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4758350
大小:68.13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10
《如何让学生快乐的接受我们的教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如何让“问题学生”快乐的接受我们的教育柳江县实验高中何柳颖【摘要】问题学生是指那些与同年龄段学生相比,在学习、行为、心理等方面偏离常态,需要在他人的帮助下才能解决问题的学生。如何教育问题学生是世界各国教育面临的共同课题,是教育中的普遍现象。每个教师都应该以平和的心态看待问题学生,走出教育的误区,每个教师都会因为问题学生而精彩。【关键词】问题学生;成因;误区;方法正文:如何教育问题学生是世界各国教育面临的共同课题,是教育中的普遍现象。在对问题学生的教育中,有的老师恨铁不成钢而粗言恶语,甚至拳打脚踢
2、;有的老师感到头痛伤心而力不从心,有的干脆一言定其性曰:朽木不可雕也,放弃对问题学生的教育。那么教师如何摆正我们的心态,走出教育的误区,以行之有效的办法让问题学生快乐的接受我们的教育呢?如何寻求行之有效的办法首先要找到问题学生问题形成的原因。一、问题学生形成的原因从根本上说“问题学生”的形成往往具有内因和外因。外因包括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内因是指学生的自我因素,一般包括智力,人格,身体等。1、社会因素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使得一些在校的学生产生了拜金主义喝享乐主义的思想,不思奋斗进取。社会
3、上的一些不良习气以及计算机网络的负面影响,使得不少学生沾染了社会上的坏习气。1、学校教育因素一些学校片面的追求升学率而忽略教育的真正目的。课外活动功能不强。没有适当和足够的课外休闲活动,活动场所也缺乏,使学生过多精力无处宣泄,造成三五成群,闲荡冲突,惹事生非。一些教师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偏低,对学生的一些错误行为处理不当,造成学生的抵触心理。案例一:2006年5月的一天,在一所中学初二的一个教室里发生这 样一件事:一惯不守纪律的学生牛某,又在课上与他人讲话,干扰他人学习,正在上课的王老师就厉声批评
4、他,牛某根本不听,并且与老师顶嘴,王老师气不过,便去把学生推出教室,双方在推拉中,都用力过大,后来便在教室打起来,后来在听到打闹声而赶来的其它老师的劝阻下,才平息教室里的一场师生的打闹。打闹结果,学生脸上出血,老师胳膊受伤。2、家庭原因一些家长无原则的溺爱和袒护孩子,对孩子宠爱有加,百依百顺,孩子成了家庭的中心和主角,父母的精力放在孩子的吃,穿,用上,对学习关心甚少。即使孩子在学校犯了错误,少数家长也不肯认错,甚至是辩解包庇,不能与学校密切配合,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脱节。父母这种教育方式最容易养
5、成孩子的骄横不讲理,任性妄为,自我为中心,为我独尊的性格。有的家庭因为家长感情不和,造成对孩子的教育没有达成共识。孩子在家庭中的不到快乐,得不到父母的关注,从而采用做一些错误的行为来引起父母的关注,有的甚至借此报复父母。案例二:我班有一名学生,集体观念和纪律观念,经常迟到、旷课,上课也总是睡觉,为此还被学校处分。后经调查得知,该生父母都在银行工作,家庭条件不错。在常人看来这个家庭挺幸福,但在一次谈心中得知孩子觉得生活在这样的家中很痛苦,因为父母关系不好,两个人通常不说话,说话时就是吵架,孩子回到
6、家中感觉不到家的温暖。由于父母的不合造成了他们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也没达成一致。孩子迷恋网络,通常上网到凌晨两,三点,中午休息时间也在上网。于是白天没有精神,出现了种种违纪行为。3、学生自身的因素“问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不用心、精力不集中,没有耐心,纪律松散。一些“问题学生”内心深处也有要求上进的愿望,但缺乏持久的动力和毅力。这些都是非智力因素的影响,碰到困难和挫折就动摇后退,结果良好的愿望总是不能如期实现。有的学生情感脆弱,承受挫折能力差,遇到困难和矛盾,便手忙脚乱,想不出应对的措施,只好采
7、取消极应付或过激的办法。现在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平时娇生惯养,养成了他们处处自我为中心,不能从他人或社会的位置去换位思考和处理问题。正是由于这些内在的因素,导致这些学生遇到不顺之事,不能以平常心坦然处置,而容易产生过激行为,从而成为“问题学生”。二、怎样走出教育的误区心理分析理论的基本观点认为,人的精神或行为的异常表现,本质上都可以追溯到其心灵史上(特别是儿童期)所受到特殊精神刺激。精神刺激就是由语言、表情、动作、姿势、态度和行为给人造成精神上的打击和创伤或者造成其不良的情绪反应;心理咨询与治
8、疗的原理 则相反,那就是用语言、表情、动作、姿势、态度和行为反方向地对对方施加心理上的影响,解决其心理上的矛盾,达到治疗疾病、恢复健康的目的。青少年时期是人格发展的关健,平时我们所谓的思想品德不是定性的问题,我们今天所面对的很多“问题学生”,究其“问题”的实质,—般都是由特殊的精神刺激或不正确的教养方式造成的行为不端,而非定型了的思想道德品质问题,定型的思想道德品质问题可以用常规的教育手段去解决,严重的也可以用必要的行政手段甚至法律手段去解决,而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非一般的教育方式之所能,但如果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