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聊斋女性的悍妇形象

关于聊斋女性的悍妇形象

ID:34743218

大小:60.13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3-10

关于聊斋女性的悍妇形象_第1页
关于聊斋女性的悍妇形象_第2页
关于聊斋女性的悍妇形象_第3页
资源描述:

《关于聊斋女性的悍妇形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探究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悍妇形象成因——以《聊斋志异》中的文本进行研究摘要:本篇文章以《聊斋志异》中的《江城》和《马介甫》作为文本解读对象,一方面结合了蒲松龄的个人经历、思想追求来对悍妇形象形成做了一个主观性的解读,探析了作者本人的思想和经历对一部作品中人物性格形成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通过对当时社会的思想潮流,结合当时清朝政府所推崇的儒释道三教结合的政策,从思想角度对文本进行了解读。悍妇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个鲜明的人物形象,从皇帝身边到普通老百姓周围都有很典型的悍妇形象,这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比较普遍的一种形象了。关键字:蒲松林悍妇《江城》《马介

2、甫》前言《聊斋志异》一部作为中国古代最优秀的志怪文言小说,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极其重要。它成功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典型形象,人物形象典型生动,情节曲折,成功的成就了一座文学史的高峰。蒲松龄,一个考场失意的公认天才,一辈子都为功名利禄奔波,然而命运之神却从来没有垂涎过他的才华。在经历了屡战屡败的科举考试以后,蒲松龄看透了科举考试的虚伪和残酷,痛心于社会的腐败和伦理道德沦丧,他毅然决然的走上了只怪文言小说的创作之路。相比谁也不会想到,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会成为一部传世之作。对于蒲松龄的小说的研究,到现在为止可谓是达到了一种炉火纯青的地步,各种名家大

3、家从各个角度对《聊斋》的解读,真可谓是铺天盖地而来。本篇文章能够通过一些文本的解读,来揭开那些聊斋中经常被人诟病的悍妇形象。她们是《聊斋》中众多成功女性形象的反面角色,他们是人却残忍到近乎是鬼,甚至比鬼更残忍,这些悍妇形象一出现,原有文本中的鬼怪都变成了正义之士,全然没有了鬼怪的残忍,这可以说是一种性格的转接,人物形象的魔鬼化。一、悍妇形象与蒲松龄的关系(一)蒲松龄的个人经历造就蒲松龄出生在一个没落的科举世家,从他的父亲这一代开始就再也没有中过科举,无奈之下父亲放弃了科举的道路,走上了从商之路。出生在科举世家的蒲松林同样拥有一个神奇的身世,

4、在蒲松龄还没有产生的时候,蒲父做了一个奇怪的梦,然后才有了蒲松龄。不过这样子的身世,并没有给他带来太多的幸运,有的却是日益凋敝的生活环境,特别是分家之后家庭的破落,让蒲松龄深刻的认识到了社会的黑暗。他曾经从自己的家族入手,重修族谱,希望可以借此来恢复宗法感情,却奈何两个是典型的泼妇形象,这或许也是蒲松龄《聊斋志异》中出现了诸如牛氏和尹氏两个鲜明悍妇形象的部分原因。《马介甫》,“杨父年六十余而鳏,尹以齿奴隶数①”,这段文字说明了尹氏对于杨万石父亲的无理,尹氏觉得杨万石的老父亲都已经六十多岁活着就是浪费粮食,那自己对他差一点也是理所当然的。蒲松

5、龄曾说:“我父扶持保饱,独任其劳,四十余日,衣不一解,目不一瞑①《文白聊斋志异》,北方文艺出版社,2013年②《柳泉公行传》,上海学林出版社,1998年③《文白聊斋志异》,北方文艺出版社,2013年。②”这句话足以证明蒲松龄的两个嫂子对于他的老父亲也是冷眼相对,更是佐证蒲松龄文本中悍妇形象和他早年经历的生活有所相似。同样《张诚》中的悍妇牛氏,也是一个不容小觑的泼辣之人。她总是找各种理由欺负张诚,不给张诚吃饱饭,让他干重活,这一切似乎都能和蒲松龄从小的遭遇很相似。古话说:“长兄为父,长嫂为母”,蒲松龄正是借这个故事来抒发自己心中对于嫂子的不满

6、。聊斋的两篇文章在描述悍妇的个人形象的时候,无一例外的把他们放到了一个小家庭里,同样的是一个老父亲,兄弟两个,甚至连折磨人的手段也都是“奴蓄”,这些证据足以说明《聊斋志异》中的悍妇形象形成和蒲松林的个人经历关系密切。(二)蒲松龄的思想追求造就蒲松龄虽然生活在政治腐败,社会风气日益凋敝的社会,但是他依旧坚持着他自己的社会理想。他崇尚以儒家的仁政,希望拥有清明的政治生活,但是他的“小品和小说笔法写八股文的科举考试文章,好像从科举的一开始他便偏离了轨道③”,科举考试的失败让他对自己的信念产生了很大的冲击。既然在现实生活中不能满足他的思想追求,那他

7、也只能活在文章里。《马介甫》、《张诚》的两个男主人公在故事的一开始都受到了悍妇的欺负,他们想反抗却又不敢反抗,这不正是蒲松龄自己心里的声音吗?《马介甫》中的主人公杨万石虽然是秀才,但是在尹氏面前他根本就是什么都不是,甚至经常被妻子脱光衣服,丢脸丢到大街上去。面对如此刁蛮的妻子主人公选择了沉默,他的屈服甚至到了一种变态的角度。在弟弟被逼死,弟媳妇被逼改嫁,父亲被迫出家,他还是没有觉醒,最后落得个被尹氏抛弃流落街头。《张诚》的主人公张诚遭遇比杨万石稍微好一点,但是也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反抗,都是等到被抛弃的那一刹那。这些内容足以说明,蒲松龄在面对信

8、仰危机的时候,只能发出这种无声的反抗。两个故事的最后悍妇都死在了主人公的前面,也抒发了蒲松龄的美好愿望。在他的思想追求中面对这种违背纲常伦理的行为简直不能容忍,但是又不能做实质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