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教育从主体性向主体间性的转向研究

道德教育从主体性向主体间性的转向研究

ID:34743514

大小:2.84 MB

页数:60页

时间:2019-03-10

道德教育从主体性向主体间性的转向研究_第1页
道德教育从主体性向主体间性的转向研究_第2页
道德教育从主体性向主体间性的转向研究_第3页
道德教育从主体性向主体间性的转向研究_第4页
道德教育从主体性向主体间性的转向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道德教育从主体性向主体间性的转向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学校代号:10536学号:10”2050963密级:公开长沙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道德教育从主体性向主体间性的转向研究学位申请人姓名趣塞E指导教师金丛!波教援一所在学院里壹墨圭竖堂暄专业名称思想亟渔熬直论文提交日期星Q!墨生垒目论文答辩日期星Q!圣生墨旦答辩委员会主席睦盛塞教援AStudyontheChangeofMoralEducationFromSubjectivitytoInter-subiectivity一YANHong—B.E.(XiangtanUniversity)2010thesissubmiRedinpartials

2、atisfactionoftheRequirementsforthedegreeofMasterofLawIn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tionChangshaUniversityofScience&TechnologySupervisorProfessorYUXiao—boApril,2013长沙理工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

3、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作者签名李良{v日期:加缉易月男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长沙理工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同时授权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将本论文收录到《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并通过网络向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本学位论文属于

4、1、保密口,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2、不保密团。(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作者签名:雾赴{2/日期:加,锋6月g日导师虢会J一移日期羽伊6月男日摘要道德教育是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传统的道德教育方式已无法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长期以来,德育表面化、德育时效性低下的现状迫使我们不得不对建立在“主一客”二分思维模式下的主体性道德道德教育进行反思。因此提高德育时效性、实现德育渗透化,成为道德教育研究的一大挑战。随着哲学界关于主体性的研究进入主体问性领域,道德教育也从中吸收值得借鉴的精华,跳出了“

5、主一客二分”思维模式的框架,从个体主体性走向了主体间性。道德教育的主体间性转向是基于主体性道德教育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它的提出解决了主体性道德教育过程中所出现的难以解决的矛盾和困境。目前占据主导地位的主体性道德教育由于其哲学本质上存在偏差,出现了主体单一、目标同一、内容贫乏、方法简单四个方面的局限性。为了克服主体性道德教育存在的缺陷,提高德育实效性,因此道德教育从主体性向主体间性转向变得十分必要。道德是具有主体间性意义的,道德教育从本质上看就是一种主体间性活动。主体间性道德教育不是凭空想象的。马克思主义的交往实践观、现代西方哲学的主

6、体间性理论和国内外德育理论的合理因子,都为道德教育从主体性向主体间性转向提供了十分坚实的理论依据。与此同时,全球化所带来的挑战,生态危机的冲击和网络社会的迅速发展也成为迫使道德教育从主体性向主体问性转向的现实动因。由此可见,道德教育从主体性转向主体间性已成为必然趋势。通过确立科学的道德教育理念,优化道德教育的内容结构,探寻道德教育的新方法三个方面,为道德教育如何具体实现从主体性向主体间性转向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和分析。对道德教育从主体性向主体间性转向进行系统研究,为推进主体问性道德教育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有助于丰富道德教育

7、的理论内涵,对道德教育实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关键词:道德教育;主体性;主体问性;转向ABSTRACTAsanimportantpartofeducationactivities,moraleducationisalsoanimportantapproachtorealizeman’sall—rounddevelopment.Thetraditionalapproachofmoraleducmionhasbeenunabletoke印abreastoftimes.Foralongtime,thesuperficialnessandt

8、helowefficiencyofmoraleducation,thesetwoproblemsforcedUStoreflectonthepaRemofsubjectivitymoraleducationwhichisbasedonthethin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