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者社会网络、创业机会识别与创业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037学校代码:8分类号:F270密级:槪射挺火爹ANHUIUNIVERSITYOFFINANCE&ECONOMICS硕±学位论文创业者社会內络、创业机会识别与创业绩效关系的实征研究作者姓名:赵青云0142212232学号;2学位类别:管理学硕:t学科专业:企业管理研究方向:创业管理’导师姓名及职称:汪金龙教授二〇—六年十二月 Schoolcode:10378Security:Classification:F270EMPIRICALSTUDYOFENTREPRENEUR’SSOCIALNETWORK,ENTREPRENEURIALOPPORTUNITYRECOGNITIONANDENTREPRENEURIALPERFORMANCEStudentID:20142212232Name:QingyunZhaoDegreecategory:MasterofmanagementTheprofessionalname:EnterprisemanagementResearchdirection:EntrepreneurialmanagementTutor’sname:ProfessorJinlongWangDecember,2016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独立进行研本人郑重声明:本人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究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己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己经发表或撰写的作品,也不包含为获得安徽财经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所使用过的材料,。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己在文中标明并表示了谢意。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论文作者(签名):化靑A乂^^年月曰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本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关于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管理办法及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口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安徽财经大学可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学校有关数据库和授权学校研究生处与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签订收录协议及收录并由作者本,也可W采用影印人享有、承担相应的权利和义务、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或汇编本学位论文。注:保密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于本授权书。作者签名:^若年a月立J日 摘要创业活动在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方面发挥重大作用,国家也对创业活动持支持态度,号召“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并出台了相关的创业扶持政策。然而,在高速发展的市场环境中,作为一股新的发展力量——新创企业,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何在动态的竞争环境中,求生存、获发展是新创企业重点关注的问题,也引发了学术界和企业界对影响创业企业成功因素的关注。早期,大多数学者将影响创业成功的关键聚焦于创业者个人特质,然而脱离了能够实现资源、信息共享,创造创业机会的社会网络,创业活动是很难进行的,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以关系维系着的人情社会,网络关系对创业活动的重要性不容忽视。社会网络作为一个关系纽带,创业者可以通过与成员间的交流与互动来获取那些丰富的且异质的信息、资源以及其他包括情感、技术在内的外部支持,并促使创业者识别并利用可行性和盈利性的创业机会,从而提升创业活动的成功率和创业绩效。另外,国内外关于创业者社会网络与创业绩效关系的研究有很多,其结论并不一致,且关于社会网络、创业机会识别以及创业绩效三者之间关系的研究并不多,因此,本文将创业机会识别引入创业者社会网络与创业绩效的研究框架中,并从机会识别的结果即创业机会可行性和盈利性两方面来研究创业机会识别的作用机制,并希望通过实证研究得出相应的结论。笔者在梳理和总结大量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之上,界定了创业者社会网络、创业机会识别、创业绩效等概念,并构建了三个变量研究关系的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相应的假设。对新创企业创业者的问卷调查收集了216份有效问卷,并通过SPSS2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验证了三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得出以下结论:(1)创业者社会网络与创业机会识别对创业绩效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2)创业者社会网络对创业机会识别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3)创业机会识别在创业者社会网络与创业绩效的关系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关键词:创业者;社会网络;创业机会识别;创业绩效1 ABSTRACTEntrepreneurialactivitiesplayamajorroleinpromotingeconomicdevelopmentandpromotionofemployment.Thecountrysupportsentrepreneurialactivities,andcalled“publicentrepreneurshipandinnovation”,alsocarriedoutrelevantpoliciestosupportstartingnewventure.However,inahigh-growthmarketenvironment,asanewpower,newventurealsofacesmanychallenges.It’sworthyfornewventuretopayattentiontohowtosurviveordevelopinthedynamiccompetitiveenvironment,andthisalsocausedtheattentionoftheacademiaandthebusinessonthefactorswhichaffectnewventure’ssuccess.Inearlytime,mostscholarsregardpersonalcharacterisiticasthekeyfactorwhichcaninflunceentrepreneurialsuccess,but,itishardtokeeponentrepreneurialactivitieswhitoutsocialnetworkwhichcanrealizeresourcesandinformationsharing,canalsocreateentrepreneurialopportunities,especiallyinChinafullofrelationship,theimportanceofnetworkingonentrepreneurialactivitiescannotbeignored.Asarelationaltie,socialnetworkcanprovidenetworkmemberswithrichandheterogeneousinformation,resourcesandotherexternalsupportswhichcanpromptentrepreneurstoidentifyandexploitfeasibleandprofitableentrepreneurialopportunities,therebyenhancethesuccessrateofentrepreneurialactivityandperformance.Moreover,therearemanydomesticandinternationalresearchesontherelationshipbetweenentrepreneur’ssocialnetworkandentrepreneurialperformance,buttheconclusionsarenotconsistent,alsothestudyontherelationshipamongentrepreneur’ssocialnetwork,entrepreneurialopportunityrecognitionandentrepreneurialperformanceisless.Thisarticlewillintroduceentrepreneurialopportunityrecognitiontotheresearchframeworkofsocialnetworkandentrepreneurialperformance,andalsofromtheresultsofopportunityrecognition,likeentrepreneurialopportunityfeasibilityandprofitabilitytoresearchthemechanismofactionofentrepreneurialopportunityrecognitionbetweensocialnetworkandentrepreneurialperformance,alsohopethatthroughtheempiricalresearch,correspondingconclusionscanbedrawn.Inthebasisofreviewingandsummarizingliterature,theconceptofentrepreneursocialnetwork,entrepreneurialopportunityrecognitionandentrepreneurialperformanceinthisarticlehasbeendefined,andthetheoreticalmodelofthesethreehasbeenconstructed,andthenputforwardsomecorrespondingassumptions.Andthereare216validquestionnairesfromnewventures’entrepreneurs,thenusingthestastisticalanalysisI softwareSPSS23.0toanalyzetherelationshipforthesethreevaribles,andtheconclusionsareasfollows:(1)entrepreneur’ssocialnetworkandentrepreneurialopportunityrecognitionhaveasignificantpositiveeffectonentrepreneurialperformance;(2)entrepreneur’ssocialnetworkhasasignificantpositiveeffectonentrepreneurialopportunityrecognition;(3)entrepreneurialopportunityrecognitionisapartialmediatorbetweentherelationofentrepreneur’ssocialnetworkandentrepreneurialperformance.KEYWORDS:entrepreneur;entrepreneur’ssocialnetworks;entrepreneurialopportunityrecognition;entrepreneurialperformanceII 目录第一章绪论............................................................................................1第一节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1一、研究背景........................................................................................................1二、研究意义........................................................................................................2第二节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3一、研究内容........................................................................................................3二、研究方法........................................................................................................4第三节研究可能的创新点...................................................................................5一、研究内容的创新............................................................................................5二、研究模型的完善............................................................................................5第二章文献综述....................................................................................6第一节创业者社会网络.......................................................................................6一、创业的相关概念............................................................................................6二、社会网络的相关研究....................................................................................8三、社会网络的维度..........................................................................................10第二节创业机会识别.........................................................................................12一、创业机会的相关研究..................................................................................12二、创业机会识别的界定..................................................................................13三、创业机会识别的影响因素..........................................................................14四、创业机会识别的维度..................................................................................15第三节创业绩效.................................................................................................16一、创业绩效的内涵..........................................................................................16二、创业绩效测量指标......................................................................................17第四节核心变量间的关系研究.........................................................................18一、创业者社会网络与创业绩效......................................................................18二、创业者社会网络与创业机会识别..............................................................20三、创业机会识别与创业绩效..........................................................................20第三章研究方案设计..........................................................................221 第一节模型的构建与假设的提出.....................................................................22一、模型的构建..................................................................................................22二、假设的提出..................................................................................................23第二节变量的操作性定义与测量.....................................................................25一、社会网络的定义和测量..............................................................................25二、创业机会识别的定义和测量......................................................................26三、创业绩效的定义和测量..............................................................................27第三节问卷设计与测试.....................................................................................27一、问卷的设计..................................................................................................27二、问卷的测试与结果分析..............................................................................28第四节数据收集.................................................................................................30一、调查对象......................................................................................................30二、问卷发放与回收..........................................................................................30第四章实证分析..................................................................................31第一节描述性统计.............................................................................................31第二节信度检验.................................................................................................32第三节因子分析.................................................................................................33一、社会网络的因子分析..................................................................................33二、创业机会识别的因子分析..........................................................................34三、创业绩效的因子分析..................................................................................35第四节相关分析.................................................................................................36第五节回归分析.................................................................................................36一、创业者社会网络与创业绩效的回归分析..................................................36二、创业者社会网络与创业机会识别的回归分析..........................................37三、创业机会识别与创业绩效的回归分析......................................................39四、中介作用检验..............................................................................................40第六节假设检验结果.........................................................................................43第五章研究结论与展望......................................................................44第一节研究结论与启示.....................................................................................44一、研究结论......................................................................................................44二、管理启示......................................................................................................45第二节研究局限与展望.....................................................................................462 一、研究局限性..................................................................................................46二、未来展望......................................................................................................46参考文献................................................48在读期间科研成果........................................56附录....................................................57致谢....................................................603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一、研究背景宏观环境的动态变化以及中国经济格局的转变,中国迎来创业创新新时代。一方面,国家对创业持支持的态度:2012年,党在十八大上重申了关于扩大就业,以就业带动创业的发展政策的理念,在推动创业战略相关政策的同时,各级地方政府也相继推出了一些鼓励创业的优惠政策;李克强总理于2015年,曾多次提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个全民热议的话题,并在两会期间提出我国已进入大众创业的新时代,像大学生这一类的年轻活力的创新人才应当受到着重培养,从而更好的推动创业创新和中国经济发展新动力的打造;同年10月,在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将创业提到空前高度,并称创业成为推动发展的“强动力”;2016年4月,李克强在国家会议上提出,为更好的激发全社会的创新创业的热情与活力,决定建设一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另一方面,从中国创业现状来看,中国创业创新已经掀起热潮。据官方数据统计,2014年中国创业活动指数为15.53,高于美国(13.81)、德国(5.27)、英国(10.66)等发达国家,在全球创业活动中相对活跃一些;另外,据国家工商总局的统计,至2015年底,我国市场主体为7746.9万户,同比上长11.8%,①平均下来,每天新增企业1.2万户,相比上年日均1万户有了明显的提升。虽然中国创业现状良好,新增企业较多,但是新企业的存活率却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根据中国企业发展现状数据显示,与欧美发达国家同等水平的企业相比,其国家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是中国的2-3倍,中国的平均寿命仅有2年多,不超过3②年,而发达国家的平均寿命为7年左右。在这些相差甚远的数据中,足以看出中国国内新创企业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发达国家技术水平的先进性与高端性。然而,国内新创企业要想更好的为中国经济做贡献,应当致力于提高企业绩效,促进企业长远健康发展。基于此,本文致力于探究影响新创企业绩效的因素,并寻找有效的方法来提高新创企业创业绩效,从而延长其寿命,促进其健康快速发展。然而学者们关于影响创业企业成败的因素的研究并未达成一致,纵观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影响新创业绩效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创业者个人特质在内的个人内部因素,也包括创业环境等外部因素,在这种多元化因素的影响下,学者们还是普遍认①中国经济网:http://www.ce.cn/xwzx/gnsz/gdxw/201602/02/t20160202_8715120.shtml②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mrdx/2012-09/07/c_131833781.htm1 同创业者个人在创业活动中的重要地位,是创业活动的领袖人和掌舵者。另外,在中国文化背景的影响下,集体主义文化强调人在组织中的作用,强调人与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关系的重要性,所以,社会网络关系对创业活动的意义也不容忽视。因此,本文认为,基于中国集体主义文化背景下,研究创业者社会网络的相关问题对于提高创业绩效而言也是一个较好的切入点。另外,大量的研究表明创业机会在创业活动中发挥关键作用,创业机会识别在企业抢占市场、获取竞争优势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创业机会识别能否作为影响创业绩效的前因变量以及中介因素来影响创业者社会网络与创业绩效二者之间的关系值得关注。为此,本文试图从创业者社会网络的角度来探讨其对创业绩效的影响,将社会网络、创业机会识别与创业绩效三者综合起来,深入分析三者之间存在的关系。希望通过此研究,让创业者或者创业企业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能够更好的把握机会,寻求企业的发展,提升新创企业的绩效,使其更好的服务于中国经济的发展。二、研究意义(一)理论意义社会网络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主要是在心理学和人类学方面的应用,并于20世纪60年代,该理论得到迅速的发展。随着这一理论的日趋成熟,学者们也将其拓展到创业研究领域中。社会网络是创业者获取创业信息和信任支持的有效渠道,作为人情大国的中国,社会网络关系对创业者开展活动至关重要,所以在中国人情文化背景下,探索创业者社会网络对创业绩效的影响具有较强的本土化的理论意义。另外,近些年,关于创业者社会网络对创业活动或新企业的影响研究有很多,大部分集中于社会网络对创业企业的生存与成长的影响,且影响结论并不一致,很少有研究来说明社会网络如何促进新企业的成长与发展,社会网络是如何作用于创业绩效的。另外,纵观国内外文献发现,创业者利用并整合社会网络中有利的创业信息和资源,从而能够进行有效的机会识别,识别并利用机会来提高创业活动的成功率。因此,本文从创业者的角度出发,从创业机会识别结果的角度引入创业机会识别,通过实证分析来验证创业者社会网络、创业机会识别、创业绩效三者之间存在的关系,研究创业机会识别如何影响创业绩效,以及创业者社会网络对创业绩效的作用机理,对于丰富创业理论、社会网络理论和开展创业相关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二)现实意义在当前经济发展和就业严峻的情形下,国家也极力倡导大众创业,创业在这个特殊背景下是个具有现实意义的活动,小到缓解就业压力、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创业者自身职业生涯的发展、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等等,大到推动社会的进步2 和经济的发展,为国家、社会做出贡献。因此,提高新创企业绩效,促进新创企业长远发展,提高全民创业积极性和活跃程度,是对国家和对社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中国是个人情大国,网络关系对创业活动的重要性应当引起创业者的广泛关注,通过对创业者社会网络、创业机会识别、创业绩效三者之间关系的探索,其结果对于创业者或者新企业构建和完善社会网络,弥补其由于网络关系简单、社会资本不足导致的创业资源的匮乏和信息的不畅通等不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助于创业者建立有利于自身创业的社会网络,获得更多的、有效的信息和资源,识别出有价值的创业机会,为创业活动创造良好的条件,从而提升创业的成功率。第二节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一、研究内容本研究在广泛阅读国内外文献以及导师指导的基础之上进行设计的,其目的是在于研究创业者社会网络、创业机会识别与创业绩效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对两两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理论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假设。本文共五个部分,内容的基本框架见图1-1,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该部分重点介绍和分析本文的研究背景、意义以及对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文中创新点的概述。第二章,文献综述。在回顾和总结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之上,对本文涉及的理论进行综述,重点包括对创业者社会网络、创业机会识别、创业绩效等变量的内涵、维度以及变量间相关性的综述。第三章,研究方案设计。首先,在第二章文献综述的基础之上建立本研究的理论模型,并提出相关的假设;再者,对变量的操作性定义以及在成熟量表的基础之上设计出本研究所需要的调查问卷,并经过小样本的测试形成最终的问卷;最后,交代问卷的发放与回收的情况,方便进行后续的实证分析工作。第四章,实证分析。将发放的问卷进行整理,选取有效问卷并利用软件(Excel、SPSS23.0)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包括描述性统计、信度与效度检验,相关以及回归分析,最后对中介效应的检验。第五章,研究结论与展望。通过上一章的实证分析得出本研究的研究结果,并且通过归纳与总结,得出本文结论,最后,指出本文的不足与局限以及未来的展望。3 图1-1本文的研究框架资料来源:作者自制二、研究方法(一)文献研究法本文主要是从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百度学术、谷歌学术、Emerald、EBSCO等数据库,来搜集本文需要的大量国内外文献。在认真研读国内外文献之后,对本研究的研究变量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理解和认识,并对本文涉及的相关理论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总结,为本研究打下了扎实的理论基础。(二)问卷调查法在阅读相关国内外文献后,选定成熟的已开发的量表,并经过与导师的讨论之后,确定本研究变量所需要的量表。根据所选用的成熟量表设计问卷,首先进行了一个小规模范围的发放,进行小规模的测试,根据测试的结果,在进行问卷的调试与修改,最终形成本研究所需要的问卷。问卷正式发放主要采用电子邮件与现场发放两种形式,为保证数据的真实与可靠性,对收集而来的数据进行了排查和剔除。4 (三)实证研究法实证研究是建立在根据实际情况收集来的数据的基础之上,来分析数据、计算数据等等,从而更好的来解释和预测管理实务,检验我们所进行的研究,能够提高研究结果的可信度,是学术研究中比较科学、有效的方法。本文采用spss23.0并使用excel来整理数据,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样本基本情况的描述、信度与效度的检验、因子分析,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变量间相关性和回归分析,最后检验了变量的中介作用。第三节研究可能的创新点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梳理与总结,本文不难发现,关于创业者社会网络与创业绩效关系的结论是呈现多元化的,学者对自己的研究各持己见,而本文在综述两者相关理论的基础之上,引入创业机会识别来研究变量间的作用机理。一、研究内容的创新纵观现有研究发现,学者们很少将创业者社会网络、创业机会识别、创业绩效三者联系起来进行深入的研究,大多数都是两两关系的单一研究;另外,大量的研究显示,具有连接多样性的社会网络可能充斥着大量新鲜而有价值的信息和资源,对创业机会的识别提供了无限可能,帮助创业者在社会网络中发现可行的、有利可图的机会,从而提升创业的成功率。基于此,本文从创业者角度出发,以创业机会识别结果为落脚点,通过实证分析来研究三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以及作用机理。二、研究模型的完善本研究在创业者社会网络对创业绩效影响的模型中,引入创业机会识别作为中介变量,进一步深化了二者之间影响机制的研究。主要是从机会识别结果的角度将创业机会识别划分为创业机会可行性和创业机会盈利性两维度,并构建了变量各维度之间的研究模型。并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创业者社会网络既可以直接作用于创业绩效,又可以通过机会识别结果来间接影响创业绩效。5 第二章文献综述第一节创业者社会网络一、创业的相关概念(一)创业的内涵创业(entrepreneurship),是理解未来经济变化的一个关键的概念,是用来研究“Who”、“How”即谁、如何发现、评价、开发机会,以及利用机会来创造新的产品或服务等问题(Venkataraman,1997),成为学者们研究创业者和创业活动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主题。尽管创业研究在各国取得有效开展,但是作为一个跨越多学科领域的研究(朱仁宏,2004),其在科学研究框架中却没有树立自己的学术地位,原因之一在于学术界对“创业”定义的不统一。由于创业研究跨越多学科,导致学者在做不同的研究时,出于不同的研究目的和内容,对创业研究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所以,对于“创业”的定义也看起来错综复杂,呈现多元化。至今,学术界关于创业的定义,具有影响力和代表性的有Knight、Kirzner以及Schumpeter等。“创业”在学术界出现的最早日期可以追溯至1755年,源于由米波尔出版的①来自于法国经济学家Cantillon手稿《商业性质论》,从此为“创业”研究打开了大门,为后来关于创业定义的丰富与发展奠定了基础。直到Knight(1921)提出了真正意义上的“创业”,他认为创业是一种能力,是可以对未来未知进行成功预测的能力。随后Schumpeter(1934)提出创业是资源整合的过程,也是创新的过程它能够驱使创新和技术的改变,会带来经济的增长。创业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需要均衡供应和需求的(Kirzner,1973),同时也需要个体在不确定的环境下,预测未来,承担风险(Khilstrom和Laffont,1979)。随后,国内外学者对创业的定义又进行了丰富,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回顾,对其进行了代表性的梳理,见表2-1。①赵鹤:《再论创业的定义与内涵:从词源考古到现代释义》,教育教学论坛,2015年第1期,第84页。6 表2-1创业的定义学者(年份)主要观点Larson(1992)发现机会并为此开发实现该机会所需要的资源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创业者构建并维持社会网络Singh(2001)是建立新组织或创办新企业、开展新业务张玉利(2004)创业不仅表现为小企业创建范畴,还表现为把握机会以及创新与冒险即构建企业竞争优势杨俊等(2007)是在资源受约束的情况下来创建新企业并保证其成长的行为Ardagna和Lusardi是为了追寻商机和实现就业的活动(2009)余绍忠(2013)包括持续不断的探索、学习和资源、机制整合的过程潘安成和李鹏飞是基于与创业机会持续互动的情况下,创业者开展组织活动并创造价(2014)值的过程王沛和陆琴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复杂的过程,需要创业者敏锐识别并抓住机(2015)会资料来源:作者整理(二)创业者的内涵“创业者”最早是从法文“Entrepreneur”翻译而来,随后由Cantillon将该词引入经济学,认为创业者扮演着商品购销过程中承担市场风险的角色,而在美国字典中,“Entrepreneur”的意思是组织、操控并承担风险的人。Cunningham和Lischeron(1991)归纳学术界的研究之后提出了定义创业者的六大学派:创业伟人学派、创业心理学派、创业传统学派、创业管理学派、创业领导学派、内部企业家精神学派。其中,创业伟人与创业心理学派是通过个人特征来定义创业者的,认为创业者是倾向于承担风险的个体,并且渴望成就感和事业心,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警觉性(Khilstrom和Laffont,1979;Mcmullen和Shepherd,2006);创业传统学派认为创业者是能够在动态环境下,对机会保持警惕性的人,能够发现、洞察市场机会(Kizner,1973),面对有利可图的机会时能够有效利用它(Shane和Venkataraman,2000),是具备机会识别能力且能够有效的开发机会并实现目标的个体(Muzychenko,2008);管理学派和领导学派将创业者定义为进行决策并承担决策后果的人(Knight,1921),是协调资源并作出决定的人(Casson,1982);内部企业家精神学派将创业者定义为内部企业家,是能够实现组织产品、技术创新的创新者,具备首创精神的人(WilliamBygrave,1989)。另外,国内学者对于创业者的定义更加倾向于,创业者是具备机会识别能力、敢于承担风险特质的人(王玉帅和尹继东,2009;刘万利,2012),是创业活动的发起者和组织者(林嵩和徐中,2013),能够通过创建新组织来实现财富创造的人7 (张梦琪,2015)。同时也有学者提出狭义和广义的创业者,将狭义的范围定义在包括创始人或团队在内的那些与创业活动相关的核心人员中,广义上,不仅包括核心人员,还包括与创业活动相关的其他人员(王玉帅和张秀娥,2012)。本文认为,不管从狭义上还是广义上来定义创业者,他们都具备创新、承担风险的特质,能够获取机会并创造商业价值,而本文所研究的创业者是既包括创立人,可以是创始人也可以是参与者,也包括企业的所有者,既包括个体也包括团队。二、社会网络的相关研究(一)社会网络的内涵社会网络理论开始出现于20世纪50-60年代,并长期运用于社会学问题研究。20世纪80年代,对于社会网络的研究已经成为创业领域中一个重要的、新的研究内容(Hoang和Antoncic,1999)。如今,社会网络理论已成为一个比较成熟的理论,并运用于创业研究领域,取得了颇多的研究成果。本文主旨并不在于单纯阐述社会网络,主要考察的是社会网络与创业企业问题的相结合,即“创业者或新企业”社会网络。创业网络是基于创业目的的特定网络,仍然属于社会网络,本文主要是从社会网络的角度来审视创业者社会网络。社会网络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特殊的关系结构(Aldrich,1986),这种关系包括以血缘或信任维持的亲朋关系、建立在商业性质基础之上的市场交易关系及其他关系(Adler和Kwon,2002),其联系着各种资源和信息,是个体获取资源和信息以及外部支持的有效途径(Batjargal和Liu,2004),通过社会网络,创业者可以获取资金、信息、技术、市场以及情感等支持(Witt,2004),这种关系是持久的、稳定的(Kilduff和Brass,2010)。基于国外学者的研究,国内学者陆哲静(2013)认为在企业成长的这一过程中,创业者所建立、参与的网络关系即为创业者社会网络。张秀娥(2014)在相关研究中提出,社会网络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特定关系的结构,通过社会网络,个体能够获取社会的支持以及获取资源。谢雅萍和黄美娇(2014)从创业学习的角度定义了创业者社会网络,认为其是嵌入在创业实践中的学习空间,在这个空间里可以进行知识创造,也可以知识共享。张梦琪(2015)提出,创业者社会网络是以创业者为中心来构建的网络体系,而这一体系有利于其识别机会并有效的开展创业活动。对于新创企业而言,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和未来前景的不确定性以及新进入障碍的存在,社会网络作为一种特殊的关系结构,创业者与网络成员之间的互动联系能够为企业带来商业性、情感性的支持,对新创企业的创建和成长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二)社会网络的类型在社会网络分类方面,Granovetter(1973)以网络强度为标准,将社会网络划8 分为强关系、弱关系网络。强关系是建立在频繁的互动、信任以及互惠的基础之上,如亲戚、朋友、联系密切的合作伙伴等等;弱关系是与之相对应的,如与社会、商业、政府等组织或机构之间的联系。Davidson和Honing(2003)将网络分为紧密型社会网络(强关系)和跨越型社会网络(弱关系)。朱秀梅,李明芳(2011)以及苗莉,何良兴(2015)也是将其划分为强联系和弱联系社会网络。Birley(1985),Littunen(2000)、蔡莉和单标安(2010)依据创业者与网络成员之间的联系的正式与否,将创业者社会网络划分为正式网络和非正式网络,来探讨其对创业企业的作用。其中,正式网络是以组织为背景的,在契约或利益关系的基础之上建立的,包括顾客、供应商、行业协会、中介机构等,能够给创业者带来更多的异质性资源以及商业支持;非正式网络是建立在血缘或者信任的基础之上,包括亲朋好友,能够给创业者的创业活动提供情感和信任等方面的支持。也有学者按照网络主体将社会网络划分为个体网络/社会性网络、商业性网络(Ellis,2011;赵文红等,2013),另外,按网络主体划分,也有学者指出除了这两个网络,还包括支持性网络(Butler和Hansen,1991;Yiu和Lau,2008;张青和曹尉,2010;王倩,2011;陈亦悠,2015)。其中,个体网络是指由家人、亲戚朋友构成的网络,是与创业者存在私人关系的群体;商业性网络是与企业、客户、供应商等具有商业往来的网络体系,是与组织发展为目的建立起来的网络关系;支持性网络指的是与政府、其他非盈利机构等机构建立的网络。另外,张艳和张建琦(2016)在民营企业的研究中,依据网络对象的特点,将企业家社会网络划分为以非赢利为主的公共关系网络、与利益相关者建立起的市场网络以及专家网络。其中,公共网络主要指与政府、社区、行业协会等建立起来的关系网;市场网络是与供应商、客户等利益相关者建立的关系;专家网络则指的是与专家、咨询机构以及科研机构建立的网络关系。(三)社会网络中代表性的理论1、强弱关系理论Granovetter(1973)基于社会网络的关系特征,创立了强弱关系理论。强弱关系理论认为,人与人之间或者组织与组织之间的纽带联系源于现实的交流与接触,根据人与人之间联系的不同程度,包括相互之间交流互动频率的高低、感情的深浅、相互惠及程度以及亲密程度的大小,将这种联系分为强关系、弱关系。强关系和弱关系是相对应的,强关系是建立在频繁的互动、信任以及互惠的基础之上,包括家庭成员和朋友;而弱关系成员之间缺乏频繁的互动,缺乏情感因素,是理性主导的关系,如同事、老板以及商业伙伴等等。强关系往往表现为个体倾向于同自己相似的网络成员联系,他们之间有着相同的社会阶级、种族、信仰以及态度和价值观,会存在更多的道德信任。基于中国这个集体主义文化影响下的国家,创业者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强关系来获取有效的市场9 信息。在创业初期,强关系比弱关系更能够满足创业者对资源和信息的需求(Uzzi,1997)。对于弱关系而言,个体与成员之间存在着差异性,虽然弱关系可信赖程度较低,但由于成员之间的差异性,所以异质性的资源和信息更容易从中获取,且弱关系被视为不相关个体间信息传递的有利渠道。2、社会资本理论“社会资本”一词最早出现在Hanifan(1916)发表的关于社区改革的文章中,他认为“社会资本”是一种资源,能够推动社区和个体的发展;随后Loury(1977)在关于种族收入差别的著作中,提出了社会资本的概念,但是他并没有对关于社会资本的理论展开深入研究。关于社会资本第一个现代意义的诠释是来自法国社会学家皮尔埃▪布迪厄(Bourdieu),他对社会资本概念的诠释推动了社会资本理论的发展,至今,在学术研究领域中是最具代表的。Bourdieu(1980)提出具备一定的资源性、社会网络性和生产性的社会资本,它是镶嵌于社会网络中的,并且它集合了那些与持久性网络相关联的真实的、潜在的资源,在这持久性的网络中,成员之间有着共同的了解与认知。所以,他认为可以通过像亲属关系、组织以及邻里关系来获取镶嵌在社会网络中的资源;另外,行动者可以凭借社会资本获取包括补助性贷款在内的经济资源,通过与网络成员中有知识的个体或组织的联系与接触提升自身的文化资本。3、结构洞理论社会网络中往往会存在有的个体与其他个体或群体有着直接联系的情况,而对于其他个体而言,它们之间并不存在任何直接联系,或者联系间断,这样,基于社会网络整体角度来看,它便产生了“洞”的结构,并将这种结构称之为“结构洞(structuralhole)”(Burt,1992)。Burt利用非冗余关系(nonredundantcontacts)的分离或者断裂来解释结构洞,非冗余关系是通过结构洞来联系的。非冗余关系指的是:在社会网络中,B、C作为A的任意两个联系人,B、C之间不直接联系或者间接联系,对于A而言,B、C就是两个非冗余关系,就因为结构洞的存在,这种非冗余关系可以带来额外的利益。所以,对于起桥梁作用的第三方应当通过占据并开拓结构洞来获取竞争优势,实现信息和控制利益。另外,结构洞存在于两个条件都缺失的情况下,这两个条件为:凝聚力(Cohesion)和结构等位(Structuralequivalence)。凝聚力是指两个人之间较强的联系,在这种联系中,能够很容易的和每个人联系;对于网络中不同的两个人却拥有相同的联系人,这便称为结构等位。当结构等位和凝聚力同时缺少,结构洞才会产生。三、社会网络的维度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回顾可知,关于社会网络维度的划分也是一项重要的内容。Mitchell(1969)最早对社会网络的测量维度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社会网络的三维度:10 网络结构、网络规模以及互动关系。后续的学者大多数是在此基础之上来划分社会网络的维度。随着社会网络维度研究的迅速发展,维度划分标准日趋成熟,结合国内外研究,学者们根据研究的内容与目的,对社会网络维度的划分并不统一,本文对此进行了梳理与总结,如表2-2。表2-2社会网络维度划分研究内容学者(年份)维度Granovetter(1973,1985)网络强度;强联系、弱联系网络联系Davidsson和Honing(2003)强关系(紧密型网络)、弱关苗莉和何良兴(2015)系(跨越型网络)Baumetal.(2000)网络异质性网络特性Lincoln(1982)网络对称性、互惠性、多样性Zhao和Aram(1995)网络结构洞、网络密度网络结构左晶晶等(2013)网络规模、网络密度Hoang和Antoncic(2003)网络规模、网络中心性Davern(1997);Reagans和Zuckerman(2001);黄金睿(2010);网络联系、网络结构蔡莉等(2010);杨隽萍和唐鲁滨网络强度;网络规模(2011);蒋剑勇等(2014);吴勇(2015)Whetten(1982)网络密度;网络中心性、网络网络结构、网络特性复杂性Batjargal(2000)网络规模、网络异质性网络联系、网络结构、网络Shane和Cable(2002)网络强度、网络规模、多样性、特性、网络具体内容网络地位资料来源:作者整理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回顾与梳理发现,网络规模、强度、密度以及中心性在维度划分中广泛出现,由于有的维度存在相互交叉又重复的现象,虽然命名不同,但所表达的意思基本不变。如果选取的指标存在交叉或者重复,必然会带来数据的冗余,为了提高数据的代表性、差异性,本文决定选取最具代表性的指标。另外,在已有的关于创业的研究中,网络规模和网络强度作为测量创业者社会网络的维度频繁出现,被引用的频率较高,二者均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概括性,即本文选择网络规模和网络强度来测量创业者社会网络。网络规模一般是指创业者所交往的且与其谈及商业计划和创业想法的网络成员的数量。Hansen(1995)在相关研究中提出,网络规模是企业从创立到成长这一过程中,能够直接或者间接对企业活动产生作用的参与者的数量,如企业相关的供应商、客户、政府等,还包括与创业者相关的社会网络群体,如创业者的家人、亲戚朋友等。对于新企业而言,社会网络中与企业相关的网络成员以及与创业者相关的网络群体数量越多,代表包含丰富创业信息的社会网络的规模也就越大,创业者或11 者企业从中获取机会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创业者与网络成员之间互动交流以及亲密程度称为网络强度,创业者或创企业企业能否获取充足的外部信息和资源直接取决于网络强度的大小(Hoang和Antoncic,2003)。在大量的创业研究中,网络规模和网络强度作为创业者社会网络的两个重要的维度划分得到了学者们的广泛运用(Shane,2002;Watson,2007;蔡莉等,2010;杨玲,2013;吴勇,2015)第二节创业机会识别一、创业机会的相关研究(一)创业机会的概念机会一词经常出现在创业研究文献中(Shane和Venkataraman,2000),被视为一种想法(Davidsson,Hunter和Klofsten,2004),是未被发现的项目(Casson和Wadeson,2007),也是建立新企业(DeTienne和Chandler,2007)。学者们出于不同的研究目的,对创业机会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本文选取了代表性的观点,见表2-3。表2-3创业机会概念的界定学者(年份)主要观点Schumpeter为满足市场需求对现有资源进行创造性的整合并创造价值的可能性(1934)Kirzner表现为不确定的市场需求(反映潜在顾客能否清晰表达其自身的需求、兴(1997)趣和问题)以及未开发的资源和能力是一种商业活动。目的在于追求潜在的利润价值,并为市场提供创新性的Singh(2001)产品或服务,或在未饱和的市场中模仿有利可图的产品或服务Eckhardt和Shane是新的产品、服务、原材料、组织方法,通过新的方法、目的以及方法-目(2003)的这些关系的形式以高于其生产的成本被推广或出售的情况杨俊,张玉利供求关系中资源的低效配置会带来创业机会,其本质上是对手段—目的这(2008)一关系的优化王朝云(2010)是有利于创建新企业的通道或者是开创新事业的适当时机张红,葛宝山是一种开发产品市场或者要素市场的可能性,对其不完全性的开发,以便(2014)为市场提供创新性的产品或服务以及组织方法。李楠(2015)是没有被察觉或整合的且可能给组织带来商业利益的资源或者能力资料来源:作者整理综合上述学者的观点,本文认为,创业机会是一种可以给企业带来价值的可能性,通过创业机会能够将创新性或模仿性的产品/服务带入现有的、未饱和的市场,其目的均是为了满足现有的或潜在的市场需求。(二)创业机会的来源创业机会是进行一切创业活动的前提,是创业研究的一个基础问题。学术界关于创业机会的来源有两种观点:发现观、创造观。发现观认为机会并不是凭空捏造12 的而是客观存在的,需要被创业者识别和搜索;创造观认为机会在未发现之前是未知的,需要个体根据现有市场的的需求来创造机会。对于创业机会的具体来源学者们展开了研究,Drucker(1985)提出创业机会来源分为三大类:新信息、新的技术发明;不对称的市场信息,对市场无效性的开发;相关政策、规章的变化,可利用资源的相关成本和利润的转移。Schroederetal.(1996)认为机会是源于未被充分利用的或者未被开发的资源,来源于技术或者其他类型的专有知识或者技能。Sarasvathy(2003)提出供求关系也会带来创业机会,供求关系明确带来改进型型创业机会;供求关系有一方明确便会带来模仿型创业机会;供求关系均不明确带来创新型创业机会。Baron和Shane(2005)提出创新、规章制度的变化、政治的变革、以及社会人口和产业结构的改变也会带来创业机会。Anokhin等(2011)提出由于市场信息的不对称性,导致产品和要素的不均衡分布,这样会带来创业机会,另外创业机会也源于创新性的模仿。国内学者毕先萍等(2013)在融合创业机会发现观和创造观的基础之上提出,创业机会源于技术和制度的创新。二、创业机会识别的界定创业活动始于机会的识别,创业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创建新企业,还在于识别和寻找新的创业机会,当创业者识别并发现创业机会,并将其付诸于实践,企业才有可能成功。纵观国内外文献,发现学者们对创业机会识别的界定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过程观创业机会识别并不是个简单的识别过程(Singh等,1999),一般包括三个不同的过程:感知市场需求或未被利用的资源、识别资源和特定市场的匹配性、以建立公司或开展业务的形式来寻求被分离的需求和资源之间建立的匹配性(DeKoning,1999)。企业在开发机会之后并促使其转化为具体的产品或服务这一系列的过程称之为机会识别(Churchill和Muzyka,1994)。Ardichvill等(2003)在描述创业机会识别过程时,提出机会识别是机会识别、开发、评估三位一体的过程,这三个过程是相互重叠、相互作用的。刘井建(2011)基于Hsieh等(2007)的研究,提出机会识别包括机会发现和机会利用这两过程。黄歌(2014)认为创业机会识别是一个包含机会识别、开发和评价的动态过程。(二)能力观创业机会识别是一种能力。是能够将识别的机会转化为能够获取经济价值的商业想法的能力(Lumpkin和Lichtenstein,2005),它是创业者自身所具备的核心技能(Sambasivan等,2009)。创业者在进行创业活动时需要不断的进行系统搜索信息、处理并识别信息,所以创业者机会识别能力包括对创业信息的处理能力(Shaver,1991)。Sambasivan等(2009)提出创业者机会识别技能是用来衡量创业13 者发现和识别新产品、新服务以及新市场的能力,衡量创业者预测行业变化的能力以及灵活适应对企业有影响的外界变化的能力等。Kickul等(2010)提出了五种能力来概括机会识别,包括:发现新的市场机会的能力;发现能够改善现有产品方法的能力;解决现有问题的能力;识别具有发展潜能的市场的能力;能够创造满足消费者未得到满足的产品的能力;及时向市场传达产品概念的能力。张艳和张建琦(2012,2016)在关于民营企业家的研究中指出,机会识别能力是企业家能够辨识那些存在潜在价值的机会的能力,并通过机会搜寻、识别、评价能力来衡量。(三)感知观创业机会识别是一种感知。创业者在进行创业机会识别时,均会考虑创业机会的可行性、可操作性以及是否能带来收益的可能性。创业机会识别是对创建新企业且能带来收益的感知(Drucker,1985),是对新的潜在利润可能性的感知,这些潜在利润是通过新企业的成立或形成或者是现有业务的显著改善带来的(Christensen等,1994)。Chen和Yang(2009)提出创业机会识别是对公司产品和技术有需求的潜在顾客的感知,并发现潜在需求与公司产品和技术的适配性。在感知新产品或新服务存在的同时还需要考虑其可行性和潜在的商业价值(徐亚平,2011)。本文认为创业机会识别是一个动态过程,创业者在识别到新的商机,并评价其所具备的属性,基于可行性/可操作性和经济性的目的将其开发并转换为具体的产品或服务。不论是从机会发现的角度还是从机会创造的角度来研究创业机会,不容我们否认的是创业机会在创业活动的开展以及创业绩效提升中的地位与重要性。由于创业者之间在个人特质、知识背景、社会网络关系、个人能力等方面的区别,导致在相同的创业环境中,不同的创业者对机会的识别和运用是不同的,创业机会给组织带来的好坏程度也不相同,作为新创企业的创业者或者创业团队成员都不能忽视机会识别的结果——创业机会,对创业企业生存与成长的作用。三、创业机会识别的影响因素Ardichvili等(2003)提出影响机会识别的因素有个人特质(包括积极性、自我效能感)、创业警觉性、先验知识等。也有学者提出社会资源中有三样因素包括创业导师(mentor)、行业层面的社会网络、专业论坛会直接、正向影响机会识别(Ozgen和Baron,2004),并指出那些年长的、有经验阅历的个体称之为mentor,创业者在其指导下能够获取更好的职业指导、技能和知识,从而更好的进行机会识别。Baron(2007)提出通常被公认的影响机会识别的三个重要因素包括:参与寻找有利可图的机会和未被开发的、潜在的可盈利的资源所采取的搜寻行动;创业者对机会的灵敏性和警觉性;创业者所具备的对行业、市场、顾客的先验经验和知识。随后InduPeiris等(2013)又做了补充,提出了影响机会识别的十大类因素,包括先验知识、社会网络、创业能力、创业警觉性、内外部环境因素、认知能力、学习经验、创造14 性、人力资本、自我效能感,这一提出基本上囊括了其他学者的观点,比较全面。国内学者对创业机会识别的影响因素大多集中在创业者社会网络/社会资本、创业警觉性、外部环境、工作和生活中积累的先验知识/先验经验以及包括创造力和创业效能感等因素在内的创业者个人特质。除此之外,还有学者提出学习风格、创业者个性、创业资源会影响机会识别(岳甚先,2011)。蒋剑勇等(2014)在关于农民创业者创业的研究中指出,农民创业榜样也会对创业机会识别产生影响。王竞一(2015)对国内外文献的梳理,提出影响创业机会识别的八因素中还包括创业者性别以及创业者情绪,并指出拥有积极情绪的创业能够识别出更多的创业机会。综上可知,影响创业机会识别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是从创业者个人因素和外部因素综合考虑。对创业机会识别影响因素的探索,有助于社会创业者以及大学生创业者更好的识别创业机会,促使创业活动的顺利开展。四、创业机会识别的维度学者们都是根据自身研究所需来划分创业机会识别的维度,对于该维度的划分并没有一个唯一的标准。本文通过文献梳理并进行总结,具体内容见表2-4。表2-4创业机会识别的维度研究的角度学者(年份)维度Ozgen(2003)机会识别警觉力、机会识别知觉力机会识别能力张艳,张建琦(2012)机会搜寻能力、机会识别以及机会评价能力Hills等(1997)自发识别、非正式获取以及网络获取机会Kirzner(1997);朱晋伟和胡万梅(2015)偶然发现、系统搜寻和评价机会机会识别途径Chandler等(2000)偶然发现、主动搜寻、被动搜寻机会、VesaPuhakka(2006)知识获得、竞争观察、主动搜索、行为变革以及集体行为Corbett(2005)在一项可被利用的技术上能够罗列出的商机有多少机会识别效果Shrade和Hills(2004)在过去的五年里,机会识别的数量、成功的比率Bhave(1989)创业机会的奇特性、新颖性、潜在盈利性、知觉上的可取性、实践操作性、可行性和独立/独特性Carsrud(1989)机会获利性、潜在盈利性、实践性以及可行性Shane(2003)新颖性、奇特性、潜在盈利性、知觉上的可取性机会识别内容Baron(2004)、苗青(2006)、黄金睿(2010)、徐娟(2013)、创业机会可行性、盈利性雷蕾(2015)其他Hsieh等(2007)、刘井发现机会、利用机会建(2011)资料来源:作者整理15 综上可知,基于研究角度的不同,其划分维度也不同。本文认为,创业机会作为机会识别的结果,对创业过程发挥关键性的作用,创业者进行机会识别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获得适应市场的、有价值的创业机会,而可行性、盈利性才是创业机会最应该满足的属性和特征,在开展创业活动时,只有可行性和盈利性的创业机会才会被创业者采纳,从而提高创业成功的可能性。因此,本文对创业机会识别的研究主要是着眼于创业机会识别结果——创业机会,选取创业机会盈利性和可行性作为衡量创业机会识别的两维度。通过文献梳理发现,学者们主要通过“机会是否具有可操作性”(Carsrud,1989)、“产品/服务是否能够符合个人/社会的价值取向,能够被其接受”(Medin,1989)、“产品/服务被社会认同,符合社会道德观念”(Holyoka,1995)、“机会是否具有内在独特/独立性,难以被他人模仿”(Bhave,1979;)等指标来测量创业机会可行性;并通过“由机会带来的这些产品/服务是否存在或普及”、“这些产品/服务是否能够给企业带来较丰厚的经济上的收益”(Herron和Sapienaz,1992)、“机会是否能够给企业带来持续的收益”(Ardichvili等,2000;Gaglio,2001)等指标来测量创业机会盈利性。国内学者黄金睿(2010)综合以上学者的研究,开发了创业机会识别的二维度量表,从创业机会可行性和盈利性来测量创业机会识别,并得到了国内学者的广泛运用(徐娟,2013;雷蕾,2015;姜萍,2015)。第三节创业绩效一、创业绩效的内涵随着创业研究的深入拓展,创业绩效也成为了研究的热点。创业绩效(EntrepreneurialPerformance)它是与创业企业相关的一种特殊绩效,是组织水平上创业活动的成果(Covin和Slevin,1991),是衡量与创业相关的理论在实践中是否有效的标准(Murphy,Trailer和Hill,1996),是衡量企业创业目标达成程度的指标(Chatterji,2009)。在创业研究中,针对创业本身的特点提出的绩效理论并不存在,主要是结合了战略管理理论和组织理论中的绩效理论(Murphy,Trailer和Hills,1996),因此,关于创业绩效的研究可以从组织绩效的角度来展开研究。通过文献回顾发现,学者们出于对创业定义以及创业目标的不同理解,对创业绩效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界定(王重鸣和刘帮成,2005),主要集中表现为四种:第一种,绩效是能力的体现,是组织在所处的环境中,能够获取有价值的、稀缺的资源的能力或者是实现目标的能力,它关注成功的标准和失败的标准是什么;第二种,绩效是为实现组织目标而采取的行动;第三种,绩效是行为结果的体现,它是用来评价新业务、新组织开展的效果;第四种,绩效是采取行动和评价其结果这两16 者的相结合,是一种动态性的指标。尽管学者们基于不同的角度来定义创业绩效,对其有不同的理解,但值得我们关注的是,不论从哪种角度来定义创业绩效,它始终是衡量创业行为成果的重要变量,是对创业者期望结果的一种反映。二、创业绩效测量指标在创业研究中,由于研究者的侧重角度以及对创业理解的不同,再加上评估新企业成功与失败时,面临难以获取可靠真实的财务数据以及数据矫饰等问题,在关于如何测量创业绩效的问题上,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财务与非财务指标随着学术研究的进展,用财务和非财务两指标来共同测量创业绩效得到了大量的运用(Murphy等,1996;杨隽萍和唐鲁滨,2011;刘中艳和胡平,2014)。对于新企业而言,财务指标一般反应的是企业的经济效益,包括销售回报率、资产平均报酬率以及总投资的平均报酬率(Perters和Waterman,1982),也可以是流动、速度比率以及净收入(Murphy等1996)。Robinson(1994)提出衡量绩效的财务指标包括投资回报率、股票收益率、销售收入、销售增长率、息税前收益等八项指标。另外,要想反映企业的整体创业绩效,应当还包括非财务指标,如:新产品的引进和开发能力(Chakravarthy,1986)、企业声誉、形象(Lumpkin等,2001)、市场份额的增长、员工的增长(Lee,2001)、消费者/顾客满意度、信任(沈超红和罗亮,2006;柳燕,2007)等。(二)主观与客观指标客观指标是以财务绩效为主,包括收入、销售增长(Johan等,1999)和成功开发的新产品的数量(Guanasekaran等,2005),也包括销售额、资产回报率以及投资回报(Lange等,2007)。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企业往往会认为数据的披露会影响自身的利益,被公开的数据有限(Beal和Masoud,2000),导致数据获取的难度加大,仅采用客观的财务数据来衡量创业绩效是很受限制的,为了克服真实数据的难以获取性以及数据的矫饰问题,采用主观指标来衡量绩效得到了学者们的广泛认可。主观指标主要是用创业者对创业成果的主观感受以及满意度来测量。Free(2007)提出用员工对企业技术的更新程度和员工福利增长程度的主观感受来测量主观绩效。Chen和Yang(2009)基于Cooper(1995)的研究,提出用创业者对销售额、利润等的满意度这些主观指标和创新能力如开发专利的能力这一客观指标来共同测量创业绩效。谢洪明和程聪(2012)用主观和客观指标共同测量创业绩效,并提出主观指标是以创业者自我满足感为主。(三)生存与成长性指标17 众多学者提出用生存和成长性两指标来共同测量创业绩效(Bruderl和Preisendorfer,1998;Chrisman和Bauerschmidt,1998;龚志周,2005;陈沛光,2012;张秀娥,2013),并认为企业只有存活下去才能逐步成长从而适应激烈的竞争环境,最终求得持续发展。Bruderl和Preisendorfer(1998)提出生存性绩效是用“企业在初创之后的三年内一直在运营且没有停止过”来测量,成长性包括员工的增长和销售额的增长。对于企业的生存性绩效,也有学者提出用“新企业的存活是否能够超过企业生命周期里的初创期和成长期,这个期限至少为八年”来衡量(Ciavarella等,2004)。国内学者龚志周(2005)用“公司持续经营至少八年以上”这一生存性指标和与同行业平均水平相比,员工的增长率、销售额的增长率、利润的增长率、市场份额的增长率以及投资回报的增长率这些成长性指标来测量新企业的创业绩效。Witt(2007)也提出测量创业绩效指标有新企业的生存即生存性以及新企业的成长速度即成长性,其中,生存是指新企业在市场上的留存期即可持续期限,企业的成长指标包括销售额、员工数量以及资产负债的增长。陈沛光(2012)基于Covin等(1990)的观点,提出了测量创业绩效的成长性指标:净收益、销售额、新员工等指标的增长以及资金周转速度和新产品/新服务的发展速度。在本文中,由于研究的对象是新创企业,其公开的财务数据较少,难以获得,导致使用客观指标的难度提高,因此本文采取主观评价的方法来衡量创业绩效。第四节核心变量间的关系研究一、创业者社会网络与创业绩效创业者的主要作用是发挥在与不同的群体之间构建广泛的网络联系中。社会网络被认为是影响着创业过程和创业经济产出的因素(Hoang和Antoncic,2003),是获取有利于企业生存和成长资源的重要途径。通过文献梳理发现,学者们关于创业者社会网络对创业绩效影响的观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种情况:(一)正相关关系首先,大多数研究认为创业者社会网络对创业绩效产生积极的影响,会给企业带来包括知识、信息、网络信任、技术等具有相对优先权的资源(Gulati等,2000),从而增加创业成功的可能性,实现创业者的创业理想(Anderson和Jack,2002)。Bruderl和Preisendorfer(1998)对德国企业创始人的研究发现,强关系网络比弱关系能够更好的解释由企业生存衡量的新企业的成功,包括亲戚朋友在内的强关系网络的支持会给企业的生存带来积极的影响。Baron和Markman(2003)通过研究发现,由商业活动而建立的稳定的个人或者社会网络会给企业带来“社会竞争力”,也会给其带来较好的财务成果。Davide和Federico(2010)基于意大利的创业企业18 的研究提出,在激烈的动态竞争环境下,新创企业需要通过网络关系,实现利益同盟,从而促进新创企业绩效的提升。Filiton(2013)在对来自芬兰、瑞典以及加拿大等国家中小企业创业者的研究中指出,创业者社会网络应当是广泛的人际关系系统的一部分,它应当包括与家人之间的联系以及企业间的联系,通过这些联系可以获取管理、资金等其他形式的支持,以及更好的了解哪些机会具备盈利性,一旦企业起步,这些将对企业发挥关键的作用。国内学者关于二者关系的研究结果大多表现为积极影响,杨隽萍和唐鲁滨(2011)基于浙江省新创企业创业者的研究,以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共同测量创业绩效,研究得出创业者网络规模、强度越大,创业企业的知识获取和转化程度越高,其绩效越高。陈钦约(2010)在对企业家社会网络的研究发现,企业家社会网络强度对创业企业的发展影响最大,企业家与网络成员之间的联系频繁性会给企业带来新的合作伙伴和投资机会,从而扩大企业的成长空间。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关系会促进人们互惠行为的产生以及带来相互利用各自资源的行为,创业企业利用社会关系网络会更容易的获取来自政府、信贷机构等方面的支持(唐炎钊,王容宽,2013)。胡江霞和文传浩(2016)基于三峡移民创业的研究中指出,社会网络会影响移民创业者的创业决策和创业资源的获取,从而能够为提高创业绩效创造更好的条件,并通过实证验证了二者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二)复杂关系首先,有学者认为二者之间是一种非线性的关系。Uzzi(1997)在对服装制造企业的社会网络的研究中发现,社会网络与企业生存存在倒U型关系,较强和较弱的网络关系对企业生存产生消极的影响。Watson(2007)基于Uzzi对社会网络的研究,认为社会网络是中小企业开发和利用外部资源的有效渠道,从网络规模和网络强度两维度对正式网络与非正式网络进行了研究,并用生存和成长指标来衡量创业绩效,研究发现中小企业社会网络与企业创业绩效呈倒U型关系,对于生存(survival)而言,网络强度正向影响作用强于网络规模,对于成长(growth)而言,则相反。其次,也有少数学者认为二者之间是负向影响的关系或者不存在任何关系。Zhao和Aram(1995)认为社会网络活动对创业绩效的影响往往会受成本的影响,导致社会网络对创业绩效的作用并不显著,要想提高创业绩效,需要创业者均衡网络成本与利润关系。Bates(1997)对非美国本地的亚洲企业,如中国和韩国移民创业企业的研究发现,创业者过重的使用社会网络会带来较少的利益,更容易导致企业的失败。Littunen(2000)在对芬兰100多名企业家的研究中发现,企业家社会网络对新创企业的存活成功与否不存在任何联系。综上所述,社会网络与创业绩效之间的相关性得到了大部分学者的验证。由于所采取的测量指标和维度的不同,以及各国家或地区文化的差异性导致研究结果的多样化。虽然研究结论各不相同,但社会网络正向影响创业绩效的观点占大多数。19 另外,这种多元化的关系表明二者之间有可能还存在一些传导机制,对此,为了深入研究,本文引入创业机会识别来进一步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二、创业者社会网络与创业机会识别个体可以通过与其他个体的联系来获取信息,而这些个体和其他个体之间也有联系,这些联系则表现为网络特性,这种网络特性影响信息的获取性、信息质量以及及时性,为个体识别创业机会提供源泉。Hills等(1997)研究发现,在社会网络中行动的创业者要比独自行动的创业者能够识别更多的创业机会和想法,通过社会网络,创业者能够与网络成员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从而获取承载商业机会的信息。Singh等(1999)基于对美国信息技术企业创业者的实证研究,同样发现了拥有更广泛的社交网络的创业者能够识别出更多的商业机会。Chesbrough(2003)认为创业企业与顾客、销售商以及政府机构等的密切联系,有利于企业获取潜在的商业机会和信息,促进新产品和技术的产生。Scott(2007)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做了一个关于信息技术企业创业者的研究调查,将创业机会识别分为机会识别和开发,并从这两面来衡量创业机会识别,研究结果表明创业者社会网络越广泛,社交数量越多,识别和开发创业机会的主动性和意愿越强。国内学者任迎伟(2010)提出,较强的网络关系会提升网络成员之间的信任程度,在这种情况下,网络成员更愿意坦诚交流有效的信息和资源,并从中挖掘和利用创业机会。在农业创业研究方面,潘安成和李鹏飞(2014)指出创业者的交情行为有助于把握创业机会,创业者通过人情和关系等社交技巧来建立和开发创业网络,从而促使其识别和利用创业机会,且蒋剑勇等(2014)实证证明了农业创业者社会网络规模和关系强度对创业机会识别的正相关关系。苗莉和何兴良(2015)对草根创业者的研究中发现创业者社会网络能够正向影响创业机会识别,由于草根创业者在知识、资源等发面的不足,能否识别创业机会是关乎其生存和发展,创业者积极的构建社会网络以及从网络中获取的信息和资源均有利于其洞察机会的价值并判断机会的可操作性,相对于他人而言,能够更早的有效的识别创业机会。综上可知,创业者可以通过其所处的社会网络关系,获取有利的信息和资源,而对这些信息与资源的利用有助于创业者更好的识别机会,并评价和利用机会,从而促进新业务的开展和绩效的提升。三、创业机会识别与创业绩效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回顾与总结发现,关于创业机会识别对创业绩效的影响主要围绕机会识别能力对创业绩效的影响、机会识别过程对创业绩效的影响以及机会识别结果--创业机会,对创业绩效的影响。首先,机会识别能力是创业者区别于其他个体的一种能力,Chandler和Jansen20 (1992)基于134家新创企业的研究发现,创业者机会识别能力能够显著影响创业企业的获利性并带来企业的成长。Sambasivan等(2009)基于马来西亚中小企业的研究,认为影响创业绩效的因素包括创业者个人特质、管理技能以及机会识别技能,并通过实证研究证明创业者机会识别能力正向影响创业绩效,且机会识别能力在个人特质与销售额的增长以及企业获利之间发挥中介作用。Kickuletal.(2010)对俄国女性创业者的研究,以创业者对其销售额、销售额增长、净利润以及营业额等指标的满意度及重要性来测量创业绩效,以创业者发现新的市场机会的能力、创造新的产品满足现有需求和未得到满足的需求的能力等来测量创业机会识别,结果发现机会识别与高绩效存在正相关。张青和曹尉(2010)基于电子商务创业的研究发现网络创业绩效的影响因素包括:创业动机、创业机会识别和资源的可获取型,其中个体的机会识别能力对创业绩效产生显著的影响,个体识别机会的能力越强,电子商务创业绩效也就越高。其次,机会识别是识别机会并将其转化为有价值的产品或服务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Lumpkin,2004),它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改善现有业务的现状,以及会带来潜在利润的出现(Christensen等,1994)。Manev等(2005)提出创业机会识别强调个体识别和开发有利可图的机会,它可以被视作是一个创业战略,在这个战略的指导下,所发现的资源可以有效的转化为利润。陈海涛(2007)从机会开发的角度研究了其对新创企业绩效的影响,企业通过对全新产品的开发使其进入一个全新的市场,从而摆脱竞争对手,获取新的利润空间。刘井建(2011)以中小型新创企业为研究对象,将机会识别分为机会发现和利用,并用效率、效力、成长来测量企业成长绩效,通过实证分析证明了创业机会识别能够推动新创企业的成长,提高其绩效。最后,创业机会作为创业机会识别的结果,其特征和属性对激发创业行为的价值创造的潜力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对创业绩效的高低产生影响(Shane和Venkataraman,2000)。Hansen(2004)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创业机会与创业风险是相对应的,创业机会是有利于企业的一面,创业者利用创业机会能够提升企业绩效。徐娟(2013)基于对创业企业员工的调查来研究创业型领导行为对创业绩效的影响,以创业机会可行性和盈利性来测量创业机会识别,并验证了创业机会识别与创业绩效的正相关关系,且在创业领导行为与创业绩效之间发挥中介作用。朱晓红等(2014)在对山东省102家新创企业的研究中,从创业机会特性的角度出发,发现新企业所识别出的有价值的创业机会会提升创业绩效,并提出新企业应当与利益相关群体建立有效的关系网,并积极利用这种关系,促使机会识别,从而影响创业绩效。作为机会识别的结果,有价值的、可行的创业机会才能够给企业带来竞争优势,进而影响创业绩效。本文将从创业机会识别结果出发,从创业机会可行性、创业机会盈利性来研究创业机会识别对创业绩效的影响。21 第三章研究方案设计上一章节主要是对创业者社会网络、创业机会识别以及创业绩效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回顾与总结,作为本文重要的理论基础部分。本章是根据上一章理论基础之上构建了三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模型,并根据本研究目的,对变量间的关系以及作用机制提出假设。第一节模型的构建与假设的提出一、模型的构建在本文第二章,对变量间相关性的文献综述发现,创业者社会网络与创业绩效存在着明显的相关关系,且社会网络与创业机会识别以及创业机会识别与创业绩效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另外,在这种多元化的、充斥着各种联系的网络里,社会网络会为创业者带来有价值的、可取的信息和资源以及技术和情感等支持,从而促进创业者机会识别,而创业者对有价值的可行性机会的识别和利用有助于创业的成功,提高创业绩效。基于此,本文将界定了创业者社会网络的两个维度即网络规模和强度,并将创业机会识别作为中介变量,从机会识别结果的角度出发,用创业机会可行性和创业机会盈利性来衡量创业机会识别,构建了“创业者社会网络—创业机会识别—创业绩效”的理论模型,如图3-1。创业者社会网络创业机会识别网络规模创业机会可行性创业绩效网络强度创业机会盈利性图3-1本文的研究理论模型22 二、假设的提出(一)创业者社会网络与创业绩效的关系假设目前,关于创业者社会网络与创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并没有取得统一的结论,但绝大多数研究证明了二者之间的正相关关系(Collins和Clark,2003;Asrstad,2010;左晶晶和谢晋宇,2011;陈亦悠,2014;陈逢文等,2015)。Collins和Clark(2003)在对73家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实践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中,从网络规模和网络强度两维度分析了高管团队内外部网络,并用销售额和股票收益率来测量企业绩效,研究证明了高管团队外部网能够直接正向作用于企业的财务绩效,且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企业绩效之间发挥中介作用。国内学者蔡莉等(2010)对中国长春等地新创企业进行调研,目的在于探索新创企业社会网络对企业绩效的作用,并从网络规模和强度来测量正式与非正式网络,实证表明不论是正式还是非正式网络,它们能够为企业带来财务以及市场资源,都对新创企业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Yang,Tang和Luo(2012)基于对中国安徽、浙江创业企业的研究发现,创业团队的网络规模和网络强度的大小与创业绩效的高低呈同向变化趋势,能够获取资源的丰富程度取决于网络规模和强度的大小,其中规模和强度越大,带来的资源越多绩效越好。左晶晶和谢晋宇(2013)在关于大学生社会网络结构对创业绩效的影响研究中指出,大学生创业者相对于普通创业者而言,更加缺乏对创业有帮助的社会网络,并发现网络规模越大,越能提高其获取创新性资源的可能性,能够为企业带来创新性的业务和技术,带来较好的创新性创业绩效,另外,与网络成员之间密切的交流和互动会带来更多的来自网络成员的真心帮助和支持,从而提升创业绩效。陈逢文等(2015)在对中国民营经济的研究中,从网络规模、网络强度等四个结构特征指标来测量社会网络对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会网络对经营绩效产生正向作用。综上所述,本文提出以下假设:H1:创业者社会网络对创业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H1a:网络规模对创业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H1b:网络强度对创业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二)创业者社会网络与创业机会识别的关系假设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网络关系异质性也逐渐明显,创业者与网络成员的联系也会呈多样化,各个网络节点也会给创业者带来不同的信息,个体搜寻信息并识别机会的意愿也由此增强。其次,频繁的交流会加深网络成员之间的了解,从而加强网络联系,在这种较强的关系中,充沛着更多的情感和信任关系,会给创业者带来更多的、有价值的创业机会。Robert(1990)通过研究证明了拥有社会网络的创业者比单独的创业者能够识别到更多的机会,且网络的大小和链接的数量决定创业机会识别的数量。Hills等(1997)在其研究中指出,创业网络是创业者与外界环境进行沟通和获取有效信息23 的重要渠道,意味着创业者拥有的广泛的社会网络会给其带来更为丰富且异质的资源、信息,而这些必然影响创业机会的识别。黄金睿(2010)基于对服务业新创企业的研究发现,由于创业主体自身的局限性,为了适应复杂变化的创业环境,不断扩大网络规模,增加网络节点以及网络成员联系的紧密程度,才能满足创业者对创业资源的需求,促使其识别可行性和盈利性的创业机会。蒋剑勇等(2014)在关于农民创业的研究中提出,农民的社会网络、创业榜样以及先验经验会对其机会识别产生影响,其中,农民社交的广泛性会使其更容易接触创业相关的资源和信息,而频繁的社交会促使信息的传播和利用,促使其识别创业机会。王飞等(2015)通过研究发现,社会网络为创业者寻求商机提供各种信息和机会,网络规模、强度是影响创业主体社会网络的主要因素,其中,网络规模和强度分别对机会识别的数量和机会的可利用程度产生正向作用。本文基于对创业机会的相关研究认为,创业机会识别的最终落脚点是机会识别的结果,创业机会可行性和创业机会盈利性才是创业机会识别最应该满足的条件。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多元化的网络关系会给创业主体带来更多的不同的信息,给创业者带来更强的机会识别的意愿,并为此采取行动,使创业者在多样化的网络结点中识别更多的创业机会,不断的比较和均衡其中具备实践可行性和能够带来经济价值的创业机会;另外,随着与网络成员之间联系的加强,创业主体在这种充满更多的情感和信任的关系中,会获取更多建立在信任基础之上的帮助和支持,在很大程度上保证机会的实践可行性以及经济上的盈利性。综上所述,本文提出以下假设:H2:创业者社会网络对创业机会识别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H2a:网络规模对创业机会可行性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H2b:网络规模对创业机会盈利性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H2c:网络强度对创业机会可行性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H2d:网络强度对创业机会盈利性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三)创业机会识别与创业绩效的关系假设创业机会识别是企业竞争优势和绩效的主要来源(Sambsivan等,2009;Gielnik,2012)。然而不同的机会属性会对经济价值的创造和创业绩效带来不同的影响(Shane和Venkataraman,2000)。张青和曹慰(2010)以及王成斌(2013)在关于电子商务创业的研究中,发现网络创业绩效的重要影响因素包括:创业动机、创业机会识别、资源的可获取性,并验证了创业机会识别对个人网络创业绩效的正相关关系。徐娟(2013)基于对创业企业员工的调查来研究创业型领导行为对创业绩效的影响,以创业机会可行性和盈利性来测量创业机会识别,并验证了机会识别对创业绩效的正向影响,且在二者之间发挥中介作用。朱晓红等(2014)提出,可行的有价值的创业机会才能获取创业者和企业更多的关注与投入,在此基础之上制定发24 展战略,促使企业获取更多的竞争优势,并从创业机会可行性和盈利性两方面验证了有价值的创业机会对创业绩效的正向影响。创业机会作为一种具备不确定性且具有盈利性的商务活动空间,对企业的竞争实力以及新企业或项目的开展具有促进作用。创业者进行机会的识别其最终的落脚点是识别出可行的且有获利价值的创业机会,而可行性和盈利性的创业机会才应该是创业机会识别结果最应该满足的条件,这样,才能够为创企业企业带来良好的绩效。综上所述,本文提出以下假设:H3:创业机会识别对创业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H3a:创业机会可行性对创业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H3b:创业机会盈利性对创业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四)创业机会识别中介作用的假设有研究指出中介变量的引入强调中介变量与自变量之间以及与因变量之间均存在较强的相关性(Baron和Kenny,1986),依据现有的关于创业者社会网络、创业机会识别以及创业绩效两两关系的研究发现,创业者社会网络对创业机会识别产生重要的影响,而机会识别作为创业活动的关键对创业绩效的影响也是十分显著的,通过社会网络更好的利用有利于机会识别的信息和资源以及其他支持,从而识别并锁定可行性的和盈利性的创业机会,促使创业绩效的提升。因此,本文引入创业机会识别作为中介变量。综上所述,本文提出以下假设:H4:创业机会识别在创业者社会网络与创业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H4a:创业机会可行性在网络规模与创业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H4b:创业机会盈利性在网络规模与创业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H4c:创业机会可行性在网络强度与创业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H4d:创业机会盈利性在网络强度与创业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第二节变量的操作性定义与测量一、社会网络的定义和测量依据第二章对社会网络概念以及维度划分的研究,本文借鉴Aldrich(1986)的观点,认为创业者社会网络包含了一群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关系结构,通过这种关系网,创业者可以获取创业相关的有效信息以及其他支持。本文用网络规模和网络强度来测量社会网络,其中包含了对正式网络和非正式网络的测量,也包含了对社会性网络、商业性网络的规模和强度的测量,这种维度的划分涵盖的比较全面,25 具有代表性。社会网络的测量借鉴了Brudel和Preisendorfer(1998)、Watson(2007)对社会网络的测量,同时也参考了蔡莉等(2010)的量表。首先,对于国外量表题项进行了翻译,并与导师讨论加以修改;其次对翻译的外文量表以及中文量表中的题项的语句表达与措辞进行了微调。该量表共有12个题项,用李克特五点计分的方法进行统计,具体内容见表3-1。表3-1社会网络的测量变量题项1.您可以交往的亲戚朋友有很多2.您可以交往的顾客、供应商以及零售商有很多3.您可以交往的行业协会或人员有很多网络规模4.您可以交往的政府部门(如工商局、税务局等)或人员有很多5.您可以交往的金融机构或人员有很多6.您可以交往的中介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或人员有很多7.您经常和亲戚朋友交流联系8.您经常和顾客、供应商、零售商交流联系9.您经常和行业协会或人员交流联系网络强度10.您经常和政府部门(如工商局、税务局等)或人员交流联系11.您经常和金融机构或人员交流联系12.您经常和中介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或人员交流联系二、创业机会识别的定义和测量通过文献综述发现,学者们对创业机会识别的定义有很多,分为多个角度,包括能力观、过程观、感知观,而本文认为创业机会识别不仅是简单的识别机会,还应当包括评价机会并将其转化为产品和服务,是一个广义的过程创业机会作为机会识别的结果,对创业过程发挥关键性的作用,创业者进行机会识别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获得适应市场的有经济价值的创业机会,本文通过借鉴苗青(2006)以及黄金睿(2010)对创业机会识别的划分方法,从创业机会的属性将机会识别划分为为创业机会可行性与盈利性两个维度。机会识别量表主要是借鉴了黄金睿(2010)的量表,并对量表中题项的语句表达进行了适当的调整。量表共6个题项,采用李克特五点积分法进行计量,具体内容见表3-2。26 表3-2创业机会识别的测量变量题项1.所识别出的创业机会可操作性/实践性很强(主要表现在供应、资金、研发、销创业机会售渠道等方面)可行性2.所识别出的创业机会具有独特性,产品/服务不易被竞争者模仿3.由创业机会带来的产品/服务完全符合个人或社会价值观,能被其接受创业机会4.由创业机会带来的产品/服务在市场上还未正式出现或推广盈利性5.由创业机会带来的产品/服务能够为企业带来较高的经济收益或回报6.由创业机会带来的产品/服务能够为企业带来持久的利润三、创业绩效的定义和测量创业绩效是创业活动成果的体现,是对创业实践的真实检验。本文采用生存性指标和成长性指标来衡量创业绩效,创业绩效的量表是借鉴了Ciavarella(2004)和龚志周(2005)的量表,共6个题项。考虑到在对创业绩效进行测量时,研究者通常会面临财务数据无法取得(可披露程度低)或者数据矫饰等问题加上用主观评价法来测量绩效具备较高的测量效度(Wall等,2004),因此本研究采用主观评价法,利用李克特五点计分法进行计量,具体内容见表3-3。表3-3创业绩效的测量变量题项1.贵公司会持续经营至少八年以上2.贵公司总销售额的年增长率与同行业水平相比较高创业绩效3.贵公司利润的年增长率与同行业水平相比较高4.贵公司员工的年增长率与同行业水平相比较高5.贵公司投资回报的年增长率与同行业水平相比较高6.贵公司市场份额的年增长率与同行业水平相比较高第三节问卷设计与测试一、问卷的设计问卷调查法最早是由Galton(1882)创立的。问卷调查法是指研究者依照标准化的程序,使用经过严格设计的问卷来收集资料、数据,并统计和量化分析所收集的资料和数据从而获得研究结果的研究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可以获取较为科学的结论,因此,本文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另外,问卷设计的合理性是提高数据准确性的关键,所以问卷设计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问卷设计要建立在广泛文献阅读的基础之上,各变量的定义与测量要有文献的支撑,且能够找到被应用的国内外成熟的问卷;二,依据国内外成熟问卷,编制问卷初稿,与导师商量得出初始问卷;27 三,进行问卷测试,依据结果对问卷题项进行合理的调试,形成最终问卷。本文设计的问卷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一,是对被测对象的基本信息的了解;二,对创业者社会网络的测量,包括对网络规模、网络强度的测量,共12个题项;三,对创业机会识别的测量,包括创业机会可行性和创业机会盈利性,共6个题项;第四部分,对创业绩效的测量,采用生存性和成长性指标来测量,包括6个题项。问卷的题项均采用李克特五点计分法测量。二、问卷的测试与结果分析问卷的测试是为了保证问卷的可行性,在进行正式发放问卷之前,先进行小范围的问卷发放,对收集的样本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测试问卷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在导师的帮助之下,对本校MBA教育中心的学员发放问卷,以及对学校创业孵化基地的创业者进行了调查,并对所收集的小样本数据进行了分析。共发放1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有69份。(一)量表的信度检验信度分析主要是对量表的有效性(信度)进行检验,从而保证量表编制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进一步保证评估结果较高的相关性。量表各题项间的内部一致性主要是通过克朗巴哈α系数(Cronbach'sα系数)来检验。克朗巴哈系数越高,各题项间的内部一致性就越高,量表的信度就越好。一般情况下,α系数大于0.8,说明量表信度非常高;在0.7-0.8之间,较好;0.6-0.7之间,量表仍可接受;若低于0.6.说明信度不足,需要重新编制量表。另外,当删除某一信度较差的题项能够使量表的α值提高,则应当考虑删除该题项。由图3-4至3-6可知,社会网络、创业机会识别以及创业绩效量表中,删除任何一项都不会带来克朗巴哈系数α的提高,且Cronbach'sα系数均大于0.8,因此,本文所有量表的信度较高。28 表3-4社会网络的信度题项代码删除项后的α值克朗巴哈α系数A10.891A20.892A30.894A40.893A50.8970.903A60.891A70.901A80.899A90.894A100.903A110.899A120.901表3-5创业机会识别的信度题项代码删除项后的α值克朗巴哈α系数B10.763B20.818B30.8160.819B40.786B50.773B60.785表3-6创业绩效的信度题项代码删除项后的α值克朗巴哈α系数C10.908C20.884C30.9010.914C40.899C50.898C60.902(二)量表的效度检验效度检验主要是检验测量结果的有效性程度,采用KMO检验和Bartlett's球形检验来分析量表效度是大多数学者采用的。数据是否符合进行因子分析的条件,主要取决于KMO值、Bartlett球形检验值以及P值。KMO取值是在0-1之间,Kaiser29 (1974)给出了KMO常用度量标准:0.9以上非常适合做因子分析;0.8-0.9很适合;0.7-0.8适合;0.6-0.7不太适合;0.5-0.6勉强适合;小于0.5不合适。Bartlett's球形检验是为了确定样本数据能够进行进一步分析,当Bartlett球形检验P值小于或等于0.05适合做因子分析,反之,则不适合进行因子分析。表3-7可知,社会网络、创业机会识别、创业绩效三个量表的KMO值分别为:0.830、0.776、0.884,均大于0.7,且均在0.001水平上显著,故能进行因子分析。因此,本文的问卷设计符合标准,可以进行正式发放。表3-7各量表KMO检验和Bartlett's球形检验社会网络创业机会识别创业绩效取样足够度的KMO度量0.8300.7760.884Bartlett's近似卡方632.831180.274270.591球形度检验df911515Sig..000.000.000第四节数据收集一、调查对象本文根据所研究的内容和目的,根据曲延军(2005)对新创企业的界定,选择了成立时间在十年以内的新创企业,对其创业者或创业团队人员进行问卷发放。本问卷主要涉及安徽省蚌埠市以及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宣城市经济开发区、镇江市创业孵化园以及江苏大学创业孵化基地,还涵盖安庆市、杭州市、上海市等多个地区,企业涉及服务业、房地产业、教育业、零售业等多个行业。二、问卷发放与回收问卷的发放主要是通过现场发放、网上在线收集的方式进行,历时两个月。问卷的现场发放主要是通过本人和可靠的亲朋好友以及导师的帮助下进行的,目的是在于提高问卷的质量;网上收集主要是采用邮箱回复和问卷星问卷链接的提交,在导师的帮助下对本校MBA的学员以及往届校友进行问卷发放,同时,也通过亲人的帮忙,对符合条件的新创企业的创业者或创业团队成员进行问卷的发放。共发放问卷300份,收回有效问卷共216份。问卷回收后,按照以下几个标准来筛选样本:第一,调查对象是新创企业,根据本文所设的标准,要求成立时间在十年以内;第二,问卷填漏项不超过一项的;第三,问卷填答没有同一性答案或自相矛盾的答案。而后将数据录入数据库之后,反复的检查,并与问卷进行逐一核对,以确保数据的准确和无遗漏。30 第四章实证分析本章实证分析主要是为了对本文所提的研究假设进行检验。上一章的问卷设计、问卷的预测试、调试以及问卷正式发放和回收的主要目的在于为本章的实证分析打好基础。本章主要运用SPSS23.0统计分析软件对样本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首先对样本进行基本的描述性统计,其次对创业者社会网络、创业机会识别以及创业绩效三个量表的信度和效度进行了检验,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后续的相关和回归分析,从而根据分析结果来检验本文所提出的假设。第一节描述性统计本节主要是对样本的基本信息进行描述性统计,从而了解被测对象的基本情况。主要包括创业者的性别、年龄、教育背景、创业经历、企业所属行业等信息,具体的见表4-1。从表4-1中可以看出,本次调查的创业者主要集中在青年创业者,其中25岁至35岁的占据主导,男性创业者多于女性创业者;在受教育程度这方面,本次调查所获取的有效样本中,创业者的学历主要集中在大学本科和专科,创业者的文化层次较高,其中本科毕业的占据比率较大,为51.9%,其次是专科,占据22.7%,这是符合我国当前经济发展形势和社会就业创业现状的。另外,关于调查企业的基本信息中,从企业规模来看,企业规模偏于1-10人和11-50人,分别为108家和70家,占有比率分别为50%和32.4%;结果显示本次调研大多数为初创的企业。就企业成立时间而言,不同成立时间的样本企业均占有一定的比例;另外,在这些被调查的新创企业中,行业涉及较为广泛,其中,所属行业为服务业的较多,比率分别为32.9%,金融业和房地产业涉及的较少。31 表4-1基本信息分布情况变量特征样本量百分百(%)性别男14567.1女7132.925岁及以下9041.726-35岁9644.4年龄36-45岁219.746岁及以上94.2高中及以下3616.7专科4922.7受教育程度大学本科11251.9硕士及以上198.8创业经历无15571.8有6128.21-10人10850公司规模11-50人7032.451-150人2210.2151人及以上167.41年以内7233.3公司成立时间1-3年6027.83-5年4822.25-10年3616.7服务业7132.9零售业2913.4传统制造业177.9所属行业高科技行业146.5金融业94.2房地产业94.2教育业2210.2其他4520.8第二节信度检验在本节中,本文继续使用克朗巴哈系数(Cronbach'sα系数)的大小来检验量表的信度,通过分析,各量表地信度如表4-2所示。根据表4-2可知,社会网络中分维度网络规模和网络强度的Cronbach’sα值分别为0.797和0.877,均大于0.7;创业机会可行性和创业机会盈利性的Cronbach’sα系数分别为0.782和0.796,均大于0.7;另外,社会网络、创业机会识别、创业绩效三个总量表的Cronbach’sα值也较高,均大于0.8,符合信度检验要求。32 表4-2各量表的信度检验结果变量(各维度)项数Cronbach’sα系数社会网络100.869网络规模40.797网络强度60.877创业机会识别60.829创业机会可行性30.782创业机会盈利性30.796创业绩效60.885第三节因子分析当KMO值在0.7以上以及Bartlett球形检验P值小于或等于0.05适合做因子分析,反之,则不适合进行因子分析。SPSS探索性因子分析通过主成分分析法,本文按照特征根大于1的标准来提取公因子,因子旋转则通过极大方差法来实现。需要累计解释的总方差在60%以上,选取的因子载荷大于0.5,如果因子载荷低于0.5应当予以删除,跨因子载荷皆大于0.4予以删除。本文利用SPSS23.0统计软件,首先对各量表进行KMO检验和Bartlett球形检验,如表4-3。从表中得知,社会网络、创业机会识别以及创业绩效的KMO值依次为0.841、0.783、0.874,且均在0.000水平上显著,所以三个变量均适合做接下来的因子分析。表4-3各量表的KMO和Bartlett球形检验取样足够度的社会网络创业机会识别创业绩效KMO度量0.8410.7830.874Bartlett's近似卡方1043.348504.921701.802球形度检验df451515Sig..000.000.000一、社会网络的因子分析由表4-4可知,根据主成分分析方法对社会网络提取公因子,其中,特征根大于1的有两个因子,并且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2.933%,大于60%,说明提取的因子对社会网络量表具有较好的解释度,量表的构建效度较好。在此基础之上对社会网络按照方差最大法进行因子旋转,具体旋转结果见表4-5。33 表4-4社会网络的总体方差解释情况成初始特征值提取载荷平方和旋转载荷平方和份合计方差%累计%合计方差%累计%合计方差%累计%14.64946.49246.4924.64946.49246.4923.69436.94336.94321.64416.44162.9331.64416.44162.9332.59925.99062.93330.9069.06071.99340.7017.00979.00350.4964.95683.95860.4304.30488.26270.3583.57991.84180.3263.25695.09790.2812.81497.911100.2092.089100.00由表4-5可知,经旋转后,创业者社会网络提取了2个因子,包括10个题项,测量题项A7、A8、A9、A10、A11、A12进入成分1,根据已有理论将其命名为“网络强度”,并且各题项因子载荷均大于0.5;A1、A2、A3、A5进入成分2,根据已有理论,将其命名为“网络规模”,且因子载荷均大于0.5,其中去掉两个题项是因为跨因子载荷均大于0.4。表4-5社会网络的因子载荷矩阵变量测量因子题项成分1成分2A110.8490.174A120.8420.102网络强度A100.8400.146A90.6940.340A70.6860.102A80.6360.294A10.0710.820网络规模A20.1210.859A30.2240.726A50.3650.622二、创业机会识别的因子分析利用SPSS23.0软件,由表4-6可知,根据主成分分析方法对社会网络提取公因子,按照特征值大于1提取了两个因子,并且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1.497%,大于60%,说明提取的因子对创业机会识别量表具有较好的解释度。并在此基础之上对创业机会识别按照方差最大法进行因子旋转,具体旋转结果见表4-7。34 表4-6创业机会识别的总体方差解释情况成初始特征值提取载荷平方和旋转载荷平方和份合计方差%累计%合计方差%累计%合计方差%累计%13.28054.66654.6663.28054.66654.6662.15735.95235.95221.01016.83171.4971.01016.83171.4972.13335.54571.49730.62910.48281.98040.4537.54789.52750.3385.64295.16960.2904.831100.00由表4-7可知,经旋转后,创业机会识别量表提取了2个因子,包括6个题项,测量题项B4、B5、B6进入第一个因子,根据已有理论将其命名为“创业机会盈利性”,且各题项因子载荷均大于0.5;B1、B2、B3进入第二个因子,根据已有理论,将其命名为“创业机会可行性”,且各题项因子载荷均大于0.5。表4-7创业机会识别因子载荷矩阵变量测量因子题项成分1成分2B60.8370.268创业机会盈利性B40.8290.089B50.7490.390B30.1820.826创业机会可行性B20.1530.821B10.3550.754三、创业绩效的因子分析如表4-8,通过主成分分析,按照特征值大于1,提取一个因子,且累计方差解释率为64.765%,大于60%,提取的公因子能够解释原变量创业绩效的大部分信息。另外,由创业绩效因子载荷矩阵(如表4-9)可知,各题项的因子载荷均大于0.5,所以,创业绩效量表具有较高的效度。表4-8创业绩效的总体方差解释情况成初始特征值提取载荷平方和旋转载荷平方和份合计方差%累计%合计方差%累计%合计方差%累计%13.88664.76564.7653.88664.76564.7653.88664.76564.76520.72912.14876.91330.4257.08183.99440.4146.90790.90250.3075.11096.01160.2393.989100.0035 表4-9创业绩效因子载荷矩阵变量测量题项因子C10.652C20.884创业绩效C30.827C40.826C50.812C60.809第四节相关分析本文采用相关分析是为了探讨创业者社会网络、创业机会识别与创业绩效之间的关系。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系数为正值则正相关,反之负相关,具体分析结果见表4-10。表4-10变量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变量123451网络强度1.0002网络规模0.0001.000****3创业机会盈利性0.3890.2561.000****4创业机会可行性0.3050.2680.0001.000********5创业绩效0.3800.3160.5030.4201.000注:表中数值均为相关系数,“*”表示P<0.05,“**”表示P<0.01,“***”表示P<0.001由表4-10可知,网络规模、网络强度与创业绩效均存在正相关关系,且在0.01水平上显著;创业机会可行性和盈利性与创业绩效均存在正相关关系,且均在0.01水平上显著;另外,社会网络各维度与创业机会识别两个维度存在正相关关系。综上,相关分析结果与本文的假设初步成立,本文在下一节运用回归分析来深入探究各变量之间的关系,并验证所提出的假设。第五节回归分析为了进一步检验变量间的关系,本文采用阶层回归分析。本文选取创业者的年龄、学历、创业经历、性别、企业成立时间、企业规模为控制变量,对控制变量进行虚拟化处理,其中年龄以25岁及以下为参照,学历以高中及以下学历为参照,企业规模以1-10人为参照;企业成立时间以1年以内为参照。一、创业者社会网络与创业绩效的回归分析将创业者社会网络两维度作为自变量,将创业绩效作为因变量,进行层级回归。36 根据表4-11可知,模型1中,将控制变量引入模型,运用回归分析检验它们对创业绩效的影响;模型2中,则是将控制变量和社会网络两维度均引入模型中,来分析它们对创业绩效的影响。另外,通过多重共线性分析,各变量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因为膨胀因子均小于10。模型2是加入创业者社会网络后的结果,模型对创业绩效方差的解释率增加了22.3%(∆F=40.826,p<0.001),另外,网络规模对创业绩效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β=0.362,p<0.001),网络强度对创业绩效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β=0.372,p<0.001),假设1a和假设1b成立。表4-11创业者社会网络对创业绩效的层次回归分析结果因变量:创业绩效模型1模型226-35岁-0.0380.044年龄*36-45岁0.0870.17546岁及以上-0.129-0.032大专-0.152-0.038学历****本科-0.345-0.194***研究生及以上-0.255-0.16111-50人-0.040-0.079控制变量企业规模51-150人0.1500.088*****151人及以上0.2890.3661-3年-0.044-0.085企业成立时间3-5年-0.061-0.1215-10年0.050-0.036性别0.061-0.023创业经历0.1270.103***自变量网络规模0.362***网络强度0.3722R0.2350.4572∆R0.2350.223******F4.40710.487******∆F4.40740.826注:a.表中的数字代表标准化的回归系数,“*”表示P<0.05,“**”表示P<0.01,“***”表示P<0.001;b.控制变量中,年龄以25岁及以下为参照,学历以高中及以下学历为参照,企业规模以1-10人为参照;企业成立时间以1年以内为参照。二、创业者社会网络与创业机会识别的回归分析(一)社会网络与创业机会可行性以社会网络各维度为自变量,创业机会可行性为因变量,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根据表4-12,模型1中纳入控制变量,模型2中除控制变量外,还将创业者社会网络纳入模型。经过多重共线性分析发现,变量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因为膨胀因子37 VIF均小于10。通过模型2可知,将社会网络加入模型中,发现模型对创业机会可行性方差的解释率增加了15.7%(∆F=21.257,P<0.001),网络规模对创业机会可行性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β=0.301,P<0.001),网络强度对创业机会可行性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β=0.316,P<0.001)。假设2a和假设2c成立。表4-12社会网络对创业机会可行性的层次回归分析结果因变量:创业机会可行性模型1模型226-35岁-0.134-0.065年龄36-45岁-0.0380.03746岁及以上-0.173*-0.092大专-0.171-0.074学历本科-0.0730.054研究生及以上-0.109-0.03011-50人0.012-0.021控制变量企业规模51-150人0.1460.093****151人及以上0.2330.2961-3年0.0530.018企业成立时间3-5年0.0640.0135-10年-0.102-0.175性别0.044-0.026创业经历0.005-0.015***网络规模0.301自变量***网络强度0.3162R0.1060.2642∆R0.1060.157***F1.7084.453***∆F1.70821.257注:a.表中的数字代表标准化的回归系数,“*”表示P<0.05,“**”表示P<0.01,“***”表示P<0.001;b.控制变量中,年龄以25岁及以下为参照,学历以高中及以下学历为参照,企业规模以1-10人为参照;企业成立时间以1年以内为参照。(二)社会网络与创业机会盈利性将创业者社会网络两维度作为自变量,将创业机会盈利性作为因变量,进行层级回归。由表4-13可知,模型1是将控制变量纳入模型,模型2将控制变量和自变量社会网络共同纳入到模型中。通过多重共线性分析发现,在模型1和模型2中,各变量不存在多重共线性(VIF<10)。当社会网络加入模型2中,使得模型对创业机会盈利性的方差解释率增加了16.4%(∆F=22.447,P<0.001),网络规模对创业机会盈利性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β=0.264,P<0.001),网络强度对创业机会盈利性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β=0.361,P<0.001)。所以,假设2b和2d成立。38 表4-13社会网络对创业机会盈利性层次回归分析结果因变量:创业机会盈利性模型1模型226-35岁-0.146-0.073年龄36-45岁-0.134-0.05446岁及以上-0.142-0.060大专-0.145-0.043学历*本科-0.212-0.080研究生及以上-0.152-0.06911-50人0.1660.120控制变量企业规模51-150人0.0560.001151人及以上0.0560.110*1-3年-0.123-0.163企业成立时间3-5年-0.105-0.1645-10年0.1180.037性别0.0830.015****创业经历0.2090.188***网络规模0.264自变量***网络强度0.3612R0.1380.3022∆R0.1380.164*****F2.2925.385*****∆F2.29222.447注:a.表中的数字代表标准化的回归系数,“*”表示P<0.05,“**”表示P<0.01,“***”表示P<0.001;b.控制变量中,年龄以25岁及以下为参照,学历以高中及以下学历为参照,企业规模以1-10人为参照;企业成立时间以1年以内为参照。三、创业机会识别与创业绩效的回归分析将创业机会可行性和创业机会盈利性两维度作为自变量,创业绩效作为因变量。由表4-14可知,模型1中纳入控制变量,模型2除了加入控制变量,还把自变量创业机会可行性和盈利性纳入到模型中。另外,通过多重共线性分析,得知,在模型1、2中,各变量之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VIF<10)。当创业机会机会识别加入到模型中,模型对创业绩效的方差解释率增加了32%(∆F=71.615,P<0.001),创业机会盈利性对创业绩效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β=0.460,P<0.001)创业机会可行性对创业绩效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β=0.401,P<0.001),假设3a和3b成立。39 表4-14创业机会识别对创业绩效的层次回归分析结果因变量:创业绩效模型1模型226-35岁-0.0380.083年龄**36-45岁0.0870.16446岁及以上-0.1290.006大专-0.152-0.016学历*****本科-0.345-0.218***研究生及以上-0.255-0.14111-50人-0.040-0.122控制变量企业规模51-150人0.1500.066****151人及以上0.2890.1701-3年-0.044-0.009企业成立时间3-5年-0.061-0.0385-10年0.0500.037性别0.0610.005创业经历0.1270.029***创业机会盈利性0.460自变量***创业机会可行性0.4012R0.2350.5552∆R0.2350.320******F4.40715.517******∆F4.40771.615注:a.表中的数字代表标准化的回归系数,“*”表示P<0.05,“**”表示P<0.01,“***”表示P<0.001;b.控制变量中,年龄以25岁及以下为参照,学历以高中及以下学历为参照,企业规模以1-10人为参照;企业成立时间以1年以内为参照。四、中介作用检验①本文主要是利用温忠麟等人提出的逐步检验法来验证中介作用。在本文中,中介效应检验的步骤主要包括:第一,因变量对于自变量的回归是否显著,其回归系数为c,若c显著则继续检验,反之,则无法进行接下来的检验;第二,中介变量对于自变量的回归,回归系数为a,若a显著则继续检验,反之则停止;第三,自变量和中介变量同时进入模型,此时因变量对于自变量的回归系数为c',如果中介变量的加入改变了原有的自变量对因变量的显著性,则发挥了中介作用,其中c'显著小于c,则部分中介,c'不显著,则完全中介。(一)创业机会可行性的中介作用检验本文按照三步回归法,第一步,做创业绩效对控制变量以及创业者社会网络的回归;第二步,做创业机会可行性对控制变量以及创业者社会网络的回归;第三步,①温忠麟,张雷,侯杰泰:《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及其应用》,心理学报,2004年第3期,第271页。.40 做创业绩效对控制变量、创业者社会网络以及创业机会可行性的回归。如表4-15,可知,在第一步,网络规模对创业绩效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β=0.362,P<0.001),第二步,网络规模对创业机会可行性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β=0.301,P<0.001),第三步,加入创业机会可行性后,网络规模对创业绩效的影响仍显著(β=0.295,P<0.001),但是相比较0.362显著性系数有所下降,说明创业机会可行性在网络规模与创业绩效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假设4a成立;另外,在第一步,网络强度对创业绩效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β=0.372,P<0.001),在第二步,网络强度对创业机会可行性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β=0.316,P<0.001),在第三步,加入创业机会可行性,发现网络强度对创业绩效的影响仍然显著(β=0.302,P<0.001),但是回归系数从0.372下降到0.302,说明创业机会可行性在网络强度对创业绩效的影响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假设4c成立。表4-15创业机会可行性中介作用的检验结果因变量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创业绩效创业机会可行性创业绩效26-35岁0.044-0.0650.058***年龄36-45岁0.1750.0370.16746岁及以上-0.032-0.092-0.012大专-0.038-0.074-0.021***学历本科-0.1940.0540.206**研究生及以上-0.161-0.030-0.154企业11-50人-0.079-0.021-0.074规模51-150人0.0880.0930.067控制变量*********151人及以上0.3660.2960.300企业成1-3年-0.0850.018-0.089立时间3-5年-0.1210.013-0.1245-10年-0.036-0.1750.003性别-0.023-0.026-0.017创业经历0.103-0.0150.107*********网络规模0.3620.3010.295自变量网络强度0.372***0.316***0.302******中介变量创业机会可行性0.2222R0.4570.2640.494*********F10.4874.45311.365注:a.表中的数字代表标准化的回归系数,“*”表示P<0.05,“**”表示P<0.01,“***”表示P<0.001;b.控制变量中,年龄以25岁及以下为参照,学历以高中及以下学历为参照,企业规模以1-10人为参照;企业成立时间以1年以内为参照。(二)创业机会盈利性中介作用的检验本文按照三步回归法,第一步,做创业绩效对控制变量以及创业者社会网络的41 回归;第二步,做创业机会盈利性对控制变量以及创业者社会网络的回归;第三步,做创业绩效对控制变量、创业机会盈利性以及创业者社会网络的回归。如表4-16,第一步,网络规模对创业绩效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β=0.362,P<0.001),第二步,网络规模对创业机会盈利性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β=0.264,P<0.001),第三步,加入创业机会盈利性后,网络规模对创业绩效的影响仍显著(β=0.286,P<0.001),但是比较0.362显著系数有所下降,说明创业机会盈利性在网络规模与创业绩效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假设4b成立;另外,在第一步,网络强度对创业绩效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β=0.372,P<0.001),在第二步,网络强度对创业机会盈利性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β=0.361,P<0.001),在第三步,加入创业机会盈利性,发现网络强度对创业绩效的影响仍显著(β=0.268,P<0.001),但是回归系数从0.372下降到0.268,说明创业机会盈利性在网络强度与创业绩效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假设4d成立。表4-16创业机会盈利性中介作用的检验结果因变量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创业绩效创业机会盈利性创业绩效26-35岁0.044-0.0730.065年龄***36-45岁0.175-0.0540.19146岁及以上-0.032-0.060-0.015大专-0.038-0.043-0.025学历**本科-0.194-0.080-0.171**研究生及以上-0.161-0.069-0.14111-50人-0.0790.120-0.113控制变量企业规模51-150人0.0880.0010.087******151人及以上0.3660.1100.334*1-3年-0.085-0.163-0.038企业成立3-5年-0.121-0.164-0.074时间5-10年-0.0360.037-0.047性别-0.0230.015-0.028**创业经历0.1030.1880.049*********网络规模0.3620.2640.286自变量网络强度0.372***0.361***0.268******中介变量创业机会盈利性0.2882R0.4570.3020.515*********F10.4875.38512.381注:a.表中的数字代表标准化的回归系数,“*”表示P<0.05,“**”表示P<0.01,“***”表示P<0.001;b.控制变量中,年龄以25岁及以下为参照,学历以高中及以下为参照,企业规模以1-10人为参照;企业成立时间以1年以内为参照。42 第六节假设检验结果通过实证分析,本文假设检验结果汇总如下表4-17所示:表4-17假设检验结果汇总研究假设检验结果H1:创业者社会网络对创业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支持H1a:网络规模对创业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支持H1b:网络强度对创业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支持H2:社会网络对创业机会识别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支持H2a:网络规模对创业机会可行性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支持H2b:网络规模对创业机会盈利性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支持H2c:网络强度对创业机会可行性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支持H2d:网络强度对创业机会盈利性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支持H3:创业机会识别对创业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支持H3a:创业机会可行性对创业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支持H3b:创业机会盈利性对创业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支持H4:创业机会识别在社会网络与创业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支持H4a:创业机会可行性在网络规模对创业绩效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部分中介作用H4b:创业机会盈利性在网络规模对创业绩效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部分中介作用H4c:创业机会可行性在网络强度对创业绩效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部分中介作用H4d:创业机会盈利性在网络强度对创业绩效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部分中介作用43 第五章研究结论与展望第一节研究结论与启示一、研究结论本文以新创企业创业者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创业者社会网络、创业机会识别与创业绩效三者关系的理论模型,并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了一些结论,具体如下。(一)创业者社会网络对创业绩效存在正向影响社会网络是影响创业经济产出的重要因素,是企业获取有利于其生存与成长的资源的重要渠道,促进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本文根据现有研究,将创业者社会网络划分为网络规模和网络强度,通过回归分析发现,各维度均对创业绩效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即网络规模和网络强度越大,对提高创业绩效有着显著的正向作用。此外,通过分析结果可以发现,网络强度对创业绩效的作用比网络规模的作用稍微强一点,说明,创业者与网络成员的密切联系,将对创业企业的经济产出产生重要的作用,会带来较好的创业成果。(二)创业者社会网络对创业机会识别存在正向影响创业者社会网络是其获取资源和信息以及识别创业机会的有效途径,创业者通过与网络成员的频繁交流和沟通,为创业机会识别提供潜在的可能,促使创业者能够比其他单独行动的人能够更快、更多的识别创业机会。本文以创业者社会网络两维度作为自变量,分别验证了各维度对创业机会可行性的关系以及对创业机会盈利性的关系,研究发现,社会网络各维度均对创业机会识别产生正向作用。(三)创业机会识别对创业绩效存在正向影响创业者机会识别的最终落脚点应当是机会识别的结果—创业机会,而创业机会可行性和盈利性才应该是创业机会识别最应满足的条件,创业者进行机会识别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识别有符合市场要求的、有经济价值的创业机会,从而推动企业的成长与发展。本文以创业机会识别的两维度即创业机会可行性和创业机会盈利性作为自变量,研究其对创业绩效的影响,通过回归分析发现,创业机会的可行性和创业机会盈利性均对创业绩效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即创业者识别的创业机会可行性、盈利性越强,越有利于创业绩效的提升。(四)创业机会识别在社会网络对创业绩效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社会网络对创业绩效的影响,不仅可以通过网络中的信息和资源直接作用于创业绩效,还可以通过创业机会识别产生间接的作用。研究发现,创业机会可行性在社会网络各维度对创业绩效的影响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即创业者社会网络各维度不但能直接作用于创业绩效,还能通过创业机会可行性间接作用于创业绩效;另外,44 创业机会盈利性在是社会网络各维度与创业绩效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即创业者社会网络各维度不仅能够直接作用于创业绩效,还能通过创业机会盈利性间接作用于创业绩效。二、管理启示由研究结果可知,创业者社会网络、创业机会识别对创业绩效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因此,从众多创业者绩效的影响因素来看,加强创业者社会网络联系、提升创业机会识别能力对改善和提升创业绩效有一定的帮助。第一,扩大网络规模,加强与网络成员的联系。创业者社会网络对创业绩效产生正向作用,通过社会网络创业者可以获取更多有利的信息、资源以及有助于创业的外部支持。作为新企业的创业者,不管是从组织的角度还是从创业者个人而言,应当建立起广泛的社会网络关系,加强与网络成员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比如,与亲戚朋友建立良好的关系,有助于获取更多的支持,包括资金、情感等支持;与金融机构、政府机构等建立良好的关系,有助于新企业在宏观经济背景下更好的生存与成长。另外,在中国集体主义文化的影响之下,以关系维系着的社会更加凸出关系对创业活动的重要性,创业者或者新企业与合作方、顾客建立的信任关系,有助于推动企业商业合作的成功,促使创业绩效的改善与提升。第二,更新和完善社会网络,兼顾网络活动利弊。经济在发展,市场环境也是在动态的变化,这种情况下,早期形成的社会网络很有可能不适应后期的发展,对于创业者而言,不能只顾及网络规模的大小,而忽略社会网络与创业活动的相关性,应当不断更新和完善有效的、有用的社会网络,使其顺应环境的变化和新的发展需要。另外,也有研究表明创业者进行社会网络活动需要时间和成本来开发和维持,所以,对于创业者而言,不能过分依赖社会网络的支持,在建立网络关系的同时应当兼顾成本和由网络关系带来的经济回报之间的关系,将社会网络的作用最大化。第三,提高机会警觉性和机会识别能力。作为创业机会识别的主体,创业者本人应当注重自身机会识别能力和自身对潜在的或现有的市场机会的警觉性的提升,积极利用由网络关系带来的有用信息和资源,识别可行的、有价值回报的创业机会,有效的把握动态环境的变化,识别潜在的机会并评价机会的可行性和盈利性,有效的利用创业机会从而提升创业活动的成功率。另外,新创企业应当致力于建立一支具有丰富经验、高教育水平、高素质的高管团队,这样更有利于提升对机会的警觉性和识别能力。45 第二节研究局限与展望一、研究局限性本文在认真研读和梳理国内外理论文献的基础之上,构建了研究模型,并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得出了一些研究结果,但鉴于本人自身的不足,本研究仍然存在一些局限之处,望后续的研究能够弥补。首先,样本量较小,广泛性不足。基于个人能力和资源的有限,问卷发放对象为创业者,导致问卷发放难度大,问卷收集样本量少,问卷总共收回有效问卷216份,主要集中在江苏、安徽、上海、杭州四个地区,其中安徽本地的占据数额较大,样本覆盖不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其次,由于本研究对象是成立时间在十年以内的新创企业,对于这类企业而言,其公开的客观财务数据较少,以及由于现实问题的存在,即使获取了公开数据难免也会碰到数据矫饰的问题。基于这些,本文主要采用Ciavarella(2004)和龚志周(2005)成熟的量表,并采用主观评价的方法来测量创业绩效,虽然有学者认为主观评价法具有较高的测量效度,但是主观评价法也会掺杂着被测试者的主观感受,个人主观性较强也难免会造成数据的失真性,。最后,本人在综述相关文献之后发现,关于创业机会识别的维度划分和测量量表呈现多样化的现象,结合本研究的内容和目的,本文只是选取其中之一的被国内学者广泛运用的量表来测量创业机会识别,其广泛的适用性还应需要得到更多本土实证的支持。二、未来展望结合本研究的不足,为了进一步完善和加深以后学者对该方面的研究,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首先,增加样本的数量,扩大样本的来源以及覆盖面,尽量覆盖各行各业,同时延长调研的时间,使被测试者有充分的时间来填答问卷。由于会存在被调查对象对问卷理解偏差的情况,在可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选择现场发放问卷,及时解答被测试对象对题项的模糊与不理解的问题,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问卷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其次,尽量开发本土化的量表,符合国情的量表。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以及语言翻译的不准确性,导致所采用的量表往往并不符合中国的国情,不能准确的衡量问题。因此,结合本国国情和研究的问题,应当开发符合本土化特色的量表,并通过专家的检验,同时要获取大量实证的的检验和支持,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完善量表。46 再次,平面数据往往会带来更加真实可靠的数据,然而相对于问卷的固有属性和特征而言,主观评价的方法是绝大多数学者在设计问卷时采用的。虽然主观评价、五点计分的方法具有一定的测量效度,然而这种主观的评价问题的方法难免会掺杂被测试对象的主观情绪,主观性较高,往往会带来数据的失真性。所以,未来的研究应当借助客观数据和主观评价的数据相结合,提高数据的质量,降低数据的失真率。最后,进一步完善各变量之间的关系,认真研读和翻译外文文献,模糊不清的地方应当请教专业人士进行解释,在实证中不断的检验和完善该模型。47 参考文献[1]蔡莉,单标安,刘钊等.创业网络对新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组织学习的中介作用[J].科学学研究,2010(10):1592-1599.[2]蔡莉,单标安.创业网络对新企业绩效的影响——基于企业创建期、存活期及成长期的实证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2010(4):189-197.[3]蔡莉等.创业学习、创业能力与新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4(8):1189-1196.[4]陈逢文,张玉利,蔡万象.社会网络于创业型企业经营绩效关系研究——基于中国民营经济的证据[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12):99-103.[5]龚志周.电子商务创业压力及其对创业绩效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05.[6]葛宝山,滕星均,柳燕.基于组织绩效视角的创业绩效理论研究[J].管理现代化,2009(2):32-34.[7]郭骁.创业机会属性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三种领导方式[J].理论与实践,2011(6):85-89.[8]郭海,沈睿.如何将创业机会转化为企业绩效—商业模式创新的中介作用及市场环境的调节作用[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4(3):70-80.[9]黄金睿.创业环境特性、创业网络对创业机会机会识别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0.[10]胡江霞,文传浩.人力资本、社会网络与移民创业绩效——基于三峡库区的调研数据[J].软科学,2016(3):36-39.[11]蒋剑勇,钱文荣,郭红东.农民创业机会识别的影响因素——基于968份问卷调查[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14(1):51-57.[12]林嵩,姜彦福,张帏.创业机会识别:过程、概念、影响因素和分析架构[J].科学学研究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6):128-132.[13]刘井建.创业学习对新创企业成长绩效的作用机理研究[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11(4):519-524.[14]林嵩,徐中.创业者和创业组织的能力契合度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3(12):125-133.[15]刘中艳,胡平.职业经理人社会网络类型、约束机制和创业绩效——一个概念性框架的构建[J].求索,2014(11):55-58.[16]苗青.基于规则聚焦的公司创业机会识别与决策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6.[17]苗莉,何良兴.草根创业者社会网络对创业机会识别的影响及机理[J].财经问题48 研究,2015(381):117-123.[18]潘安成,李鹏飞.交情行业与创业机会:基于农业创业的多案例研究[J].管理科学,2014(4):50-72.[19]曲延军.创业企业战略选择及成长模式研究[D].清华大学,2005.[20]沈超红,罗亮.创业成功关键因素与创业绩效指标研究[J].中南大学学报,2006(2):231-235.[21]唐炎钊,王容宽.Guanxi与创业企业成长:国外研究述评[J].商业研究,2013(2):12-18.[22]王重鸣,刘帮成.技术能力与创业绩效:基于战略导向的解释[J].科学学研究,2005(5):765-770[23]王玉帅,尹继东.创业者:定义的演化和重新界定[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10):137-141.[24]王沛,陆琴.创业警觉性、既有知识、创业经历对大学生创业机会识别的影响[J].心理科学,2015(1):160-164.[25]王竞一.创业机会识别相关理论研究述评[J].中国劳动,2015(6):34-37.[26]王飞,徐占东,顾瑜婷.社会网络对大学生创业机会识别的影响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9):145-148.[27]谢洪明,程聪.企业创业导向促进创业绩效提升了吗?——一项Meta分析的检验[J].科学学研究,2012(7):1082-1089.[28]徐娟.创业领导行为与创业绩效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2013.[29]谢雅萍,黄美娇.社会网络、创业学习与创业能力[J].科学学研究,2014(3):400-407.[30]杨俊,张玉利.社会资本、创业机会与创业初期绩效理论模型的构建与相关研究命题的提出[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8(10):17-24.[31]杨俊,薛红志,牛芳.先前工作经验、创业机会与新技术企业绩效—一个交互效应模型及启示[J].管理学报,2011(1):116-124.[32]杨隽萍,唐鲁滨.浙江省创业者社会网络对创业绩效影响研究——基于知识获取和转化的视角[J].情报科学,2011(12):1876-1880.[33]杨隽萍,唐鲁滨,于晓宇.创业网络、创业学习与新创企业成长[J].管理评论,2013(1):24-31.[34]岳甚先.创业机会识别影响因素多维分析框架的构建[J].当代经济,2011(23):153-155.[35]余绍忠.创业资源对创业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3(6):131-138.[36]张玉利,杨俊.企业家创业行为调查[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3(9):61-66.49 [37]张玉利.创业与企业家精神:管理者的思维模式和行为准则[J].南开学报,2004(1):12-15.[38]朱仁宏.创业研究前沿理论探讨—定义、概念框架与研究边界[J].管理科学,2004(4):71-76[39]张青,曹尉.社会资本对个人网络创业绩效影响[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0(1):34-42.[40]张秀娥,孙中博.创业机会识别机制解析[J].云南社会科学,2012(4):94-97.[41]张艳,张建琦.企业家机会能力构成[J].科学进步与对策,2012(8):81-85.[42]赵文红,孙万清,王垚.创业者社会网络、市场信息对新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3(8):1216-1222.[43]左晶晶,谢晋宇.社会网络结构与创业绩效—基于270名科技大学生创业者的问卷调查[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3(3):64-71.[44]张秀娥.创业者社会网络对新创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J].社会科学家,2014(3):12-16.[45]朱晓红,陈寒松,张玉利.异质性资源、创业机会与创业绩效关系研究[J].管理学报,2014(9):1358-1364.[46]朱晋伟,胡万梅.国内外资本与海归创业绩效关系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5(20):127-132.[47]张梦琪.创业者社会资本、创业机会开发与新创企业成长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5.[48]张艳,张建琦.社会网络和高管团队构建对企业家机会识别能力的影响——基于民营企业的实证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6(15):173-178.[49]AdlerPS,KwonSW.Socialcapital:prospectsforanewconcept[J].AcademyofManagementReview,2002,27(1):17-40.[50]ArdichviliA,CardozoR,RayS.Atheoryofentrepreneurialopportunityidentificationanddevelopment[J].JournalofBusinessVenturing,2003,18(1):105-123.[51]ArdagnaS,LusardiA.Heterogeneityintheeffectofregulationonentrepreneurshipandentrysize[C].NationalBureauofEconomicResearch,Inc,2009:594–605.[52]AnokhinS,WincentJ,AutioE.Operationalizingopportunitiesinentrepreneurshipresearch:useofdataenvelopmentanalysis[J].SmallBusinessEconomics,2011,37(1):39-57.[53]BirleySJ.Encouragingentrepreneurship:Britain'snewenterpriseprogram[J].JournalofBusinessventuring,1985,23(1):107-111.[54]BaronRA,KennyDA.Themoderator-mediatorvariabledistinctioninsocialpsychologicalresearch:Conceptual,strategicconsiderations[J].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1986,51:1173-1182.[55]BhaveMP.Aprocessmodelofentrepreneurialventurecreation[J].JournalofBusiness50 venturing,1994(9):223-242.[56]BatesT.Financingsmallbusinesscreation:ThecaseofChineseandKoreanimmigrantentrepreneurs[J].JournalofBusinessVenturing,1997,12(2):109-124.[57]BrüderlJ,PreisendörferP.Networksupportandthesuccessofnewlyfoundedbusiness[J].SmallBusinessEconomics,1998,10(3):213-225.[58]BaronRA,MarkmanGD.Beyondsocialcapital:theroleofentrepreneurs'socialcompetenceintheirfinancialsuccess[J].JournalofBusinessVenturing,2003,18(1):41-60.[59]BatjargalB,LiuM.Entrepreneurs'accesstoprivateequityinChina:theroleofsocialcapital[J].WilliamDavidsonInstituteWorkingPapers,2004,15(2):159-172[60]BurtRS.Structuralholesandgoodideas[J].AmericanJournalofSociology,2004,10(2):349-399[61]BaronRA.Opportunityrecognitionaspatternrecognition:howentrepreneurs“connectthedots”toidentifynewbusinessopportuinties[J].AcademyofManagementExecutive,2007,20(1):104-119.[62]CassonM.Theentrepreneur:aneconomictheory[J].SocialScienceElectronicPublishing,1982,93.[63]ChakravarthyB.Measuringstrategieperformance[J].StrategieManagementJoumal,1986,7(5):437-458.[64]CarsrudAL,JohnsonRW.Entrepreneurship:asocialpsychologicalperspective[J].EconomicandRegionalDevelopment,1989,1(1):21-31.[65]ChandlerG,JansenE.Thefounder’sself-assessedcompetenceandventureperformance[J].JournalofBusinessVenturing,1992,7(3):223–236.[66]ChristensenPS,PetersonR.Opportunityidentification:mappingthesourcesofnewventureideas[C].AarhusUniversityInstituteofManagement,1990.[67]CovinJG,SlevinDP.Aconceptualmodelofentrepreneurshipasfirmbehavior[J].SocialScienceElectronicPublishing,1991,16(1):75-87.[68]CunninghanmJB,LischeronJ.Definingentrepreneurship[J].JournalofSamllBusinessManagement,1991,29(1):45-61.[69]CooperAC,ArtzKW.Determinantsofsatisfactionforentrepreneurs[J].JournalofBusinessVenturing,1995,10(6):439-457[70]ChrismanJJ,BauerschmidtA.,HoferCW.Thedeterminantsofnewperformance:anextendedmodel[J].EntrepreneurshipTheoryandPractice,1998,23(1):5-29.[71]CollinsC,ClarkK.Strategichumanresourcepractices,topmanagementteamsocialnetworks,andfirmperformance:theroleofhumanresourcepracticesincreatingorganizationalcompetitiveadvantages[J].AcademyofManagementJournal,2003,46(6):740-751.51 [72]ChesbroughH.Thelogicofopeninnovation:managingintellectualproperty[J].CaliforniaManagementReview,2003,45(3):33-58.[73]CiavarellaMA,BuchholtzAK,RiordanCM,etal.TheBigFiveandventuresurvival:istherealinkage?[J].JournalofBusinessVenturing,2004,19(4):465-483.[74]CorbettAC.Experientiallearningwithintheprocessofopportunityidentificationandexp-loitation[J].EntrepreneurshipTheory&Practice,2005,29(4):473–491.[75]DavernM.Socialnetworksandeconomicsociology:aproposedresearchagendaforamorecompletesocialscience[J].AmericanJournalofEconomicsandSociology,997,56(3):287-302.[76]DavidssonP,HonigB.Theroleofsocialandhumancapitalamongnascententrepreneurs[J].JournalofBusinessVenturing,2003,18(3):301-331.[77]DetienneDR,ChlerGN.Theroleofgenderinopportunityidentification[J].EntrepreneurshipTheory&Practice,2007,31(3):365-386.[78]DavideA,FedericoB.Technologyadoptionandinnovationinpublicservicesthecaseofe-governmentinItaly[J].InformationEconomicsandPolicy,2010,22:257-275.[79]EckhardtJT,ShaneSA.Opportunitiesandentrepreneurship[J].JournalofManagement,2003,29(29):333-349.[80]EllisPD.Socialtiesandinternationalentrepreneurship:opportunitiesandconstraintsaffectingfirminternationalization[J].JournalofInternationalBusinessStudies,2011,42(1):99-12.[81]FriedHO,TauerLW.Anentrepreneurperformanceindex[J].JournalofProductivityAnalysis,2015,44(1):69-77.[82]GranovetterM.Thestrengthofweakties[J].AmericanJournalofSociology,1973,78(6):1360-1380.[83]GranovetterM.Economicactionandsocialstructure:Theproblemsofembeddedness[J].AmericanJournalofSociology,1985,91(3):481-510.[84]GulatiR,NohriaN,ZaheerA.Strategicnetworks[J].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2000,21(3):203–215.[85]GalioCM,KatzJA.Thepsycologicalbasisofopportunityidentification:entrepreneurialalertness[J].SmallBusinessEconomics,2001(16):95-111.[86]GordonSR.Interpersonalturst,vigliganceandsocialnetworksrolesintheprocessofentrepren-eurialopportunityrecognition[J].InternationalJournalofEntreprenurshipandSmallBusiness,2007,4(5):564-585.[87]HillsG,LumpkinGT,SinghRP.1997.Opportunityrecognition:perceptionsandbehaviosofentrepreneurs[J].FrontiersofEntrepreneurshipResearch,1997,17:203-218[88]HoangH,AntoncicB.Network-basedresearchinentrepreneurship:acriticalreview[J].Journal52 ofBusinessVenturing,2003(18):165-187.[89]HsiehC,NickersonJA,ZengerTR.Opportunitydiscovery,problemsolvingandatheoryoftheentrepreneurialfirm[J].JournalofManagementStudies,2007,44(7):1255–1277.[90]HansenDJ,ShraderR,MonllorJ.Defragmentingdefinitionsofentrepreneurialopportunity[J].JournalofSmallBusinessManagement,2011,49(2):283-304.[91]KirznerIM.CompetitionandEntrepreneurship[M].ChicagoUniversityPress,1973[92]KihlstromRE,LaffontJJ.Ageneralequilibriumentrepreneurialtheoryoffirmformationbasedonriskaversion.[J].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1979,87(87):719-48.[93]KirznerIM.Enrepreneurialdiscoveryandthecompetitivemarketprocess:anAustrianapproach[J].JournalofEconomicLiterature,1997,35(1):60-85.[94]KoningAJD,MuzykaDF.ConceptualisingopportunityrecognitionasaSocio-CognitiveProcess[J].BusinessAdministration,1999.[95]KickulJ,LiaoJJ,GundryL,etal.Firmresources,opportunityrecognition,entrepreneurialorientationandperformance:thecaseofRussianwomen-ledfamilybusinesses[J].InternationalJournalofEntrepreneurship&InnovationManagement,2010,12(1):52-69(18).[96]LarsonA.Networkdyadsinentrepreneurialsettings:Astudyofthegovernanceofexchang-erelations[J].AdministrativeScienceQuarterly,1992,37(1):76-194.[97]LittunenH.Networksandlocalenvironmentalcharacteristicsinthesurvivalofnewfirms[J].SmallBusinessEconomics,2000,15(1):59-71.[98]LumpkinGT,DessGG.Linkingtwodimensionsofentrepreneurialorientationtofirmperformance:themoderatingroleofenvironmentandindustrylifecycle[J].JournalofBusinessVenturing,2005,16(5):429-451.[99]LeeDY.Theeffectsofentrepreneurialpersonalitybackgroundandnetworkactivitiesonventuregrowth[J].Journalofmanagementstudies,2007,38(4):538-602.[100]LamW,HarkerMJ.Marketingandentrepreneurship:Anintegratedviewfromtheentrepreneur'sperspective[J].InternationalSmallBusinessJournal,2015,33(3):321-344.[101]MitchellJC.TheConceptandUseofSocialNetworks[C].SocialNetworksinUrbanSituations,1969:1-50.[102]MurphyGB,TrailerJW,HillRC.Measuringperformanceinentrepreneurshipresearch[J].JournalofBusinessResearch,1996,36(1):15-23.[103]McmullenJS,ShepherdDA.Entrepreneurialactionandtheroleofuncertaintyinthetheoryoftheentrepreneur[J].AcademyofManagementReview,2006,31(1):132-152.[104]Ming‐HueiChen,Yan‐JunYang.TypologyandperformanceofnewventuresinTaiwan:Amodelbasedonopportunityrecognitionandentrepreneurialcreativity[J].InternationalJournalofEntrepreneurialBehaviour&Research,2009,15(5):398-414.53 [105]OzgenE,BaronRA.Socialsourcesofinformationinopportunityrecognition:effectsofmentors,industrynetworks,andprofessionalforums[J].JournalofBusinessVenturing,2007,22(2):174-192.[106]PeirisIK,AkoorieM,SinhaP.Conceptualizingtheprocessofopportunityidentificationininternationalentrepreneurshipresearch[J].SouthAsianJournalofManagement,2013,20(3):13-15.[107]RobinsonPB,SextonEA.Theeffectofeducationandexperienceonself-employmentsuccess[J].JournalofBusinessVenturing,1994,9(2):141-156.[108]ReagansR,McEvilyB.Networkstructureandknowledgetransfer:theeffectsofcohesionandrange[J].AdministrativeScienceQuarterly,2003,(48):240-267.[109]SchumpeterJA.TheTheoryofeconomicdevelopment:Aninquiryintoprofits,capital,credit,interest,andthebusinesscycle[J].SocialScienceElectronicPublishing,1934,25(1):90-91.[110]ShaverKG,ScottLR.Person,process,choice:thepsychologyofnewventurecreation[J].Entrepreneurship&RegionalDevelopment,1991,27(2):23-45.[111]SinghRP,HillsGE,LumpkinGT,etal.Theentrepreneurialopportunityrecognitionprocess:examiningtheroleofself-perceivedalertnessandsocialnetworks[J].AcademyofManagementAnnualMeetingProceedings,1999,8(1):1-6.[112]ShaneS,VenkataramanS.Thepromiseofentrepreneurshipasafieldofresearch[J].Acad-emyofManagementReview,2000,25(1):39-55.[113]ShaneS,CableD.Networkties,reputation,andthefinancingofnewventure[J].ManagementScience,2002,48(3):364-381.[114]SarasvathySD.Entrepreneurshipasascienceoftheartificial[J].JournalofEconomicPsychology,2003,24(2):203-220.[115]SambasivanM,AbdulM,YusopY.Impactofpersonalqualitiesandmanagementskillsofentrepreneursonventureperformanceinmalaysia:opportuinityrecognitionskillsasamediatingfactor[J].Technovation,2009(29):798-805.[116]UzziB.Socialstructureandcompetitionininterfirmnetworks:theparadoxofembeddedness[J].AdministrativeScienceQuarterly,1997,42(1):35-67.[117]VenkataramanS.Thedistinctivedomainofentrepreneurshipresearch:aneditor’sperspective[J].AdvancesinEntrepreneurship,FirmEmergence,andGrowth,1997,3:119–138.[118]WhettenDA.IssuesinConductionResearch[M].Ames:TheIowaStateUniversityPress,1982:97-121[119]WittP.Entrepreneurs’networksandthesuccessofstart-ups[J]..Entrepreneurship&RegionalDevelopment:AnInternationalJournal,2004,16(5):391-412.[120]WatsonJ.Modelingtherelationshipbetweennetworkingandfirmperformance[J].Journalof54 BusinessVenturing,2007(22):852-874.[121]ZhaoL,AramJD.Networkingandgrowthofyoungtechnology-intensiveventuresinChina[J].JournalofBusinessVenturing,1995,10(5):349-370.55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发表论文:[1]赵青云,汪金龙.新创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与维持——以新风向快递传媒为例[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5(11):87-80.学术奖项:首届大学生创业案例暨创新创业教育研讨会论文奖三等奖56 附录创业者社会网络、创业机会识别与创业绩效关系的调查问卷尊敬的先生/女士您好!感谢您能够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阅读这份问卷。这是一份学术性的调查问卷,旨在研究创业者社会网络、创业机会识别与创业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问卷所有问题没有对错之分,请您按照个人以及所在公司的真实情况填写,您所提供的信息对本研究至关重要。在此,我们承诺,本问卷纯属用于学术研究,对您所提供的信息严格保密,绝不对外公开或透漏给第三方。再次感谢您的配合。祝您工作顺利!安徽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赵青云第一部分:个人及公司基本信息以下是关于您个人及公司基本信息,请您根据实际情况在选项前打“√”。1.性别□男□女2.年龄□25岁及以下□26-35岁□36-45岁□46-55岁□55岁以上3.您创业时的学历□小学及以下□初中□高中□大专□本科□硕士及以上4.您之前是否有过创业□有□无经验5.贵企业成立时间□1年以内□1-3年□3-5年□5-10年□10年以上6.贵企业规模□1-10人□11-50人□51-150人□151-500人□500人以上□零售业□服务业□传统制造业□高科技行业7.贵企业所属的行业□教育业□房地产业□金融业□其他57 第二部分:创业者社会网络以下用来了解创业者社会网络的基本情况。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在相应的数字上打“√”。其“1”表示非非常不赞同非常赞同常不赞同,“2”表示不赞同,“3”表示不确定,“4”表示赞同,“5”表示非常赞同。1.可以交往的亲戚朋友有很多123452.可以交往的顾客、供应商以及零售商有很多123453.可以交往的行业协会或人员有很多123454.可以交往的政府部门(如工商局、税务局等)或人员有12345很多5.可以交往的金融机构或人员有很多123456.可以交往的中介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或人员有很多123457.经常和亲戚朋友交流联系123458.经常和顾客、供应商、零售商交流联系123459.经常和行业协会或人员交流联系1234510.经常和政府部门(如工商局、税务局等)或人员交流联系1234511.经常和金融机构或人员交流联系1234512.经常和中介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或人员交流联系12345第三部分:创业机会识别以下是对创业机会识别的调查,是用来了解创业者最近一次创业或者开展新业务的实际情况。请您根据实际情况,在相应的数字非常不赞同非常赞同上打打“√”。其“1”表示非常不赞同,“2”表示不赞同,“3”表示不确定,“4”表示赞同,“5”表示非常赞同。1.所识别出的创业机会可操作性很强(指的是创业机会的实践12345性,体现在供应、研发、资金、销售渠道等方面)2.所识别出的创业机会具有独特性,产品/服务不易被竞争者模12345仿3.由创业机会带来的产品/服务完全符合个人或社会价值观,能12345够被其接受4.由创业机会带来的产品/服务在市场上还未正式出现或推广123455.由创业机会带来的产品/服务能够为企业带来较高的经济收益12345或回报6.由创业机会带来的产品/服务能够持续为企业带来持久的利润1234558 第四部分:创业绩效用来了解贵公司创业绩效的实际情况。请您根据实际情况,在相应的数字上打打“√”。其“1”表示非常不赞同,“2”表非常不赞同非常赞同示不赞同,“3”表示不确定,“4”表示赞同,“5”表示非常赞同。1、贵公司会持续经营至少八年以上123452、贵公司总销售额的年增长率与同行业水平相比较高123453、贵公司利润的年增长率与同行业水平相比较高123454、贵公司员工的年增长率与同行业水平相比较高123455、贵公司投资回报的年增长率与同行业水平相比较高123456、贵公司市场份额的年增长率与同行业水平相比较高12345请您在最后确认一下没有遗漏项,感谢您的配合!59 致谢时光荏苒,转眼间我的两年半研究生生涯已接近尾声。两年前,我满怀热情与激动来到了学校开始了我人生另一新的起点,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我收获颇多,不论在生活中还是学术上我要感谢的人太多。在这里,首先要感谢我的导师汪金龙教授,老师的谆谆教导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记得研一开学的第一次见面,我们几个新生加上研二研三学姐学长和导师坐在一起洽谈,您的随和让我们几个新生更愿意主动去接近您,老师您侃侃而谈,告诉了我们一些生活的道理,听后受益匪浅;随后,在每一次的案例会议上以及案例论文撰写方面老师您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更加坚定了我对学术研究的认可;此次大论文的撰写,从选题到论文完成这一整个漫长的过程,您更是一丝不苟,悉心指导,不厌其烦的一次又一次的给予我修改意见,您的严谨和认真的态度深深的感染了我。真的非常感谢您这两年来的帮助与指导!其次,要感谢创业研究所的老师,王晶晶老师、杜运周老师、陈忠卫老师等以及我的各门授课老师,焦晓波老师,胡旺盛老师,张斌老师等等,再次感谢各位老师的教导。再次,我要感谢我的师姐周金平,学姐周琼以及师哥王丹等人对我写作的帮助,有你们的鼓励与帮助,即使遇到困难我也会笑着面对;感谢我的同学王佳、黄翠翠等以及我的室友杜亚琼、李萍、曾帆,感谢你们这两年的陪伴,使我的研究生生活充满了乐趣,我想多年以后回想起来那都是些美好的回忆,是我人生中重要的一笔财富,我必将好好珍惜。最后,感谢我的父母,感谢你们给予我生命,让我感受这繁华而又美好的世界,感谢你们在我备战考研最痛苦的时候给予我鼓励和支持,让我重新振作,继续努力拼搏,感谢你们一直在我身后默默的付出。近二十年的学生生涯即将结束,未来对我来说还是个未知,但是我会勇敢的走下去,挑战未知。赵青云2016年12月于安徽财经大学60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