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人才流动问题研究

我国高校人才流动问题研究

ID:34843734

大小:1.47 MB

页数:57页

时间:2019-03-12

我国高校人才流动问题研究_第1页
我国高校人才流动问题研究_第2页
我国高校人才流动问题研究_第3页
我国高校人才流动问题研究_第4页
我国高校人才流动问题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高校人才流动问题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流动就有一定的必要性。(4)日本学者中松义郎在‘人际关系方程式>一书中提出了。目标一致理论”,即:个人潜能的发挥与个人和群体方向是否一致之间存在着一种可以量化的函数关系。当个体方向与群体一致时,个体才能得到发挥,群体功能得到最大化。反之,个人方向与群体不一致时,要解决这一问题有两个途径:一是使个人目标主动向组织靠拢,并努力趋于一致.二是进行流动,流动到与个人目标比较一致的新单位去。(5)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创始人马斯洛在‘人的动机理论’中提出:人的价值体系中存在着不同层次的需要,形成一个由低级到高级,以层次出现的需要系统,实现自我价值是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同时,美国心理学

2、家麦克莱兰提出,成就需要是人的高层次需要,具有成就需要的人把具有挑战性的工作看作是人生最大乐趣。这两种需要理论,从人的需要(动机)与行为的关系出发,揭示了组织中人才流动的可能性.1.3.2国内学者对人才流动的观点论述(1)人才流动的规律:人事部规划财务司牛献忠在‘论人才流动)一文中指出,人的流动是人出自自我实现的需要和对于比较利益差异的追求,在既有认识的基础上的变换活动。人的流动受客观的、外部的社会生产方式的决定,因而是有规律的运动.o河北省社会科学院李建国提出,人才资源的流动。受到众多因素和诸多规律作用的影响,其中对人才流动起主要作用的规律有:趋高性规律、市场性规律和区域性规律.o(2)人

3、才流动的社会动因:南京大学商学院赵曙明等认为,从全社会的角度来看,人才流动是优化资源配置,开发人力资源的必然要求。国民经济是一个动态系统,各地区和部门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为了使人力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牛献忠.论人才流动D川.中国人事报,2004.1l·02(3).。李建国.人才资源流动方式与规律性探析【j1.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5’(g):19.∞.7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必然要求人力资源从相对富裕的行业、地区流入相对稀缺的行业、地区。。北京师范大学经济学院的李宝元等学者认为,人才市场化流动是市场经济天然内在的要求,在一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经济背景下会突破各种外在的制度障碍为自己开辟道路。人

4、才的市场流动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一是要有自主的供求主体,二是要有灵敏规范的工薪机制,三是要有平等竞争的市场秩序。。(3)人才流动的政府行为: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戴园晨等认为,人才资源完全市场流动,有可能产生流动的自发性、盲目性和无序性,从而需要国家运用法律手段、经济手段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从宏观上调控其流量、流速和流向,使尽可能趋于合理、有序、有效。目前我国政府应抓紧对现有法律法规进行完善,进一步规范人才市场,形成市场导向的流动机制,从而达到人才资源的有效配置。(4)人才流动的新趋势:未来的人才流动将出现三大趋势:频率加快;回归增多;理念提升。o1.3.3从微观层面对高校人才流动问题研究的现状

5、综观在高校人才流动方面的诸多研究成果,大都以论文的形式散见于各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国高教研究》、‘高等教育》、‘中国高校研究》等刊物,而且研究人员大多是长期从事高校人事管理者,专门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学者较少。他们多关注于从人才流动的微观动因、流动现状、存在问题及应对措施来探讨高校人才流动问题,综合这些研究成果,其主要观点有:(1)人才流动的先决条件;人才流动总是人才个体和其所服务的对象一组织联合决策的结果。因此,人才流动存在两个先决条件:其一,目标工作状态能提供比目前工作状态更大的效用;其二,目标工作状态与目前工作状态的效用差足以抵偿人才流动的直接成本。(2)人才流动的影响因素:有的

6、学者提出三因素,即需要因素、环境因素、。转引自肖春华.人才流动鲫题观点综述【J1.党政干部学刊0003』1).9转引自肖春华人才流动问题j2I【点综述【J1.党政干部学刊。2003』I).。王通讯.人才流动新趋势【J】.继续教育与人事。(2001),(7):4.5.0山东大学磺士肇位论文文纯困素;纛蠢豹学者舞爨:强素,帮较会强素,令入因素。(3)人才流动的现状:高校人才流动活跃,出现了一些新趋势和新特点。(4)流动巾存在闯题:人才流动还稃簌誊体制上、环境上、观念上的薄碍性麓豢,由此弓l发出流动中的毙廖和不合联现象,导致入雳市场的混魏、离教格局的失衡、加剧区域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平衡等。(5)

7、提毽入考会理滚动瓣藩粼、拣壤、方式。、(6)应对措施:有的学者提出,通过聘任制、创新激励机制、发挥市场的导向功能,在“流动一相对稳定一流动”这样一个动态过稷中构建人才流动机制。{。毒研究怠路和方;囊1^l研究的基本思路久旁滚番怒一今+分复袭戆社会理蒙,囊校戆入雳滚动又有其独特魏一瑟,人才流动问蹶研究,涉及的相关因素很多.本文的研究熏要是基于量个方面确定的:(1)在熬个社会入方滚动大背景下骈究裔校入旁滚动目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