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国家认同教育研究

新加坡国家认同教育研究

ID:34679679

大小:1.35 MB

页数:54页

时间:2019-03-09

新加坡国家认同教育研究_第1页
新加坡国家认同教育研究_第2页
新加坡国家认同教育研究_第3页
新加坡国家认同教育研究_第4页
新加坡国家认同教育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加坡国家认同教育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学校代号10524学号21016013分类号密级硕士学位论文新加坡国家认同教育研究学位申请人姓名刘光培养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导师姓名及职称李学保副教授学科专业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论文提交日期2013年5月13日学校代号:10524学号:21016013密级: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新加坡国家认同教育研究学位申请人姓名:刘光导师姓名及职称:李学保副教授培养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业名称:思想政治教育论文提交日期:2013年5月13日论文答辩日期:答辩委员会主席:TheStudyofNationalIdentity

2、EducationinSingaporeByLiuguangAthesissubmittedinpartialsatisfactionoftheRequirementsforthedegreeofMasteroflawinMarxismintheGraduateSchoolofSouth-CentralUniversityforNationalitiesSupervisorProfessorLiXuebaoMay,2013ProfessorGuMay,2013中南民族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

3、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中南民族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

4、本学位论文。本学位论文属于1、保密□,在______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2、不保密□。√(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摘要1965年,新加坡被迫脱离马来联邦独立,建国至今不到半个世纪,从一个资源贫乏的弹丸之地一跃成为繁荣昌盛、政通人和的现代化国家,较短的时间内竟然获得了“亚洲四小龙之一”、“花园城市”等美誉,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令世人瞩目的奇迹。在二战后民族纷争、种族矛盾、宗教冲突频繁的东南亚,新加坡这个多民族、多文化、多宗教的国家独立后却一直能够保持种族和谐、社

5、会安定、宗教互容。究其原因,和新加坡政府一直以来重视国家认同教育是分不开的。国家认同教育使新加坡人在内心深处认为新加坡是自己的国家,形成以建设发展新加坡为己任的意识,这种意识上升为一种社会安定的信念,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各民族和谐共处提供了精神保障。新加坡构建国家认同就是让民众自觉产生“我是新加坡人”的想法。政府用国内各个民族都能够认可的方式向国民反复灌输“我是新加坡人”的意识,使他们产生一种对新加坡的责任感和认同感,认为自己是新加坡的一分子,在内心认同这个国家,并为国家的繁荣而努力。国家认同教育的最终目在于保证在经济发展的同时,

6、各民族能够和谐相处。国家认同包括历史认同、文化认同、政治认同三个维度。立国初期,新加坡政府主要通过威权政治手段,短时间内强化国家认同,使民众产生“我是新加坡人”的意识。随着时代和经济的发展,新加坡政府更加注重用文化认同来促进国家认同教育的发展,国家认同教育开始走“隐蔽性路线”。从新加坡推动国家认同教育的历史轴迹来看,立国之初,新加坡国内的三大主要民族族性特征明显,族群意识强烈,因而新加坡国家认同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弱化族群意识,增强国族认同;到了80、90年代,新加坡的国情发生变化,经过60、70年代的经济发展,新加坡民众基本上认

7、同了新加坡政府,政治认同基本达成。为了应对“西化”,防止新加坡变成“伪西方社会”,新加坡政府适时地推行国家意识教育和共同价值观教育,在抵制西方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的同时,促进民族间文化的融合。新加坡希望通过文化的整合形成新加坡文化来促进民众对国家的认同。论文共分为五大部分。在导论部分,主要阐述了研究新加坡国家认同的意义、研究方法、国家认同的概念界定及其相关理论。第一章则是阐述了新加坡国家认I新加坡国家认同教育的研究同教育的特殊性。新加坡是典型的移民社会,带来的是多元的族群认同,移民对这里没有感情,过客思想非常严重,因而对新加坡没有

8、归属感和认同感。第二章主要是围绕新加坡国家认同教育的发展阶段展开叙述,从建国后至今共经历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具有强烈的时代性。第一阶段是建国后为了生存和发展,新加坡政府大力弘扬民族精神。第二阶段,新加坡政府适时推行国家意识教育和亚洲价值观教育。第三阶段是从九十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