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梦秦简出土和整理亲历记

云梦秦简出土和整理亲历记

ID:34972748

大小:39.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3-15

云梦秦简出土和整理亲历记_第1页
云梦秦简出土和整理亲历记_第2页
云梦秦简出土和整理亲历记_第3页
云梦秦简出土和整理亲历记_第4页
云梦秦简出土和整理亲历记_第5页
资源描述:

《云梦秦简出土和整理亲历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页眉云梦秦简出土与整理亲历记  陈抗生1975年12月19日上午,湖北省云梦县火车站西北方不远处,出土了一批秦代竹简。这批竹简以其内容的重要,保存的完好,曾经轰动了世界。一下子,云梦县在全国,乃至世界,有了很高的知名度。从那以后,研究云梦秦简,一度成为十分热门的方向,相应的研究成果也大量发表。整整三十年过去了,现在回顾一下云梦秦简出土、整理和保护的经过,让更多的云梦父老乡亲了解故乡的这一份值得自豪的文化遗产,应该是很有意义的事情。1975年初冬,云梦城关肖李大队在云梦火车站铁路西侧开水渠。一个傍晚,回乡知识青年张泽栋和另一位青年同伴,在收工回家的路上

2、,他们发现在新开的渠道里,有一段青黑色泥土。张说:“这里保险有古墓”。同伴不相信。张又说:“前两年,在大坟头挖出的古墓,填的就是这种土。”青年气盛,于是打赌。张抡起锄头,只挖了两锄,就触到了木头。继续刨了几下,便现出了一角古墓的椁盖板。两个青年人兴奋得跳了起来:“是古墓!是古墓!”他们顾不得回家,飞也似地跑到县文化馆去报告。睡虎地大有讲究接到报告后,县文化馆专职文博干部蔡先启等人当夜进行实地勘察,证实张泽栋等人的发现是真实的,于是把情况向上级汇报。 ....页脚.....页眉  发掘工作由湖北省博物馆及考古队的陈振裕和陈恒树指导进行。陈振裕是福建人,北京大学

3、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陈恒树是武汉人,据他本人说,他在解放前曾做过盗墓的营生,有丰富的田野考古经验。在渠道里面长不过30m的地段,很明显地暴露着12座古墓。所以发掘工作很顺利,每天的田野考古都有新的收获。在这些墓葬里出土的器物,以漆木、铜、陶器居多,但是,好像并没有特别吸引人的地方,更没有人们翘首期盼的奇迹出现。开始这个墓葬群仍以“大坟头”命名编号。后来,考古队又偶然问起这里的地名,一位中年农民信口答道:“睡虎地”。这个名称并不见于志籍,但是很动听。于是这批古墓就正式改以“睡虎地”命名了。   “睡虎地”虽然志籍不载,但在这一带以“虎”命名,实在大有讲究。因为

4、云梦这个地方自古以来,就同虎有极深的渊源。根据《左传》记载:春秋早期,楚国名声显赫的令尹子文就出生在云梦。他出生后不久,曾被遗弃在荒野,又经乳虎喂养,所以后来他被取名为“鬬穀於菟”。鬬是他的姓氏;而楚人把“乳”叫“穀”;称老虎为“於菟”。今云梦县城北约10km,那个抛弃他的地方后名为“虎子岩”,那个地域曾名为“於菟乡”,距“睡虎地”不远,就是纪念此人此事。由此看来,“睡虎地的地名,应该不是凭空造出来的。陈恒树险中救简本来9....页脚.....页眉号墓让人抱有很大的希望,因为它保存得非常完好,椁内的头厢、边厢出土的器物也不少。在开棺的时候,大家就像期待婴儿降

5、生一般,心情格外紧张。但揭开棺盖一看,只有一具妇人的骨架。大家又一次失望了!   11号墓没有9号墓完好。虽然出了一些器物,但没有特别希罕的东西。冬天的阳光是温暖的。每天下午都有数百名热心的群众在考古工地四周围观。1975年12月18日(当时大多数中国人还不知道有“圣诞节”),当11号墓的头、边厢器物清理完毕时,已见落日余晖了。因为围观的人多,踩塌了一方土,砸断了墓内的棺盖板。由于工作已近结尾,谁也没有把这次塌方看成是什么事故;当晚值勤守护的人员也都撤了回来。考古工地,一片沉寂,再也吸引不了任何人了。  根据安排,次日上午田野考古的计划,只是扫尾:把11号墓

6、的棺内,作一次例行的清理,全部发掘工作就可以结束了。而根据经验,棺内可指望得到的,顶多一枚印章而已;至于古尸,谁也没有再去想它。   12月19日,太阳升得老高了,考古工作队才迟迟去到工地。几个青年人缓慢地走下11号墓坑,又懒洋洋地提着泥水走上来。突然,经验丰富的陈恒树发现一个青年人胶鞋上沾着异常的东西。他大声吼道:“不要随便走动!”陈恒树迅速走下墓坑,弯腰拾起异常之物,原来是一小段竹简!   这一小段竹简从何而来?在头天清理椁厢时,并没有发现它,今天怎么会混在泥水中呢?陈恒树招呼陈振裕,他们断定:这是头天下午塌方砸断了棺盖引起的。陈恒树肯定地说:“棺材里面

7、有名堂!” ....页脚.....页眉  考古队员们顿时兴奋了,心也紧缩了。等砸断的棺盖被小心地挪开以后,嗬:人们清楚地看见一具成人的骨架,在它的枕部、右侧、腹部摆放着一卷卷竹简!可惜其腹部、右髋骨旁的竹简被头一天的塌方砸碎了一些。现在想起来,如果没有塌方事故,这批竹简一定会保存得更加完好。李学勤一锤定音11号墓的棺底板托着骨架和竹简,覆盖着尼龙薄膜,前呼后拥,抬到城里。路人们纷纷猜测那抬的是什么?街谈巷议:“大概是一具古尸”;又有人说:“不是古尸,听说比古尸还要值钱。”一下子,云梦人的脸上好像都增添了不少光彩似的。   县文化馆一楼东侧一间陈列室被腾出来,

8、专门安放这具骨架和竹简。陈恒树细致地清除棺内的腐朽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