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茯苓的资源学评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茯苓的资源学评价学号:1410031426姓名:项杰班级:生物142茯苓(Poria)为担子菌亚门层菌纲无隔担子菌亚纲,非褶菌目多孔菌科卧孔菌属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素有茯灵(史记)、茯菟(本经)、云苓(滇海虞衡志)、松腴、不死面(记事珠)、松薯、松木薯、松苓(广西中药志)等别称。茯苓是我国传统大宗药材,年用量在万吨以上,仅次于当归、甘草。茯苓为利水渗湿,健脾和胃,宁心安神良药。用于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吐,脾虚食少、泄泻,心悸不安,失眠健忘,遗精白浊等症[1]。据统计使用茯苓为原料生产的中成药品种达几百种。同时在保健、营养、药膳等领域,茯苓的用量也很大;茯苓还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和创汇
2、商品,唐宋时代就已远销印度、西亚、亚欧、东南亚、日本等许多国家和地区[3]。至今仍为大量出口药材品种之一,出口量每年均在千吨以上。野生茯苓资源非常稀少,现市场常见茯苓资源的提供主要依赖于人工栽培,大别山岳西产量最大、质量最优,湖南主供南方使用,产量居次。一、药用历史早在2000多年前,茯苓即载于《神农本草经》,开始入药治病。上载茯苓:主胸胁逆气,忧恚惊邪,恐悸,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道出了茯苓的用药基础。《别录》载:止消渴,好睡,大腹,淋沥,膈中痰水,水肿淋结。《药性论》记述:开胃,止呕逆,善安心神,主肺痿痰壅,治小儿惊痫,疗心腹胀满,妇人热淋。李时珍记述茯苓皮:水肿肤
3、胀,开水道,开腠理;神木:治脚痹痛,诸筋牵缩。《本草衍义》:行水之功多,益心脾。《主治秘要》道出了茯苓用药精髓,其用有五:止泻一也;利小便二也;开腠理三也;除虚热四也;生津液五也[1]。《药征》道:主治悸及肉筋惕,旁治头眩烦躁。茯苓之味甘,淡,能渗能利,其性平和,利水而不伤正,为利水渗湿消水服用之要药,有健脾保神和中作用。现代经过大量药理临床研究证明,茯苓除具备传统药效外,还发现茯苓多糖具有抗癌和增加人体免疫,从而具有抗爱滋病等作用;茯苓还具有抗肝硬变、增白、防石作用,并可减轻卡那霉素中毒性耳损害、抗迟发型超敏反应、抑制MMC诱导的精子畸变等药理作用[5]。茯苓用药体系不断扩充、发展、丰富,
4、对我国世代人民健康长寿、繁衍生息起到了重要作用。《别录》上载:茯苓,茯神,生太山山谷大松下。《淮南子》:千年之松,下有茯苓。陶弘景陈道:今出郁州[7]。唐本草:第一出华山,形极粗大,雍州、南山亦有,不如华山。苏颂:今太、华、嵩山皆有之。《本革逢原》:茯苓,一种栽时而成者,曰莳苓,出浙中,但白不坚,入药少力。道地药材的演变无不包含着我国古代医药学家的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和丰富的用药实践[4]。现在云苓因其地道仍居上乘,为权威人士和广大用药者所认同和推崇,以其质优品佳在国内乃至国际上都享有极高的信誉。二、植物形态以松树为栽培载体,菌核入药,喜温暖、通气、较干净环境,怕高温、高湿。菌核球形、卵形、椭
5、圆形至不规则形,长10-30cm或者更长,重量也不等,一般重500-5000g。外面吸厚而多皱褶的皮壳,深褐色,新鲜时软,干后变硬;内部白色或淡粉红色,粉粒状。子实体生于菌核表面,全平伏,厚3-8cm,白色,肉质,老后或干后变为浅褐色。菌管密长2-3mm管壁薄,管口圆形、多角形或不规则形,径0.5-1.5cm,口缘裂为齿状。孢子长方形至近圆柱形,平滑,有一歪尖,大小(7.5-9)μm×(3-3.5)μm,壁表光滑,透明无色。7/7三、地理分布茯苓菌野生资源零散蕴藏在深山密(松)林中,难以采挖,不能提供较多商品。药材商品主要依靠栽培种植提供,我国大规模栽培茯苓始于明代,主要产区为鄂豫皖交界的大
6、别山区。产于甘肃(南部)和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区,直到台湾、海南岛和云南[6]。生于海拔1800米以下的林中、灌丛下、河岸或山谷中,也见于林缘与疏林中。主要分布于湖北省的罗田、英山、麻城,安徽省的岳西,河南的商城等8个县,以罗田、岳西两县产量最多[8]。四、化学成分(一)三萜类化合物目前从茯苓中分离得到三萜类成分40个,根据化学结构的差异,可分为4种类型(A~D):羊毛甾-8-烯型三萜10个(A)[3-7],如3β-乙酰氧基-16α-羟基-羊毛甾-8,24(31)-二烯-21-酸(茯苓酸)、3β-二羟基-羊毛甾-8,24(31)-二烯-21-酸(依布里酸)、3β-羟基-羊毛甾-8,24-二烯-2
7、1-酸等;羊毛甾-7,9(11)-二烯型三萜16个(B)[3-15],如3α,16α-二羟基-羊毛甾-7,9(11),24(31)-三烯-21-酸(3-表去氢土莫酸))、3α,16α,25-三羟基-羊毛甾-7,9(11),24(31)-三烯-21-酸(25-羟基-3-表去氢土莫酸)、3-酮基-16α-羟基-羊毛甾-7,9(11),24(31)-三烯-21-酸等;3,4-开环-羊毛甾-7,9(11)-二烯型三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