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的杂交育种及杂交f1代的遗传分析

莲的杂交育种及杂交f1代的遗传分析

ID:34723452

大小:9.34 MB

页数:66页

时间:2019-03-10

莲的杂交育种及杂交f1代的遗传分析_第1页
莲的杂交育种及杂交f1代的遗传分析_第2页
莲的杂交育种及杂交f1代的遗传分析_第3页
莲的杂交育种及杂交f1代的遗传分析_第4页
莲的杂交育种及杂交f1代的遗传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莲的杂交育种及杂交f1代的遗传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万方数据学校代码:10225学号:S13320学位论文莲的杂交育种及杂交F,代的遗传分析指导教师姓名:申请学位级别:论文提交日期:授予学位单位:王硕王玲教授东北林业大学周世良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硕士学科专业: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2013年6月论文答辩日期:2013年6月4日东北林业大学授予学位日期:2013年6月26日答辩委员会主席:论文评阅人:聋必+符案丈擎万方数据UniversityCode:10225RegisterCode:S13320J㈣Ull黜IIIIIlllllllllllllY2721。604Disse

2、rtationfortheDegreeofMasterCross-·breedinginNelumbonuciferaandGeneticAnalysisoftheFirstFilialGenerationCandidate:Supervisor:AssociateSupervisor:AcademicDegreeAppliedfor:Speciality:DateofOralExamination:University:WangShuoProf.WangLingAssociateProf.ZhouShiliangMaste

3、rOrmamentalPlantsandHorticultureJune4.2013NortheastForestry万方数据摘要莲(NelumbonuciferaGaertn.)作为中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其新品种的培育一直受到国内外的普遍关注。本研究对不同株型、花色和花型的莲品种进行杂交育种,期望获得亲本性状互补且观赏价值较高的莲品种,并从形态和分子两个方面探讨杂交后代的遗传规律性。具体成果归纳如下。1本研究做了21个杂交组合,收获到162粒莲子,平均结实数为7.71粒,平均结实率为56.06%。其中,

4、147粒莲子正常发芽,平均发芽百分数为90.03%;越冬前成活116株,平均成活百分数为79.35%。2第二年有11个杂交组合的19株Fl代开花,共开花65朵。其中,$25A、S50F和W06E是优良的大株型群品种。$25A花色艳丽,为单瓣类红莲型品种;S50F花朵白色,为单瓣类复色莲型品种;W06E花态整齐,呈五角形碟状,花朵硕大,淡雅清丽,是优良的大株型重瓣类复色莲型品种。$48B、S51A、W09A、w14A和W14B有选育观赏性强碗莲的潜能。$48B开花繁茂,开花时间长达20多天,花态为飞舞状,是重瓣类复色莲型品种;

5、S5lA花色艳丽,花朵初开为整齐的杯状,后随着花瓣的开展变为碟状,是复瓣类红莲型品种;W09A外层花瓣宽圆形,内层花瓣窄长形,为复瓣类复色莲型品种;W14A和W14B花朵初开为球状,后慢慢开展为碗状,部分出现雌蕊瓣化的现象,有选育重台类莲的潜质,是重瓣类粉色莲型品种。培育出的这些新品种,综合了双亲的遗传特性,而较亲本优越,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值得推广利用。3对不同的杂交组合在花色和花型方面的遗传表现进行总结。花色方面,红色的遗传潜能比白色和黄色的遗传潜能高,杂交后代易出现双亲不具备的花色或中间色;花型方面,F。代花瓣数的变化

6、比较丰富,表现出数量遗传的特点,但欲获得复瓣或重瓣品种,亲本之一应该是复瓣型或重瓣型品种。从各个杂交组合后代的单株性状表现来看,、杂交后代综合了亲本的遗传特性,它们不同程度的遗传了双亲的某些性状,同一组合中各个单株间有的比较一致($25、W14),有的差异明显(W06、W09、W36)。对不同杂交组合在花色和花瓣数方面的遗传总结,对今后莲的杂交育种中亲本的选择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F。代性状的稳定性还需进一步的观察和统计分析。4用14对核荧光SSR引物对杂交后代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杂交后代间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14对

7、引物的平均扩增成功率为99.61%,共检测到40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位点为2.86个等位基因,平均有效等位基凶数为2.1349个。每个位点的观测杂合度Ho和期望杂合度He分别从0.2328到0.6466和0.2066到0.7017;平均值分别为0.4753和0.5051。SSR位点的Shannon’S信息指数(,)在每个位点的检测值为从0.3596至1.4131。5对杂交后代及亲本的基因型进行x2检验。结果表明杂交后代的基因型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占92.74%。万方数据摘要6依据奈氏遗传距离,对杂交亲本与Fl代采用非加权配对

8、算数平均法(UPGMA)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杂交Fl代与母本的亲缘关系更近一些,占46.55%;与父本亲缘关系较近的个数为40个,占34.48%;杂交Fl代本身的变异也比较大,占18.97%。关键词莲;杂交育种;遗传分析;微卫星(SSR)万方数据AbstractNelumbonucif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