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哲学史(复旦大学)心学思想

中国古代哲学史(复旦大学)心学思想

ID:34731565

大小:113.51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9-03-10

中国古代哲学史(复旦大学)心学思想_第1页
中国古代哲学史(复旦大学)心学思想_第2页
中国古代哲学史(复旦大学)心学思想_第3页
中国古代哲学史(复旦大学)心学思想_第4页
中国古代哲学史(复旦大学)心学思想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哲学史(复旦大学)心学思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古代哲学史》复旦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教研室编第三章心学思想第一节王守仁在宋明理学史上,王守仁是与朱熹并列的大思想家,他所开创的心学思想体系,后人称之为阳明学。自16世纪20年代以降,直至明朝灭亡(1644年)为止,阳明学形成了一股足以与朱子学相抗衡的思想风气。随着阳明学的盛行,使得明代中晚期的学术界开始呈现出一种新的思想活力。王守仁(1472—1529),字伯安,号阳明,浙江余姚人。阳明出身于仕宦世家,其父王华为状元,家道由此中兴。阳明年轻时受到传统的儒家教育,28岁及第进士,其后在仕途上历经坎坷,特

2、别是在正德年初,阳明由于不满宦官干政,仗义执言而被捕人狱,后被贬谪到贵州龙场驿。在那里,阳明经过一番“动心忍性”的刻苦磨炼,终于悟出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的道理,标志着其心学思想的初步形成,史称“龙场悟道”。时年37岁。在此前后,阳明提出了“心即理”和“知行合一”的重要命题,直至50岁左右,又提出了“致良知”的命题,标志着阳明思想的最终形成。阳明一生屡建事功,生前即被封为新建伯,享受到世袭俸禄的待遇。然而死后不久却由于政治和思想上的种种原因,受到打压,被剥夺封号。直到隆庆年后,才恢复名誉,万历十二年(1

3、584),得以从祀孔庙。阳明的主要著作为《传习录》,(本文所引《传习录》条目数字,据陈荣捷《王阳明传习录详注集评》,台北:学生书局,1983年)。后人将其著作汇编为《王文成公全书》(共三十八卷),明隆庆二年(1568)刻本,后被收人《四部丛刊》初编。今有标点本《王阳明全集》(以下简称《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一、心即理“心即理”是阳明开创的心学思想的标志性命题,与程朱理学所信奉的“性即理”形成了鲜明的对照,通常认为这是阳明学的第一命题。要了解阳明思想,有必要从“心即理”说起。我们知道,阳明年

4、轻时,受到的是传统的儒家教育。由于科举制度与程朱理学的结合,因而当时的年轻学子无不从研读程朱理学的课本着手,阳明亦莫能外。他在青年时,深信朱熹的“一草一木,皆涵至理”的说法,以为只要通过“即物穷理”的方法,就可以把握事物之理,以此便可逐步成就圣贤。21岁时,阳明与一位朋友一起,以庭子中的竹子为“格物”的对象,冥思苦想地“格”了七天七夜,最终不但毫无见效,反而因此而病倒。这件事对阳明的思想打击很大,他一时失去了信心,感到自己没有多大力量去做圣贤之事了。表面看来,这一事件本身似无特别之处,但是事实上却蕴含着重

5、要的象征意义:意味着阳明开始对程朱理学的那套格物穷理之说产生了怀疑,心一理的关系问题如何把握始终萦绕在他的心灵深处。因此直到晚年,他与弟子谈起这一“格竹”事件,仍然记忆犹新。阳明心中的疑团得以解开,是在“龙场悟道”之时。据《阳明年谱》的记载,他在当时困苦的生活环境中,每天默然端坐,以求达到“静一”之境,常常心中默念:“圣人处此,更复何道?”终于在某一天夜里,恍然大悟,“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矣。”这是说:他终于在格物问题上摆脱了朱子学的困扰。据《年谱》载,这次领悟是“大悟格物致知之旨

6、”,然而就其思想实质而言,这次体悟实际上是对“心即理”这一心学命题的根本自觉。“吾性自足”四字实际上就是“心即理”的注脚,因为这里所说的“性”亦可换作“心”。这四个字的实际涵义在于:理并不是来自于外部事物,而是内在于人们的性(心)中。龙场以后,他开始明确提出了“心即理”的命题。最早的相关记录见诸阳明与其弟子徐爱的对话:爱问:“至善只求诸心,恐于天下事理有不能尽。”先生曰:“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爱曰:“如事父之孝,交友之信,其间有许多理在,恐亦不可不察。”先生叹曰:“此说之蔽久矣,岂一

7、语所能悟!今姑就所问者言之。且如事父,不成去父上求个孝的理;事君,不成去君上求个忠的理;交友治民,不成去友上、民上求个信与仁的理?都只在此心,心即理也。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以此纯乎天理之心,发之事父便是孝,发之事君便是忠,发之交友治民便是信与仁。”(《传习录》上,第3条)这里徐爱提了两个问题,意思大致是一样的。问题的实质是:求“至善”只在自己的心里求,那么对于天下众多事物之理,也就未免有所疏忽。显而易见,在这个问题的背后隐伏着朱子学的一个基本思路。按照朱子学的理论,事事物物皆有“定理

8、”,这是一个基本事实,因此人们只有通过“即物穷理”的方法,才能把握这个理。其实,关于这一点,《传习录》上卷的第2条已有记录,阳明针对朱熹的这一观点,指出:“于事事物物上求至善,却是义外也。'至善是心之本体。”阳明此说的前提是,所谓“定理”,应是指“至善”之理——亦即伦理之理。进而言之,作为道德原理的“至善”不可能存在于外部事物,否则也就犯了孟子所批评的“义外”的错误,亦即把“义”这一道德原则看作是外在的,是必须从外在物而不是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