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新药降糖颗粒对糖尿病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

中药新药降糖颗粒对糖尿病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

ID:34991482

大小:2.33 MB

页数:61页

时间:2019-03-15

中药新药降糖颗粒对糖尿病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_第1页
中药新药降糖颗粒对糖尿病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_第2页
中药新药降糖颗粒对糖尿病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_第3页
中药新药降糖颗粒对糖尿病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_第4页
中药新药降糖颗粒对糖尿病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药新药降糖颗粒对糖尿病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广东药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题目:中药新药降糖颗粒对糖尿病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姓名:周文学号:2111248155院系:中药学院专业:中药学导师姓名:陈垦(教授)二○一五年五月分类号:___________密级:__________UDC:___________中药新药降糖颗粒对糖尿病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StudyonHypoglycemicMechanismofanewChinesemedicinegranule姓名:周文学号:2111248155院系:中药学院专业:中药学研究方向:

2、中药活性成分研究与新药研发导师姓名:陈垦(教授)论文提交日期:2015年5月论文答辩日期:2015年5月学位授予单位:_广东药学院二○一五年五月广东药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广东药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目录中文摘要IAbstractIV前言1材料与方法81.1材料81.1.1实验动物81.1.2主要仪器和设备81.1.3主要试剂与耗材91.2方法91.2.1糖尿病大鼠模型的建立91.2.2动物分组101.2.3标本采集与处理101.2.4检测指标和方法101.3统计学处理21实验结果222.1实验动物一

3、般情况222.2肝脏病理组织学改变222.3降糖颗粒对各组大鼠空腹血糖、胰岛素水平和胰岛素抵抗指数的影响232.4各组大鼠血清TG、TC、HDL-C、LDL-C水平变化252.5各组大鼠MDA、SOD水平的变化262.6各组大鼠IL-6、CRP水平的变化282.7肝脏葡萄糖激酶(GK)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结果292.8各组大鼠肝脏组织GKmRNA的表达30讨论323.12型糖尿病模型的建立323.2中药降糖颗粒对糖尿病大鼠肝脏病理形态学的影响333.3中药降糖颗粒对糖尿病大鼠脂代谢

4、的影响333.4中药新药降糖颗粒对糖尿病大鼠炎症因子以及氧化应激的影响333.5中药新药降糖颗粒对糖尿病大鼠糖代谢和肝脏GK基因的影响34结论36参考文献37文献综述42致谢50发表科研论文51广东药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中药新药降糖颗粒对糖尿病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硕士研究生:周文专业:中药学导师:陈垦教授中文摘要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糖代谢紊乱而引起的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是一类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症状。近年来,随着人们生

5、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快,糖尿病的发病率显著升高,其引起的各种并发症已成为威胁人们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复方中药制剂治疗糖尿病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并显示出良好的疗效。根据中医的用药指导方针和当前的文献报道,我们通过对传统古方(消渴方)及其衍生复方等多味中药进行了优化组合,制成含有地黄、知母、天花粉等中药材的纯中药降糖颗粒制剂。目的: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探讨中药新药降糖颗粒对2型糖尿病大鼠降糖作用机制,为进一步开发该降糖颗粒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

6、和糖尿病造模组(50)。采用高脂饮食联合小剂量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28mg·kg-1建立2型糖尿病模型,造模成功后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降糖颗粒高、中、低剂量组(22.8,11.4,5.7g·kg-1),二甲双胍组。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各降糖颗粒治疗组分别灌胃给予相应剂量药物。连续灌胃5周后,氧化酶法检测大鼠空腹血糖(fastingblood-glucose,FBG)的变化;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的空腹胰岛素水平(fastinginsulinlevels,FINS),I广东药学院

7、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C-反应蛋白(Creactprotein,CRP),IL-6的变化;比色法检测大鼠血清中甘油三脂(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

8、e,MDA)的含量;免疫印迹法检测肝脏中葡萄糖激酶(GK)蛋白的表达情况;RT-qPCR法检测肝脏中GKmRNA的表达。比较分析各组大鼠药物干预后上述指标变化情况。结果:(1)采用高脂饮食联合腹腔注射低剂量STZ诱导2型糖尿病模型成功(FBG>11.1mmol·L-1),发生胰岛素抵抗。(2)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中大鼠的FBG、FINS、IRI、TC、TG、LDL-C、CRP、IL-6、MDA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0.01),血清SOD、HDL-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