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中医药人才培养质量

继续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中医药人才培养质量

ID:34960944

大小:138.39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15

继续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中医药人才培养质量_第1页
继续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中医药人才培养质量_第2页
继续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中医药人才培养质量_第3页
继续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中医药人才培养质量_第4页
继续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中医药人才培养质量_第5页
资源描述:

《继续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中医药人才培养质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继续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中医药人才培养质量——第二期中医励志班工作总结为进一步深化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做到更好地实施因材施教,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为导向,以中医思维为核心,以“理论宽、临床专、能力强、素质高”具有适应能力及竞争创造意识的“实用型”人才为培养的目标。在第一期中医励志班圆满结业后,继承中医励志班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稳步提升中医药人才培养质量的主旨,注重经典教学和实践教学,于2012年12月开设了第二期中医励志班,并将此培训模式常态化。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国家竞争力之母,是加强各个国家经济社会发

2、展、科技创新能力的不竭之泉,也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温家宝总理曾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讲话中提出:“国家兴盛,人才为本;人才培养,教育为本”。强国必先强教育,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我国的教育历经改革开放30余年,教育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迎来了我国教育科学发展的最好时期。在这期间,无论在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创新人才,还是在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与此同时,教育领域间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也促进了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和

3、教育理论的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还欠缺对创新人才的综合培养,从总体上还未真正实现从“接受性教育”向“创新性教育”的教育转型,在教育模式、教育观念、教育品质上的提升确是乏善可陈。进入21世纪,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医学知识不断更新,学科分化日趋变细,行业间的竞争日趋凸显。许克祥在《七年制中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实验性改革》中提出:“中医学作为世界传统医学体系中最完整的学科之一,中医人才培养的问题日益显著:人才培养模式单一;仿照西医对中医学理论体系进行人为肢解;人才综合素质不高,实践动手能力偏低等等。”根据2009年新医改提出“医学实用性人才”的要求,2l世纪医学人才必须要有

4、较强的适应能力、开拓创新能力、人际交流能力和宽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及坚实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因此,医学教育培养的目标应当是医德高尚、基础宽厚、医术精湛,具有适应能力及竞争创造意识的“实用型”人才。回顾前两期的中医励志班培训过程,作为教育先锋军的我们感到,医学教育具有社会性、实践性和服务性的特点,对象是人,在医学教育过程中必须加强文、理、医渗透和多学科交叉融合,把医德与医术培养结合起来,强化基本技能训练,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积极改革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确立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重点的教学内容,积极吸纳反映医学模式、卫生服务模式转变所必须的

5、各种新概念、新知识、新技能,注重课程体系的整体化。2009年,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22号)》中提到,要“探索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师承教育模式,丰富中医药人才培养方式和途径”。同年,教育部高等学校中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第三次全体委员工作会议上,也提出了要研究新一轮中医教育教学改革思路和措施的要求,进一步推动我国高等中医药教育事业更好地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

6、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2011年,教育部财政部发布的《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在“建设目标”中提出“配合‘卓越计划’的实施,形成一批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支撑专业点”,在“建设内容”中强调支持“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等相关专业建设。为进一步深化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更好实施因材施教,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为导向,以中医思维为核心,注重经典教学和实践教学,积极探索实行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辽宁中医药大学中医励志班旨在探索新时期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为基础扎实

7、、学有余力的杏林学子搭建更高、更广阔的中医学习平台,让进入到该班的学院在充满中医知识的海洋里自由吸收养分,为我校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中医学子,提升中医药人才培养质量。该班的培养目标是要培养出“宽知识、强能力、高素质”的新型中医药临床应用型人才,并以“重文化、重传承、重沟通”为培养特色进行试验性教育教学模式创新性改革。这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从以下两方面进行转变:1.教学模式主体内容的转变这些转变包括下列方面:一是教学体系的转变,即打破以学科为中心的体系;二是教学内容的转变,即在学习好学科知识的同时,更加强调“厚文化”、“强能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