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非言语交流

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非言语交流

ID:34995186

大小:8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15

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非言语交流_第1页
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非言语交流_第2页
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非言语交流_第3页
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非言语交流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非言语交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非言语交流”慈溪市西门小学陈芳摘要:课堂交流中除了言语交流之外,“非言语交流”也是非常重要的。据一些研究者统计,课堂教学中“非言语交流”占我们师生全部交流的80%以上。面部语言是人类的第二语言,它是一种信号暗示,用微笑、皱眉、眼神等强化口头语言,传递着一种信息,有时的作用甚至比语言交流更为突出。教师的肢体语言能进行提醒、暗示,能辅助分析应用题,能传授一种空间观念。利用肢体语言,能精简教师语言,分散教学难点,使教学形象化,学生更易于领会。关键词:非言语交流面部语言肢体语言课堂交流中除了言语交流之外,“非言语

2、交流”也是非常重要的。据一些研究者统计,课堂教学中“非言语交流”占我们师生全部交流的80%以上。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的一举一动、一笑一颦,声音的抑扬顿挫,都会给学生传递着各种不同的信息。我们应不断地积累这些经验,善于运用“非言语交流”进行教学。一、教师的面部语言面部语言是人类的第二语言,它是一种信号暗示,用微笑、皱眉、眼神等强化口头语言,传递着一种信息,有时的作用甚至比语言交流更为突出。教师的眼神是最常用的一种非言语交流通道。有经验的教师常常运用目光来接触学生,鼓励和期待学生发言,批评和抑制学生做小动作讲空话,还可以通过与学

3、生的目光接触来判断学生有无问题,是否完成作业,是否认真听讲等等。二、教师的肢体语言1、利用教师的手势进行提醒、暗示,让学生去领会教师的意图,精简了教师的语言,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析1】:在教学人教版三册P94—95以一代二的《统计》一课时,老师在课前铺垫时有这样一段:师:上课之前,老师带来了几幅图,请看:(教师手势指过去,出示奥运奖牌榜,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屏幕。)师:这是中国奥运奖牌榜,你能看出我们国家第23届、第24届、第25届各得了几块金牌吗?(手指第一幅图,这是已学过的知识,学生基本能顺利解决。)生:第23届得了15块

4、金牌,第24届得了5块金牌,第25届得了16块金牌。师:第26、27、28届呢?(手指第二幅图,这其实是一幅以一代二的统计图,是本节课是新授内容,教师课前让学生尝试着去看图,了解信息时,教师的手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手要沿着第26届金牌最上面一格的横坐标指过去对准数字16,帮助学生看懂图意。第27届、28届也同样用手势指引。)师:我们奥运健儿的成绩一届比一届好,那么到了2008年,经过预测,我国奥运健儿的奖牌将会达到——?金牌?银牌?铜牌?(教师同样用手势加以指引。)教师的手势指引效果非常好,既精简了教师的语言,又通过手势提醒

5、、暗示,使大部分学生能准确说出数据。虽然可能不是每个学生都能看懂,也可能只是随着教师的手指很被动的报出数据,但是,这样的接触,为整堂课的教学打下了基础。当统计数据不断扩大时,学生能很容易地创造出以一代二,甚至是以一代三、代五、代十的统计图,结果整堂课的教学效果非常好,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2、利用教师的肢体语言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能更形象、生动,易于学生理解。在分析应用题时,教师的手势更能帮助学生理解应用题,分析数量关系,看清线段图。【例析2】:图1是求两部分合起来的加法应用题,从一年级起,就有此类应用题,图2也是求两部分合起

6、来的两部计算应用题。在这些应用题的线段图上都可以发现有个大括号,来表示合起来的意思。这时,为了强调这层意思,教师可以张开两只手臂,由外向内收起来,直至两个手掌像大括号那样合起来,让学生明确合起来就是加起来,用加法计算。小学生也可以跟着老师一起做,加深印象,很形象。这种手势理解的教学方法很适用于低段小朋友,明确“合起来”的真正意义,从而帮助理解。3、利用教师的肢体语言传授一种空间观念,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领悟相互之间的关系。【例析3】:在教学人教版六册P108数学广角《重叠问题》一课时,老师在课前铺垫时有这样一段:师:我们来做

7、一个手势游戏,请你仔细看老师的手,说这两只手是什么关系?学生兴趣足,学习兴趣很高。师开始做动作:两手交叉成“×”。生:交叉。师两手平行成“=”。生:平行。师从两手平行后,再把两只手掌重重地叠在一起。生:重叠。通过这个游戏,老师用手势来暗示、传授一种“重叠”的概念,为新课《重叠问题》的引入和更好的理解作好了铺垫。这种概念的渗透远比语言的描述来得更直观、形象。就算没学过这个知识,也能说出来,把日常生活中积累下来的概念运用到了数学课堂上,真正做到了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4、利用手指特征进行教学,化解难点,使知识更形象,易于学生

8、记忆、理解。【例析4】:在教学人教版五册P7《千米的认识》一课时,在上课即将结束时,教师把学过长度单位的名称、进率进行复习,设计了这样一个儿歌:师:今天老师要拿手跟大家做个游戏。(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伸出一只手,边指边说。)大拇指是老大……生:食指是老二,中指是老三,无名指是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