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文意理解题”这样突破

文言文“文意理解题”这样突破

ID:13806887

大小:2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24

文言文“文意理解题”这样突破_第1页
文言文“文意理解题”这样突破_第2页
文言文“文意理解题”这样突破_第3页
文言文“文意理解题”这样突破_第4页
资源描述:

《文言文“文意理解题”这样突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文言文“文意理解题”这样突破  命题者构拟文言文阅读“文意理解题”的错误选项,常常是在大体正确的文意概括与分析之中,夹杂一两处不正确的表述作为干扰,要求考生能够正确识别。因此,研究命题人设计干扰的方法,无疑为考生准确、快捷地解答文言文“文意理解题”提供了绝佳的突破口。归纳起来,这样的突破口主要有如下六个。  所谓曲解词义,就是命题人在对原文有关内容进行概括和分析时,不结合文段的前后语境,对某些文言词语的含义故意加以曲解,从而导致概括和分析的错误。  例1(2012年高考北京卷第9题C项)李疑不顾自己可能受祸,坚持照顾一位孕妇,但此人却不知感恩。  该项中的“

2、但此人却不知感恩”,源自原文的“疑命妇事之如疑事景淳,?月,始辞支去,不取其报”一句。文中的“不取其报”是说李疑不要这个妇人报答,不是此人不知感恩。  近年来高考文言文阅读题的选文多为人物传记类的叙事文章,文段常常涉及一组人物和事件。命题人正是抓住选文的这一特点,将有些人物与事件故意进行错位配搭,巧妙地设计出“移花接木”的错项。  例2(2012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第6题A项)萧燧天分很高,为官不畏权贵。他自幼能文,进士及第后进入仕途;其时秦桧当权,与其亲党密告萧,要他主持秋试录用其子秦?,遭到萧的拒绝。  原文说:“绍兴十八年,擢进士高第。授平江府观察推官。

3、时秦桧当国,其亲党密告燧,秋试必主文漕台,燧诘其故,曰:‘丞相有子就举,欲以属公。’燧怒曰:‘初仕敢欺心耶!’”据此可知,秦桧当权,他的亲党“密告萧”,而不是秦桧与其亲党“密告萧”。  例3(2012年高考广东卷第8题C项)道光五年,在漕运受阻的时候,陶澍首先倡导了以海运代替漕运。  由原文“先是洪泽湖决,漕运梗阻,协办大学士英和陈海运策,而中外纷议挠之”可知,首先倡导以海运代替漕运的是协办大学士英和而非陶澍。  人物传记类文章一般通过几件事情来刻画某个人物,而这几件事情在文段之中是有时间上的先后顺序的。命题人有时便在错项设计时故意倒置事情的时序,从而造成叙

4、述的混乱。  例4(2012年高考全国大纲卷第10题C项)郭浩、吴?共同破敌,后感情产生隔阂。绍兴年间,金兵屡屡犯宋,二人联手大败金兵;吴举劾宋万年暗中通敌,郭不同意这一做法,被调往金州。  原文说:“金人以步骑十余万破和尚原,进窥川口,抵杀金平,浩与吴?大破之。?按本路提点刑狱宋万年阴与敌境通,利所鞫不同,由是与浩意不协,朝廷乃徙浩知金州兼永兴军路经略使。”据此可知,郭浩、吴?产生隔阂应该在吴?举劾宋万年暗中通敌之后,此项犯了时序倒置的错误。  所谓事件杂糅,就是命题人将文段叙述的几件事情或事情的细节进行杂糅混编,让考生难以分辨正误,难以理清头绪。  例5

5、(2012年高考山东卷第12题C项)光武帝答应了阴兴的请求,在阴兴去世后,提拔席广为光禄勋,阴嵩为中郎将。阴嵩监管羽林军十多年。  原文说:“兴疾病,帝亲临,问以政事及群臣能不。兴顿首曰:‘臣愚,不足以知之。然伏见议郎席广、谒者阴嵩,并经行明深,逾于公卿。’兴没后,帝思其言,遂擢广为光禄勋,嵩为中郎将。”由此可知,阴兴死后,光武帝回想他的话,就提拔席广为光禄勋,阴嵩为中郎将,并不是此项中表述的答应了阴兴的请求。  例6(2012年高考辽宁卷第6题B项)文中周■在不同场合中两次以尧舜比况皇帝,对皇帝进行批评,反映了周■虽身处官场但敢于直言的性格。  原文说:“

6、君少未更事。人主非尧舜,何能无失,人臣岂可举兵胁主!”据此可知,周■并非两次都对皇帝进行批评:第一次是批评,第二次是为皇帝的过失开脱。  所谓无中生有,就是命题人故意编造一些选文中没有的事实,强加到选文中当事人的身上,以此来干扰考生的正常思维。  例7(2012年高考安徽卷第6题B项)许曾裕出任通判之职以后,清正为民,消除了公船私用造成的弊端;执法严明,让外来商人感激涕零。  原文说:“向者,通判监修,上下多侵渔。其船遇风辄坏。君独亲自验试,而其弊始除。”据此可知,文中的“弊”应该指过去通判监督修建的“巡海之船”存在的“遇风辄坏”的毛病,而不是“公船私用”。

7、  例8(2012年高考天津卷第12题D项)薛雪行医救人很有成就,但盛年辞世,令人痛惜。  原文说:“虑此外必有异案良方,可以拯人,可以寿世者,辑而传焉,当高出语录陈言万万。而乃讳而不宣,甘舍神奇以就臭腐,在理学中未必增一伪席,而方伎中转失一真人矣。岂不悖哉!”据此可知,作者是痛惜“他的后人竟然忌讳而不愿宣扬,甘心舍弃祖父神奇的医学成就而把他依附到臭腐的理学之中”,而不是“痛惜祖父盛年辞世”,所以此项的分析就犯了无中生有的错误。  对事件的叙述有详略之分,对原因的分析有主次之分,对人物行事的描写有缓急之分,对人物的评价有轻重之分,而命题人在设计错项时常常故意

8、颠倒其详略、主次、缓急、轻重等,这就犯了表述失度的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