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笔洞研究探微

落笔洞研究探微

ID:35018417

大小:40.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3-16

落笔洞研究探微_第1页
落笔洞研究探微_第2页
落笔洞研究探微_第3页
落笔洞研究探微_第4页
落笔洞研究探微_第5页
资源描述:

《落笔洞研究探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落笔洞研究探微---奇甸文明的发现之旅陈彦军化工造笔是何年?顿在穷荒绝岛边。笔下烟云常自起,想因多是济元元。奇甸文明辟几年?烟云洞口绕天边。凌空落笔如椽大,占尽人间第一元。这是位于海南省三亚市南海之滨的古人类文化遗址落笔洞洞壁的两首题刻,前一首作于明成化庚子年,署名“郡庠生纪纲正”,后一首约作于清乾隆戊申岁前后,署名“崖西梅仙氏”。1993年完成的考古确证,落笔洞洞穴遗址是目前已知的海南岛最早的人类活动始点的遗址,也是我国已发现的最南端的一处史前文化洞穴遗址,距今约一万多年。显然,从科学发现的角度看,我们要探寻海南岛的人类文

2、明发展历程,就要从落笔洞“三亚人”开始。但从我们的研究目的,即探究作为中华文明中独具特色又抱负远大的海南文明在未来中华文明复兴中的地位和价值看,我们却要从海南“奇甸文明”意识产生的时代开始,这同样要从落笔洞开始,不过是从落笔洞题刻诗歌开始。我们将以诗歌、传说、科学、教育为序,对已有的落笔洞研究展开探索,开启奇甸文明的发现之旅。一、诗歌现存文献中最早记载落笔洞的是《永乐大典》,卷一三O七五引可能作于元代的已散佚的《崖州郡志》,记录了云从龙、许源和吴长孺的三首咏落笔洞诗1,云从龙题写的洞名和许源的诗现刻在落笔洞洞壁上。成书于明天

3、顺五年的《大明一统志》卷八十二崖州“山川”节最早描述了落笔洞:“落笔洞,在崖州东一百里,石壁峭立,上有石门,中有二石如悬笔。转东数步,复有一洞,中有石如屏,外房有窍通光,内房深暗,相传有井通海。”这两篇文献构成了古代落笔洞研究的两项主要内容,即状写落笔洞形貌、整理落笔洞诗歌。海南大儒丘浚晚年返乡未果,据说临终尝言:“己有三恨,郡牒未修一也。”为解恩师遗恨,王佐不顾年老体衰,自费遍访琼州各地,广采博贤,搜集郡中古今文献,乡土风物,编成《琼台外记》一书。其中就描述了落笔洞风貌,收集了落笔洞诗歌。《琼台外记》已散佚,关于落笔洞及其

4、诗歌的记载整理充实后收入其弟子唐胄《正德琼台志》。光绪《崖州志》是古代文献中对落笔洞及其题刻诗歌最完整的记录,见卷二“舆地志二·山”和卷二十二“杂志·金石”之“落笔洞题刻”,并在卷二十一“艺文志三”中收入清代“落笔凌空”诗数首。对于落笔洞资料,古人只是做了收集整理工作,其中的意义何在,需今人探索。9/91933年4月湘籍爱国志士田曙岚依据《崖州志》记载,用脚丈量了落笔洞的连环洞,作有《落笔洞之游》。2而对于落笔洞题刻,1984年1月,三亚文物工作者黄怀兴与何擎国等人在落笔洞进行石刻拓片,使《崖州志》题刻内容得到补充完整,作有

5、《落笔洞调查记》。3在此基础上,三亚文史专家周德光在《来自人文落笔洞的感悟》一文对洞中题刻进行了解读,认为这些诗歌状写岩洞大观、实写生态环境、描绘石景、感受神仙气息、抒写文化气象、表达流连忘归。张跃虎则在著作《珠崖田野上的华夏魂:琼南乡土社会之履历沧桑》中将题咏内容概括为仙踪、落笔、美景。应该说,前人都没有深入探究落笔洞诗歌在海南文明史上的文化意义。落笔洞诗歌至迟起自南宋淳熙间,据不完全统计,题刻诗歌共七首,其他诗歌九首,作者有游寓、地方文武官员和普通士人等共15人。流寓诗人倭倭才做了第一首诗,开创了寻仙主题,到明纪纲正、清

6、梅仙氏的文明主题,完成了一个转换。丘浚在《南溟奇甸赋》中说,天地开辟出一大堪舆和无数小堪舆,大堪舆是帝王之宇,是神州赤县,“小而幽”的小堪舆是神仙之丘,而海南岛“介乎仙凡之间”,“以衣冠礼乐之俗,居居阆风玄圃之壖,势尽而气脉不断,域小而气象斯全,九州一大宇,兹为其奥,四海一通川,兹为其窍”。海南文明史,在传播学的意义上,或许也正是从“仙”到“凡”的过程。海南在历史上有多种名称。早期是骆越之地,先后进入海南的南方骆越族群,形成黎族的五支,其中文化先进的建立方国,山海经称之为离耳国、雕题国,这是中原人对黎人外部特征的一种概括。秦

7、汉以来中原人开始流入定居,汉武帝元封元年海南入中华版图,建立了两个郡,儋耳和珠崖,后省并为珠崖。按《汉书》应劭注:“二郡在大海中,崖岸之边。出真珠,故曰珠崖,”还是描述海南的外部特征,不过转移到地理物产。儋耳、雕题之称还看出文化接触时的不解,珠崖则表明随着物质交流的推进,文化融合成为需要。《周易》“见龙在田,天下文明”,《乐记》“情深而文明”,文明在中国文化里,不是西文civilization设置的文明标准,逼落后民族走出蒙昧,而是“德普施”,是在生产生活中相互靠近、交流,达致情感融合,文化共进。中原人进入,不管是一般民众,

8、还是官员士人,都不能简单地理解是作为上层统治民族存在。按照传统理论,华夷各安其地、各安其俗,但接触甚至杂居不可避免,因为历史机缘,海南这块边地进入封疆,各族群在封疆内面对王权,地位平等,依俗而治,不断融合。当然,融合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而是伴随着地区发展、利益分割、风俗变迁,有着各种斗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