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培育青少年国家认同感的教育措施

新加坡培育青少年国家认同感的教育措施

ID:12733983

大小:35.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18

新加坡培育青少年国家认同感的教育措施_第1页
新加坡培育青少年国家认同感的教育措施_第2页
新加坡培育青少年国家认同感的教育措施_第3页
新加坡培育青少年国家认同感的教育措施_第4页
新加坡培育青少年国家认同感的教育措施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加坡培育青少年国家认同感的教育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新加坡培育青少年国家认同感的教育措施教育史研究第2期2009年4月新加坡培育青少年国家认同感的教育措施蔡水清[摘要]国民对国家的认同感是民族国家屹立于世界民族国家之林的重要基础.多民族,多文化,多宗教的新加坡,自建国以来一直重视对青少年国家认同感的教育,卓有成效.它主要通过不断更新德育内容,加强历史与国情教育,双语教育中以英语为中立语言及社会服务计划等途径全方位培育青少年的国家认同感,许多经验富有教益,值得认真研究.[关键词]新加坡;青少年;国家认同;教育措施[作者简介]蔡水清,湖南师大教科院博士,西南大学教育学院博士访学(成都610081)新加坡自1965年独立建国,至今不到半个世纪,从一

2、个资源贫瘠的弹丸之地一跃成为繁荣昌盛,政通人和的现代化国家,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令世人瞩目的奇迹.在民族纷争,种族矛盾,宗教冲突频繁的东南亚,新加坡这个多民族,多文化,多宗教的国家独立后却一直都能保持种族和谐,社会安定,宗教互容,与其他东南亚国家形成鲜明对比,为世人所称道.究其原因,这和新加坡政府一直以来倡导对青少年国家认同感的培育是分不开的.如果对国家最有感情的指数为1O,而最没有为0,新加坡国立大学所作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新加坡人对国家感情的平均指数超过8,①显示新加坡人有相当高的国家认同感.虽然新加坡与我国国情迥然不同,但对新加坡培育青少年国家认同感教育措拖的研究,对于同样是多民族,多宗教

3、,多语言的我国而言,仍不失一定的借鉴与启示.一,国家认同感国民对国家的认同感是民族国家屹立于世界民族国家之林的重要基础,国家的存在是建立在一定道义基础上的,其最稳固的支撑就是国民的国家认同感.如果没有国家认同感,已经建立的民族国家就没有稳固的心理基础.现代社会的国家认同,从根本上取决于公民和国家的权利义务关系,尤其取决于一个国家的公民权利保障水平.但国家的强盛,以及国家在国际政治,经济舞台上受关注或受尊敬的程度,都能够最直接地触及国民内心对于国家的情感,从而增强国民对于国家的凝聚力,向心力,也能最终在国家与国民之间建立起一种互相依存,荣辱与共的良性关系.认同是个体潜意识地向某一对象模仿的过程

4、,可使个体在心理上产生一种归属感.②对个体而言,国家认同是指个体在心理上认为自己归属某一政治共同体,意识到自己具有某国成员的身份资格.国家认同感是人们对自己的国家成员身份的知悉和接受,要解决一个”我是谁”的归属确认.青少年国家认同感的表现之一就是认识到自己与国家的命运,未来休戚相关,因而从认识的发展变化而言,青少年对国家的认同感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而不是一种既定的状态.所以,培育青少年的国家认同感是各国中小学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并被寄予厚望.二,新加坡培育青少年国家认同感的主要教育措施青少年时期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对青少年进行国家认同感的教育显得至关重要,也是刻不容

5、缓的.综观新加坡培育青少年国家认同感的教育举措,可以归纳成以下主要四点:(一)与时俱进,不断完善中小学道德教育课程内容1967年,独立不久的新加坡在中小学教育中实施公民教育,与之前的伦理教育相比,增加了爱国,效忠和公民意识教育内容.1974年,新加坡政府开始推行”生活教育”,其首要目标就是”帮助学生认识国家的立国目标及其重要性,使学生成为忠心,爱国,负责和守法的公民”◎.1979年,为克服学校道德教育课程存在”内容不合适,收效不理想”的弊端,新加坡决定采用新的道德教育课程内容,即小学设立”好公民”课,中学设立”生活与成长”课.其目的是对学生进行个人行为,社会责任,忠于国家等方面的教育,以便使

6、”那些把思想引入歧途的外来影响”83受到抵御.④1991年,新加坡发布《共同价值观白皮书》,提出了包括”国家至上,社会为先”在内的五点共同价值观,并纳人中小学德育课程,对中小学生实施”共同价值观”教育.提倡国家整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目的是增强青少年的国家意识,提升种族问的凝聚力,团结一致,共创新加坡美好未来.面向二十一世纪,新加坡又于1998年发布《理想的教育成果》,提出了新加坡二十一世纪的教育目标.把理想的中期教育成果描述为:小学毕业生”热爱新加坡”;中学毕业生”熟知,信任新加坡”;初级学院毕业生“了解领导新加坡应具备的素质”.⑤《理想的教育成果》教育纲领体现了新加坡全国性教育制度培育个体

7、,教育国民两个基本功能,其出发点就是要培育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情操,把新加坡当成是自己的家园,成为居住与奋斗的佳所,这样他们才更具奉献精神,把共同的家园建设得更完美,被感召时义无反顾地扞卫新加坡.总体而言,新加坡中小学道德教育的课程内容一直保持着与时俱进的更新态势.主动求变,以适应时势变化,而不是把陈腐过时的内容灌输给新一代青少年.德育内容尽管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但始终坚持强调国家认同和国家利益,体现了新加坡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