略史、内容、性质和实施办法等方面展开,这些内容也是20世纪30年代大部分社会教育著作的叙述架构,缺乏理论深度,流于一般性的概述是这些著作的共同特点。相对而言,俞庆棠的《师范学校民众教育》和甘豫①陈礼江:《民众教育》,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第121页。②陈礼江:《民众教育》,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第125页。7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源的《乡村民众教育》更具特色。前者应用大量心理学实验成果,说明许多学习原则对于儿童和成年人都同样有效,倡导社会教育工作者破除成见,改进教育方法,帮助成年人挖掘隐而未发的能力,以此推进社会进步。后者主要结合乡村社会的特殊背景和需要阐述在此开展民众教育的方法和必要性。作者将乡村民众教①育定义为“除大中小学以外,为乡村民众而办的各种必须的教育”,并将受教育者的范围扩大至全体乡村民众。认为中国的多数人口分布于乡村,经济基础亦在农业,因此各项事业都应考虑惠及农民。加之乡村地区的基础教育设施匮乏,故应在发展乡村民众教育方面投入更多资源。同时甘豫源也指出了乡村民众教育的优势和劣势,优势包括农村生产活动单一,推广生计教育较城市为易,政府势力不及,开展自治教育水到渠成,分子纯粹易于感化等;劣势包括地面辽阔,交通不便,风气闭塞,金融枯竭,乡民贫困,人才寥落,领导乏人等。甘著的最大特点是将民众教育和中国乡村社会的实际状况紧密结合,对于乡村的经济、文化和民众心理等方面都有比较透彻和细致的分析。例如农民的知识水平问题,以往的社会教育学者大多只是泛泛而谈,提及施教内容要与受众接受能力相一致的原则。但不同群体的认知水平显然有很大差异,多数农民的智识水准到底如何,应以何种方式对其进行教育,书中尝试对这些问题进行初步探索。通过引用一份针对江苏省立教育学院附近农民的问卷调查,可以窥见这一时期此地农民的识见程度。问卷共设置37个问题,涉及受教育水平和意愿、宗教信仰、对传统习俗和新学的认知、农事经营方法,对国内政治时事的认识等几个方面。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农民不识字,坚持传统民间信仰,对童养媳、纳妾等陋习认知模糊,于国内政治时事知之甚少。类似的分析方法在书中比比皆是,以现场调查和实验为基础研究民众教育是此书的特点之一。纵观全书,甘豫源对乡村民众教育问题的阐释颇具普遍性,其中的很多结论在探讨民国前期的社会教育尤其是乡村社会教育状况时都具有借鉴意义。马宗荣和黄雪章的《中国成人教育问题》成书稍晚,以受教育对象的年龄为划分教育类型的标准,将成人教育与通俗教育、平民教育、社会教育和民众教育等盛行一时的概念一一做了对比和阐释。认为成人教育不同于以往的教育类型,它以成年男女为施教对象,包括启蒙性、补充性的初等教育和以充实人生为目的①甘豫源:《乡村民众教育》,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第4页。8 绪论的教育。虽然引入成人教育的概念稍有新意,但其后书中对成人教育的意义、内容和实施方法等问题的论述并未在此前相关社会教育著作的基础上有所突破。马宗荣的《社会教育纲要》出版于1947年,此时社会教育运动的高潮已逐渐远去,抗战前的社会教育机构虽得以部分恢复,但大规模的社会教育实验停顿下来。这部篇幅不大的著作可以看作是对民国时期社会教育运动的总结,三十年的实践经验为重新构筑社会教育理论提供了坚实基础。与前作相比,《社会教育纲要》的应用性色彩有所淡化,开始着眼于对社会教育理论的阐述。作者尝试从教育的主体和客体两个角度说明施教者和受众的角色定位和关系,提出“教育的主体是成①熟的精神,教育的客体是未成熟的精神”,从而使二者的身份模糊化,进而将社会教育主体和客体的范围扩大至社会全体。“只要有一点可以传达于他人的知②③识与技能的人,均可做社会教育的教育者”,“社会教育的对象是社会全民”。显然马宗荣探讨的社会教育概念已突破原有界限,是最广义的教育。在论及民众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关系时,作者认为广义的民众教育即社会教育,狭义的民众教育为启蒙性的社会教育。尽管在构建社会教育理论方面颇多创新之处,但马著的定位仍是入门型读物,对社会教育状况的介绍依旧局限于机构、政策、内容等方面,并未分析其背后折射出的政治、思想和文化因素。可以发现,与民国初年相比,30年代出版的社会教育著作已开始体现出一定程度的理论追求,但仍以叙述性内容为主,多数围绕社会教育内容、机构、人员、经费等方面展开。很多作品都以教材形式出现,旨在为接受社会教育训练的学员提供指导,应属教育学专著而非史学研究成果。这一时期还有大量与通俗教育相关的丛书和报刊杂志出版,既可普及常识,教育民众,又为讲员准备通俗讲稿提供素材。其中虽鲜有对通俗教育本身进行学理性探讨的论文,却为今人研究当时的社会教育状况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姚锡庆的《吉林省公立通俗教育讲演所报告书》是了解20世纪20年代前吉林通俗教育讲演所运作状况最直接的著作。该书出版于1919年,此前姚锡庆已主持吉林县立讲演所多年,熟知吉省通俗教育事业状况。书中对吉林省立通俗教育讲演所的历史沿革、规章制度、在职人员、经费设备以及讲稿编写都做了简略①马宗荣:《社会教育纲要》,商务印书馆1947年版,第8页。②马宗荣:《社会教育纲要》,商务印书馆1947年版,第26页。③马宗荣:《社会教育纲要》,商务印书馆1947年版,第34页。9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介绍。在地方通俗讲演所资料相对匮乏的情况下,这份报告书的价值不言而喻。总体而言,民国时期关于社会教育的著作大多都难以摆脱应用型的研究范式,关注焦点主要集中于指导教育实践活动。但也正因为如此,作者们在以教育学者的视角论述社会教育问题时,罗列了大量实验数据,包括问卷调查在内的一批珍贵资料得以保存,为后人研究民国时期的社会教育状况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研究述评1980年代以前,大陆的民国社会教育史研究长期处于乏人问津的状态,而民初的通俗教育运动因规模相对较小,资料稀缺,该领域研究更是一片空白,除少数史料汇编类书目收入部分相关文献外,再无其他成果。建国后的三十年间,教育史学者将研究重点放在革命根据地教育方面,认为根据地教育是民主、自由、活泼的,而国民党主持下的教育系统是专制、粗暴、愚民的,以简单的政治批判取代复杂的学术研究自然也就忽视了民国社会教育事业在现代国家建设中的积极作用。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民国史研究的深入,社会教育问题也逐渐引起学界的关注。较有分量的著作包括王雷的《中国近代社会教育史》、杨才林的《民国社会教育研究》、张蓉的《中国现代民众教育思潮研究》、汪楚雄的《启新与拓域:中国新教育运动研究(1912-1930)》等。王雷的《中国近代社会教育史》对民国社会教育运动的思想起源、发展历程、组织机构、教育对象,流派分化及其取得的成果等做了全景式介绍,但因主题所限,涉及通俗教育事业的内容较为简略。杨才林的《民国社会教育研究》主要论述了民国三十年间的社会教育运动,从教育设施、教育行政、教育内容等几个方面展开,提出这一时期社会教育的重心在于挽救民族危亡,而非促进民众自身的解放。其中第二章和第五章分别有一小节讨论通俗教育运动的兴起和通俗讲演的概况,但都未及展开。张蓉的《中国现代民众教育思潮研究》角度独特,侧重于探讨民众教育思潮的缘起、演进和流派,认为其具备了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的特点,是一种开放的教育思想,并提出民众教育思潮的实质是“以爱国知识分子为①主体,要求通过提高人的素质来改变中国落后面貌的进步教育思潮”,但书中并未对从事教育活动的知识分子与官方日趋集权化的指导思想之间的矛盾做进一步探讨。汪楚雄的《启新与拓域:中国新教育运动研究(1912-1930)》是关于①张蓉:《中国现代民众教育思潮研究》,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版,第206页。10 绪论民国前期教育改革运动研究的新成果,作者以全新的视角审视这一时期的各项教育举措,把它们纳入到更宏观的背景下考察。提出新教育改革运动是一场以“留学欧美的新教育家群体为领袖,以民间教育力量为主导,由众多一线教师和国外教育专家积极参与,以实用主义教育哲学为理论基础,以提倡和实践教育民主化、科学化、国际化和中国化为基本内容,包含众多专门化教育运动的资本主义性质①的教育现代化改革运动。”因主旨所限,书中并未详细探讨通俗教育运动,仅在第二章论及通俗教育研究会,认为其是受日本影响的结果。但汪著提供的视角为进一步深化通俗教育研究打开了思路,尤其是其中详细探讨了精英群体在新教育运动中扮演的角色及其思想的源流,有助于理解这些非本土化的启蒙思想在向下传递过程中遇到的阻碍和出现的变异。上述几部著作都是以相对宏观的视角研究民国社会教育问题,朱煜的《江苏民众教育馆研究》则从微观层面论及社会教育机构。作者通过对1928-1937年江苏民众教育馆机构概况和活动内容的研究,探讨民众教育馆模式在政府管理缺位的情况下对基层社会产生的影响,认为是政府的高度集权导致了民众教育馆模式的最终失败。文中直接论述通俗教育事业的内容很少,只在追溯民众教育馆起源时提及改建通俗教育馆是其来源之一。但以地区性教育机构为考察对象的微观研究方法颇有新意,可资借鉴,其对民国时期社会教育领域一些特定概念的考证也很有价值。到目前为止,对民国通俗教育问题最系统和全面的研究成果是苏全有②和徐东以此为专题研究对象的系列论文。这些文章几乎涉及通俗教育讲演所的各个方面,包括组织架构、人事安排、发展历程、讲演内容、社会效应等,立体地勾画出通俗讲演活动的轮廓。在《民国时期通俗讲演所研究述评》中,作者提出了一些很有价值的问题,如通俗讲演所除讲演外还有哪些功能?讲演所的经费来源有哪些?导致讲演所社会功能有限的深层次原因有哪些?由于种种因素的限制,在回答这些问题时可凭借的史料相当有限,且往往局限于中央政府颁布的①汪楚雄:《启新与拓域:中国新教育运动研究(1912‐1930)》,山东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259页。②这些文章包括苏全有、徐东:《论民国通俗讲演所的运行准则》,《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第6期,第133‐135页;苏全有、徐东:《论民国通俗讲演所》,《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年第1期,第38‐44页;苏全有、徐东:《论民国通俗讲演所讲演内容及社会效应》,《历史教学》2014年第4期,第34‐40页;苏全有、徐东:《论民国通俗讲演所事业的总体特征及当代启示》,《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年第2期,第35‐37页;苏全有、徐东:《民国时期通俗讲演所社会效应的制约因素》,《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第6期,第70‐72页;苏全有、徐东:《民国时期通俗讲演所研究述评》,《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年第3期,第29‐33页;苏全有、徐东:《论民国时期通俗讲演所的运行机构及经费》,《兰台世界》2014年第25期,第103‐104页;徐东:《民国通俗讲演所述论》[D],河南师范大学,2012年。11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规章制度范围内,但它们为微观研究提供了方向。总体而言,学界对民国前期通俗教育讲演所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相关成果大多散见于各类社会教育史论著中,缺乏系统性。即便是专题论文亦多以史实叙述为主,研究分析成分较少,对于通俗讲演活动体现出的现代国家意识形态建设目标,转型时期国家与社会的冲突及中小知识分子在向下启蒙过程中扮演的角色等问题缺乏深入分析。对史料的挖掘和运用仍存在较大空间。(三)港台及海外研究概况目前港台学界尚未对民国前期通俗讲演机构开展专题研究,与此相关的论述大多见于通史类著作。李建兴的《中国社会教育发展史》概述自西周至民国时期的社会教育史,其中第九章第一节论及民初社会教育。主要介绍社会教育机构的确立、演进和活动内容,认为这一时期的通俗教育为此后的社会教育事业奠定了①基础。书中内容偏重于史料爬梳,较少学理性探讨。张正藩的《近卅年中国教育述评》也谈及民国社会教育,并对社会教育、平民教育、通俗教育、识字教育、补习教育和扩充教育等名词做了阐释。与李著类似,书中与通俗教育直接相关的内容也以史实记述为主,但其中对于民族精神教育和国民教育的论述对理解民初②通俗讲演内容有所启发。《抗战前教育概况与检讨》收录了1931-1937年间众多教育界人士对当时教育问题提出的检讨和建议,其中包括陈果夫的《社会教育实施方案》,李蒸的《全国社教设施概况》和《全国社会教育概况》,黄裳的《民众③学校教职员待遇的调查与研究》等,为研究当时的社会教育状况提供了资料。海外学者关于近代中国教育史的著述颇丰,但具体到社会教育领域,则存在较大局限性。民国时期的社会教育史中,晏阳初和由他发起的平民教育运动,特别是河北定县的乡村教育实验区受到较多关注。西德尼·甘博的《定县:一个华④北乡村社区》即是针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专著,晏阳初本人亦曾在太平洋国际学⑤会公报上撰文介绍中国民众教育运动取得的进展。太平洋国际学会还出版过一批篇幅不长的作品,涉及中国社会教育状况,如珀尔.巴克的《启蒙人民:中国①李建兴:《中国社会教育发展史》,台北:三民书局,1986年版。②张正藩:《近卅年中国教育述评》,台北:正中书局,1979年版。③黄季陆主编:《抗战前教育概况与检讨》,中央文物供应社,1983年版。④SidneyDavidGamble,TingHsien:ANorthChinaRuralCommunity,StanfordUniversityPress,1954.⑤Y.C.JamesYen,“ChineseMassEducationMovementProgressesStrongly.”NewsBulletin(InstituteofPacificRelations),Oct.16,1926,pp.1+8‐12.12 绪论①的民众教育》记录了作者与晏阳初的谈话,探讨中国社会教育的现状和前景。杰拉德·斯沃普和理查德·瓦尔什的论文《民众教育运动与中国农村复兴联合会》介绍农复会创立的过程和活动内容,并以定县实验区为依据,探讨地方自治在重建工作中的作用,认为充分发挥地方管理者的创造性更有利于满足民众的实际需②求。一些曾在民国早期与中国学界开展合作的欧美学者也记录过当时的民众教育运动情况,但大多都是一些概述性介绍,缺乏更深入的分析。关于地区性社会教育状况的研究仍很不充分,仅有少数大城市如北京、上海、济南等在相关著作中有所涉及,多数地区的研究处于空白状态。此外,日本学者对中国的社会教育运动也给予了相当多的关注。银闸絮子在20世纪三十年代初出版的《支那纵横③观》中论及了河南当时的平民教育情况,对相关的机构与组织如平民教育处、平民讲演所作了介绍,还具体分析了开封妇女求知学校和平民教育使用的课本。④武田熙的《支那乡村建设运动的实际》从民族自救的角度分析了近代中国社会教育的定位和作用。大久保庄太郎则以河北定县实验区为中心,研究了近代中国⑤的平民教育运动。当代日本学者对以晏阳初为代表的乡村建设派进行的平民教育给与了更多的重视。鎌田文彦详实的搜集了相关资料,全面介绍了晏阳初的事⑥⑦迹;小林善文的《平民运动小史》对清末以来的社会教育进行了梳理。这些研究虽然重心与本文不尽吻合,但作为背景的阐释和梳理也涉及到了通俗教育讲演所等机构,有借鉴意义。由于语言的障碍,本文对日本学者的相关研究还不够深入全面,借助于他人的帮助,只能做大略的描述,这有待于今后的努力。综上所述,民国社会教育史尤其是通俗教育时期的研究仍相对薄弱,主要存在以下几点不足。其一,以全国范围内的通俗讲演机构为考察对象的宏观研究较多,针对地区性讲演所的微观研究较少。如前文所述,因各地讲所的资源状况差异极大,类似的宏观研究只能勾勒通俗讲演机构的轮廓,难以深入分析影响讲演所运作的各项①PearlSBuck,Tellthepeople:masseducationinChina,AmericanCouncil,InstituteofPacificRelations,1945.②GerardSwope&RichardJ.Walsh,“MassEducationMovementandJCRR.”FarEasternSurvey,Vol.20,No.14(1951):145‐148.③银闸絮子:《支那纵横观》,东洋书籍出版协会,1931年版。④武田熙:《支那乡村建设的实际‐‐‐‐中国民族自救的最后自信》,《新天地》,11‐12号,1935年。⑤大久保庄太郎:《近代支那的平民教育运动‐‐‐‐以定县河北实验区为中心》,《东亚人文学报》,2卷3号,1942年11月。⑥鎌田文彦:《中国的农村教育者晏阳初:事迹与资料》,《参考书誌研究》,第42号,1992年11月。⑦小林善文:《平民教育运动小史》,《五四运动的研究》第3函第10篇(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共同研究报告),同朋社,1985年版。13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因素,对许多问题的论述也仅能点到为止。因此增加对地区性讲演机构的研究有利于丰富历史细节,加深对通俗教育运动的理解。其二,研究角度单一,多数研究都难以突破社会教育、民众启蒙和文化发展的视角。通俗教育运动具有丰富的内涵,社会教育固然是它的本质属性,但与此相关的研究却可以更立体。如通过对讲演内容的研究可以窥见新生国家尝试进行现代国家意识建设的努力,对讲员群体的研究有助于观察中小知识分子在启蒙对象下移过程中的作用,通俗讲演面临的困境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转型时期国家与社会之间的矛盾。其三,史料挖掘、运用力度不足,史实细节仍存在大量盲区。目前关于通俗讲演活动的研究主要依据官方颁布的规章制度、统计资料和少量地方志,对于制度框架已有初步了解,但其实际运作状况如何仍有待进一步研究。讲演场次的安排,巡回讲演路线的设计,讲稿的内容,听众的现场反应,讲员的收入待遇等等,破解诸如此类的问题不仅有助于还原史实,也是深化研究的关键。目前以吉林地区通俗讲演所为考察对象的研究成果甚少,仅在刘信君的《民①国时期吉林省文化教育的兴起与发展》中谈及社会教育处提到吉林省通俗讲演活动,亦不过寥寥数语,远未展开。其他著作中或有零星提及吉省通俗教育状况者,皆是作为旁证之用,并未深入,这就为吉林通俗讲演所研究留下了较大的学术空间。三、概念界定通俗讲演所是民国初年在前清宣讲所基础上形成的社会教育机构,“以开启②人民智识,使社会一般人民均养成国民资格为宗旨”。研究通俗教育讲演所,涉及“社会教育”、“通俗教育”、“平民教育”、“民众教育”、“通俗讲演”等概念,需对这些概念的内涵做出界定,并理清它们之间的关系。(一)相关概念③1.社会教育:广义的社会教育“系指一切具有发展社会文化的作用”,家①刘信君:《民国时期吉林省文化教育的兴起与发展》,《东北史地》2007年第4期,第64‐70页。②《吉林县立讲演所档案》,吉林市档案馆藏,34‐1‐31。③孙邦正:《教育概论》,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7页。14 绪论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包括在内。李建兴的《中国社会教育发展史》将中国社会教育的历史上溯至远古时期,认为自有人类以来社会教育即已存在,此处所指正是广义的社会教育。本文所讨论的则是狭义的社会教育概念,是指“正式学校教育①以外的教育,以全体国民为施教对象,以提高一般国民文化水准为目标”,多数民国学者的著作中谈及社会教育时也是指这一概念。在1914年颁布的《教育②部官制》中,社会教育司与普通教育司和专门教育司并列为总务厅下属三司,说明由政府主导社会教育的形式已得到制度保障。其后数十年间,教育系统的机构设置屡有更迭,社会教育的内容也在不断扩展,但由官方主导的运作模式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2.通俗教育:民国时期的大部分学者都认为通俗教育的名称源自清末学务处的机构设置。当时学务处下设六课,其中普通课又分为事务部、初等部、中等部、师范部和通俗教育部。通俗教育的名称即由此而来,并一直沿用到20世纪30年代。根据《教育部官制》中的规定,通俗教育与宗教礼俗和科学美术同为社会教育司下属三科,足见在当时的教育行政系统中,通俗教育已占据重要位置。通俗教育的施教对象主要是受教育程度不足的下层民众,“通俗”二字即代表教育内容浅显易懂,“专以不识字,或粗识字的人而给与粗浅的知识及技能为要务”③。自民初兴起至20世纪30年代为民众教育取代,持续近二十年的通俗教育运动为此后的社会教育事业奠定了基础。3.平民教育:平民教育运动兴起于20世纪20年代初,很快发展成为20年代前半期最有影响力的社会教育运动。平民教育运动的施教对象与通俗教育类似,但内容更加丰富,以晏阳初为代表的一批新知识分子为它注入了更深刻的内涵。平民教育的目的不再局限于传授粗浅的知识,而试图通过教育平等实现人格④平等,进而养成有知识、有生产力和公德心的新民。在某种程度上,平民教育思想可以被看作是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自由主义思潮在社会教育领域的反映。从内容上看,平民教育提出以文字教育开启民智,以生计教育改善民生,以公民教育塑造民德,丰富和发展了社会教育思想。同时,晏阳初等人还将新的研究方法引入社会教育领域,建立了一批平民教育实验区。民国学者普遍认为平民教育运动①孙邦正:《教育概论》,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7页。②舒新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年版,第287页。③马宗荣编:《中国成人教育问题》,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49页。④晏阳初:《平民教育概论》,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总会1928年版,第4页。15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的时间下限应在1927年前后,因为北伐战争以后,此项运动基本陷入停顿。4.民众教育:与社会教育类似,民众教育也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二者的分歧在于施教对象的范围。狭义的民众教育将受众限定为年长的失学者,广义的民众教育则认为全体社会成员都可成为施教对象。大部分民国学者倾向于后者,认为“民众教育是失学的儿童,青年,成人的基础教育,也是已受基础教育的儿童青年成人的继续教育和进修”。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全民众在整个社会生活中,知能道德的前进和向上”,实施方法不限于教育机关或学校,“凡改变群众行为,授与知识技能理想而改进其个人团体生活的工作(如合作社,乡村改进会,保甲①会议,农业推广等)都是它有效的方式”。在这里,民众教育已几乎等同于社会教育,二者的主要活动基本重叠,界限模糊。5.通俗讲演:按照朱智贤在《通俗讲演设施法》中的定义,“用浅近的语言②向普遍的大众发表意见”即为通俗讲演。在20世纪30年代民众教育馆模式兴起之前,大部分地区的社会教育活动都以通俗讲演为主要形式。通俗讲演活动之盛行一时部分原因在于其具备独特的优势,相对于其他教育形式而言,通俗讲演所需资源很少,因此具备了极大的灵活性,可将活动范围扩展至乡村地区。民国初年的地方社会教育机构普遍受困于经费问题,通俗讲演的优势自然突显出来,通俗讲演所也因之成为社会教育的主持机构。(二)研究的时空范围本文以吉林通俗教育讲演所为考察对象,主要探讨通俗讲演所在基层社会现代化改造过程中的作用。1915年吉林县立通俗讲演所设立,吉林地区通俗讲演机构的系统性建设即始于此,因此本题的研究上限设定为1915年。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吉林全境沦陷,部分通俗讲演机关虽得以保留,但已发生本质性改变,成为奴化教育的工具。故本研究的时间下限设为1931年。在空间跨度上,本文以吉林省为研究范围,此处的吉林省以1915-1931年的行政区划为准,包括吉长、滨江、延吉、依兰四道,共辖41县。其中滨江道和依兰道的部分辖区今已属黑龙江省管辖范围,但在本文研究的时限内,这些地区的通俗讲演活动由吉林省立讲演所及劝学所统一管理,故仍在本题考查范围内。①俞庆棠:《师范学校民众教育》,正中书局1935年版,第3页。②朱智贤:《通俗讲演设施法》,山东省立民众教育出版部1932年版,第1页。16 绪论此外,吉林省各公立通俗教育讲演所在1925年后陆续更名为通俗教育讲演馆,但名异实同,讲演所的职能和运作方式都没有发生本质性变化,故仍属本题考查范围。同一时期吉林地区存在的通俗讲演所,无论公立、私立,省立、县立,均为本文研究对象。四、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基本结构(一)研究思路本题要回答的核心问题是吉林通俗教育讲演所在基层社会现代化改造过程中的作用,为此有必要探讨以下几个主要论题:其一,吉林通俗讲演所是怎样创设的,其职能如何演变,组织架构和运作机制如何?在目前的研究成果中,苏全有、徐东的《论民国通俗讲演所的运行准则》和《论民国时期通俗讲演所的运行机构及经费》对这些问题有所涉猎,但皆着眼于全国范围内的通俗讲演机关,且论述均极简略,所使用的材料主要是官方公布的规章制度和地方志。通俗讲演所的运作机制包含多重内容,除常规的讲演程序外,还包括讲员的选拔、培养、管理和考核制度,经费的来源和用途,讲演内容的设定方式等。目前对于通俗讲演所活动相关史实的研究仍存在诸多盲区,如讲演的频率和场次,听众的人数和反应,讲演的实际效果,通俗讲演所陆续承担的其他社会教育工作等,在深入挖掘史料的基础上重建史实是进一步理解通俗讲演运动的基础。其二,吉林通俗讲演所是如何推进基层社会现代化改造的?通俗讲演活动又受到那些因素的影响?1915年后,各地公立讲演所的涌现可以被看作是北洋政府尝试建立现代国民意识努力的一部分。推动官方意识形态和国民意识的现代化是自清末以来几代知识分子的追求,民国的建立至少说明在法律和制度层面上,中国已经具备现代国家的雏形,但思想文化领域的现代化远未完成。国家意识形态的混乱在通俗讲演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与清末宣讲所相比,民初通俗讲演活动中直接宣扬传统文化的内容明显减少,大量移植自西方社会的行为规则成为文明的标尺,在通俗讲演中批判传统文化已是司空见惯的论调,但还远未达到与之决裂的程度。如何重新定位传统文化,并使其与西方文明共存仍然是个令人困扰难17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题。就西化程度而言,官方思想已远超普通民众,但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多数批评主要针对民间习俗,如早婚、缠足、堪舆之术等,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部分并未受到批判。这也许可以理解为是现代民族主义的困境,一方面,为了实现民族的富强需要破除传统的束缚;另一方面有关民族存亡的认同意识,又要求充分信赖历史上民族文化成就的内在价值。为实现前者,必须学习西方,为实现后者,必须保护传统文化的上层部分。作为国家意志在基层社会的代表,讲员因与民众直接接触,不得不直面国家与社会精神层面的断裂,他们自身的文化立场和政治立场对通俗讲演的效果将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其三,吉林通俗讲演所对基层社会现代化改造的目标如何,成效如何,与此前的宣讲所和此后的民众教育馆相比有哪些特点?对中国的知识分子阶层而言,民国初年至20世纪30年代是一个特殊的时期。一方面他们失去了传统上与国家政权联系的稳定途径,在与民众的接触中也无法再以政治权威的面目出现,但仍保有学者的声誉;另一方面,中央政府的长期混乱为流入教育领域的大批精英知识分子提供了难得的契机,使他们得以将各种教育革新思想付诸实践。与刚刚开启现代化尝试的宣讲所和党化教育色彩浓重的民众教育馆相比,北洋政府时期的通俗教育讲演所似应更开放自由一些,但事实并非如此。根据对通俗讲演稿的分析可以发现,促进民众自身的解放从未成为通俗讲演机构追求的核心目标,唤起民众对国家的认同意识,从而挽救民族危亡是通俗讲演活动的本质要求。(二)研究方法民国学者吴学信曾谈及社会教育史的研究方法,认为针对个别事实的考察应遵照收集史料,辨别史料,最后将事实的真正内容记述下来的顺序。在此基础上先认明个别事实之间的联系,再认明个别事实与全体间有机的关联,之后便可组①织起全体的事实,对于事实的变化发展则可采用辩证法考察之。吴学信提出的研究方法在人文学科领域普遍适用,受此启发,本题研究首重史实重建环节,在充分挖掘档案、报刊、时人著述、地方志等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考察吉林通俗讲演所的各项规章制度及其实施状况,丰富与之相关的史实细节。其次,尝试借鉴社会学、教育学和传播学的知识和理论,对吉林通俗教育讲演所的基层社会现代化改造活动进行多维度的立体研究,分析和阐释历史现象背后的①吴学信:《社会教育史》,商务印书馆1939年版,第13‐14页。18 绪论原因。最后对通俗教育模式的成效及局限性做出评价。即一方面坚持历史主义的研究方法,通过史实重建将研究对象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考察;另一方面运用现代理论成果对其活动轨迹进行解读。作为以地区性通俗讲演机构为考察对象的微观研究,应注意与宏观研究的有机结合,在新国家开启现代化转型的背景下理解通俗讲演活动。也可以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纵向上与清末的宣讲所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民众教育馆对比,横向上与其他地区的通俗讲演机构比较,以期加深对吉林通俗讲演所的认识。(三)基本结构吉林通俗教育讲演所研究主要包括四部分:通俗讲演所概况研究、通俗讲演内容研究、讲员群体研究和通俗讲演所社会改造实效分析。其一,通俗讲演所概况,主要考察吉林通俗教育讲演所发展轨迹、组织架构和运作机制。吉林通俗讲演所是在1915年全国通俗教育运动的浪潮中产生的,其最初的组织结构和规章制度基本遵照教育部颁布的《通俗教育讲演所规程》和《通俗教育讲演规则》设置。本章第一部分首先对公立通俗讲演所的创设过程进行阐述,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比较清末官方主持下的宣讲所与民初通俗讲演所的异同,探讨民间创办、官方改造的模式对通俗教育活动的长期影响。第二部分介绍吉林通俗讲演机关的人事安排和组织结构,阐述各职位的权责问题,分析讲所规模过小职责过繁的原因及利弊,并从讲演所的日常工作流程入手,介绍其工作制度,包括分区方法、驻讲点设定、省立讲所与县立讲所的比较等。第三部分主要论述通俗教育讲演所主持下的各项社会教育活动,包括通俗讲演、巡行文库、传习国音国语、监督说书生等。其二,通俗讲演内容研究,以现存通俗讲演稿为基础,分析通俗讲演活动尝试向底层社会输入的现代国民意识之内涵及特点。本章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考察《吉林通俗讲演稿范本》的内容设定,包括各类题材的比例及讲稿内容分析,理解官方对通俗讲演活动的定位和期望。第二部分以讲员实际使用过的讲演底稿为依据,比较讲员自撰稿和官编讲稿的异同,讲员对参考题目的选择和取舍,及其对某些问题的极端化理解使官方意识形态在向下传播过程中出现一定程度的变异和扭曲。第三部分通过比较国家意识形态与新文化运动时期各流派知识精英19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的观点之异同,分析官方构建的现代国民意识来源及特点。政府显然利用或改造了知识界流行的理论,采择并融合符合其旨趣的观点,将改良主义、国家主义、集体主义、民族主义等思潮融为一体,用以构建现代国民意识。其三,讲员群体研究,主要分析通俗讲演直接实施者的文化和政治立场,以及他们是如何影响基层社会现代化改造进程的。该章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阐述讲演员的选拔、培养和考核制度,重点探讨讲员培训系统,分析官方语境下对通俗讲演员的要求及这些规则的影响。第二部分以讲员履历和报告为依据,考察他们的生存和工作状态,包括讲员的文化层次、收入水平、代际差异等。第三部分分析讲员群体的政治立场和文化立场,探讨其形成的原因、影响以及与精英知识分子之间的差异和联系。其四,通俗讲演所社会改造实效分析,主要评估通俗讲演所主持下的一系列社会教育活动在推进基层社会现代化改造过程中的作用。该章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阐述通俗讲演所的社会改造目标。第二部分通过考察以通俗讲演为主的一系列社会教育活动之成败得失,分析通俗讲演所改造基层社会的实效。第三部分探讨制约通俗讲演所发挥其社会效应的因素,包括官方意识形态本身的混乱,转型时期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复杂化等。五、资料来源及创新点(一)资料来源1.档案资料。总体而言,吉林通俗讲演所的档案资料比较庞杂,除省立讲演所一处外,大部分县都设有县立讲演所,1918年的统计资料显示,当时省内已有通俗教育讲演所39处,至1930年,包括民众教育馆和讲演所在内的通俗教育机构共有50所。在众多县立讲演所中,长春县、吉林县和滨江县讲演所的资料保存状况较好,吉林省立讲演所因管理需要,除保留与其自身活动相关的材料外,也收藏了部分县立讲演所的人事、经费和活动记录。此外,各地劝学所、县公署和省公署的档案中也都保存有与通俗讲演所有关的资料。这些材料构成了吉林通俗讲演所研究的基础性资料。2.时人著述。民国时期的社会教育学者曾写下大量与通俗教育活动相关的20 绪论著作,主要包括朱智贤的《通俗讲演设施法》、俞雍衡的《通俗讲演》、陈礼江的《民众教育》、高践四的《民众教育》、俞庆棠的《师范学校民众教育》、甘豫源的《乡村民众教育》、马宗荣和黄雪章的《中国成人教育问题》、马宗荣的《社会教育纲要》、范望湖的《民众教育ABC》等。虽然书中内容多有重复之处,且多概述介绍,较少学理分析,但其中很多作者是具有长期一线工作经历的学者,他们结合实践经验探讨社会教育的性质、方法和前景等问题,为今人了解当时的通俗教育状况提供了宝贵资料,其价值几乎可以等同于原始史料。3.资料汇编和方志。民国教育史资料汇编包括《社会教育法令汇编》、《教育法令汇编》、《教育法令续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大辞书》、《中华民国教育法规选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吉林公署政书》等。方志资料包括《吉林省志·教育志》、《吉林省旧志资料类编》、《吉林市志·教育志》等,因担任各地讲演所所长者多为地方有声望人物,故保存于各地方志中的人物传记也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其他文史资料如《吉林百年》、《吉林市文史资料》、《昌邑区文史资料》等也有多处提及通俗讲演活动情况,可资参考。4.报刊资料。通俗讲演运动兴盛时期,曾涌现出一批与此相关的地方性报纸,如《湖南通俗教育报》、《安徽通俗教育报》、《河南通俗教育报》、《广西通俗教育报》、《黑龙江通俗教育报》、《绥远通俗日报》等。这些报纸主要发表两类文章,一类是以启蒙民众为目标的常识普及性短文,内容大多符合通俗讲演要求,常被用作讲稿,另一类重点介绍讲演经验和技巧,供讲员交流之用。吉林地区与通俗教育相关的刊物包括《吉林通俗教育讲演月刊》、《通俗教育讲演稿范本》、《吉林教育杂志》、《教育月刊》等。其中由吉林省公署教育厅编制发行的《通俗教育讲演稿范本》尤为重要,讲演的大部分题目都出自该刊,是研究吉林通俗讲演活动的重要资料。东北地区的其他报刊如《盛京时报》、《滨江时报》、《吉长日报》、《大东日报》等于通俗教育运动也多有涉及,可供参考。此外还有其他一些与通俗教育相关的资料有助于深化研究。如民国时期著名的《通俗教育丛书》,收录多部具有常识普及性质的著作,包括《国耻小史》、《理科浅说》、《天空现象谈》、《农业浅说》等,成为巡行文库的必备书目。此类资料有助于我们更清晰地把握通俗讲演的内容、深度和目标。21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二)创新点1.本选题涉及以往民国社会教育史较少关注的通俗教育领域,从基层社会现代化改造的角度分析通俗教育运动的成效,通过与宣讲所和民众教育馆的比较考察通俗教育讲演所模式自身的特点,进而探讨通俗教育运动时期的特点,这在此前的研究成果中并不多见。2.本文的研究主要建立在档案材料的基础上,注重史实重建环节,一手史料的应用既增加了成果的严谨性又有助于发现以往研究中忽视的细节问题。目前已搜集到的档案资料包括吉林省立讲演所档案、吉林县立讲演所档案、滨江县立讲演所档案和汪清县立讲演所档案,虽无法覆盖全省通俗讲演所,但已可代表通俗讲演的两种主要模式,即城内驻讲和巡回讲演。大量讲员报告、讲演报告表和公务往来文件为丰富通俗讲演运动研究提供了资料。3.本文以微观研究为切入点,在历史学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借鉴教育学、社会学和传播学的部分理论,对史实进行阐释,以期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有所增益。22 第一章吉林通俗讲演所概况第一章吉林通俗讲演所概况第一节通俗讲演所的兴起一、通俗讲演的起源以宣讲为形式劝化民众的教育活动古已有之,但将其作为社会动员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由一套在国家力量支持下建立的专业化机构系统运作则始于近代。挽救民族危机的压力促使精英阶层重新评估人民的力量,而挖掘民众的潜力并将其转化为现实的政治力量首先需影响大众思想,使其与上层社会的信念达成某种共识,以期收上下一体之效,当时较流行的说法谓之开民智。作为近代的思想启蒙运动的口号之一,开民智中“民”的含义逐渐拓宽,由士绅而至粗通文字者,直至将目不识丁之人也包括在内,反应了启蒙对象逐步下移的过程。维新运动前后,改良派实施的大量思想启蒙实践活动,其受众主要限于士绅。1895年以后,新式教育体系的建立培养了一批更具自觉意识的学生群体,使知识界的启蒙运动影响有所扩大,但此时对下层社会的教育仍停留在理论阶段。庚子之变的乱象使知识阶层意识到民众启蒙的必要性和急迫性,白话报、阅报社、宣讲会等通俗教育形式遂纷纷涌现。此类活动通常带有相当的自发性,由当地士绅或部分知识界人士倡办,也经常因为资金不足、人事变动等原因停办。清末新政时期,一些颇具成效的民间启蒙运动形式受到政府关注,国家政治力量开始介入其中,通俗讲演活动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即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通俗讲演活动的发端可能与四个因素有关:明清以来官方的宣讲制度,民间说书人的表演形式,近代启蒙运动实践的需要和各强国经验的影响。贯穿明、清两代的的圣谕宣讲活动可以被视为官办社会教育活动的雏形。自明太祖设置木铎宣诵活动,使里老人持铎徇道起,官方主持下的庶民教化活动逐步制度化,至有清一代仍绵延不绝。其宣讲内容几经丰富完善,在通俗化方面取得很大进展,但核心无外乎是纲常伦理、律例法规,宣讲日久难免令听众感到枯燥乏味。因圣谕宣讲活动具有一定的仪式性,常采用官督民办的形式,被选为讲官者多是当地老成儒者,朴实少文,虽符合道德标准,却未必能吸引听众。到23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世纪末,人口流动性增强,乡村基层组织瓦解,圣谕宣讲活动也已形同虚设,但在此基础上衍生的圣谕宣讲类善书却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部分善书作为宣讲底本直到民国时期仍在使用。宣讲活动在维持庶民社会的道德水准方面发挥了怎样的效用可能仍有待研究,但它将官方意识形态大众化、通俗化的尝试和实践影响深远,其后的宣讲所和通俗讲演所在某种程度上都可以被视为是宣讲制度在新时代的延续。说书作为民间艺术的一种形式,因其对民众颇具号召力,且表演形式和与通俗讲演多有相类之处,早为热心社会教育的人士关注。说书对听众产生的强大感召力令启蒙者印象深刻,“若谈忠臣烈士捐躯殉国之事,俾闻者均振发志气而有①报国之心,若谈英雄侠客仗义复仇之事,俾闻者均森竖毛发而有死难之心。”口头表演出色的社会效应启发了向下层社会灌输新思想遇阻的启蒙者,使他们意识到对于目不识丁的底层民众而言,宣讲可能是比文字更有效的手段。但知识阶层对民间文化往往持鄙薄态度,传统说书内容又多阴骘报应之说,宣扬儒家伦理观念,很难为新式知识分子所欣赏。于是以改良说书词为切入点,利用说书人成熟的表演技巧,采用旧瓶装新酒的方式向民众宣传新文化的构想开始出现。傅增湘曾将四川地区的说善书与讲白话报做比,号召有钱人家请人演说时用白话代替传统善书中虚妄荒诞的故事,“那启发人的心思,感动人的力量,比善书更快十倍,②功德也大十倍。”改良说书活动的建议说明,传统文艺形式对极力趋新的知识分子仍然有不容忽视的影响力。如前所述,近代思想启蒙运动经历了启蒙对象逐步下移的过程,由维新时代的开官智、开绅智,到庚子事变后将粗通文字者也纳入启蒙范畴。1900年后,白话报和阅报社的大量涌现清晰地反映了这一趋势。白话报的出现曾备受赞赏,不仅受到平民大众的欢迎,上层知识分子也对其寄予厚望。刘师培曾在《警钟日报》上撰文,称赞白话报为文明普及之本,“白话报推行既广,则中国文明之进③步固可推矣。”白话报的盛行使粗通文字者得以了解国事,将他们带入新的社会舆论领域,但下层社会的主体仍然是缺乏基本读写能力的底层民众,从事启蒙运动的知识分子对此显然有相当清醒的认识。1905年后,阅报处开始大量出现,它的运营成本相对低廉,提供免费阅报的便利,帮助白话报培养了一批稳定的读者①《论中国宜普兴演说会》,《顺天时报》,1906年6月8日。②《敝帚千金第二集序》,《大公报》,1904年5月25日。③刘师培:《刘师培学术文化随笔》(汪宇编),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版,第240页。24 第一章吉林通俗讲演所概况群体,不久即受到官方重视,官办或官绅合办的阅报处也盛行一时。与阅报处伴生的是讲报读报活动,最初只是一些热心人士自愿将白话报的内容读给不识之无者听,随后部分讲员开始对报章进行讲解和评论,借题发挥,痛陈时弊,个别阅报社还使用了幻灯片等辅助设备以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讲报活动的普及使阅报处具备了宣讲所的职能,而清末民初之际的很多宣讲所,尤其是私立宣讲所也的确常常附设于阅报处,或是由阅报处发展而来。从白话报普及到阅报处盛行,再到通俗讲演活动的兴起,近代启蒙者尝试使用所有可能的方式向下层社会输入新文化,口头宣讲面对的启蒙对象范围最广,这也是通俗讲演活动最大的优势之一。与近代中国的诸多变化类似,通俗讲演活动的兴起也深受外国经验的影响。1912年由民国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编译的日本通俗教育研究会著作《通俗教育事业设施法》开篇即谈到,“东西各国人民智识之增进,国势之强固,资于通俗教①育之力为多”。陆规亮于1916年出版的《德国教育之实况》也认为通俗教育使民智大开是德国能以寡击众,所向披靡的原因。同年由通俗教育研究会出版的《调查日本社会教育纪要》感叹中国社会之腐败已达极点,“呼卢掷雉,遍于闾阎,选舞征歌,充于都市,以酒食相征逐,而道德日渐丧亡,以冶游相招呼,而廉耻②莫之爱惜”。作者认为若此者皆因缺乏社会教育之故,因此要通过学习日本办理社会教育各项事业之成法,以为中国所用。在这里,我们可以发现日本开展通俗教育活动的设想和经验大多来自欧美强国,但通俗讲演的内容以德育为主。官③方常于休假日在学校或寺院内组织通俗讲演会,以“振起地方之美风”,将讲演会作为德育机构之一,这种倾向显然也影响了中国通俗教育讲演活动。早期启蒙者惊叹于讲演在变革时代产生的巨大号召力,但对于讲演内容的把握似乎存在分歧。激进者措辞激烈,针砭时弊,且常挟自由平等之说,保守者则主张规范讲演内容,以普及常识、介绍时政为主。二、清末宣讲所实践清末新政时期设立的宣讲所可以被视为民初通俗教育讲演所的前身。1906年5月颁布的《学部奏定劝学所章程》要求各厅州县普设劝学所,管理全境学务,宣讲所为其下属机构,专司宣讲之职。宣讲活动运作模式效仿《圣谕广训》宣讲①日本通俗教育研究会编:《通俗教育事业设施法》,中国图书公司1912年版,第1页。②唐碧:《调查日本社会教育纪要》,通俗教育研究会,1916年版,第91页。③唐碧:《调查日本社会教育纪要》,通俗教育研究会,1916年版,第49页。25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章程,材料也要首重《圣谕广训》,次之则为国民教育、修身、历史、地理等常识性内容,并特别指出白话新闻也在其列。以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五①条谕旨为宣讲之教育宗旨。其后学部又对宣讲内容做出更加详细的规定,公布一批参考用书,收录了包括《人谱类记》、《养正遗规》、《国民必读》、《警察手眼》、《欧美教育观》、《鲁宾孙飘流记》等在内的共三十余本书籍。其中道德教育类材料所占篇目稍多,刘宗周的《人谱类记》以古人嘉言善行为楷模,教导学习者注重实践,陈宏谋的《养正遗规》和《训俗遗规》记录古人修身养性、读书学习的方法及消除乡里、宗族间纷争的途径,张之洞的《劝学篇》也被列入参考书目说明新政时期官方的主导思想已与维新时代相类。考虑到上述几种材料对于宣讲所的多数听众而言似乎过于艰深,除提示讲员注意选择与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篇目外,书单中还加入了白话版的《国民必读》作为补充。而《民教相安》、《警察手眼》和《警察白话》三篇则体现了政府维持社会秩序的努力,调和民教矛盾以期消弭教案,介绍巡警工作制度以便民众乐于配合。外国小说和人物传记也是相当重要的宣讲材料,约占五分之一的篇目,其选材角度体现了两种倾向。第一是鼓励冒险精神,《鲁宾孙飘流记》和《澳洲历险记》即是其中的代表,这似乎意味着当时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缺乏冒险精神的批判得到了某种程度的官方认可;第二是寻找中西文化的共同点,如《万里寻亲记》中的吉米·布朗返回欧洲的冒险故事被林纾附会为西洋孝道的典范,似此将传统中国的伦理观念强行植入外国小说的译著一度颇得官方赏识,被认为是普通中国人接触西方文明的恰当方式。而可能与传统伦理观念产生冲突的内容则被小心地掩盖,如提示讲员删去《鲁宾孙飘流记》中涉及宗教的情节。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在国外人物传记中,不仅纳尔逊这样的国家英雄受到推介,如克莱武一般贪婪的殖民者也得到赞扬。说明这一时期中国社会上层不愿对列强的侵略行为做道德评判,相对于同情与自身处境类似的受害者,他们更向往强国地位,热衷于探寻救国之路。除上述两类材料外,农业技术、科学常识和儿童教育也是宣讲重点,反映时代潮流的新内容加入,使传统道德教育类讲题的比重受到压缩。学部虽一再强调,宣讲需“首定宗旨以端心②术,次启知识以振精神”,并禁止讲演宗旨不纯的杂记小说,但说教意味强烈①朱幼谳,戚名琇,钱曼倩,霍益萍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行政机构及教育团体》,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62页。②《吉林教育档案》,吉林省档案馆藏,J033‐01‐0024。26 第一章吉林通俗讲演所概况的道德教育走向衰弱似乎已是不可避免的趋势。总体而言,新政时期的官办通俗宣讲活动与此前的圣谕宣讲相比,其内容已发生很大变化,大量源自国外的新知识得以向下层社会传播,而以《圣谕广训》为代表的传统伦理教育体系也仍然保有一席之地。成分复杂的宣讲材料似乎说明,官方将宣讲所作为转型时期社会教育领域内一过渡工具,他们并未打算放弃或削弱古老的权威,但不得不顺应潮流,做出必要的让步,以便继续保有对民众思想和社会舆论的控制权。①表1.1学部采择宣讲所部分应用书目表书目提要奏定学堂章程可专讲两等小学堂章程及管理通则奏定巡警官制章程宣讲时以详述巡警章程为要人谱类记宣讲其关于伦常日用者,而阙其意蕴精深者劝学篇书内教忠、去毒、非攻教等篇最切实用国民必读是书专在国民教育及道德教育,正合宣讲之用民教相安各处教案为我国之大患,讲此可期消弭于无形警察白话警察手眼上二书虽为训练巡警而作,择要宣讲可使国民知己身与巡警之关系欧美教育观书为日本人策励己国而作,多可为我国所借镜儿童教育鉴此书纯用反言指点,使为人父母者警悟最易儿童修身之感情记马克寻亲之事,叙述恳至,感人最易蒙师箴言宣讲此书可以感动为父兄者,使其子弟去私塾而入学堂鲁宾孙飘流记振冒险之精神,祛依赖之习惯,惟语涉宗教处可以删节纳尔逊传可略见英国当日海军情形,惜书多讹字克莱武传克莱武为英之殖民地伟人,此书叙述最详澳洲历险记此书述英人显理殖民事,颇可增进取冒险之精神万里寻亲记可以知东西洋伦理之相似世界读本详述欧洲之风俗习惯,足以增长见闻普通新知识读本格致及实业知识略具一斑①《吉林教育档案》,吉林省档案馆藏,J033‐01‐0024。27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普通理化问答说理明畅,颇合宣讲之用,惟说气球上升及水不引热等义间有误处富国学问答虽未合科学统系,而其切合时事处颇可以感悟通俗农话重实用不重理论,为宣讲之善本普通农学浅说此书述农业之大要,颇多切实可行者伯尔以一农人勤于畎亩,事事改良,终致富厚,足为惰民劝。至慈穑者传孝友恭处,尤足为国民矜式论种桑养蚕之法,参酌东西而集其要。内饲养标准表及制种法尤详蚕桑浅要备,洵有益蚕业之书述种桑养蚕之法,多经验有得之言,于蚕业未盛之处广为宣讲,俾蚕桑简明图说知仿行,可为兴利之一助法国地方自治制度及法国尚公之精神略示一斑,而宗旨和平,尤毫冶工轶事无流弊治富锦囊此书可养自治之能力,诱起实业上之兴味普通商业问答是书虽专述英国商业,然简易明了,颇有益于普通商业之知识蒙学卫生实在易宣讲此书,可使流俗群知养生祛病之法黑奴吁天录述美人蓄奴之残酷,可以动人道之感,增爱国之心启蒙画报于浅近普通知识略备,惟间有错误,宜择要宣讲劝不裹足浅说言缠足之害,颇为痛切对宣讲员和宣讲内容的严格监督表现了官方对待宣讲活动的谨慎态度,讲员需品行端方,为师范毕业生或与师范生同等学力者,如一时难得其人,小学教员也可兼充。宣讲员由劝学总董延访,并需地方官札派。宣讲不得涉及政治演说一切偏激之谈,且每星期的宣讲事项都要记录在案,以备地方官及劝学所总董随时稽查。宣讲时需派一明白事理的巡警员旁听,遇有妨碍治安之演说要立时停讲。①以上监管措施说明官方对于宣讲活动本身所蕴含的动摇权威的可能性有清醒认识,对新型知识分子阶层也缺乏充分信任,但也有一些改变似乎表现了政府主动变革的意愿。如放宽对听众资格的限制,规定除妇女外,无论何人均可听讲,即便是衣冠褴褛者也不宜拒绝,这一变化至少体现了官方对知识界启蒙下层社会潮流的认可。①朱幼谳,戚名琇,钱曼倩,霍益萍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行政机构及教育团体》,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62页。28 第一章吉林通俗讲演所概况随着清末宪政改革的深入,地方自治章程相继推出,设立宣讲所成为自治事宜的要务之一,官办基层宣讲所相继出现。吉林省劝学总所兼宣讲所成立于1907年9月,初设职员十九名,包括监督、会办、文案官、庶务官、会计官、司事生、司书生各一名,跟役、门役、厨役、杂役共十二名。其人员构成与学部颁布的《劝学所章程》颇多出入,除监督一名符合定章外,总董和劝学员均未设置,与学务工作直接相关的职员仅七人,夫役却多达十二人。此时作为各属示范的省劝学总所更像是一个职能庞杂的综合管理部门,宣讲所、阅报处、劝学宣讲员养成所、绅士接待所等都先后成为其附设机构。以杨锟铻、林伯渠为代表的劝学所管理者多为甫离学堂,初登仕途的年轻毕业生,于财务行政诸事未必精熟,但对学务工作极为热心,且精通业务。随着劝学所开始逐步推广宣讲工作,省城内增设宣讲所三处,各县宣讲所也相继成立。新政时期的教育政策往往带有自治色彩,主要表现为教育目的与地方自治事宜紧密联系,教育机构组织形式常带有官督民办色彩,且教育经费主要由地方自筹,因此各地宣讲活动的发展程度与当地经济状况、文化风气和社区成熟度有关,即便是一省之内也存在较大差异。如双阳河乡早在1907年即由当地乡约和绅董共同筹议,借关帝庙闲置房屋设立宣讲演说会,以资开通民风,宣讲诸生所需经费由各绅董自备。地方自发成立的宣讲机构须得到官方批准,但此后政府对其运作过程的监管力度似乎不大,宣讲内容和宣讲人员的选择都比较自由。此类宣讲机构与旧式的乡约宣讲有很多相似之处,宣讲活动多以维护地方秩序为出发点。双阳河乡绅在请设宣讲演说会的理由中即称当地为“上下之通衢,东西之要冲,五方杂集,循理者故多,为非者亦复不少”,为开通风气以正人心起见,需设宣讲会,遵讲圣谕,兼说时事,化愚昧之心,杜是非①之口。但考虑到吉林于1907年始设行省,新设县治居多,社区成熟度不高,因此多数基层宣讲所仍属官立。官办宣讲所对于听众的约束颇多,如《德惠县官立宣讲所试办简章》规定,听讲者出入须鱼贯而行,不得拥挤,除所带钱包外,余物概不得携入。听讲时宜肃坐静听,不得高声笑谈,任意喧哗,箕踞翘足,逞志吸烟,交头接耳。如此严格刻板的要求,恐怕很难引起一般民众入所听讲的兴趣,尽管政府有启蒙民众,引导大众文化潮流的意愿,但显然缺乏必要的技巧。很多证据表明,这一时期官①《吉林教育档案》,吉林省档案馆藏,J033‐02‐0730。29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方对于宣讲活动的关注重点主要集中于规范宣讲内容,既要去除传统善书中借神道以儆愚顽的荒谬说辞,又需限制过于激进的言论,保持宣讲主旨中正平和。民众仍然只是被教导的对象,鄙薄民众认知能力的观点盛行于社会中上层。如宣讲员王福缘在请设村屯宣讲所的呈文中所说,“民智愚昧,民情顽梗,大之则为国①家累,小之□□(己邑)为社会害”,教导民众的目的也并非为使其养成国民资格,而只是为了防止那些散处僻壤,终身未睹官容,不知上意的乡民被讦黠者利用,借事生风。通俗宣讲本以文化启蒙为目的,而政府力量的介入又为其增加了维护社会治安的意味,这必然会使通俗宣讲的启蒙色彩大打折扣。需要指出的是,这一时期吉林地方学务颇为混乱,新政举措繁多,催迫日甚,很多县属劝学所都是在设治后一年内成立的,经费不足,人员紧缺问题突出。宣讲员、劝学员、自治传习员,甚至各类养成所教习的岗位多不固定,兼职或职务合并是普遍存在的现象。1906年,吉林学务处就曾委派监生于家让赴宣讲、劝②学、传习、学监养成诸所宣讲,兼劝学生,月支银十五两,林伯渠视学各县时也曾亲见伊通州劝学员有名无实,由学堂管理兼任,桦甸县宣讲员则由简易识字学塾教员兼职。而劝学员和宣讲员岗位的互换或合并则更加常见。根据《劝学所章程》规定,二者的职务截然不同,劝学员需为本区居民,熟悉当地情形,负责劝导学区内适龄学童入学,并敦促私塾改为私立小学,号召绅商捐款兴学。宣讲员则可由劝学总董延聘,专司通俗宣讲之职。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劝学员因工作内容模糊,常陷于无事可做的境地,宣讲员便由劝学员充任。反之,劝学员的岗位也可能被宣讲员取代,1909年吉林省劝学所总稽查安铭为节省开支,曾拟裁退劝学员四名,以巡回宣讲员兼理其职,并认为二者工作性质仅微有不同,合并职责尚无窒碍。可见这一时期,宣讲员的职责权限并不清晰,工作性质也远未达到专业化的程度。各县属宣讲所虽多能及时设立,但实际效果却相差悬殊,这与当地经济文化状况和地方官员的重视程度有关。属繁盛之区的榆树县,劝学宣讲人员可达二十余名,每年运营经费近三万吊,而珲春一地仅有学务宣讲所一处,附设于大街阅报所,宣讲员也只有一人。新设县治社区成熟度低,地域宽而财源少,如敦化县纵横二三百里,升科熟地仅五万余垧,居民不过七千户,地方财政困难之情状可①《吉林教育档案》,吉林省档案馆藏,J033‐02‐0795。②《吉林教育档案》,吉林省档案馆藏,J033‐01‐0132。30 第一章吉林通俗讲演所概况想而知。且当地往往缺少地方精英管理,敦化县科举时代有学额两名,而参加考试的生员和童生仅十二三人,录取者又多为外属冒籍所得,磐石县全境无一名生员,每遇筹款兴学等事,阻力甚大。与师范学校、实业学校和普通小学等新式教育机构相比,通俗宣讲所所需经费更少,职员要求较低,尚属易设,因此数量相对较多,分布范围也更广。其中不乏地方官员为避重就轻,立一二宣讲机构以点缀门面,如舒兰知县每逢集日必亲至讲所讲演一次者终属少数。基层宣讲员也常有虚应公事之嫌,很少有人预先准备宣讲材料,大多是临讲时随意择取一些时事书报朗读一番了事。总体而言,清末新政时期由官方主持的通俗宣讲活动在吉林地区并未取得丰硕成果,这既与当时动荡不安的政治社会环境有关,又受吉林行省初建,县治未设,财政艰窘等因素的影响。与大多数社会改良运动一样,思想启蒙活动也很难在短期内取得突破性进展。面对长期浸淫于传统文化道德体系中的下层民众,新知识和新观念的导入将撼动他们习以为常的价值判断,其过程必然是艰难的。政府以国家力量努力推进运动的普及和深化体现了政治和文化观念的进步,而建立各级宣讲所作为规范化的运作系统则为其后的官方思想启蒙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不难发现,民国初年的通俗讲演所在组织结构、运行模式,以致人事任用方面都与清末宣讲所存在明显的承继关系。三、民初通俗教育的开展由知识阶层倡导和推动的启蒙浪潮并未因政权更迭而中断,民众教育运动虽一度受挫,陷入低潮,但在民国初年开始出现复兴的迹象。1912年公布的教育部官制即将社会教育司与普通教育司、专门教育司并列为总务厅下属三司,1913年的视学规程规定,社会教育及其施设状况为视学应视察事项之一,1914年后,社会教育在教育行政中的独立地位得到正式确认。袁世凯的短暂复辟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通俗教育事业的发展,关注民众启蒙问题的知识分子希望改变过去将通俗教育视为救助人民学荒之慈善活动的观点,而使其成为培育健全国民的重要途径。1915年7月,教育部通俗教育研究会成立,会员包括教育部、京师劝学所、学务局、京师警察厅等众多政府部门职员,梁善济、鲁迅、黄中垲、祝椿年等人都曾在其中担任管理职务。该会以研究通俗教育事项,改良社会、普及教育为宗31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旨,设小说、戏曲、讲演三股,经费由教育部直接支给。小说股负责新旧小说的调查、编辑、改良、审核等事项;戏曲股负责排练、改良新旧戏曲及评书,调查搜集市售词曲唱本;讲演股所掌事项最为庞杂,除搜集、审核讲演材料,编辑讲稿,调查改良白话报、画报、俚俗图画外,其他不属于各股事项统由该股负责。通俗教育研究会的工作成果颇丰,历年编译书籍达三十余种,审核各式小说,搜集戏剧脚本,与警局合作调查改良戏剧,出版通俗讲演稿作为宣讲素材,试办讲演传习所以培养人才,成为推动民国初期社会教育发展的核心。官方的倡导使民间出现兴办通俗教育的热潮,各省通俗教育研究会和通俗教育会纷纷成立,通俗教育会与其后的通俗教育讲演所类似,是实施通俗教育的机构,施教方式主要为讲演,地方通俗教育研究会与通俗教育会多系同一机构。1918年全国通俗教育会已达232处,会员超过万名,除42处为公立外,其余皆为私立。①表1.2教育部公布全国各省通俗教育会概况地别处数会员数备考京兆1直隶3292公立两处,私立一处奉天16356公立三处,余皆私立吉林390皆系私立黑龙江2158皆系私立山东201571公立八处,余皆私立河南301956公立四处,余皆私立山西8155公立三处,余皆私立江苏121012皆系私立安徽230皆系私立江西18923皆系私立福建6433皆系私立浙江9373皆系私立湖北191441公立三处,余皆私立湖南4230公立一处,私立三处①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教育》,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566‐567页。32 第一章吉林通俗讲演所概况陕西12299公立三处,余皆私立甘肃9166公立一处,余皆私立新疆258皆系私立四川241022公立四处,余皆私立广东4510皆系私立广西220皆系私立云南241514公立十处,余皆私立贵州2283皆系私立但作为官方研究机构,通俗教育研究会的成员除唐碧、冯亚雄、魏易等少数聘员外,余多为政府职员,于通俗教育活动未必精通,且对大众文化的态度趋于保守,这一点在通俗教育研究会对民国早期盛行的通俗小说进行筛选审查时表现得尤为明显。早在1915年12月,通俗教育研究会即制定《审核小说标准》,将小说分为教育、政事、哲学宗教、历史地理、实质科学、社会情况、寓言谐语和杂记八类,每类又分为上、中、下三等,宗旨纯正、取材精审、词意精美、切合国情者为上品,词义平稳、平正通达、事实不缪者为中品,立意偏激、轻薄佻达、语涉猥亵者为下品。上等小说设法提倡,中等任其发行,下等则须设法限制或禁①止。1916年通俗教育研究会向教育部提交的优秀小说书目包括《馨儿就学记》、《火山报仇录》、《黑奴吁天录》、《冶工轶事》、《穑者传》、《孝儿耐女传》、《爱国二童子传》、《秘密使者》共八部作品,除包天笑的《馨儿就学记》改写自《爱的教育》外,其余皆为译著,且多半为清末宣讲所推荐书目,可见这一时期官方对于民众教育内容的理解与清末并无本质区别。民国初年的很多上层知识分子仍与维新时代的前辈一样,不愿对民众的欣赏力做出太大让步,列入禁书的《留东外史》、《帘外桃花记》、《中国家庭黑幕大观》等作品说明,盛行于市井的黑幕小说、侦探小说、言情小说还很难取得官方认可。训化人民,定其志向,正其趋向才是通俗教育的目的所在。1917年以后,以管理者身份自居的通俗教育研究会与日益繁荣的大众文化脱节的趋势更加明显。市场需求使迎合中下阶层口味的消闲文学作品大行其道,无论是梁启超等人倡导的新小说还是五四时期的新文学都无法撼动其通俗文学领域中的地位,意识形态的主旨此时已让位于商业利益。1918①薛绥之主编:《鲁迅生平史料汇编》第三辑,天津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70‐171页。33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年,教育部通俗教育研究会发表劝告小说家勿再编写黑幕小说的函稿,认为优良小说应“提倡道德,辅助文艺”,而黑幕小说“无非造作暧昧之事,揭橥欺诈之行为,名为托讽,实违本恉……此类之书流布社会,将使儇薄者视诈骗为常事,①谨愿者畏人类如恶魔。”同时这封公开信也直言不讳地指出,优良小说劝导社会之力常不敌不良小说诱惑社会之力,因此官方查禁终不如国民自觉,号召小说家们勿逞一时之兴会,勿贪微薄之赢利,多著有益小说。1919年2月,《新青年》发表杨亦曾的《对于教育部通俗教育研究会劝告勿再编黑幕小说之意见》,为黑幕小说辩护。杨氏认为黑幕小说与现实主义文学潮流相合,所录之事多阴暗罪恶乃是因为社会现实如此,读者阅后生恻隐之心,反有利于保障穷人的生存权。更重要的是,揭露社会弊病,激励民众改过迁善同样是促进道德的方法,因此黑幕②小说实为“普渡众生,指导迷途的利器”。这番争论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部分上层知识分子与日益激进的新文化运动间难以回避的矛盾,杨亦曾对贫富不均,劳资矛盾和同盟罢工等社会问题的关注说明社会主义已在年轻的中下层知识分子中产生影响。而官方色彩浓厚的通俗教育研究会对民众教育的认知仍与清末时期相差无几,难以应对狂飙突进的社会思潮。③表1.3通俗教育研究会职员录职任姓名籍贯职务会长袁希涛江苏宝山教育部次长经理干事高步瀛京兆霸县教育部司长交际干事陈任中江西赣县教育部佥事庶务干事徐协贞湖北锺祥本部佥事会计干事王丕谟京兆教育部主事小说股主任周树人浙江绍兴教育部佥事戏曲股主任黄中塏湖北江陵教育部佥事讲演股主任祝椿年京兆宛平京师学务局通俗教育科长小说股调查干事刘宗炎安徽潜山京师警察厅科员①严家炎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2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59页。②芮和师,范伯群,郑学弢:《中国文学史资料全编·现代卷·鸳鸯蝴蝶派文学资料(上)》,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版,第159页。③薛绥之主编:《鲁迅生平史料汇编》第三辑,天津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47‐154页。34 第一章吉林通俗讲演所概况王家驹江苏丹徒教育部视学孙壮京兆大兴北京通俗教育会会员陈宝泉直隶天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长小说股审核干事陈懋治江苏吴县教育部佥事张继煦湖北枝江教育部视学徐丹浙江杭县教育部视学小说股编译干事冯承钧湖北夏口教育部佥事吴文洁江西宜黄教育部主事乐达义京兆大兴京师警察厅勤务督查长戏曲股调查干事梁咸熙京兆大兴京师警察厅科员李廷瑛京兆宛平教育部主事曾广源湖北江陵北京政法专门学校教务主任戏曲股审核干事周庆修浙江杭县教育部编审员洪逵安徽怀宁教育部佥事毛邦伟贵州遵义教育部编审员戏曲股编译干事沈彭年江苏青浦教育部佥事宋迈浙江吴兴教育部办事员闵持正江西奉新京师警察厅科员讲演股调查干事常国宪湖南衡阳教育部主事佟永元京兆大兴京师学务局通俗教育科员吴震春浙江杭县教育部佥事张孝曾浙江安吉北京大学学监主任讲演股审核干事杨天骥江苏吴江教育部视学陈恩荣直隶天津北京高等师范学监张绂浙江永嘉分部任用人员孙自璋浙江杭县教育部主事讲演股编译干事包庸京兆宛平京师学务局劝学员郭延谟江苏丹徒教育部办事员小说股会员李基鸿湖北应城教育部办事员35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赵梦云京旗教育部办事员许宠厚京兆教育部主事张联魁山西代县北京农业专门学校齐宗颐直隶高阳教育部视学朱文熊江苏崑山教育部编审员戴克让浙江杭县教育部主事朱颐锐湖南衡阳教育部主事裘善元浙江绍兴教育部办事员胡家凤江西南昌教育部主事李世英直隶任邱北京师范学校学监戏曲股会员许绳祖浙江绍兴北京工业专门学校教员葛成勋江苏嘉定北京医学专门学校教员李实荣湖北孝感教育部办事员金庚绪京兆宛平北京教育会会员讲演股会员赵毅京兆大兴京师学务局劝学员梁锡光京兆北京教育会会员张廷霖浙江杭县北京女子师范学校教员唐碧湖南永明本会聘员聘员冯孝思本会聘员魏易浙江仁和本会聘员虞锡晋广东番禺分部任用人员翻译员刘熊浙江镇海分部任用人员张恺湖北锺祥分部任用人员名誉会长梁善济山西崞县前本会会长刘抱愿江苏江宁化石桥法政学校教员陈兆琛江苏丹徒化石桥法政学校教员小说股名誉会员陶铸江苏丹徒毕惠康湖北蔪水前本部秘书廖琇崑福建闽侯京汉铁路局总管理处考工科科员36 第一章吉林通俗讲演所概况嵩堃京旗溥侗京旗总统府顾问乌泽声京旗国华报经理王劲闻安徽英山大理院书记官恒钧京旗蒙藏院编纂员齐宗康直隶高阳曾泽霖江苏上海中西音乐会会长戏曲股名誉会员高寿田江苏上海中西音乐会学监王益保直隶天津内务部周岐直隶天津中华书局经理邓文瑗广东香山前本部秘书张毓书京兆宛平内务部编纂会编纂员袁祖光安徽太湖许鸿逵江苏太仓林兆翰直隶天津筹办京师模范通俗教育讲演所所长王金绶直隶丰润军政宣讲处监督讲演股名誉会员曹振勋直隶安新教科书编纂处员京话日报主任兼塔尔巴哈台参赞公署彭诒孙江苏吴县驻京委员教育部通俗教育研究会的实践反映了民国初年社会教育活动的两个特点,其一是政府极力尝试主导民众启蒙运动的潮流,对各项通俗教育活动内容进行严格控制和管理,但对于流行文化持鄙薄排斥态度无益于扩大通俗教育的影响力;其二是国家意识形态的分裂影响着民众教育活动的开展。倡导和参与民初通俗教育活动的知识分子来源复杂,观点各异,既有传统教育制度下培养的旧式知识分子,也有接受过西式教育的新型知识分子,启蒙民众的必要性固为双方共识,但于教导民众的方式及内容则存在分歧。在各类民众教育活动中,通俗讲演因其成本低廉,受众较广,方式灵活,益于操作,成为深受推崇的启蒙形式。民国时期的学者普遍认为,当时中国的文盲率在八成左右,通俗讲演以浅近通达的语言向普通民众发表意见,使民众易于接37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受,具有超文字的功效。政府也很快将讲演作为向下层社会输入官方意识形态的重要工具,1915年10月,教育部颁布《通俗教育讲演规程》,对讲演内容做出规范,规定通俗讲演分为普通和特殊二种,普通讲演要项包括鼓励爱国、勤勉守法、增进道德、灌输常识、启发美感、提倡实业、注重体育和劝导卫生,共计八类。特别讲演则于出现临时事变时进行,或在特别场所如工场、监狱、感化院内举办。讲演稿虽由讲员拟编,但须选印成册,定期汇送教育部审核。讲员不可任意借端讲演,否则由该管官厅禁止或处分。同时教育部还颁布《通俗教育讲演所规程》,通令各省、县、市镇设置讲演所,“省会地方须设置四所以上,县治及繁①盛市镇须设置二所以上,在乡村各地方,由地方长官酌量推行。”与清末宣讲所不同,通俗教育讲演所此时已取得独立的行政地位,机构组织也更加完善。其职员构成包括所长一人,负责综理全所事务,讲演员若干,办事员一二人,皆承所长指挥,分任讲演及各项庶务。相对明确的职责和权限设定有利于通俗教育讲演所的长期发展,简单明了的组织结构既便于管理,又可以有效限制官僚机构的膨胀。此外教育部还尝试将私立讲演机构纳入官方管理体系,要求通俗教育讲演机关一律称为通俗教育讲演所,标明公立或私立字样。私立讲演所的设置和人员构成均须得地方长官核准,并详报地方最高行政长官备案,成立一月后还要咨陈教育部查核。如不遵守通俗教育讲演规程,则由地方长官停止或解散之。以上措施表明,官方已将通俗讲演所视为由政府主导之社会动员体系的一部分,并尝试通过整合国家和社会力量促进其发展。1916年以后,通俗教育讲演所的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时期,至1918年已初具规模。五四学生运动激发的爱国热情又使巡回讲演活动盛行一时,种类繁多的巡回讲演团穿梭于各地,使讲演为更多民众熟知,成为通俗讲演活动兴盛的一大助力。教育部的统计显示,1921年全国已有讲演所1881处,巡行讲演团九百余个,②可谓盛极一时。1922年以后,各地通俗教育机构陆续进行整合,很多讲演所并入通俗教育馆,与图书馆、体育场、博物馆等其他教育设施相比,讲演所的运作最具可操作性,因而讲演仍是通俗教育活动的中坚。综上所述,自民国肇兴至二十年代前期是通俗讲演活动的繁荣时期,各地通俗讲演所的设立有效保障了讲演活动的制度化,为国家意识形态向底层社会输入①宋恩荣、章咸:《中华民国教育法规选编》,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533‐534页。②陈礼江:《民众教育》,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第27页。38 第一章吉林通俗讲演所概况提供途径,但基层讲演所与清末宣讲所在人员构成方面存在的承继关系可能影响新思想的传播。第二节吉林通俗教育讲演所的运作一、讲演所的设立现存资料表明,民国初年吉林省垣最早出现的通俗教育讲演机构可能是学界士绅自发组建的通俗教育讲演会。该会于1915年3月成立,以开启人民知识,使社会一般人民均养成国民资格为宗旨。由姚锡庆出任会长,初兆声、郑秉璋为副会长,讲演员包括赵维东、沈殿、李润民、沙钟河、郭振风、王宇熙、周宝濂、杨荫溥共八人,负责吉林省城及周边乡镇地区讲演,城区分三区,讲员三员,乡区分五区,讲员五员。同时创办通俗教育白话报以为辅助,该报每星期日出版二张,分寄城乡及省内外各会社,不取报资。1915年11月,遵照部颁《通俗教育讲演所规程》,通俗教育讲演会改组为吉林县公立通俗教育讲演所,县署委任姚锡庆为该所所长,综理全所事宜,其讲演员额数悉仍其旧,全年所需经费共两千吊由吉林县学款项下支领。1916年3月,省立通俗教育讲演所成立,委派陈寿昌为所长,下设讲演员四名,办事员两名,后因临时宣讲时人员不敷分配,又增设讲习员二人。该所地处吉林省城学院街,城区内另设分所四处,并配有通俗阅报室,专司省垣通俗讲演事宜,经费由省教育费项下直接支给,是当时省内规模最大的通俗教育机构,而原吉林县立讲演所则改为在省城周边四乡巡回讲演。除省城和长春等少数繁盛地区外,吉省其他县属于兴办通俗教育讲演所大多不甚积极。因县知事的考核项目主要集中于税收、实业和司法领域,学务考核也仅限于正规教育体系,社会教育并不在评定之列,加之很多县财政收入微薄,实心举办者寥寥亦不难理解。巡按使公署自1915年起要求各县组织创办讲演所,一年后仍无成效,县知事或谓讲员难觅,或称经费无著,一味拖延搪塞。公署指①责知事“身任地方,于簿书钱谷之外,竟不知化民成俗为何事”,并屡次严辞催促,要求限期创办。直到1916年后,各县讲演所才陆续创办,当年统计资料显①《吉林省政府档案》,吉林省档案馆藏,J101‐05‐1730。39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①示,截至七月底,吉林全省公立讲演所共39处,职员已达73名。但基层讲演所的数量仍未满足《通俗教育讲演所规程》中关于县治及繁盛市镇须设置二所以上的要求,且存在分布不均的问题,全省三十七县中,尚有十六个县未设置讲演所。有相当数量的讲演所是直接由宣讲所改组而成,除统一名称和编制外,人员变化不大。部分讲演所仅有职员二三人,甚至一人,职员薪水由地方长官酌定的要求使很多县倾向于使用义务讲演员或兼职公务人员,穆稜、磐石、舒兰、虎林等县讲员皆系义务讲演,珲春县讲员则全部由劝学所职员兼任。支薪讲员的收入水平差别也很大,如吉林县立讲演所讲员月薪17元,而濛江县讲员每月仅得吉洋8元,富裕地区还会给予讲员额外的伙食及车马费补贴,偏僻县属讲员多需自理膳宿。基层讲演所很少得到有效的财政支持,兴办及运作事宜几乎完全依靠当地政府,上级行政部门只承担监管之责。多数公立讲所预算经费主要视地方经济水平而定,1916年省立讲演所的预算高达6800元,吉林县立讲演所的全年经费则是1380元,而磐石县立讲演所的开支仅为688元。除省立讲演所经费相对充裕外,基层讲演所的全年运作经费多在一千元以内。表1.41916年吉林省通俗教育讲演所调查表设立名称成立日期职员姓名职员资格备考曾任北京实该所系本年度起组设,以为省公立通1916年3陈寿昌业学校校全省模范,所长由巡按使委俗教育讲月10日所长长,蒙藏白话任,讲演员由所长遴选所演所报编辑聘,详报巡按使查核。该所曾充吉林县尚有讲习员二员,酌给津贴姚锡庆公立讲演所以资练习,一俟积有经验再所长行补聘。六月中讲演员刘珠曾充吉林县辞职,另聘吉林省中学校毕李润民公立讲演所业生邵永年为讲习员,讲演讲演员员李润民旷职辞退,改聘讲习员谷连芳、矫廷杰为讲演刘珠吉林省立讲员。该所章程第十一条,本演练习所毕①《吉林省政府档案》,吉林省档案馆藏,J101‐05‐1730。40 第一章吉林通俗讲演所概况业,曾充吉林所得管理同性质之寄附物等县立讲演所语,殊未明了,饬令修正,讲演员旋即删除,以归简易。再该所现已设立分所二处,一在曾充吉林县河南街,一在牛马行,其德赵维东立讲演所讲胜门外一处现正修建,尚未演员设立。初兆声吉林师范学所长校毕业赵维东历任吉林地方自治宣讲沈殿所、县立通俗该县城区合为三区,乡区分讲演所讲员为五区,因省垣已经另组省吉林县公李润民1915年3立讲演所,城区讲员批饬裁立通俗教沙钟河月1日撤,尚未据覆。兹照原报表育讲演所自治研究所编列,其讲演员资格应俟详郭振风毕业,历充初报再行汇转。等小学教员吉林讲演练王宇熙习所毕业吉林讲演练周宝濂习所毕业杨荫溥长春县公按该所据称,开办时系名宣白云深立第一通1911年2讲所,于民国三年二月改称俗教育讲月通俗教育社,现遵饬改正。刘钟澍演所讲员资格俟补报再转。41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长春县公郑维三按该所据称,开办时系第一立第二通宣讲所,现遵饬改正,名称俗教育讲业景廉余同上。演所师范毕业,现宋锡誉充女校校长所长及劝学员曾充国民学崔雁峰校教员吉林省中学王家祯校毕业吉林省中学吴志云毕业,曾充伊伊通县公按该县详报表名称不一,业1909年2通学务委员立通俗教经批饬更正,并详报讲员资月10日伊通简易师育讲演所王文金格范毕业伊通简易师刘仁镕范毕业曾充两等小阎模楷学教员吉林省中学校毕业,系地李兴华方绅董,夙有学望现充濛江县濛江县公安廷阶商董,夙有学立第一通1916年1所长望俗教育讲月1日县一区绅演所吴纯正董,夙有学望42 第一章吉林通俗讲演所概况蔺有宗县一区绅濛江县公所长董,夙有学望立第二通1916年1曾任濛江县俗教育讲月1日陈滨生立第一小学演所校教员濛江县第1916年1县属绅董,夙一区巡回孙省三月1日有学望讲演濛江县第1916年1奉天中学毕二区巡回王化铭月1日业生讲演安东简易师濛江县第1916年1范毕业,县三三区巡回于景阳月1日区绅董,夙有讲演学望濛江县第1916年1县四区绅四区巡回王义月1日董,夙有学望讲演农安县公吉林自治研1916年5立通俗教李云章究所毕业绅月育讲演所董张桂荣七区绅董于乐三三区绅董吉林讲演练宋邦兴习所毕业农安师范学李文秀堂肄业,九区绅董张崇时吉林自治研43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究所毕业,八区绅董吉林师范学彭绍璞校肄业,二区绅董农安自治研李宗膺究所毕业,六区绅董王凤翱桦甸县劝学所长所所长桦甸县公吉林师范传1916年5许国昌立通俗教习所毕业月1日育讲演所侯振才牟天增王振华滨江县公吴顺生立通俗教张果良育讲演所同江县公现任同江县1915年11立通俗教程泽溥立小学校教月育讲演所员自治研究所毕业,绅董,梁禹卿曾任义务讲磐石县公1916年2员,并讲爱国立通俗教该员等系属义务月24日说简章一份育讲演所吉林省立师王作霖范学校毕业,曾任义务44 第一章吉林通俗讲演所概况讲员,并讲爱国说简章一份王炳辰同宾县公1915年1所长立通俗教月1日赵文彬育讲演所曹桂芳德惠县公1916年3吉长道立师立通俗教李兆凤月15日范学校毕业育讲演所德惠县太平镇私立1915年6该县曾设公立宣讲所二处,王星楼通俗教育月1日旋因讲员无著,随即停办讲演所德惠县郭家屯私立1915年7宋邦兴通俗教育月6日讲演所舒兰县公1914年11该县讲演素尽义务,讲员资立通俗教杨彝庭月格报到再转育讲演所舒兰县公立法特哈1914年11李占一门通俗教月育讲演所宾县公立1915年5通俗教育葛经世月1日讲演所延吉县公1910年11张斌45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立第一通月俗教育讲演所延吉县公立第二通1915年8广文大学校李祥熹俗教育讲月毕业演所何廉惠珲春劝学所所长所长珲春名誉劝杨铭勋珲春县公学员1916年2立通俗教省立初级师月育讲演所徐景昌范毕业,现任高小校长珲春名誉劝孟广泰学员额穆县公常占勤所直隶保定高1914年1立通俗教长等师范毕业月3日育讲演所关俊彦汪清县公立第一通1915年8直隶师范毕姜憼俗教育讲月4日业演所汪清县公立第二通1915年3奉天两级师陈希贤俗教育讲月1日范毕业演所方正县公1913年12吉林讲演练陈丙午立通俗教月1日习所毕业46 第一章吉林通俗讲演所概况育讲演所虎林县公按该县第一讲演所无专员,立第一通1914年10由县署人员轮流讲演,第二俗教育讲月15日第三两所讲员系义务演所虎林县公立第二通1915年9孙象田俗教育讲月26日演所虎林县公立第三通1915年9马鸣珂俗教育讲月26日演所绥远县公1916年3现任县立小立通俗教任九如月1日学教员育讲演所资料来源:《吉林省政府档案》,J101-05-1756,J101-05-1730。二、讲演所的组织结构吉省通俗教育讲演所的内部组织结构基本遵照《通俗教育讲演所规程》的要求,包括所长、讲演员和办事员,权责尚属明确,职员也多能控制在五人左右,一改晚清地方机构臃肿庞杂的问题。所内人员构成以讲员为主,办事员之职常由所长或讲员分担,不另聘他人。讲员因任职资格有明确要求,且需要一定的经验技能,已呈现专业化趋势,由劝学员或教员兼任的现象大为减少。相对而言,所长的任用随意性稍大,地方官员倾向于选择有长期教学经历并担任过管理职务者。一县之地,候选人往往有限,因此所长大多由校长、劝学所所长或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兼任。如桦甸县讲演所所长王凤翱,为当地劝学所所长,伊通县讲演所所长宋锡誉是女校校长,并兼地方劝学员,珲春县讲演所所长何廉惠为珲春劝学所所长,吉林县两任所长韩瑞汾和孙果三其时分别担任视学和师范讲习所学监。47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总体而言,民国初年任所长者多属当地素有学望、热心教育之士,很多人早在清末即接受师范教育并从事相关工作多年。如吉林县立讲演所第五任所长张清修,毕业于县师范传习所,任高等小学主任教员长达五年,其后充县立劝学员九①年,期间创办小学五十余所,因办学成绩卓著获甲等教育金质奖章两次。宋锡誉则以附生身份入伊通州师范传习所,1906年毕业后任当地两等小学堂教员,1911被推举为伊通州教育分会副会长,在任期间极力整顿学务,调整学级,从俭办学。民国后又出任县立女子高等小学校长,始终热心奉职,克服了校舍狭隘,设备缺乏等困难,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深得众望。教学之余还著有《中庸义录图②解》、《大学集义图解》和《孝经论》三部著作,并主笔编修地方志。何廉惠的经历与宋类似,他毕业于上海单级教育讲习社,任珲春副都统衙门笔帖式时即呈文申请办学堂,清末新政时期历任学务宣讲所所长兼自治研究所教员,自治筹办公所副所长,珲春厅议事会会员,吉林咨议局议员。1913年被选为珲春县教育会会长,其后担任过劝学所所长、劝学员、视学等多个职务。担任劝学所所长期间,何廉惠按户口实际情况和道路远近划分学区,在各区设立小学,并严格管理学田学产,充实教育经费,实行免费劝学法,使入学率大为提升。至1928年,③当地学龄儿童就学率已达75%,在当时可谓成绩卓著。这一时期出任讲演所所长者大多为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生人,其文化观念虽未必紧随时代,但也并非极端保守派。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天然亲近感可能表现为著书立说,阐释经典,同时也会主动学习外来文化,接受新鲜事物。何廉惠在请设学堂的呈文中批评私塾教育无益于青少学子,主张设立新式小学堂以养成国民常识,说明他的观点至少与清末民初主流教育思想相符,此后所著的《世界宗教源流考》更说明其学术视野并不局限于传统文化。1928年以后,讲演所管理者的整体素质似乎略有下降,甚至有从办事员直接升为所长者。学务经验丰富,且具有强烈的民族主义情节是民初通俗教育工作者的特点之一。如吉林县立讲演所首任所长初兆声是省城抵制日货、维持国货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任省立模范小学校长时就曾劝令各班学生尽量使用本国制造的衣物用品,所需之品实为本国所无者方可购用外国货,然尤不可多用,以免将利权为外人所①《吉林县立讲演所档案》,吉林市档案馆藏,34‐1‐23。②伊通县志编纂委员会:《伊通县志》,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年版,第972页。③珲春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珲春市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841‐842页。48 第一章吉林通俗讲演所概况夺。调任女子师范学校校长后又组织学生向亲友派发国产火柴,以此为宣传振兴①国货之法。何廉惠也曾于1932年因“反满抗日”的罪名遭日本特务机关逮捕,获释后被监视居住,不得离开珲春。管理者的价值取向必然会对讲演活动产生影响,而讲员由所长挑选推荐的人事制度则加强了这一效应。此外,民初吉省通俗教育讲演所所长还多为地方事务中的活跃人物。同宾县讲演所所长王炳辰曾是当地自卫组织练长,先后率领练勇击退胡匪湖南刘和郝文驳对县城的攻击,宣统年间又成为速开国会请愿活动的领导者,组织六百余人联名上书吉林巡抚,要求立即召开国会。他在请愿书中驳斥了人民程度不足,不能即行立宪的论调,指出“民情随政府为转移,断无强项不从,而自甘化外,若必待人人皆知国而忘家,公而②忘私,方可谓程度文明,窃恐唐虞之治亦未克臻”。而东省地处强邻环伺之地,情势危急,唯有速开国会方能使君民一体,万众同心,挽狂澜于既倒。前文提到的何廉惠在兼任路工处总董期间,负责修筑了珲春通往长岭子、沙坨子和延吉的公路,又呈请筹设汽车场和电话公司,开通珲春和延吉间的汽车运输,使珲春城内通了电话。初兆声则参与过驱逐吉林都督陈昭常的活动,又在1916年吉林绅民反对熊正琦、李哲濬、聂汝魁等人的控官案风潮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综上所述,通俗讲演所所长们的政治立场似乎更接近于清末新政时期的立宪派,对地方自治尤具热情,同时也带有强烈的国家主义倾向。对这一时期的很多知识分子而言,二者并不矛盾,国家强大无疑是积极的好事,很多人还寄望于通过政府力量改造社会,而由国家授权的地方自治体系取代传统自治系统被认为是合理的。大部分讲演所所长可以在晚清和民国两个政府中任职,一方面说明他们的长期教育工作经验得到认可,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民初地方政府与其前代相比,无论观念还是运作方式都没有本质性变化。《通俗教育讲演所规程》中对所长职责的定位相当模糊,讲演所的实际运作状况显示,所谓综理全所事务大体包括三项工作。其一是人事管理,主要指讲演员的挑选和推荐。大部分讲员都是由所长向地方长官推荐,经批准后录用,上级很少直接任命讲员。所长选择的讲员除本人须满足讲演所规程之各项要求外,常为旧时同僚、同学或由在任讲员推荐者。这种特殊关系于管理工作颇多窒碍,表①《初校长提倡国货热》,《盛京时报》,1915年3月7日,第六版。②吉林省档案馆、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编:《清代吉林档案史料选编·辛亥革命》,吉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05页。49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现之一是不称职讲员往往因碍于情面无法及时撤换。吉林县讲员张凤昌讲演不力,当地居民屡在县属呈控,但所长赵经柢碍于同寅之谊并未撤差,直到新所长①到任后才被撤换。1925年以后,随着讲员辞职现象日趋普遍,讲演所内部人事变动频繁,由教育局直接委派的讲员数量有所增加。管理讲演所运作经费是所长的第二项重要工作,如前所述,通俗讲演所经费并无统一规定,由当地政府酌情拨给,因此各所每年所得经费相差悬殊。部分县属基层讲演所年度运营经费仅为省立讲演所的十分之一。吉林省政府会计年度为当年七月至次年六月,很多所长自每年五六月起便需与县公署反复沟通,往往迁延数月才能确定最终数额。讲演所的开支情况显示,绝大部分经费用于支付职员薪金,约占总额的八成左右,其余款项多用于购置基本办公用品,包括纸张、笔墨、油烛、柴炭等,很少有余款置备《通俗教育讲演规则》中要求的辅助设备。因讲演所运营资金相当有限且用途固定,所长每年除申请经费外,鲜有财务工作。监督讲员的日常工作也是所长的职责之一,除督促讲员按时填写讲演报告表,定期提交优秀讲演稿外,每半年还需至驻讲地点检查一次。值得注意的是,因大部分所长为兼职,他们在讲演所的日常运作中并不扮演关键性角色,也很少按照《通俗教育讲演所规程》的要求承担讲演工作,具体管理事务多交由办事员处理。办事员是讲所内薪金最低的职位,1918年吉林县立②讲演所讲员月薪为19元,办事员仅为10元。办事员的工作内容极为琐碎繁杂,所内大部分公函往来都由他们处理,主要包括接收上级指令和起草工作汇报。除负责文书工作外,还要定期采买办公用品,检查讲员报销凭证,代所长批准讲员的请假要求等。办事员位微权重的问题导致两个后果,其一是他们的权力逐渐扩大,并成为对讲演所管理事务最为熟悉的职员,1928年以后由办事员直接提升为所长的现象开始出现,但办事员对通俗教育工作未必精通;其二是办事员的财务权力过大且缺乏监督,导致讲员控告办事员侵吞公款的案例时有发生。虽经县公署调查,多为查无实证,但多少反映出讲演所内部权责分配失衡的问题。规模较小的县立讲所多不雇办事员,文书工作由所长或讲员自办,仅用一二夫役处理杂务。讲员是构成讲演所的主体,他们人数最多,工作最为繁重。除履行日常讲演①《吉林县立讲演所档案》,吉林市档案馆藏,34‐1‐23。②《吉林县立讲演所档案》,吉林市档案馆藏,34‐2‐40。50 第一章吉林通俗讲演所概况职责外,通俗讲演所主持下的其他教育活动也多由他们实施。如管理巡行书库、推广国音国语、监督改造说书生等。1916年吉林省通俗教育讲演所调查表显示,民国初年吉省讲演员履历基本符合《通俗教育讲演所规程》要求,大部分人接受过中等程度教育,担任劝学员或学校教员者占相当比例,少数人还接受过专业的通俗讲演培训。但对于偏僻县治而言,合格讲员仍属难得,桦甸县讲演所四名讲员无一符合要求,侯振才、牟天增、王振华三人仅为高等小学毕业,许国昌则不①满二十五岁。但因该县知事一再声明,县境内实无适当人选,最终也不得不降低标准,姑予照准。在通俗讲演所创办早期,兼职讲演员仍普遍存在,如虎林县讲员孙象田和马鸣珂均为当地县署职员,额穆县讲员由国民学校教员轮流担任,绥远县讲员任九如是小学教员。大量任用兼职讲员有利于节省开支,除少数巡回讲员需额外补贴膳宿交通费外,多数人都是纯尽义务,不支薪水。补贴金额也往往极其有限,穆稜县讲员每人每年所得补贴仅四百吊,全县每年用于筹办讲演活②动的资金不超过两千吊,折合大洋约200元。1920年以后,讲员兼职现象明显减少,吉林、长春等繁盛地区的讲员率先实现了专业化,但部分县的通俗讲演活动直到三十年代后仍主要由兼职讲员办理。三、讲演所的日常运作民国初年吉林省地方教育经费大致有三个来源。其一是国家拨款,在1915年颁布的各省教育厅经费规定中,吉林与陕西、甘肃、新疆、黑龙江、云南、贵③州、广西等省并列为三等地区,每年可得18200元。但此款项只用于支付教育部直属机关开支,专门教育、普通教育及义务教育等经费仍由地方财政支出。其二是地方政府直接筹集的教育经费,归属于县自治财政系统。起源于清末新政时期的地方自治财政体系,其初衷无非是为了榨取地方财富,避免改革措施过度损耗官款,各地为筹办新政纷纷设置种类繁多的税收名目,其中的大部分都延续至民国时期。1913年的分税制改革尝试将地方税界定为地方自治团体因处理自治事务诸经费所征收之租税,并把屠捐、牲畜捐、鱼捐、杂货捐等税种列为地方税收项目。传统上,屠宰税和垧捐是地方教育经费的大宗,但当时吉林省各县尚未①《吉林省政府档案》,吉林省档案馆藏,J101‐05‐1730。②《吉林省政府档案》,吉林省档案馆藏,J101‐05‐1730。③《各省教育厅经费之规定》,《盛京时报》,1915年7月2日,第三版。51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严格贯彻教育专款制度,很多地区也未指定某项税收为教育用款,根据需要将某项收入拨出作为临时经费的做法在兴办通俗教育活动时极其常见。其三是学田地租收入,吉林学田多由官方管理,学田进租仍是县属各镇乡学校经费的基本来源。但此项收入受年景丰歉及粮价起伏的影响颇大,若灾歉频仍,学租必会有所折耗,即便年景丰登,最终收入也要视粮价高低而定。1915年吉林各乡镇学校①就曾因秋季粮价低落,收入大减,难以偿还商户借款,以致亏累甚巨。各县对于学租的管理方式不一,部分地区将此进款加入教育经费项下,统一支配,还有一些地区则将学租用于支付指定学校用款。综上所述,吉林省各县兴办通俗教育活动的经费主要来自于地方自治财政系统,大多使用税捐余款,缺少稳定来源。全县教育费除用于行政管理和学校教育外,可供社会教育支配的资金往往相当有限。通俗讲演所的工作内容大致相近,日常活动即是组织通俗讲演,但运作方式有所区别,可分为城内驻讲和巡回讲演两类。城内驻讲者如省立讲演所,三处驻讲点分别设在河南街、牛马行和德胜门外,全部位于城垣内,由讲员逐日赴所讲演。巡回讲演所的运作方式相对复杂,以吉林县立讲演所为例,下属讲员分为东西南北四路,每路由一人负责,不定期调换,承担吉林省城周边共二十个乡镇地区的巡行讲演工作。东路讲演点包括乌拉街、缸窑、尤家屯、双岔河和江密峰,西路讲演点包括波泥河、桦皮厂、二道沟、西营城和段家屯(后改为太平村),南路讲演点包括三家子、双河镇、岔路河、一拉溪和大绥河,北路讲演点包括下九台、苇子沟、木石河、上河湾和其塔木。各讲演点均为当地人口繁盛处,大多有集日,便于聚集听众。相邻驻讲点的距离通常不超过一日脚程,讲员可朝发夕至,逐日讲演。巡讲路线及每地停驻时间并无硬性规定,由讲员根据听众人数和反应自行决定是否移驻他地,但每两月须巡行该路各镇一周,每个巡行周期内,②须在各镇至少驻讲十日。除以上固定驻讲点外,每逢七八两月农忙之际,市镇无人听讲,讲所即组织属员深入村屯讲演,暑期巡讲历时近两月,所及村镇可达三十余处。寒假则聘请各乡士绅在当地就近组织讲演,为期较短,多在半月内结③束。吉林全省各县情况复杂,除省城及周边乡镇地区讲演由省立讲演所和吉林①《乡学款项之艰窘》,《盛京时报》,1915年3月25日,第六版。②《吉林县立讲演所档案》,吉林市档案馆藏,34‐1‐31。③《吉林县立讲演所档案》,吉林市档案馆藏,34‐1‐12。52 第一章吉林通俗讲演所概况县立讲演所分担外,大部分县属基层讲演所采取城内讲演和巡回讲演相结合的模式。如磐石县讲演所讲员二人,一员常驻城内讲演,一员赴镇乡巡回讲演。濛江县讲演所则因民户寥落,不设固定办公地点,依巡警区划分讲演范围,将全境分为四区,每区各设巡回讲演员一人。城内讲演一般在通衢要道或繁盛商圈设有专门讲堂,由讲员每日于固定时间登台讲演,便于听众按时到场听讲。巡回讲演则多采取露天宣讲的形式,时间安排相对自由。讲员携县公署颁发的身份凭证,到境后联系当地警局,警局查验身份后再派员协助组织讲演。讲题及时间须先期揭示,非有正当理由不得变更或停讲。讲演时长各地要求不一,多为二至四小时,起讫时间视当地情形及节令气候酌定。1922年以后,根据省教育厅发布的《整理各县通俗教育讲演所办法》规①定,县治内讲所每月讲演须在二十五日以上。讲员假期与一般公职人员不同,为星期日及国庆日翌日,以便充分利用假日民众闲暇时间较多之机进行讲演。与清末宣讲活动相比,通俗讲演的组织方式和氛围都更加宽松。讲演中到场的警员仅负责维持现场秩序,很少监督讲演内容。取消了宣讲所中对于听众的各项严苛要求,任何人都可到场听讲。作为地方自办项目,通俗讲演活动的成效与当地官员的态度关系甚大。如农安县知事乐绍奎一贯注重教育,除经常下乡考察各学堂成绩外,还亲自评阅各校试卷,并自备奖品费款八十余元,奖励成绩优秀的学生。在他的主持下,该县通俗教育活动也颇为发达,1915年即重设教育宣讲所,并于当年10月23日开讲。知事先亲自登台演说爱国之要言,继而由讲员演讲教育普及之宗旨及中日杂居之对待,临去时又发给听众劝告国民爱国说一本,恳切劝导人民与国家之关系,一②般听讲者皆知识顿开,喜形于色。为克服夏季暑热之时听众稀少的问题,讲演所还置备留声机一台,随时开唱,待人多再行正式讲演。农安县讲员的薪水也远高于多数地区,八名讲员收入皆依据各区国民学校职教员薪水比例制定,一改社会教育工作者收入低于学校教员的局面。城内讲员李云章月薪为26元,其余巡行讲员每月支给伙食补贴14元,讲所全年经费超过1400元,甚至高于吉林县立③讲演所。资金充裕,待遇优厚,有利构建素质较高的讲员群体,当地通俗讲演①《吉林县立讲演所档案》,吉林市档案馆藏,34‐2‐47。②《复设宣讲所》,《盛京时报》,1915年10月28日,第七版。③《吉林省政府档案》,吉林省档案馆藏,J101‐05‐1730。53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活动屡获赞誉也就不足为奇了。纵观吉林全省通俗教育讲演所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1916-1918年是通俗讲演所的创立时期,各县讲演所多在这一时期陆续组建完毕;1918-1922年为通俗讲演所的建设时期,这一时期的主要工作是规范基层讲演所工作流程和考核标准。以1918年和1922年公布的《整顿各县讲演所办法》为标志,督促各县讲所严格依照人事任用标准选择讲员,遵守工作时间安排,认真审核讲稿,按期填表造册,汇报讲演情形,对于不合定章的讲员要给予训诫、减俸、免职等处①罚。1922-1928年则是通俗讲演所平稳运作并逐步为民众教育馆取代的过程。但和民国时期的很多问题一样,制度设计与实际运作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现存的吉林基层讲演所档案表明,1916年以后各县通俗教育讲演所的管理及运作流程基本遵循创设时期制定的规章,省教育厅虽多次发布整顿办法,但迟至1928年以前仍鲜有本质性变化。实际上省级教育管理部门对讲所工作的监管颇为松懈,缺乏明确的考核标准,除督促各所定期填报并提交讲演报告表外,很少直接介入讲所日常活动。管理各县通俗讲演所事务的机构通常为当地劝学所及其后的教育局,主要负责传达各项指令,汇总及上报讲演所活动记录,布置一些临时性讲演等。总体而言,讲演所的日常运作相对自由,受上级管理部门干涉较少,同时也意味着讲员能得到的官方资源支持不多。第三节讲演所主持下的通俗教育活动在1928年各县讲演所陆续改组为通俗教育馆以前,大部分通俗教育活动都由讲演所主持,除负责组织日常及临时讲演活动外,还要承担通俗图书馆、巡行书库等通俗教育附属设施的管理工作,甚至监督说书生、改良说书词,整饬地方风化等都一度列入讲演所职责范围内。一、通俗讲演日常讲演是通俗讲演所的首要工作。按照多数讲演所章程的规定,讲员每周只休息一天,旧历新年、中秋等传统节日休假时长也很少超过五天,全年工作天数在三百天左右。以此推算,各县讲演所平均每年组织的讲演场次应超过300场,①《吉林县立讲演所档案》,吉林市档案馆藏,34‐2‐47。54 第一章吉林通俗讲演所概况规模稍大者如省立讲演所或吉林县立讲演所则可能更多。临时讲演主要在省城内举办,大多是为配合某项宣传活动,如国庆节纪念日演说,为欧战协济会筹款劝募等。此类讲演在1918年前后最为盛行,进入二十年代后便逐渐销声匿迹。参与各类宣传活动是通俗讲演所的常规工作之一,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与民间讲演团、学校职教员等合作,共同组织密集的专题讲演活动,为欧战协济会筹款即属此类。1918年11月起,庆祝协约国胜利的庆典活动在各地陆续举办,政府、学校、民间组织甚至宗教团体都积极参与其中。大多数活动都是在为欧战协济会筹款的名义下进行,该组织曾发起募捐活动,旨在解决战后军人和劳工安置问题。吉林省经公决认捐四万元,但初期捐款情况不甚理想,寻常商民对于国际事务尚不熟悉,官方不得不大力提倡以促进行,而通俗讲演被认为是最有效的鼓吹之法。11月20日,欧战协济会中国吉林筹款部在省城公众运动场召开集会,申明宗旨并开始宣传募捐。筹款工作被认为事关国体,除省立讲演所在省垣连续组织多次专题讲演外,各县讲员也被要求在当地宣传劝募,有些讲员甚至与教员、学生组成临时宣讲团深入村屯讲演。至次年一月,筹款目标达成,连一些财政艰窘的县①治也完成了认捐数额,如素称贫瘠的同宾县,捐款达六百大洋,远超讲演所的全年运营经费。一批讲员因成绩突出受到嘉奖,说明通俗讲演所在官方宣传活动中的作用受到一定程度的认可。除参与专题宣讲外,讲员还会在日常讲演工作中对某些官方倡导或民间自发的活动进行宣传,其方法大多是在常规讲演后附上一段相对短小的讲辞,或临时加入某个讲题,并在短时间内密集使用。救国储金运动是吉林通俗讲演所早期参加的宣传活动之一,这项由民间自发的爱国运动带有鲜明的理想主义色彩,其可行性虽然早已为张謇等务实主义者质疑,但在民族主义情绪的推动下仍风行全国,盛极一时。吉林省认购储金额一度高达126400元,在当时全省财政赤字已近300万元的情况下,这个数字相当惊人。最初官方因担心民众情绪影响中日交涉,对运动持消极态度,但讲演员的表现则相当积极。很多讲员自发参与救国储②金宣传活动,如吉林县讲员沈殿即兼任了救国储金团吉林支部劝导员。其后官方态度转为积极,地方官员也明确表态支持储金运动,当时吉省已成立的通俗教①黑龙江省延寿县志编纂委员会:《延寿县志》,三环出版社1991年版,第636页。②《吉林县立讲演所档案》,吉林市档案馆藏,34‐1‐10。55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育讲演所多在不同程度上参与过救国储金宣传活动。但彼时讲演所尚处于草创阶段,没有证据表明该项活动是经过统一策划和布置的,各讲所的宣传应多属自发行为。在涉及民族主义问题时,讲演所职员的态度往往比官方更加积极,也时常借职务之便率先开展相关宣传活动,这一特点在同时期的抵制日货运动中也有所表现。说明讲演所作为官方意识形态宣传工具,至少在其成立初期,行动易受社会环境感染,并不完全由政府节制。在官方布置的宣传任务中,劝导儿童勿吸食纸烟和传播国音国语是两个典型例子。民国时期,吸食纸烟已逐渐被视为不良喜好,常规讲演中也有劝导戒烟的相关题目。但一方面戒除鸦片的宣传需要更加突出,占用了大量时间,另一方面纸烟对于身体的危害尚不普及,讲员往往从节省开支的角度切入题目。1918年教育部通令各省县讲演机关开展严禁儿童吸食纸烟的宣传活动,详细阐述了烟草的危害,指出烟草还有毒素,熏灼肺脏,易导致痨症、脑症等疾病,儿童身体尚未发育成熟,所受危害更大。因此一面要求警区设法取缔,一面令中小学以下各级学校设法禁劝。考虑到当时中国教育尚未普及,未入学校之儿童其数当远过于已入学校之儿童,故而要求讲演所履行社会指导之责,开展禁止儿童吸食纸烟的①宣传以为配合。所谓“惩戒之权操于行政,劝导之责端在讲演”,双管齐下,以收宏效。但目前现存的讲员报告表和报告书中,很少看到涉及这一主题的讲演材料,实际上多数讲员可能并未真正进行相关宣传。原因之一也许是这些额外宣传任务并不在考核范围内,且缺乏足够素材,导致讲员在完成日常工作后不愿再承担这项职责。传播国音国语运动发起自民国初年,主要通过统一读音、推广注音字母等方法尝试推动教育和文字的普及。1918年教育部正式公布注音字母,其后又通过了传播国音国语方法案,讲演所遂成为传播国音的重要机构之一。按照该方案的要求,讲演所需购进国音留声机片一二副,在宣讲时开唱,并由讲员给听的人切实说明,以广传习。但当时吉林省内各县级讲演所鲜有置备留声机者,此项工作显然难以推进。上述两个例子说明,官方对通俗讲演所职能范围的定位相当宽泛,大凡与宣传推广有关之事多会将讲演所纳入其中。但对于各级讲演所的人力、财力等实际资源状况则缺乏考虑,过于琐碎繁重的工作使基层讲演所不堪重负,导致很多宣传工作无法达到预期效果。①《吉林县立讲演所档案》,吉林市档案馆藏,34‐1‐10。56 第一章吉林通俗讲演所概况二、巡行文库除保证讲演活动正常运作外,管理巡行文库也是通俗讲演所的职责之一。早在1916年,巡行文库就与通俗图书馆并列为通俗教育的重要方法,官方已认识到“国民智识程度之高下恒视读书者数目之多寡为衡,而读书者智识之能否加增①即以国家之有无设备为断”,为城乡居民提供便利的阅读条件有利于提高民众素质。巡行文库的运作方式类似于流动图书馆,先由各县设通俗文库总部一所,“采集人民必需而易晓之各种图书,输送城镇乡各支部,再由支部转送各村落阅②览所,限定日期阅毕,由处送回总部收存。”其优势有二,首先是资源利用率更高,文库中的书籍可以在各基层阅览所间流通,无需购置过多重复书目;其次是覆盖面更广,县级以下地区通常无力设置图书馆,巡行文库则可以直接为村屯居民提供阅读便利。与南方诸省相比,吉林省巡行文库发展较晚,直到1920年前后才次第举办。但也有少数地区使用县财政经费率先自办,如怀德县巡行文库早在1913年即由各乡镇董事会主持创办,成为省内最早设置巡行文库的县治之一。1918年省教育厅拟从教育经费项下拨出十分之一专款作为办理各项通俗教育之经费,并准备推广巡行文库。但当时款项支绌,只得缓期举办,直到两年后省农会将粮米特捐拨出作为通俗教育经费才使资金状况有所好转。按照省教育厅规定,新设巡行文库由通俗讲演所兼办,文库库长由所长充任,各路管理员也由讲员兼理,雇员则负责登记来往书籍记录,各员都不再另支薪水。惟四乡巡行讲演③时可雇佣夫役,帮助讲员担荷书报,以供乡镇居民阅览。巡行文库的书目以宗旨纯正为要,主要包括两大类。其一是当时为适应宣传需要而出版的各类通俗教育丛书,部分书目经教育部审定成为讲员推荐用书,是这一时期广泛使用的通俗教育素材;其二是自清末开始流行的各种通俗小说。第一类书籍大多为白话文或浅近文言体编写,种类繁多,内容丰富,且价格相对低廉,每册均价在两角以内,很适合作为民众教育材料。第二类小说则多为自清末民初之际出版的翻译作品,题材主要有教育小说、政治小说和爱国小说,当时更为流行的言情小说和侦探小说等皆不在此列。下表为1921年吉林县巡行文库书目表,可以据此窥见当时官方对通俗教育内容的定位。①《吉林县立讲演所档案》,吉林市档案馆藏,34‐1‐17。②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文化》,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136页。③《吉林县立讲演所档案》,吉林市档案馆藏,34‐1‐1。57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①表1.51921年吉林县巡行文库书目《日用卫生》《旅行卫生》《人格修养法》《常识修养法》《意通俗教育丛书志修养法》《实务才干养成法》《精神与身体健全法》《读书法》(商务印书馆)《交际术》《衣服论》《食物论》《居住论》《自助论》《公民鉴》《小儿语述义》《幼儿保育法》《蒙师箴通俗教育讲演参言》《通俗教育谈》《地方自治精义》《地方行政要义》《经济考书原论》《经济概要》《国耻小史》《中国风俗史》《中国商业史》《中国工业史》《上海通商史》《步行中国游记》《雷电志异录》《生理学问答》《卫生治疗新书》《卫生新论》常识《伊索寓言》《伊索寓言讲义》《新社会》《鼠疫》《爱国二童子传》《火山报仇录》《孝女耐儿传》《二义同囚录》《鲁宾孙漂流记》《鹰梯小豪杰》《大荒归客记》《冰雪姻缘》通俗教育小说《模范町村》《义黑》《块肉余生述》《罄儿就学记》《孤离感遇记》《埋石弃石记》《司马破缸》《匡衡凿壁》《苏武牧羊》《完璧归赵》《木兰从军》《管宁割席》《对牛弹琴》《守株待兔》《鹬蚌相争》《举案通俗教育画齐眉》《闻鸡起舞》《孔融让梨》《孟母断机》《天足女学生》《赛马》《兵舰》《电车》《摩托车》《自转车》《婚礼俭约》《汽船》《捕鲸》《骆驼》等共五十余幅吉林县巡行文库共有书籍51本,其中小说14本,另有宣传画五十余幅。37本通俗教育丛书中,介绍日常生活常识的书籍所占比重最大,约有一半篇目,题材涉及衣食住行、交友、读书、卫生等诸多问题。另外近两成书目的主旨是关于个人修养方法,包括培养工作能力、增长知识、锻炼意志等内容。民国前期出版的通俗教育书目中,上述两种书籍占相当比例,与清末通俗读物大多宣扬传统道德和爱国精神的情况已大不相同,政府和读者对个人提升和生计问题的关注多少反映出民国时期社会文化风貌的些许变化。民众在官方眼中的角色可能有所变化,不再只是供国家驱使利用的资源,其自身的发展也需要给予关注和指导。其①《吉林县立讲演所档案》,吉林市档案馆藏,34‐1‐17。58 第一章吉林通俗讲演所概况余通俗教育书目包括政治经济常识、儿童教育、自然科普和历史等题材,主要用于增长见闻,普及地方自治知识并激励民众爱国热情。总体而言,通俗教育丛书大多带有教科书色彩,内容严谨,知识性强,但普遍缺少趣味性,很难成为畅销书,而吕思勉的《国耻小史》则是一个例外。作为当时广为流传的历史著作之一,这部作品不仅在各类社会教育活动中出现频率极高,也是很多学校教员非常重视的材料。小学、中学以致各类专科学校如法政学校、军校等都常以此为教材开设相关课程,或组织学生阅读讨论。如保定军校制定的课程表中即有《国耻小史》一门,徐特立创办的夜校中除教国文、算数、地理外,也讲授《国耻小史》,刘百川在出任东海中学附属实验小学校长期间则将《国耻小史》作为雪国耻训练的①核心教材,指导学生阅读并共同研究雪耻办法,足见该书影响力之大。将《国耻小史》列入巡行文库书目,说明在民国前期的通俗教育活动中,民族主义仍是相当重要的主题,既受到官方和知识界重视,也颇受民众欢迎。此外,通俗教育小说也是巡行文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与清末相比内容变化不大。十四部小说中,大半为1911年以前出版的译著,林纾一人的作品就达八部之多。民国前期小说已成为出版界中最为活跃的因素之一,题材各异的通俗小说大量发行,而这一显著变化并未在官方的通俗教育活动中得到反映,从一个侧面说明政府倡导的通俗教育与真正的通俗文化间存在相当差异。通俗教育画则是通俗教育的一项辅助措施,它的出现时间较早,但应用范围有限,需要张贴悬挂,多用于室内摆设装饰。通俗教育画的内容大致有两类,一种是描绘中国著名历史故事,如《苏武牧羊》、《木兰从军》、《孔融让梨》等,另一种则主要表现新社会风貌,如《天足女学生》、《摩托车》、《汽船》等,尝试新旧兼顾的努力显而易见,这也是贯穿通俗教育活动的特点之一。综上所述,巡行文库的设计主要仍是以教育民众为出发点,较少考虑读者兴趣。这在基层阅览所的管理方面表现得更加明显,巡行文库中的图书只能在馆阅览,不可外借。即使某书页数太多,当日无法阅毕,也须次日再来复借,绝不可携往他处。因条件所限,吉林巡行文库所至地点仍以繁盛集镇为限,对于多数乡村居民而言,为借阅图书频繁前往集镇可能并不太现实。除遵守公共图书馆的一些常见规则如出入有序、爱惜公物、不可任意朗读或高声喧哗外,读者还必须保①刘百川:《一个小学校长的日记》,华文出版社2012年版,第79页。59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①持正确体态,阅书时只可端立或正坐,不可欹倚或盘膝击股。这些略显僵化的规定多少会给读者造成不便,影响阅读热情。通俗教育讲演所运作巡行文库的方式表明,官方对通俗教育设施的定位远非服务机构,即便教育机构的标准衡量,也显得过于呆板和官僚化。政府端坐于施教者的位置,民众则完全被视为受教育者,所谓启蒙民众和传统的教化民众,二者的分野可能并不如想象中大。三、监督改造说书生监督改造说书生也是讲演所的工作之一。如前所述,改良传统说书表演使其成为民众启蒙工具的构想早在清末新政时期就已出现,但当时仅限于呼吁说书先生主动筛选改良说书词,并无强制措施。进入民国后,官方对民间娱乐活动的管理趋于严格,包括说书、戏曲、话剧和电影在内的新旧娱乐方式都先后成为被监管对象。民国初年,吉省政府对不符合其旨趣的说书活动已有取缔之意,加之当时讲演员奇缺,改造说书生使其暂代讲员之职也不失为折中之策。吉林教育总社遂于1912年11月创办说书生练习所,要求省城内各茶馆说书生及各地说书生入所研习,毕业后能按政府条例施行改良者成为改良说书师,由练习所推荐入各级讲演机关工作。说书生练习所类似于一个短期培训机构,学习时间极其有限,修业期仅为一个月,每日研习约两小时。所内聘普通讲师和科学讲师各一,前者负责为说书生们讲解字义文理,后者则介绍浅近科学常识,并演示理化实验。此外还要组织说书生们研究通俗小说,如《英雄泪》、《国事悲》、《革命战史》、《美洲②童子万里寻亲记》等,以便将其改良后用于讲演,激励民众爱国之心。官方改造传统民间表演的意图显而易见,但短短几十个小时的学习能否达到目的则令人怀疑,且当时吉林省内通俗讲演所甚少,由练习所介绍毕业生入讲演机关工作的承诺恐怕也很难兑现。俞雍衡在《通俗讲演》中曾认为如果能成功改良说书词,说书人可以成为最合适的讲演员,但这一设想的操作难度颇大。首先,说书人受教育程度大多很低,粗通文理者已相当难得,不识之无者比比皆是,要求他们主动放弃传统表演内容,重新学习包括自然科学在内的新知识,确属勉为其难;其次,尽管在官方看来,说书人不过是“读熟几十本传奇弹词以及佛卷等类的书本子,用极粗陋的语言夹①《吉林县立讲演所档案》,吉林市档案馆藏,34‐1‐17。②《吉林说书生练习所试办简章》,《通俗教育研究录》第6期,1912年12月25日,第40页。60 第一章吉林通俗讲演所概况①以俚曲,带着秽亵的表演,描摹入神地说给民众听”,但其表演对大众的吸引力显然远胜于通俗讲演,所到之处常能召集大批民众,与苦于招徕听众的通俗讲演活动形成鲜明对比。更新表演内容很可能影响说书人的收入,仅从商业利益的角度考虑,鲜有人会配合官方的改造活动;再次,通俗讲演员收入微薄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即便官方能为改良说书师们提供职位,其薪水也未必具有吸引力;最后,由政府对说书先生进行登记考试的办法也很难奏效,因为说书生大多是流动作业,城镇中的茶舍戏院,乡村中的市场集会都可以成为表演场所,监管难度过大。因此对说书生的改造活动大多停留在设想阶段,而吉林省1912年创办的说书生练习所显然也没有达到预期目的,但官方并未放弃此类尝试。1918年以后,通俗讲演所承担了监管说书活动的职责。据改良说书案中提供的方法,应先由各县署采购改良书词分发说书生讲演,遇有意义不明之处责成讲员为之讲解,讲员②则按照就近原则召集说书生进行劝导改良。在这里,说书生已俨然被当作通俗讲演的辅助力量,而实际上讲演员的工作与说书表演鲜有共通之处,甚至常常形成竞争,讲员也很难约束管理说书生。1918年6月吉林县讲演员沈殿汇报此项工作情况时称,巡讲区域内并无娱乐场所,也鲜有说评大鼓表演,“偶而夜间闻有弦歌之声送入耳鼓,前往调查均系小本经营,夜间无事,闭门娱乐,并无妨害③风化等事,既不能劝导改良,亦无加以干涉之理。”最终讲员只于每日讲毕时劝诫听众不要阅读淫乱邪书,并推荐一些教育部审定的善本小说,以符提案宗旨。通俗教育讲演所主持下的工作种类繁多,且往往缺乏充分联系,说明其职责定位相当模糊,官方常以专司社会教育一言概括讲演所职能。在民众教育馆出现以前,讲演所实际上扮演着社会教育综合管理机构的角色,但又缺乏完善的组织架构设计。人力财力资源有限,承担的责任又过重过繁,一方面削弱了通俗讲演职能的发挥,另一方面也使很多社会教育活动流于形式,无法有效开展。综上所述,吉林通俗教育讲演所的建设基本遵循民间倡办,官方主导的模式,规模较大的讲演所管理者及职员多属学界人士,吸纳了部分对民众启蒙运动颇具热诚和经验的知识分子。与其后的民众教育馆相比,通俗讲演所的日常运作相对自由,受官方约束较少。朱智贤在《通俗讲演设施法》中设计的讲演所架构包括①俞雍衡:《通俗讲演》,浙江省立图书馆印行所1931年版,第14页。②《吉林县立讲演所档案》,吉林市档案馆藏,34‐1‐17。③《吉林县立讲演所档案》,吉林市档案馆藏,34‐1‐12。61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①五个部门,讲演股、编辑股、事务股、调查股和交际股,统由所务会议管理。而吉林通俗讲演所的组织方式则一直遵循《通俗教育讲演所规程》的要求,结构相当简洁,并未出现官僚机构扩张的弊病。但规模过小、职责过繁,加之资源有限,不可避免地限制了讲演所开展通俗教育活动的成效。①朱智贤:《通俗讲演设施法》,山东省立民众教育出版部1932年版,第17页。62 第二章通俗讲演内容分析第二章通俗讲演内容分析第一节官方通俗讲演素材的设计一、《吉林通俗讲演稿范本》概况按照1915年教育部公布的《通俗教育讲演规则》,讲演内容包括爱国、守法、常识等八大项,讲员在该框架内撰写或编辑讲稿,定期汇总上报教育部备案即可。但在实施过程中,官方逐渐意识到讲演内容的设计远比预想中复杂,不仅要对讲题主旨做出更具体的规范,还需处理很多技术性问题。例如对讲演材料长度的把握,发一个单音要半秒,五秒钟内可以说两句短话,一分钟内平均约说出百个单①音,因此时长半小时的讲演需要准备的讲稿长度在三千字左右。又如讲稿的组织方式,可仿造小说传奇的手法,以趣味为主,用引证和比喻代替逻辑,将重要结论放在篇首,中间穿插故事。标题要简短具体,避免使用学名术语,最好能引起听众的好奇心。介绍骆驼时可说沙漠之舟,谈五卅惨案用血染的马路为题,讲②天文知识则直接名为天上有什么东西。以上这些技巧显然不是普通讲演员所熟悉的,因此完全依靠基层讲员创作讲演稿并不现实,必须由官方提供更高质量的标准化讲稿作为范例。1916年2月,吉林巡按使公署政务厅教育科主任洪汝冲在审查各县立讲演所上交讲稿时发现,其内容多属“老生常谈,虚泛重复,稍新者言及爱国又往往近于排外,易引起国际恶感,甚或愤时嫉俗,语多偏激,鲜不溢出部定规则范围③之外,求一可以勉强报部者亦几不可多得”。基层讲员程度太低,任其自由撰稿恐百弊丛生,不若仿山东省例,改由省属编纂讲稿,汇编成集,名为《吉林通俗讲演稿范本》,每月一期,分发各县供讲员使用,既免驳杂之弊,又收统一之效。洪汝冲的提议很快获批,教育科每年得经费1375元用于讲稿范本的编纂和发行。《吉林通俗讲演稿范本》并不属于公开出版物,每期仅印刷五百本,除供本省讲员使用并报教育部和内务部备案外,其余分寄各省通俗教育讲演机关,以①俞雍衡:《通俗讲演》,浙江省立图书馆印行所1931年版,第17‐18页。②俞雍衡:《通俗讲演》,浙江省立图书馆印行所1931年版,第25‐26页。③《吉林省政府档案》,吉林省档案馆藏,J101‐05‐1757。63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便交流之用。相互交换通俗讲演范本以扩充素材的做法在当时似乎相当常见,包括黑龙江、辽宁、陕西、山西、山东、河南、湖南、江西、福建,甚至甘肃、新疆等偏远地区在内的众多省份都曾与吉林省通俗讲演机关开展此类交流活动。《吉林通俗讲演稿范本》稿件来源分为撰著、征文和选录三种,撰著部分多为本省讲员所写之优秀稿本,经润色后编入范本。征文活动则由教育科组织,每月拟定题目数个,登报征集。投稿人须开列真实姓名及住址,以便选刊后通知,至于刊登时愿否登出真姓名,听投稿人自便。应征稿件字数不限,择优录取,入①选者每千字酌给稿酬吉洋五角至三元,但如发觉存在抄袭问题将取消酬金。选录稿件大多采择各类报刊杂志中适合作为讲演题材的短文或其他地区出版的通俗讲演稿,包括《直隶学务日报》、《陕西模范巡行宣讲团讲案》、《浙江宣讲稿选萃》、《山东通俗讲演稿选萃》、《湖南通俗教育报》等。此项为讲稿之主要来源,约占稿件总数的六成左右。此外,还有部分讲稿改编自上层知识分子作品,使其更浅显易懂。如《何故爱国》、《公共心》和《自治》三篇讲稿即改编自梁启超的《国民浅训》,《国会制度》改编自北大教员陈遵统的讲稿,《说如何工作可使生财极多的》介绍英国经济学家威廉姆•杰文斯的效用理论。每期讲稿范本篇目不一,长则十余篇,短则八九篇,内容逐渐丰富,由最初仅刊登范文到加入部分讲演技巧指导。如1917年5月出版的《通俗讲演稿范本》中以迷信大害为例,教导讲员如何破题并设计讲演内容。首先指出该题要旨,“为天下事物莫不有理,不求其理而轻信之,曰神,曰鬼,曰怪,曰妖,可笑孰甚。且妄费精神,虚耗物力,甚或紊淆风纪,扰乱治安,害于一人,施及社会,此大误焉。吾人宜各探求②真理,破除迷信,强国富家,可立而待也。”之后按句分解,逐一举例说明论点,以磷火说明鬼怪乃无稽之谈,用焚香烧烛证明的迷信活动图靡钱财,最后号召民众探求真理,杜绝迷信。如此详尽的指导对于缺乏训练和经验的基层讲演员而言应是相当实用的,有利于他们理解讲题并学习如何撰写讲稿。①《吉林省政府档案》,吉林省档案馆藏,J101‐05‐1757。②《吉林通俗教育讲演稿范本》,1917年5月20日第16期,“讲题”。64 第二章通俗讲演内容分析表2.11916-1917年《吉林通俗讲演稿范本》部分题目类别题目来源合计说爱国录山东通俗讲演稿选粹何故爱国译梁任公先生国民浅训劝宝(保)爱国货录浙江宣讲稿选粹独立改滨江县讲员吴顺升稿人不可无责任心王作霖人不可无责任心扶䫟社会亲爱是强国的根基录浙江宣讲稿选粹爱国类14篇世界爱国之伟人怡渊说我国国债实在的情形录湖南通俗教育报释民气改双城县通俗讲演所姚述唐稿公共心译梁任公先生国民浅训说我国现在金融界的危迫状录湖南通俗教育报况欧洲战争中的少年纳税的义务录陕西模范巡行宣讲团讲案守法类人民不可放弃法律上的权力录奉天通俗教育讲演录13篇劝息讼录浙江宣讲稿选粹守本分录陕西模范通俗教育讲演所讲案戒贪财录京师通俗讲演录法律是都要知道的钧夏欠债的不可拖延狡骗录湖南通俗教育报说奢华的害处改滨江县讲员张果良稿说化莠为良的方法录湖南通俗教育报改过只要有决性念铭文明国人的守法律录京师通俗讲演录65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守法才能自由录山东讲演稿劝焚毁淫书淫画录湖南讲稿汇编说雇工录陕西模范巡行宣讲团讲案论改过迁善录福建通俗讲演书欲望不可过于奢侈录江西通俗教育旬报戒詈骂说诳选浙江宣讲稿选粹讲法国孟德斯鸠的阴德录广西宣讲书友道感言录京师通俗讲演录道德类10篇军人道德说录湖南通俗教育报佛伦的道德录奉天通俗教育讲演录说良心改双城县通俗讲演所姚述唐稿说信用录奉天通俗教育讲演录劝勿薄待家室韶仲美感类学生的坚苦心录陕西模范通俗教育讲演所讲案1篇常识类日蚀月蚀之理滨江县讲员张果良稿14篇论吉林地势说地球省立通俗教育讲演所讲员矫廷杰稿风雨表针录陕西模范巡行宣讲团讲案说雷电录湖南通俗教育报亚细亚洲人种的分别斌贤说飞行机的理由录陕西模范巡行宣讲团讲案说雪中国五族人种的源流东游火灾防避法录陕西模范通俗教育讲演所讲案世界最小的共和国破除迷信录浙江宣讲稿选粹说美国黑人教育译江苏省教育会讲演词66 第二章通俗讲演内容分析商家宜注重告白录湖南讲稿汇编实业成功之秘诀录奉天通俗教育讲演录栽种漆树的法子录湖南通俗讲演稿汇编农业应注意之事项录直隶教育会游行讲演录实业的改良选山东通俗讲演稿选粹柞树春蚕饲养方法录陕西模范巡行宣讲团讲案柞树秋蚕饲养法录陕西模范巡行宣讲团讲案说如何工作可使生财极多的译英儒哲分斯学说实业类劝农家宜急研究农业教育录直隶教育会游行讲演录15篇豆腐录陕西模范巡行宣讲团讲案吉林省宜注重畜牧生人女子宜有职业改方正县通俗讲演所陈丙午稿发展吉林水产办法锺旨说养鸡之利助芝说蚕桑录京兆讲案汇编赶快扩张织维工业录湖南通俗教育报国民注重体育与强国之关系录直隶教育会游行讲演录说体操录奉天通俗教育讲演录说注重体育录江西通俗旬报体育类6篇勤劳与体育之关系录江西通俗教育旬报体育有强种的关系姚述唐运动身体的益处录湖南通俗教育报卫生类卫生之利益改磐石县讲员王作霖稿9篇说注重卫生录浙江宣讲稿选粹嫖赌与寿命的关系改滨江县讲员张果良稿秋季卫生录陕西模范通俗教育讲演所讲案十年长寿新法录甘肃通俗日报67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说冬季卫生钧夏讲起早的好处录广西宣讲书说澡塘维新的好处录奉天通俗教育讲演录说饮食录奉天通俗教育讲演录论今日学生宜组织演说会以特别类译北京都市教育稿37篇练习演说说演戏录福建通俗教育杂志论小家庭主义的适宜录陕西模范通俗教育讲演所讲案初等小学堂的功课和功课的录直隶劝学白语作用国会制度译北京大学校教员陈遵统讲稿穷苦子弟最好是半日入学堂改方正县讲员陈丙午稿半日习小工艺或作小买卖人不可无世界眼光东游阅报的利益改磐石县讲员王作霖稿女子应当上学的缘故录直隶劝学白话讲国民要有希望心录广西宣讲书整理家庭的容易方法省立通俗教育讲演所讲员矫廷杰稿富家子弟要练习劳动录陕西模范通俗教育讲演所讲案说各省力争恢复约法的缘故录湖南通俗教育报乡土观念与对外观念译梁任公先生国民浅训调查学龄儿童合强迫教育的录直隶劝学白话缘故文明国保护儿童的责成录美国丁义华氏演说稿养兵不如提倡军国民教育扶䫟解释契税条例自治(一)译梁任公先生国民浅训68 第二章通俗讲演内容分析自治(二)译梁任公先生国民浅训十年期满之痛言怡渊教育儿童谈录甘肃通俗日报通俗教育的成效斌贤说警察权的重要说冬赈录陕西模范通俗教育讲演所讲案小学毕业的学生都要注重谋录甘肃通俗日报生的方法说鸦片之害录陕西模范巡行宣讲团讲案说司法独立录直隶学务日报说社会录京兆讲案汇编说人格改滨江驻县讲员吴顺升稿说家庭教育录京师通俗讲演录贫民工艺厂的利益录陕西模范巡行宣讲团讲案说童子军录湖南通俗教育报中国教育界的恐慌同救济方译蔡孑民先生演说词法智育德育体育要并重改滨江县讲员张果良稿说露天学校录直隶学务日报国民要有财政上的常识录甘肃通俗日报资料来源:《吉林通俗讲演稿范本》,1916年7月20日第6期,1916年8月20日第7期,1916年9月20日第8期,1916年10月20日第9期,1916年11月20日第10期,1917年1月20日第12期,1917年5月20日第16期。《吉林通俗讲演稿范本》的编辑方式大体遵循《通俗教育讲演规则》中为讲演内容划定的类目,分为爱国类、守法类、道德类、美感类、常识类、实业类、体育类、卫生类和特别类共计九种题材。上表为1916-1917年七期讲稿范本题目汇总,共有讲题119个,其中特别类讲题最多,约占31%,实业类次之,占12.6%,常识类和爱国类题目都为14个,各占11.7%,守法类题目占10.9%,与清末宣讲69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所相比,道德类题目的比重似乎有所下降,仅占8.4%,体育和卫生类讲题合计15个,占12.6%,美感类题材最少,仅有一篇。二、官方讲演素材分析直接归入爱国类项下的题目并不算多,似乎无法反映清末民初以来民族主义情绪日益高涨的趋势。但考虑到当时的爱国主义宣传涉猎甚广,从地方自治到兴办实业,从抵制洋货到戒除鸦片,从妇女放足到儿童教育,其落脚点皆可与爱国相关,直接谈论爱国的讲题有限也不足为奇。爱国类题目大致包含三个内容,其一是探讨爱国问题本身,即为什么爱国,《说爱国》和《何故爱国》是其中的代表作。二者都尝试通说阐明国民与国家休戚与共的关系来说明爱国的必要性,但立论角度又截然不同。前者将国民视为国家附属物,要求民众“凡有思虑,都要注重在国家利害上,把国家的光荣耻辱就当作自己的光荣耻辱”,国家则被抽象为一个相当模糊的概念,国民必须无条件地感恩于它,“自远祖以至祖父,受这国的田宅,穿这国的衣服,享这国的饮食,营这国的生业。旁人不得侵犯我,外①人不得奴隶我,皆因着有个国家在”,进而要求民众去除私念,一心爱国。相较之下,改编自《国民浅训》的《何故爱国》则更切中事理,并带有鲜明的自由主义色彩。文章虽将中国人把国事“当作闲是闲非不愿多管”的念头视为国家积弱的最大病根,但同时也指出国家公共服务职能长期缺位是民众缺乏爱国心的根源,“从前国家组织靡有妥善,所行的政事靡有利到人民,人民总不觉得有这个②国家”。梁启超并未要求民众无条件爱国,而是突出强调国家的公共管理职能为个人能力所不及,因此个人发展须依靠国家力量的保护。人类的自爱是天性使然,不能勉强也无须放弃,若了解国家对于人民的益处,自然就会明白爱国就是爱自己的道理。梁氏的国家理论明显带有国家社会共同体学说和社会契约论影响的印记,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当时部分新式知识分子对于爱国问题的观点。爱国类题材的第二项内容是申明国民的各项责任,即探讨怎样爱国的问题。《人不可无责任心》、《公共心》、《纳税的义务》和《独立》等篇目都是从不同角度阐述国民应尽义务及应具备的素质。扶䫟的《人不可无责任心》认为国人缺乏责任感是国家积贫积弱的病根,士农工商各尽义务才能立国于地球之上。王作霖的则将责任分①《说爱国》,《吉林通俗教育讲演稿范本》,1916年7月20日第6期。②《何故爱国》,《吉林通俗教育讲演稿范本》1916年8月20日第7期。70 第二章通俗讲演内容分析为个人责任和公共责任两部分,要求民众除在本职工作中恪尽职守,尽到个人责任外,还要关注国家利益,承担公共责任。改编自《国民浅训》的《公共心》专注于探讨公共责任,体现了梁启超的“群学”思想。他认为人作为社会性动物,总要合群才能站得住脚,而中国人若要合群必须改掉先私后公的恶习,“把办私事的一种手段,一番热心,替公家出力,公家事业能够发达,一人的私利也跟着①无穷无尽了。”同时还提议将地方自治作为养成国民公共心的练习场,使民众在组织自治机关,办理地方事务的过程中体验到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的关系。《纳税的义务》通过讲解税款的用途,劝导民众主动缴纳,勿偷漏瞒报。《独立》的论调则与同时期新文化运动倡导者的主张颇有类似之处,认为个人对其他家族成员的依赖导致民众普遍缺乏自立精神,难以独立谋生,也就无法承担国家主人翁的责任,因此要求人民须凭自己的知识能力,不依靠他人,立足于社会,如此方尽到个人责任。值得注意的是,文章并未将批评的矛头指向家族制度,只是简单指出个人不宜过度依赖亲朋故友,虽可集合群力共营一业,但应“有扶助的力量,②靡有依赖的性质”。此外《说我国现在金融界的危迫状况》、《说我国国债实在的情形》等篇目都是讲述国家财政艰窘之状,呼吁民众讲求生财学问,扩充理财知识,努力营谋,为政府后盾。爱国类题材的第三项内容是树立爱国榜样,号召民众学习。《世界爱国之伟人》将美国总统林肯与林则徐做比,介绍林肯解放黑奴和林则徐禁烟的过程,认为人道主义是爱国的根本,因此二人都是伟大的爱国者。文中对鸦片战争经过的简略叙述慷慨沉痛,虽未必尽合史实,却足以撼动人心。《欧洲战争中的少年》则截取比利时少年爱狄斯传递情报的故事,称赞他的忠孝智勇,号召中国少年学习。此文风格与林纾的译作有相通之处,同样是将传统中国的伦理观念植入外国故事之中,以表现中西文化的共同点。守法类题目是讲演的另一重点,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侧重于告诫民众遵守法律,宣传守法的重要性。《法律是都要知道的》、《文明国人的守法律》和《守法才能自由》皆属此项。以家规比国法是这类讲题常用的切入点,强调民国律法出于民意,为保护人民权利而制定,因此人民遵守国法即是保护自身利益的观点也被普遍接受。如《法律是都要知道的》,列举了法律保护人民生命、身体、名誉、自由和财产免受他人侵害的作用,以此说明尊重法律就是尊重自身的权益的①《公共心》,《吉林通俗教育讲演稿范本》1916年11月20日第10期。②《独立》,《吉林通俗教育讲演稿范本》1916年9月20日第8期。71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道理。《守法才能自由》则阐释了公民自由的权限问题,指出自由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才可实现,如违法犯罪,不仅自身受害,累及家人,还会被剥夺法定的权利。最后强调国家法律并非为了拘束人民而立,乃是为保护人民所立,国民恪守本分,不触犯法条,自然可以得到自由。《文明国人的守法律》列举英王亨利五世和德皇威廉二世的故事,盛赞二人身为君主仍遵守法律的美德,据此教导民众更应遵纪守法,其背后的逻辑并未超出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传统思维模式,说明官方尚未认识到法律实为国家权力来源之一,或至少没有像民众解释该政治原理的意向。守法类题材的第二项内容主要是针对具体的法律条文进行阐释,帮助民众理解其含义,《欠债的不可拖延狡骗》、《说雇工》和《人民不可放弃法律上的权利》三篇讲题即属此类。这类讲题更新较快,须随国家政策而改变宣传重点,短时间内使用频率较高,但通常数月内就会停止相关讲演。其后陆续增加的题目如《解释刑律总则第六章共犯罪》、《解释吗啡治罪的条例》、《解释刑律分则第十九章的造度量衡的罪名》、《解释县治户口编查规则》等都属此项。《欠债的不可拖延狡骗》详细介绍了国家处理债务纠纷的流程,重点说明对债务人执行强制措施的方法,包括如何扣押、封存并拍卖其财产,并对伪造文书凭证、蓄意欺诈等罪责应受之处罚进行讲解。《说雇工》则表现出官方尝试在雇主和雇工之间保持相对公允态度的努力。文章一方面劝说雇工要认识到“富贵贫贱不能均①匀,本是物情如此”,既然自己无法独立营谋生活,唯有寄人篱下,藉人资财,受人指挥。而食人之禄,忠人之事乃古今中外天公地道的定理,因此各行各业的雇工都应勤勉工作,不负职责。另一方面,雇主也应尊重雇工,并介绍七项保护雇工权利的法规,包括童工、女工劳动规则,劳动时间及劳动时长限制,劳动保护、工资及劳动合同保障等。这些条例内容大多是参照西方国家法规,当时中国尚无相关立法,只要求雇主根据行业情况自觉整顿。文章最后部分强调法律不可偏重偏轻,为防止雇主不利于雇工,设下保护雇工的法律,若雇工放弃职分,有害于雇主,同样要受惩处,并呼吁雇工雇主应各尽各道,共同努力。《人民不可放弃法律上的权利》是难得的以介绍宪法中之公民权利为主旨的讲题,文章开篇即言明公民权利不可放弃,“凡法律所付与的权利,人人都可以享受的,既然可②以享受权利,就应该主张权利,既然应该主张权利,就可以行使权利。”其后又①《说雇工》,《吉林通俗教育讲演稿范本》1917年5月20日第16期。②《人民不可放弃法律上的权利》,《吉林通俗教育讲演稿范本》1916年7月20日第6期。72 第二章通俗讲演内容分析从公权和私权两方面阐释公民权利,介绍包括请愿权、诉愿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在内的各项公权及人身权、财产权等私权。宪法中对公民权利的界定显然深受日本影响,永佃权、地役权等更是直接模仿了日本民法中的相关条文。守法类题材的第三项内容是大量劝诫性讲题,从严格意义上说,很多题目并不属于法律问题,甚至不能算作公共性议题。如《说奢华的害处》、《戒贪财》、《劝焚毁淫书淫画》等篇目谈论的话题多为个人生活方式选择问题,《说奢华的害处》列举过分追求优越生活条件的害处,包括易导致所入不敷所出,心力涣散,无法专注事业,养成依赖怠惰的性格,轻视他人感受等,并要求民众量入为出,勿逞一时豪性。《戒贪财》通过一个颇为生动的小故事劝告听众爱惜光阴,勤习本业,克勤克俭才是发财正途,徒供财神,妄想发财便是贪,必定无济于事。《劝焚毁淫书淫画》则对私生活领域日益开放的风气表示强烈不满,认为由夫妻正理上发生出来的至情才是合适的爱情,而今身犯淫恶的男女不再含羞自恨,反明目张胆,自号多情,洋洋得意,似此轻薄淫荡的风气皆因淫书淫画流传太广所致。除要求书铺配合警署查禁焚毁外,还号召民众自觉抵制。上述三题的共同特点是无视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界限,将道德选择当作法律问题讨论,对民间道德习俗标准的依赖说明官方可能尚未做好扮演现代国家权威角色的准备。至少在法律宣传活动中,缺少理性的公平正义原则,使政府看起来更像传统道德习俗的代理人,而非先进意识形态的象征。游民问题是劝诫类讲题中时常涉及的公共议题之一,《说化莠为良的方法》表现出民初政府对游民态度的变化,官方不再将游民产生的原因归结为其自身的懒散堕落,而是认为年幼失学、年长失业是游民出现并沦为盗贼的根源。因此号召各地乡董团绅联合殷实富户广设贫民工艺厂和游民习艺所,用地方资源消化游民问题。总体而言,劝诫类讲题在守法题材中所占比重最大,说明此项宣传的重点是要求人民遵纪守法,尽职守分,很少向人民申明其权利所在。守法与守本分常常是彼此混淆的概念,在题为《守本分》的讲稿中,政府告诫民众要根据自己的本领、地位和职分谋取名利,追求本分以外的名利是无法成功的。如农人就要辛苦①力耕,“除田亩以外,无论如何安闲,也不生希望,才是守本分”。此处立论不仅脱离实际,且毫无人道精神,将国民工具化的倾向展露无遗。其后又用王沐和①《守本分》,《吉林通俗教育讲演稿范本》1916年8月20日第7期。73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舒元谦的例子来说明一饮一啄皆是前定,只有安分守己才能趋福避祸,如此守法宣传已与因果善书相去不远。解释公民权利的讲稿所占比重极小,在目前可见的资料中,仅包括《解释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人民不可放弃法律上的权利》,且后者只存在于通俗讲演稿范本中,并未见于实际讲演,说明法律为治民工具的统治理念并未因民国到来而发生根本性转变。尽管官方对通俗讲演的道德教育功能极为重视,但直接归于道德类项下的讲题数量并不多。教育部曾特别强调社会教育工作事理繁赜,道德教育实为根本,要求各讲演所加意研究,努力推行,以期收化民成俗之效,而讲稿范本中的道德类讲题所占篇目却不足一成。这一方面是由于守法类和道德类题材的界限并不明晰,很多守法类讲题已代行道德教育功能,另一方面也说明官方过分突出道德教育的思路未必能得到通俗讲演工作者的认可。如上表所示,道德类讲题共10篇,所涉题材相当宽泛,包括交友、修身、持家等众多私人生活领域问题。与爱国类和守法类讲稿不同,大部分道德类讲题的主旨非常具体化,会给予听众细致的指导和建议,如《戒詈骂说诳》中要求民众改变言谈中的陋习,纠正言语粗俗的毛病,又借用《伊索寓言》中狼来了的故事来阐释勿打诳语,维护个人信用的重要性。《劝勿薄待家室》则努力说服男子善待妻儿,认为女子料理家务,其责任不①逊于男子,“男女责任一样重大,事体一样操心”,因此女人不是白养的闲人,更不是男人的奴隶。虐待妻子的行为既不符合伦理,又违背人道,实为庸懦无能之辈所为。文中部分言辞甚至有偏袒女子之嫌,如把妻子的撒泼刁蛮行为归结为丈夫己身不正,不能与人为善,需反躬自责,而女子性情柔顺,廉耻心重,好言劝导必能悔悟。但文章同时也承认,中国女权尚未兴起,所谓男女平权之谈一时难以实现,要求男子善待妻子也无非是因为家中成员自父母兄弟以下,多为男子附属,全靠男子体恤爱护。讲稿所传达的思想虽与现代女权主义本质不符,但就当时环境而言,反对家庭暴力的主张已属先进。还有一些讲题的主旨相对空泛,或语多牢骚、或文题不符,或逻辑混乱。如《说良心》中先将国力疲敝的原因归结为人心不古,世风日下,认为“有良心的敌不过靡良心的,所以把这国度一天②低似一天,振也振不起,救也救不转”。继而提出维持世风的方法,也无非是于酒色财气四个方面加以节制,如此便可增长良心,强盛国力。通俗讲演内容与①《劝勿薄待家室》,《吉林通俗教育讲演稿范本》1917年1月20日第12期。②《说良心》,《吉林通俗教育讲演稿范本》1916年11月20日第10期。74 第二章通俗讲演内容分析民众日常生活需要保持密切联系是可以理解的,但过分夸大某些陋习的危害,且论述方式粗糙不堪,恐怕很难令听众信服。《欲望不可过于奢侈》与守法类讲题《说奢华的害处》的内容相近,强调个人欲望要与身份地位相符,“位列公卿的人,他就钟鸣鼎食,家资豪富的人,他就衣锦乘肥,虽然所费不少,不得说他是①奢侈,因为合他所处的地位。”普通人则必须在饮食、衣服、妻室及冠婚丧祭等诸多方面力行节俭,以免衣食不济。相对而言,道德类讲题的趣味性较强,《论改过迁善》、《讲法国孟德斯鸠的阴德》和《佛伦的道德》等篇目都有足够的故事性,笔法类于小说。《论改过迁善》引用周处除三害的故事,鼓励犯有过失的人,只要决心改正也可重为良善之辈。《讲法国孟德斯鸠的阴德》则详细叙述了孟德斯鸠不贪图名利,匿名赎救商人罗菩的故事,号召民众将救人之急当作分内事。《佛伦的道德》称赞法国小学生佛伦将友人所窃之教堂宝石串以邮寄的方式物归原主的做法,同时保全公义和友道。上述三篇讲稿的说教内容都很少,绝大部分篇幅用于讲故事,正如文章编者所言,事虽奇异,确属有据之谈,摹写略详,最易感动听众。并非所有讲演都面向普通大众,有些讲稿是针对特殊职业人群设计的,如《说信用》和《军人道德说》即分别宣传商人和军人的职业道德。《说信用》以汉口汇发茶栈因制假售卖被俄国商人报官受罚之事为例,说明商业信用的重要性,并提出振兴中国实业的三项主张。其一是要经理人讲道德,公正勤勉,珍视企业资本,如此才能推广公司组织;其二是商人不应售卖假货,若货真价实,言无二价,顾客自会盈门,既能赚钱又有名誉;其三是要不贪小利,如开矿设厂时工程设施不可减省,以免危及工人生命,购进原材料时不要贪图便宜,影响产品质量,推广产品是要适当做广告宣传,打开销路。与空泛的道德说教相比,《说信用》中提出的建议颇具实用性,1918年以后实业宣传在通俗讲演中的地位提高,类似的题材经常被讲员应用于实际讲演。《军人道德说》的受众则要小的多,讲稿主旨是要求军人尽职尽责,努力维护国家对内对外威信,但其中的某些具体事项值得玩味。除勇敢团结、遵守纪律、服从命令、善待平民等常见要求外,文中特别强调军人对待外人“绝对的要讲文明,切不可有一毫野蛮举动,倘有一毫②野蛮举动,闹起国际的交涉来,国家的威信那就因而毁损了”。将勿轻起事端作为军人职业道德的一部分,可见民初政府维护外部环境稳定的谨慎态度,也说①《欲望不可过于奢侈》,《吉林通俗教育讲演稿范本》1916年8月20日第7期。②《军人道德说》,《吉林通俗教育讲演稿范本》1916年10月20日第9期。75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明官方对通俗讲演功效的定位并不完全局限于普及常识,灌输国家的内政外交理念也是题中应有之义。常识类讲稿中,与自然科学相关的题材所占篇目最多,约一半左右。《说地球》、《日蚀月蚀之理》、《说雷电》和《说雪》四篇介绍天文学和气象学的一些基本常识,其中虽不乏谬误,但对当时多数中国人而言已属先进知识。如《说地球》中阐释了地球形成的过程,认为地球是由宇宙尘和瓦斯体聚合而成,瓦斯体中的气体液化后与尘土混合成为泥浆,又经过漫长的变迁后形成高山峻岭、深沟低谷和海洋湖泊等地形。上述阐释显然借鉴了盛行于19世纪的康德一拉普拉斯星云学说,但到20世纪初该假说已逐渐被摩耳顿的星子学说取代。当然,要求通俗讲演内容紧跟学术前沿成果未免过于苛刻,能将相对确定的科学常识介绍给普通民众即已达成社会教育的目标。《说地球》中需要用大量篇幅论证地球是圆的,共用六个例子来说服听众,足见当时向下层社会普及自然常识的艰巨性。宣传科学知识与官方倡导的移风易俗,破除迷信活动是紧密相连的。《日蚀月蚀之理》和《说雷电》两篇讲稿都表现出鲜明的反迷信态度,前者通过介绍日蚀和月蚀形成的原理,批驳民间关于天狗食日月的传说,后者讲述富兰克林的风筝实验,详释雷电产生的过程,以此说明对雷公电母的崇拜实在荒谬可笑。将科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也是常识类讲演的特点之一,如《说雪》在阐明降雪原理后特别强调雪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可以预防蝗灾发生,并保护植物嫩芽。《说雷电》也用大量篇幅向民众讲解防避雷电的措施,包括不要靠近大树和高墙,避免身穿湿衣,勿手持铁器,在房屋顶安装避雷针等。介绍先进科学成果是科普性题材的另一重要内容,如《风雨表针》详细讲解了晴雨表的原理、制作方法和演进历程,及其在农事、军事、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使民众认识到物理化学知识的重要性。《说飞行机的理由》则介绍当时流行的几种飞行器,包括热气球、飞艇、螺旋飞机、鸟翅飞机和平帆飞车等,说明其机械构造和工作原理。飞机因其在一战中的广泛应用而成为民国初年备受关注的新发明,许多通俗教育素材中都有关于飞行机的资料,但介绍往往流于肤浅笼统,或出于激励民众起见,随意阐释。如《说飞行机的理由》中认为飞机虽制造精巧,但其原理不过与放纸鸢类似,并没有什①么称奇之处,讲演材料本身缺乏科学精神恐怕于通俗教育的常识普及功能无益。①《说飞行机的理由》,《吉林通俗教育讲演稿范本》1916年10月20日第9期。76 第二章通俗讲演内容分析史地知识是常识类讲题的第二项内容,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关于人种学问题的讨论。辛亥革命后,官方既将五族共和作为处理国内民族问题的指导思想,在文化教育领域内则要倡导有利于民族一体化的观念,而彼时学术界对于人种学的强烈兴趣和部分初步研究成果为官方宣传提供了必要的素材。民国初年,人种学成为中国学界的显学之一,很大程度上是源于民族主义情绪的推动,这也导致很多关于中国人种的考察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学术研究。例如当时学者普遍信奉达尔文的进化论,但并不认同他关于人类起源于非洲的假说,很多人都坚信现代人类应是不同祖先各自演化的结果,而亚洲也应是人类起源地之一。具体到中国人种的起源,则极力附会古史,称五族本同宗共祖,乃一线血脉,一本之亲。民国初年中国学界关于人种学的研究大多凭借史书和谱系学、姓氏学古籍,很少使用遗传学、地质学、考古学或解剖学研究成果。《亚细亚洲人种的分别》和《中国五族人种的源流》两篇讲稿基本代表了当时官方认可的人种学研究成果。前者接受布鲁门巴哈按照体质特征划分人种的方法,将亚洲人种分为蒙古人、高加索人和马来人。认为马来人是亚细亚洲最初的土著居民,也就是所谓的九黎三苗,因黄帝子孙势力扩张而被驱逐至热带以南海外岛中。《中国五族人种的源流》则对这一过程做了更详尽的叙述。文中称汉族的起源地为西方昆仑山,五千年前沿黄河源流进入中国,在陕甘之地开疆扩土,到黄帝以后繁衍兴旺,四处迁徙,驱逐了土著居民。汉族起源自帕米尔高原的学说最早由西方人类学家提出,根据是帕米尔高原地势较高,当海平面下降之时,应是最早浮现的陆地,故此处可能为人类始祖发生之所。此说流传甚广,受到大批学者追捧,梁启超、刘师培等人都曾在报刊杂志上撰文宣传,吕思勉的《白话本国史》在探讨汉族起源问题时也持这一①观点。1915年颁布的国歌《中华雄踞天地间》中有一句歌词为“华胄从来昆仑巅”,说明汉族源于昆仑山地区的学说已得到官方认可。在论述民族关系问题时,学界和政府都带有明显的汉族中心主义色彩,除将汉族定为中国的主体民族外,其他四祖都被认为是汉族的分支。《中国五族人种的源流》中把满族的起源追溯至肃慎氏,而根据《山海经》的记载,肃慎又是黄帝之孙颛顼的后代。蒙古人为匈奴族民,《史记》中认为匈奴为夏禹后裔。回族则被认为是虞舜的子孙,藏民与蒙古同种,也是颛顼夏禹的后代,甚至前清爱新觉罗氏被说成是与宋太宗子孙①吕思勉:《白话本国史》,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第14‐15页。77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同族,蒙古土尔扈特部落为宋理宗后嗣。文中以家庭伦理喻民族关系,认为五族关系如家中各房的谱系分支,终是“枝干千条,同归一本,江河万派,同出一源”①。对于已经存在的民族融合现象,官方也持积极态度,但这一过程被定位为少数民族被汉族渐次吸纳同化的历史。在通俗教育讲演中加入人种学内容,一则使下层民众相信中国人种与西方同样优秀,可以增强民族自豪感,次则强调五族本是同宗同源,有利于提高国家凝聚力,至于宣传素材本身是否科学完善,并非政府关注的重点。常识类讲题中涉及的地理知识以介绍中国地理环境为主,各省也可结合当地情况讲解区域地理概况。如《论吉林地势》中除说明吉林省的位置、面积、行政区划、山脉河流和物产等基本信息外,还详细介绍了省内各商埠中外国势力的分布状况,并指出吉林西部缺少铁路,交通不便,故修治道路应是第一要务。文章最后部分延续通俗讲演的爱国主旨,激励民众利用丰富物产发展实业,以期挽回利权。与世界地理有关的题目相对较少,如《世界最小的共和国》谈到在意土战争中建立的尼加利耶共和国,惊叹其全国人口尚不如中国一小学校学生人数。此题主旨未做任何延伸,似乎仅为增长见闻起见,目的如此单纯的讲题在通俗讲演中实属罕见。常识类题材中也有更具实用性的讲题,如《火灾防避法》详细讲解了预防火灾的措施,火灾发生时逃生的办法,以及不同类型的火灾如何扑救,甚至还包括灭火药水的两种配置方法。因吉林省城遍地大木横铺,火灾频发,加之冬季取水困难,不易扑救,向民众宣传防避火灾知识应是相当必要的。《商家宜注重告白》则向商人介绍广告的作用,并讲解广告词的设计方法,如说明语言宜浅显明白,不可过于夸张,如有些许滑稽色彩更能引人注意。小本经营的传统商人往往不注重广告,而通俗讲演的听众中又常有行商坐贾,引入一些相对先进的商业经验帮助他们提高经营技巧,也颇合倡导国货的潮流。《说美国黑人教育》用布克·华盛顿创办塔斯基吉师范学校的事迹说明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认为教育的宗旨应是手脑并重,反对轻视手工劳动的观念。实业教育列入学制已久,但发展相对缓慢。1917年的全国实业学校校长会议上,湖北夏口县立乙种商业学校认为,“吾国实业学校之不振由于地方人民沿于习惯,囿于成见,往往误会以为子弟入校即是艺②徒,多鄙视之,不令就学”,因此应将实业教育的宣传列为通俗讲演内容,使①《中国五族人种的源流》,《吉林通俗教育讲演稿范本》1916年11月20日第10期。②《吉林县立讲演所档案》,吉林市档案馆藏,34‐1‐18。78 第二章通俗讲演内容分析一般人民通晓实业学校与国民生计之关系,“实业之力究其效果,大之可以富国,小之可以谋生,获益之处较普通学校为尤巨。况国民有独立自主之艺术,则人格①高尚,与往古利用原生之训亦自相符。”待学生父兄释此疑团,然后实业学生可望踊跃,实业学校可望发达矣。职业教育有时也称为生计教育,脱胎于清末民初的实业教育,施教对象由最初的失业学生拓展至全民。高阳曾将其定义为“用各②种教育的方法与力量,来训练或指导民众,使有谋生的知识和技能”。使城乡无业、失业和不业者有一定职业被认为是克服游惰之习,浮夸之气的关键,不仅可充实国力,且能减少游民,保持社会安定。1917年以后,通俗讲演中与职业教育相关的材料大幅增加,主旨大多是阐释职业的重要性,如伊通县讲员赵师普的《人不可无职业》、王海泉的《说职业于人生之关系》、吉林县讲员董会昌的《职业为生活之本》等皆属此类。破除迷信是常识类讲题关注的另一重点,对烧香祈愿、佛道法事、迎神赛会、风水堪舆、降神扶乩等民间活动的集中批判反映出这一时期国家精英阶层的反宗教倾向。通俗讲演尝试从三个角度说服民众远离传统迷信活动,其一是前文所述的科学常识普及,通过讲解各类自然现象的原理瓦解偶像崇拜;其二是寻找民间信仰的逻辑缺陷,如《破除迷信》中在谈到拜菩萨的现象时评论道,“世上若真有菩萨,必佑好人,不佑恶人,好人不拜菩萨,菩萨也欢喜,恶人竟拜菩萨,菩萨更恨怒。况且世传菩萨是位正神,那(哪)里有正神来受些须香烛,就不顾好③歹护佑的吗?”在批评风水堪舆之术时又说,坟墓地势与子孙家道若真有关系,“为什么富贵人家,很讲究风水的,也能衰败呢?为什么贫贱人家,连祖坟都靡有作得,也能够发富发贵呢?而且风水先生为什么自己不拣一块儿好地,把他祖④宗迁葬,及身落得富贵呢?”对于下层民众而言,类似的劝导可能比科学知识更具说服力。其三是从经济角度说服民众,强调各式迷信活动大多需要耗费钱财,谢礼酬金开销不菲,劳民伤财且毫无用处。讲稿范文《破除迷信》内所抨击的各类民间信仰活动在此后的通俗讲演中都逐一受到系统批判,成为出现频率极高的一类讲题。实业类讲题大致分为三种,一类旨在倡导实业,或探讨创办实业的方法,或①《吉林县立讲演所档案》,吉林市档案馆藏,34‐1‐18。②高阳:《高阳教育文选》(田晓明主编),苏州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47页。③《破除迷信》,《吉林通俗教育讲演稿范本》1917年5月20日第16期。④《破除迷信》,《吉林通俗教育讲演稿范本》1917年5月20日第16期。79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批评拒绝改良的现象。如《实业成功之秘诀》引用英国人塞缪尔·伯杰的名言,认为熟练、坚忍、正轨是实业成功的秘诀。要求实业家首先要对所从事业务有深入了解,注重实践经验,不能仅以理论指导生产,其次要有坚忍耐劳的意志品质,百折不回,终能成功,最后还须坚持正道,不可为追求一时利益而误入歧途。《实业的改良》则分析了中国实业发展缓慢的原因,将阻碍改良的因素归为四类,并分别提出对策。对于因信息闭塞不知改良之法的民众,只要开通其知识眼界,将新法旧法做一对比,自然会对新法趋之若鹜;对于资本不足无力改良的现象,要由国家制定完善的公司法规,以便投资人可放心入股,待集资难度降低,公司自会层出不穷;对于泥古守旧者则用古代先贤顺势而为,随时改良的例子说服他,可达以彼之矛攻彼之盾的效果;对于心存观望,但求苟安一时的人便需向其说明改良实业的急迫性,用朝鲜、印度、犹太、越南等国的亡国故事警醒他,使其内心悚动,振作精神。文中还特别强调,劝化改良乃是国民的天职,同胞的义务,知识阶层倘明知国事危急仍默不一语,如睡人失火,不为疾呼,盲人临井,不使①止步,有失职守。实业类讲题的第二项内容是教导劳动者如何提高工作效率,如《说如何工作可使生财极多的》引入了英国新古典经济学家威廉姆•杰文斯的效用理论,在略去大量经济学术语后,试图向听众说明财富是劳动和资源结合的产物,因此提高工作效率是增长个人财富的关键,继而从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和工作技术三个方面探讨如何改善劳动成果。文中列举一些常识性例子,如农人在烈日中除草,渔民于晨暮之际钓鱼,挪威工人在降雪后进山伐木等,便于民众理解,并建立合理安排工作时间观念。实业类讲题的第三项内容是为各类生产活动提供技术性指导,所占篇目最多,其中又以农业题材为主,工业题材为辅。与农业有关的讲题中,种植业题材相对较少,正如《劝农家宜急研究农业教育》一文中所说的,近代中国耕作技术沿习旧法,鲜有改良,全赖农民素日经验维持,虽大略不错,可惜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故介绍种植业改良的讲稿主要围绕解释传统耕作技术中的农学原理展开。包括判断地性,选择适宜作物,改良土壤,修建水利设施,轮栽技术应用等。以轮栽为例,文中详细阐释了轮栽所以能保持土地肥力的原因,如种子吸收土壤养质不同,植物的常见病虫害不同,植物根须入土深浅不同,某些植物所含养分①《实业的改良》,《吉林通俗教育讲演稿范本》1916年8月20日第7期。80 第二章通俗讲演内容分析可为其他作物所用等。在解释种子吸收养分不同的性质如何保持地力时,文中以人的口味做比,“就像人的饮食一样,因为性情不同,所以有好吃甜的,有好吃酸的。若年年老种一样的种子,久而久之他就将土中供给他吃的那种养质,就吃尽了,若是轮栽呢,就未有这种毛病了。因为去年种的那种种子是爱吃甜的,他不过将这甜的养质吃了去,将这酸的养质可就留下了,今年种的这种种子爱吃酸①的,可就将那苦的养质留下了。”此处比喻虽不甚严谨,却极易于民众理解,类似的讲解方法在通俗讲演中经常出现。民国初年,很多地方政府都已认识到经济作物获利更丰,因此推广棉花、烟草、漆树等经济作物种植技术的讲题在农业类题材中占相当篇幅。如《农业应注意之事项中》特别提及棉花种植的几个要点,包括对种子进行预处理的方法,入土深度,施肥原则,及土壤选择等,以便保证出芽率,并防止植株因枝叶过茂导致蒴果减少。推广养殖业是实业类讲题的一大重点,其中又以养蚕业着力最多。吉林地区的蚕业始于清道光年间,由山东移民引入蚕种,因当地山深林密,多采取荒山放养的方式。至民国初年吉省官方开始将推广养蚕业作为振兴实业的重要举措之一,除由农事试验场、农会和工艺厂经营规模较大的山蚕放养活动外,还在通俗讲演中反复劝导民众,说明养蚕之利益,讲解养蚕技术,试图激发乡民养蚕的积极性,《说桑蚕》、《柞树春蚕饲养法》和《柞树秋蚕饲养法》三篇讲稿都与此相关。《说桑蚕》主要介绍桑树栽培方法,认为北方气候干燥少雨,土壤多砂质,适宜桑树生长,继而详细描述了培植及栽种桑苗、整枝、施肥、除草等各项技术细节。包括育苗方法、下种时间、生长进程,甚至接枝时切口的位置和深度,移种时所需土坑的尺寸,无不一一讲解。对于在吉林地区颇有根基的柞蚕养殖业,指导则更加详尽。《柞树春蚕饲养法》按照养蚕的一般流程,阐释购种、配蛾、出蚁、饲叶、蚕眠、移蚕、防害、放蚕和留种等各项环节的做法及注意事项,《柞树秋蚕饲养法》又针对秋季养蚕的特点对技术环节做相应调整。两篇文章均极详尽,如讲到移蚕时,除强调定期移枝的重要性外,还说明移蚕须用手从蚕尾上倒提,不可捏提头部,以免蚕受病,防害一节分别讲解蛇虫、鸟类和蝼蚁的防避方②法,并提醒民众放蚕时如天气炎热可将蚕放在山阴,若气温稍低则放于山阳。吉林养蚕业在民国前期取得一定进展,至1917年,永吉、伊通、磐石、榆树等县①《劝农家宜急研究农业教育》,《吉林通俗教育讲演稿范本》1916年10月20日第9期。②《柞树春蚕饲养法》,《吉林通俗教育讲演稿范本》1916年8月20日第7期。81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饲蚕户已达514户,收茧2235担,制丝432斤,1921年以后,蚕丝出口量大增,柞蚕茧价格每千粒涨至6块银元,饲蚕户数量也持续增长,尤以吉林道和延吉道①为盛。通俗讲演对推进吉林养蚕业发展的作用很难精确评估,但如此详尽实用的指导对提高乡民养蚕技术应有所帮助。家禽、家畜养殖技术在实业类讲题中也多有提及,讲稿不仅详细介绍传统饲养经验,且注意引入国外先进技术。如《说养鸡之利》参酌美国养鸡方法,在选种原则、饲料配制、日常管理、孵化方法等各方面都丰富了原有经验,并为规模化养殖提供建议。以饲喂技术为例,文中提出饲料成分应包括动物质、植物质和矿物质,除使用谷物外,还应掺入昆虫、鱼类、动物内脏、新鲜绿叶菜、烧骨粉、贝壳、卵壳等,以保证营养均衡。如加入食盐可帮助消化,换羽时用硫磺末或花椒拌和食料则能促进换羽过程。日常管理过程中,要为鸡提供运动场所,场中垫干净沙土,多栽树木,但应限制运动时间,②不可任其自由活动,以免影响增重产卵。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彼时规模化养鸡场刚刚兴起于美国东西部沿海地区,而通俗讲演中已能描述出其大略,包括箱式鸡舍、强制饲喂器、简易人工孵化器的制作方法,增肥饲料的配方,密集养殖时的防疫流程等。说明中国政府和知识阶层对世界产业经济发展和技术更新保持着相当密切的关注,并尝试利用部分新技术改良中国传统农业生产方式。而讲稿开篇即强调一战爆发以来,鸡肉鸡蛋出口量大增,销路无虞,文中又详细介绍鸡蛋储藏和运输的方法,表明官方已改变对农业经济的传统定位,不再满足于自给自足的经营模式,意识到农产品市场化的重要性,尽管当时的认识可能只局限于增加国家出口收入。《吉林省宜注意畜牧》和《发展吉林水产办法》两篇讲稿则根据吉林地区地广人稀、水文资源相对丰富的地理环境,分别对畜牧业和渔业发展提出建议。前者指出畜牧业产品如肉乳、羊毛、皮革等可以为工业生产提供原料,畜力又可用于开荒耕作,粪肥还能保持地力,甚至有助于增加就业机会,维持地方治安。继而提出发展畜牧业的各项主张,其中不乏一些颇具现代意识的经营方式,例如在各县设立畜牧公司,储备资本,以供牧户资金周转时借贷,统一采购良种,雇工人代牧,组织当地牧户成立畜牧场,划清放牧区域,设场长管理协调相关事宜,有条件的县乡还可自办畜牧专门学校或牧务研究所,培养专业人才。①浙江大学编:《中国蚕业史》(上),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253页。②《说养鸡之利》,《吉林通俗教育讲演稿范本》1917年5月20日第16期。82 第二章通俗讲演内容分析①但同时讲稿中也申明,牧民自发成立的畜牧场应将场名、位置、牧区、牧户及畜产总数汇报县公署备案,这似乎说明官方试图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扮演更重要的管理角色。相对而言,《发展吉林水产办法》中对渔业提出的建议要简略得多,只涉及改良捕鱼方法和对产品进行深加工两项措施。文中介绍了国外捕鱼船新技术,并针对渔户资本不足,无力升级设备的现象,提出组织渔业公司,凑足资金,以便逐步改良。而渔获易腐败,如天气炎热,销路不畅会给渔民造成损失,传统处理方法是晾晒鱼干,引入罐头制作工艺则有助于提高产品附加值,但与升级捕鱼船一样,此项技术所需成本过高,普通渔户恐怕难以从中受益。与农副业相关的题材在实业类讲稿中也有所提及,如《豆腐》一文中先引用日本农会的研究成果,介绍豆腐的营养成分,通过对比牛奶与豆浆的蛋白质、脂肪和糖分含量,说明豆浆的营养价值不逊于牛奶,且成本相对低廉,经常食用可改善普通中国民众膳食结构中缺乏蛋白质的问题。继而详述豆腐的两种制作方法,并援引李石曾在法国创办豆腐公司例,认为豆腐虽是常见之物,如能加意研究,大力推广,实现规模生产,小则能为个人致富之基,大则可为国家挽回部分利权。与农业类题材相比,工业类讲题的比重要小得多,如上表所示,15篇实业类讲稿中,仅《赶快扩张织维工业》一篇与工业有关。一战期间,中国轻工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但当时东北地区的现代工业基础仍相对薄弱,纺织业和矿业是这一时期通俗讲演中倡办工业的两个主题。前者已成为抵制外货运动最大的受益者之一,且投入资本相对较少,被证明是获益颇丰的行业,后者则可能是因吉林地区矿产资源丰富,加之外国资本开矿设厂的刺激,官方遂将发展矿业作为收回利权的举措之一。一般而言,工业类讲题具有两个特点,首先是内容主旨通常和国货运动紧密联系,如《赶快扩张织维工业》中开篇即大谈洋货对土货的冲击和②中国在对外贸易中的不利处境,视“现金流出为国家最危险的事体”,认为中国物产丰富,劳动力资源充足,市场庞大,如任外货充斥国内市场,终至国力耗尽,无法补救,因此必须极力扩张本国工业。此类讲题的第二个特点是涉及技术细节的内容相对较少,可操作性不强,通常只能提供简单管理经验和部分商品概况。无论纺织业、矿业或其他工业部门,在述及兴办方法时大体都围绕三点,资本需雄厚、经理要得人、设备应尽量先进,很少能根据行业差异提出更具体的建①《吉林省宜注意畜牧》,《吉林通俗教育讲演稿范本》1916年11月20日第10期。②《赶快扩张织维工业》,《吉林通俗教育讲演稿范本》1917年5月20日第16期。83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议。工业类讲题数量少,内容笼统,一方面可能由于通俗讲演面向的听众大多没有能力兴办工厂,另一方面也因为相关专业人才缺乏,鲜有更具实用性的素材,要求基层讲演员将复杂的工业技术问题一一讲解清楚,显然是不现实的。总体而言,实业类讲题以农业技术性内容为主,具备一定的可操作性,但偶尔也有少数讲稿考虑欠周,提出不切实际的项目。民国初年,吉林省政府曾尝试推广经济林木的种植,漆树因对土壤要求低且较耐寒,成为通俗讲演中重点推介的项目之一,《栽种漆树的法子》即是向民众介绍漆树种植技术的例子。文中提及的种漆新法源自日本,属当时先进技术,由马叔度引入中国,讲稿对漆树种植各项技术环节的讲解也颇为详尽。但漆树成材需十年时间,且每年四月采漆,此前两月必须气候温润方可出漆,而吉林地区冬季寒冷干燥,即便漆树可以成活,也很难产出优质生漆,推广漆树种植项目的尝试当然也就无法取得成效。不过此类讲题终属少数,多数讲演对提高民众的生产技术应有所裨益。此外,实业类讲题中还会引入一些先进的商业思想,为改良传统生产方式提供思路,最典型的例子是对公司组织的倡导。晚清时期的有识之士在与西方社会的接触中已认识到公司对于国家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薛福成的《论公司不举之病》中即认为,公司可“纠众智以为智,众能以为能,众财以为财,其端始于工商,其究可赞造化。①尽其能事,移山可也,填海可也,驱驾风电,制御水火亦可也。”而自洋务运动时期开始的实践活动也表明,西方式的现代公司运作方法更有利于吸纳资本,分担风险。农牧垦殖公司是东北地区出现较早,发展相对成熟的公司组织,但当时民间商人仍以个体经营模式为主,农民亦多沿习传统家庭生产方式,在基层社会推广公司组织有利于集中分散资本,使兴办规模较大的经济项目成为可能。通俗讲演中论及畜牧业、渔业和农副业发展时都曾提倡民众自发组织公司,合众人之力实现设备升级、规模生产和人才培养等目标。与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不同,吉林通俗讲演活动面向的听众主要为乡民,在农村基层社会中推广公司组织的效果当然未必尽如人意,但以国家舆论工具促进农业生产模式现代化的尝试,其意义应得到足够重视。卫生体育类讲题在讲稿范本中所占比例不多,但内容与日常生活关系密切,尤其是卫生类题材,主要专注于为下层民众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健康指导,因此①陈绍闻主编:《中国近代经济文选》,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75页。84 第二章通俗讲演内容分析在实际讲演中使用频率较高。讲稿内容多从衣、食、住三方面入手,介绍一些基本的卫生常识。如劝导民众衣物应时常换洗,保持清洁,被雨水淋湿的衣服要立刻换下,不可靠自身热力烘干;饮食要讲究新鲜干净,瓜果洗净去皮后方可入口,膳食搭配不宜过于油腻,但求适宜即可,注意防避蚊虫,以免食物受到污染致病;住所要宽阔向阳,经常打扫,每日开窗通风,院内多栽树木等。讲稿的编排显然也考虑到了季节因素,会根据时令变化调整讲演重点。如1916年9月的讲稿中有《秋季卫生》一篇,劝诫民众秋天昼夜温差加大,夜间应注意保暖,不可图一时爽快当街露宿,以免胸腹受寒,引发腹泻,且秋田禾高之时,野兽易隐蔽其中,在室外休息易被攻击,并特别提醒小儿父母留意孩子饮食,生冷瓜果不可食用过①度。1916年11月的讲稿中则加入《说冬季卫生》篇目,提醒民众取暖时要防范煤烟中毒,烧炕时注意控制温度,以免冷热刺激过剧,引发关节疼痛,出门避②免受寒,预防肺结核传染。卫生类讲演尤其关注下层民众的生活环境,认为穷人虽无法身着绫罗绸缎,享用丰腴食物,住进高楼大厦,但若能讲求卫生,粗茶淡饭亦可保持健康。文中所提之改良措施,也大多成本低廉,简便易行,如在夏季蚊虫较多时提倡使用苍蝇笼和苍蝇纸,降低患传染病的几率,晨起后要及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等。虽然中医在当时的上层知识分子中正受到猛烈批判,通俗讲演的内容却并不拘泥于传统和现代的分际,但求讲解清楚,易于民众理解,方法实用即可。例如多篇讲稿在提到传染病的防治问题时都引入了微生物的概念,《说注意卫生》一文甚至详细讲解了苍蝇的生理特征,包括翅膀和腿部的结构等,以便说明疾病传播的过程,上述内容属于应用现代生物学研究成果的例子。《十年长寿新法》则吸收西医经验,介绍美国新式的柔软体操,即每日睡梦初醒时在榻上徐徐运动,欠伸肢体的一套动作,认为坚持此法可强身健体,祛③病延年。同时讲稿中也经常使用中医概念,并介绍一些切实有效的治疗手段,如《说冬季卫生》中视冬天为收敛的季节,提出人体应顺应四季的变化,注重冬季调护,开春以后才能减少疾病。《秋季卫生》中在解释被雨淋湿的衣服为何要及时换下时,引用《洗冤集录》中的案例,认为暑湿之气藏伏衣内,一旦贴近人体就会从汗孔钻入,导致生病。讲解如何救护煤烟中毒时则介绍了用白萝卜汁灌①《秋季卫生》,《吉林通俗教育讲演稿范本》1916年9月20日第8期。②《说冬季卫生》,《吉林通俗教育讲演稿范本》1916年11月20日第10期。③《十年长寿新法》,《吉林通俗教育讲演稿范本》1916年10月20日第9期。85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服患者的方法。有时讲稿中会应用一些民间养生概念,以简化复杂问题的说明。如《讲起早的好处》一文在述及新鲜空气对人体的益处时解释说,“空气是人洗血的好东西,吸的空气新鲜,那血就洗得干净,血脉流通,精神清爽,身体自然①就强健了。”用洗血的说法取代血氧含量和呼吸原理等复杂问题,显然较易于民众理解,在面对知识储备严重不足的听众时,类似的讲解方法可能比严谨的科学普及更有效。为增强通俗讲演的社会效应,一些子虚乌有的民间故事也可被用作素材,如《说饮食》中用一秀才误食蝎子后患馋病,导致家财散尽的故事,劝导②民众要注意饮食卫生。综上所述,卫生类讲题给予民众很多实用的健康指导,但讲解方式相对多样化,内容未必信实。体育类题材的突出特点是国家主义色彩浓厚,与1915年后兴起的军国民教育思潮联系密切,但缺乏可操作性,多沦为空泛之谈。尚武精神原非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近代以来与西方国家的接触才使国防意识渐渐为普通民众所了解,一战中各国军事力量得到极大程度的展示,中国裹挟于整军经武的潮流之中,自不免受其影响。加之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被公诸于世,一时群情激愤,知识界在爱国主义感召下重拾清末以来的军事教育思想,认为只有全体国民皆受训练,有随时上阵御侮的能力方可保国雪耻,而体育又被视为军国民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通俗讲演中的体育类题材多从阐释体育对于个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着手,如《运动身体的益处》通过讲解达尔文的进化论,说明身体各器官用进废退的道③理,以此鼓励民众积极参与运动,强健身体,预防疾病。《国民注意体育与强国之关系》则强调的国家盛衰在于国民的强弱,并以德国和日本为例,认为普鲁士能从1806年的战败中崛起统一德意志,日本能由亚洲弱国一跃而跻身列强,④皆因注重国民体育。文中还特别提到了1915年5月5日的国耻,痛陈中国因兵不精械不利只能含恨忍辱的痛苦,说明“二十一条”确实为国家决意推行军国民教育的一大助因。《体育有强种的关系》侧重于从遗传学的角度分析中国人身体孱弱的原因,认为强壮的父母所生子女自然也强壮,疲弱的父母其子女就容易先⑤天不足,由此“种下疲软孱弱的病根,遗传下来,一代不如一代”,若要提高①《讲起早的好处》,《吉林通俗教育讲演稿范本》1917年1月20日第12期。②《说饮食》,《吉林通俗教育讲演稿范本》1917年5月20日第16期。③《运动身体的益处》,《吉林通俗教育讲演稿范本》1917年1月20日第12期。④《国民注意体育与强国之关系》,《吉林通俗教育讲演稿范本》1916年7月20日第6期。⑤《体育有强种的关系》,《吉林通俗教育讲演稿范本》1916年11月20日第10期。86 第二章通俗讲演内容分析民族素质,就必须使成年人皆养成勤于锻炼的习惯。讲稿中虽然也会谈及身强体健,精力充沛对个人生活和事业的好处,但最终都会将主旨归于保国强种,而东亚病夫一词的频繁出现也许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解释体育类讲演中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与世界强国接触带来的压力日益强化着中国的危机意识,官方尝试将这种危机感传递给下层民众,而身体的对抗成为国家间对抗最直观的体现。同时讲稿中也处处流露出对西方文明的钦羡之情,赞叹外国人体格高壮,精力充沛,神采飞扬,国内体育活动普及,运动设施完善,连俾斯麦高达280磅的体重都成为①令人激赏的对象。所推荐之运动项目也以西方流行的体育活动为主,如击剑、骑马、游泳、足球、赛艇等,偶有推荐八段锦等传统武术作为锻炼方法的文字,但均一语带过,并无详细讲解。在从各种角度反复强调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后,讲演中提供的锻炼方法和指导却极少,且常因过于粗略而不具备可操作性。如《说体操》中用大量篇幅说明强健身体的紧迫性和必要性,而关于体操的具体做法则只字未提,仅提倡民众在工作之余多参与踢毽子、跳绳、打秋千等游戏。《勤劳与体育之关系》甚至将日常劳动直接归入体育,称只要民众勤奋工作,身上的筋②肉就会越来越发达,白昼力作,夜能安寝,少生邪僻念头,可以致寿考。考虑到当时国内基础设施匮乏,运动场所和器械稀缺,推广西方流行的运动项目并不具备可行性,且社会教育不同于学校教育,很难组织民众集中进行锻炼,因此通俗讲演对体育运动的宣传成效不彰也在情理之中。讲稿范本中的特别类讲题数量最多,但主旨并不统一,八大类题材以外的讲题多被笼统归入特别类,其内容大体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教育问题,尤其注重探讨儿童教育的形式和方法,以突出家庭教育的重要地位和强调新式基础教育的优越性为特征。《教育儿童谈》和《说家庭教育》是关于家庭教育的两篇代表性讲稿,二者都尝试改变下层民众视教育为教师专属职责的观念。《教育儿童谈》首先指出,儿童只有在家庭内先受过良好教育,入学后才易于训练,“比方栽一棵树木,根本上已经培植完好,长到三四尺高以后,稍一护持就挺然而上,成了③一个端端正正的好材料。”继而详细讲解家庭教育方法,认为以忠孝节悌为核心的礼法教育是幼儿成长的根基,每日饮食起居的规矩应早早确立,问安、着装、①《说注重体育》,《吉林通俗教育讲演稿范本》1916年9月20日第8期。②《勤劳与体育之关系》,《吉林通俗教育讲演稿范本》1916年10月20日第9期。③《教育儿童谈》,《吉林通俗教育讲演稿范本》1916年11月20日第10期。87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吃饭和待客等礼数要督促儿童遵行。然后再辅以智识教育,其内容又包括识数、辩方、认字、记账各项,家长可利用平日游戏散步之机,启发幼童兴趣,除教孩子掌握浅近常识外,还能使他们将学习视为乐事。最后文中还指出了家庭教育应注意的几大事项,如富家子弟不可过于娇惯奢侈,但也不宜怒骂痛挞,以免伤害孩子廉耻之心,零用钱和压岁钱可引导儿童储蓄,有助于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等。《说家庭教育》则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说明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认为儿童的天性是判断力弱,模仿力强,父母教导不正,孩子自然行为不端。若父母多污言秽语,儿童就学会了骂人,父母常失信于人,日久孩子也就养成撒谎的恶习,父母爱占小便宜,孩子则可能渐渐沦为盗贼。因此身教胜于言教,为人父母①必须谨言慎行,身作表率,才可寄望于孩子出人头地。介绍新式学校的办学方法及其优越性也是教育类讲题的内容之一,如《初等小学堂的功课合功课的用处》详细说明了国民学校中所设各科目的用途,认为修身、国文、算数、体育、手工、图画、唱歌各课程的搭配符合儿童的天性,有益于德育、智育和体育的全面发展,比照私塾将学生禁于室内教成书呆子的方法要好得多。民国政府对待传统私塾的态度与清末新政时期相似,以改良为主,取缔为辅。考虑到新式小学堂的规模和辐射范围有限,通过培训塾师,改革教学内容等措施将私塾变为私立国民学校,以补基础教育资源匮乏之弊,也不失为折衷之策。但很多私塾因条件所限,无法满足新式教育的要求,多数乡村塾师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新学教育,难以讲授手工、美术、音乐等课程,即是新式教科书也不易购得,因此所谓改良往往是虚应公事。而私塾教育在乡村地区根基深厚,加之塾师收入与学生数量成正比,故而督课教勤,家长也多乐于送子弟入私塾,官方遂将私塾争抢学龄儿童问题视为新式教育扩张的阻力之一。考察民国前期吉林地区的通俗讲演内容可以发现,批评私塾弊病,宣扬国民学校优越性一直是教育类讲题的重点。除国民学校外,讲稿中还提及了露天学校、半日学校等新式教育机构。认为前者兴办较易,又可吸纳资质迟钝和体弱多病的儿童,建议附设于国民学校内,以补正常教育所不及。后者仅半日授课,且免收学费,贫苦子弟可入校学习,既能增进学问,开通知识,又不误②平时谋生之业。全面介绍各类新型教育机构,表明政府希望扩大新式教育影响①《说家庭教育》,《吉林通俗教育讲演稿范本》1917年1月20日第12期。②《穷苦子弟最好是半日入学堂半日习小工艺或作小买卖》,《吉林通俗教育讲演稿范本》1916年8月20日第7期。88 第二章通俗讲演内容分析力,使多数儿童都能接受国家认可的教育方式。此外一些比较新颖的儿童教育形式在通俗讲演中也有所涉猎,如《说童子军》介绍了一种1912年才传入中国的儿童教育模式,认为这种源于英国的教育方法符合儿童心理需求的发展,可以弥①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不足,又能防止孩童受物质文明腐蚀过甚。鉴于中国当时尚无儿童保护的相关立法,讲稿范本中还特别录入了美国牧师丁义华的一篇讲辞,指出保护儿童身体健康及受教育的权利是政府职责,中国应模仿欧美国家举措,制定禁止使用童工的法规,并推广简易新字和注音字母,便于贫苦子弟掌②握读写技能。除关注儿童教育问题外,民国前期的很多教育思潮在通俗讲演中都有所体现。如《养兵不如提倡军国民教育》中阐释了盛行一时的军国民教育思想,认为中国军人多市井之徒,缺乏训练和职业道德,素质堪忧,若能模仿德日两国成例,将军事教育寓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之中,则国民皆为精③兵,既可强国又节省经费。《小学毕业的学生都要注重谋生的方法》和《中国教育界的恐慌同救济方法》则体现了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二者都围绕学生就业问题展开议论,批评人们视学校为士大夫养成所的错误观念,前者认为初高两等小学校提供的不过是每个国民都应当接受的通识教育,若无力继续升学,就宜着手谋生之法,不应囿于成见,因顾惜所谓读书人的体面而拒绝从事农工商工④作。后者更直言不讳地指出,当时的学校毕业生已数倍于科举时代及第者,国家无法提供足够官职,因此学生毕业即谋求公职的做法实属好高骛远,若不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使学生有一技之长可以谋生,最终必定有损新式教育信用。《中国教育界的恐慌同救济方法》改写自蔡元培先生在江苏省教育会中的演说,文中提出了一些在当时颇为先进的教育理念,如蔡氏结合在欧洲考察的经验,认为投机性商业行将消亡,因此职业教育应专注于农工两项。民国初年方兴未艾的美感教育思想在讲稿中述及如何培养职业道德时也有所体现,蔡元培驳斥了时人借宗教力量振兴道德的建议,指出宗教乃非理性产物,不符合世界发展大势,以中国民众科学素养之低,贸然提倡宗教将贻害无穷。宗教之积极作用在于“能够教人⑤置身在利害生死以外”,而美育也具有同样的力量,因此应以美感教育代替宗①《说童子军》,《吉林通俗教育讲演稿范本》1917年5月20日第16期。②《文明国保护儿童的责成》,《吉林通俗教育讲演稿范本》1916年9月20日第8期。③《养兵不如提倡军国民教育》,《吉林通俗教育讲演稿范本》1916年10月20日第9期。④《小学毕业的学生都要注重谋生的方法》,《吉林通俗教育讲演稿范本》1917年1月20日第12期。⑤《中国教育界的恐慌同救济方法》,《吉林通俗教育讲演稿范本》1917年5月20日第16期。89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教。严复在赫伯特·斯宾塞的理论基础上构建出的德智体三育教育思想此时也仍在广泛流传,通俗讲演中将其视为国民教育目标。认为只要三育并重,就可养成道德高尚、身体强健、知识开通的国民,国力强盛亦自然可期。还有一些讲题涉及社会教育本身的方法问题,如《论今日学生宜组织演说会以练习演说》和《说演戏》分别介绍了校内讲演和新式戏剧在社会教育中的应用,其中关于学生练习讲演的必要性和演说技巧的讲解尤为详尽。文章首先指出,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中坚,将在很多关键领域承担重要责任,无论外交谈判、法庭辩论还是立法会议都需要有良好的口才,而要履行启蒙大众的职责更必须有优秀的通俗讲演能力,能把真实学问以浅近语言表述出来。由学生自发成立演说会,于闲暇之时举办面向校外公众的讲演,不仅能锻炼学生的个人能力,还可密切学校和社会之间的联系,对民众启蒙运动也大有裨益。文中还借鉴通俗讲演所的运作经验,建议学生演说会邀请社会名流到场讲演,以壮声势,扩大影响,并可应用一些辅助教学手段如电影等,引起听众兴趣。关于讲演技巧的说明则更加详细,除强调讲辞要内容生动,观点新颖外,还按身振和讲音两大项分别讲解了讲演者表达喜怒哀乐和爱恶情绪时应采取的肢体语言和语音语调。如“哀”一项即分为哀诉、悲伤、忧愁、痛苦四种,其语调各有不同,哀诉应“语势别放,务极静婉,声音宜低,感动人于不自如”,悲伤要求“语势务弱,腔调别流于急切剧烈,声音要低要柔”,忧愁“声音要弱,别发高声,腔调也要柔,并且要长”,痛苦一条下的注解则是“声①音含在喉中,静婉发出,腔调大小高低时常变换,也不妨偶作激烈语”。在通俗讲演中大力倡导学生演说会,传播演说技巧,说明民国前期官方对学生自发的讲演活动持宽容甚至支持的态度。虽然讲稿中也谈到青年因意气太盛,难免于讲演中流露攻击非难、逾越常轨之词,但若教师能善加引导,认真督责,反而可以将其变为学生修身的机会。事实上,学生自发的讲演活动一直是官办通俗讲演工作的有益补充,正如胡适所言,“那些‘同胞快醒,国要亡了’、‘杀卖国贼’、‘爱②国是人生的义务’等等空话的讲演,是不能持久的,说了两三遍就没有了。”而学生已接受相对完备的新学训练,有利于避免基层讲员讲演内容空洞的问题,有学生参与的很多爱国宣讲活动都取得一定成效即是明证。政治常识是特别类讲演的第二项重要内容,其中很多讲稿改编自上层知识分①《论今日学生宜组织演说会以练习演说》,《吉林通俗教育讲演稿范本》1916年7月20日第6期。②胡适:《胡适文集》第11卷(欧阳哲生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2‐53页。90 第二章通俗讲演内容分析子的作品,因而展现出较高的思想水准。1916年6月黎元洪继任大总统后,社会氛围相对宽松,通俗讲演中关于民主政治的讲题明显增多,国会制度、临时约法、司法独立和地方自治等各项内容都有所涉猎,且国家主义色彩均大为淡化,相当一部分文章显示出自由主义倾向。如《国会制度》一文从英国议会的起源讲起,追溯了《大宪章》产生的历史,上下两院的权限和运作方式,以及代议制的理论基础,进而指出由代表平民利益的众议院和更具政治经验的参议院共同组成的中华民国国会,可以兼顾公平和效率,既能保障人民利益,又不至于因缺乏行①政外交常识而有误国事。《说各省力争恢复约法的缘故》则从护国军务院提出的三项要求入手,对比了新旧约法的差异,批评1914年公布的《中华民国约法》是袁世凯挟势弄权的产物,认为唯有恢复《临时约法》方能正本清源,巩固立宪国基。尽管民国初年地方司法体系尚未取得独立地位,根据1914年颁布的《县知事兼理司法事务暂行条例》规定,“凡未设法院之司法事务,委任县知事处理②之”,但官方早已认可司法独立为国家制度建设要务,通俗讲演中对该问题也有所涉及。《说司法独立》即尝试将这一基本宪政理念灌输给民众,文中阐释了司法独立的理由、操作方法和制度保障,指出法官终身任职制可保证其任免和升迁不受行政官员干涉,进而保障司法独立,而讼案当事人也可根据司法独立原则,要求与案件有特殊关联的法官回避,以保障判决结果公正。最后文章强调,司法③独立是“国家保护人民最要紧的制度”,共和国人民务须了解。盛行于清末民初的地方自治思潮也是通俗讲演的重点之一,《自治(一)》和《自治(二)》两篇讲稿集中阐述了当时主流的地方自治主张。文中认为地方自治事宜千头万绪,应首先以保甲、修路和兴办小学堂三项为主,其事大多平常,民众易于参与,乡绅富户承担出资督率之责,中等以下人家出壮丁工作即可。因地方公共事业与民众自身利益密切相关,“事事都目睹亲历的,那利害关系当场就见出来”,故人民可将兴办地方自治作为参与国务的练习场,逐渐体会到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并非对立,“所有公益事业,还是个人各谋私益,不过盘算得好,会拢来成就一个极④好的总结果……就是国家政务,原来也是从多数的个个私益发生。”而国家对于①《国会制度》,《吉林通俗教育讲演稿范本》1916年8月20日第7期。②湖北省司法行政史志编纂委员会:《清末民国司法行政史料辑要》,湖北省司法厅司法志编辑室1988年版,第410页。③《说司法独立》,《吉林通俗教育讲演稿范本》1917年1月20日第12期。④《自治(一)》,《吉林通俗教育讲演稿范本》1916年10月20日第9期。91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地方自治不可干涉过度,只需颁布自治制度,为议事、执行、筹款和稽核等各项事宜定下一妥善章程即可,万勿重蹈清末兴办自治的覆辙,由地方官员用民间资本办理自治事务,既无益于养成民众的公共心,又容易导致官民矛盾激化。相对于热情空泛的爱国类讲题,特别类讲题中的政治常识性内容更侧重于阐释人民权利。如《国民要有财政上的常识》中首先承认国家由人民供养,并引用日本经济学家小林丑三郎的观点,认为普及财政常识不仅有助于民众理解租税制度,积极纳税,而且可使人民具备审查政府预算决算案的能力,“凡属种种不得当的费用,不合法的征收,都可以质问盘驳,国家节一分费用,人民就轻一分担负,真是人人都具有这等常识,所有国家需用款项,用得得当不得当,一一都周知了。”司法、财政、立法组织和地方自治等内容的加入充实了政治常识类讲题,使其成为讲稿范本中最具有现代意义的素材之一,并真正具备了开通民智的可能性。除上述两种讲题外,特别类项下的其他素材主旨相当庞杂,家庭管理、慈善事业、禁绝鸦片等内容都包括在内,且各讲稿的基本观点未必一致,甚至在探讨同一问题时,也常有相互抵牾之处。如《整理家庭的容易方法》和《论小家庭主义的适宜》都阐述了家庭管理的方法,但二者旨趣截然不同。前者提供的各项建议显然是面向传统的中国大家庭,认为治家首在确立家规,家人作息时间必须统一,家务分工应明确,各人恪守定章家中方能井井有条。针对大家庭人多事繁,利益分配不均的状况,文中提议在日常生活中采取同居分食的办法应对,并一再强调同胞之情的重要性,劝导民众不要因对遗产的贪念损害兄弟和睦。其中关于家庭理财一节所引用的经验也来自宗法制大家族主义践行者陆九韶,以量入为出为核心思想,将收入“十分均开,留三分作水旱不测的用,一分作祭祀的用,六①分作十二个月的家常日用”。文章最后明确提出,若父祖、兄弟、子侄能同居一处,和睦生活,实在是世间美事,且门庭兴旺,财产充裕正是国家富强的基础。而《论小家庭主义的适宜》中的主张则与当时知识界流行的论调有相似之处,认为大家庭人口众多,彼此依靠,不利于培养国民独立精神,发展健全人格,且子女过多难以教养,长大后不易成材,最终使家庭陷入人口越多家产越薄的怪圈。小家庭的最佳结构是夫妻二人,子女一二人,责任清晰,鲜有利益纠葛,虽无数代同堂的虚名,却更符合天演公理。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文中还对传统的婚姻观①《整理家庭的容易方法》,《吉林通俗教育讲演稿范本》1916年9月20日第8期。92 第二章通俗讲演内容分析和生育观提出了批评,认为世人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当作奢侈放纵的理由,实在是曲解了孟子的原意,普通人家多子的结果无非是艰于养,失于教,使“国①家每年徒增许多无知识的游民,家庭添许多无艺业的浪子”,且儿童死亡率已有所下降,即便生产减少,只要小心照料,保存的数量也不减从前。为劝说民众转变生育观,讲稿中甚至以动物的生育能力为例,说明竞争力越强的物种生育后代越少,竞争力越弱的物种生育越繁盛。中国传统的大家庭模式和宗法观念在民国前期受到新式知识分子,尤其是青年学生的猛烈批判,被视为追求个人自由的主要障碍。但考虑到民国政府在很多方面仍表现出对传统文化的依赖和对权威的尊重,于通俗讲演中出现如此激进的言论似乎令人诧异。一方面,类似的态度可以被视为对既成事实的认可,因为经济领域的冲击和城市化的推进不可避免地破坏了家庭成员间固有的联系,进城谋生的农民、手工业者和迁居城市的乡绅与其原宗族的关系可能早已细若游丝。官方对国家主义的大力倡导也在瓦解着家长的权威,通俗讲演的目标之一即是努力使民众意识到自己在国家和社会中责任,并时常强调人民对国家应负的责任,淡化家庭责任。而国民作为国家的基本分子,其地位至少在理论上是平等的,这就变相削弱了家长的全能作用。国家权力在司法和教育领域的扩张更打破了公权不干涉家庭关系的传统,加之男女平权、个人独立等观念的盛行,最终使建立在等级制基础上的大家庭结构趋于崩溃。另一方面,官方对小家庭模式和现代婚姻观、生育观的倡导也说明,北京政府在社会生活领域的保守倾向可能并不强烈,其西化程度应远超当时多数中国民众。慈善事业和禁绝鸦片是特别类讲演中相对重要的两个话题。民国初年兴办慈善事业的方式与前代大体相同,既有官方主持的制度化救济活动,也有民间自办的项目,而政府因资源有限,往往对倡办民间慈善事业更加热心,通俗讲演遂成为极佳的宣传工具。《说冬赈》和《贫民工艺厂的利益》两篇讲稿的主旨都是鼓励民众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前者劝导富庶人家捐资济民,既可获得名誉,又能保障自身安全,并特别强调办慈善并不限于富户,只要存人道精神,勇于任事,普②通民众都可以尝试集资兴办。与历史悠久的冬赈相比,清末时期出现的贫民工艺厂被认为是更先进的社会救济方式。当时的知识界普遍相信,贫民工艺厂教养兼施的形式比单纯为穷人提供衣食救济更有效,既能收纳走投无路的游民,不违①《论小家庭主义的适宜》,《吉林通俗教育讲演稿范本》1916年7月20日第6期。②《说冬赈》,《吉林通俗教育讲演稿范本》1916年11月20日第10期。93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人道主义,又可教他们学会一定的谋生技能,防止其因生活困顿走上犯罪之途,符合法律精神。《贫民工艺厂的利益》中一面号召民众集股捐资,多设慈善设施,一面劝诫游民要安分守法,在工艺厂中努力劳动,不可懒散应付,并批评拒绝进入工艺厂的贫民是“宁可图些眼前不道德的自由,决不想到将来的许多不道德的①不自由”。值得注意的是,慈善类讲题中经常表现出对穷人的严厉态度,将他们的贫困归因于性情怠惰,好逸恶劳,或行为不良,道德衰弱,传统文化中对待弱者的悲悯情怀似乎正在消亡,这也许可以被认为是西化潮流的影响之一。进入19世纪以后,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流行使多数西方国家在处理贫困问题时倾向于给穷人施加压力,并开始将就业因素纳入社会救济的考虑范畴内。以英国为例,1834年的《济贫法修正案》实施后,有劳动能力的人很难再得到政府的直接救助,贫民必须在济贫院中从事繁重的工作,才能换取基本生活资料,还要忍受责打、囚禁等惩罚。连当时的保守党政治人物迪斯雷利都认为,新济贫法使国家受到了羞辱,因为它等于宣布贫穷在英国是一种犯罪。而类似的严厉措施在《贫民工艺厂的利益》中却倍受赞誉,文中批评民众自发的施舍行为,称“中国向来施②舍饮食财物于乞丐,名为积福行善,实际上反害了他们”,并再三申明,滥施慈善会滋生奖励游堕的弊病,苛刻的纪律和管理则有助于穷人完善道德,养成勤奋劳动的习惯,其论调背后的逻辑与边沁主义者和马尔萨斯人口论的信徒们几乎毫无二致。尽管20世纪初的中国还很难称得上是一个工业国家,但官方和知识界的社会救济观念却与早期工业化时代的欧洲相近,有趣的是,彼时西方各国已在新自由主义的影响下逐渐改变将贫困现象与个人道德问题混为一谈的做法,转而以更积极的态度帮助底层人民。禁绝鸦片是晚清以来朝野上下有识之士的共识,而政府自1907年签订《中英禁烟条约》后也开始认真推行禁烟政策。根据条约规定,若中方能在1911年前有效减少本土鸦片的种植和销售数量,则英国也将相应递减从印度出口至中国的鸦片数额,每年递减额度为十分之一,直到1917年完全停止印度输华鸦片贸③易,率先完成禁烟目标的各省有权提前禁止英国鸦片进入本省。为履行条约中规定的责任,清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禁烟措施,严刑峻法不再是唯一的①《贫民工艺厂的利益》,《吉林通俗教育讲演稿范本》1917年1月20日第12期。②《贫民工艺厂的利益》,《吉林通俗教育讲演稿范本》1917年1月20日第12期。③于恩德:《中国禁烟法令变迁史》,中华书局1934年版,第259页。94 第二章通俗讲演内容分析整治手段,各种劝导教化活动作为辅助方法得到广泛应用,以禁烟为主旨的讲题在清末民初的通俗讲演中屡见不鲜,《十年期满之痛言》、《说鸦片之害》和《通俗教育的成效》三篇讲稿都与此相关。倡导禁烟的演说通常从两方面入手,其一是申明国家法律,强调民国时期的禁烟令较前代更加严厉,种烟、贩烟和吸烟者最高都将处以死刑。同时介绍部分监管措施,如英国在华的监督人员会明察暗访,上报私种罂粟者,官方已购置检验设备,吸食鸦片者将无处遁形等,以突显管理之严格,使民众勿存侥幸心理。其二是把吸烟行为和个人道德联系在一起,称吸烟者为毒鬼、贱骨头,指责其道德败坏,毫无廉耻,带累社会,辱没国家,甚至猪狗不如,诸如此类的言论俯拾皆是。在时人看来,以极尽侮辱之词劝令禁烟乃是激励烟民知耻而后勇的慈悲之举,并无不妥之处。需要指出的是,《吉林通俗教育讲演稿范本》中对各讲题的分类并不精确,主旨相似的题目经常分属于不同类别。但其中提供的素材基本表明了官方对通俗讲演活动的定位,即通过普及自然和社会常识,使民众具备普通智识,以爱国主义热诚激励民众,增强其对国家主义的认同感,一言以蔽之,将普通民众变为符合现代国家要求的国民。第二节通俗讲演活动的实施一、官方素材在通俗讲演实践中的应用如前所述,定期上交讲稿是吉林通俗讲演所考查讲员工作成绩的方式之一,这使得大量在讲演活动中实际应用过的讲辞得以保留,我们可以从中窥见部分基层讲员与民众直接沟通时的情境。绝大部分演讲主题符合官方要求,但讲员对于讲演题目的取舍,讲稿范本的修改以及少量自撰讲辞都表明,他们对于通俗讲演重点的把握和理解显然有独到之处。首先就讲题而言,《吉林通俗教育讲演稿范本》中提供的题目可谓面面俱到,而讲员关注的问题则相对集中。如附表所示,以吉林县立通俗讲演所为例,1916-1928年间,至少有774个题目应用于讲演,其中爱国类讲题143个,道德类讲题120个,实业类讲题118个,共占讲题总数的49.2%,常识、卫生和守法类讲题合计仅占19.7%。讲演场次的分布则更加明显,1575场演讲中,爱国、道95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德和实业类题目的讲演次数分别为359次、241次和271次,占总数的55.3%,除特别类外的其他类型讲题合计仅占21.9%。与讲稿范本提供的素材相比,一个引人注目的变化是,爱国类和道德类讲题的比例均大幅上升,常识类和守法类讲题的比重则相应下降。如前所述,《吉林通俗教育讲演稿范本》中的爱国类讲题约占十分之一,而在实际讲演过程中,其比重几乎增加了一倍。讲员们显然非常热衷于此类题材,即便听众因之生厌也仍然不改变选题,董会昌在1921年一篇题为《说国家之组织及爱国的方法》的讲演中自嘲道,“这讲演员每逢开讲就离①不了爱国,不但听的无味,即是讲的亦似乎无意思”,足见爱国类讲题应用之广。但与讲稿范本中的内容不同,讲员很少谈及国家对国民的责任,更不会从自由主义的角度阐释国家出现的原因,要求民众顺从国家意志几乎成为他们唯一关注的问题。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常被简单地捆绑在一起,强调个人对国家的热爱和奉献,并有意夸大外部威胁,以越南、朝鲜、印度、波兰等国为例,彰显亡国之民的悲惨处境,有时其言辞近乎恫吓。高凤纪在1918年一篇提倡军国民教育的演说辞中这样描述亡国惨状,“不但我的田地房屋要由他主,就是我的性命也得由他吩咐,叫活不敢死,叫死不敢活”,进而提出应在儿童教育中即开始灌输爱国主义,“要叫小孩知道国就是家,家就是国的道理……自小就知道亡国家也②跟着要亡的道理,大了自然不敢不去爱国了”。在这里,爱国已非民众自然感情的流露,而是覆亡压力下的无奈选择。沈殿在1926年一篇涉及国家与国民关系的讲演中说得更加露骨,“大凡人有一身一家,全赖国家的护庇,要是无有国家,身且不保,何况家呢?所以为国民的,总请要把国家看的如同性命一样。”他试图以犹太亡国史事为例,说明亡国即伴有灭种的危险,但因对犹太民族的母系血缘认定体系缺乏了解,其阐释过程错误百出。沈殿将犹太人的通婚制度理解为异族压迫的结果,认为犹太男子不得与异族女子通婚,女子则可嫁给外族男子是“外③国人想出的灭族化种的法子”。此类以危言迫使民众爱国的演说,其成效如何不得而知,但显然与塑造现代国民意识的目标南辕北辙。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时,讲员也倾向于要求民众牺牲私利,保护国家利益。伊通县讲演员李德英在《说鼓励爱国心》中呼吁道,“最要紧时候,那怕是损失个人的财产,牺牲①《吉林省教育厅档案》,吉林省档案馆藏,J110‐05‐0276。②《吉林县立讲演所档案》,吉林市档案馆藏,34‐1‐15。③《吉林县立讲演所档案》,吉林市档案馆藏,34‐2‐61。96 第二章通俗讲演内容分析①个人的生命,也要为国家效命的”,并认为舍身报国乃是国民的天职。总体而言,与官方提供的爱国类素材相比,讲演中的自由主义色彩被进一步淡化,国家主义成为主导思想。道德类题材在实际讲演中的比例变化也相当明显,讲稿范本中的道德类讲题不足一成,而应用于讲演的此类讲题约占总数的15%。个人道德是讲演中最关注的问题之一,但其内涵并不明确,传统行为规范仍然受到推崇,职业道德也经常提及,有时公共道德也被视为个人道德的一部分。很多复杂的社会现象都被简单归结为道德问题,如伊通县讲员王海泉在《说官吏、议员及军人的道德》中认为②政治腐败的原因是官员不讲道德,国内军阀混战的原因是军人不讲道德,甚至有讲员将国货销路不畅的原因归于消费者不讲道德。振兴道德则被认为富民强国的灵药,很多讲辞中都表达过类似的观点,中国贫弱不堪源于国民不讲道德,只要各行各业的民众都能完善自身道德,遵循古代圣贤教诲,自然可以挽回颓势。泛道德化的说教在实际讲演中普遍存在,考虑到讲演范本中道德类讲题的比重已相对较小,这一现象颇值得玩味。儒家的道德评价体系自维新时代起就开始受到新式知识分子的批评,但改革者们对未来完美世界的描述表明,道德仍然被视为历史进步的动力之一。及至民国初期,官方的主导思想显然已更接近于物质主义,通俗讲演素材中常识类和实业类讲稿的数量均超过道德类也许可以从一个侧面证明该趋势。一方面,官方在努力尝试将种族竞争、国家主义、科学观念等一系列对多数民众而言或生疏或新奇的思想和知识向下层社会输出,另一方面,讲员们却似乎更习惯于用传统的道德评判体系阐释问题。这就使通俗讲演的立论常常陷入困境,既要强调国民身处激烈竞争的时代,必须努力挣扎才能求得生存权利,避免亡国灭种的悲剧,又要求民众遵守各种农业时代的道德标准,其中难免出现矛盾之处。讲演员赵维东在《说体智德三教育》中给出了自己的解释,他认为传统道德应该予以保留,但也要顺势而变,扩充其内涵,“如修身一事,是无论古今为人不可少的了,但今日的时势不能但讲独善其身,必还要做出于国家有益,于社会有益的事来才算尽了此身的义务,若像古来隐士独善其身的,在今日却不③足贵了,若人人全想如此,那社会上的事还有谁去做呢。”当道德、礼教和秩序①《吉林省教育厅档案》,吉林省档案馆藏,J110‐05‐0310。②《吉林省教育厅档案》,吉林省档案馆藏,J110‐05‐0306。③《吉林县立讲演所档案》,吉林市档案馆藏,34‐2‐40。97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的世界被残酷竞争取代时,这大概是讲员能对现实做出的最大让步,伦常道德必须保守,但可扩充其内容或做一些新的解释,用各种含义模糊甚至面目全非的教条阐述新问题成为讲员们常用的讲演方式。常识类讲题是官方讲演素材中的重要内容,自然常识和社会常识题材合计约占讲题总数的五分之一,而实际讲演场次的比重却下降了近一倍,1575场讲演中仅有140场与常识类题材有关。普及常识本是通俗讲演最重要的目标之一,但讲员对此类讲题似乎并不感兴趣。一方面可能由于讲演素材中的内容多与自然科学有关,讲员所受新学训练不足,存在理解障碍,另一方面听众对此类与日常生活关联性不大的题目兴味索然也是事实。破除迷信是常识类讲题中出现频率相对较高的内容,其中并不涉及自然科学知识的细节问题,且风水、占卜和烧香等事为民众所熟知,详尽生动的自撰讲稿显示讲员对此问题着力甚多。这表明很多通俗讲演员并不缺乏科学意识,也尊重科学知识,至少不反对官方以科学取代部分传统民间文化的做法。但他们需要适当的素材用于宣传,由于其所受的科学训练严重不足,过于专业化的材料对讲员和听众而言都不太合适。用于讲演的守法类题材比重也较讲稿范本中有所下降,且主要集中于告诫民众遵守法律一项,官方素材里宣传现代法治精神的内容极少在实际讲演中出现。除特别类讲题外,其余主要题材中只有实业类和体育卫生类基本保持了在讲稿范本中的比例,说明振兴实业和提高国民身体素质是讲员和官方共同关注的问题。二、讲演员对官方素材的选择汇总讲演报告表中的题目可以发现,讲员最关心的话题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提倡国货、振兴教育、地方自治和戒除鸦片,此外介绍国内外热点时事也占据了相当多的场次。1919年前后是国货运动的鼎盛时期,通俗讲演中与此相关的内容极多,仅《提倡国货》和《设法叫他不够本为抵制的手段》两篇讲稿使用次数即高到50余次。作为近代社会参与度极高的爱国运动之一,讲员显然也被激烈的民族主义情绪裹挟其中,自愿为国货运动摇旗呐喊。很多发源于城市的爱国浪潮正是通过通俗讲演深入乡村地区,感染底层民众,官方往往将其视为培养国家主义的有益因素,但用过于情绪化的爱国主义动员人民,结果是难以预料的。地方自治也是讲员们热衷的话题,民国初年的讲演员大多深受清末新政时期地方98 第二章通俗讲演内容分析自治思潮的影响,有些人还接受过官办自治教育机构的训练。他们不仅认同自治为立宪国家之基础的理念,对于办理自治事务的相关细节也有所了解,1917年地方自治恢复后,通俗讲演中以自治为主旨的讲题大幅增加。上述两个例子说明,讲员对于题材的偏好会影响讲演活动的进行,当他们关注的话题得到官方支持或认可时,相关内容就会在短时间内成为通俗讲演的主要题材之一,而影响讲员兴趣的因素很多,受教育背景、时事热点转移甚至某一时期的个人经历都可能左右讲员的选择。同时讲员对官方素材的理解偏差也可能导致既定的社会教育目标无法完成,比较讲稿范本和讲员自撰讲辞可以发现,作为与现代文明密切相关的元素,自然科学和法制观念于实际讲演中被放在相对次要的位置,爱国主义和道德规范则成为通俗讲演里最突出的主题,实际上最终传达给民众的并非完整的官方意识形态,而是经讲员消化理解后的部分片段。如前所述,讲稿范本中的很多文章无法直接应用于讲演,讲员需结合本地情况加以改编,或增加受众熟悉的事例,或将措辞进一步通俗化,可以说讲员对素材进行再加工的过程是不可避免的。这使官方意识形态中的某些积极因素在实际讲演中被弱化,如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常识的比重大幅下降,现代科学意识和法治精神很少提及等。但同时一些消极因素也得到了讲员的修正,如讲稿范本中毫不掩饰的对民众的鄙薄态度。显然通俗讲演活动面向的受众很大一部分属于所谓的下等社会,政府虽多次宣布讲演的目的在于普及常识,使一般人民养成国民资格,但就讲演内容而言,其中的很多观点对民众并不友善。如《国会制度》中先承认“立宪国最要紧的是叫人民出来管管国家的事情”,之后又担心“一般无知识的平民”会耽误国家事务进行。此文作为讲稿范本中颇具民主意识的样本,尚且对民众智识抱怀疑态度,其他文章中提及普通民众更是常以愚民、乡愚、愚顽等词指代。尽管讲员也常在讲演中流露出责备人民的倾向,但上述刺眼字句很少出现,讲演者多自称为“兄弟”,有时也以此称呼听众,“同胞”、“朋友”都是经常使用的词汇。在纠正民间陋习或批判不良社会现象时,自撰讲稿中直言不讳地斥责之词也明显减少,转而以鼓励民众模仿现代生活方式,遵守道德行为准则为主。这些措辞变化表明,讲员虽未必否认官方对民众知识水准和道德程度的定位,但至少在讲演过程中力求拉近和听众的距离,已达到更好的社会效应,类似的务实主义行为客观上推进了通俗讲演活动的开展。99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同时,官方意识形态中的某些要素通过讲员的加工得以强化,竞争即是一个典型例子。为强调国家存在的必要性,讲稿范本突出了竞争因素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将社会达尔文主义用于理解国家关系,但作为官方行为,关于国家冲突的内容表达得相当谨慎克制。讲员们则对官方提供的素材做出了极端化的解读,以讲稿范本中《亚细亚洲人种的分别》和讲员提交的讲辞《说亚细亚洲人种的分合关系》做比,可以清晰地看到上述变化。《亚细亚洲人种的分别》属于常识类讲题,主要介绍当时体质人类学对于亚洲人种的认识,包括体貌特征,迁徙历史等内容,文中除感叹马来人种受白人侵害日渐稀少,竟有灭亡的趋势外,并未表现出过多的民族主义情绪。而讲员自撰稿《说亚细亚洲人种的分合关系》则完全不同,开篇即谈起种族竞争问题,“世界上人类种族不同,各国现今都想强自己的①种族,弱他人的种族,这虽然是一己私心,可也是自强的公理”,文章结尾又号召,中华四万万同胞“当亲同一体,彼此互爱,结成一个大团体,励精图治,要强中国自己的种族”。又如讲稿范本中《智育德育体育要并重》一文,只对教育方法问题发表了议论,强调三育并重的必要性。而讲员使用的底稿《说体智德三教育》则在多处引入竞争观念,用以说明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性,文中认为“自②从世界交通,文明的竞争日甚一日”,如中国人不能再体能和智能两方面与外国人竞争,“是断乎不能生存的了”。讲员们显然高度认同官方素材中对于世界大势的论断,并将其广泛应用于各类题材,包括职业教育、振兴商业、政治常识在内的很多讲题都把国家或民族间的竞争列为论据之一。总体而言,官方意识形态中与民族主义相关的要素,其对抗性内容多在传播过程中被放大或扭曲,而政府小心谨慎,力图避免冲突的意图却极少在实际讲演中得以体现。如讲稿范本中论述国货问题时会提醒民众,振兴之途主要在于提高中国制造业水平,不应盲目抵制外货,更不可侵害外商的合法利益,谈到对外交涉时强调要以开放平和的心态对待交涉事宜,不要像义和团一样胡闹,有误国事,甚至在讲解畜牧业发展的方法时也会要求牧民注意严守边界,不可越界放牧,以免造成领土纠纷,有碍边防。民国初年,官方以民族主义为媒介倡导国家主义的意图尚不如国民政府时期明确,但已展露出类似的意向,而知识界中即便是自由主义者也大多抱有深切的民族主义情怀,数量庞大的底层知识分子群体更视民族主义和国家主义为振兴中国①《吉林县立讲演所档案》,吉林市档案馆藏,34‐1‐12。②《吉林县立讲演所档案》,吉林市档案馆藏,34‐2‐40。100 第二章通俗讲演内容分析的良方。一面是国家力量倡导,一面是讲员自身拥护,民族主义和国家主义成为通俗讲演中的主流观点也就不足为奇,但讲员任意夸大对抗性成分的现象也说明,政府实际上很难驾驭多变而情绪化的民族主义。此外,讲员自撰稿的另一特点是水平参差不齐,地区差异显著,且有鲜明的个人风格。一般而言,省立讲演所和吉林县立讲演所的稿件水准较高,僻远乡镇如伊通、濛江、舒兰等地的讲稿相对粗糙。优秀者如吉林县讲演员沈殿的破除迷信系列讲演,分别对烧香、占卜和风水堪舆进行批判,其行文流畅,条理清晰,语言生动,符合听众心理,颇具说服力。在《破除命运的迷信》中,他认为万事皆有因果,却并无定数,普通人家子弟若能努力进修,掌握真本事,也可渐入小康,富豪之家若奢侈无度也必沦为贫民,由此劝导民众用因果关系看待事物的发①展和个人际遇,不要执迷于虚幻的命运。《破除烧香的迷信》中则直言所谓神仙一说,不过是用来管理下等人的工具,“说天上有神仙,能管人间事,作好事那神仙就给他好报应,作坏事那神仙就给他坏报应,那下等人知道有这么厉害的②事,所以就不敢作恶为非了。”若是觉得烧香灵验便为非作歹,有恃无恐,就如同种高粱却指望收谷子,是万不能如愿的。文中还使用了很多饶有趣味的打油诗或民间俗语,便于听众理解,如讽刺风水先生时说道,“风水先生惯说空,指南③指北指西东,世间若有真龙穴,何不先谋葬乃翁。”总体而言,类似的优秀讲稿数量稀少,多数讲员自撰稿内容空洞,常流于浮夸的口号式宣传,伊通县讲员提交的81篇讲稿,平均每篇仅四百余字,甚至无法满足通俗讲演的基本时长要求。高凤纪的《一心努力爱国》堪称此类粗劣讲演的代表,全文仅二百余字,除将国家贫弱的根源归于人心不齐外,通篇充斥着“要劝众位兄弟们,万众一心,努力爱国”,“大家把天良放出来,干些有益的事儿”,“存着这爱国两个字在脑筋里面,一刻不可忘记”之类的口号,这些空话显然很难真正打动听众,也不能给予他们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通俗讲演活动自然就收效甚微。自撰稿的主旨也相当琐碎,讲员个人对一些社会现象的粗浅评论经常被用于演讲。如王海泉的《说眼镜钟表之奢侈》中批评目力健全者佩戴眼镜是追求奢侈,无守时需要却买钟表的家庭是④讲究时髦,颜振鳌的《城市学校与乡镇学校之比较》将城镇学校和乡镇学校学①《吉林县立讲演所档案》,吉林市档案馆藏,34‐1‐15。②《吉林县立讲演所档案》,吉林市档案馆藏,34‐1‐15。③《吉林县立讲演所档案》,吉林市档案馆藏,34‐1‐15。④《吉林省教育厅档案》,吉林省档案馆藏,J110‐05‐0306。101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生的食宿条件和学习环境做比,认为城镇学校风气开通但是花费大,贫民子弟选①择乡镇学校就读即可。胡殿柏则抱怨民众不明时势,听到警报就无法安心工作,以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为例大谈镇定心的重要性,要求居民不要轻谈是非,荒废本业。很多自撰稿不过是对世风人情随意评论一番,见解又相当平庸,根本无法达到通俗讲演的目的,直到官方统一编纂的讲稿范本出现后这一状况才有所改善。讲员的选材角度也常常受个人喜好影响,如吉林县讲员高凤纪热衷于评论时事,尤其喜欢讲说国耻类内容,尽管官方实际上并不积极鼓励民众去了解相关历史,特别是民国后的外交交涉细节。高凤纪不但在讲演中回顾了自鸦片战争起的数次中外战争,痛陈中国失地丧权之耻,而且还详细讲解时事动态,并对与东北地区牵涉最深的日本抱有相当大的敌意。他在1918年3月一篇题为《说日本对于中②国之野心》的讲稿中介绍了大量中日外交冲突,包括轰动一时的昌黎案和长春③案,山东各界反对日本设立民政署的斗争,吉长铁路交涉事宜等,号召民众认清日本狼子野心,奋起争夺东北利权。在该讲员提交的讲稿中,有近半数稿件与上述内容有关。伊通县讲演员颜振鳌则偏爱中国传统文化,讲题多为《孔子为万世师表》、《保存国粹就是爱国》、《尊重私德》之类。在《尊重私德》中他认为,曹操、王安石、张居正等个人德行有亏者虽位高权重却不受民众敬畏,说明尊重私德是中国社会的固有性质。中外国情有别,国人多无恒产、无职业,受教育程度不足,且法律不甚周密,若再丢掉注重私德的传统,伤风败俗、背理害人之事④必定愈演愈烈。官方编订的通俗讲稿范本发行后,通俗讲演内容过于随意的问题有所改善,但讲员按照个人喜好选择讲演题材的现象长期存在。按照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勒温的“守门人”理论,在信息传播通道中可以对信息进行扣压、扩展、构成或重复的个人称为“守门人”,他们对信息的筛选和过滤,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受众接收到的内容,这是信息流动过程中必然存在的现象。而通俗讲演活动中的讲员显然扮演了“守门人”角色,他们根据自己对国家意识形态的理解,综合考虑听众接受能力、当前时事热点等因素,筛选并重组①《吉林省教育厅档案》,吉林省档案馆藏,J110‐05‐0315。②1913年9月11日,直隶昌黎车站内日军因买梨与商贩发生纠纷,警察调解后散去,晚间大队日军包围警署,对内开枪射击,击毙警察三名,重伤两名,抢走军械衣服多件,成为轰动一时的昌黎案。参见王慕陶编:《远东通信社丛录》第4编,商务印书馆1914年版,第288页。③1913年9月15日,长春日本料理店前卖梨商贩因与日本人争道被殴打,警察出面劝解不成,遂将小贩带至警署,日本兵百余人拥至警署,捆去警察四人,抢走军械多件,此案最终以地方官员与日本领事和解告终。参见王慕陶编:《远东通信社丛录》第4编,商务印书馆1914年版,第289页。④《吉林省教育厅档案》,吉林省档案馆藏,J110‐05‐0315。102 第二章通俗讲演内容分析官方素材,讲演员的价值观、喜好、思考方式、都将融入演讲材料,对官方塑造现代国民意识的尝试产生深刻影响。第三节通俗讲演内容分析一、知识阶层对官方构建现代国民意识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通俗讲演中所展现的官方意识形态可以被看作是民国初年各方知识精英观点的融合性产物,其中既包含了国家主义、民族主义和集体主义等思想,又夹杂着少量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的理念。政府希望在建立开明形象的同时保持政治运行稳定,努力调和各种相互矛盾的文化流派,并尝试采择其中的部分思想用以构建符合自身旨趣的所谓现代国民意识,国家与上层知识分子的微妙关系对此过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首先,官方与知识精英们对于当时中国社会状况的认知显然存在很多共识,就民众文化领域而言,双方都认为普通民众的素质尚不能满足现代国家要求,向下层社会输入先进思想改造民众意识是相当必要的,热衷于探讨国民资格问题可以被视为上述共识的表现形式之一。通俗讲演稿中国民资格一词出现的频率远超国民权利,被用于各类话题,理想的国民至少要具备以下几个特点,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认同集体主义价值观,了解基本的科学和社会常识,追求个人道德的完善,此外还包括一系列如身体强健、无烟酒赌博等不良嗜好之类的琐碎要求。在官方语境下,国家和社会的界限极其模糊,它们被想象成是一个与个人或家族相对的宏大有机体,个体则成为其中的单元,对整个体系负有天然且不可推卸的责任,民众能够承担此项责任的素质可称之为国民资格。作为一个内涵不断变化和扩充的概念,国民资格的含义受多种思想影响,传统的儒家修身教育、西方的古典自由主义、德国和日本的军事威权主义以及社会达尔文主义等都曾在不同程度上影响过官方和知识精英对国民资格内容的定义。总体而言,双方对此概念的理解都带有一定的道德色彩,一方面要求民众具备自省精神,不断提升个人道德水准,另一方面强调个体的公共服务精神。但官方和知识阶层对于国民资格现实意义的理解则存在分歧。知识精英们因有感于民众素质低下而倡导国民资格概念,其目的在于普及教育,全面提高民众素养,使人民皆有能力承担民主国家国103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民之责。而官方却将国民资格塑造为一个先决条件,宣称只有满足国民资格各项要求才可能享受国民权利。利用或改造知识界流行的理论,使其符合国家意识形态宣传的需要是通俗讲演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以爱国主义为例,通俗讲演中“爱国”一词被滥用的现象始终存在,并早已突破公共议题范畴,成为个人道德的评判标准之一。在官方的爱国舆论宣传中,一方面通过描绘中国伟大的历史形象,并将其与破败贫弱的现状做对比,激发民众的义愤之情。另一方面则利用已深植于民间的传统伦理道德体系,以国家代替君主,将国家塑造为国民的衣食之源,要求国民感恩于国家。而知识界对于爱国主义显然有另一番解读,陈独秀于1919年6月在《每周评论》上发表题为《我们究竟应当不应当爱国》的文章,批评当时高涨的爱国热情大部分是非理性的产物,并直言“我们爱的是国家为人谋幸福的国家,不是人民为国①家做牺牲的国家”。如此激进的自由主义观点,甚至有发展为反国家主义立场的可能性,自然不会为官方主导的舆论宣传工具吸纳,但这个例子反映出国家与上层知识分子的关系中矛盾的一面。民族国家、爱国主义等概念多是近代以来经西化知识分子介绍而逐步传入中国的,民国初年的中央政府已意识到国民认同的必要性和潜力,并尝试将传统文化中固有的忠诚观念与现代爱国主义相结合,以便维持权力的正当性。当绝大部分与个体主体性有关的理念被清除后,虚幻的国家利益成为至高无上的信念,这显然不符合自由派知识分子的初衷。尽管知识界的主流正逐渐趋向于国家主义,但多数言论仅表达了要求国民认同集体主义价值观或更具公共服务精神的希望,将国家利益无条件凌驾于个人权益之上的观点尚不多见。对国民教育思想的改造是官方利用学界理论的另一典型案例,按照民国学者陈青之的说法,国民教育思潮兴起于1915年前后,最初的含义与通识教育相近,是指给一般儿童以必需的生活技能教育,“这种教育,凡属国民,皆有享②受的权利,故谓之国民教育”。而通俗讲演中的国民教育则被赋予和国民资格类似的含义,除培养基本生活能力外,人民必须接受道德、体能、纪律等全方位的训练,进而认识到个人为国家组织的一分子,唤起国家观念和为国献身的精神,如此才能堪任国民资格。与知识界对国民教育的定位相比,官方的国民教育思想带有强烈的国家主义色彩,教育成为刻板的陶铸工具,民众经过此项训练后则成①陈独秀:《常识之无》,陕西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74页。②陈青之:《中国教育史》(下),东方出版社2012年版,第659‐660页。104 第二章通俗讲演内容分析为国家机器的一部分。如前所述,政府尝试吸纳并调和各种相互矛盾的文化流派,其表现之一是通俗讲演中对对西方文明的钦慕之情和和对传统文化的依赖之念并存。与清末民族主义兴起时期的自信乐观情绪不同,对中国国民性和民族心理的批判已渗入辛亥革命后高涨的爱国主义浪潮中,并日益成为常见的主题。在通俗讲演中则体现为对民间习俗和民众心理的批评,西方国家的行为方式被认为是文明的标尺,成为官方号召民众学习的榜样。如破除迷信系列讲演中屡次称赞外国人不烧香不信邪,所以能国富民强,倡导公共道德时则以国外公园环境整洁,运作良好为例,①批评国人各谋私利,不讲公德。在中外对比中突显西方文明的优越性并要求听众对其进行模仿几乎成为通俗讲演的一种程式化说明方法,甚至对国外实际情况不甚了解的基层讲员也经常把一些道听途说的传闻用于讲演。除介绍各类西方先进新技术外,职业教育、家庭生活、公共卫生等话题中都经常提到国外范例,涉及缠足、早婚等移风易俗类讲题时更要把“西洋各国所无”当作重要论据。一般而言,通俗讲演中的西方文明主要以榜样的形象出现,其与本土文明对抗性的一面相对弱化,这固然与政府避免外交冲突的谨慎考量有关,但自清末以来的西化潮流显然也发挥了重要影响。官方意识形态中的理想社会,不仅在物质文明层面上几乎完全西化,民众精神生活中的很多细节也被要求遵循西方文明的某些信条,但讲稿中经常流露出的危机意识表明,西化潮流的根本动力似乎仍来自于亡国灭种的竞争压力。值得注意的是,官方素材中介绍西方文明的内容远远多于讲员自撰稿,国外名人事迹和格言经常出现,直接论及中外冲突的内容相当有限。讲员自撰稿中的民族主义情绪则要强烈得多,大量篇幅被用于渲染国家竞争的残酷性,这说明以底层知识分子为主的基层讲员群体对于西方文明的恐惧和厌恶可能不亚于对其物质文明的钦慕,至少他们对西方文化的好感度要远逊于精英知识分子。与此同时,对传统文化的依赖感在通俗讲演中也表现得相当明显。官方素材和讲员自撰稿中都经常使用儒家经典来证明其见解的合理性,如《纳税的义务》中在谈到税款用途时引用了《孟子·滕文公》中“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②君子”的观点,并宣称,“现在讲究政治的人,大半都崇尚孟子的学说”,据此①《吉林省教育厅档案》,吉林省档案馆藏,J110‐05‐0310。②《纳税的义务》,《吉林通俗教育讲演稿范本》1917年5月20日第16期。105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要求国民照章纳税,不可令公职人员枵腹从公。伊通县讲员宋福谦的《戒除烟酒》里也曾将《论语·乡党》中“惟酒无量,不及乱”一句作为箴言,用以劝导民众①适量饮酒。评论时事以“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国必自伐,然后人伐之”激励国民奋发图强,倡导实业用“生民之本,足食为先”为证,甚至讲解食品卫生时也会将孔子“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的饮食习惯作为标准。但与维新时代不同,这一时期以西学比附中学的现象明显减少,反之用中学比附西学的做法则相当普遍。通俗讲演中论及西式观念时经常会在中国传统文化内为外来事物寻找一些牵强的依据,以证明其与本土文化体系并不矛盾。如宋福谦的《说男女平权》一文中,试图用夫妻一体一词说明传统等级化家庭伦理规范的实质正是平权,甚至将夫为妻纲和夫唱妇随作为男女平权的例证,宣称②此观念是中国自古就有的,并非起自外洋。当讲演中倡导的行为准则与某些传统文化信条发生冲突时,官方和讲员都倾向于重新解释传统文化的内涵,以证明其与新式观念并不矛盾。如在反对早婚多子习俗时,讲稿中多次纠正民间对“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含义的错误理解,指出孟子的原话是针对舜不告而娶之事立论,所谓无后乃是未尽到后辈责任的意思,因此古代圣贤并没有提出过要人尽早结婚的要求。反对堪舆之术时则追溯了风水观念的起源,认为古人为先祖选择葬地,“不过要将父母的骨骸封藏稳固……只图后来不至为城郭道路所践踏,河渠③暴水所冲毁”,而近人却将其当作求财求福的门径,实在有违古人原意。上述事例表明,民国前期官方意识形态中的西化成分虽然在逐步增长,但深植于民间的传统文化意识仍然受到充分重视,政府显然无意用西化行为方式彻底取代传统文化,而是希望使二者保持某种程度的平衡。同时,以中学比附西学的做法似乎也暴露出官方对于传统中国文化思想在新时代的价值表示怀疑,西方文明的强势毋庸置疑,只能依靠寻找中西文化的共同点来挽救民族自尊心。无论如何,传统文化的核心部分仍被小心地保护着,其中不合时宜的成分已渐次剔除,有利于在激烈变动的时代维持传统的合理性,这一做法与新传统主义者颇有相类之处。民国初年的知识精英们意识到,西方文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是全方位的,其深度和广度实际上早已突破清末士人所设的“中体西用”之界。对中国的①《吉林省教育厅档案》,吉林省档案馆藏,J110‐05‐0309。②《吉林省教育厅档案》,吉林省档案馆藏,J110‐05‐0309。③《吉林县立讲演所档案》,吉林市档案馆藏,34‐1‐15。106 第二章通俗讲演内容分析西学传播者而言,“西用”的范畴和对象是明确且日渐扩充的,由最初的器物层面延伸至制度层面,直至发展到思想价值层面,而“中体”的含义则相对模糊空洞,并有逐步萎缩的趋势。辛亥革命后,儒家神圣的精神规范与社会政治制度之间的联系迅速减弱,在西方文明的强大压力下,作为被动学习者的中国知识分子感受到了深刻的精神危机,即便是西化程度较高的新式知识分子也很难完全摆脱传统文化的羁绊,保守主义遂成为一种自觉的文化意识。需要指出的是,民国时期的保守主义者并不排斥西方物质文明,也很少否认进化论,他们的立论大多建立在承认整个宇宙和世界秩序是有机进化的基础上,只是对于将西方文明嫁接于中国本土文化之上的进化路径表示怀疑。文化保守主义者倾向于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看作两个各自独立的部分,精神文明作为绝对价值的保存库,既处于现代社会政治进程之外,又构成了衡量进程的评判标准,因此精神文明的价值应居于物质文明之上,而注重精神世界演进的中国文化则优于追逐物质利益的西方文化。他们怀疑西方道德价值,认为中国价值观的核心与西方的道德价值观相对立,坚信中国文化的更新必须以本土文化为载体,部分保守主义者主张恢复以社会为本位的价值观,否认利己主义的道德正当性,提倡人际关系的和谐。不难发现,文化传统主义的部分观点和官方倡导的国民意识有些许互通之处,其中对个人修养、伦理道德、社会和谐等理念的认可皆与通俗讲演的旨趣相同,在保护本土文化基础上激发民族主义感情的思路也得到官方的明确支持。如《说体智德三教育》中提到伦理的重要性,认为中国“最重伦常,这就是我国的特色,古圣讲得极其完密,后人不可不遵,若是将本国的伦常道德先不能保守,是一国的特质先亡了,①那国如何能存呢?”《保存国粹就是爱国》则向听众介绍了国粹的概念,指出传统文化为历代圣贤的智慧和气度积累而成,是国家的精神力量,其重要性超过②财力和兵力,若“国粹耗失,这个国就靡有实力,国粹存在,国家也存在”,因此要竭力保存国粹。上述讲辞表明,与各类全面反传统的新文化流派相比,文化保守主义显然更符合政府需要,官方吸收了大量文化保守主义者的观点,并尝试将其用于构建现代国民意识。值得注意的是,官方在选择应用学术界成果时主要着眼于宣传需要,并不关注素材本身的科学性,这导致大量已经过时的观点被用于通俗讲演。如前文所述①《吉林县立讲演所档案》,吉林市档案馆藏,34‐2‐40。②《吉林省教育厅档案》,吉林省档案馆藏,J110‐05‐0315。107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的人类学问题,在论述中国人种起源时,有利于振作民族自尊心的“西来说”曾受到众多学者们的追捧,汉民族先祖被描绘成将先进文明移植于中国的殖民者,而落后土著居民则被驱逐至沿海岛屿。这一过程与近代西方殖民者的征服活动颇有相似之处,说明当时深受进化论影响的中国学界不但认可殖民征服活动的正当性,而且将其视为推动历史进步的英雄壮举,并希望通过证明祖先的殖民者身份以彰显中国人种与外国人种具有同样优秀的特质。但进入民国后,“西来说”开始逐渐受到质疑,一方面是由于部分学者对中国早期古典文献的运用方法提出质疑,认为古典文献不应是正统观念的神圣园地,而只能作为研究历史的材料,其真实性有待重新评估,作为“西来说”重要论据的神话传说也一并受到怀疑。另一方面,“西来说”本身的逻辑缺陷恐怕也是其日渐式微的原因之一,如果承认汉民族祖先以先进文化入主中国的殖民活动是正当的,那么近代以来强势的西方对中国的侵略也同样具有合理性。尽管民国初年以章太炎、梁启超为代表的中国人种西来说倡导者实际上已放弃此学说,更有部分学者致力于批判这一假说,但1916年的通俗讲演稿范本仍采信此说。已在学界受到广泛质疑却被官方列入标准宣传素材并长期使用的观点不只一例,举凡于国家主义有利的思想多被纳入讲演材料。以军国民教育为例,1915年兴起的军国民教育热潮到一战结束时已渐趋冷却,教育界人士对政府在学校中推行的军事操练表示反感,提出教育应以养成健全人格为本义,在学生中灌输忠顺盲从思想不符合时代潮流。加之德国战败引发知识阶层对尚武精神的反思,更加速了军国民教育思想的衰落,此后中小学校中的兵操科目逐渐取消,代之以体育科。而通俗讲演中提倡军国民教育的篇目却一直存在,迟至1921年仍在使用。总体而言,新文化运动时期活跃于知识界的各主要思想流派中,文化保守主义对官方构建的现代国民意识作用最大,西化倾向更强烈的自由主义则影响力有限。这一方面是由于自由主义的根基相对薄弱,核心理论仍以引进外来思想为主,缺乏与本土文化的深层次联系,且其中蕴含的个人主体意识与官方倡导的国家主义意识形态相悖。另一方面,一战损害了西方文明的蓝图,维新时代极力趋新的知识分子如梁启超、严复等都对西学稍感失望,自由主义者的种种西化主张更显得不合时宜。实际上,国家意识形态与知识界各思想流派都有矛盾之处,而官方以实用主义的态度,采择并融合符合其旨趣的观点,将改良主义、国家主义、集108 第二章通俗讲演内容分析体主义、民族主义等思潮融为一体,用以构建现代国民意识。二、官方构建的现代国民意识特征以民族主义情绪支持国家主义信念是官方构建现代国民意识的特征之一。20世纪早期,激烈的民族主义思想曾在中下层社会产生广泛影响,对于多数底层民众而言,民族主义情绪几乎是他们表达国家观念的唯一方式。1916年以后,深陷军阀混战困境中的北京政府显然意识到民族主义强调国家统一的特征有利于巩固中央政权,而各地军阀也均承认国家统一观念,乐于打出民族主义旗帜,民族主义遂成为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倡导,并在民间社会颇受欢迎的意识形态,也自然被纳入官方构建的现代国民意识之中。但考察标准化的通俗讲演素材内容可以发现,政府在提倡民族主义方面仍多有保留,其关注焦点也并不在此。正如余英时先生所言,近代中国的民族主义带有工具化倾向,“一个政治力量是成功还是失败,就看它对民族情绪的利用到家不到家。如果能够得到民族主义的支持,①某一种政治力量就会成功,相反的就会失败。”实际上,官方对于在底层民众中宣扬民族主义思想可能并不热心,甚至抱有警惕心理,但以此支持国家主义观念是符合政府利益的策略。②民国学者普遍认为,教育界中的国家主义思潮兴起于1922以后,但通俗讲演里的国家主义思想却贯穿始终。讲稿中出现的国家形象带有全能主义色彩,它代表着一切文明和现代化的要素,并对民众的日常生活和行为方式享有充分的控制权。民众的形象则暗示为是愚昧、落后、守旧、不成熟和顽固不化的,他们必须在国家至上的信念引导下,抑制和放弃私人利益,改变传统的生活方式和理念,转向符合国家旨趣的现代行为规范,如此才可具备国民资格。而国民又是一个高度物化的概念,他们要自觉履行各项义务,为国家提供财力和物力支持,富有牺牲精神,同时不应对国家行为提出任何质疑。一言以蔽之,国民的价值来源于其功能性,即国民支持国家机器运作的能力。个体的自然属性被放在相对次要的位置,多数情况下仅作为引导民众遵循国家意志的工具。如倡办实业的演讲篇目中经常鼓励听众追求个人财富,但又多以为国家增加富源为最终落脚点。值得注意①余英时:《现代儒学的回顾与展望》,三联书店2012年版,第22页。②舒新城:《舒新城近代中国教育思想史》,吉林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222页。109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的是,通俗讲演向民众灌输的国家主义观念并非完全意义上的现代国家主义,国家与国民的关系中不仅包含权利义务成分,还掺杂了大量私人道德和感情。最常见的例子是将国家履行各项行政职责的行为当作对国民的恩惠,要求国民感恩和报答。如《论今日学生宜组织演说会以练习演说》中对国家兴办教育之事评说道,“国家费了多少金钱,经多少人材,千思万虑,群策群力,替国民兴教育立学堂,苦心孤诣,应该社会上人都要感激不尽,赶紧把子女送到学校去读书,报答国家①的恩义才是。”将家庭伦理延伸至国家层面的现象也相当普遍,如《调查学龄儿童合强迫教育的缘故》中以幼稚孩童比喻不明事理的民众,而国家则扮演明智的②父兄角色,认为“一国如同一家”,国家强制人民遵循其意志就如同父兄教导子弟一般合情合理。在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外交失败后,建立强大和统一的国家几乎成为中国现代民族主义最强烈的诉求,官方则在此情感基础上大肆扩张国家主义的舆论空间,将各种含义模糊的现代和非现代性因素都囊括其中,形成一种以控制和服从为核心的半现代国家主义。思想内容的矛盾性是官方构建现代国民意识的另一特征。如前所述,通俗讲演的内容既反映了知识精英的认知与官方意识形态的共同之处,同时也将各方差异包含其中,矛盾性遂成为通俗讲演的一大特征,而讲员个人的偏颇思想则使问题更加突出。由于讲稿来源过于复杂,文中对某些问题的认识难免有些许差异。如美国牧师丁义华的《文明国保护儿童的责成》中认为,寒素子弟“失了教育的③机会,这都是政府放弃责任的缘故”,其他讲稿却多将政府兴办教育视为对人民的恩惠。又如讲员自撰稿中经常流露出对外国在华活动的反感之情,将中国贫弱的原因归因于外国势力,极力倡导抵制外货运动。而梁启超的《乡土观念与对外观念》则明确批评了对排外思想和活动,指出国家竞争理应光明正大,“如若自己靡有可靠的本领,只是妒忌他人,时时刻刻想倾轧他人,学那无知无识的村妇行径,这真可耻极了”。且民众的盲目排外运动往往无甚成效,“起一回国际交④涉,大家就约定排斥某国货物,其实交涉形势何尝因此就有变动”,因此与各国交通仍需取开放主义,以自立自强为本。如果上述矛盾之处仅是通俗讲演中因①《论今日学生宜组织演说会以练习演说》,《吉林通俗教育讲演稿范本》1916年7月20日第6期。②《调查学龄儿童合强迫教育的缘故》,《吉林通俗教育讲演稿范本》1916年9月20日第8期。③《文明国保护儿童的责成》,《吉林通俗教育讲演稿范本》1916年9月20日第8期。④《乡土观念与对外观念》,《吉林通俗教育讲演稿范本》1916年9月20日第8期110 第二章通俗讲演内容分析技术性问题处理不当而导致的缺陷,那么对法制观念的不同阐释则直接体现了官方意识形态的内在矛盾。1916年7月20日出版的《通俗教育讲演稿范本》第六期中出现过两篇内容互抵的守法类稿件,《人民不可放弃法律上的权利》和《劝息讼》。前者主张“自己应有的权力,别人不得损害,如有损害的,可以起诉法庭,要求赔偿”,并将个人权利与国家利权联系起来,认为“士农工商都要各人主张自己应有的权利,不敢放弃,那外人夺取的权利就可以收回,这是与国家社①会都有密切关系的”。后者则沿袭了传统的官方指导思想,以息讼止争为正确的价值取向。将诉讼视为受人挑拨的结果,力劝民众勿将民事纠纷诉诸法律,称“国家设官理讼,除非要有真正冤屈,才不得不起诉讼,至于小小事件,总以和解为是”,兴讼不仅耗费财力,且为家族耻辱,“我祖我父,从不喜欢兴讼,我破了家②法,怎样对得起祖父”。与《劝息讼》主旨相类的题材很多,如《勿唆人兴讼》、《说人不可好讼》、《说讼事竞争的难言》等,累计讲演超过二十余次。相较之下,传递现代法制理念的讲稿《人民不可放弃法律上的权利》只能存在于纸面之上。这说明在官方意识形态中,保护并倡导个人权利意识的观念和传统的治民思想并存,而后者显然是主导因素。综上所述,民国政府构建或更新国民意识的意图本身有其合理成分。帝制时代的中国政治文化和民众文化是被一套相对完善的价值观统合为一个整体的,家国体系使二者间存在相互沟通的桥梁,而19世纪以来的内外冲击最终使这套古老的价值观分崩离析。中华民国作为现代民族国家,同样需要类似的整体性文明将政治和民众文化涵盖其中,使其不至因剧烈的动荡而产生断裂。但考察现代国民意识的构建过程可以发现,官方认可的现代化元素仍以自然科学常识和某些西方行为规范为主,包括个人主体意识在内的现代文明内核并未囊括其中,允许国民参与并影响国家事务的思想也停留在理论阶段,一旦涉及具体问题,政府对民众能力和潜力的不信任感即显露无遗。官方对民众教育活动的定位实际上也与前代差异不大,所谓的现代国民意识,其核心目的仅在于教导民众既要不断为国家机器输送资源,又要顺从管理者的意志。至少在国家政权层面上,中华民国曾经与激进的革命者形象紧密相连,而短短几年后的国民意识形态建设中却出现了大①《人民不可放弃法律上的权利》,《吉林通俗教育讲演稿范本》1916年7月20日第6期。②《劝息讼》,《吉林通俗教育讲演稿范本》1916年7月20日第6期。111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量保守主义因素,且已表现出由文化保守主义转向政治保守主义的趋势。说明这个以西方政治文明为模板建立的新国家,其思想根基仍相当浅薄,一旦国家机器开始运作,就会不自觉地回到传统的轨道上,通俗讲演中倡导的半现代国家主义国民意识即是明证。112 第三章通俗教育讲演员群体研究第三章通俗教育讲演员群体研究对中国的知识分子阶层而言,民国初年至20世纪30年代是一个特殊时期。一方面他们失去了传统上与国家政权联系的稳定途径,在与民众的接触中也无法再以政治权威的面目出现,但仍保有学者的声誉;另一方面,工作性质的职业化和专门化使大量知识分子流入教育领域,在启蒙群众的名义下继续发挥其影响力,社会教育机构也因之成为来源复杂的底层知识分子最为集中的场所之一。本章试以民初吉林通俗教育讲演所讲员群体为例,通过考察讲员的选拔、培养和考核制度,探讨官方语境下对通俗讲演员的要求及这些规则的影响,并以讲员履历和报告为依据,重建他们的生存和工作状态,包括讲员的文化层次、收入水平、代际差异等,进而分析讲员的文化和政治立场,探寻其形成的原因,以及他们是如何影响基层社会现代化改造进程的。第一节吉林通俗教育讲演员的来源一、通俗讲演练习所吉林省通俗教育讲演员培训机构以讲演练习所为核心,同时由清末地方自治研究所和法政学堂演变而来的自治讲习所及法政学校也是讲员的重要来源,二者目的性虽不如讲演练习所明确,但其毕业证书也可为从事通俗教育工作之资格凭证。这些培训机构分属不同行政层级,时限不一,长则六个月,短则三个月,课程内容各有侧重。民初官办通俗教育活动虽一度颇具声势,但终属社会教育范畴,仅被视为正规教育的补充,中央政府对此多有倡导规范,而少实质性财政扶持。且地方各属于兴办之事不甚积极,大多拖延塞责,难以建立规范完善的讲员培训系统。民国初年百业待举,“教育行政长官及地方热心教育之士均无不竭力提倡,①亟图社会教育之普及”,短期培训遂成为培养社会教育工作者的主要形式。实际上这种速成培养模式在民国初年曾大行其道,从税务、警务传习所到清丈传习所,种类繁多的官办临时培训机构训练了大批具备一定专业技能的政府公务人①《吉林省教育厅档案》,吉林省档案馆藏,J110‐01‐0023。113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员,使人才匮乏的窘困局面得以缓解。但因学习时间有限,学生通常需具备一定知识背景,或有相关从业经验,或接受过初中级基础教育,或直接从在职人员中选拔。学校的教学条件大多简陋,教员不过寥寥数人,学生来源也常常鱼龙混杂,素质参差不齐。依照教育部1915年10月颁布的《通俗教育讲演所规程》第九条之规定,讲员需年满25周岁,并满足下列条件之一:讲演传习所或通俗教育研究所毕业者;曾任讲演一年以上著有成绩者;曾任小学校以上之教员或简易师范毕业者;教育①会劝学所各职员;地方绅董夙有学望者。就吉省而言,省会和繁荣市镇的讲员大多符合规程要求,僻远边荒之地则力有未逮。因有清末举办宣讲所经验在前,吉林提学司(后改为教育司)早在通俗讲演所创设前既已认识到选拔和培养讲员的重要性,并于1912年11月颁布《通俗教育讲演练习所简章》,决定采用上海通俗教育研究会意见,于省垣设立讲演练习所,专司讲员培训之职。讲演练习所为期六个月,学习内容大致包括雄辩学、声容学、修辞学、论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社会教育学等。规定每属推选两名学员入所,所需经费由各属认解,每员106元,学员毕业后分回各地推行讲演。于开展通俗教育前预设讲演练习所培养人才,企划不可谓不周详,但效果却不甚理想。首先是学员选拔困难,根据《通俗教育讲演练习所简章》的规定,入所研习者须具备下列资格之一:曾充宣讲所宣讲员者;简易师范毕业者;法政自②治研究毕业者;地方公民热心公益,素擅辩才者。该项要求在省会及繁荣城镇尚可实施,于荒僻之区则难以推行,桦甸、方正、绥远、濛江等多县先后致函提学使司,声明县境内实无合适人选。绥远州知事胡承喆称州治内民户寥落,且居民多为商贾,“此等人所知者,某物之行情,所熟者,某品之销滞。盖其背弃乡井室家之乐,以来此蓝缕甫启之区者,其唯一目的所贯注,惟在年末纯益之多寡,一旦欲使之纳身教育之途,坐荒己业,以为一方之公益谋,不掩耳而走,即只有③避不见人耳。”方正县知事郑浩以边荒之地人才缺乏为由,迟迟未提交学员人选,④称“能合资格者或不愿往,或因职务阻碍又未能往”,至讲演练习所开课前夕才选定当地第二初等小学校校长陈丙午入所研习。以无合格人选为由请求免予选送①宋恩荣、章咸:《中华民国教育法规选编》,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534页。②《吉林省教育厅档案》,吉林省档案馆藏,J110‐01‐0023。③《吉林省政府档案》,吉林省档案馆藏,J101‐02‐0477。④《吉林省政府档案》,吉林省档案馆藏,J101‐02‐0477。114 第三章通俗教育讲演员群体研究学员的县一度多达十余地,提学司不得不严词督责,申明即便无送选学员亦须承担讲演练习所经费,并降低标准,令各属选派热心公益的当地居民即可,如本地实无资格相当者,亦可选送外籍人员。按照最初规划,讲演练习所系由三十七县组织而成,每县送校二人,然最终入学者仅四十六人。财政负担沉重是各县不愿派员入省学习的主要原因。根据提学司训令,练习员所需经费由各属分担,可遵照教育部临时宣讲办法通令,于行政费项下开支。1913年3月编制的讲演练习所预算表显示,六个月内教职员薪工及杂费开支合①计1896元,每属均摊51.24元,学员膳宿费由各属酌给。两月后又规定各员膳宿统归官办,经费暴增至7844元,每属须摊212元,各县抱怨负担过巨的公函遂纷至沓来。濛江县知事林秉芳函称,“(濛江)山深林密,地瘠民贫,经济困难②达于极点……惟是涸泽求渔,目的万难达到。”桦甸县知事颜之乐称当地用款须县议事会批准,财务处不得擅专,且“历年公亏积十余万吊,现已罗掘无术,势③必取之于民,当此风潮甫息之际,何敢再议加捐。”饶河县知事赵邦泽则一再申明该地为初设之区,情形与内地不同,“全境人口不满二千,升科熟地仅千余晌……边荒既少商铺通融,复无公款挪垫,欲劝令捐纳,边民无识,莫肯输将,④欲节省公费以解交,边地食用昂贵异常,不堪赔累”,故只得恳请暂免。最终提学司不得不让步,允许各属从自治经费项下拨付该项开支,即便如此,部分县的应缴学费仍需省财政垫付,个别县的余款迟至两年后尚未结清。尽管《通俗教育讲演练习所简章》中对入学资格的要求并不严苛,生源匮乏的现象仍普遍存在,部分地区竟至全境无一人投考。符合条件者大多已为出任公职,不愿改业,且官办通俗讲演机构的运作模式尚不明确,使讲员工作对于新式教育体系下培养的年轻人缺乏吸引力。吉林省首批通俗教育讲演练习所学员的履历显示,大部分学员都曾经历过前清自治研究所的训练,至少三分之一的学员担任过公职,而明确表示接受过系统化新式教育者仅五人,其中两人为中等程度,其余三人为高小毕业。清末《自治研究所章程》要求入学者应为当地士绅,由此推知,民国初年吉省参与通俗讲演培训的学员构成应与清末自治研究所相类,以传统教育模式下培养的中年士绅为主,仅有少数人接受过粗浅的新学训练。学员①《吉林省教育厅档案》,吉林省档案馆藏,J110‐10‐0377。②《吉林省教育厅档案》,吉林省档案馆藏,J110‐10‐0125。③《吉林省政府档案》,吉林省档案馆藏,J101‐02‐0477。④《吉林省教育厅档案》,吉林省档案馆藏,J110‐10‐0292。115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年龄普遍偏大,并深受传统教育影响,可能是导致讲员的文化立场趋于保守的因素之一。表3.11913年吉林省通俗教育讲演练习所部分学员履历姓名籍贯履历杨彬吉林吉林府司法养成所毕业赵维东吉林吉林府自治研究所毕业郎寿山珲春高等小学毕业李绍棠长寿司法科书记长,劝学所文牍员王书铭长寿自治研究分所毕业,乡自治宣讲所讲员陈丙午方正县自治研究所毕业,第二初等小学校校长白瑞峰方正省自治研究所毕业,县议事会议员王德馨额穆县属教育会副会长王殿邦长岭县自治研究所学员孔照达阿城宾州府自治研究所毕业,阿城自治研究分所所长王恩沛阿城宾州府自治研究所毕业,阿城自治研究分所讲员刘维中阿城业儒高士明汪清县属自治研究所毕业胡文明永智士绅高凤纪永智永智镇议事会庶务员周宝濂尚礼自治毕业学员李庆瑞尚礼师范毕业学员袁献璋桦川自治研究所学员董会昌同江省立中学肄业生沈玉和舒兰省立第一高等小学毕业生于和桦甸高等小学校甲班学生徐景文桦甸士绅赵东瀛双阳士绅资料来源:《吉林省教育厅档案》,J110-01-0023,J110-10-0016,J110-10-0289,J110-10-0292,J110-10-0373,J110-10-0466,J110-10-0467;《吉林省政府档案》,J101-02-0477。116 第三章通俗教育讲演员群体研究根据现存的课程表可知,1913年的省立讲演练习所共设置八门课程,每周36个学时,其中雄辩术所占课时最多,为每周6学时,设施法、修辞学、论理学(逻辑学)和心理学这四门与讲演技巧密切相关的课程共占16学时,比较宪法、社会学和各国教育状况合计11学时。总体而言,讲演练习所的课程设置侧重于讲演技巧和实践,目的在于培养讲员临场讲演的能力,与此相关的课程占总学时的70%,基础性课程仅占30%。可见官方对通俗讲演员的职能定位主要局限于传达国家意志,不鼓励其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立场。讲员只需考虑如何吸引听众,将通俗讲演的社会效应最大化即可,至于所讲题材和内容则多来自于官方范本,受到严格限制,讲员对其是否有足够深入的理解并非培训机构关注的重点。①表3.21913年通俗教育讲演练习所课程表上课时间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9:00-9:45比较宪法修辞学比较宪法修辞学比较宪法比较宪法10:00-10:45社会学论理学社会学论理学各国教育状况各国教育状况11:00-11:45雄辩术雄辩术雄辩术雄辩术雄辩术雄辩术1:00-1:45设施法心理学论理学设施法心理学论理学2:00-2:45设施法心理学修辞学设施法心理学各国教育状况3:00-3:45修辞学实习社会学实习社会学实习二、地方自治讲习所与讲演练习所不同,地方自治讲习所的宗旨较为模糊,以养成地方自治人才为目标。全国范围内兴办自治讲习所的热潮始于1919年,以北京模范自治讲习所为起点,逐步向地方推广,至1922年已深入县级。自治讲习所的招生范围更广,不再局限于具备选举权的地方士绅,根据《各县地方自治讲习分所章程》的规定,选派学员须具有以下资格:一为年在三十岁以上者;二为曾在法政学校一年半以上毕业、或前清举贡出身、或曾任与荐委任以上相当之实职者;三为曾办理地方公益事务二年以上、具有经验者;四为未曾受刑或破产之宣告者。可见地方自治培训机构首重学员的法政知识和自治经验。基层自治讲习所的运作状况表明,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招生要求可以进一步放宽,热心公益且有志于地方自治①《吉林省财政厅档案》,吉林省档案馆藏,J109‐02‐1096。117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建设者皆可报名。地方自治讲习所招生较易,并有大量学员愿自费入所修习。以1922年吉林县地方自治讲习所为例,首期招生51人,其中11人为自费学员。申请自费入学者中,既有法政警务学堂毕业生,也有地方活跃士绅,更有多人因未能如愿入学联名请愿,要求续招二班自治学员。与清末自治研究所相比,讲习所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1909年颁布的《自治研究所章程》规定,自治研究所讲授内容包括奏定宪法纲要、法学通论、现行法制大意、谘议局章程及选举章程、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及选举章程、调查户口章程、其他奏定有关自治及选举各项法律章程、自治筹办处所定各项筹办方法,课程设置单一,主要围绕行宪和选举①展开,且明确要求“讲授宗旨应以恪守奏定地方自治章程不越范围为要义”。自治讲习所的学习内容则大为拓展,地方自治的各具体事项如文教、卫生、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大多囊括其中,更具可操作性。培训时间相对缩短,每期仅三个月。自治讲习所并非专为培养通俗讲演员而设,但其所颁发的毕业证书是入职讲员的有效凭证。由讲员出身构成可知,仅由自治讲习所毕业而未接受过讲演练习所培训的讲员不在少数,因此了解自治讲习所的学习内容和培养方式有助于研究讲员群体的知识水平和职业素养。自治讲习所课程设置以实用性为着眼点,分为十门,包括慈善行政、教育行政、卫生行政、自治法令、地方财政学要义、户籍法、自治法规、劝业及公共营业、自治纲要和道路水利及土木行政,根据档案中的一份地方自治讲习所毕业试题可以约略推知其讲授内容。自治讲习所因其宗旨着眼于培养自治人才,故与自治相关事宜尤为突出,在各科目中均有体现。如“卫生行政均有何项机关属于自治团体,此其目的安在?”“户籍事务是否自治团体行政,其于行政统系上处何位置?”“集会与结社有无异同,地方自治团体得谓为结社否?”“国家行政相对者称为自治行政,而自治行政本系国家行政之一部分,地方行政事业之发达有特长之点试论说之”,“国家对于市乡自治团体之监督办法,其重要之目的果安在?”②另一类试题侧重于考查技术性问题,如“少年不良可惜可惧,欲施救济应用何项方法能使其改恶迁善?创办之初采何制度为适当?试详论之。”“下级自治团体所应设之国民学校,如无财力不能设置,或不能如数设置,或设置而不能支持,依照教育法令究有何种方法以补救之?”“在我中华民国今日现状之下,通俗教①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编:《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下),中华书局,1979年,第747页。②《吉林县立讲演所档案》,吉林市档案馆藏,34‐2‐60。118 第三章通俗教育讲演员群体研究育讲演所在教育行政上之价值为何?”“信用合伙对于经济上之功效安在?”“信用合伙以何式为优,其适行以何式较易?”“公路与私路应依何标准而为区别?”“道路植树事业对于吾人有何利益,试详论之。”“饮料水于卫生最有关系,为保公众卫生应以何法研究之?”“关于选举之方法乃有数种,惟文明程度较低之国家应以何法补救,试详说之”,“选举权为公权之一种,未取得中华民国国籍之外①国人能参与县议会之选举权否?”与注重技巧性训练的讲演练习所相比,自治讲习所的学员因对所讲主题有相对深入的学习和了解,更有助于开展通俗讲演活动。因录取条件宽松,取消了选民资格限制,自治讲习所的招生过程颇为顺利,并未出现全境士民投请送考者竟至无人的窘境,但与入学热情形成反差的是学员的学习状态。1922年6月21日吉林县地方自治讲习所的一份通告中谈到学员中“听讲者固居多数,而藉请假旷课者亦所在恒有”,并重申了学校纪律,“每逢上课时仅领讲义并不在堂听讲至三日以上者,即按照未经入校讲习定章,合当自行退学;除例假之外,接连旷课至三日以上者迨毕业时扣去实分数三分之一;每星期内无论已否请假,旷课至六点钟者迨毕业时扣去实分数十分之二;每学期内旷②课时间计逾上课时间三分之一者迨毕业时决不发给毕业证书。”可见对部分学员而言,自治讲习所的吸引力可能主要在于短期内取得的资格凭证。三、法政学校20世纪20年代前,出身于法政学校的讲员曾占据相当大的比例。法政学堂本是清季为适应新政需要产生的新型学校,1909年以后大盛,数量远超其他专门学堂。民初法政学校的扩张更是一日千里,学子皆视其为通往仕途的捷径,趋之若鹜,“旧尝授业之生徒,求为介绍入学校,入何校,则法政学校也,报章募③集生徒之广告,则十七八法政学校也。”民国学者高践四在回顾这一时期通俗教育事业的发展历程时,曾将法政学堂林立与袁世凯复辟帝制并列,作为阻碍民众教育发展因素之一。他认为人人皆追求做官的捷径,却忽视了民主政治的基础在④于健全的公民。法政学堂属于正规教育体系,运作规程相对严格,但入学要求①《吉林县立讲演所档案》,吉林市档案馆藏,34‐2‐60。②《吉林县立讲演所档案》,吉林市档案馆藏,34‐2‐58。③黄炎培:《黄炎培教育文选》(中华职业教育社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年,第10页。④高践四:《民众教育》,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第34页。119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较为宽松,年在二十五岁以上,国文具有根底者即为合格。修业期限通常为两年,课程包括法学通论、宪法、刑法、行政法、商法、民法、民刑诉讼大意等专业科目,也提供财政学、政治学、国家学、农业政策、社会学等选修课程。1915年后,法政学校毕业生渐有供大于求之势,加之许多学校管理混乱,生源良莠不齐,“学员以纨绔子弟居多数,宿舍以内则麻雀叶子牌,出外则在剧园妓馆。至上斑(班)受业时,各生笑者、谈话者、唱歌者、睡眠者、种种怪状无奇不有。至毕①业时,一普通之书函尚多有未能完全书写,其他学课之成绩更不问可知矣。”教学质量难以保障,整顿法政学校的呼声日渐高涨,部分私立法政学校甚至被指为贻误青年。经数年改革,法政学校的数量和规模都受到压缩,但在专门学校中仍占相当比例。宽松的入学条件是法政学校备受青睐的原因之一,传统教育模式下培养的士人可以通过它完成某种身份的转换,在新教育体制中无力继续上升的小知识分子也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资格认可。由法政学校毕业而入职通俗教育工作者显然没有接受足够的讲演技巧训练,但并没有证据表明这一缺陷影响了他们的工作成效。相反,许多法政学校毕业生担任了相对重要的职务,如吉林省通俗教育讲演所讲演主任姚锡庆,吉林县讲演所所长赵经柢都毕业于法政学堂。总体而言,以短期培训为主要特征的讲员培养模式,其教学内容和形式尚属切合实际,但效果却令人失望,即便是以讲员培训为目的的讲演练习所,其毕业学员入职者亦属寥寥。基层讲演所建设滞后使多数返乡讲员无用武之地,只能另觅他职。1915年5月吉林巡按使公署曾因各县办理通俗讲演事业久无实效,要求上报讲演练习所首届毕业生去向,结果显示仅有四人按原计划回籍充任讲演员,其余四十二人或迁居他地,或另谋他职,或去向不明。如磐石、宁安、桦川等县均表示因经济困难,学款支绌,无力设置讲演所,毕业学员只能暂时安排其他职务或自谋生计。清末宣讲所的运作模式此时已不再适用,年轻的讲员大多希望以通俗讲演为谋取公职的途径,无法接受义务宣讲形式。如舒兰县选派学员李德山和沈玉和,二人即皆以“非有相当薪水不甘义务”为由拒绝赴任,最终舒兰县属也只得“晓以大义,酌予津贴”,并承诺“一俟筹有经费,再予以相当之薪②给”。还有一些毕业生曾短期充任讲员,随后因各种原因离职。如敦化县学员张桂林和樊荣魁,毕业后回县担任讲演数月,后因天寒无人听讲,即停止讲演,樊①《法政学校将行取消矣》,《盛京时报》,1916年11月18日,第四版。②《吉林省政府档案》,吉林省档案馆藏,J101‐04‐1307。120 第三章通俗教育讲演员群体研究荣魁投考驻珲陆军九十团一营随营学校,张桂林被送入延吉教员讲习所肄业。依兰县学员宜禄和长龄则在任职数月后改业,宜禄为选举调查员,长龄充税捐局雇员。宾县学员陆光斗因病开差,就医未痊,更兼家务无人经理,无法履职。桦甸县讲员于和被指为“能力幼稚,担任讲演难期胜任”,解职后改充塾师。汪清县学员高士明则卷入一宗语焉不详的诉讼,知事斥其“藉端滋事,横行乡里,鱼肉①绅民,构讼纷纭……甚至祸及韩民,以致日领事出头干涉”,随后因诬告罪入狱。各县选送学员时多属勉强,考虑不周,很多送选者已有本业,毕业后或重操旧业,或因身兼数职,难以分身。如宾县学员陆崇武原为县立高等小学校长,毕业后返校,从未履职。桦甸县讲员徐景文兼理图书馆事务,无暇遵章讲演,最终不得不撤差。短短两年内,首期讲演练习所毕业生已大半散失,有些人在基层讲演所设立后成为职业讲演员,大部分人则仅以此为晋身契机,从未真正从事通俗讲演工作。民国初年吉省通俗讲演员中,毕业于法政学校和自治讲习所者远多于讲演练习所学员,进入二十年代后,讲员来源更加多样,农工学校、师范讲习所、省立中学、巡警学堂、税务传习所毕业生,甚至报社记者都曾充任讲员。考虑到民初教育制度混乱,师资匮乏,学非所用的现象普遍存在不足为奇。有趣是的,在教育资源不足的环境下,讲员重复训练的情况却时有发生。如吉林县讲员赵维东,毕业于吉林府自治研究所第二班,民初入省立讲演练习所学习,后又参与了吉林县自治讲习所的培训。赵维东的经历并非个案,在已取得入职资格后重复接受性质相似的短期培训,似乎已成为散落城乡的小知识分子在过渡时代寻求上进之阶的方式之一。科举制度废除,新教育体制兴起,各类基础教育设施相继兴建,1913年的视学报告显示,其时吉林“各县之小学,多者五校,少或二三校”,公立中②学亦达六所。新式教育的开放性似乎有所扩大,但对很多小知识分子而言,进入精英阶层的机会并未增加,反而失去了稳定上升的途径。一些人选择进入名目繁多的官办教育机构学习,希望可以继续追逐仕途,但大多只能得到有名无实的虚衔,1909年林伯渠视察磐石县学务时发现的名誉劝学员就是一个典型例子。该地“县立师范传习所开学之始,急于招生,张大其词,曰本所毕业期限最短(原定四个月),且毕业后能得优美差事。于是,一般塾师及素行无赖者皆愿投止。①《吉林省政府档案》,吉林省档案馆藏,J101‐04‐1307。②江铭主编:《中国教育督导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382页。121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嗣因今春学宪饬令延长学期(改为六月),学生大哗,堂长王训导将为首各生禀请知县,先行赏加名誉劝学员名目,以安其心,各生始就帖服。迨毕业后,得馆①地者甚少,而名誉劝学员徒有其名,无事可办,亦无薪水,又无薪金。”转型失败的传统士子依靠短期培训获得的文凭谋取功名,显然缺乏说服力,而新式教育体系下培养的学生也同样处境艰难。相对于同时期接受过中等教育的毕业生数量而言,高等教育机构的容量极其有限,而出洋留学之资又非普通人所能负担,由此产生了一批底层知识分子。他们既区别于精英知识阶层,又不同于普通民众,接受过传统的中学教育和粗浅的新学训练,初通文墨,关心时事,却上进无望,生计艰难,很多人只能委身于小学、通俗讲演所、贫民半日学校等基层教育机构谋生,而底层知识分子正是构成讲员群体的主要成分。第二节讲员的工作环境和收入状况一、讲员的工作环境通俗讲演所一般以巡回讲演为主要活动形式,除省立讲演所讲员可在省城内驻讲外,多数县立讲所讲员需在以县城为中心的较大区域内进行四乡巡回讲演。因各地教育基础设施匮乏,讲员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相当恶劣。乡镇地区罕有讲演分所,讲员到境后通常需自寻交通要道或商户密集处,简单布置一番,至警局借讲桌条凳,请一二警员到场维持秩序,之后即悬旗振铃开始讲演。露天讲演成本低廉,但受天气影响极大。春秋两季尚可循序进行,夏季暑热难耐,听众往往不甚踊跃,且常因暴雨停讲。每至隆冬时节,行人多畏寒不前,听众寥寥,难以为继。而讲演所对讲员面临的实际困难不闻不问,仅以讲演场次和听众人数为考核标准,讲员只得自行采取一些折衷办法,调整讲演形式。如夏季主动入店铺与商②人攀谈,“以谈话之动机引起一般商人听讲之兴趣”,之后即暂借该商户场地讲演;冬季则将露天讲演改为旅店讲演,于每晚六七点钟假各旅店同众讲演。乡镇集日是影响讲员行程路线的重要因素之一,忙集和闲集的差距极大,忙集听众人数多在五十人左右,最多时可达百余人,错过集日则很难再聚集听众,因此讲员一般会在当地开集日前赶到驻讲点,以便向赶集乡民讲演。如果条件允①吉林省档案馆:《清末林伯渠吉林视学史料》,《历史档案》2001年第4期,第73页。②《吉林县立讲演所档案》,吉林市档案馆藏,34‐2‐61。122 第三章通俗教育讲演员群体研究许,讲演场地内会陈列一些报纸书籍任人翻阅,并悬挂通俗教育画,既能扩大声势,有可保持对民众的吸引力,防止讲演休息期间听众走散。偶有天气条件不利或农事繁忙时,赶集人数过少,讲员便会主动寻找酬神赛会等热闹处所讲演。1918年6月沈殿在缸窑驻讲点讲演时发现连续多日听者无多,又听闻乌拉镇街商民正在关帝庙演戏酬神,遂赶赴该地,“于晌午散戏时即假戏楼悬旗振铃,同众讲演,①中间阴棚两边看楼,农工商界以及妇孺拥挤不开”。类似的情况在报告中屡见不鲜,讲员们需要利用各种人群聚集的机会,包括在雇工市场向闲暇雇工讲演,在田间地头向休息的农民讲演,吉林县讲员周宝濂甚至曾在下九台借赌局散场之际向民众讲演。对通俗讲演活动负有辅助配合之责的乡镇警局则态度各异,有些地区会尽力为讲员提供帮助,派员布置会场并维持秩序,但多数警局于此项工作不甚热心,常因讲演时间过长太嫌絮烦而不愿招待。省公署虽多次下达文件,要求基层警局配合讲演员工作,但讲员往返警局数次求告无果的现象仍时有发生。沈殿于1918年12月至缸窑讲演时,当地警署即称巡官、巡长皆不在所,无法招待,次日又借故推托,不愿借出讲桌,最终讲员只得身袒旗手振铃,独立街头讲演。②总体而言,巡回讲演员的工作很少得到官方的有力支持,各项困难都需独立解决。恶劣的交通条件使巡回讲演的旅程颇为艰辛,多数驻讲点不通火车,且车资昂贵,1917年省城至下九台一地往返费用即高达2.9元,而当时讲员月收入仅17元。因旅费多由个人承担,讲员不得不选择价格更低廉的交通方式,水路畅通时帆船和轮船可以用于长途出行,而辗转于各驻讲点间的短途旅行则全凭脚力,很少雇车。沈殿在1918年7月11日的报告中曾述及工作之辛苦情状,“午后霪雨如注,道路异常泥泞,讲员担负急行……因青沙障起,山路崎岖,不敢稍绥,极力追随,脚撵成泡,嗣后蹇泡蹂破,寸步难行。勉强至团山子河,不意是日下雨渡口无船,无奈只得跣足涉水。省日脚泡破裂,旋因泥水侵害因而发作,③又兼至乌诸日办公,因受鞋袜之居束改成红肿溃脓”,诸如此类情形在报告中随处可见。每年夏秋之际,青沙成障,胡匪猖獗,讲员又须小心选择巡回讲演路线以躲避匪患,有时甚至被迫绕过一些集镇,但与大队贼匪意外遭遇的事件还是时①《吉林县立讲演所档案》,吉林市档案馆藏,34‐1‐12。②《吉林县立讲演所档案》,吉林市档案馆藏,34‐1‐12。③《吉林县立讲演所档案》,吉林市档案馆藏,34‐1‐12。123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有发生。1922年12月24日沈殿在报告中记述了遭遇匪患辗转躲避的经过,“十七日晚十钟,桦皮厂街接到莲花泡警报,又有大股胡匪欲压桦皮厂街,该街商民多逃避……讲员于十八日冒险转赴太平村街……惟二十日该街传来警报,商民逃散一空,讲员当即停讲转赴西小荒地王宅暂避匪患。不意胡匪一千余名正在大荒地打尖,离讲员投宿之处相距三里之遥。”讲员高凤纪还曾与胡匪正面遭遇,遗失讲演旗帜及随身财物。在时局动荡,治安环境恶化的条件下,巡回讲演员的人身安全显然无法得到有效保障。讲演所对讲员的食宿问题亦无明确安排,最初与驻讲点乡校教师同食同宿是①较常见的做法,由劝学所每日酌给该校食宿费一吊五百文作为补贴。1919年后各乡校为节约开支,纷纷取消集体伙食,讲员食宿费用改为自理。膳宿、办公及旅费均由个人承担,很快使讲员感到入不敷出。1920年吉林县立讲演所讲员申请加薪的公函称,每日食宿及办公旅费已达八九角之多,而彼时每员月薪仍为17元。为节省开支,多数巡回讲员选择在当地国民学校内留宿,但各校条件有限,寝室往往拥挤不堪,教员不堪其扰,常不愿招待,讲员只得转向廉价旅馆或相熟商户店中投宿。讲演员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之艰苦远超一般公教人员,一方面是由诸多客观原因所致,但另一方面也说明官方对于基层通俗教育活动并未给予足够重视。二、讲员的收入状况与在正规学校教育体系中任职的公职人员不同,讲员作为社会教育工作者,其收入标准并无明确规定,社会教育又被视为学校教育之补充,很难受到充分重视。民国初年吉省各县教育经费普遍短缺,学款支绌艰窘之状屡见报端,学校教员薪饷常积压数月无力发放,讲员收入微薄生活困苦更是在所难免。以吉林县立通俗教育讲演所为例,1915年讲员月薪约为大洋17元,当时省财政厅中最低一②级职员薪俸为14元,说明讲演所成立之初讲员收入尚与普通公职人员相当。但此后数年物价腾贵,讲员薪俸却毫无变化,直至1920年才首次加薪5元,作为③巡回讲演食宿津贴,而彼时吉林县清乡分局最低一级职员薪金已达30元。1922①《吉林县立讲演所档案》,吉林市档案馆藏,34‐2‐36。②《财政厅更动员司》,《盛京时报》,1915年7月4日,第七版。③《清乡职员及薪俸》,《盛京时报》,1920年2月6日,第四版。124 第三章通俗教育讲演员群体研究年讲员薪俸再次增加至30元,但此时政府雇员薪金已因银号停兑之故大幅贬值,①不再以现洋为本位,30元纸钞折以市价仅合现洋19元。之后六年,讲员们数次申请加薪,却无一获批,直到1928年薪金仍维持30元之数。十三年间,讲员共加薪两次,实际收入仅增长11%,年均增长率不足1%,远远低于物价上涨水平。而在此期间所长加薪却达四次之多,二者的收入差距也由的1916年的不足2元增至20元。表3.31916-1928年吉林县立讲演所职员薪金表薪金(元/月)时间备注所长讲员雇员夫役191619.2216.6671051917191710519181917105所长雇员各加薪2元,夫役加19192117126薪1元,讲员未加薪19202122126讲员加薪5元所长雇员各加薪4元,夫役加19212522168薪2元,讲员未加薪所长加薪10元,讲员加薪8元,192235302210雇员加薪6元,夫役加薪2元192335302210192435302210192535302210所长加薪15元,其余人员未加192650302210薪192750302210192850302210资料来源:《吉林县立讲演所档案》,34-1-5,34-1-10,34-1-11,34-1-16,34-1-17,34-1-28,34-1-31,34-2-36,34-2-40。①《吉林县立讲演所档案》,吉林市档案馆藏,34‐1‐5。125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钱法毛荒,百物日昂”是讲员报告中出现频率极高的用语,它代表了影响讲员实际收入的两个重要因素。前者反映出吉林地区混乱的金融市场对讲员收入的影响,后者则体现了物价上涨给讲员生活造成的困难。1917年以前,县教育①经费主要以官帖形式发放,偶有洋价低落时则改发大洋。吉林官帖为铜本位货币,最初是以制钱为基础的兑换券,至1911年后完全停止兑换,但仍为省内最主要的流通货币,广泛用于粮食、木材等特产品的交易。官帖市价与粮食市场关系密切,“自每年十月梢起至翌年六月间止,为其市价最高的时期。因在此时期中,适为粮豆上市,需资孔急,故其发行额亦以此时期为最多。至其涨落趋势大②约以一月为最高潮,八九月为最贬买”。规律性涨跌使官帖成为投机者的目标,甚至官银号本身也参与其中,官帖腾贵时恣意滥发,价格低落时再回收,赚取差额为利。中央和地方政府都曾试图收回官帖,1915年中国银行以该行发行的小洋票一元兑换官帖七吊之价回收,但因各地兑换处现洋储备不足,加之不法商人趁机炒作,导致洋价陡涨,民间现货更形匮乏,乡村地区甚至出现了以物易物的③交易方式,收回官帖的尝试也以失败告终。官帖涨跌无常导致生活必需品价格波动极大,如1915年冬到1916年春间,洋价连续数月递涨,商铺内百货价值高④提,各物均价上涨了二至三成,仅面粉每袋即涨价十吊有余,以官帖为主要收入的讲员自然也深受其累。1917年以后,官帖价格崩溃,一蹶不振,通俗讲演所职员薪俸一律改发银本位纸币永衡大洋,其初衷是为抵御官帖涨跌无常带来的损失。但此类新币主要用于政府财政收支,除缴纳赋税和发放薪饷时经常使用外,一般商业交易中并不常见,因此市面流通信用度不高,多需折兑为官帖或现洋应用。新币发行后不久,市场价格即出现大幅波动,银号兑出现银数额过巨,官方开始设置种种障碍阻止现银兑换。至1919年1月,吉林省公署宣布将在邮传、交通和电力等各部门推广使用永衡大洋票,使“人民即无现洋,亦决无感受不便⑤之患”,而原定现洋兑换案一并取消,此后有强行索兑者,将以扰乱金融之罪名予以严惩。停兑现洋之举使永衡大洋票价格日低,官银号虽尝试通过收回部分纸币维持信用,但收效甚微。作为公职人员,讲演员生计几乎完全依赖于政府薪①《教育费改发大洋》,《盛京时报》,1915年8月13日,第七版。②何孝怡编:《东北的金融》,中华书局1932年版,第18页。③《金融近讯》,《盛京时报》,1915年1月22日,第六版。④《各货涨价》,《盛京时报》,1916年3月18日,第七版。⑤傅文龄主编:《吉林永衡官银钱号》,吉林延边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350页。126 第三章通俗教育讲演员群体研究俸,官帖和永衡大洋票币值的持续低落自然会使讲员生活大受影响。此外物价上涨对讲员,尤其是巡回讲演员生活的冲击亦不可小觑,吉林县讲员历年来提交的大量加薪申请详细反映了当地物价波动对其工作产生的影响。1918年秋,歉收导致物价普遍上扬,每日食宿及旅费增至十吊有奇,较诸春间多耗三分之一。讲员月薪大洋17元,可折钱四百吊,外乡讲演四十日即告罄。1922年秋季,物价再次暴涨,尖店日腾倍于往昔,每日开支增至一元,讲员月①薪仅能勉强维持一月开销,“不但不能养家,且亏累甚巨”。在申请加薪的公函中,“钱法日坏,物价腾贵,薪桂米珠”等语比比皆是,讲员们甚至以寒无以为衣,饥无以为食来形容生活境况。一份1926年的报告显示,讲员巡回讲演期间②的开支每日“即撙节省用一文不敢浪费,亦非吉大洋九角左右不敷开销”,而其月薪仍为吉大洋三十元,实难养家糊口。薪金过低迫使讲员不得不控制驻讲时间,以便压缩开支,由此导致的问题之一是讲演效果难以保障。1917年2月16日沈殿在报告书中述及至下九台街讲演情形,“因系旧正灯节在即,故土著闲散,农工商界听者尚属不少,每日听讲人数拥挤不开,看其现在情形尚可在该街多讲几日。无奈该街食宿两项异常昂贵,每日两餐撙节动用亦非八九吊之数不敷开消,并且此次出发携款无多……多蒙大东日报分社分销主任王品三君辅助佃款,是以未至枵腹从公。”类似情形曾多次见于讲员报告书中,通常在人口繁盛的大镇,讲演效果较好,但物价也往往更高,讲员因预算有限只能放弃更有利的讲演机会,这无疑会限制通俗讲演的社会效应。由于基层通俗讲演所在行政序列上的位置较低,通常属于劝学所的附设机构,经费由地方学款项下支领,故各地讲员收入水平受当地经济状况影响较大,其中省立讲演所的资金相对充裕,讲员待遇也较高,而县立讲演所的经费则常常捉襟见肘。1922年吉林县立讲演所讲员在申请加薪的请愿书中称,“省立通俗教育馆讲员每人全年所得薪四百二十余元,而本所讲员全年计算仅得薪三百六十元之数,相差六十余元之多。况省立讲演在城办公,毋庸旅费,而县立讲演巡行乡③镇,讲员个人负担旅费颇重,每月所得领给却轻”。1926年7月讲所又以其他县立教育机构为据,要求增加讲员伙食津贴,“城乡教员每人增薪二元,每年另①《吉林县立讲演所档案》,吉林市档案馆藏,34‐2‐36。②《吉林县立讲演所档案》,吉林市档案馆藏,34‐1‐11。③《吉林县立讲演所档案》,吉林市档案馆藏,34‐1‐5。127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有奖金,教育委员等早经加薪在案,独讲员等未蒙施惠,实有望隅之叹,并且同属县立教育机关,义务相同报酬却异”,说明这一时期县立讲演所讲员的待遇与省立讲演所职员存在差距,并可能略逊于其他公教人员。现存资料表明,教育系统中与讲演员收入水平最为接近的职业是小学教员,1921年邰爽秋主持的问卷①调查显示,当时小学教员的平均年薪为203.4元,每月折合16.95元。吉林省小学教员的收入可能更低,1918年教育厅长杨乃康报告称,省内小学教员薪俸多寡不一,县属小学教员月俸不超过十元,1927年教育厅又要求各县提高小学教②员俸给,月薪不满30元者根据地方学款酌增。相对而言,吉省讲演员收入略高于同时期的小学教员或与其持平,城内驻讲者的生活水平应与普通小学教员相当,但巡回讲演员的处境则要艰难得多。综上所述,1916-1928年间基层讲员收入增长缓慢,受通货膨胀影响,巡回讲演员的实际收入甚至表现出逐步缩水的趋势。通俗教育讲演员的工资长期徘徊于低水平,导致离职现象日趋普遍,20世纪20年代后,随着新生代讲员逐步取代第一代讲员,这一问题更加突出。以1925年为界,可将讲员大致分为两个年龄组。此界前任职者多为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生人,他们接受了相对完整的传统教育,清末民初之际也接触过新学,对地方自治活动尤为熟悉,亦具有强烈的国家主义观念,于通俗教育事业颇具热忱,并有多年相关工作经验,部分讲员还接受过短期针对性培训。以吉林县讲演所为例,四位长期任职的讲员中,年龄稍长的赵维东和沈殿皆毕业于吉林府自治研究所,清末即担任宣讲员职务。赵维东自1912年起从事通俗教育相关工作,历任吉林府四乡宣讲所第二路宣讲员、通俗教育讲演会西路宣讲员、通俗教育承办员、吉林县讲演所城区讲演员、省立讲演所讲员,并于1917年创办私立讲演所,以个人资财兴办通俗教育事业。1919年2月因成绩卓著被授予金质教育奖章。沈殿为当地活跃士绅,曾出任多个公职。光绪年间即参与宣讲圣谕活动,其后充任宪政宣讲所义务宣讲员。1912年经公民票选任吉林府议事会议员兼地方自治第二宣讲所讲员,后历任省教育会会员、吉林医院附设医务进行会卫生科科员、吉林县立宣讲所讲员、通俗教育副承办员、救国储金团吉林支部劝导员、省城施粥北厂名誉监视员。沈殿为吉林县立讲演所在职时间最长的讲员,自1916年开始履①李文海主编:《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文教事业卷》,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19页。②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吉林省志·教育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474页。128 第三章通俗教育讲演员群体研究职至1928年被裁退,任期长达12年之久。高凤纪和董会昌毕业于吉林省立通俗教育讲演练习所。董曾于1911年由文童考入吉林府自治研究所肄业,1913年3月又入省立通俗教育讲演练习所学习,毕业后担任同江县通俗教育讲演员,历四年,1917年调充吉林县立讲演所东路讲员。高凤纪于1913年任省城牛马行宣讲所义务宣讲员,1917年转调县立讲演所任西路讲员。上述四人中,董会昌于1922年病故,同年高凤纪调充乡学教员,赵维东于1926年被裁退时已任职八年有余。第一代讲员任期普遍较长,工作态度积极,不畏劳苦,常常为追随各地集期连日赶路,以便聚集更多听众。多数讲员于准备讲演素材一事亦颇用心,不仅自撰讲稿比例大且质量较高,讲题变化也相当频繁,每个巡讲周期内,在同一驻讲点期间均能主动变换题材,避免听众生厌。1925年后任讲员者多为二十世纪初生人,大多接受过国内新式教育,但因官方对讲演内容严格控制,明确规定讲演员如不遵条例,借端讲演,将由该管官厅禁止或处分,故新鲜血液的注入并未给通俗讲演事业带来新气象。且新一代讲员仅将其职务视为谋生之手段,巡行讲演亦不过例行公事。在指定时间内进驻讲演点,无论听众反应如何,停驻十日即离开,按时到岗者已可谓称职,鲜有讲员主动外出寻找集市、庙会等易于聚集听众的机会。很多讲员于停驻一地期间只讲两三个题目,甚至连续数日讲演一题,敷衍塞责之意可见一斑。仅1928年4月至8月间,在职的三名讲员即皆因旷废职务受到过处罚。韩玉田和刘永清因未按时到岗各罚俸十元,张冠英因发回讲所的报告信件未按规定盖值讲地点警局印章,罚俸五元。督促讲员认真履职的函件措辞也日趋严厉,1928年8月20日的一份公函警告讲员,“倘故意敷衍废弛职务者,本所果若查出,定以调所务用,绝不宽宥”。1926年后,讲员离职问题加剧,吴荫森和韩玉田均在任一年后申请辞职,张冠英更是在职期间即已谋得省城木税局职位。以上事实说明,新一代讲员对工作缺乏热情,仅靠讲员责任感已很难维持通俗讲演事业的发展。离任讲员倾向于选择两种职业,政府部门公职人员或学校教员。多数讲员的受教育程度足以胜任低级公务员,而公职人员的薪金待遇又超过一般通俗讲演员,因此有入仕门径者往往离职他就。如长春县第一宣讲所讲员郑希樵任职有年,①因口才卓著,高谈雄辩,而屡获赞誉,每日听讲者座为之满,颇受各界欢迎。同①《不愧讲员》,《盛京时报》,1913年4月11日,第七版。129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时,此君还是地方政治中的活跃人物,担任过五族联合会长春分部和共和党长春分部职员。1915年同为共和党员的省城著名士绅毕辅廷前往本溪县任知县,郑①希樵即辞差随往,并得收支委员一职。也有部分讲演员经短期培训后转职为法庭书记员、税务员或警员等其他公务人员,但此类机会并不常有,对多数基层巡回讲演员而言,小学教员是更现实且有吸引力的职业。根据1916年教育部颁布的《检定小学教员规程》,具备下列资格之一者即可接收检定:曾在师范学校、中学校或其他中等学校修业二年以上者;曾任或现任国民学校高等小学校教员满一年者;曾在师范简易科毕业,期限在六个月以上者;曾研究专科学术兼明教育②原理,著有论文者。结合《通俗教育讲演所规程》和《通俗教育讲演练习所简章》的要求可以发现,其中对讲员资格和练习所学员资格的规定也都与简易师范有关,这表明由简易师范学校毕业的学生即同时具备了充任讲演员和小学教员的资格。简易师范自清末新政时期开始出现,通常附设于高等小学堂或中学堂,修业期多在一年以内,很多讲员都有在此学习的经历。加之由中学毕业的年轻讲员数量逐渐增多,实际上有相当一部分讲演员符合小学教员检定规程的要求。虽然民国时期的小学教员俸给素称廉薄,但至少在制度层面上,教员的生活水平尚有一定保障。1928年大学院公布《小学教员薪水制度之原则》明确规定,小学教员的最低薪水应不低于当地衣、食、住三事所需费用的两倍,且此三事标准以舒③适为度。作为社会教育工作者,通俗讲演员的薪俸数额向无此类制度保障,由此导致讲员加薪要求缺乏依据,收入增长速度长期低于物价上涨水平。除经济地位有别外,通俗讲演员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正当权利也经常受到侵害。1920年1月吉林省教育会改选会长,讲员因被剥夺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而上诉教育部,请求对此项规定作出解释。他们提出“通俗教育为当务之急,果无讲演员选举被选举权,是不注重通俗教育,则教育部之社会教育司及教育厅之第三④科(专管社会通俗教育),全国各省通俗教育讲演所均可取消”。与劝学所一样,教育会是清末新政时期政府明令推广的地方教育机构,1906年颁布的《奏定各省教育会章程》中规定,“教育会设立之宗旨,期与辅助教育行政,图教育之普①《宣讲员辞职他就》,《盛京时报》,1915年6月22日,第七版。②舒新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年版,第350页。③宋恩荣、章咸:《中华民国教育法规选编》,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638页。④《通俗教育争选举资格》,《盛京时报》,1920年1月29日,第四版。130 第三章通俗教育讲演员群体研究①及,应与学务公所及劝学所联络一气。”其工作内容包括主持筹办师范讲习所、宣讲所,组织定期讲座,增进会员学识,调查境内学龄儿童数量等。显然,教育会的职权范围与劝学所高度重合,但行政权力较少,并受提学司监督。进入民国后,各级教育会的行政色彩进一步淡化。1912年公布的《教育会章程》明确规定,教育会不得干涉教育行政,其经费主要取自会员提供的会金,如无特殊情况,②不再使用地方公款,与官方的联系也仅局限于为政府机构提供专业建议。民国时期教育会的性质似乎更接近于教育工作者的自治性研究组织,因此民主氛围相对浓厚,会员人数甚众,担任教育职务者皆可入会。吉林省教育会会长及职员一向由会员投票选举产生,1920年的选举却拟定了严格的资格限制,将通俗讲演员排除在外,说明即便在教育界内部,基层社会教育工作者的地位也很难得到认可。综上所述,民国前期吉林省的通俗讲演员群体主要由底层知识分子构成,他们大多接受过粗浅的中西学训练,经短期培训后进入社会教育工作领域,从事收入微薄条件艰苦的通俗讲演活动。由于缺乏制度性保障,讲员的俸给待遇低于公教人员的平均水平,且工作环境恶劣,很少得到官方的实质性支持。因此对相当一部分讲员而言,从事通俗教育工作并非出于启蒙民众的热情,而是上进无门的无奈选择,一旦出现更好的工作机会,他们便会离职他就。第三节通俗讲演员的文化立场及影响通俗讲演活动的开展使讲员成为上层知识分子和城乡大众沟通的桥梁,在某种程度上,他们对民众的影响力远超精英知识阶层。接受西式教育的新一代知识分子,虽已在理智层面上认识到启蒙民众的必要性,却无法打破二者间的文化隔阂。底层知识分子作为精英知识阶层传播启蒙思想的主要对象,此时则开始把各人对这些新观念新知识的理解继续向下传播,当上层知识分子陷入分歧和争论时,他们却因对中西学的理解都流于肤浅而鲜有自我怀疑,反而展现出更强的行动力。明确的观点,简短的阐释和粗糙的例子使讲员对民众的文化领导力超过知识精英,而由国家权力推动民众思想改造的方式则在无意中放大了他们的影响。①舒新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年版,第358页。②舒新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年版,第362‐363页。131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一、讲员与精英知识分子的文化联系民族主义是精英知识分子和底层知识分子的共同立足点之一。无法否认,近代中国民众仍然缺乏国家思想,中华民族的认同感虽然存在,但远未达到自觉的程度,如何将民众观念中朴素的认同感转化为现实的政治力量是官方和知识界共同关注的问题。作为清末民初之际最有代表性的社会思潮之一,民族主义对知识分子群体产生了持久而深刻的影响,它所展现出的强大社会动员力也使其成为启蒙并训练民众的有力工具。如前所述,底层知识分子对民族主义的认同感超过精英知识阶层,而讲员群体的民族主义思想则表现出三大特点,其一是种族意识与民族主义密切相关,其二以社会达尔文主义为激发民族主义的源泉,其三是将国家主义作为民族主义的归宿。首先应当承认,近代中国的民族主义思潮并不是一种论证严密的学说,而是更多地表现为情绪化的应激反应,讲员所谓的民族主义常常与种族意识紧密相关。在前现代社会的中国,族群划分的标准通常以文化传统和血缘关系为基础,而前者的重要性往往超过后者。因革命宣传的需要,近代以来的民族主义反其道而行之,突出强调血统民族论,尽管民国建立后,政府提出以五族共和作为处理国内民族问题的指导方针,但种族意识和民族主义的密切的关联性显然已经影响了大批底层知识分子。沈殿在评论犹太亡国旧事时感慨道,“犹太那不开化的人民,靡有种族思想,见了别的种族金钱也广,势力也大,也就情愿将自己的女子许与外族人结婚啦,就仿佛是前清时代,汉族人有了女孩①子,愿嫁满人的样子是(似)的”,进而认为犹太人亡国的根源正是由于缺乏民族精神。在讲员看来,与外族通婚即是民族精神缺失的表现,说明其所谓的民族主义与种族主义仍存在相当多的共性。需要指出的是,官方的积极倡导使民国时期的种族意识内涵有所扩大,民族主义的锋芒也由对内转向对外,“五族一家,人民平等”成为主流宣传口径。但政府似乎并不打算清除种族意识对民众的影响,而是继续将其用于民族主义宣传,中外之分取代了满汉之别,族裔民族主义逻辑依然存在。当民族主义尚缺乏稳定持久,更为人们所认同的价值基础时,将种族意识作为其支点是可以理解的。实际上讲员们可能并未意识到其民族主义思想的混乱性,他们专注于将亡国灭种的危险清晰地传达给民众,有时甚至有过于夸张之嫌,就学理层面而言,以种族意识支撑民族主义的做法略显粗陋,但更契合受①《吉林县立讲演所档案》,吉林市档案馆藏,34‐2‐61。132 第三章通俗教育讲演员群体研究众认知水平。民族主义与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密切相关性是讲员所持民族主义立场的第二个特点。清季民初的知识分子对于国家关系和历史进化过程的理解大多带有社会达尔文主义色彩。一方面长期的外患威胁使民族主义情绪和危机意识产生了稳固的联系,另一方面对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法则的认同使知识分子,尤其是上层知识分子对于列强的举动鲜有道德评判,也不把中国的种种弊病归因于外国,而是展现出更多反求诸己的倾向。对知识精英而言,由礼教和德化的世界转向物质主义世界的过程绝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经历激烈的思想碰撞和大量痛苦的反思。维新时代启蒙者们的学说表明,至少在精神领域内,他们尚未完全背弃儒家文化观念,康有为构建的理想社会中,道德完善仍然是历史进步的目的之一,谭嗣同则把道德作为“以太”发挥能动作用的重要方式。但进入20世纪以后,不仅传统的儒家社会理想进一步衰落,甚至曾深刻影响中国知识精英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思想,其生存空间也受到社会达尔文主义的挤压。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理论引导下,根基尚浅的权利观念难以立足,很快被强者对弱者的控制力取代。儒家学说中视道德为力量的源泉,洛克的自然权利理论则认为人权是人人生来就享有的平等权利,社会达尔文主义却脱离了道德和自然法的约束。在弱肉强食的世界里,只有强者的权力,再无弱者的权利。需要指出的是,尽管知识精英们尝试激发国民奋发进取和自我表现的精神,不支持消极退避的态度,但倡导内部竞争的观点尚不多见,类似的矛盾性在讲员的活动中表现得更加明显。大量讲员自撰稿表明,底层知识分子几乎完全接受了以生存竞争为核心的进化论思想,并能将其熟练地应用于阐释各类主题。传统中国道德价值观的影响仍然存在,但主要体现在私人关系层面,一旦涉及国家事务,他们的基本立场便会随之转变。换言之,讲员对民众提出的要求实际上是双重标准,作为个人,中国人需要继承传统,做道德君子,而作为国民又需要充分挖掘个人能力,保持旺盛的竞争斗志,使中华民族能在物质主义的世界中取得立足之地。对多数讲员来说,民族自强和道德完善二者间并不存在矛盾,他们的逻辑相当简单,既然中国人身处世界交通,竞争激烈的时代,若要避免亡国灭种的悲剧就必须奋发图强,团结一致,共同抵御外部威胁,而这正是倡导民族主义的根由。至于以社会达尔文主义学说激发民族主义可能存在的风险,利己主义和物质主义泛滥与蔑视伦理、毁弃道德的现象日133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盛二者间的联系,显然不是讲员关注的问题。自撰稿中既体现了对生机勃勃、永不满足的进取精神的赞赏钦羡之情,同时也为个体能力设置了集体主义和国家主义的轨道,希望以公益精神将个人才能导向为国家服务的目标上来。在社会达尔文主义的逻辑框架,讲员们承认物质主义和个人竞争的正当性,同时又尝试用道德对其给予一定约束。如董会昌在题为《家贫望邻富》的讲演中首先承认,“世界上之人都是喜富厌贫,愿欲发财,靡有愿欲受贫的,但是贫富终究不能平等,①只在个人竞争耳”。继而又对乡村中贪得无厌、趁火打劫和损人利己等行为提出批评,“譬如邻居若出来个打吗啡的或是赌钱的,他就乐了,视为发财的好机会,不免就得设计营谋。有时赌败无钱应付,他这就极力成全,有钱不用说就放给他,甚至自己手内无钱也给设法转借,百般张罗。打吗啡的用钱用药,尽力供给概不袖手,这就是为图谋他的产业,慢慢的将房地谋到他手了,再用钱就不能②借给他了,因为他靡有照头了。”讲员对不正当逐利行为和国民间跨越道德底线的内部竞争表达的反感之情说明,儒家正统思想仍然影响着底层知识分子,在仁者和强者的选择中,他们并未完全倒向后者。然而对通俗讲演活动的大多数听众而言,区分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是相当困难的。尽管在传统民间文化中,利己主义很少能取得道德正当性,通常只作为潜规则存在,但对物质主义和个人权利的倡导显然为利己主义日盛提供了门径。事实证明,讲员们以社会达尔文主义激发听众民族主义感情的做法过于理想化,竞争之风一旦开启,其影响很难局限于外部。以国家主义为归宿是讲员群体民族主义立场的第三个特点。如前所述,强大的外部压力使国家主义成为中国现代民族主义的重要特征,而相对精英知识阶层而言,底层知识分子对国家主义尤其热衷。可以说,讲员群体对于民族这一抽象概念的理解首先是导向国家的,而不是某种文化聚合体。一方面,传统儒家文化教育使底层知识分子仍或多或少地保有士人的自觉意识,对国家事务的关心和继续承担民众教化者责任的尝试都可以视为上述心态的表现。但时代的剧烈变革使他们失去了与国家政权的稳定联系,多数底层知识分子陷入上进无门的困境,无力影响民众和国是,因此他们可能更倾向于将自身命运与更加宏大的事物或目标联系在一起,以获得某种归属感,这也许是国家主义思想在底层知识分子群体中①《吉林省教育厅档案》,吉林省档案馆藏,J110‐05‐0276。②《吉林省教育厅档案》,吉林省档案馆藏,J110‐05‐0276。134 第三章通俗教育讲演员群体研究畅行无阻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与西化程度较高的知识精英相比,底层知识分子似乎更尊重政府作为政治和文化权威的地位,也更易受官方宣传影响,政府极力鼓吹的国家主义思想自然也会在其观点中有所体现。虽然有相当多的证据表明,民国时期学生群体曾在各类激进的政治和社会运动中扮演过关键性角色,但当他们离开学校后是否会继续坚持类似的激进立场,甚至参与运动的学生本身是否都持一样明确的观点,这些问题仍有待商榷。至少讲员群体的活动显示,底层知识分子虽对自身的生存状态不甚满意,也常有牢骚抱怨之辞,但其基本立场与官方正统思想中的关键性内容仍存在很多共通之处。与普通民众的隔阂感是精英知识分子和底层知识分子的另一共同点,前者与民众的疏离感更强,但后者启蒙民众的自觉性似乎弱于前者。1915年以后,对个人自由和公民权利的追求已经开始在精英知识阶层中流行,而讲员的观念似乎仍停留在改良时代,强调集体主义和国民义务。将国家弊病归因于普通民众的论调经常出现在通俗讲演中,如沈殿在1917年8月22日题为《说穷》的讲演即将国困民穷的原因归结为人口过多,人民抵制外货不力,并断定是人民带累了国家。经济题材类讲演常常指责民众懒惰无业,游手好闲,以致国家财源枯竭。移风易俗类讲演则称民众愚昧无知,专务虚幻之事,由是人心腐败,圣人之道日颓。在某些方面,长期辗转于下层社会的讲员对中国社会现实的理解比精英阶层更深刻,但他们大多倾向于将社会问题归罪于民众。在一篇题为《学生应当注意》的①讲演中,讲员抱怨“中国的官员,几乎靡有一个不贪赃受贿的”,但却将原因归结于家庭教育不良,认为是父母用做官赚钱这样的话引诱孩子所致。虽然生活境况已与大众无异,但底层知识分子作为士人的自觉意识似乎并未消失殆尽,指导民众的责任感和传统知识阶层高高在上,轻视大众的心态仍不时在讲辞中闪现。尽管正在从事以启蒙民众为目的的工作,但在讲员心目中,士人和大众的界限依然清晰可辨。二、讲员与精英知识分子的思想差异与精英知识分子相比,讲员们所受的中西学训练明显不足,介绍外国国情时多道听途说之见,言及传统文化时又常有一知半解之言,自相矛盾之辞比比皆是。①《吉林县立讲演所档案》,吉林市档案馆藏,34‐1‐15。135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讲员群体的西化程度远远落后于上层知识分子,他们对西方文明的理解仍然停留在器物文明阶段,并对此心向往之,于农业改良、发展副业、开矿设厂等都颇为热心,但同时又与传统文化有难以割舍的联系。这使精英知识阶层的西化倾向在通过讲员传达给大众时已经大为淡化,只剩下一些中西文化间零散的观察和比较,将西方值得称道之处与中国的不足做对比,其中也不过是些教导民众爱护花木,讲究卫生之类的细枝末节。讲员们仍然习惯于以道德标准为评判事物的根本,道德教育在讲辞中占据了相当多的篇幅,并不时有今不如昔之叹。吉林县讲员沈殿在1917年10月28日的讲演中感慨,“人心渐渐都流于邪僻,不以德行为重,①中国事如何能好呢”,他的同事董会昌则对听众说,“爱国是一言难尽的了,总②而言之,大家能讲道德就是了”。即便在批判烧香迷信的讲演中,讲员也会说出“上古时候信神比目下信的轻,供神也比目下供的少,那上古的人心就比目下好”③这样明显颠倒黑白的话。总体而言,讲员的文化倾向趋于保守,乡镇地区尤甚。伊通县讲员颜振鳌在一篇题为《保存国粹就是爱国》的演讲中明确表达了对新一代西化知识分子的不满,认为他们是“一般无知少年,于外国的学术全然不晓,④于外国的新法一窍不通……学别人的空样子,羡慕外洋文字,鄙薄本国国粹”,最终不过是空学他人皮毛,为外人耻笑。颜振鳌的观点与新传统主义者有相似之处,说明儒家思想体系被撼动所带来的精神危机已影响到了散居乡镇的小知识分子,同时这些刻薄的评价也反映了底层知识分子与精英知识阶层间微妙的关系。二者的学养观点迥异,却都曾接受过相似的启蒙教育,甚至在某个阶段还曾遵循类似的上升轨道,正是这样的天然联系使小知识分子沟通精英阶层和大众的桥梁作用成为可能。无法在新时代完成身份转化的士人沦为底层知识分子,他们渴望进入上等社会,也愿意追逐潮流,成为西化知识分子的听众和追随者,但对更加具体的西化行为方式却未必全盘接受,甚至可能抱有敌意。欧战前,整个思想界除西方的成功模式和中国的衰落模式外,再无其他以经验为依据的理论,因此西化口号能长期保持足够的号召力,但这并不能完全抵消传统士人对西方文化的天然反感。需要指出的是,知识分子处理民族主义和西化间的固有矛盾时,通常带有一定的个人倾向性,当新与旧本身已成为价值判断的尺度时,能与新教育模式①《吉林县立讲演所档案》,吉林市档案馆藏,34‐1‐15。②《吉林省教育厅档案》,吉林省档案馆藏,J110‐05‐0276。③《吉林县立讲演所档案》,吉林市档案馆藏,34‐1‐15。④《吉林省教育厅档案》,吉林省档案馆藏,J110‐05‐0315。136 第三章通俗教育讲演员群体研究产生联系者大多竭力倡新,而无力逐新者则会有所保留。即便是同一人,其观点也会因际遇不同而大变。胡适在身为底层知识分子时曾指责一些人学几句ABCD就稀奇得了不得,待晋身精英阶层后也乐于大谈西化。因此讲员的文化立场趋于保守,未必尽因传统文化吸引力之强,更可能是无力逐新的小知识分子无奈的选择。如果说精英知识阶层的民族主义表现为尚西的话,由底层知识分子组成的讲员群体则更多地表现为尚古尚强。尚强背后的实用主义倾向起自改良时代,并随国势日亟愈演愈烈,精英阶层和小知识分子都深受其影响。在通俗讲演中,实用主义和漫无节制的乐观精神常常结合在一起,产生大量急功近利甚至是荒诞不经的言论。如抵制外货即可挽回利权,贴用印花便能富国强兵等。讲员启蒙民众的方式也同样带有实用色彩,一方面在涉及私人生活领域问题时,他们经常用以利驱民的方式代替对各类现代文明理念的复杂阐释,来说服听众,自撰稿中对女性问题的论述即是一例。妇女教育、男女平权和女性健康是讲员经常演说的三个主题,但讲辞很少着眼于女性权利,而是倾向于以实利劝导民众。如沈殿在《说女学》中呼吁民众送女儿入学堂,将妇女受教育的益处归纳为三点,其一是女学生毕业后有机会嫁给家境更好的男性,其二是掌握读写能力后有利于帮助丈夫持①家,并可能增加家庭收入,其三是方便日后的子女教育问题,此三项理由无一从女性自身平等权利角度考虑。王尔敏先生认为,“近代女权醒觉,始于妇女人②格之保障,而妇女人格之重视,则又启于对妇女痛苦之体认与解放之呼吁。”对缠足传统的广泛批评可以被视为女权思潮的先声,而强种优生观念又使妇女素质问题与国家责任和国民义务紧密相连,促进了女权思想的急速成熟,至20世纪初,精英知识阶层的论述已明确表达出女权为天赋人权之意。讲员的叙述则说明,底层知识分子缺乏对抽象人文主义概念的理解,也没有对终极正义的思考和信念。另一方面,当涉及公共领域问题时,讲员又经常通过将私人领域的情感和行为准则引入公共议题,来激发听众的共鸣。如讲演中经常出现的概念“国家的体面”即是一个典型例子,体面作为个体的感受,被应用于国家这一政治概念中,二者实无逻辑上的联系,要求国民为国家的体面做出牺牲更属荒谬。此类表述方式在讲辞中大量存在,它们模糊了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界限,通过引导民众宣①《吉林县立讲演所档案》,吉林市档案馆藏,34‐1‐3。②王尔敏:《中国近代思想史论续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379页。137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泄私人情绪快捷有效地激发爱国热情,但无益于培养建立在国家认同基础上的爱国主义。有趣的是,虽然底层知识分子对于现代政治文明的基本要素只有模糊粗浅的认识,却敢于依据自己的理解大胆阐释,反而使其观点更易于影响民众文化。与同时期的上层知识分子不同,讲员群体并未出现文化上的异化,更谈不到政治上的异化,在处理传统文化与西方文明的矛盾时,他们忠实地传达了官方意识形态,即努力调和二者的冲突。热衷于探讨宏观命题的精英知识阶层对中国社会状况的认知与现实严重脱节,导致他们面向大众的尝试成果有限,通俗讲演工作使讲员被推到思想启蒙运动的第一线,不得不直面不同社会阶层间的思想鸿沟。他们吸收了精英知识阶层的某些观点,加入个人理解,试图让仍生活在传统文化支配下的听众理解摇摆不定、充满矛盾的所谓国家意识形态。这项工作对于仅接受过粗浅中西学训练的讲员而言过于艰巨,最终只能演变为一场琐碎的道德说教。138 第四章吉林通俗教育讲演所社会改造活动实效分析第四章吉林通俗教育讲演所社会改造活动实效分析第一节通俗讲演所的社会改造目标一、学界对通俗讲演目标的定位民国前期官方对通俗讲演活动的定位相对简单,教育部公布的《通俗教育讲演规则》中仅用“启导国民,改良社会”八个字概括讲演活动宗旨。随着通俗教育活动的深入,一批更具专业性的社会教育学者对通俗讲演功能性的认识逐步丰富。朱智贤在《通俗讲演设施法》中为通俗讲演活动设置了五大目标:其一,增进民众生活常识,使身居乡村僻壤,信息闭塞的广大民众对国内国际形势和一般科学常识有粗略了解;其二,激发民众爱国热忱,强化其国家观念,培养民众救国甚至殉国的精神;其三,培植合理的人生观,改变民众充满奴性的思维方式,使其勇于改变不平等的生活;其四,改变社会陋习,清除民众思想中蒙昧保守的因素,接受现代文明的生活方式;其五,救济失学民众,帮助不识字的普通大众①习得一般智识。俞雍衡的《通俗讲演》则将讲演活动的目的概括为“灌输民众②以各种人生重要智识,藉以协助民众补习教育的发展”。陈礼江的《民众教育》把通俗讲演放在社会教育的大背景下考察,认为“使人民具备近代都市及农村生活之常识,家庭经济改善的技能,公民必备之资格,保护公共事业及森林园地之③习惯,养老恤贫防灾互助之美德”皆为社会教育工作的目标。不难发现,学者们对于通俗讲演活动及社会教育工作目标的理解差异较大,虽然多数社会教育学者都属于体制内知识分子,但他们的观点却大相径庭。一般而言,普及科学和社会常识,激发民众的国家意识是各方关于通俗讲演活动目标的共识,而其他教育性功能则争议较多。如颇得时誉的社会教育学者朱智贤先生认为,中国民众奴性甚深,“一切的压迫,一切的剥削,他都认为这是命运的播弄,任生活的困苦颠连,穷愁潦倒,他也是照常的乐天知命,安分守己。试问以这样的民众,何时才能建设一个新国家?我们想在这破碎的山河上建设出人类的乐园,就得先从改变民众的人生观做起,要从民众身上,把一切不合理的思想,①朱智贤:《通俗讲演设施法》,山东省立民众教育出版部1932年版,第11‐13页。②俞雍衡:《通俗讲演》,浙江省立图书馆印行所1931年版,第4页。③陈礼江:《民众教育》,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第144页。139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①不平等的生活,一齐推翻,才后才能使社会国家走上安然的坦途。”这段感情充沛的文字与新文化运动时期改造国民性的呼声颇有异曲同工之意,在阐释通俗讲演活动的第四个目标时,朱智贤又对民众文化中的传统成分提出严厉的批评,指出中国民智未开,皆因“一般民众抱残守缺,愚而自用,有病请巫婆,对敌信符法,迎年准旧历,启蒙用经书,在时间的轨道上开倒车,仍过着蒙昧人的生活”②。对官方而言,上述文化立场显然过于激进,反对巫婆、符法尚与政府的反迷信观点一致,批评经书则和官方的文化保守主义立场相悖。曾任教育部社会司司长的陈礼江对通俗讲演活动的定位与官方正统观念更加接近,他提出民国的教育宗旨是三民主义的教育,“应当发扬民族精神,提高国民道德,锻炼国民体格,③以达到民族的自由平等”,并特别强调社会教育的国民训练功能,认为民众应通过社会教育养成服从法律的习惯,训练团体协作的能力。俞雍衡的《通俗讲演》首先承认通俗讲演的目标是灌输民众以各种人生重要智识,但随后又强调智识的含义应突出政治内容,并明确提出通俗讲演的范围,应以灌输政治智识为主。因为“人群的生活,全是政治和经济的生活……从国家以至个人,从都市以至乡村,都在在和政治发生密切关系。假如政治不清明,一切民众的生活都受其妨碍……直接支配民众生活的力量是政治,民众要想获得良好的生活,各个人都应有政治的观念和常识,各个人都要参加政治活动,用民众自己的愿望来决定政治的形态”④。作为政府发行的民众教育训练教科书,俞雍衡的对通俗讲演内容和功能的定位基本代表了三十年代官方对这一问题的观点。与北洋时期相比,国民政府主导下的民众教育运动政治化色彩浓厚,普及常识的初衷已大为淡化,在江苏、浙江等国民党统治核心区表现得尤其明显。总体而言,民国时期教育学者们的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趋势,对于通俗讲演活动功能和目标的认知自然也千差万别。朱智贤所代表的观点更接近于相对独立的自由知识分子,他们曾深受新文化运动影响,富于爱国热情,对传统文化中的保守因素持排斥态度,其身份往往行走于官员和学者之间。作为社会教育学者,他们对通俗讲演活动的认知常带有理想化色彩,希望以教育民众为实践科学民主新文化和构建现代国家的途径。作为教育官员,他们支持国家使用公共资源推行通俗教育,同时也对过度的政治化国民训练有所保留。而包括陈礼江、俞雍衡在①朱智贤:《通俗讲演设施法》,山东省立民众教育出版部1932年版,第12页。②朱智贤:《通俗讲演设施法》,山东省立民众教育出版部1932年版,第12‐13页。③陈礼江:《民众教育》,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第143页。④俞雍衡:《通俗讲演》,浙江省立图书馆印行所1931年版,第5页。140 第四章吉林通俗教育讲演所社会改造活动实效分析内的一批学者则属于典型的体制内知识分子,他们的观点更加冷静务实,鲜有书生意气,对于通俗讲演乃至整个社会教育活动的目的性有清醒的认知。显然,以国家资源推动的官办通俗讲演活动,其目标定位必须要符合官方需要。民国早期,当国家力量对于基层社会的控制力相对较弱时,以民众启蒙为核心的社会教育思潮尚有生存空间,随着国家权力逐步向下渗透,最终由政府主导通俗讲演活动的价值取向将是不可避免的。二、官方对通俗讲演目标的认知现存资料表明,民国初年吉林地方政府对于通俗讲演活动的认知有两大特点,一方面,政府将通俗教育作为落后地区开通民智,普及常识的权宜之策,另一方面又视其为抵御外患的方式之一。吉林省建治未久,教育基础远逊内地,且移民居多,社区成熟度较差,依靠民间低成本的投入发展教育事业并不现实,因此官方需加大教育投入。正如提学司公文中所言,“吉省地处边陲,开通较晚,即学校教育亦未能比隆内地,遑论社会教育,尤应急起直追,以策进步,惟是社①会教育千头万绪,同时并举实为力所不逮”,故在清末宣讲所的基础上加以完善,将宣讲改良为通俗讲演活动成为上选。此外,省政府对于官办通俗讲演活动的认知还可能与强烈的危机意识相关。1916年1月,省公署在督促各县推广通俗讲演活动的饬令中解释道,“照得通俗教育,所以觉世牖民,国家文化之进步,全系乎此。吉省界在两强之间,风气晚开,天演尤剧,欲为社会谋幸福,非励行②通俗教育不可。”吉林省地处俄国和日本两大强国之间,设治初衷即与俄日势力在东北的扩张有关,省政府对此持警惕态度亦在情理之中。相对而言,县级政府对于通俗讲演活动的认知比较粗浅,多将其视为一项强制性的行政任务。虽然各属论及通俗讲演之功效时都会大谈“灌输常识,开通民智,普及文明”等语,但实际上认同启蒙民众之必要性者终属寥寥。多数县知事仅将讲演活动视为传统的风俗劝化教育,认为其主要功效在于化民成俗,“大凡专心化民,乡愚不难感化,积诚劝盗贼,盗尚可回心。前清光绪年间,铭帅来镇斯王,盗贼丛聚,获不胜获,诛不胜诛。经候补道顾、候补府李联名稟请,选品学端方名望素著之士城③乡宣讲,以文风化匪风。”也有少数人认识到了国体变更,政局动荡时期通俗讲①《吉林省教育厅档案》,吉林省档案馆藏,J110‐01‐0023。②《吉林省政府档案》,吉林省档案馆藏,J101‐05‐1730。③《吉林省政府档案》,吉林省档案馆藏,J101‐05‐1756。141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演对于安定社会秩序,推行政府意志的特殊功效。如依兰县知事郑棻指出,“讲演机关为社会教育之先导,又复能开通民智……况正值变更国体之时,宜及时启①发民智而免误会”。曾担任宣讲员十余年之久的贡生李酉山也结合自身经验指出,讲演活动有利于向乡村民众宣传剪发、放足等社会新风尚,“自民国以来,竞言变法,俗尚文明,男皆剪发,女不缠足。城中尚知开化,乡下漠不关心,推原其故,皆缘寡所见闻,不知变法为何物也……现在省城内商工两界剪发者仅有一半,而农民十无八九,北方一带尤甚。查长春、阿城各乡间民户,不维剪发者②寥寥,而缠足者较前尤胜,似此恶习日炽,改良维新何可设想。”因此必须加大宣传力度,以使人民皆知政府的维新举措,方可感化愚顽,化野蛮为文明。总体而言,民国基层政府对于通俗讲演活动目标的认识与清末新政时期类似,一方面通过宣讲使儒家理想中的民众道德和社会秩序在某种程度上得以延续,另一方面尝试在传统民众劝化教育中加入部分新内容,灌输新的国家意识形态。正如李酉山所言,“务使国民忠君爱国,保种孝亲,剪发放足,禁烟戒赌,弭盗敬天,竞③争进步,以维宪法”,可见官方对通俗讲演社会改造目标的定位是复杂而混乱的。综上所述,政府与知识界对于通俗讲演活动的目标设置存在分歧,对政府而言,通俗讲演的主要功能是教化民众,而以启蒙者自居的知识分子则更富于自觉意识和使命感,他们将高远的理想寄托其中,希望以通俗教育开启民智,使中国迈入文明国家的行列。与清末宣讲活动类似,通俗讲演也是在官方的积极策动下逐步开展的,民间自主力量的生存空间甚至比前代更小。曾在省城、长春、阿城、双城、乌拉、珲春、延吉和敦化等地长期担任宣讲员职务的贡生李酉山于1916年两次向省公署提交申请,请求官方允许其从事私人讲演活动,都被吉林巡按使④公署以“个人资格自由讲演与部定规程未符”为由拒绝,而李所宣讲的内容不过是游说民众剪发放足之类的寻常事宜,说明《通俗教育讲演所规程》中对私人讲演所的鼓励政策在实际操作中很难落实,由此导致地方通俗教育活动几乎完全被官方垄断。当知识阶层的目标与官方相悖时,他们的意愿不得不让位于政府利益,最终由政府主导确立通俗讲演的社会改造目标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①《吉林省政府档案》,吉林省档案馆藏,J101‐05‐1730。②《吉林省政府档案》,吉林省档案馆藏,J101‐05‐1756。③《吉林省政府档案》,吉林省档案馆藏,J101‐05‐1756。④《吉林省政府档案》,吉林省档案馆藏,J101‐05‐1756。142 第四章吉林通俗教育讲演所社会改造活动实效分析第二节通俗讲演所改造基层社会的实效一、民国学者对通俗讲演活动的评价通俗讲演活动的成效很难精确评估,实际上早在民国时期社会教育工作者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就存在分歧。多数学者认为,通俗讲演应视为社会教育起步阶段的尝试性措施,虽有开创之功,但效果不彰。如高阳在《民众教育》中指出,通俗教育在民国初年虽取得独立地位,但因一班知识分子皆忙于政治,无暇顾及民众教育,加之政府不愿实力举办,故“六七年中间,不过有极少数的几个人,想①尽力提倡,空谷足音,令人闻之心喜罢了”。雷通群于1931年出版的《教育社会学》中也认为通俗讲演所的工作收效不大,讲演次数太少,地点狭窄,讲员技术有限,很难吸引听众。至于其他通俗教育活动,如巡行文库、民众图书馆等,②“纵使偶有设置,亦因民众程度太差,几乎无效可言”。陈礼江的《民众教育》中述及通俗讲演所时,只将其作为民众教育馆的前身,认为十多年来,通俗讲演③于教育事业上未能表现若何成绩。首先应当承认,民国前期的通俗讲演所的活动受制于各种客观因素,其规模和深度均逊于民众教育馆时期,社会改造成效可能稍差。其次也必须注意到,对民国前期通俗讲演所活动持负面评价的学者大多属于国民政府时期的体制内社会教育工作者,其著作多成书于1928年以后。正如韦慕庭所言,“1928年,国民党确受到民众的拥护,很少中国人对国民党管理公共事务的权利提出怀疑。国民党有受人尊敬的长期革命历史,又被证明其为民④众的目的,能效力动员并发挥战斗力的组织。”对当时多数精英知识分子而言,国民党代表了更先进的意识形态和现代国家的蓝图。实际上,三十年代知识阶层中贬低北洋政府的论调相当常见,一系列外交失败和混乱的国内形势固然会使执政者声名狼藉,但也有部分批评似有求全责备、厚今薄古之嫌。至少目前没有证据表明,北洋政府曾经存在蓄意阻碍通俗讲演活动开展的行为或政策,高阳曾将通俗教育推行受阻的原因归结于袁世凯的个人野心,认为,“袁世凯早有帝制自为的意思,开发民智,根本上对于他不利,他当然最多只肯敷衍面子,不愿实心①高践四:《民众教育》,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第34页。②雷通群:《教育社会学》,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172页。③陈礼江:《民众教育》,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第279页。④费正清编,杨品泉等译:《剑桥中华民国史》(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708‐709页。143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①实力提倡”。而事实恰恰相反,袁世凯对施教内容持保守主义态度,但其教育政策本身却是改良主义的,在独裁时期的一系列政府紧缩政策中,教育领域成为一个例外。袁氏尤其注重基础教育建设,在1915年1月颁布的《教育要旨》中,他强调“凡一国之盛衰强弱,视民德、民智、民力之进退为衡;而欲此三者程度②日增,则必注重于国民教育”,并据此提倡社会教育,以培养“无人不学,无时不学,无地不学”的教育氛围,认为如此才能使民众合群进化,蔚为大观。虽然普及义务教育的目标还遥遥无期,但北洋时期由地方政府筹措经费兴办的基础教育和社会教育机构也已颇具规模。应当承认,就全国范围而言,民众教育馆的规模、设备和实力均超过通俗讲演所,江浙地区的民众教育馆条件尤其优越。馆址往往位于文庙、关帝庙、政府机关或贡院旧址等地,建筑庄严肃穆,室内布置考究精致,教育设备齐全,少数省会城市的民众教育馆甚至具备了公园特征。如1931年成立的西安省立民众教育馆,合并了原省立中山图书馆后公园、平民图书馆、天文馆、公共体育场等几个单位,全馆面积达五十二亩。其中既有张贴图画和文字宣传品的彩绘画廊及方亭、假山、鱼塘等人造景观,可供游人欣赏,又附设报刊阅览处、小剧场、动物③栏、图书馆、博物馆等教育场所,“既具公园外貌,又有宣传教育内容”,充分体现了以民众教育馆为辖区内民众精神生活中心的宗旨。民众教育馆的完备和通俗讲演所的简陋无疑形成了鲜明对比,但仅以教育机构的规模和数量衡量通俗讲演所改造基层社会的实效并不准确,如果从启蒙民众而非国民训练的角度评价民国时期的社会教育运动,通俗教育讲演所的成效可能胜过党化色彩浓厚的民众教育馆。即便是对通俗讲演活动持负面评价的雷通群也承认,“以前通俗讲演所中,每附讲公民常识等题目,当然是比前清之宣讲圣谕,施行愚民政策者,已有天渊④之别。”尽管北洋政府的文化立场趋于保守,但在通俗讲演内容中,传统文化因素并未占据绝对优势,政治性教育主要围绕国家意识展开,极少党化教育痕迹,对于民众的常识性启蒙仍是讲演的主要目的之一。及至民众教育馆时期,政治训练和党化教育逐渐取代了常识普及,教育活动的仪式性显著增强。俞雍衡在1931年出版的《通俗讲演》中明确提出,讲演活动应以灌输政治智识为主,并详细规①高践四:《民众教育》,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第33页。②宋恩荣、章咸:《中华民国教育法规选编》,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6页。③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陕西省西安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西安文史资料》第6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陕西省西安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1984年版,第110页。④雷通群:《教育社会学》,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202页。144 第四章吉林通俗教育讲演所社会改造活动实效分析定了政治智识的内涵,包括关于民族精神的认知、国家的起源与组织、社会现象和活动、法律的解释和使用、经济的构成和变化、民权制度的运用、团体生活的①适应、国家和地方的重要事项等共计十项内容。可以发现,民初通俗讲演中的常识启蒙内容已大为减少,民众动员和集体主义意味加重,包括青年学生在内的活跃知识分子参与度也可能有所下降。至少就吉林地区情况而言,通俗讲演所开办初期,讲员和辖区内中学生的合作相当常见,学生经常在假期组织义务讲演,辅助讲演所工作。但1922年以后,讲员管理趋于严格,不仅明令禁止个人自由讲演,还逐步停止了和学生的合作,巡回讲演团也大多改为民众教育馆的附设机构,学生自发组织的巡回讲演活动日渐凋零。相对而言,激进思想对于中学生的吸引力较大,加之二十年代末有大批左翼知识分子逃离城市,进入乡村学校任教,激进社会思潮遂在青年学生中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力。官方出于谨慎考量,不再鼓励学生参与面向底层民众的讲演活动是可以理解的,但同时也使民众启蒙运动中积极的活跃因素受到损失。此外,由于民众教育馆承担了相当多的社会改造职责,包括主持识字教育、生计指导等,甚至有部分地区的民众教育馆还参与了实际生产经营活动。四川夏溪民众教育馆曾在1934年的旱灾中出面向农民银行贷款,将租回的抽水机以每亩0.5元的价格转租给农民使用,远低于市场价,农②民获益良多。民众教育馆的工作突破了社会教育活动的范畴,对辖区内居民提供的实质性帮助无疑会增强民众的信任感,便于融入当地社区,但同时综合性和实用性过强也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官办社会教育机关的思想启蒙色彩。总体而言,民众教育馆的机构体系更加完整,通俗讲演所尚多止步于县级,1930年以后,乡镇级别的民众教育馆已颇具规模,说明官方意识形态向基层社会的渗透能力有所增强。但社会教育运动的话语权操于国家,将常识普及活动转向高度政治化的国民训练却不可避免地扭曲了启蒙运动的初衷,因此,如果从民众启蒙成效的角度评价通俗讲演所和民众教育馆的活动,前者的效果未必逊于后者。二、吉林通俗教育讲演所工作实效评估基层通俗讲演所活动的成效可以用听众人数作为一个粗略的衡量标准,实际上这也是通俗讲演所评估讲员工作的首要指标。影响听众数量的因素很多,天气①俞雍衡:《通俗讲演》,浙江省立图书馆印行所1931年版,第6页。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江苏省武进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武进文史资料》第3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江苏省武进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1984年版,第110页。145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状况、讲演地点选择、当地治安环境、农事时令等都会对民众积极性产生影响,这也导致讲演活动的听众人数极不稳定。1915年教育部公布的各省通俗教育讲①演所统计表显示,吉林通俗讲演平均每场听讲人数仅为20人,与北京地区动辄上百人的听众数量形成鲜明对比。随着通俗教育活动的推进,民众对此类社会教育形式更加熟悉,听众人数也有所增长。一般而言,距离省城较近的繁盛市镇居民听讲兴趣更浓,荒僻之地则很难培养出稳定的听众群体。1917年,吉林县讲员周宝濂至二道沟讲演,感叹当地不愧为四区首善之地,“每逢讲演,听之者不过四五十人,自始至终毫无懈怠,每逢讲至极处,观一般听讲者颇有舍身家而保②国保种之象流露于颜色语言之间”,并认为此地民气先开乃是因为距省较近,又经屡次讲演之功。而1917年董会昌和沈殿在缸窑、江密峰两地讲演时都曾提及当地听者数量寥寥,且反响冷淡,并将原因归结于讲演初设,风气未开之故。与多数舆论宣传活动一样,通俗讲演也需要培养稳定的受众群体,与国家意识形态产生共鸣的民众数量越多,讲演效果越好。繁荣市镇居民受教育水平稍高,阅报人数更多,信息相对灵通,易于理解讲演内容。僻远乡村民众则更倾向于传统的娱乐方式,如赌博、酬神表演、旧式戏剧等,参与社会教育的热情不高,以致于讲员经常发出“讲者谆谆而听者渺渺”之叹。当然,通俗讲演活动在培养受众方面也并非毫无进展,以缸窑为例,1917年此地初列为巡回讲演驻讲点时,听众人数徘徊在十人左右,至1928年平均每场听讲者已能稳定在三十人以上。总体而言,官方主持下的通俗讲演活动并不善于培养听众,讲演成效更依赖于驻讲地点民众自身固有的认知程度。在民国初年的报章中,描绘通俗讲演活动盛况的报道屡见不鲜,但此类项目大多为官方授权社会名流组织的巡回讲演团运作,并非政府主持的常规教育活动。如朱全瓅所在的巡行讲演团在山东、河北、河南等省巡行讲演数年,规格颇高,每到一处常有当地行政长官接待,并先期召集学生和乡民前来听讲,与其同台讲演者有丁玲、海查理等教育界颇得时誉者,听众动辄达数千人之多。朱氏的巡行讲演记录中曾经记载,1926年9月8日在大名县关帝庙的讲演,听众人数③达三千余人,两天后在南乐县的讲演听者也有一千余人。讲演团有必要的辅助设备,又得当地教育机构全力配合,除主讲者外,助讲员可达六七人之多,学生①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教育》,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563页。②《吉林县立讲演所档案》,吉林市档案馆藏,34‐1‐12。③李日,朱良迅,郭春香编:《朱全瓅社会教育讲演集》,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159页。146 第四章吉林通俗教育讲演所社会改造活动实效分析或合作军乐放歌,或表演体操拳术,以壮声势。甚至在坤德女校讲演时,还有教员作欢迎歌一首,表达对巡行讲演团的感激之情,歌中唱道,“叹我乡风气闭塞,开通在提倡。朱君行旌今日到,大家齐仰望。高谈雄辩令人仰,战国之苏张。同①学知识益增长,感德永不忘。”名噪一时的北京周行宣讲社也曾至吉省讲演,讲演团到境前两月即先由组织者汪立元等人发函知会省公署,要求巡按使饬知各②县,“并刊登本省公报,庶该员等所至之处易于进行”。随后又有内务部直接向省公署下达指令,命巡按使督责各属,保护讲员安全。宣讲社成员所到之处,均得当地政府热情接待,警署全程保护,并组织绅商警学各界人士到场听讲,讲演③完毕还会设宴款待,以示感激。但巡回讲演团受到的礼遇和在基层社会引发的轰动性效果并不代表整个通俗讲演活动取得了成功。多数著名巡回讲演团都属于半官方组织,且行政级别较高,其享受的高规格待遇和出色的讲演效果很大程度上是基层政府接到上级指示后精心设计的。例证之一是,此类巡回讲演面对的听众往往以学生为主,鲜有下层民众,前者的听讲反映自然要远胜后者,但同时也明显背离了通俗讲演活动的初衷。有意筛选的听众群体和鼓乐、体操等活动共同营造出的隆重氛围说明,基层政府把接待巡回讲演团视为一项行政任务,而非教育活动。实际上,通俗教育讲演所主持下的日常讲演仍然举步维艰,听者乏人。就吉省情况而言,1916-1928年间乡镇地区平均每场巡回讲演可聚集听众人数约在五十人左右,省立讲演所情况稍好,听众相对踊跃,但因讲堂狭小,每场听讲者也很难逾百。下表是以讲员报告为依据制作的吉林县立讲演所巡回讲演听众人数统计表,在1917-1923年样本相对丰富的时期,听讲总人数为67224人,讲演1483场,平均每场听众数约45人。1916年6月农安县通俗讲演报告表也显示,除雨假和节假外,当月日均听讲人数为51人。吉林县立讲演所的巡行区域以省城为中心,多数驻讲点距省垣不过数十公里,民众文化基础应高于偏远县治居民,而农安县通俗讲演活动开展较早,更因讲演得力屡获赞誉,故两县皆属通俗讲演活动效果较好的地区。此外,榆树县通俗教育馆讲演部1929年前八个月的听众总数为11402人,日均听④讲人数47人,桦川县讲演所屡经整顿,添置辅助设备,截至1926年听众人数①李日,朱良迅,郭春香编:《朱全瓅社会教育讲演集》,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276页。②《吉林省政府档案》,吉林省档案馆藏,J101‐05‐1756。③《宣讲爱国》,《盛京时报》,1916年4月12日,第四版。④吉林省艺术集成办公室,吉林省文化厅文化艺术志编辑室编:《吉林省艺术集成、文化艺术志资料汇编》第7辑,吉林省文化厅文化艺术志编辑室1987年版,第31页。147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每月不过一两千人。总体而言,基层通俗教育讲演所主持下的乡镇讲演活动进展缓慢,多数县治“地偏人稀,民众非株守农田,即奔波商贸,无暇按时听讲,以①致听众寥寥”,讲员虽竭力维持,但平均每场听讲人数始终徘徊于五十人左右。表4.1吉林县立讲演所听众人数统计表年份场次总人数平均人数191624690291917354163614619182251174752191920167833419201827841431921151750250192216974554419232019535471925121778148192692519056192747268057192869549180资料来源:《吉林县立讲演所档案》,34-1-3,34-1-12,34-1-15,34-1-19,34-2-39,34-2-45,34-2-61等。②表4.21916年6月农安县通俗讲演报告表日期题目听讲人数总计日均听讲人数6月1日吉省胡匪之由来561530516月2日抽大烟打吗啡的害处536月3日法国蔡卢腾的爱国456月4日提倡国货为富强之根本57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黑龙江省桦川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桦川文史资料》第3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黑龙江省桦川县委员会1989年版,第52页。②《吉林省政府档案》,吉林省档案馆藏,J101‐05‐1730。148 第四章吉林通俗教育讲演所社会改造活动实效分析6月5日戒迷信556月6日巢南子求梁启超作越南亡史576月7日女子缠脚的害处586月8日农业之由来596月9日天然物586月10日振兴实业636月11日雨假6月12日节假6月13日国民之义务权利566月14日朝鲜亡国的缘故556月15日维持国货546月16日内国公债不能失信于民之原因686月17日国民自由616月18日中日集居526月19日公共运动场的好处456月20日贫民工厂之利益646月21日蚁植物606月22日救急良方606月23日社会与国家之关系506月24日中国受外国人欺负的来历726月25日人民对国家应尽之义务646月26日田地施肥料之原因546月27日商人卖货物勿高抬价值的好处486月28日雨假6月29日地方公益566月30日公众卫生50相对于有据可查的听众人数而言,通俗讲演对民众思想的影响程度更加难以衡量。如前所述,通俗讲演活动主要面向下层社会,乡村听众尤以不识字者居多。149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①在知识阶层看来,乡民大多“愚痴无识,诚恳朴素,理乱不知,心际坦然”,尽管此类描述不乏偏见,但也部分反映了农村居民的生活状态。作为典型的移民地区,东三省接纳了大批直鲁晋豫籍客民,仅1928年一年迁居满洲的新移民即高达②9128472人。至民国前期,吉省民间风俗和民众观念与已中原地区高度接近,包括对大家族制度的认可,早婚多子之风盛行,以传统道德限制妇女言行等。同时由于教育基础较差,礼让之化尚未普及,又衍生出大量带有地域特征的陋习,民众私斗、吸烟、赌博、留发辫等现象均较他省为多,这使通俗讲演工作更形艰巨。一般而言,讲员报告中对讲演效果的正面描述较多。1916年12月周宝濂在③下九台宣讲赌博之害后认为,“一般稍有知识者自听讲之后稍为有效”,沈殿描述其塔木讲演的现场情形时称,“听者甚众,观者如堵,成群结队,拥挤不开,④⑤看其情形颇多领悟”,韩玉田相信他在下九台的时事讲演“颇引听众之同情”。即便听讲者不过寥寥数人,讲员也会在报告中宣称,讲演活动取得了成效。偶有讲演员表达对讲演成果的失望之情,也大多相当克制,沈殿在1919年9月的报告中承认七八两月的例行村屯巡讲效果不尽人意,“讲演几处,查看情形实难尽⑥诉……胡匪四起猖獗太甚,人心恐慌,故各屯听者较比客岁,实属寥寥无几”,但通常情况下,类似的负面看法在讲员报告中相当罕见。考虑到基层通俗教育讲演所粗糙的管理和考核方式,讲员不仅很难对讲演活动发表真实意见,甚至可能存在夸大讲演效果的倾向,且提交虚假报告也的确具有相当的可操作性。按照管理规章,所长每半年才亲至驻讲点考核一次,多数情况下讲员只需邮寄讲演报告表回讲所,办事员见到驻讲地点邮戳即可,因此讲员报告中关于听讲人数和讲演效果的内容与事实有些许出入恐怕是在所难免的。而官方对于通俗讲演活动的成效显然不甚满意,1918年后县级讲演所已初具规模,教育厅仍两次发布整顿办法,批评“各县所办讲演事宜成绩昭著者颇少,甚至有形同虚设、徒糜款项者,⑦设非严行整理不足以收潜移默化之功”。1926年的教育董事会议也认为,通俗⑧讲演活动无甚起色。官方和讲演员对于通俗讲演成效的两极化评价耐人寻味,①刘爽:《吉林新志》,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年版,第226页。②刘爽:《吉林新志》,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年版,第231页。③《吉林县立讲演所档案》,吉林市档案馆藏,34‐1‐12。④《吉林县立讲演所档案》,吉林市档案馆藏,34‐1‐15。⑤《吉林县立讲演所档案》,吉林市档案馆藏,34‐1‐19。⑥《吉林县立讲演所档案》,吉林市档案馆藏,34‐2‐39。⑦《吉林省教育厅档案》,吉林省档案馆藏,J110‐05‐0154。⑧《吉林县立讲演所档案》,吉林市档案馆藏,34‐1‐11。150 第四章吉林通俗教育讲演所社会改造活动实效分析一方面政府对于部分任职有年的资深讲演员给予褒奖,称赞他们热心教育,不辞劳瘁,于启迪社会大有裨益,另一方面又不断斥责讲演所工作成效不彰,徒靡公款。这说明官方对社会教育事业目标的认知可能并不清晰,既没有周详的计划和切实有效的管理方式,又缺乏足够的耐心,仅用一些模糊的口号指导讲演所工作,必然导致讲员无所适从,虚应公事。社会舆论对于通俗讲演活动的评价则相对客观。早在1912年,长春宣讲所讲员郑希樵和陈子清的讲演就广受好评,二人在劝募国民捐时感情充沛,“甚至①声泪俱下,故听者皆为所感,俱有踊跃乐输之象云”。当时的新闻媒体经常用“声泪俱下”、“泣不可抑”等词汇形容讲演者和听众的表现,无论是否有夸张之嫌,国民捐一例至少说明在涉及情绪强烈的民族主义议题时,通俗讲演的宣传效果尚且差强人意。部分基层讲演所主持的日常讲演活动也取得了一定成效,如农安县立讲演所讲员王维翰,“学问渊博,口才敏捷,在讲演时间尚能聚精会神,体贴入微,听者皆洋洋有味,心领神会。日来听讲者座次常为之满,白发黄童络②绎不绝,大有现身说法之气象焉。”至当年八月暑热之际,鉴于听讲者稀少,讲员又拟广招徕之方,“在演台置话匣一个,随时开唱,俾听者人多即行正式讲演。③演至中国时局,为之下泪,听者咸为动容云。”一般而言,选址适当、设施完善的讲演所对民众具备一定的吸引力,如配有幻灯、留声机等新奇设备则更易招徕听众,“听者满座,甚行拥挤”的场面并不罕见。即便是社会教育基础较差的榆树、濛江等县,讲演所开设之处,听众也颇为踊跃,甚至有一般文人学士于茶余饭后前去听讲。但正如1918年吉林教育厅颁布的《整顿各县讲演所办法》中所言,“讲演首重人格,口才次之。欲希望社会之信仰,须选择人格较高之讲演员④方能收效,否者听者日少甚至无人听讲,其不等于虚设者几希。”讲员训练不足,素质不济,很快消磨了民众的听讲热情,竟至出现讲演所“地址之适当,堂内之规模,坐凳之齐整,无一不尽善尽美,惟讲员宣讲时言语支离,声音极低,无一⑤入听者之耳,以致无人听讲”的局面,通俗讲演的社会效应自然也无从谈起。综上所述,1916-1928年间,吉林通俗教育讲演所主持下的民众启蒙运动发①《宣讲所提倡国民捐》,《盛京时报》,1912年9月4日,第七版。②《讲员得人》,《盛京时报》,1916年6月8日,第四版。③《讲员尽职》,《盛京时报》,1916年8月13日,第四版。④《吉林县立讲演所档案》,吉林市档案馆藏,34‐1‐18。⑤《讲员快下台矣》,《盛京时报》,1917年2月27日,第五版。151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展相对缓慢,除省立讲演所有能力筹办各类通俗教育活动外,多数县立讲演所长期处于勉力维持的状态。作为衡量宣传效果的指标之一,通俗讲演的听众数量受地域、季节和社会环境等因素影响,波动较大。但总体而言,截至1928年,部分地区的通俗讲演所活动已取得一定进展。以吉林县立讲演所为例,根据1928年1月讲演所长冯广庠的估算,南路巡讲路线上平均每个驻讲点的人口约170人,场均听讲人数70人,西路驻讲点平均人口约270人,场均听讲人数60人,北路①驻讲点平均人口约460人,场均听讲人数70人,这意味着约有15.2%-41.2%的当地居民参与了讲演活动。如前所述,通俗讲演对于改造民众文化,灌输国家意识形态的功效很难精确评估,除少数特定讲题外,听众对讲演的多数常规性内容似乎兴味索然。但正如熊月之先生所言,“对中国知识界来说,三十年前,八大行星之说,地层构造学说,还被视为玄之又玄、高深莫测的新学;二十年前,化学元素之说,万有引力之说,还只有少数学者能够理解;十年前,自主自由之说,②反对缠足之说,还被视为洪水猛兽”,到20世纪初,这些都已经成为基础教育内容。而通俗讲演在国家力量的支持下,将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注入下层社会,对于普及生活常识、改良民间文化,拓宽城乡居民的信息渠道应有所裨益,甚至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弥合知识精英与底层民众间的隔阂,推进民众意识形态的现代化。第三节影响通俗讲演所发挥社会效应的因素一、官方、学者和讲员的认知早在民国时期,就有大量论著述及社会教育事业效果不彰的问题,很多经验丰富的通俗讲演工作者也对此进行过反思。曾任天津四处讲演所主任的萧纲在《天津市市立通俗图书馆月刊》上撰文,详细阐释了通俗讲演活动面临的困境。首先,在固定场所进行的常轨讲演收效甚微,“因为它处在被动的地位,听讲的喜欢来,听讲的有工夫来,还得距离讲演所较近居住的,具有了这三个条件,然后才有听讲的资格,不然不喜欢来,没有工夫来,或是居住较远,那么只好向隅①《吉林县立讲演所档案》,吉林市档案馆藏,34‐1‐28。②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544页。152 第四章吉林通俗教育讲演所社会改造活动实效分析①了”,且讲员素材有时而穷,久在一处讲演很难保持对听众的吸引力。而巡回讲演和临时讲演虽可以克服上述弊端,但在组织方面稍显繁琐,因此作者建议设立巡行讲演办事处,按区域统一规划调度讲演事宜。同时还要转换通俗教育的思路,既然“一般民众终身忙碌,在生活没有改善以先,是没休闲时间的,尤其没②有受教育的机会,更不用说到讲演所去听讲”,那么通俗教育工作者就应想法设法接近他们,推广茶社讲演、工厂讲演、庙会和市集讲演等更有利于方便下层民众接受教育。其次,讲演员的素质和专业技能也应加意培养,由教员兼充讲员的做法自清末延续至民国,虽然讲演员检定规程逐步完善,但讲员缺乏公众讲演训练和民众心理学知识仍是限制通俗讲演发展的一大障碍。朱全瓅的观点与萧纲类似,认为巡行讲演的形式优于固定讲演,他在1929年12月提交的《给通俗讲演所的建议》中指出,固定讲演守一定之地点,按时讲演,而听讲者多系附近居民,稍远者则终年不克到场,因此不如将重心转向巡回讲演。使“各讲员分头下乡,或市镇逢集期,或寺院演剧场,或乘农工商士兵各界之暇日,相机讲演,费③力少而收功多”,快捷有效。而讲员的作用的尤其关键,通俗讲演“欲速收民④众进化之效功,非用深明讲演方法与丰富讲演材料之讲员”。值得注意的是,民国时期几乎所有针对通俗讲演活动的反思都提及了讲员素质问题,并认为讲演员专业技能不足是阻碍通俗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朱智贤的《通俗讲演设施法》中首先指出,“通俗讲演员为实施通俗讲演之主体,故讲演员之适当与否,其影⑤响于讲演事业之成败者至钜”,继而将讲员人材匮乏的原因归结为五点。其一,专业讲演员训练机构寥若晨星,人材自然供不应求;其二,师范学校的教学侧重于造就小学教师,忽视民众教育训练;其三,中国教育素重手写,忽略口说,以致多数受教育者缺乏讲演能力;其四,通俗讲演活动的民众启蒙性质决定了讲员必须深入下层民众,了解其生活状态和思维方式,而这正是士大夫化的精英智识分子鄙夷不屑,视为畏途的;其五,从事讲演工作者既需起草大纲,准备讲稿,又要颇具辩才,表达流畅,欲求此全才实属不易。民国学者曾对讲演员的素质提①萧纲:《对于通俗讲演的刍言》,《天津市市立通俗图书馆月刊》1935年第10、11、12期合刊,第1页。②萧纲:《对于通俗讲演的刍言》,《天津市市立通俗图书馆月刊》1935年第10、11、12期合刊,第3页。③李日,朱良迅,郭春香编:《朱全瓅社会教育讲演集》,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266页。④李日,朱良迅,郭春香编:《朱全瓅社会教育讲演集》,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265页。⑤朱智贤:《通俗讲演设施法》,山东省立民众教育出版部1932年版,第18页。153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出过很多具体要求,考虑到通俗教育工作者的收入水平和社会地位在知识阶层中均处于下游,多数要求未免有过于理想化之嫌。如俞雍衡认为通俗讲演员既要掌握必要的讲演技巧,包括态度柔和诚恳,讲态沉着,口齿清晰,表情生动,讲辞引人入胜等,又要品格端正,坚韧耐劳,淡泊名利,随遇而安,并富于启蒙工作热情,同时还必须注重日常修养,不断提高知识水平,了解时事动态,磨练讲演①技艺。朱智贤则结合实践经验对讲演员的任职条件提出了更具体的要求:讲员年龄宜稍长,以免听众抱尊老轻幼之成见,导致官方权威受损;讲员须无不良嗜好,以为民众表率;为深入民众起见,选本地人做讲员更为相宜;讲员要了解当地民情和群众心理,由渐而入耐心说服劝导,不可急躁;有民众动员经验者为上②佳选择,因为他们既有参与群众运动的热情,又不会存鄙视厌恶民众之观念。对于多数基层通俗教育讲演所来说,以专职讲演员取代由教师、下级政府职员充任的兼职讲员已相当困难,绝大部分讲演员显然很难达到上述理想化要求。就吉省情况而言,省内多数县立讲演所讲员基本符合《通俗教育讲演所规程》中关于讲员资格的要求,但其中大部分人至多只接受过中等程度的教育,普及常识尚可,一旦涉及更深层次的矛盾问题,便显得力不从心。沈殿在1917年5月31日的报告中谈到他在下九台与一位学界朋友的论争,颇能说明讲员们的困境。这位朋友读过两年新式学堂,喜欢听讲,与讲员格外亲近。他向沈殿抱怨学校里的教员所讲之各种科学知识皆是空理,名不副实,并抨击提倡新学者“大半竟好空谈,不讲实事”。这位朋友以下雨一事为例,“学校教员说,地表受热发出来的蒸汽,到空中遇着冷化成水滴下来就是雨,这所说的可是空理?你再看看我们下九台街所办的实事,现在绅农各界因天旱恭请铁牌求雨,传谕各户,每家门前设立水缸一个,满贮清水,里边插着杨柳树枝,上边供着黄纸牌位一座,上边写的是五湖四海九江八河井泉龙王之神位,前边烧的元宝高香,非常的诚敬。求雨的头顶柳圈,抬着龙驾,成群结队,络绎不绝,说是不日就可下雨啦。请问你到底③是空理可凭啊,还是实事可凭呢?”对仅接受过粗浅新学教育者而言,降雨的科学阐释和神话传说同样虚幻,后者因与求雨活动及其所宣称的效果相联系,反而更具可信性。面对质疑,讲员既未进一步阐释降雨原理,也未批驳民间求雨活动,仅一笑置之,并推说道,“我实在不好答你这个话,请你自去问问你们绅士①俞雍衡:《通俗讲演》,浙江省立图书馆印行所1931年版,第11‐13页。②朱智贤:《通俗讲演设施法》,山东省立民众教育出版部1932年版,第20‐23页。③《吉林县立讲演所档案》,吉林市档案馆藏,34‐1‐15。154 第四章吉林通俗教育讲演所社会改造活动实效分析大老们去吧”,继而以“职务在身,不敢久谈”为由辞去。似此无力的反驳,连稍有新学基础者亦无法说服,更遑论普通民众。虽然在讲员呈交的报告书中,述及讲演现场情形时,“听者甚众,观者如堵,看其情形,颇多领悟”等语比比皆是,但当讲员所宣扬的新知识与传统文化发生冲突时,其结果可想而知。官方往往倾向于将通俗讲演效果不彰的原因归咎于讲员或讲演所长,伊通县知事郑庆余在1918年的一份公函中辩称,“本县讲演事宜办理数年,所以未见成①效者,一由于讲演员之未得其人,一由于讲演所长之督饬不力”。此类论调基本代表了政府对于通俗教育问题的认识,而基层讲演员显然持有不同意见。朱全瓅曾直言不讳地谈及对通俗教育事业前景的忧虑,“回思我中国,大局不定,南北意见不和,战争不息,扰攘靡穷。虽有热心忧国爱民之人,总奔走呼号,亦徒劳焉而已。总使齿落唇焦,舌敝耳聋,亦难解劝官僚去其升官发财之志如此,似②此等目的如彼,社会安得不坏,人民何能奠安?”在这位极富热情的启蒙者看来,政局混乱,吏治腐败是通俗讲演徒劳无功的主要因素。当然,多数讲演所职员虽于时局多有牢骚之言,但通常不会如此直言不讳地指责官方。吉林县讲员刘永清曾于1926年提交一份通俗讲演所改革建议,委婉地表达了在职讲员对这一问题的立场。文中认为,外界对于讲员群体的指责是空洞无益的,通俗讲演活动效果不尽人意的原因主要在于讲所资源有限而职责过重,且以讲演为主的教育形式本身具有难以逾越的局限性。吉省“幅员数千里,户口数十万,人事至不一致,礼俗更属庞杂,用此最狭义之讲演改进纷如之社会,杯水车薪,诚难为济……即③或各讲员鞠躬尽命舌敝唇焦,抑且亦无或成绩踪影可资流露”。因此讲员提出的通俗讲演所改革方案主要包括三点:其一,改通俗讲演所为通俗教育馆,扩张机构设置,增加戏剧、书报、体育等部门,以便各司其职,将社会教育诸项内容④皆包含其中,“因时制宜因事施教,改良社会或能效而且速”;其二,改讲演员为通俗教育委员,并给予官方正式授权,认可其对驻讲地点风化习俗全面干预的权力,“凡乡土历史上的人物、事业、村镇之沿革、古迹、地理上的交通、文化、气候土宜以及物产、职业、公共事业、慈善事业并风俗习惯、礼俗宗教种种,善⑤者提倡之,不善者劝戒之,庶因病施方,或能事半功倍”;其三,完善巡回文①《吉林省教育厅档案》,吉林省档案馆藏,J110‐05‐0154。②李日,朱良迅,郭春香编:《朱全瓅社会教育讲演集》,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284页。③《吉林县立讲演所档案》,吉林市档案馆藏,34‐1‐11。④《吉林县立讲演所档案》,吉林市档案馆藏,34‐1‐11。⑤《吉林县立讲演所档案》,吉林市档案馆藏,34‐1‐11。155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库运作机制,添置书报,并假驻讲点当地学校房舍置阅览室一间,以便读者阅览。1928年讲演所长冯广庠的视察报告中也提出了类似建议,他认为通俗教育范围甚广,“专限讲演事项殊近狭窄,况礼俗庞杂尤非唇舌可改,值此社会竞进时代,①根本上之工作似亟应改组通俗教育馆以期酌症施方”。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讲演所的运作资源长期匮乏,但职员和管理者都没有要求官方增加投入,他们更关注的似乎是权责相适问题。讲员改革方案中提及的大部分职能,包括运作巡行文库、监督地方风化等,都早已被官方划入通俗讲演所的责任范围内,但却始终未授予讲员明确的权力履行相关职责。改良或监督地方风俗活动将不可避免地侵入当地居民的传统生活状态,引起民众的反感,对于深入乡村地区的巡回讲员而言,这甚至是一项颇具风险的工作。北伐战争期间,武汉总政治部宣传列车至河南省②境内时,曾因宣扬过激主张导致车辆被农民烧毁,宣讲员被杀,足见民众启蒙运动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而缺乏明确官方授权的讲员更无力履行改良风俗之责,至多只能依据当地风土民情选择相宜讲题,使讲演更切合民众心理,在讲员看来,此举收效甚微。强化通俗讲演所职能和给予讲演员正式官方授权两项要求似乎说明,基层通俗教育工作者相信,阻碍通俗讲演所发挥社会效应的因素主要在于讲演所权限过狭。二、限制通俗讲演成效的客观因素应当承认,学者、官方和在职讲员的意见都具备一定的合理性,各自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限制通俗讲演活动发展的因素。除此之外,考察吉林通俗教育讲演所的实际运作过程还可以发现,讲演内容陈旧,运营经费紧张,基础设施匮乏等问题都在制约着通俗讲演事业的发展。按照社会教育学者的理想化标准,通俗讲演的内容设计需考虑多种因素,包括材料分配的均衡性,与当地风土民情的适宜性,讲演题材的时效性等。朱智贤曾经指出,制定通俗讲演计划需遵循三项原则:其一,以民众的需要为依据,优先讲解普通大众急需了解的常识性内容;其二,要考虑到各地民风的差异性,如某地缠足盛行,就应侧重于劝导放足的讲题,某地卫生较差,就要经常向民众宣讲卫生常识;其三,根据时间或季节变化编排讲题,③更易于民众理解。俞雍衡设计的讲演计划表则尽量保持讲题类型均衡,每月包①《吉林县立讲演所档案》,吉林市档案馆藏,34‐1‐28。②朱智贤:《通俗讲演设施法》,山东省立民众教育出版部1932年版,第22页。③朱智贤:《通俗讲演设施法》,山东省立民众教育出版部1932年版,第26‐27页。156 第四章吉林通俗教育讲演所社会改造活动实效分析①含四题,每题讲演五次,要求讲演内容新颖,反映时事潮流。实际上多数基层讲员仍受困于讲演素材匮乏的问题,讲材过于稀少不仅无法合理编排讲演场次,且常因讲演内容过于陈旧,更新缓慢而使通俗讲演很难在固定驻讲点长期保持吸引力。如前所述,大多数讲演题材来自吉林省公署教育厅编制的《通俗教育讲演稿范本》,有时也会根据形势需要临时增加一些篇目。临时篇目往往与外交问题有关,如1916年轰动一时的郑家屯事件,当年即组织多场介绍或评论此事的讲演,包括《郑家屯与老西开交涉的现象》、《辽源交涉案起衅之事实》、《辽源交涉②与吾三省人民有连带的关系》、《辽源案贻误千万,夏诒霆罪状一斑》等。每场讲演均能吸引百人左右,社会效应颇佳。自1917年起,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相关的讲演题材也盛行一时,主要讨论一战胜利与中国未来命运之关系。包括《欧战终了与中国之前途》、《欧战结束后远东的问题》、《欧战华侨有直接作战及间接协助联合国的义务,最后解决我国亦有应享的权利》、《欧战平和后中国的利害关系》③在内的十余个题目,累计讲演超过三十场次。作为政府行为的一部分,公立讲演所的临时性讲演大多在省城内举办,观众反响热烈,社会效应良好。但取材于《吉林通俗教育讲演稿范本》的常规讲演则面临吸引力日趋下降的困境。单以讲稿范本的质量而论,其内容可谓丰富,来源亦属广泛,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供基层讲演员尤其是乡镇巡回讲员选择的题材却相当有限。因多数讲演所的听众主要为农民,且受教育程度有限,部分题目如《佛伦的道德》、《军人道德说》、《中国教育界的恐慌同救济方法》、《世界最小的共和国》等明显脱离实际,故从未应用于讲演。还有相当多的题目仅使用过一两次即遭撤换,如《国会制度》、《西洋创造枪炮及印字机器的原因》、《海陆空三界战斗武器的作用》、《说孟德斯鸠的阴德》、《释选举要义》、《美感与胎教的关系》等。基层讲员最常用的题材是与农事相关的实业类题目,次之则为守法类和爱国类内容。大部分使用周期较长的题目都与农业生产有关,如劝导乡民植树的演讲《栽树可以弭旱》,自1917年首次使用以来即成为每年必讲题目之一,直到1926年仍然在热门题目之列。《说捕蝗的要法》在1917-1923年七年间累计讲演超过五十次。介绍新农业技术,倡导经济作物种植,鼓励发展副业是此类讲演的重点,《种大豆新法》、《改良养牛的方法》、《柞树春蚕饲养法》、《近江之地正好养殖鲤鱼》、《说养鸡之①俞雍衡:《通俗讲演》,浙江省立图书馆印行所1931年版,第21‐22页。②《吉林县立讲演所档案》,吉林市档案馆藏,34‐1‐12,34‐1‐15。③《吉林县立讲演所档案》,吉林市档案馆藏,34‐1‐15。157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利》和《吉林省宜注重畜牧》等都是其中的代表性题目。但实业类题材中的其他内容则很难吸引听众,讲员曾先后试讲《粉笔制造法》、《豆腐制作法》和《稻草造棉法》,均反响平平,惟有涉及兴办矿业事宜的题目效果颇佳。此外,爱国类和守法类讲题也是通俗讲演的重点内容,但所涉内容均过于单一,前者常沦为口号式的空洞宣传,后者则侧重于反复劝诫民众安分守法。通俗讲演题目和场次的相关数据已很难精确统计,以吉林县立讲演所为例,根据目前仅存的讲员报告表推算,1916-1928年间,吉林县立讲演所的四乡巡回讲演累计超过一万场次,而讲题却不超过一千个。其中六成以上题目仅使用过一次,约有二成题目成为常规选题,平均讲演四十场次左右才会更新一次题目。根据1928年1月的粗略统计,大部分驻讲点的居民数在300人以下,且人口流动率极低。不难想象,在受众范围如此狭小且讲题极度匮乏的情况下,讲演很难保持足够的吸引力。讲所也曾意识到问题所在,并试图通过定期调转讲员岗位以改①善听众因“耳熟人旧未能十分踊跃”的状况,但效果不甚理想。总体而言,通俗讲演中与时事关联性较强的题材更易吸引听众,乡人会主动前来听讲,“以期②稍记一二,庶回屯讲新闻于乡愚”,但常规教育功能受讲题不足的限制,难以发挥。与民国初年众多基层教育机构的情况类似,通俗讲演所也受困于经费问题。吉省财政预算不足的问题由来已久,早在1915年预算不敷之数即达280万之巨,③为东三省之最。财政艰窘,学款支绌,各地教育经费又往往被任意挪用,即便是公立学校教员的薪金也常遭拖欠,社会教育机构的经费更难以保障。但教育开支不足并非通俗讲演所经费受限的唯一原因。讲演所的经费由县教育费项下支出,而教育经费分配不均是县立教育机构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通常正规教育机构的开支会得到优先考虑,教师待遇也远胜讲员。在1917年7月吉林县立讲演所呈交县公署的六年度收支预算书中,所长强调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皆关乎教育事项,名异事同,并对讲员与教员待遇有别一事颇有微词,“各路讲员月薪虽不能④与各校教员比,然亦须衣食足方可供职”。类似言辞在1920年后频繁出现,但讲员待遇并未因此得到改善。社会教育被视为学校教育之补充,很难受到充分重①《吉林县立讲演所档案》,吉林市档案馆藏,34‐2‐47。②《宣讲所拥挤》,《盛京时报》,1915年1月1日,第十九版。③《东三省预算之不敷》,《盛京时报》,1915年4月6日,第六版。④《吉林县立讲演所档案》,吉林市档案馆藏,34‐1‐31。158 第四章吉林通俗教育讲演所社会改造活动实效分析视,而各级讲演所的境遇也常因地而异,与在省城内办公的省立讲演所相比,从事乡镇巡回讲演的县立讲演机构明显处于弱势地位。每年六七月间开始编制新财务年度预算时,讲所与县公署常常会有数封公函往来,前者不断要求增加预算,后者则反复申明经费紧张,迁延多日方能确定最终数额。1917年吉林县立讲演①所甚至有一位所长因经费问题与县公署争执不下,最终辞职。总体而言,基层通俗教育讲演所的运行成本是相当低廉的。以吉林县立讲演所为例,该所全年经费从1916年的1380元增至1928年的2833元,考虑1922年后票洋和现洋的折算率,1928年的全年支出折合现洋约1700元,年均增长率仅为1.7%。大部分开支集中于薪工项下,约占总数的85%,办公经费常年控持在200元左右,约占总开支的12%。但过度压缩运营成本显然伤害了基层讲员的工作热情,1922年以后讲员主动离职现象开始出现,多数人倾向于进入学校成为正式教员。1928年甚至出现节薪裁员现象,原四路巡回讲演被并入三大区,裁撤讲员一人,所遗驻讲点由其他三员分担,讲员负担进一步加重。在各县级通俗教育讲演所中,吉林县立讲演所预算素称充裕,其他偏远县治讲所资金则更形匮乏。基础设施匮乏,必要设备不足是造成通俗讲演事业停滞不前的另一原因。如前所述,巡回讲演员的工作环境极其简陋,经常以市集或庙宇为讲演场地,甚至借商户雨棚下的小块空地讲演。而城内固定讲演场所的条件也往往不尽人意,1916年吉林省立通俗教育讲演所所长陈寿昌函称,“吉林省城繁盛之区原有讲演所之处甚形寥寥,纵或有之亦皆狭隘渗漏,不堪应用……省垣牛马行街市场北原有讲演所一处,地居冲要,惟房屋既嫌渗漏,地势更属狭小……不能容积多人而肃观听”。省立讲演所讲堂尚且如此,各县立讲演所的状况可想而知。多数县级讲演所无力建设专门讲室,只能与其他机构合用一处房舍,如桦川县第一通俗教②育讲演所,先借用镇农会房舍,后又租用道德会房舍,始终未设独立讲堂,甚至有部分基层讲所将戏园、茶社、剧场充作固定讲演场所。除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外,通俗讲演所需的必要辅助设备也相当匮乏。1915年10月教育部公布的《通俗教育讲演规则》要求通俗讲演得酌量情形,置备各种辅助品,包括理化实验之①《吉林县立讲演所档案》,吉林市档案馆藏,34‐1‐31。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黑龙江省桦川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桦川文史资料》第3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黑龙江省桦川县委员会1989年版,第52页。159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①仪器标本,幻灯及活动影片,各种教育图画,风琴、留声机、军乐等。而实际上有能力置办留声机的基层讲演所已属难得,大部分讲所讲堂内仅有黑板、桌椅等基本设施。巡回讲演员的设备则更加简单,吉林县立讲演所讲员提交的物品清单显示,讲员外出巡讲时携带的随身物品仅包括用以证明身份的传单一纸,讲演②旗一杆,铜铃一个,讲演范本及稿本二本,报告簿一本。1916-1927年间的讲演所物品清册中也只有一些普通办公用品,并无任何讲演辅助设备。至1921年设立巡行文库后,讲员才开始携带部分通俗书籍和教育画做演讲辅助之用。与大城市的讲演机构相比,地方公立通俗教育机构的资源严重不足。巡回讲演的形式和缺乏固定办公场所的现实更使携带大型辅助设备几无可能,基层讲员得到的支持相当有限,只能以最原始的方式履行职务。此外,日常讲演工作还可能因一些突发情况受到干扰,最常见的问题是匪患,通常情况下,讲员不会与胡匪正面遭遇,但匪患的威胁会影响讲员的工作进程和讲演效果。当地规模稍大的娱乐活动也可能对讲演造成负面影响,1917年周宝③濂至两家子市集讲演时恰遇唱西洋景的艺人表演,导致听众寥寥,沈殿在下九台讲演时也因左近村镇吴家店演戏酬神,赶集乡民皆急于赶赴会场,听讲者数量④大减。对于赌局、西洋景、酬神表演等活动抢走听众的抱怨屡屡见于讲员报告中,说明相对于传统娱乐活动而言,通俗讲演对民众的吸引力实际上相当有限。吉林通俗教育讲演所的社会改造活动表明,大部分基层讲演所无法完成启蒙民众的既定目标,通俗讲演的社会效应也很难得到充分发挥。制约民初通俗讲演所发展的因素错综复杂,官方对于通俗讲演所活动目标的定位宏大而模糊,既希望以通俗讲演为媒介,向民众灌输现代国家意识形态,又要求讲演活动能以低廉的成本运作。而通俗讲演面对的听众是仍被传统文化统治着的下层民众,依靠略通新学而思想根基仍深植于传统中的小知识分子推行行政化色彩浓重的社会改造运动,至少在短时期内是无法撼动传统文化惰性的,这也许是基层通俗讲演机构成效有限的根本原因。①宋恩荣、章咸:《中华民国教育法规选编》,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533页。②《吉林县立讲演所档案》,吉林市档案馆藏,34‐1‐28。③《吉林县立讲演所档案》,吉林市档案馆藏,34‐1‐12。④《吉林县立讲演所档案》,吉林市档案馆藏,34‐1‐15。160 余论余论一、“国家政权建设”视角下的通俗教育讲演所国家政权建设一般被描述为国家权力下沉的过程,主要表现为“政权的官僚①化、渗透性、分化以及对下层控制的巩固”。但以行政手段对基层社会进行严密控制并不符合中国传统政治信条,正如杜亚泉所言,“吾国古来,已恭己无为为②至治,而以庸人自扰为至戒”。“无为而治”是传统中国政治哲学思想的一部分,尽管政府的实际运作过程似乎表明,它可能更接近于一种政治理想而非指导原则,但至少在基层社会治理层面,适度下放权责,保留民间社会自主发展空间确是前现代社会中国国家政权的特征之一。如涉及地方财政问题时,府库充盈自然是政绩考核的标准之一,而避免与民争利也是统治阶层时时引以为戒的信条。以现代标准衡量,20世纪前的中国官方机构长期保持相对较小的规模,罕有向基层社会扩张的意愿。这一方面是由于经济和技术条件的限制,使国家政权的控制力难以持续向下层深入,另一方面官绅共治的管理模式趋于成熟,国家不必承担过多职责,自然也没有扩张机构的需求。20世纪中国国家政权建设运动与民族主义的膨胀密切相关,自清季以来,外患内乱频仍导致资源匮乏型政府的缺陷突显,官方和学界都逐渐疏离了传统社会管理思路,相信只有大幅扩张国家职能和权力才能挽救危机,由此开始了以集权为主要特征的国家政权建设运动。杜赞奇曾用国家政权内卷化理论来阐释20世纪前半期中国国家政治势力扩张的过程,认为国家对于基层社会的控制能力低于其对基层社会的榨取能力,因此政权建设③并未带来实际效益的提高,反而加速了传统民间社会和文化结构的衰落。诚然,国家权力的扩张极大地压缩了传统自治空间,清末民初的一系列改革①[美]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王福明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页。②杜亚泉:《杜亚泉文存》(许纪霖,田建业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35页。③[美]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王福明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66‐67页。161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实践表明,国家不再满足于在各项地方事务中扮演倡导、监管或督促的角色,而是更倾向于增强自身的直接控制力,其结果往往并不尽如人意。早在民国时期就有部分学者注意到了国家政权持续扩张的趋势,并对此持警惕态度。杜亚泉在1911年和1913年所做的《减政主义》和《再论减政主义》中都对国家权力过度膨胀的弊端提出了批评,他的观点类似于古典自由主义者,认为政府权力扩张会导致社会活力衰减,“一国政府之本分,在保全社会之安宁,维持社会之秩序,养其活力之泉源而勿涸竭之,顺其发展之进路而勿障碍之,即使社会可以自由发①展其活力而已”。且官僚机构膨胀导致冗员过多,行政开支日增,形式主义盛行,徒耗国家财源,无益国事。国家权力向下层社会的渗透还削弱了士绅与普通民众的联系。自清末新政以后,国家、官员、士绅和民众在处理地方事务中的角色都需要重新定位,以绅权为主要表现形式的传统民权空间受到国家权力扩张的冲击,官方开始尝试在司法和税收领域之外发展与国民的直接联系,或至少需要取得对原有地方公权力的官方授予权。士绅的权威地位本已因科举制度的废除而有所动摇,加之新政时期兴办地方自治事务的大量筹款要求常由士绅出面向民众征收,官方为转移民怨甚至会有意卸过于乡绅,这使绅民关系进一步恶化。此外,经过地方自治改革,很多原属民间管理的公产转为官产,基层社会公共资源被剥夺,各项传统自治活动自然也难以为继。熊十力反思清末以来的历史时曾认为,“革命不难,革命而能建设诚难之又难……吾国自清季以来,只是逐层崩溃,而②实难言革命”。清末民初之际,国家政权建设运动存在的弊病与此相类,士绅阶层的领袖地位既来源于当地居民约定俗成的共同价值观,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各种利益集团长期竞争和妥协的产物。就文化层面而言,由士绅领导的基层社会秩序蕴含着大量传统元素,包括宗教信仰,亲族纽带和家庭伦理等,使其具备了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而趋于稳定。士绅代表的权威文化规范既能赢得民众尊重,又能使普通民众产生归属感,从而激发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荣誉感。多数情况下,国家只是通过一系列涉及“合法性”的程序掌控基层社会,而士绅阶层的①杜亚泉:《杜亚泉文存》(许纪霖,田建业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33页。②熊十力:《境由心生》,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4年版,第239页。162 余论存在使国家利益和地方利益的融合成为可能。清末以来的国家机器扩张现象似乎表明,国家尝试越过传统中介,直接控制民众生活。但在基层社会尚未形成足以取代士绅的领导力量,行政机构体系建设也相当简陋之时,贸然将传统士绅基层排挤出地方自治活动,很可能导致民众公共空间失序。就民众教育领域而言,在帝制时代的中国,政治文化和民众文化是被一套相对完善的价值观统合为一个整体的,虽然基层社会中运作着的教育机构多由士绅操控,但其向学生灌输的理念和知识与国家意识形态并无相悖之处。官督绅办或官绅合办的宣讲教化活动、民间传统宗教仪式,以至规模较大的民众娱乐集会,其中传达的核心思想也与官方立场基本一致。自清季以后,国家意识形态逐渐复杂化,与大众文化渐呈疏离之势,政府和知识精英都相信有必要弥合二者的差距。官方推动通俗教育运动的主要目的之一正是以通俗讲演所为媒介,增强国家意识形态在底层民众中的影响力,从而强化对基层社会的控制,这显然属于国家政权建设努力的一部分。清末新政时期的基层宣讲所尚保留着大量官绅共治色彩,很多地方士绅热衷于对公立宣讲所的人事任用、组织方式、运作状况等发表意见或提供帮助,还有部分私立宣讲团体长期存在。至民国初年,通俗教育讲演所被改造为标准化的官方宣传机构,其资金来源、人事安排和管理制度完全由政府主导,民间社会力量已很难置喙。国家控制民众教育活动的模式利弊参半,一方面更多权威性资源可以被用于民众教育的基础设施建设,并给予启蒙运动以制度性保障,另一方面,官方垄断通俗教育内容的做法,必然会使民教运动的启蒙色彩大打折扣。在某种程度上,政府可能希望通俗教育讲演所扮演其在基层社会的文化权威形象,但结果令人失望。一方面,讲演所缺乏必要的公共资源支持,无力对民众生活产生实际影响,因此很难取得类似于乡绅的权威地位。另一方面,尽管讲演所倾向于选择本地人出任讲员,但在人材匮乏的偏远县治,讲演员也经常是外乡人,作为政府公职人员,他们与当地社区居民缺乏联系,加之讲员宣传的主张往往与普通民众认知相悖,不易建立沟通基础。综上所述,1915年以后公立通俗教育讲演所的涌现可以被看作是北洋政府163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建立现代国家政权尝试的一部分。尽管这一过程带来诸多弊病,但在一个半数以上人口为文盲的社会里,传统自治模式是否具备现代意义尚值得商榷,国家在现代化转型过程中承担关键性责任似乎是不可避免的。二、通俗教育运动的现代性当代学者述及民国初年国民意识变迁时经常会提到臣民向公民的身份转换问题,实际上对于一般民众而言,这一过程主要停留于理论层面,鲜有切实的政治和社会参与经历。尽管在推进国民意识建设方面,民国政府展现出的积极性和进取意识远超前代,但施教内容和教育方式都缺乏现代性。一方面,通俗教育的内容具有极大的保守性。如前所述,迟至民国初年,由政府主导的国家意识形态自身仍处于形塑之中,极易受到知识界各类思潮的影响,很难提供理论框架稳定完善的现代国民意识用于宣传。国家试图通过辐射范围更广的教育形式将符合其自身旨趣的现代国民意识灌输给大众,而所谓现代国民意识是一个复杂的混合体,其中既包含了部分自然科学常识和西式行为规范,又保留着大量非现代因素。如果说在私人领域范围内,官方对于传统伦理道德的留恋尚可以理解,那么在涉及公共议题时,将个人伦理延伸至政治层面则将国家意识形态的非现代性显露无遗。应当承认,知识精英们在以激烈的反传统姿态攻击旧文化和旧制度的同时,也尝试引入各种新的价值观取代传统,但这些更具现代意义的信仰在面对传统文化时相当脆弱。一般而言,基层民众启蒙运动的实践表现为“趋新”和“尚古”二者的混合体,而作为通俗教育直接实施者的底层知识分子所受新学训练普遍不足,其文化立场既模糊又缺乏稳定性,当面对令人失望的现状时,多数人寄希望于回归传统。这导致讲员对于包括自然和社会科学知识在内的新鲜事物往往只能述及皮毛,而一旦涉及传统文化又多能侃侃而谈,因此通俗讲演的核心思想仍建立在传统文化之上,这可能是新思想元素难以深入基层社会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通俗教育的方法基本沿袭了传统民众教化的形式,国家、知识分164 余论子和民众的角色定位与前代并无本质性差异。尽管清末以来的启蒙者大多具有强烈的使命感,相信对下层民众的思想改造与国家前途密切相关,但具体到如何改造民众文化,启蒙者们的观点却大相径庭。杜亚泉曾指出,国家教育之兴不在于政府多颁学堂章程,多编教科书籍,而在于保护学术研究之活力,政府不必自为教育家而教育自兴,而知识阶层对于民众的不信任感根深蒂固,外部危机的深化最终促使多数知识精英倒向国家权力,相信依靠强力的政府更易于解决中国现代化面临的诸多问题。虽然在社会教育领域内,以社会改造国家的呼声一直存在,但通俗讲演的实施过程表明,民众始终被放在受教育者的位置,其形象则被暗示为是愚昧、落后、守旧、不成熟和顽固不化的。舒兰县居民于海瀛在请设宣讲所的陈词中指责民众顽梗且居心叵测,“共沾国朝浩荡之恩而不知爱国,同受父母生育之德而不知奉养,上而与官府反对,下而与父母逆行……不畏天命,不畏大①人,不敬尊长,出口则以无稽之言为新文,谈笑则以闺阃之说为妙语”,并认为正是世风不堪导致天灾连绵。文人志士必须振刷精神,以仁义忠厚之俗重兴圣道,“使全境之内,举世之人,有忠厚之情而无浅薄之恶,各奉公以守法……民②均亲其亲,长其长,存爱国之心而国以富,有孝亲之意而民自强”。于海瀛的观点基本代表了底层知识分子对于通俗教育中各方角色的认知,国家应是教育活动的主持者,负责组织推广通俗讲演机构建设,监督施教成效。知识阶层承担辅助之责,所谓“一代贤君之盛必有一代贤相之扶,一代文明之兴必有一代文人之③助”,底层知识分子对自身角色的定位更趋近于传统,至少无意与国家权力抗衡。官方和讲员群体对于民众启蒙运动的认识都未突破传统的教化活动的范畴,导致通俗教育的形式呆板教条。讲员们经常将听众稀少的原因归结于赛会、赌局或西洋景等民间娱乐活动,实际上单调乏味的乡村生活恰为通俗讲演活动的开展创造了空间,很多新辟驻讲点最初的主要听众也正是当地闲散居民。但与活跃的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相比,政府主导的民众教育内容过于僵化,多数讲题说教意①《吉林省政府档案》,吉林省档案馆藏,J101‐05‐1730。②《吉林省政府档案》,吉林省档案馆藏,J101‐05‐1730。③《吉林省政府档案》,吉林省档案馆藏,J101‐05‐1730。165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味强烈,很难保持对受众的吸引力。粗暴强硬又自以为是的宣传策略说明,官方对于民众启蒙运动的定位仍包含着大量非现代性因素。总体而言,通俗教育运动的主导者对民众能力缺乏足够的耐心和信心,他们倾向于直接要求民众遵守严密的行为规范准则,而不愿等待现代文明的基本元素在基层社会中逐步发育成熟。相对于构建完整的现代国民意识理论体系,政府更关注国家舆论机器的运行效率,即通过强化宣传机构建设,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国家意识形态的影响力,施教内容反而退居相对次要的位置。166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一、档案资料[1]吉林省档案馆藏.吉林省教育厅档案.[2]吉林省档案馆藏.吉林教育档案.[3]吉林省档案馆藏.吉林省政府档案.[4]吉林市档案馆藏.吉林县立讲演所档案.二、史料汇编[1]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编.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下).北京:中华书局.1979.[2]湖北省司法行政史志编纂委员会.清末民国司法行政史料辑要.湖北省司法厅司法志编辑室.1988.[3]吉林省档案馆、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编.清代吉林档案史料选编·辛亥革命.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1.[4]吉林省艺术集成办公室、吉林省文化厅文化艺术志编辑室编.吉林省艺术集成、文化艺术志资料汇编·第7辑.吉林省文化厅文化艺术志编辑室.1987.[5]芮和师,范伯群,郑学弢.中国文学史资料全编·现代卷·鸳鸯蝴蝶派文学资料(上).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6]宋恩荣、章咸.中华民国教育法规选编.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7]舒新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8]薛绥之主编.鲁迅生平史料汇编.·第三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3.[9]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教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10]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文化.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1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黑龙江省桦川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桦川文史资料·第3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黑龙江省桦川县委员会.1989.167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江苏省武进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武进文史资料·第3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江苏省武进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1984.[1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陕西省西安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西安文史资料·第6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陕西省西安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1984.[14]朱幼谳、戚名琇、钱曼倩等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行政机构及教育团体.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三、志书[1]黑龙江省延寿县志编纂委员会.延寿县志.海口:三环出版社.1991.[2]珲春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珲春市志.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3]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吉林省志·教育志.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2.[4]刘爽.吉林新志.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5]伊通县志编纂委员会.伊通县志.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四、报刊杂志[1]通俗教育研究录.1912.[2]顺天时报.1906年.[3]大公报.1904年.[4]吉林通俗教育讲演稿范本.1916—1917.[5]天津市市立通俗图书馆月刊.1935.五、民国著作[1]陈独秀.常识之无[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3.[2]陈礼江.民众教育.商务印书馆.1935.[3]陈青之.中国教育史(下)[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2.[4]杜亚泉.杜亚泉文存[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168 参考文献[5]甘豫源.乡村民众教育.商务印书馆.1934.[6]高践四.民众教育.商务印书馆.1933.[7]高阳.高阳教育文选[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2.[8]何孝怡编.东北的金融.中华书局.1932.[9]胡适.胡适文集·第11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10]黄季陆主编.抗战前教育概况与检讨[M].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83.[11]黄炎培.黄炎培教育文选[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12]雷通群.教育社会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13]刘百川.一个小学校长的日记[M].北京:华文出版社.2012.[14]陆规亮.德国教育之实况.中国图书公司.1916.[15]马宗荣.社会教育纲要.商务印书馆.1947.[16]马宗荣、黄雪章.中国成人教育问题.商务印书馆.1937.[17]日本通俗教育研究会编.通俗教育事业设施法.中国图书公司.1912.[18]唐碧.调查日本社会教育纪要.通俗教育研究会.1916.[19]王慕陶编.远东通信社丛录·第4编.商务印书馆.1914.[20]吴学信.社会教育史.商务印书馆.1939.[21]熊十力.境由心生[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4.[22]晏阳初.平民教育概论.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总会.1928.[23]于恩德.中国禁烟法令变迁史.中华书局.1934.[24]俞庆棠.师范学校民众教育.正中书局.1935.[25]俞雍衡.通俗讲演.浙江省立图书馆印行所.1931.[26]朱智贤.通俗讲演设施法.山东省立民众教育出版部.1932.[27]银闸絮子.支那纵横观[M].东洋书籍出版协会.1931.六、今人著作[1]陈绍闻主编.中国近代经济文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2][美]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王福明译)[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3]费正清等.剑桥晚清史(杨品泉等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169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4]傅文龄主编.吉林永衡官银钱号.[M]延边:吉林延边大学出版社.1993.[5]江铭主编.中国教育督导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6]李建兴.国社会教育发展史[M].台北:三民书局.1986[7]李日、朱良迅、郭春香编.朱全瓅社会教育讲演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8]李文海主编.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文教事业卷[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9]李孝悌.清末的下层社会启蒙运动1901-1911[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10]刘师培.刘师培学术文化随笔[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11]罗志田.乱世潜流:民族主义与民国政治[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12]罗志田.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与社会[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4.[13]舒新城.舒新城近代中国教育思想史[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3.[14]孙邦正.教育概论[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15]汪楚雄.启新与拓域:中国新教育运动研究(1912-1930)[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0.[16]王尔敏.中国近代思想史论续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17]严家炎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2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18]余英时.现代儒学的回顾与展望[M].北京:三联书店.2012.[19]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20]张蓉.中国现代民众教育思潮研究[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21]张正藩.近卅年中国教育述评[M].台北:正中书局.1979.[22]浙江大学编.中国蚕业史(上)[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七、学术、学位论文[1]吉林省档案馆.清末林伯渠吉林视学史料[J].历史档案.2001(4).[2]李孝悌.从中国传统士庶文化的关系看二十世纪的新动向[J].中央研究院近170 参考文献代史研究所集刊.1990(19).[3]刘信君.民国时期吉林省文化教育的兴起与发展[J].东北史地.2007(4).[4]徐东.民国通俗讲演所述论[D].河南师范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5]苏全有、徐东.论民国通俗讲演所的运行准则[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6).[6]苏全有、徐东.民国时期通俗讲演所研究述评[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3).[7]苏全有、徐东.民国时期通俗讲演所社会效应的制约因素[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6).[8]苏全有、徐东.论民国通俗讲演所[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1).[9]苏全有、徐东.论民国通俗讲演所事业的总体特征及当代启示[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2).[10]苏全有、徐东.论民国通俗讲演所讲演内容及社会效应[J].历史教学.2014(4).[11]苏全有、徐东.论民国时期通俗讲演所的运行机构及经费[J].兰台世界.2014(25).[12]施克灿、李凯一.江湖与庙堂:北洋政府时期社会教育的路径选择——以通俗教育研究会为考查对象[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2(5).[13]杨才林.“作新民”、“唤起民众”——民国社会教育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博士论文.[14]郭丽平、吴洪成.卢作孚在成都通俗教育馆的民众教育实验探析[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2010(3).[15]沈鹏年.鲁迅在“五四”以前对文坛逆流的斗争——关于他和通俗教育研究会关系的一段史实[J].学术月刊.1963(6).[16]王笛.茶馆、戏园与通俗教育——晚清民国时期成都的娱乐与休闲政治[J].近代史研究.2009(3).[17]李小尉、朱峰.民初北京的通俗教育与大众娱乐[J].地方文化研究.2015(5).[18]万妮娜.民初北京通俗讲演评析[J].北京社会科学.2011(2).[19]陈尔杰.民国北京“平民教育”的渊源与兴起(1912-1920)[D].北京大学171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年博士论文.[20]武田熙.支那乡村建设的实际----中国民族自救的最后自信[J].新天地11-12号.1935.[21]大久保庄太郎.近代支那的平民教育运动----以定县河北实验区为中心[J].东亚人文学报.2卷3号.1942.11.[22]小林善文.平民教育运动小史[R].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共同研究报告“五四运动的研究”第3函第10篇.同朋社.1985.[23]鎌田文彦.中国的农村教育者晏阳初:事迹与资料[J].参考书誌研究.1992(42).172 附录附录附表:1916-1928年吉林县立讲演所部分讲题及应用场次类场次题目别1916191719181919192019211922192319241925192619271928爱鼓励人民1国爱国类钱法毛荒1的原因提倡国货5671134621富国说11强兵说1爱国说141独立说1说通商之1利益中英鸦片2之战铁路与国11家的关系勿忘国耻131人民的责31任集款赎胶1济路集款赎路1之关系173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类场次题目别1916191719181919192019211922192319241925192619271928妇女爱国1说国家三要111素爱国之道1救国11国民应尽11之义务日本攻略1台湾记中日交涉与吾人民121的关系中法现在的交涉大1势中国现在1431的大势热血同胞当为外交3211的后盾设法叫他不够本为223331抵制的手段欧战后中121174 附录类场次题目别1916191719181919192019211922192319241925192619271928国的关系郑家屯及老西开交1涉的现象越南亡国之原因及11212惨状爱同胞11说直接爱国及间接1爱国纳税为人民应尽的21151义务办公益即1是爱国我国国债1实在情形说卖国奴1的末路说吾国主权近日稍1有进步说保卫国1说爱国之112农夫175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类场次题目别1916191719181919192019211922192319241925192619271928古今中外妇女爱国1111奇说三大害害2国病民国家与人23111民的关系现今为我国贸易的212好时机教育上之中德绝交1办法斯巴达尚11武的榜样对德绝交1的原因救国是救111自己的命国耻即是11民耻国家兴亡1111匹夫有责不可籍外113国之势力欺压同国176 附录类场次题目别1916191719181919192019211922192319241925192619271928人国民当与国家开辟1232利源当兵之义务为强国2111之准备和衷共济12311力维时艰鹬蚌相争渔翁得力11(利)说穷11买东西1吾国积弱111之原因国体说1说吾人不可因战为1惶说实业助1国法人皆有国1家思想社会亲爱1是强国根177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类场次题目别1916191719181919192019211922192319241925192619271928本论国民教1育说日本对于中国之1野心说强国救1时的计划说国庆纪11念说改良国1货世界种族强弱之原2因中国富强1之易人民当关11心国事洗国家从前大耻增2人民最后光荣自由不死1说现在世界各国的111178 附录类场次题目别1916191719181919192019211922192319241925192619271928大势国民权与个人权的12分别国民当知1111本国情形公理足以1战胜强权国民当具1131自治能力说国民的痼病宜痛1除英雄与时11势福州及山东交涉的1近况国民理宜帮助政府331(禁烟)西藏交涉问题之近1况家国的关11系179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类场次题目别1916191719181919192019211922192319241925192619271928中日国际二十年来12比较观我国之前2途五鬼大闹11中华日本维新强国之方1法共和原理11三大要害吗啡鸦片11缠足说各国现今军备大1势因循性质1依赖性质1爱国者身荣家庆卖1国奴终必招殃御外宜先111安内天职1180 附录类场次题目别1916191719181919192019211922192319241925192619271928青岛交涉近日的状1况媚外与排外均失交1邻之道说抵制外货要审时11度势解释共和要义唤起11国民精神民心团结然后可以131御外侮爱国当由2本身作起说国民应有共同概1念胶州湾之1今昔问题节俭虚糜12以救国穷国民当尽2爱国的本181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类场次题目别1916191719181919192019211922192319241925192619271928分中国受穷2的原因国人应注意太平洋2会议一年以后1的中国南北统一1的希望士农工商爱国的异1同国家的事情要国民1大家去办延珲问题1中日交涉现在的状1况说旅大的原始及交2涉的问题国民当尽救国的责1任182 附录类场次题目别1916191719181919192019211922192319241925192619271928说爱自家1就是爱国说何故爱1国所国之要1义爱国之青2年国货维持会之办法2及利益旅大与人5民的关系对于日本出兵山东1的感言中国贫弱1的原因农人和国1家山东对于外交上的1历史日本出兵山东之经1过183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类场次题目别1916191719181919192019211922192319241925192619271928济南之惨1案国民对于外交上应1取之态态度1日本在山东惨暴的1情形南北对于济案之抗1争山东济案交涉之现1状国民对外宜结和团1体日军在济南惨杀我2国官吏兵民的情形山东难民困苦的形1状日本出兵1184 附录类场次题目别1916191719181919192019211922192319241925192619271928山东之野心日本侵占山东之主1权人民宜有1对外思想人民宜设法抵制外1货爱国家1说中国之1现状说各国当兵纳税的1义务说穷是兴1国之本辽源案贻误千万夏1诒霆罪状一斑辽源交涉案起衅之2事实守劝诫奢侈11221185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类场次题目别1916191719181919192019211922192319241925192619271928法说国民宜类1勤勉守法守法31戒贪财12借外债的1危险今时守法1法律为人22民之保障说诉讼之1害维持秩序1不要造谣11111诉讼之累1冤家宜解1不宜结遵守法律11劝息讼4守本分111人不可无3法律思想何谓法制1国国民守法1说服从法律112111186 附录类场次题目别1916191719181919192019211922192319241925192619271928非奴隶说防盗纪闻11戒秘密结11会解释刑律总则第六1121章共犯罪信邪教为倡乱之媒11介欠债的不可拖延狡1骗说谣言惑2人吸烟饮酒2赌博之害说国民应注意制定11宪法法律制度与命令之11区别知法犯法罪名加重121之理187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类场次题目别1916191719181919192019211922192319241925192619271928偷漏捐税所以应受1罚的理由解释劳工1保护条例不能服从法律不能1自由人民不可1希图非分诉讼应知1道的手续国民应尽守法的义1务解释刑律与民律的1区别解释刑律分则第十九章的造1度量衡的罪名劝盗贼自1新国民应具3188 附录类场次题目别1916191719181919192019211922192319241925192619271928有法律知识烟酒之害1防患宜在1未然时说讼事竞1争的难苦说现在赌11博的黑幕守法律的人是真便1宜道勤能补拙41德俭可养廉1类劝诫赌博21214232说人宜尚1道德国民无信1不立祸因恶积1道德思想1未贫先贫1终必富奢华徙俭31难施惠勿念1189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类场次题目别1916191719181919192019211922192319241925192619271928受恩莫忘人贵自立121尊重道德2道德11人无远虑112必有近忧玉不琢不1成器知耻近乎112勇说嗜好1说公益311社会道德1勤俭的教11育妇女应当1自重说忠恕1积金不如1积德受恩勿忘11报积善之家1余庆多名誉为人311111生第二性190 附录类场次题目别1916191719181919192019211922192319241925192619271928命品行1吃亏是占1便宜贫富为人1111自取夫唱妇随1家业兴人无信不1立富当勿忘1贫饮水思源1女子的三1从并四德求则得之1舍则失之人格的修1111养说光阴不21能待我良心111端品行1业精于勤211人不可无11责任心191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类场次题目别1916191719181919192019211922192319241925192619271928过日子要2知俭省戒口过1戒谎言1有志者事2竟成道德心11改过迁善11说孟德斯1鸠的阴德和睦乡里421说人总得2务正道说自强211重人道立1身之本敦品说1道德是法1212律之母说尊敬祖11宗说生命合德行的要1素游手好闲2之害192 附录类场次题目别1916191719181919192019211922192319241925192619271928同舟共济111百年之计1莫若种德学术与道德相离之11211危险苦海无边1回头是岸农人之实1诚说人民宜1诚人格教育1人民须讲1道德说公德22说劝人贵11知足说戒恶1子女有孝养父母之1义务人民祭祖之礼不可11废临财不苟1193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类场次题目别1916191719181919192019211922192319241925192619271928得戒贪心1务本1说忍耐1精神合形式文明合1野蛮改良社会须先改良111恶习精神的作11用各扫门前1雪宗教与风1俗之关系冶游之害1勇往坚忍1卧薪尝胆311惜时1合群1士农工商1当戒嗜好说崇俭为吾人生之1美德194 附录类场次题目别1916191719181919192019211922192319241925192619271928说崇俭之关系及其2利益道德为保护自由之2本居必择邻1311交必择友说贫贱不1能移其志说婚姻的1关系救人之急就是大慈2善祭扫坟烧1纸的原因说因果的3真是非说道德为11立国之本奉劝行善的人再进1一步说坚忍耐1劳为成事195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类场次题目别1916191719181919192019211922192319241925192619271928之本说自制1说信实1说道德感1人之深说友道感2言说美国道德会的宣1言说人格与地位的关1系说欧美的2道德说勤俭之1美德君子合群11而不聚党慎言11不良习惯1道德可以1救国说勤俭为治2家上策有依赖性12196 附录类场次题目别1916191719181919192019211922192319241925192619271928无良好之结果理财与贪1财奢华者之1将来孝亲1依人之害1崇信说1崇实说1无业为贫11商业应尽2的道德改良恶习1法美感与胎美1教的关系感说学生的类2坚苦心常灌输人民1识常识类东三省气1候之比较青岛地理1关系说四时的1197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类场次题目别1916191719181919192019211922192319241925192619271928气候今古交通2比较说吉林的1出产古今世界交通的比1较论吉林地21势中国地理1说日蚀月1112蚀之理说普通智2识说阴阳历11121之比较说欧洲地11理说亚洲地11理西洋枪炮及印字机121器的原始破除烧香1的迷信198 附录类场次题目别1916191719181919192019211922192319241925192619271928破除命运1的迷信破除风水1的迷信天足与缠1121足之利害烧炼金汞2之害微菌性状的研究及1231224侵害大势知识问题1霜雪的疑2223案雨露的疑212案雷电的真111理信仰与迷1111信之区别彗星与地111球之关系汽力电力之发明及1作用迷信神权11199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类场次题目别1916191719181919192019211922192319241925192619271928必误人破除迷信11恒星组织行星的原111理说亚细亚洲人种的11分合关系海陆空三界战斗武1器的作用希腊罗马创兴钟表11时代法国若哉弗呢也朴11期发明照像的原始航空之必要不可不1讲无线电及有线电之1作用云与雨1风与空气1200 附录类场次题目别1916191719181919192019211922192319241925192619271928霜雹霰雾1霞虹常识修养11法飞艇的作11用动物植物2和矿物地震火山温泉及彗11星之一切原理三大发明汽力电力1汽球静电动电1瓦斯电汽1说人类与气候之关1系中国的哥111伦布空气跟水气有无关1系说西人以龙1201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类场次题目别1916191719181919192019211922192319241925192619271928取水为旋风的理由中外人民风俗异同1之点说现在各国飞行器11的进步说迷信是亡国败家1的引线阴历年迷1信的害处说日本地3震说火山崩4裂之原因不可迷信1神巫成梦的真1原因增进常识2的方法说地球的1大势说世界的1202 附录类场次题目别1916191719181919192019211922192319241925192619271928人种类飞行机的1说明说雨雪冰雹霜露的1大略实栽厚朴说1业鸡窠布置1类法提倡国民1宜尚实业田家自有11乐人民以职11211业为生活实业为强11国之本铁路与商1业的关系养树之益212实业为富1国之本说商业竞2争人民以实1业为生活203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类场次题目别1916191719181919192019211922192319241925192619271928有职业人1才能自由交通之利1益农人的职1业树木培养1法洼地宜种1稻产业不如81111111职业驱除害虫11法农人之乐1境创业容易1守业难养花卉之1益大道生财1村落的利2益谋生当未1雨绸缪农业应注41204 附录类场次题目别1916191719181919192019211922192319241925192619271928意的事项修桥补路1之益人当自食1其力发财之捷径莫妙于1121开矿疏通水道2之利益庄稼人容2易发财工业为治2富之本改良农业21131说实业2保护森林及培养方11法振兴棉业11的法子改良养牛11的方法种大豆新3112111法造纸新法1205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类场次题目别1916191719181919192019211922192319241925192619271928造玻璃法1稻草造棉1法实业成功1之秘诀苗床之构造及其利1益贫民工艺2厂之利益说汉冶萍1公司说克虜伯1酸厂说捕蝗的322232要法开通水道221311可以防涝柞树秋蚕1111饲养法栽种蘑菇11的方法养蜂的方法及其利1111益国人应时1206 附录类场次题目别1916191719181919192019211922192319241925192619271928谋实业因时生利1法农之副业1说吉林更宜1注重牧畜说改良种1地法子说水稻之2利益说土壤宜2改良说养鸡之1利益萝卜造精1法人造棉花1法说种洋芋1利益创业要有1坚苦心改良畜牧1办矿须知1经商辅助1207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类场次题目别1916191719181919192019211922192319241925192619271928禁烟的办法说工农银1行之利益风灾的防221221范法栽树可以弭旱并能313112有益卫生垦荒宜从11211畜牧入手说商业霸1王的历史预防虫灾2122法造肥的方112法说储蓄之11利益中国商战失败之原1因日本之事1业教育谈养绵羊之1大利208 附录类场次题目别1916191719181919192019211922192319241925192619271928世界兵战将息商战2继续而起劝有钱人快快集股1招工开矿银钱实在是有利之1物风灾及虫灾的防范1法农人闲暇时最要注1意造林农人暇时力用楸树1造品青的方法利用废地栽桑及接4桑方法苗圃地高底之害及1其补救法近江之地1209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类场次题目别1916191719181919192019211922192319241925192619271928正好养殖鲤鱼粉笔制造1法植树节劝1导植树自然肥料2之用法捕鱼简便11法除蝇简便1122法说改良蔬1菜栽培法农业为当4今之急务农业优劣与吾人生1之关系发展实业为近世国1家之要素说商战甚1211与兵战说实业之1观念210 附录类场次题目别1916191719181919192019211922192319241925192619271928说各人的经济(之观12念)说农业进2行之方法说中外商2性之比较说投机之1事业说实业的11改良说农工的1利益说农业的1富源说工商的1改良方针说中国天1产之富说实业的1富原说工商的1经济商人组织公司的利1益211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类场次题目别1916191719181919192019211922192319241925192619271928农人宜改1良种植法振兴农业2亦可富国习业宜专1中国工商业不发达1之原因森林之利1益说经商应12用的方法勤能致富1的理商人应有1的常识农人应有3的常识种杂植以1备年荒体人宜注重1育体育类注重体育1运动身体111的益处说晚婚与1212 附录类场次题目别1916191719181919192019211922192319241925192619271928体育关系体育之关3系说我国妇女体弱的1原因体育之理1论及实际运动身体是强国的1根基说体育之1实益卫人宜讲求231生卫生类秋冬两季卫生最当332111注意嫖赌与寿1命的关系卫生紧要1大意公共卫生1121夏令注重111321卫生说羊角风1213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类场次题目别1916191719181919192019211922192319241925192619271928居住之卫11生卫生之利1益说冬疫要3防说瘟疫预212防法说家庭中2要讲卫生卫生注意411清洁食瓜琐谈11穷人卫生1的方法说蝇类为传染病之12媒介说春瘟证1的预防法说驱逐蚊1虫的利益公众卫生学之纲领1及其实行法214 附录类场次题目别1916191719181919192019211922192319241925192619271928霍乱病与肠绞痧症的区别并2治疗的方法虎林拉菌毒较百斯24笃菌易防儿童食物1之卫生医道不可1不讲春季卫生21最当注意人老五官1失职说法调和空气为保命之1原森林合卫1生的关系说牛痘局1的历史苍蝇的害1处煤毒之防1215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类场次题目别1916191719181919192019211922192319241925192619271928避及解救法解释传染病之预防11法痧证传染1之预防法说简易杀菌消毒预1防法说尘土的1害处春夏卫生1法引牛痘的1利益说浴身的1研究法近视眼的1预防卫生浅说1食物的卫生及贮藏1法衣服的卫1生及清洁216 附录类场次题目别1916191719181919192019211922192319241925192619271928法市井之卫1生成年人和未成年人1的卫生法预防春瘟1法小儿卫生1法特寓兵于农1别人生百般1类实际说吗啡之311害人说兴学育1才说通俗教育讲演宗1旨地方自卫11保卫团调查白话忠11告说预备团11事项217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类场次题目别1916191719181919192019211922192319241925192619271928改良婚礼1警察的天1职说禁烟令1教育为强1113国之本家庭教育4231说儿童教3育之方针说鸦片流毒与吗啡2142之害国会制度1论吗啡甚1122之于鸦片文明国保护儿童的1责任教育普及12之宗旨司法独立于国家之11关系富家子弟要练习勤111劳218 附录类场次题目别1916191719181919192019211922192319241925192619271928商办道路2规则青岛之关21系女子应受完全职业21教育地方自治11设施教训子女1的方法商办桥梁3规则乞丐兴学11粮价与工1价之比较土地登记11的好处太平洋会1议国家强弱1端在教育国民宜有11外交知识看报的法11子219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类场次题目别1916191719181919192019211922192319241925192619271928胎教1社会学11不识字的311害处自治1私塾之弊31土地升科14112的关系现今之社1会天足妇女1之利益联村防匪1法保卫团的1章程说饮酒之1害看报的好1121处解释税契11的条例十年期满3721之痛言选举权不375可轻视220 附录类场次题目别1916191719181919192019211922192319241925192619271928说人民不动产登记41的利益人人都有当兵的义121务保卫团的115好处人当合巩2221说学堂的1好处说女子当求学的缘41故家庭之乐1中国男女21的依赖性剪发之利322益禁绝鸦片人人皆当221负责任勤俭为自1治的要素说人人不1可无希望221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类场次题目别1916191719181919192019211922192319241925192619271928心戒烟浅说11维持地方1之安宁说明男女平等之利1益教育普及宜多改良1私塾今后教育之两大主1义解释宪法规定自由1111的范围有应享之权利必有1应尽之义务城市生活与乡村生11活的比较家庭组织1与国家组织的同异222 附录类场次题目别1916191719181919192019211922192319241925192619271928要旨不动产登记的利益1及手续劝人民照章贴用印4花说积谷备3334荒的好处近世奇人1镜解释国有荒地承垦11131条例解释县治户口编查112规则国民要有财政上的1常识说侦探学1之紧要化无用为1有用说道路的111关系223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类场次题目别1916191719181919192019211922192319241925192619271928幻灯及活111动写真养兵不如提倡军国24311民教育学生应当1注意民智如开21民力自盛解释捐资兴学褒奖1111条例解释地方自治试行21条例论中国现211今的教育教育虽为强国之基础亦即个111人生存之要具地方团体辅助禁烟1的办法说警察权11224 附录类场次题目别1916191719181919192019211922192319241925192619271928的重要教育性质有公私的1区别欧洲战事1远近因专门补习学校的利1益乡土观念与对外观11念说列国对1德之近况既生而必1教之说说对德奥2之主意说欧战之1近况儿童入学111说劝立农会1说地方人民1当摊学款225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类场次题目别1916191719181919192019211922192319241925192619271928设立小学解释租契1条例中美开国11之比较说排外族1之原因说文明的1教育说义务教22育自治补助官治的不11足富家子弟要练习经1商说欧战协4济会宗旨说协约国1胜利说维持风俗各项宗1旨说新举大1总统226 附录类场次题目别1916191719181919192019211922192319241925192619271928说南北现1在状况说林矿借2款之害我国识字1少之原因家庭同学1堂要一气说选举省1议员资格新闻杂志1之利益破除轻兵1之旧习解释国家税及地方12税的性质解释印花11税额章程吉江两省森林矿产1抵押借债的问题解释国有2122及私有森林法三十227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类场次题目别1916191719181919192019211922192319241925192619271928二条(国有共有及私有)外国帮助禁烟的热121心鸦片应该严禁的原1132因欧战结束后远东的22问题说狩猎之1利穷苦子弟读书的方11法女学因何1不兴社会教育补助学校1教育之不足盲哑教育的利益及1教授手续228 附录类场次题目别1916191719181919192019211922192319241925192619271928露天教育的利益及12教授手续整理家庭的简易方1121法说明学校各科俱合2孔子教育募捐之本旨及轮捐1之利益欧战华侨有直接作战及间接协助联合国的义务,1最后解决我国亦有应享的权利说募兵教41育说感化教育及自动21教育229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类场次题目别1916191719181919192019211922192319241925192619271928说废疾教1育尊崇孔子1孟子传略1政府施行烧毁鸦片21的办法活动影片教育上之1使用说童子军1的好处拒毒会发起的原因1及将来说怨耦的1原因教育展览会之成绩1较前进步储蓄儿女1的教育费县自治复活与吾人13民之关系解释(鸦1111230 附录类场次题目别1916191719181919192019211922192319241925192619271928片)吗啡治罪的条例兵战之胜负只争最1后之五分钟一害未除1一害又来说现在的11教育主义宣布西报劝吾国民1自决之论调解释中华民国临时3约法国民当要注意职业11教育国之本在家能治家12就能治国越是无用的东西用1项越大231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类场次题目别1916191719181919192019211922192319241925192619271928解释国际1私法捐钱办学1的好处说足以为女教现在1障碍的事故说美国通1商之利益说战时戒1严协商国对中国之态1度说各省对中央之态1度说对德绝1交之浅释说迷信弱1国的原因说君与民1之区别说清世国1体之由来232 附录类场次题目别1916191719181919192019211922192319241925192619271928溺爱子女1的坏处赶快求学1的好处戒吸纸烟2111的利益说冬账(赈)的好1处共和国之基础当宜2地方自治为要素说地方自治救国的1原故选举不可1受运动募兵法不如征兵法2的原故立宪国人民当有自1治精神共和与国1家233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类场次题目别1916191719181919192019211922192319241925192619271928共和与民1族过年之今1昔观说国民应尽教育之1义务说自由平1等的意义学龄儿女1的管理法说自治的1好处职业教育为救贫之1上策说民生利2用概要智育德育体育要并3重说美国黑2人的教育说宗教的1感言说英法的1234 附录类场次题目别1916191719181919192019211922192319241925192619271928宗教国说中国信1教的自由说教育与人才的关1系说纳国税1的原因说人民纳2捐之利益说清乡之2方法说离婚之3利害纳捐之义3务说国民自1卫的好处中国人口增加率和列强人口1增加率之比较中国国民受教育之1人数235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类场次题目别1916191719181919192019211922192319241925192619271928各国国债1之比较家庭教育与学校教3育不可阅无1益的书画求人不如1求己对于子女1不可姑息国民宜努力社会的2工作平民教育12的价值现今各强1国之大势勤劳与生活及体育2之关系早婚之害122对乡土应1有的关系国民校宜1注联络家236 附录类场次题目别1916191719181919192019211922192319241925192619271928庭自立首宜1养童儿时教育宜以1身作则改良会社1之先务新年之娱1乐法作父亲的对于子女1的责任农业教育1之宜注意中国财政1之现状国民应研究国际上1的常识教育儿女的好处及2方法国民当受2义务教育劝告小学1生求学的237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类场次题目别1916191719181919192019211922192319241925192619271928宗旨通俗教育沿革及要1旨组织联在1会的利益说立会自1卫的好处说赶快设1法自卫呀宣布戒严1条例238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李书源,朱一丹:《论北洋时期限制通俗讲演社会效应的因素》,《史学集刊》,2016年第5期239 后记后记学生不才,虽有志于学,然生性驽钝,幸蒙恩师李书源先生不弃,收于门下。求学三载,白驹过隙,想来也不过寥寥数语。选择学术之途与其说是进取毋宁说是逃避,希望在纷繁世事中寻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坐标。写作博士论文的过程固然艰辛,却也充满惊喜。在档案中挖掘小人物的喜怒哀乐,所思所想,尝试重建他们的生活片段,实为一大乐事。以新文化史方法研究民国初年的国家意识形态建设,将精英知识阶层的高谈阔论与民间社会文化的缓慢变迁做比,对象征性历史因素进行分析,解读国家权力与大众文化间的纠葛,发现二者的冲突和兼容之处,也不失为有趣的尝试。全文共十万余言,大量笔墨用于讲述下层知识分子在激烈变革时代的处境和思考。作为经济和社会地位较低的知识群体,他们对于民众启蒙运动的热诚和信仰令人动容嗟叹。尽管耗时颇久,但最终的论文仍与当初设想存在相当大的差距,部分问题或因笔者学识谫陋,仅能窥其端,难以竟其绪,或出于现实考量,暂时搁置,拙文仅为现阶段学生对相关问题思考的一个小结。本文得以完成,首先要感谢导师李书源教授。先生博学多识,豁达乐观,对于如我一般固执且疏于沟通的学生给予极大宽容和信任,不但为我保留探索问题的空间,还适时提供精当准确的指导,避免学生误入歧途。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先生的文章也常常作为范例,时时提醒我文章须言之有物,不作逢迎虚妄之说。学生自知难及先生学术造诣之万一,然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其次要感谢我的父母,正是他们崇尚知识的坚定信念和多年来的无私付出支持我完成了博士阶段学业。最后要感谢我的外祖母,她的悉心照料陪伴我度过整个童年时期,她独特而强大的无畏精神给予我的勇气胜过任何人的言辞鼓励。即便已近而立之年,她仍然将我视为孩子,为我提供一切可能的帮助,却又强自收起疼惜怜爱之心,激励我直面困难,在垂暮之年看到我完成学业,是我能给予她为数不多的回报。此外还要感谢刘丽丽、郑宇二位学友,与他们的探讨和交流拓宽了我的思路,彼此间的玩笑则为读书生活增添了乐趣。借此后记,略表谢意。240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