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在念住的修行地位

感受在念住的修行地位

ID:34767540

大小:64.63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10

感受在念住的修行地位_第1页
感受在念住的修行地位_第2页
感受在念住的修行地位_第3页
感受在念住的修行地位_第4页
资源描述:

《感受在念住的修行地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感受在念住的修行地位.txt我这辈子只有两件事不会:这也不会,那也不会。人家有的是背景,而我有的是背影。肉的理想,白菜的命。肉的理想,白菜的命。白马啊你死去哪了!是不是你把王子弄丢了不敢来见我了。感受在念住的修行地位佛陀在经典里极力称赞修行四念住(satipatthana)--觉知的建立。佛陀在《大念住经》(MahasatipatthanaSutta)中谈到其重要性,称其为一乘道(ekayanomaggo)--唯一的道路,可以使众生清净、克服忧叹、灭除痛苦、实践真理和体证涅槃。(注:长部二Digha-nikay

2、a2)在这部经中,佛陀开示了一个实用的方法,籍由持续不断地观察身体(kayanupassana)、持续不断地观察感受(vedananupassana)、持续不断地观察心(cittanupassana)、和持续不断地观察心的内含(诸法)(dhammanupassana),(注:长部二Digha-nikaya2)以发展自知的能力。为了探究有关我们自身的实相,我们必须检视我们是什么:“身”和“心”。我们必须学习如何直接去观察这“身”和“心”,就在我们自身的范围内观察。因此,有三点注意事项必须牢记在心:1、身体的实相或

3、许可籍由观想来想象,但是要直接体验身体的实相,就必须以身体内生起的感受(vedana)来用功。2、同样地,要真正体验心的实相,就要以心的内含(诸法)来用功,才能达到目标。因此,如同身体和感受无法分开体验,心和心的内含(诸法)也不能分开观察。3、由于身、心是如此紧密地相互关连,心的内含诸法总是以感受呈现在身体上。由于这个原因,佛陀说:Vedanasamosaranasabbedhamma.当诸法在心中生起时,就有感受伴随而生。(注:增支部Anguttara-nikaya)因此,观察感受其实是了解个人身心整体的方法

4、--实际上这是唯一的方法。广泛而论,佛陀提到五种感受:1、乐受(Sukhavedana)--身体的愉悦感受;2、苦受(Dukkhavedana)--身体的部愉悦感受;3、喜受(Somanassavedana)--心理的愉悦感受;4、忧受(Domanassavedana)--心理的部愉悦感受;5、不苦不乐受(Adukkhamasukhavedana)--中性的感受。在《念住经》SatipatthanaSutta里所有提到的感受vedana之处,佛陀都是说乐受Sukhavedana、苦受Dukkhavedana,亦

5、即身体的感受;或是不苦不乐受Adukkhamasukhavedana,在此也清楚地是指中性的身体感受。特别强调身体感受的理由,在于它们能籍由“重要助缘”(Upanissayapaccayenapaccayo亲依止缘而为缘),也就是我们获得解脱的最接近助缘,而作为证果(nibbana涅槃)的直接管道。在论藏(AbhidhammaPitaka)的第七部《发趣论》(Patthana)中的“亲依止缘”(Pakatupanissaya)里简明强调了这一事实:身体的乐受是身体乐受、身体苦受、体证果位(涅槃)的重要助缘。身体

6、的苦受是身体乐受、身体苦受、体证果位(涅槃)的重要助缘。季节(或周遭环境)是身体乐受、身体苦受、体证果位(涅槃)的重要助缘。食物是身体乐受、身体苦受、体证果位(涅槃)的重要助缘。躺着和坐着(也就是床垫和坐垫,或躺着、坐着的姿势等)是身体乐受、身体苦受、体证果位(涅槃)的重要助缘。(《发趣论》,第一册,善三法。Patthana1,Kusalatika)从上所述,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感受”在解脱之道上是多么重要。身体的乐受和苦受、周遭的环境(utu)、我们所吃的食物(bhojanam)、睡觉&坐着的姿势、以及所使用

7、的床垫和坐垫等(senasanam),都是身体持续存在种种感受的原因。如同佛陀在《念住经》中所开示,只要我们能正确地体验感受,这些原因就会成为我们解脱的最接近助缘。关于我们的本质可以分为四个层面:身体和身体的感受、心和心的内含(诸法)。他们提供了修行“念住”(satipatthana)建立觉知的四个途径。为使观察能够完整,我们必须检验每一个层面,而唯有籍着观察感受,才能达到此一目标。如此探究实相,将会去除我们对于自己所有的错觉妄想。同样地,要去除对于外在世界的错觉妄想,我们必须探究外在世界如何与我们的身心现象-

8、-我们的自我,交互作用。外在世界与个人的接触只有在六个根门:眼、耳、鼻、舌、身、意。由于每一个根门都包含在我们身体内,因此和外在世界的所有接触都是在我们身体层面的。印度的传统宗教师,不论是在佛陀之前、或与佛陀同时或之后,均认为贪爱会造成痛苦,因此要想脱离痛苦,就必须远离引起我们贪爱的对象。这种信念导致各式各样的自疟苦行和极端禁欲,极度避免外界的诱惑。而佛陀采取了另一种方法以发展离执(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