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美感教育的渗透论文

语文教学中美感教育的渗透论文

ID:34926898

大小:25.57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3-14

语文教学中美感教育的渗透论文_第1页
语文教学中美感教育的渗透论文_第2页
语文教学中美感教育的渗透论文_第3页
语文教学中美感教育的渗透论文_第4页
语文教学中美感教育的渗透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教学中美感教育的渗透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语文教学中美感教育的渗透论文  摘要:美育思想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当前的教育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语文学科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带有审美性特征,其目的是促进受教育者自由心灵的建构。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符合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语文教学实践的客观需要。  关键词: 陶行知;审美教育;语文教学;  韦志成在《语文教学艺术论》中指出:“语文教学要用‘美’吸引学生,其宗旨是在教学中实施美育。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最终实现人类自身的美化。”[1]在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中,美育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而语文学科蕴有中

2、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彰显出丰富的人文内涵,在实施美育过程中发挥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陶行知的美育思想对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了方法理论指导,我们要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美感教育,让语文散发出沁人心脾的芳香,净化人们的心灵。  一、陶行知的美育思想  陶行知是我国近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被誉为“万世师表”。陶行知的一系列教育思想是从他丰富的教育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博大精深、发人深思,对后来的教育改革产生现实性的指导价值。其中,关于美育的理论和实践,一方面体现了陶先生的美学观,另一方面构成了他教育理论体系和教育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陶先生在《乡村教师》创刊宣言中提出,人仅仅满足身体上

3、的饥饿需求是不够的,还要追求灵魂上的审美,这在一定意义上,就指出了审美教育的必要性。他又提出:“教育者不是造神,不是造石像,不是造爱人,他们所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2]他认为,美育的内在要求旨在实现“知情意”三者的合一,而更进一步的目的是追求“真善美”的合一,由此可见,美育对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美育方面,陶先生不仅提出了许多重要的观点,而且将美育理论应用于大量的社会实践中。比如,他在自己创办的晓庄、育才等学校中,就提出五大发展目标,即“健康的体魄,农人的身手,科学头脑,艺术的兴趣,改造社会的精神”。美育思想具有广泛性、长期性的特点,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学校无

4、疑是进行美育的主要场所,学校应为学生创造美的环境,让学生接受美的熏陶,创造“真善美之人格”。另外,对学生进行美感教育,关键之处在于教师,教师作为美的化身,应该具备良好的审美修养。陶先生在《艺友制师范教育答客问》中说:“教师的生活是艺术的生活”。[3]教师应具备较高的审美素养,他的教育目的是培养“真善美的活人”。  二、美育是语文教学实践的客观需要  美育,全称为审美教育,也被称为美感教育。就其本质来说,美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它的主要目的和任务是培养人们对于美的各种能力,即对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等方面的感知、鉴别、欣赏和创造的能力,终极目标是培养人们创造美的能力。语文学科作为一种

5、传递美的载体,无疑汇聚了文质兼美的言语作品,无论文章还是文学,都蕴含丰富的外在美和内质美,外在美表现在外在形式的色彩美、线条美、音律美等;内质美表现在内在形式的自然美、心灵美、哲理美、社会美、艺术美等美感形态。在内容上,语文具有丰富的人文底蕴,一本语文书包括语言、文章、文学都积淀着人类文明的精华。语文教育不仅仅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也是语文新课标提出的目标。语文课本作为一种情感传播的媒介,期待读者能和作者产生共鸣,它包容着作者众多的情感,小到喜怒哀乐悲,大到爱国情、正义感、理智感等,为教育者实施美育提供了丰富的素

6、材,这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  审美性是语文教育的隐性特征,语文教育旨在引导学生增强审美意识、感悟审美因素、追求审美境界、提高审美能力,把学生塑造成真善美的活人。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提高审美情趣是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也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条件之一。因此,语文教育应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审美体验,从而达到增强审美意识的目的。由此可见,美育是全面发展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实施语文教学实践的客观需要。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实践  审美教育的首要

7、任务是发现审美因素,这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要具备较高的审美素养和审美能力,能够引导学生善于从语文教材中发掘一些美的因素,继而感受美带来的愉快体验,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在目前倡导的教育改革中,许多教师不能合理统筹语文“真善美”的教育,要么过分强调“真”,把语文课上成了知识课,要么过分强调“善”,把语文课上成了品德课,要么过分强调“美”,把语文课上成了欣赏课。这些做法都太过极端。语文是一个统合性较强的学(下转第171页)(上接第172页)科只有将“真善美”三者有机统一,才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