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高考文言文阅读考点全突破之文意理解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考文言文阅读考点全突破之文意理解题【考点解说】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是文言文阅读中的重点,是考查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综合能力。这种归纳、概括是对所述事件或所说道理进行综合的判断或推理,要求考生答出某一论点立论的根据、某个事件发生的原因、某种发展导致的结果,等等。 试题的选项通常是“三对一错”,设问的角度基本是选误,四个选项大多依原文的先后顺序对文意作概括性的转述和分析;那个错误项中的大部分叙述一般还是符合文意的,往往只设置一两处不正确的表述作为干扰。当然,四个选项有时会依选文内容的特点而表现为
2、不同的形式(比如分别涉及人物品性的不同侧面)。 【试题解析】 例题:(2009年福建卷第3题)下面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童年丧父的张自新没有因母亲的看法而放弃学习,坚持耕读,啸歌古人,悠然自得。 B.张自新对吴中子弟的亵语戏笑不以为意,也不理解,所以无法与他们交流。 C.作者对张自新的坎坷经历和怀才不遇深有感慨,痛惜他的病故,写了这篇传。 D.文中选取张自新读书敏慧、耕读奉母等几件事来塑造人物,选材典型,形象饱满。 解析:答案为B项。该项错在“也不理解”、“无法与他们交流”,相关原文为“
3、自新一切不省,与之语,不答”,可见是“不理会”而非“不理解”,是“不搭理他们”而非“无法与他们交流”。 【锦囊妙计】 高考文言文“文意理解题”,一般要求选出四种说法中与原文意思相符或不相符的一项,有时也通过考查对某一个句子的理解来关涉整个文意。由于这种题型将文言文阅读“文字解读”和“文旨分析”的能力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体现了较强的综合性,因此,该题型的训练重点应放在引导学生学会“分析”上。学会分析,又必须从研究试题如何“设障”(即设置与原文说法不一致的干扰项)开始。 综观2009年18份高考试卷,命题者设置干扰的方法主
4、要有: 一、曲解词义 指命题者在设置干扰项时,故意对文言材料中某一词语错误地加以解释,从而导致叙述出错。 1.全国卷Ⅱ第10题C项(选文出自《宋书•郭原平传》): 郭原平以种瓜为业,曾遇大旱,运瓜的沟渠不能通船。县官刘僧秀要引农田中水注入瓜渠让他运瓜,他不肯接受。运瓜时他见有人遇到困难,却能迅速相助。 本项错在“要引农田中水注入瓜渠让他运瓜”的“农田中水”,应该是“下渎水与之”——“渎水”即瓜渎中的水。 2.全国卷Ⅲ第6题D项(选文出自《宋史•朱昭传》): 朱昭方面有人暗中与敌人串通,透露了朱昭准备突围的消息
5、。敌人害死守兵,得到城池。朱昭不幸坠入沟堑,他怒目提剑,无人敢前,最后中箭而死。 原文写“贼大惧,以利啖守兵,得登城”,“以利啖守兵”说的是以利益收买了守兵,而非“敌人害死守兵”。 二、夸大其辞 命题者在构拟这类选项时,常常在大体准确的概括、分析中,夹杂一两处故意夸大的地方作为干扰。 3.北京卷第10题D项(选文出自《史记•叔孙通传》):6/6 鲁地儒生皆固守气节,坚决不与叔孙通合作 该项错在“皆固守气节,坚决不与叔孙通合作”,原文为“鲁有两生不肯行”,叔孙通“遂与所征三十人西”——“固守气节,坚决不与叔孙通合
6、作”的只是两个儒生。 三、张冠李戴 命题人故意把发生在甲身上的情况说成发生在乙身上(或者说成发生在甲与乙身上),这就属于典型的张冠李戴。 4.全国卷Ⅰ第10题C项(选文出自《北史•魏德深传》): 魏德深深受百姓欢迎,又能震慑奸猾之人。他到馆陶,百姓见他如见父母;而奸人赵君实与逃窜之徒,只能躲藏流亡。他后来将回贵乡,贵乡吏民互相庆贺。 原文中的表述为“自德深至县,君实屏处于室,未尝辄敢出门。逃窜之徒,归来如市”(意思是“自德深到县任职以来,赵君实呆在家中,从来不敢出门。流亡四方的人,纷纷回到馆陶”),可见“奸人赵君
7、实与逃窜之徒,只能躲藏流亡”说法有误。 5.广东卷第8题A项(选文出自《宋史•李迪传》): 李迪本来是赵郡人,为了躲避五代的战乱,他与家人搬家来到濮地,并以文为媒,结识了柳开。 “以文为媒,结识了柳开”的的确是李迪,而“为了躲避五代的战乱,与家人搬家来到濮地”的并非李迪,而是他的曾祖——“曾祖避五代乱,徙家濮”。 6.广东卷第8题C项(选文出自《宋史•李迪传》): 周怀政事件使皇帝非常生气,他想惩罚太子。李迪不畏众怒,挺身而出,说服皇帝改变了初衷。 “不畏众怒”表述有误,依据原文“周怀政之诛,帝怒甚,欲责及太子
8、,群臣莫敢言”,“怒”的只是皇帝,“群臣”是不敢向皇帝提出反对意见的。 四、颠倒事实 即命题人故意颠倒事实,造成选项错误。 7.四川卷第10题B项(选文为王安石的《慈溪县学记》): 各地为了祭祀孔子而修建孔庙,是后世官办学校被废的原因之一。 本项原因解释出错,原文中的说法是“后世无井田之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