喹烯酮在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幼参养殖中的安全性研究

喹烯酮在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幼参养殖中的安全性研究

ID:34868921

大小:2.82 MB

页数:65页

时间:2019-03-12

喹烯酮在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幼参养殖中的安全性研究_第1页
喹烯酮在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幼参养殖中的安全性研究_第2页
喹烯酮在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幼参养殖中的安全性研究_第3页
喹烯酮在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幼参养殖中的安全性研究_第4页
喹烯酮在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幼参养殖中的安全性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喹烯酮在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幼参养殖中的安全性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学校代码:10264研究生学号:M120250522上海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喹烯酮在刺参(Apostichopusjaponicus)题目:幼参养殖中的安全性研究Investigationonthesecurityofquinocetoneinjuvenile英文题目:seacucumber(Apostichopusjaponicus)culture专业:食品工程研究方向:水产品质量与安全姓名:安红红指导教师:张秀珍研究员二O一五年五月上海海洋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我恪守学术道德,崇尚严谨学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

2、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明确注明和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及成果的内容。论文为本人亲自撰写,我对所写的内容负责,并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日期:2015年6月5日上海海洋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或借阅。本人授权上海海洋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

3、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保密□,在年解密后适用本版权书。本学位论文属于不保密√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指导教师签名:日期:2015年6月5日日期:2015年6月5日上海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名单姓名工作单位职称备注孙虎山鲁东大学教授主席郭承华烟台大学教授委员邱盛尧烟台大学教授委员答辩地点山东省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院答辩日期2015.6.5上海海洋大学硕士论文喹烯酮在刺参(Apostichopusjaponicus)幼参养殖中的安全性研究摘要刺参(Apostichopusjaponicus),又称仿刺参,属于棘皮动物门(E

4、chinodermata),海参纲(Holothuroidea),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随着刺参需求量的不断扩大,我国的刺参养殖业也迅速发展起来。但在养殖过程中,刺参病害、死亡现象频频发生,合理用药显得尤为重要。喹烯酮(quinocetone)是我国首创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类新型喹噁啉类兽药,2003年农业部批准其作为抗菌促生长剂应用在猪饲料中。喹烯酮对动物具有明显的抗菌促生长作用,且具有在动物体内代谢快、残留少、不蓄积等优点,突破了传统兽药的局限性。目前,喹烯酮广泛地应用在鸡、鸭、猪等畜禽中,在鱼类中也有应用研究报道,

5、但在海参中至今未见相关报道。本文通过研究在刺参保苗期间,喹烯酮对幼参的生长、非特异性免疫及抗应激能力的影响,探讨了喹烯酮在刺参幼参保苗期间的使用安全性。证实了喹烯酮能导致刺参体内3-甲基-喹噁啉-2-羧酸(MQCA)残留,并通过研究在刺参保苗期间和养成期间,喹烯酮及MQCA在刺参体内的分布和消除规律,探讨了喹烯酮对养成刺参食品安全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喹烯酮对刺参有明显的促生长作用,各实验组刺参幼参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成活率均高于对照组。随着喹烯酮浓度的增加,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成活率都呈现出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20mg/kg组

6、最高。在饲料中添加适量喹烯酮可以影响刺参幼参的免疫指标,随着喹烯酮浓度的增加,ACP、AKP和SOD三种酶活性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存在剂量效应,20mg/kg组的三种酶活性最高;随着时间的延长,实验组三种酶活性与对照组的差异减小,50天后SOD、ACP活性接近对照组水平。实验表明,高浓度的喹烯酮对幼参可能产生一定毒性,且使其抗应激能力变差。由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在刺参保苗期间喹烯酮的最适添加量为20mg/kg。本实验优化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刺参中喹烯酮残留量的方法。样品经乙酸乙酯提取,正己烷脱脂净化,色谱柱为MGC18(250m

7、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45+55,V/V),在312nm波长下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0.05µg/mLI上海海洋大学硕士论文~1.00µg/mL范围内喹烯酮的响应值与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Y=5.41e+002X+1.24e+002,相关系数为R2=0.9995。在添加浓度为20~100μg/kg时,平均回收率在75.9~86.2%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3.15~6.48%之间。该方法简便快捷,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精密度和准确度均达到残留分析的要求。本实验研究了喹烯酮在刺参幼参体内的残留消除规律,

8、用药一天后,刺参幼参体内喹烯酮的残留量迅速达到较高浓度,表明喹烯酮在刺参体内吸收快;随着时间延长,各浓度组刺参体内喹烯酮的残留量在一定范围内小幅度波动,且残留量与用药浓度大致成正比关系。停药两天后,除100mg/kg组外,其他组喹烯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