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叶型与三叶型苜蓿杂交f1代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多叶型与三叶型苜蓿杂交f1代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ID:34539751

大小:7.31 MB

页数:57页

时间:2019-03-07

多叶型与三叶型苜蓿杂交f1代群体遗传结构分析_第1页
多叶型与三叶型苜蓿杂交f1代群体遗传结构分析_第2页
多叶型与三叶型苜蓿杂交f1代群体遗传结构分析_第3页
多叶型与三叶型苜蓿杂交f1代群体遗传结构分析_第4页
多叶型与三叶型苜蓿杂交f1代群体遗传结构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多叶型与三叶型苜蓿杂交f1代群体遗传结构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朱平华:多叶型与三叶型苜蓿杂交F1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多叶型与三叶型苜蓿杂交F1代群体遗传结构分析硕士生:朱平华指导教师:魏臻武教授(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摘要当前我国的苜蓿生产产量低,品质不高,育成品种数量较少,不能满足市场对苜蓿的需求。因此加快优良品种选育,提高苜蓿产量和品质是目前的迫切要求。多叶苜蓿具有提高苜蓿产量和品质的潜力,因此苜蓿的多叶性状成为研究者的研究目标。为了研究苜蓿多叶性状的遗传特点以及多叶苜蓿和普通三叶苜蓿杂交F1代的群体结构特点,本试验以江淮地区三叶苜蓿品种淮阴苜蓿和南澳多叶苜蓿品系PL34HQ为亲本,通过人工授粉杂交,获得杂交Fl群体。对F1群体1

2、80株苜蓿材料进行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的差异分析,并从分子水平上进行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的分析,以期了解苜蓿多叶性状的遗传特点,并从F1群体中选择性状优良的植株作为育种材料。试验结果如下:1.180株F1植株的群体多叶率达到91.11%。出现多叶性状的植株中,多叶率最高为93.33%,最低1.64%,平均为39.8%。春秋季节的群体多叶率高于夏冬季节。2.F1群体中紫色茎、绿色茎和紫—绿色茎的植株出现的比例近乎1:1:1,且紫一绿色茎的植株表现出更高的生产性能。3.F1群体中各性状对单株产量的相关性系数由大N4,依次是分枝数>株高>多叶率>茎叶比。单株鲜重与分枝数和株高呈显著性

3、正相关。多叶率和株高、茎叶比均呈不显著性负相关,与分枝数呈不显著性正相关,分枝数与茎叶比也呈不显著负相关。4.本试验从161对SSR引物和18对EST-SSR引物中筛选出19对多态性较好的引物对F1群体180株苜蓿进行检测。共检测到79个等位变异,平均每对引物检测到4.16个。检测到等位变异最多的是MtB8和MtB218,有8个,检测到等位变异最少的是MES58和MES64,仅有1个。19对引物的平均多态性比率是61.58%,平均基因多样性为0.2188,平均多态性信息量(PIC)为0.7603。5.对F1群体进行遗传结构分析,将F1群体划分为四大类群。将Q芝0.5的植株划分

4、为指定类群,共145株(80.56%)。对于划入指定类群的145株苜蓿材料,在各类群中所占的比例分别是18.89%、25.56%、18.33%和17.78%。各类群的遗传多样性分析比较结果表明,类群2的遗传多样性最高,其次是类群1和类群4,类群3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最低。扬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6.F1群体不同类群的苜蓿材料在多叶率、单株鲜重和单株干重上生长差异较大,在株高、分枝数和茎叶比上没有显著差异。类群4的多叶率最高,类群3最低,两者差异显著。类群1的单株鲜重和单株干重都最大,类群3最小,差异显著。就总体水平来说,类群3的性状表现较差,其余三个类群在株高、分枝数、多叶率、茎叶比

5、和单株鲜干重等方面各有优势,类群1的综合水平较好。关键词:多叶苜蓿;杂交F1;SSR*莉2;差异分析;群体结构朱平华:多叶型与三叶型苜蓿杂交F1群体遗传结构分析PopulationGeneticStructureAnalysisofHybridF1GenerationbyMuitifoliolateAlfalfaandTrifoliolateAlfalfaM.S.Candidate:ZhuPing—huaIlIIIIIIIIIilIIHIMIMIIUIAdvisor:Pr0£wbizhen.、vuY2632379(CollegeofAnimalScienceandTechno

6、logy,YangzhouUniversity)AbstractTheyieldandqualityofalfalfahayarelow,andthenumberofimprovedvarietiesisfewinOUrcountrynow.Thisthingcannotmeetthemarketdemandforalfalfa,SOitistheimperativethingforUStobreedsuperioralfalfavarietiesandimprovetheyieldandquality.Multifoliolatealfalfahasthepotential

7、toimprovetheyieldandqualityofalfalfa,SOmanyresearchersaimatmultifoliatetraitofalfalfa.Inordertostudythegeneticcharacteristicsofmultifoliatetraitandthepopulations仃uctureofF1,thePL34HQofmultifoliolatealfalfaandtheH诚yinalfalfaoftrifoliolatewereusedtohybridb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