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4980403
大小:40.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3-15
《“合理存款”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合理存款”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110~111页。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储蓄的有关知识,能综合应用相关知识合理存款。2.过程与方法:经历调查、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的理财意识。教学重点:了解各种存款方式的利率和相关规定,设计合理的存款方案。教学难点:能综合应用条件灵活解决问题。课前调查:课前布置学生到银行调查后完成下表。教学过程:一、还原生活,收集信息1.出示课本第110~111页主题图。(请学生留心有用信息。)2.集体交流收集到的数学信息
2、。1.师生整理收集到的数学信息:A.小明和妈妈要到银行存1万元钱。B.存期6年。C.存款方式有多种选择(利率也不同)。D.教育储蓄存款一年期、三年期按同期整存整取定期储蓄存款利率计息,六年期按五年期整存整取定期储蓄存款利率计息。二、讨论、交流、列方案1.如果你是录像中的主人公,你有什么想法?(根据学生的想法整理如下。)A.定期一年,到期本息续存(共6次)。B.定期两年,到期本息续存(共3次)。C.定期三年,到期本息续存(共2次)。D.定期五年后再将本息定期存一年。E.采用活期存款。F.教育储蓄。⋯⋯2.猜想:采用哪种存款方式六年后收益最大?3.小组内交流并制定出自己认为比较好
3、的三种存款方案,计算最后的收益。三、比较优化,合理存款1.集体交流计算方法及结果(学生讲解自己的存款方案,展示计算结果)。2.比较结果(教师预先在课件中准备好不同的几种存款方案,大屏幕展示并比较),学生结合自身实际确定合理的存款方案。四、结合实际,应用方案解决问题1.如果要把自己的压岁钱存入银行,你会采用什么存款方式?为什么?2.用你的存款方式预先计算一下,存款到期后你会有多少钱。五、全课小结,深化提高学了这节课的知识,你有些什么收获或想法?教学反思“合理存款”这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百分数、利率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学内容和课型特点,教学设计采用“课
4、前调查――收集信息――分析整理信息――选择方案――计算收益――优化方案――实际应用”的步骤进行教学。课后反思,有以下几点体会。1.课前调查――必不可少。“课程标准”增设“实践与综合应用”这一学习领域,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地体会数学与生活经验、社会现实和其他学科知识的联系。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力求使儿童的数学学习融入现实情境之中。“合理存款”这节课,教材主题图中所提供的存款利率是以前的利率,和当前的利率是不同的;国债利率也未明确给出。因此,要让学生在这次实践活动中有真实的感受和深刻的体验,必须进行课前调查了解现行的存款利率,只有这样教学,才具有现实意义和实效性。并且
5、,学生到银行调查是一次有价值的实践活动,是一个学习、体验的过程,所以,活动前的调查了解必不可少。2.信息处理――探究的前提。“实践与综合应用”不像“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的学习内容那样有各自的逻辑系统和明确的“知识点”,素材取自于学生的生活,材料是学生们所熟悉的。而“合理存款”这节课,虽然也给定条件“一万元钱,存六年”,但存款的方式有很多种,且国家规定的“利率”经常变化,如果要一一计算,太繁琐,也没有必要。因此,需要引导学生学会针对所给条件,掌握如何计算与判断哪种存款方式得到的收益多,这样的探究才是有价值的。3.自主探究――教学的主线。“实践与综合应用”本
6、质上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活动,是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在解决问题中发展数学思维的重要途径。“合理存款”的教学过程,从收集信息、整理信息、自主筛选方案到最后计算比较,每一步我都引导学生自己与小组成员合作完成。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同时,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在交流中密切同学之间的关系,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所进步。4.联系实际、综合应用――教学的最终目的。“实践与综合应用”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强化数学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发展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树立正确的数学观。本节课的最后,我设计了
7、让学生计算将自己的压岁钱存入银行会选用什么样的存款方式,最后会得到多少收益的活动。希望随着学生年龄的不断增长,知识的逐渐积累,生活经验的日渐丰富,针对实际情况合理存款这种理财意识能逐渐增强,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逐步提高。5.几点遗憾。一是素材的呈现方式还不够贴近学生生活。事先设想过拍一段真实的录像来创设探究的情境,但由于种种原因没有拍成,因此采用图片来呈现情境。上课以后,觉得还是应该用录像更贴近学生的生活,也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二是活动结论开放性不够。“实践与综合应用”学习活动应该是有个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