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欣赏:花重锦官城

诗歌欣赏:花重锦官城

ID:34717844

大小:58.85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3-10

诗歌欣赏:花重锦官城_第1页
诗歌欣赏:花重锦官城_第2页
诗歌欣赏:花重锦官城_第3页
资源描述:

《诗歌欣赏:花重锦官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花重锦官城”的“重”究竟读什么春回大地,万象更新。身为语文教师,带领学生饱览春光,教会学生赞美春色,抒发浓浓的惜春之情,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在一堂课上,我教学生学习诗圣杜甫的名作——《春夜喜雨》。这首诗的尾联为“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我教学生读成“花重(zhòng)锦官城”,这时有学生提出了质疑,说这个“重”应该读成“chóng”,因为他家里有本书就是这样标注的。学生们开始叽叽喳喳地讨论了起来。思考了一会儿之后,我按照当年老师教我的读音,规定暂时读作“zhòng”,但为什么要这样读,却没能给学生一个合理的解释。到底这个字的读音是什么呢?先查一查资料再说。首先查阅了人教版教师参考用

2、书,遗憾的是参考书上并没有提到这个字的读音。又上网,发现有的观点认为读“zhòng”,也有的观点认为读“chóng”,并且大家依据这个字的不同读音,对诗句进行了两种解释,这两种解释乍一看来又似乎都有道理。一时间我困惑起来,没想到这个看似不大的问题竟变得棘手起来。看来单纯吸收别人的意见是得不到正确答案的。要研究这个“重”字的读音,划分诗的平仄是个好办法。来看这首诗的平仄。这首诗成于唐代,当时汉字读音为中古音,和今天我们通用普通话比起来,读音已经发生了偏差,那么我们就不能按照今天的读音去给这首诗划分平仄。所以,在划分这首诗的平仄之前,必须弄清这首诗中哪些字的读音发生了变化。全诗中“节、发、

3、物、黑、独、湿”是入声字,属于仄声字;而“看”在《广韵》里属开口一等平声韵,“俱”在《广韵》中属合口三等平声韵(平水韵同),可见在唐宋时,“看”字当“视”讲,“俱”字当“皆”讲时,皆读平声。尾联存在拗救情况,属“看”拗“重”救。因此,此诗正确的平仄应为: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近体诗有严格的平仄规律,其中有一条为“一联之内平仄相对”,即每联对句和出句的各个节拍要平仄相反。在具体实践中,只要做到各个节拍的第二个字平仄相反即可,第一个字一般不论。“晓看”和“花重”正属于一联之内相对应的节拍,按照要求,第二个字平仄必须相反。前文

4、已交代“看”属于平声字,那么“重”一定是仄声字。所以,在此诗中“重”应读为“zhòng”。许多人在划分这首诗的平仄时,是以今天的普通话读音为标准的,这样以今律古,错误是在所难免的。再从这首诗的意思来分析一下。这首诗是杜甫在成都草堂居住时所作,创作于公元761年。是一首出神入化,别具风韵的咏雨佳作,历来为人们所喜爱。其中,尾联是作者的联想。面对这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好雨,作者欣喜地联想了尾联的美丽画面——“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这句诗该怎么解释呢?持读“chóng”的观点的人认为,“重”应该理解为重重叠叠的意思,整句诗应该解释为“整个锦官城的花儿重重叠叠,一派花团锦簇的景象

5、。”笔者认为这种说法值得推敲。刚才已经说过,尾联的景象并非杜甫亲眼所见,而是他根据夜雨而展开的联想。在一夜春雨之后,成都的花真的会“花团锦簇、重重叠叠”吗?不一定。类似的如陆游的那句“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也是如此,都是根据夜雨展开的联想。然而,杜甫在联想时,是满怀欣喜的,他觉得有这样的好雨,明朝必定“花重锦官城”。杜甫会如此肯定花儿一定会出现“重重叠叠”的样子吗?也不太可能。但是,一夜春雨之后,花儿沾上雨水而显得饱满沉重,却是一定会出现的景象。“红湿处”的“红”的意思是红花。那么,笔者认为在这场春雨到来之前,锦官城已经有红花开放,这样来理解这句诗,解释成“等到拂晓来看被雨水

6、沾湿的(开着)红花的地方,那整个锦官城的花儿都会饱满而沉甸甸的”是不是更合理呢?至于有人说“重”在此处为动词,更是大错特错。仔细斟酌之后,我们不难看出,从这句诗的内部结构来讲,属于词序颠倒,实际应为“锦官城花重”,“重”在此处应解释为“分量大”,属于形容词而非动词。下半句与上半句是相联系的,但并不是因果关系。在这里,下半句是上半句的补充复句,因这句诗所描绘的景象并非杜甫亲眼所见,所以它们之间的联系是非必然却重要的,而不是因果关系的必然。所以说,花儿会出现“重重叠叠”的样子是经不起推敲的。还有的观点认为,花儿沾上雨水而变得沉重起来,低下头去,不是美景。而整个锦官城的花儿重重叠叠,花团锦簇

7、才个符合全诗的意境。这更是经不起推敲的看法。花儿被雨水洗过之后,变得光鲜亮丽起来,晶莹剔透的水滴在花瓣上滚来滚去,花儿变得饱满起来,沉甸甸的,面对这样的景致,谁能否认它的美呢?是的,没有人会否认。这样生机勃勃而鲜美欲滴的花儿,实在是拥有了再唯美不过的韵致了。这样的韵致,来自于这场润物无声的好雨,更来自于杜甫心中对这场好雨的无限喜爱,对大美春光的无限喜爱。这样的好雨,不喧闹,不张扬,在夜里轻轻地、悄悄地泽被万物,装点花儿,装点自然,怎能不惹人喜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