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预防临床指南解读

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预防临床指南解读

ID:34734183

大小:50.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3-10

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预防临床指南解读_第1页
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预防临床指南解读_第2页
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预防临床指南解读_第3页
资源描述:

《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预防临床指南解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预防临床指南》解读一、HBV母婴感染的诊断标准病毒暴露与感染是不同的概念,暴露是感染的前提,但暴露不一定感染。如孕妇HBsAg阳性,其新生儿娩出(包括剖宫产)过程中,必定暴露于HBV,可以有少量病毒人血,但此时尚未形成感染。另外,10%一20%孕妇的HBsAg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70%~80%乙肝e抗原(HBeAg)阳性孕妇的HBeAg能通过胎盘,但这些抗原都不是完整的病毒,且最长需要6个月才能清除。因此,检测脐带血或小于6月龄婴儿的外周血,任何一项HBV标志物阳性,都不能诊断母婴传播;必须在7~12月龄时检测

2、,这时如果HBsAg阳性,才可确定母婴传播。因此,临床上无需常规检测脐带血或小于6月龄婴儿的HBV标志物。二、HBV母婴传播途径和危险因素HBV母婴传播的途径与普通感染相同,即病毒经过破损的皮肤黏膜进入血循环。胎儿和新生儿皮肤黏膜薄嫩,易产生微小伤口。没有证据表明HBV可经胎儿或新生儿消化道传播,也无证据显示通过生殖细胞(卵细胞和精子/精液)和胎盘滋养细胞而发生母婴传播。HBV母婴传播可分为:(1)产前传播:即宫内感染,也称垂直传播,免疫预防对之无效。对HBsAg阳性而HBeAg阴性母亲的新生儿免疫预防后几乎无感染发生,证明真正的产

3、前传播少见,总体估计小于3%。(2)产时传播:此时最容易发生母婴传播,免疫预防有效。(3)产后传播:机会较小,免疫预防有效。发生母婴传播的危险因素是孕妇的病毒量,即HBvDNA水平。有人认为HBVDNA>10^6拷贝/ml或2×10^5U/ml为高病毒水平,但也有研究认为HBVDNA>10^8拷贝/ml或2X10^7U/ml才是高危因素。HBeAg与HBVDNA水平具有良好的相关性,HBeAg阳性可提示病毒量高。国产试剂检测HBeAg结果稳定可靠,适合于各级医院开展。因此,将HBeAg阳性作为母婴传播的高危因素更适合我国国情。此外,

4、分娩方式与HBV母婴传播无关,不能因此作为剖宫产的医学指征。乳汁中可存在HBv,乳头皲裂等也可能释放病毒,但HBV不经过消化道传播,而且新生儿采取免疫预防后已有免疫力,母乳喂养并不增加母婴传播风险,应鼓励母乳喂养,乳汁也无需检测HBV-DNA。再者,孕期肝功能异常并不是母婴传播的危险因素,但需警惕有无发生重型肝炎倾向,必要时需请感染科或肝病科医生会诊。三、规范的免疫预防措施如果母亲HBsAg为阴性,其新生儿按“0、1、6月”方案接种乙肝疫苗,今后极少再发生慢性感染。如果母亲HBsAg为阳性,其新生儿出生12h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

5、BIG),同时按“0、1、6月”方案接种疫苗,效果良好。需要重视的是,对分娩时HBsag状况不明的孕产妇,应按阳性处理,对其新生儿注射HBIG。孕妇在孕晚期使用HBIG对预防母婴传播无效,孕期抗病毒治疗对于减少母婴传播的利弊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1.乙肝疫苗乙肝疫苗的有效成分是HBsAg,能使人体主动产生乙肝表面抗体(抗-HBs),为主动免疫。接种第1针疫苗后,多数抗-HBs仍为阴性或低于检测下限,接种第2针后1周左右抗-HBs才会转为阳性,从而产生保护力。因此,必须按时接种第2针疫苗,才能产生预期的保护作用,延迟接种第1针和/或第2

6、针,将会降低疫苗的效果。接种第3针的目的是使抗-HBs明显升高,延长保护年限。新生儿全程接种疫苗后抗-HBs阳转率为95%一100%,保护期限达20年以上。乙肝疫苗无明显不良反应,其过敏性休克发生率<1/100万,多与过敏体质有关,一般发生在接种后1h内,这时需立即采取皮下注射肾上腺素、静脉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补液等措施。2.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是从高滴度抗-HBs阳性的健康人血液中提取的总IgG,有效成分是抗-HBs,肌肉注射后15~30r血即可发挥作用,可弥补接种疫苗后不能立即产生抗-HBs的不足,属于被动免疫,用于暴露后的预

7、防。需要注意的是,HBIG必须与乙肝疫苗注射在不同的部位。尽管指南要求在新生儿出生后12h内使用,但此时新生儿体内可能已有HBV,所以越早注射效果越好,一般是1h内效果最好,24h内较好,3d内仍有一定效果,超过3d对分娩时的感染基本无效,仅对产后感染有效。HBIG中的抗-HBs在体内的半衰期为21~23d,新生儿注射100U后,体内抗-HBs保护水平(≥10mU/m1)至少可以维持2个半衰期(42d);注射200U,至少可以维持3个半衰期(63d)。新生儿接种第2针乙肝疫苗后1周左右(出生后37d)可产生抗-HBs,因此,一般无需

8、注射第2针HBIG。如果新生儿因各种原因没有及时接种疫苗,或者早产儿对疫苗的免疫应答差,需要在3—4周龄时注射第2针HBIG。HBIG的不良作用极其轻微,未见有过敏性休克的报道,即使新生儿身体状况不稳定,也可以使用HBIG。因此,无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