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居民点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枝江市为例

农村居民点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枝江市为例

ID:34849009

大小:1.59 MB

页数:48页

时间:2019-03-12

农村居民点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枝江市为例_第1页
农村居民点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枝江市为例_第2页
农村居民点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枝江市为例_第3页
农村居民点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枝江市为例_第4页
农村居民点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枝江市为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农村居民点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枝江市为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华中农业大学2006屠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农村居民点问题及对策研究1.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本文通过对枝江市农村居民点问题的分析,给出了解决枝江市农村居民点问题的方法,为缓解技江市建设用地需求和农用地需求矛盾提供了一种方法,同时本文对枝江市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此外,枝江市位于江汉平原,整个江汉平原的农村居民点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共性,本文研究内容可以为江汉平原的其他地方解决农村居民点问题提供参考也可为我国其他类似地区解决农村居民点问题提供借鉴。1.3国内外研究动态1.3.1国内研究动态在20世纪60年

2、代以前,我国农村居民点的分布主要是以姓氏或宗族聚居方式存在,住宅多为院落式布局。到70年代由于“农业学大寨”,许多地方开始新农村建设,住宅成排成组出现。80年代开始,由于改革开放,农村的经济状况有了很大的改观,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农村出现了建房热。但正是由于在对建房热中所带来的问题没有及时和有效地加以控制,使得我国农村居民点遗留了一系列严重问题.我国学者对农村居民点问题的研究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1)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问题的研究.我国大多数学者对于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问题研究的目的都是为找寻一种更科学、准确的方法来测算农村

3、居民点的整理潜力.师学义等(2003)在潞城市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补充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对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的构成、测算方法和分级进行了研究.认为潞城市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主要来源于宅基地超标面积、废弃建筑物压占地及其内的空闲地、零星农用地和拟搬迁村庄等;整理潜力的适宜用途主要取决于整理的投入与届时的需求,因此采用整理潜力和综合潜力系数来表示,这样既可以说明农村居民点的整理潜力,又能表明整理的效率。刘筱非等(2004)研究了西南丘陵地区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的测算方法,通过人均建设用地标准计算法

4、、闲置宅基地抽样调查法、城镇体系规划法,分别计算出渝北区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然后运用层次分析法获取各方案权数,综合3种潜力测算法得出渝北区规划目标年的居民点整理潜力值。刘咏莲等(2004)运用层次聚类法与多因素综合评定法,并根据江苏省各县(市、区)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区聚类组的综合评价值,对江苏省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区划分了等级。(2)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问题的研究。我国学者对于该问题的研究主要是从经济情况、地理环境、整理资金筹集模式等角度对农村居民点整理形式进行的划分,2华中农业大学2006届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t农村居民点

5、问题及对策研究认为应针对农村居民点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整理模式.杨庆嫒、张占录(2003)以经济发达的大城市郊区一北京市顺义区为例,认为农村居民点整理的主要形式有限制发展、滚动发展、新村建设、旧村重建,主要策略模式有包入式、迁弃式、归并式、征用式并认为在经济发达的平原型大城市郊区,市场运作模式是农村居民点整理的可行模式。廖赤眉等(2004)认为我国目前农村居民点整理可以分为四种模式:迁村并点型、缩村腾地型、迁村上山型、重建家园型,并分析了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各种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的应用。高燕、叶艳妹(2004)从农村居民点

6、整理的资金筹集、组织领导、具体操作等方面总结了我国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模式,并对不同农村地区适宜的不同模式进行了初步归类。认为我国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可以分为:公寓化或社区化的整理模式缩并自然村、建设中心村的整理模式、村庄内部用地改造控制型的整理模式、村庄整体搬迁,异地改造的整理模式。(3)中心村建设问题的研究。我国学者对中心村的研究目前大多集中于分析中心村建设的意义和中心村建设中所应注意的问题。徐全勇(2002)研究了中心村建设的有关理论如中心地理论、城镇服务业的规模经济理论以及村域空间结构演变理论,并指出了我国沿海发

7、达地区农村中心村建设的现实性。雷中英(2003)对平原地区中心村功能进行了分析,认为中心村是农村的经济、文化、村务管理和生产组织的中心,是城乡联系的纽带。除了具有满足农村居民居住等基本功能外,还应具有其特殊的功能:中心村的规划建设应体现农村社区现代化、城镇化建设的需要,同时有利于农田的保护及生态环境保护。陈丽等(2003)认为随着乡村经济的发展和乡村功能的变化,传统的村落布局和内部结构都呈分散化的趋势,既造成土地和资源的极大浪费,也阻碍了乡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乡村地区普遍面临着重构的问题,中心村建

8、设便是乡村重构和乡村城镇化的重要手段之I.3.2国外研究动态’近些年国外学者对于农村居民点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农村居民点规划管理方面。如MusisiNkambwe(1996)以博茨瓦纳为研究对象,利用GIS和IDRISI技术监控土地利用变化,对城乡边缘地区村庄无序扩张的现象进行了研究,提出处于城市边缘地区的土地只有实行商品化,才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