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FA方法的我国商业银行X效率研究

基于SFA方法的我国商业银行X效率研究

ID:34671404

大小:1.50 MB

页数:56页

时间:2019-03-09

上传者:文档小小白
基于SFA方法的我国商业银行X效率研究_第1页
基于SFA方法的我国商业银行X效率研究_第2页
基于SFA方法的我国商业银行X效率研究_第3页
基于SFA方法的我国商业银行X效率研究_第4页
基于SFA方法的我国商业银行X效率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SFA方法的我国商业银行X效率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学校代码10530学号201102110178分类号F830.3密级公开硕士学位论文基于SFA方法的我国商业银行X效率研究学位申请人郭君艳指导教师李勇辉教授学院名称商学院学科专业金融学研究方向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二零一四年五月三十一日万方数据 ResearchonChina'scommercialbanksXefficiencybasedonSFAmethodCandidateGuoJunyanSupervisorandRankProf.LiYonghuiCollegeBusinessSchoolProgramFinanceSpecializationOperationandmanagementofcommercialbanksDegreeMasterofEconomicsM.EUniversityXiangTanUniversityDateMay31,2014万方数据 湘潭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湘潭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万方数据 摘要2013年1月6日,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公布了关于巴塞尔协议Ⅲ的最新修订细节。国际上银行监管的日趋严格,对目前还正在巴塞尔协议Ⅱ实施阶段的国内诸多银行来说,毫无疑问是增大了风险管理难度。我国商业银行面临资本约束越来越强,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压力,因此提高银行效率成为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在监管环境和竞争压力产生巨大变化以及计算机科技在商业银行的广泛应用的时期,商业银行应做的应对措施,比如精简机构从而使成本效率更高,转向新产品研发从而摆脱单纯依靠利差收入来源等。因而合理测度我国商业银行的效率水平,对于商业银行管理层制定合适的经营战略有很好的参考作用,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以X效率理论为依据,通过建立SFA模型并运用最小二乘法和极大似然估计法估算X效率以及检验成本函数,对中国12家商业银行2001年以来的效率状况进行了有效实证检验。在投入产出指标选取上,本文采用资产法测算商业银行的X效率,其中投入指标有利息支出、固定资产净值、营业费用和人员成本,产出指标包括贷款总额、存款总额和税前利润。检验过程中对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中国商业银行X效率整体水平处于上升状态,但是国有商业银行X效率值整体低于股份制商业银行效率值。最后联系中国商业银行的实际在实证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能够提高商业银行效率的政策建议,包括转变存贷款营销策略,完善金融监管体制,优化国有银行产权结构和发展创新型金融产品等。在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考量下,本文的研究有利于加深我国银行业改革、提升商业银行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关键词:SFA,商业银行,X效率I万方数据 AbstractInJanuary6,2013,BankingSupervisionoftheBaselCommitteeannouncedthelatestrevisionofthedetailsonBaselagreementIII.Nowtheinternationalbanksupervisionisbecomingstricter,thereisnodoubtthatincreasesthedifficultyofriskmanagementwhoisstillinthestageofimplementationofBaselIIbanksathome.AsChina'scommercialbanksarefacingmorepressurethatcapitalconstraintsisstrongerandmarketcompetitionismorecombative,thusimprovingbankefficiencyhasbecomeaneffectivemeanstoenhancethecorecompetitiveness.Duringtheperiodoftheregulatoryenvironmentandthepressureofcompetitionhavingagreatchange,andaswellasthecomputertechnologyincommercialbanksiswidelyusedperiod,commercialbanksshoulddo:suchasthestreamliningofagenciesleadtohighercostefficiency;orresearchingthedevelopmentofnewproductssoastogetridofrelyingsolelyoninterestincomesource.Wecansee,itishastheverystrongpracticalsignificanceifwecanmeasurethelevelofefficiencyofChina'scommercialbanksreasonablyandthemanagementofcommercialbankscanhaveagoodreferencetodevelopanappropriatemanagementstrategy.Inthispaper,basedontheXefficiencytheory,throughtheSFAmodelweusethemethodofleastsquaresandmaximumlikelihoodestimationtoestimateandinspecttheXEfficiencyFunction,andWeexaminetheefficiencyof12commercialbankssince2001.Intheinputandoutputindexselection,thispaperuseassetmethodtomeasuretheXefficiencyofcommercialbanks.Theinputindicatorsincludeinterestpayments,netvalueoffixedassets,operatingcostsandpersonnelcosts;andoutputindicatorsincludeloans,depositsandpre-taxprofit.Comparedtothestate-ownedcommercialbanksandjoint-stockcommercialbanksintheprocessoftesting,theresultsshowedthattheoveralllevelofcommercialbankChinaXefficiencyisontherise,butthestate-ownedcommercialbankXefficiencyoverallislowerthanthejoint-stockcommercialbankefficiency.Theactualcontactwithcommercialbanksinthebasisofempiricalstudy,thispaperputforwardthepolicyrecommendationstoimprovetheefficiencyofcommercialbank,includingthetransformationofthedepositandloanmarketingstrategy,improvethefinancialsupervisionsystem,optimizingthepropertyrightstructureofstate-ownedbanksandthedevelopmentofinnovativefinancialproductsetc.ThestudyishelpfultodeepenthereformofChina'sbankingindustryandpromoteoperationefficiencyandprofitabilityofcommercialbanks.Keywords:SFA,Commercialbanks,X-efficiencyII万方数据 目录摘要...............................................................................................................................IAbstract.........................................................................................................................II第1章绪论..................................................................................................................11.1研究背景和意义.................................................................................................11.2相关文献综述.....................................................................................................21.2.1关于银行效率评价的定义..........................................................................21.2.2关于商业银行X效率的影响因素.............................................................61.2.3关于商业银行X效率评价的实证结果.....................................................71.3研究思路和结构安排.......................................................................................101.4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12第2章商业银行X效率一般理论概述...................................................................132.1核心概念界定...................................................................................................132.1.1规模效率....................................................................................................142.1.2范围效率....................................................................................................142.1.3X效率.........................................................................................................142.2商业银行X效率的主要评价方法..................................................................162.2.1非参数方法................................................................................................172.2.2参数方法....................................................................................................182.3商业银行X效率的理论基础..........................................................................192.3.1古典经济学的效率思想............................................................................192.3.2新古典经济学的效率理论........................................................................20第3章我国商业银行的现状分析和面临的主要问题............................................223.1我国商业银行市场现状分析...........................................................................223.1.1资产规模分析............................................................................................233.1.2市场集中度分析........................................................................................243.1.3资产质量分析............................................................................................243.2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问题.......................................................................253.2.1存款规模和贷款规模不相匹配................................................................263.2.2银行内部风险监管机制不健全................................................................263.2.3商业银行经营决策关系不清晰................................................................273.2.4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品种单一....................................................................28III万方数据 第4章我国商业银行X效率评价模型的构建和实证分析...................................294.1SFA模型构建....................................................................................................294.1.1SFA模型.....................................................................................................294.1.2SFA方法的统计检验.................................................................................314.1.3样本变量选择和样本数据说明................................................................314.2实证结果及其分析...........................................................................................344.2.1X效率水平分类比较.................................................................................374.2.2X效率发展趋势比较.................................................................................314.3本章小结...........................................................................................................39第5章结论与政策建议............................................................................................405.1本文研究结论...................................................................................................415.2本文政策建议...................................................................................................415.2.1转变存贷款的营销策略,建立新型客户关系模式................................415.2.2分散规避银行经营风险,进一步完善金融监管体制.............................415.2.3合理优化国有银行产权结构,实现银行股权多样化.............................425.2.4加速转变传统中间业务手段,发展创新型金融产品.............................435.3研究局限与展望...............................................................................................44参考文献......................................................................................................................45致谢............................................................................................................................48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49IV万方数据 第1章绪论1.1研究背景和意义20世纪80年开始,一些银行的接连倒闭,金融危机时有发生,特别是美国华尔街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发达国家的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同时也引发世界金融业界、学者和政府机构的关注和思考:如何在世界经济紧密联系的现实条件下,在危机发生时保持金融健康、稳定、高效的发展。据德国安联集团日前发布的2012年《全球财富报告》显示,中国大陆金融资产达6.5万亿欧元,在亚洲排名第二。2014年1月央行公布了数据显示,2013年全年我国社会融资规模达17.29万亿元人民币,为历史年度最高水平,12月人民币新增贷款4825亿元。“十二五”时期,我国金融业将拥有可以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因此,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商业银行还是我国金融体系的支撑力量,银行业的发展走向将继续引导金融业的走向。虽然近年来中国经济在改革开放之后高速发展,尤其是加入WTO走向国际后,资本市场也取得了迅猛的发展,但是中国的资本市场仍然处在初级阶段,其建立距今只有10多年的历史。商业银行X效率的进一步改进会推动我国金融资源利用水平,进而提高我国社会资源的利用效率。国际竞争环境越来越恶劣,我国金融业要在夹缝中求生存,进而占据一席之位,就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营运效率,合理利用资源,成本最小化。我国的金融体系以间接融资为核心,商业银行X效率的优劣直接反映我国社会资源的实际配置成效。现阶段全球金融体系的分为两大类别。第一类是以市场为基础的金融体系,如美国;第二类是以银行为基础的金融体系,如德国。我国现阶段还在以银行为基础的体系中,并以构建市场主导型的金融体系为战略目标。我国WTO协议中承诺,2006年开放中国境内居民的人民币业务(包括人民币贸易结算业务),外资银行可以经营人民币业务,在遵守一定原则上让外资银行享受国民待遇,1同时逐步取消外资银行人民币业务的地域和其他审慎性阻碍。2013年10月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境外投资者投资境内金融机构人民币结算有关事项的通知2。这些政策的实施,高水平的科技和经营管理条件、资产雄厚的外资银行涌入1根据WTO有关协议,我国将逐步取消对外资银行外币业务、人民币业务、营业许可等方面的限制,如取消外资银行办理外汇业务时客户对象的限制,允许其增加外币兑换、同业拆借、外汇信用卡的发行等业务。允许其设立同城营业网点,审批条件与中资银行相同。加入WTO后5年内外资银行在营业许可上没有经济需求测试即数量限制,将享受国民待遇。2通知称,境外投资者经批准投资境内金融机构时,可使用人民币投资,具体包括新设、增资、并购、参股、股权转让、利润分配、清算、减资、股份减持或先行收回投资等。1万方数据 我国,与国内银行业争夺资源。故如何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X效率对增强银行业国际竞争力有很大的推动作用。Bergor&Humphrey(1994)和Young(2001)等进行比较精确的估量,结果表明X低效率造成占银行总成本20%的损失;相对的,规模和范围经济造成的低效率才导致少于总成本的5%损失。鉴于此本文研究X效率更具有现实意义。商业银行效率表现在其在日常经营活动中投入产出比。X效率主要权衡商业银行的行业竞争力、成本回报实力等,它测试了各商业银行对其有效资源的配置。1.2相关文献综述在本文研究之初,笔者对国内外有关本课题研究文献做了一个简单的梳理,本部分在国内外视角上,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商业银行效率的研究动态进行综合分析。1.2.1关于银行效率评价的定义全球对于商业银行效率问题的研究走过了规模效率、范围效率和X效率等三个阶段。国外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早期主要集中在前两个阶段,随后随着国际银行业竞争加剧,到了90年代国外对于商业银行效率的研究更多转向X效率的研究,即研究从强调加强银行管理转向提高银行经营效率。1、国外研究观点国外学者对商业银行效率(包括规模效率、范围效率和X效率)的概念认识较早,分析比较全面。(1)商业银行的规模效率银行效率研究首先展开在银行规模经济研究方面。规模经济表示银行在一定规模内(以总资产等衡量),随银行规模增加平均成本下降的现象。[1]Alhadeff(1954)是早期研究商业银行规模效率问题的专家之一。他收集了美国西部加利福利亚州1938-1950年210家银行12年的相关数据,以总费用为分子,信贷和投资为分母,得出的比值作为平均成本指标,研究中产出向量Alhadeff是采用信贷和投资等收益资产,研究结果表明加州银行业产出规模效[2]率递增,成本规模效率递减;SchweigerandMcgee(1971)认真研究了Alhadeff的研究成果,发现其研究没有包含加州银行的其他资产,如固定资产,这样的研究结果存在银行平均成本统计失效的缺陷。故他们为了弥补这一缺陷,把银行的总资产作为产出,样本规模也扩大到美国6000多家银行,实证结果显示:随着银行存款规模的扩大独立银行的经营成本下降;对比而言经营成本的规模经济不明显的是设立多家分支机构的商业银行。2万方数据 20世纪80年代初,针对前人研究的缺陷,国外学者扩大了银行样本范围,同时采用了更富于弹性的函数形式,重点研究本国银行业并购重组现象是否有[3]效性问题上。Baumol(1982)估计商业银行规模经济的研究中,以采用产出弹性向量衡量规模经济性的思想基础,确定成本函数参数,并计算出了商业银行产[4]出弹性。Hunt&Timme(1986)发现,只有单一银行机构的公司,其规模经济效应的上限为42亿美元,而具有多个银行机构的公司,其规模经济效应上限高达125亿美元。欧洲、日本等其他地区和国家银行业的规模经济效应与美国银行业的规模经济效应类似。80年代的这段时期,银行规模效率研究在银行的平均成本随着规模的扩大呈现平坦的U字形态的问题上见解一致,普遍的争论点在于银行达到什么规模,平均成本才最低,即成本U字底部具体在哪个位置。80年代末开始,规模经济研究出现了传统结论相悖的观点,研究中提出:银行成本费用随资产规模的扩大而减少并不具有确定性,甚至有结果得出成本[5]效率和资产规模二者呈负相关关系的结论。HumphreyDB(1990)通过数据研究,得出欧洲银行小规模银行和中等规模银行内都有着规模效率,而大规模银[6]行处于规模不经济的状态的结论。Altunbas、Molyneux(1996)发现,德国、意大利、法国和西班牙的商业银行都表现出规模经济效应。McKillop,Glass&Morikawa(1996)实证分析的样本银行是日本五大银行,包括(富士银行、樱花银行、第一劝业银行、住友银行和三和银行),得出结果显示五大银行都存在显[7]著的总体规模经济效应。Dai(2003)实证分析显示银行的运营成本费用在一定条件下呈现平缓的U字形态,中等规模的银行的规模经济明显要比大规模、小规模银行高。总结这一时期学者银行效率的研究,银行的成本函数曲线呈相对平稳的U型形态,银行的成本会经历较高——较低——较高的过程。虽然对银行的经营成本最低点,即银行的适宜规模有不同看法,但是在规模经济效应上认识基本一致。(2)商业银行的范围效率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大范围采用金融混合经营模式成为一种流行趋势,学者们针对实际把银行效率的研究重点变动到范围效率上来,学术界对银行效率的研究也开始转移到银行的范围效率存在与否方面。[8]Kolari和JamesW.(1987)等人利用“双产品业务范围效率模型”,基于各类业务占总业务比例的程度高低,将美国600多家的样本银行划分为四大类——批发业务、零售业务、城市和农村,对样本银行做证明范围效率存在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组内银行多元经营成本都比单一经营低。这个时期的研究大多倾向于证明范围效率的存在性,多元化经营可以提高银行成本效率。20世纪90年代初始,学术界在最优产品组合的存在性及影响程度方面,对范围效率的研3万方数据 [9]究有诸多争议。Cebenoyan(1993)采用Box-Cox函数,以美国纽约联储银行(FRBNY)辖区内的小银行为样本,研究表明银行的房地产贷款业务、商业贷款[10]业务和定活期存款业务有明显的范围经济。Akunbas(1994)研究了德国的银[11]行,结果表明银行推出的产品组合越多样效率越高;Teng(1999)采用二次成本函数对美国加州金融业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总体上加州金融业的存款和贷款两项业务上有范围经济存在。(3)商业银行的X效率一般意义上,产业经济学把技术效率和配置效率看成是企业效率的两部分,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以成本函数和生产函数为基础进行资源配置。一般意义上,学术界倾向分析企业的配置效率。诸多研究表明,非配置低效率具有比低[12]配置效率更多的研究意义。Leibenstein(1996)为了证明这一论断,以新古典经济理论的假设为基础,在这之上进行改进,进而产生X效率理论。他觉得,基于组织或者个人的一些因素,企业难以达到效率最优。研究发现造成这种低效率的因素,不是配置效率的不足,更非技术效率及激励效率,则Leibenstein将这种新效率定义为X效率。Frantz(1993)觉得“X效率的出现,是无法追究缘由的非配置效率的结果”。同时,他把X低效率的出现归因于单位内部,即个人和个人间的活动引发的低效率,而非偏离边际成本(市场价格)。Frei,Harker,Hunter(2000)认为剔除了规模效率和范围效率的全部技术和配置效率的总和就是X效率,衡量了企业在既定产出水平下,如何综合技术、人力资源及其他资产达到目标的经营管理水平。而国内研究中,少有X效率的定义描述,多采用前述外国学者的定义界定X效率的内涵。总的来说,国外的X效率研究过程中研究对象及影响因素等持续创新,研究中衡量了各种风险要素对X效率的影响,也衡量了银行业的特殊服务业角色,同时研究了X效率的实际运用效果。国外的研究对我国学者研究X效率研究给予了参照。总结研究的文献,本文把X效率定义为全部效率中剔除了范围效率和规模效率的方面;管理的失误、信息接收的不平等、决策至执行的时间拖延、人们活动的惯性等问题都会引发X低效率。2、国内研究观点在我国银行担当了长时间的政府计划和财政附属物的角色,经营目标不以最大利润为目的,当然也不会有商业银行效率的研究了。随着改革开放的展开,带来经济的巨大飞跃,我国逐步改革对整个银行体系,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为商业银行效率的研究奠定了法律基础。从1998年开始,国内学者转向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的研究,而且根据实证研究结果剖析影响效率的要素。(1)商业银行的规模效率4万方数据 我国学者在分析商业银行的规模效率时,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模型和前沿分析模型等多种模型,本文归纳对比各模型的研究结论,发现利用各种不同的研究模型,实证分析结果不同。[13]于良春和鞠源(1999)说明新兴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资本利用和资本回报远高于国有银行,我国国有银行没有充分利用规模优势使成本最小化。赵旭[14](2000)通过单因素模型和综合效率方法,对我国国有独资银行的规模和经济效率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在既定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下,国际大[15]环境中,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绝对规模并不大。徐传澹、郑贵延和齐树天(2002)通过超越对数成本模型,分析我国商业银行1994年到2000年间的规模效率,结果显示4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具有非规模经济,而全国性商业银行具有规模[16]经济。刘宗华(2003)通过超越对数成本模型,样本指标为国有独资银行和全国性商业银行,发现国有的成U型,规模不经济→规模经济→规模不经济,而[17]全国性商业银行只是规模不经济→规模经济。刘宗华和邹新月(2004)研究对象是我国商业银行,通过广义超越对数函数建立成本模型,研究结果为: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总体是具有显要的规模经济,而且在单个指标上,投资规模经济不显著,贷款和存款的规模经济显著。他们也用该模型研究了股份制商业银行,得到的结果却相悖。(2)商业银行的范围效率国内在商业银行范围效率方面的研究不多,而且研究结果有所不同。[18]杜莉和王锋(2002)通过超越对数成本函数研究1994-1995年我国商业银行范围效率,结果显示:国有独资银行比股份制商业银行更具体范围经济。王聪[19](2003)通过利润函数,研究我国商业银行的范围效率,结果却与前面的相反:范围经济在诸多商业银行中存在,全国性商业银行的范围效率比国有商业银行[20]更优,企业资产规模对范围经济是非必然相关的。吕素香(2004)以为在现阶[21]段经济环境下,证明企业是否具有范围效率不易;王聪、邹鹏飞(2004)计算了1996年到2001年间我国商业银行的范围效率,研究表明大部分商业银行存在着范围效率,银行资产规模与范围效率没有正相关联系,国有银行范围效率[22]普遍比股份制银行低。王聪、谭政勋(2007)研究对象为1990-2003年间我国商业银行,研究方法为SFA方法,实证研究证明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范围效率可以忽略不计,股份制商业银行具有一定水平的范围效率。(3)商业银行的X效率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国外出现大量商业银行效率钻研成果,以及我国学者对于商业银行效率研究的不断加深,我国学术界渐渐关注于商业银行的X效率。而国内研究中,少有X效率的定义描述,多采用前述外国学者的定义界定5万方数据 X效率的内涵,即商业银行的X效率是剔除了规模和范围影响的商业银行全部管理、技术和资源配置效率。X效率的提出和进一步研究有利于衡量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水平,为提高其效率提供参考。1.2.2关于商业银行X效率的影响因素国际上,大多研究商业银行效率影响因素都是从银行特征(如规模、类型、组织形式和财务指标特征),市场结构(如集中度和市场份额,宏观经济情况、金融管制环境)等外部因素出发。由于影响因素每个国家之间存在差异,导致不同的研究样本研究出了会有不同甚至相悖的结论。Hara和Niclos(1967)实证[23]表明,股份制银行机构具有更高的效率。Bergen&Humphrey(1991)利用实证研究发现,商业银行的资产规模与其效率之间具有显要的正相关性。但是Bergen[24](1997)和JonathanHao(2001)两个人分别针对美国和韩国的研究中,发现国家金融宽松管制会给商业银行效率的产生作用,但是作用的方向却截然相反,究其原因是银行效率和市场结构两者的相关性。H.SemihYildirim,GeorgeC.[25]Philippatos(2007)采用随机前沿法和DFA方法,探讨中东欧转型经济体1993-2000年7年间的银行效率,结果表明利润效率与市场竞争水平负相关,与市场集中度负相关;成本效率与市场竞争水平正相关,与市场集中度负相关;[26]AbhimanDas&SaibalGhosh(2009)针对印度银行成本效率和利润效率1992-2004年的高低程度,发现服务及产品多元化、所有权结构、经营规模等,是影响利润效率的主要因素。通常银行效率的影响因素有许多,我们比较了解的有:金融管制、区域差异、产权结构、行业规模、资产质量及信息技术等。我国学者也研究了影响商业银行X效率的因素,但是因为采用方法、参数[27]数据不同,结果有较大差异。凌亢和赵旭(2000)认真研究了我国主要的两大类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X效率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存款/贷款值与效率无关,资产总额、资产费用率和效率反方向发展,资本/资产值、劳动力与效率正向发展;在研究时间段内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整体效率上升、资产回报度减少,究其原因是国有银行没有对内部费用有效管理。朱南、卓贤和董屹[28](2004)觉得产权不清晰和资本回报率不高,造成我国商业银行X低效率。易[29]会满(2007)针对商业银行X效率的影响要素做实证研究,发现我国商业银行的X低效率,这是由未开放资本市场和不完备的组织管理造成的。柯孔林、冯[30]宗宪(2008)将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实验中以14家商业银行1999-2004年间的数据为样本,使用DEA模型,结果显示主要作用分子包括资产成本率、产权结构和自有资本/总资本,而其他学者强调[31]的贷款质量、资产市场份额不显著。陈稀、叶宇(2011)以中小银行为研究样6万方数据 本,得到结果有中小银行资本回报率、运营水平与效率正方向变动,分支机构[32]总量、资产规模与效率反方向变动。任哲、邵荣平(2012)研究的重点放在银行收入结构,考察非利息收入对经营风险的作用,实证是以2005-2010年我国78家商业银行为样本,结果显示银行非利息收入占比和风险相关性不明显;非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占比风险负相关。1.2.3关于商业银行X效率的实证结果1、国外研究观点对商业银行X效率的研究,国外已经经历了比较长的时期,而且研究的比较全面。一些学者从不同的考虑角度,通过不同研究的方法研究商业银行X效率,得到的结果也有差异。(1)仅评价商业银行X效率的研究国外仅研究银行X效率评价结果的研究非常多,从一个国家各种类型的商业银行的X效率对比到国际间大银行X效率的比较都有。部分主要文献的实证结果如下:[33]Rangan,etal.(1988)研究美国1986年215家银行的技术效率(即X效率),其中样本银行限定为总资产少于4亿美元,投入选择融入资本、资本和人力,产出选择活定期存款、居民存款、企业贷款、消费贷款、房地产贷款,研究结果显示:215家样本银行的平均效率为70%,分析认为银行要想产出一样,可以减少十分之三的投入。Sheldon(1999)利用DEA方法对欧洲1783家商业和储蓄银行的效率进行了研究,发现大银行、专业银行以及零售银行的效率高于小银行、混业银行以及批发银行的效率。Sathye(2003)运用DEA方法测度了1997-1998年印度27家国有银行,33家私有银行,34家外资银行(foreignbanks)的X效率,研究发现印度国有银行的效率水平要高于私有银行但低于外资银行,认为印度国有银行既有的降低不良资产、控制分支网点过度扩张、自愿退休计划等政策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其效率水平。H.SemihYildirim,GeorgeC.[34]Philippatos(2007),用SFA和DFA方法检验了1993-2000年12个中东欧转型经济体的银行部门的成本效率和利润效率。第一阶段的测度结果表明,中东欧国家银行的管理无效率问题很显著,用SFA和DFA方法测度的12个国家平均的成本效率水平分别是72%和77%。利润效率水平相对于成本效率水平更低。根据SFA模型,无效率导致银行损失了大约1/3利润,而根据DFA模型银行损失了大约一半的利润。第二阶段的回归分析表明拥有较高效率水平的银行往往是大型的资本充足的银行。市场竞争程度对成本效率有正向的影响,对利润效率有负向的影响,市场集中度与效率负相关。所有权问题上,相对于国内私有7万方数据 银行和国有银行来说,外资银行成本效率更高,但是利润效率却低一些。[35]KarligashA.Kenjegalieva,etal.(2009)运用DEA方法,研究了2004年加入欧盟的部分中东欧国家的银行业在1999-2003年间的X效率变化趋势,实证结果表明其银行效率有显著的改善,样本银行之间的效率差距在逐步缩小,宏观经济因素影响逐步变弱,意味着这一时期样本银行的经营环境趋于一致、生产技术趋同。(2)纳入风险影响因素的商业银行X效率研究随着金融全球化的发展,国际大银行在发展的过程中越发重视风险管理。在对银行X效率的估计中考虑风险因素的影响,对风险状况进行考察和度量,由此成为银行X效率研究的一个发展方向。[36]Hughes,Mester(1993)使用已有研究中具有规模经济性的银行为样本,考虑了资产质量、融资成本以及风险等因素后,重新估计了银行X效率,实证结[37]果表明考虑风险因素后银行效率值有显著不同。Pastor(1999)通过西班牙银行业,研究日益激烈的竞争压力是否会改善银行的效率情况,以及承担过多风险是否会降低银行的效率。结果表明,1985-1992年西班牙银行的风险管理情况显著改善,内部原因所导致的贷款损失准备减少了;1992年后贷款市场竞争愈加激烈,银行风险管理效率下降,内部原因所导致的贷款损失准备增加。DeYoung[38]eta1.(2001)以美国356家国民银行数据为样本,在承担风险的情况下,对其效率进行了重新估计。实证结果表明,解除银行业务管制后美国银行业市场竞争激烈,银行在经营过程中承担了过度的风险,由此带来效率的下降。Yung-Ho[39]Chiu,Yu-ChuanChen(2009)运用三阶段方法,估测了2002-2004年台湾29家银行的效率状况。第一阶段用超SBM法(SuperSlacks-BasedMeasure)进行估测,考虑到了信贷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这些内部风险的影响;第二阶段用随机前沿回归模型分析了外部风险因素对银行效率的影响,外部风险因素包括银行所有权结构、经营时间长短、贷款与资本的比率、银行规模这些反映银行特征的因素以及经济增长速度、货币供应量、经常账户、资本账户等反映宏观经济环境的因素;第三阶段用DEA模型分析了包含内部风险因素而排除外部风险因素后的银行效率。结果表明,内部和外部风险因素对银行效率均有显著影响。(3)商业银行X效率研究的实际运用将银行X效率用于银行的绩效评价,主要是从分支行的效率评价方法角度[40]出发的。相关研究主要有:ASCamanho&RGDyson(1999),利用DEA方法分析葡萄牙银行分支几个的效率高低,实证向量考虑银行常用的绩效评估指标。结果显示DEA方法给银行管理层的提供了一个非常实用的分析决策工具,它的优点给管理层提供分支网络发展的最优方案、改善银行效率和盈利水平的最佳8万方数据 [41]方法。ASCamanho,RGDyson(2005)设计了一个分支银行绩效评估的框架模型,得出结论:DEA模型非常适合从成本最小化的角度识别出投入无效率和产出无效率;联合使用生产法和附加价值法来分析银行分支机构效率是一个有效的分析工具;除了已有的绩效指标体系,还有许多评价银行分支机构效率的方法可以用来帮助做出战略决策,提高分支机构的效率和盈利能力。Quey-Jen[42]Yeh(1996)用DEA效率评分方法对1980年代台湾银行业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认为,高DEA效率评分的银行通常会有较高的资本充足率、资产利用率和盈利能力,同时财务杠杆和流动性比率偏低。有较高资本充足率的银行倾向于参与较高风险的贷款从而赚取高利润;而有较低资本比率的银行在借贷方面会比较保守。这意味着将DEA效率评分与财务比率相结合,为台湾的银行监管者提供了一种区分效率高的银行与效率低的银行的方法,同时也可以借此洞察银行的经营策略。总的来看,国外对于商业银行X效率的研究相对成熟,既考虑到了各类风险因素对效率的影响,又考虑到了对X效率的实践运用。这些都值得国内研究借鉴。2、国内研究观点我国对商业银行X效率进行实证研究起步较晚,到目前为止研究学者仍然较少。而且研究的重点放在了单纯研究商业银行的X效率上,考虑的角度和研究的范围比较狭隘。[43]钱纂(2003)通过SFA方法,实证研究我国八家商业银行的X效率,结果显示:4大国有商业银行的X效率在1995-2000年期间有了明显程度的增加,但就其发展程度来说,整体水平并不高,低于新兴的全国性商业银行;他还说明的商业银行X效率的影响指标:利息收入对主营业务收入的占比、自有资本[44]比例和产权结构。王聪和谭政勋(2006)对以往DEA和银行投入、产出向量改进,通过Malmquist指数函数衡量了我国商业银行的效率水平。Jin-LiHu,etal.[45](2009)运用四阶段DEA模型,在剥离银行内部风险因素以及外部经营环境因素后,研究了1995-2004年中国11家全国性商业银行的效率情况,认为在此期间国有银行的效率有了很大改善,许多外生因素如所有制等对银行效率有显著性影响,国有银行还可以通过股份制改造进一步提升效率水平。李文华、王自[46]锋(2011)通过DEA模型分析2006年到2009年间,分布在台湾地区和我国大陆的39家银行的X效率,文章以地域性差异为重点,研究表明台湾地区的商业银行的规模效率整体要比内陆地区的高,但是总效率比内陆地区的低。仲深、[47]王春宇(2012)在评价商业银行X效率时,采用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收集我国15家商业银行2004年到2009年的产出投入数据,求取商业银行的9万方数据 [48]Malmquist指数及其分解指数。曹杰(2012)则是通过DEV模型,计算商业银行运营效率值,主要研究商业银行的业务是应该单一化还是多样化,分析结果显示,业务经营的多样化比单一经营时产生的收益效应与风险效应,与经营效[49]率的相关性更紧密。徐辉,李建(2013)研究中国银行业成本效率,基于SFA方法截取1999-2010的时间段,衡量了金融改革后中国商业银行成本效率水平,分布及演化趋势。归纳已经研究的成果,国内外对银行X效率研究的实际的考察成效显著,但并不代表现有的研究中非常完美,还有存在一定的缺陷。首先,效率的测度方法上,国内相关实证研究多采非参数的前沿分析法,其中又以DEA数据包络分析法为主,很少有进行参数法和非参数法实证结果的比较研究。其次,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内研究重复分析现有的几个影响因素,缺乏创新性;然后,如何运用银行效率的研究成果比较少涉及。样本空间基本围绕四家国有银行,以多家全国性商业银行为主,较少关注小规模的银行。1.3研究思路和结构安排本文以我国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在相关效率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深入探讨我国商业银行的X效率。通过多角度分析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现状以及现阶段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问题,利用SFA方法建立成本函数实证分析我国商业银行的X效率水平,说明我国商业银行的效率水平呈现总体上升的趋势而且横向比较银行与银行之间的差距发现其大致趋势。最后根据实证结果并基于我国商业银行的现实状况为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X效率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本文研究的技术路线,具体见图1.1所示:10万方数据 绪论研研研研究究究究背意思内景义路容一般理论概述文献理归论纳基总础核心概念界定主要评价方法相关理论基础结现实基础现状分析和面临的问题数据分析XX效率的评价效SFA率方估法计SFA模型构建SFA的统计检验X效率实证分析结论与政策建议研究思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图1.1本文研究技术路线图本文的研究由五部分组成:第1章:绪论。在介绍研究背景与意义之后,通过对国内外关于商业银行效率的文献研究分析后形成论文的思路,然后对论文思路、技术路线和结构安排以及本文的创新之处进行基本介绍,是本文的纲领。第2章:商业银行X效率的一般理论概述。首先,对商业银行X效率的内涵进行准确界定,接着具体说明了我国商业银行X效率的主要评价方法,包括参数和非参数方法两大类;最后,具体阐述了古典经济学的效率思想、新古典经济学的效率思想的有关理论,为后文研究做好理论基础准备。第3章: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现状和问题分析。本部分参考我国历年统计年鉴的有关数据,分别从不同的角度,通过整理和计算对我国商业银行的效率现状进行描述,为后文商业银行的X效率的研究中投入和产出指标选取提供借鉴11万方数据 和参考。并进一步基于我国商业银行管理经验经营现状,总结出现阶段商业银行面临的诸多问题,为后文提供现实意义。第4章:商业银行X效率评价模型的构建和实证分析。本部分运用使用效率测度软件Frontier4.1的SFA方法估计中国商业银行X效率。选取2001-2012年的时间段,以中国的12家主要商业银行为样本银行,投入变量采用利息支出、固定资产净值、营业费用和人员成本,产出变量采用税前利润、贷款总额与存款总额,通过最小二乘法和极大似然估计法估算成本前沿函数,得到我国商业银行X效率总体呈上升趋势的结论。第5章是结论和政策建议部分。在对客观实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现实状况依次提出改进商业银行X效率的政策建议。1.4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本文可能的创新点体现在以下两点:一是选用参数方法SFA估量我国主要商业银行的X效率,采用12家商业银行的最新真实的数据,研究结果拥有较强的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二是时间跨度大,本文采用了2001-2012年共12年的数据进行分析,这12年间商业银行经历了自身的改革和外部金融环境的变化,研究的结果更能反映商业银行真实的效率转变。12万方数据 第2章商业银行X效率一般理论概述效率被认为为经济学研究的首要问题,通常,效率是指投入与产出的对比关系。银行的效率,说明的是如何花费最少成本,取得最大的利润。由于我们只能获得有限的资源,在这样的限制下,怎样合理利用有限资源获得理想产出,是决策时衡量的中心。2.1核心概念界定银行因其扮演的特殊的经济角色,与其他行业不同,在研究商业银行效率时,我们选择指标考虑单纯投入产出的数量关系还不够。一方面,银行身份定位于借款人和贷款人的中间人,利用存款业务,集中社会上闲置的资金,然后把集中的资金贷款给有货币需要的单业或个人。另一方面,作为中间人的银行,也要为经济活动中的单位或个人,提供资金清算、支付、担保等服务。银行业,也就是充当信用中介的特殊行业。银行管理的是货币资本,利用存款和贷款利息差而获得回报,商业银行的经营领域,是货币信用范围,而不是传统的产品生产和交易范畴。商业银行的成本除了营业费用外,还有经营存款的投入;而回报就是投放贷款获得的利润。银行作为金融中介,一面要吸收居民存款,一面要发放企业贷款,发挥着重要的社会资金分配职能。银行利用资金高效率,则社会资金配置趋于理想化;反之不理想。为了全面综合了解商业银行效率,我们从宏微观角度分析这一概念:从宏观上看,商业银行效率是指在生产部门商业银行把银行资金投入生产,资金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此时的企业利用资金生产经营,全社会资源配置最优,社会效用最大化;从微观上看,在商业银行的日常经营管理上,效率考察了其成本利润比或投入产出比,可以看出商业银行对它拥有的丰富资源的配置情况。商业银行效率是可以通过投入产出指标估量,它体现了商业银行市场竞争力。商业银行效率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可细分为很多种类。首先,按照效率手段分类可分为经济效率和技术效率;再者,按照组织职能分类可分为外部效率和内部效率;然后,按照生产要素分类,有资金运作效率、劳动效率和资源效率等。学者们一般是从规模效率、范围效率和X效率着手,对商业银行效率进行研究。规模效率(ScaleEfficiency)把银行效率与银行规模相关联,范围效率(ScopeEfficiency)把银行的日常业务种类的变化看作是银行效率变化的原因,而X效率是把银行效率的变化归因为银行内部经营管理的一些不确定性。13万方数据 2.1.1规模效率规模效率(ScaleEfficiency)被认为是当商业的规模在最优,即处于长期成本曲线最低点处,银行单位成本跟着存贷款和资产变化而改变的状况。若产出增长率比成本增长率高,此时银行具有规模效率。因为银行利用扩大规模能明显提升产出量和经营水平;相反,若成本增长率比产出增长率高,此时银行具有规模非效率,扩大产出规模只会是滥用资源。当然也存在成本增长率和产出增长率持平额情况,而此时规模的改变对产出的影响微乎其微,银行具有规模效率不变性。规模效率用曲线说明的话,就是处于长期成本曲线最低点,即在规模有效率时,银行经营费用的高低。2.1.2范围效率银行的范围效率(ScopeEfficiency)定义在银行是否以最少的投入成本提供业务组合。它的成因包括充分利用品牌优势和营销网络、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3实现管理能力的充分利用、“一站式”服务等方面。在给定的产出条件下,实验表明拥有多样化业务的银行的成本效率,比经营单一业务的银行的成本效率更优。银行范围经济考察了银行产品开发与专业服务两者与成本之间的相关性。先规定一个产出水平,混业经营的银行和专业经营银行的花费谁的更低,若前者低,则前者具有范围效率;若后者低,则前者具有范围不经济性。拥有相同业务种类的基础上,银行成本增加得越多,范围效率越不显著。商业银行存在范围效率,多样化经营使平均成本降低,主要原因被认为是利用分摊固定成本,以及业务的信息互通。2.1.3X效率排除规模效率和范围效率外的银行的综合效率就是银行的X效率(XEfficiency)。存在的条件:产出数量相同的条件下,银行实际成本和最优效率边界总具有偏离,这种偏离就是X低效率。Bergor&Humphrey(1994)和Young(2001)等进行比较精确的估量,结果表明X低效率造成占银行总成本20%的损失;相对的,规模和范围经济造成的低效率才导致少于总成本的5%损失。鉴于此本文研究X效率更具有现实意义。X效率测算方式有成本效率函数、标准利润函数和可替代利润函数三种(Berger,1997)。(1)成本函数,它主要是估量一家银行的成本接近最佳营运时的成本的大小,即既定生产产出时,一家商业银行的实际成本与最佳营运银行成本的差距,也就是该研究样本最低成本与实际成本之比。利用成本函数计算样本的X效率3“一站式”服务就是商家备有充足的货源让消费者在一个商店里买到几近所需的商品。其实质就是服务的集成、整合。14万方数据 值,成本函数的变量有:产出数量(y)、投入要素价格(w)、成本无效率项(u)和随机误差项(v)。C成本可用如下公式表示:C=C(y,w,u,v)(2.1)通常我们为了使效率的测度简单化,假定u和v乘以成本函数的余下部分就是成本函数,表示为C=C(y,w)uv。等式两边取自然对数,得到:lnC=f(y,w)+lnu+lnv(2.2)其中函数形式通常采用f表示,lnu+lnv项表示复合误差项,X效率评估方法就是指严格区分u和v。商业银行的成本函数表达如2.3所示:*E(cu,0y,w)iiiiCostEFF(2.3)*E(Cu,y,w)iiiiX效率值的取值范围为(0,1],CostEFF=1,该银行具有X效率经济。(2)标准利润函数,在给定投入要素价格、产出商品价格的条件下,考察现有的银行与标准效率银行利润是否相近,距离前沿利润边界越近,银行的效率水平越高。通常,相比较成本函数,标准利润函数关注的是利润。在已经确定产出价格后,并没有把全部产出量保持在一个观测水平上。投入要素价格(w)、产出商品价格(p)已经给定,用公式2.4来表示标准利润函数:π=π(w,p,u,v)(2.4)zhikuquan20150807我们对标准利润函数取自然对数后得到:ln(π)=f(w,p)+lnv-lnu(2.5)为了使研究效率简单化,先假设无效率项(u)和随机误差项(v)两者和标准利润函数的余下各项为多重可分。则商业银行的标准利润函数可如下显示:*E(u,0y,p)iiiiStdEFF(2.6)*E(u,y,p)iiii给定考察样本数据,StdEFF=1,该银行具有X效率经济。补充一点,因为银行存在损失百分之百以上潜在利润的可能性,所以X效率可能小于0。(3)可替代利润函数,这一函数的出现是成本函数和标准利润函数不能解释的情况下提出的。可替代利润函数的因变量也是标准利润函数的因变量,外生变量是成本函数的外生变量。公式2.7就是可替代利润函数:π=f(w,y,u,v)(2.7)我们对可替代利润函数取自然对数后得到:ln(π)=f(w,y)+lnv-lnu(2.8)可以看出公式(2.8)中除了用产出数量y替代了产出要素价格p外,它和标准利润函数(2.5)相同。则可替代利润函数可用一下公式表示:15万方数据 *E(u,0w,y)iiiiAltEFF(2.9)*E(u,w,y)iiii2.2商业银行X效率的主要评价方法传统的财务指标分析法和前沿效率分析法都是估量商业银行效率的方法。建立各种财务向量,如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风险、利率风险和平均资产回报率等,或是完全成立一个全面指标体系,对银行的经营状况进行考察,评定各银行的效率,这是传统的财务指标分析方法。由于财务指标受较多限制无法充分反映出银行的总体经营水平,因而无法描述不同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同时在指标的选取上,也带有一定的随意性,没有把银行的日常活动及投资决策纳入研究范围,这样得到的研究结果与实际的情况会有偏差。而前沿效率与前者考虑的方式不同,它是一个相对概念,利用研究中样本银行和效率前沿银行的偏离水平来衡量效率。前沿效率方法的优势在于可以直观的显示效率值,而且对样本对象排序。前沿分析法有许多不同的方式,主要体现在假设不同的成本C、利润π、无效率项u和随机误差项v。以评估过程为分类依据,前沿效率分析法有两大种类:参数法zhikuquan20150807(ParametricApproach)、非参数法(NonparametricApproach)。商业银行效率评价的主要方法如图2.1所示。图2.1商业银行效率评价常用方法16万方数据 2.2.1非参数方法非参数估计方法的基本思路:生产空间拥有大量的观测数据,在一定标准下采用该方法找出生产前沿面,判断观测数据是否处于生产的前沿面上。这种方法被各国用于金融机构的效率研究方面,它的优势主要有:不需要定义某种函数形式、可以不用估计该前沿函数的相关参数以及不用考虑固定效率前沿面的形态。非参数方法一般分为两种:数据包络分析法(DataEnvelopmentAnalysis,DEA),无界分析法(FreeDisposalHull,FDH)。(1)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是由Charnes,Cooper和Rhodes(1978)最早提出,主要利用Farrell(1957)所提出的关于测算效率的前沿生产函数思想提出的。DEA衡量生产决策单位存在投入、产出和性质一样时,样本的相对有效性。DEA原理是形成一个生产的前沿面,其中一个DMU将位于前沿面上之上,其余部分DMU则位于前沿面的内侧,从而所有观测点都位于前沿面的上面或者内侧,如果决策单元(DMU)位于效率的前沿面上面,则表明该样本点的投入产出组合有效率,若样本点落在效率前沿面之内,则说明该样本点的投入产出组合是无效率的。该决策样本的前沿效率则通过衡量决策单元(DMU)与该前沿面的距离,同时也可称为技术效率。通过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分析银行的投入产出是否有效率,则zhikuquan20150807可比较样本银行与其他样本银行的投入和产出是否存在无效率的状况,进而得出规模效率与纯技术效率。当然,使用数据包络分析法来测量银行的投入产出是否有效率仍存在一些缺点:①在测算银行生产效率时,没有考虑随机影响,都是研究投入产出,不全面,因此所得出的效率值不是真正或者说实际的银行效率值。②DEA模型中样本的异常观测值(AbnormalObservation)十分敏感。异常观测值定义为对因估量产生的误差或者在样本观测期内发生的特别事件而形成的明显偏小或偏大的观测值,它将会影响整个样本效率观测的变化,从而扩大整个行业的技术水平。③该方法忽略了银行的价格影响因素,仅将其技术因素考虑在内,从而忽略了银行的配置效率的测量。(2)无界分析法(FDH)无界分析法实际上是DEA方法中较特殊的一种,是由Simar和Tulkens于1984年提出,主要将DEA的效率前沿面的顶点相连接,或者将DEA效率前沿面的内部各点通过自由排列组合从而形成生产可能性集合,则位于前沿面的边线上的观测样本值被认为存在高效率。在该模型当中,每个观测的样本银行都是与其他样本银行逐一比较所得效率值,当观测的样本银行与其他银行相比具有优势时,则说明前一样本银行是有效率的。通常情况下,由于DEA前沿面包17万方数据 含无界分析法的前沿面,因此在用该方法进行效率测度时所得出的平均效率将比DEA的平均效率要高。2.2.2参数方法参数法也可用于银行效率的测定,它与DEA的测量方法的不同之处在于它需要确定效率前沿函数的具体表达式,同时需要得到该函数形式的相关向量、实证分析的利润和成本函数。参数法利用利润和成本函数建立模型,比较实际成本或利润与最优情况的差距,从而对考察的银行效率水平排序。参考无效率项和随机误差项的假定的不同,参数方法大致有自由分布法(DistributionFreeApproach)、随机前沿法(StochasticFrontierApproach)和厚边界函数法(ThickFrontierApproach)三种。(1)随机前沿法(SFA)1977年,Aigner,LovellandSchmidt和MeeusenandVandenBroeck发现了随机前沿法。SFA方法首先选择标准利润和成本函数,用投入产出与环境三者之间的生产关系来计算样本的效率值。并可以将无效率因素包含在随机误差项中。通常通过对随机误差项的两个假设来区分两种成分,这两种假设是:服从标准正态分布的随机误差项(v)和服从非对称分布的非效率项(u)。SFA法假定银行的随机误差项是无限接近于零,也就是说该效率水平在一定时间中是相对稳定的。(2)自由分布法(DFA)1984年Schmidt&Sickles定义自由分布法,Berge1993年确定企业成本函数的表现形式,这种方法把随机误差与非效率项分开来研究。异于SFA方法,DFA的并不假设任何的无效率水平或对随机误差假设某种特定的分布形式。它通过年份把成本函数分组,而不是所以的样本数据一起计算,实验过程中随机误差项在整个考察期内各因素相互抵消,其均值为零。在该方法的设定中银行的效率水平随一些因素的变化而变化:技术、利率、政府政策及内部管理等。(3)厚边界函数法(TFA)厚边界函数法与SFA的分析方法相似,并不假定非效率分布与v,它利用观测的样本银行的分组(四分位两组——最优和最劣),比较两组样本银行的效率值。TFA方法中,实证样本的差距是因为无效率,即组内样本银行间存在的不同是因为v。该方法的特点是样本的分组,然后假定随机误差,它有一个浮动范围,研究结果如果不在样本数据集合内,假设成立;如果结果超过了集合的上下限,则假设不成立。学者采用厚边界函数法,不是评估一个银行的效率水平,只评估四分位区间内两组银行之间的效率。18万方数据 2.3商业银行X效率的理论基础关于X效率理论的研究国外发展起步早,国内研究效率起步晚,相关论证很少,而且研究内容大部分集中于效率研究的相关理论。Lebenstein(1966)主要研究企业组织效率,他以新古典理论为假设条件,对于社会上一些企业的低效率现象进行分析。X效率理论的核心命题为:并非所有企业都会追求成本最小化和企业的回报最大化。企业并不能它时刻保持高效率发展,总有资源配置不合理的状况,还有的刻意隐藏得到高回报的机会,这时的企业就不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上。Lebenstein继续研究导致这种内部低效率问题的原因。他发现工作人员的敬业意识、外部竞争以及惯性区域边界的大小都会导致这种低效率。内部的低效率就是由企业内部的因素造成的,这些内部因素包括:技术、产权结构、营销策略和管理流程等。X效率理论认为,我们判断企业是否处于X效率,就要看它的既定产出成本是否最低。X效率理论是以古典经济学的效率思想为基础而形成的,后来古典经济学又有了新的发展,形成了新古典经济学。2.3.1古典经济学的效率思想自古典政治经济学研究以来,国外研究市场经济都是在论证资本主义私有制下的市场经济处于经济效率。经济学中的效率思想起源于亚当·斯密(AdamSmith)的“看不见的手”理论。“看不见的手”指的是市场机制,“看得见的手”是政府调控。市场机制更加能合理配置资源,增进社会整体公共利益。市场经济调控的手段是价格,它使资源实现最优配置。社会在不断发展,工业革命的爆发在激化社会矛盾的同时也促进的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古典经济学派的学者开始意识到自由市场经济其实并不完美,它自由配置资源,就是它的自由性,忽略了社会公平,导致了贫富差距拉大。所以学者们转而研究市场经济与贫富差距的相关性,有代表性的学者有李嘉图(考虑人口和物质条件)、马尔萨斯(人口论)及约翰·穆勒(平均分配论)。虽然研究方向转移了,但是学者们并没有认识到效率的重要性,研究还是边缘化。1860年开始,“边际学派”在西方经济学界逐渐兴起,他们遵循上古典经济学思想,具有代表性的学者有W.S.Jevons,K.Menger和M.E.Walras使用以往没有加入的“边际”、“均衡”等因素,在具体研究中加深一般资源配置理论的认识。古典经济学理论提出边际递减理论:在某一行业中,当生产者持续使用某种资源时,单位的投入增加并不一直带来收益的增长,它的发展趋势是递减的。从“看不见的手”到“边际理论”,有关集体效益的界定从“单一单位利润最高相加意味社会最优”转向“边际收益相等意味社会资源配置最优”,但经济学家们对于市场机制效率的热情和推崇却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而从边际利差19万方数据 到整体均衡的过程同时也可视为是资源配置效率逐步提高的过程。2.3.2新古典经济学的效率理论20世纪初,人们关注的焦点转移到了垄断、公共物品、外部性及信息不对称等方面,此时以福利主义思想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逐渐兴起。国外关于银行效率问题的研究大多基于新古典经济学,其研究主要方面是银行如何在技术、经济结构、资本相对稀缺等一些阻碍条件下,能够达到经营的高效率。(1)完全竞争和非完全竞争市场理论亚当·斯密指出,市场机制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达到最优。萨缪尔森认为完全竞争(PerfectCompetition)是指“没有一家企业或一位消费者有能力控制整个市场价格。”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市场的资源配置能够实现最优效率,单个企业或整个经济体都恰好落在生产可能性曲线的边界上。他指出不完全竞争(ImperfectCompetition)是指“当买方和卖方足以垄断至少一种商品的价格时的市场。”在此环境下,企业追求高利润,将产品的价格定在成本之上,对于生产者和消费者来说都处于低效率水平,不完全竞争市场下社会具有低效率经济。(2)生产可能性边界理论生产可能性边界理论是由萨缪尔森提出的,他在《微观经济学》中指出,“生产可能性边界(PPF)表示在技术知识和投入数量一定的情况下,一个经济体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社会可以使用的物品和劳务进行不同比例的排列组合从而构成了生产可能性边界。在该曲线以外的各点则是社会不会出现的产品或劳务的组合点,在该曲线以内的各种组合点则是企业的非最优效率的生产点,只有当点位于曲线上时,才是生产有效率。同时,从生产可能性边界理论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位于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点意味着,生产某种商品的数量会是以另一种商品数量为代价。其生产点的选择实际就是对实现效益最大化的生产点选择,从而最大程度的利用资源。(3)帕累托最优理论1906年,意大利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帕累托研究了效率思想,该思想的主要内容是:社会或个人在资源配置时,结果无法通过任何改变使系统中至少一人的情况变得更好,且不损坏他人的利益,那么这个资源配置模式就可称为最优。这一理论提出后,帕巴罗尼(E.Barone)、希克斯(T.R.Hicks)和萨缪尔森(P.A.Samuelson)对它进行进一步研究和论证,帕累托理论得到了逐渐被国外学者接受。萨缪尔森认为,帕累托最优是指资源进行分配时的最好的情况,也是保持的最理想的一种情况,主要指,当可分配的资源能使一种人的状况更好,同时又不会损害另一种人的处境,那么我们就说该种分配实现了帕累托最优,在20万方数据 这种状况下社会资源得到合理有效利用。通常情况下,一旦以下三个条件同时满足,效率就能够达到帕累托最优:第一,最终交易是最优的,及无论在进行怎样的交易都不能是个人的利益增加,即任意两个消费者获得任意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是相同的,并且这时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第二,最终生产是最优的,生产者的生产选择必定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上产。即生产者的产量实现最大化,并任意两厂商的边际技术替代率是相等的。第三,产品的组合生产是最优的,生产者的生产产品的组合必须满足消费者需求,体现消费者的偏好。在此情况下,任意两种商品之间的边际替代率等于任何生产者在这两种商品之间的边际产品转换率。帕累托最优理论是新古典经济学的发展,它具体化了斯密“看不见的手”,进而为政府的介入和干预活动提供了合理的空间——“市场失灵”开始在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很多学者直接将帕累托效率与效率等同起来,可见帕累托最优理论对于效率研究的影响程度之深,它为我们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4)生产函数理论生产函数(ProductionFunction)是指工程技术知识水平一定的情况下,给出投入与所得产出之间的函数关系,可以表示为图标、数理模型或图形。当然,在现实中的生产活动中,生产函数不单体现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也体现企业生产技术的制约。如,若使单位实现成本最小化,首先考虑将生产优化来减少成本,增加产出,还要考虑生产技术的改善。我们将生产函数可以表示为:q=f(x1,x2,...,xn),其中x1,x2,...,xn设定为企业产品流水线生产中,需要投入的n种生产要素,q为产出。该生产函数的涵义是生产要素组合x1,x2,...,xn,在一定的社会生产条件下,q为每一时期对应生产产出。因此,从该函数看出,既定生产技术水平下,可以减少投入增加产出来提高企业利润,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或者可以改进生产技术来实现企业成本最小化。在学术界,劳动力用l表示,资本用k表示,生产函数可以如q=f(l,k)表示。21万方数据 第3章我国商业银行的现状分析和面临的主要问题通过近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商业银行业有了质的飞跃,银行业监管体系重组,银行业经营环境正向适合产业发展的方向好转,产业规模扩大,业务开展更加多样,由此带来的经营效率也有了整体优化的趋势。然而,在显著业绩背后,中国银行业发展也面临一些隐患。3.1我国商业银行市场现状分析现阶段,中国银行业的种类更加多样,有国有商业银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村镇银行、信用合作社及国际金融机构。此外,还有政策性银行虽不以盈利为目的,其在特定的领域内有重要作用。为了彻底改变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效率不高的问题,2002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议对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造。2003年12月,我国政府成立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它扮演作为政府的投资人,对关系重大的行业、企业进行投资,保证国家主要控股,在投资企业拥有话语权。中央汇金公司成立之后对中国建设银行注资试点,中国建设银行上市是在2005年的香港证券交易所,这是我国国有银行的首次股改。至今,中国农业银行和其他股份制银行已基本上市。至此,不算三大政策性银行,我国金融银行体系的改革大体告一段落。至此中国商业银行的综合效率经历了从低谷走向高峰的巨大转变。在人员利用效率方面,银行内部实行现代公司经营机制,完善人员管理结构、业务操作程序,公司治理状况明显改善,提高了工作人员利用效率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在经营效率方面,集约化经营管理的模式可以有效分配营业和人力的资金,如合理分配服务人员和支行网点,对于规模小、间距近、覆盖面窄的网点可以不需要专门的服务人员经营,建立自主服务终端就可以解决;同时在繁华商业区成本高,特别是店面成本,同样我们设立自助终端,这样做对经营效率有利。从风险规避上看,我国商业银行在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给世界金融领域造成不可估量的破坏的时刻,能在独善其身,这说明了我国银行具有良好的风险防控能力。可以这样讲,中国的商业银行体系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资产规模,到资本回报率和风险规避能力,都趋于最优化。然而,在显著业绩背后,中国银行业发展也面临一些隐患。美国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uantitativeEasing4MonetaryPolicy)和欧洲债务危机,冲击着我国银行业。4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在实行零利率或近似零利率政策后,通过购买国债等中长期债券,增加22万方数据 3.1.1资产规模分析通常我们通过总资产度量我国商业银行的规模。图(3.1)列举了商业银行即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等四类商业银行的总资产规模和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总资产规模。5图3.1我国商业银行总资产变化趋势(单位:亿元)从图3.1可以看出我国银行业具有总体规模向上发展的趋势,资产规模正不断壮大。2012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达到133.62万亿元,是2005年的2.6倍。2005-2012年总资产增速最快的是城市商业银行,2012年总资产值是2005年的5.1倍;其次是股份制商业银行,7年间增长了4.3倍;最后是国有商业银行,2012年总资产达到60万亿元,是2005年的1.9倍,占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的44.93%。各类银行总资产的变化趋势是变大的,只是变化程度大小不同而已。基础货币供给,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资金的干预方式,以鼓励开支和借贷,也被简化地形容为间接增印钞票。以日本和美国为例。5数据来源:2005-2012年《中国金融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整理而来。23万方数据 3.1.2市场集中度分析随着我国商业银行规模的不断扩大,其产业集中度却向下发展。本文从总资产规模的角度衡量,如果以CR5来度量产业集中度,即选择每年排名前5位的商业银行,把这5个商业银行的资产加总,再与图3.1中的商业银行总资产相比,就得出我国金融市场的产业集中度。6图3.2商业银行市场集中度变化趋势(单位:亿元%)从图3.2商业银行CR5的变化趋势中,可以看出相对于总资产规模的不断壮大,我国商业银行的产业集中度从2005年到2012年逐年下降。我国商业银行的市场集中度2005年为56.06%,2010年下降到50%以下,2012年底则达到44.93%的水平。3.1.3资产质量分析贷款水平一样的条件下,不良贷款率越高,虽然现实的直接损失不会表现出来,但潜在损失的可能性也会越高,继而影响商业银行利润继而影响资产质量。2012年末,我国银行业不良贷款率的情况:股份制商业银行低至0.7%,城市商业银行为0.8%,国有商业银行降至1.0%,农村商业银行是1.8%,外资银行最少,为0.5%。6数据来源:2005-2012年《中国金融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整理而来。24万方数据 7图3.3三大类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单位:亿元%)(其中,国有RS表示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股份制RS和城市RS同此;国有rate代表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股份制rate和城市rate同此。)图3.3中,我们先看不良贷款的余额的变动趋势,三大类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都呈现逐年降低的趋势,且三者的差距在不断缩小。国有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在2008-2009年大幅降低,由8.05%降落到1.8%,有可能是与同期国有商业银行排除不良资产的处置方式有关。不良贷款余额最高的是国有商业银行,2012年为3095亿元,其次是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有797亿元,城市商业银行最低,只有418.7亿元。同样图3.3中三大类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也都呈现逐年降低的趋势,体现我国金融界的资产质量整体提高。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最高,股份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最低,是因为股份制商业银行用于放贷的资金利用率要比国有商业银行高。2008年之后,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得到明显提升,城市商业银行也经历了2004年不良贷款率骤然提升的过程,但总体来看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明显改善。3.2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问题改革开放近40年,我国金融产业迅猛发展。伴随经济全球化和我国金融体7数据来源:2005-2012年《中国金融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整理而来。25万方数据 制改革,我国金融产业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绩,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面临的越来越激烈的行业竞争、国际竞争。我国商业银行遇到了新的挑战,商业银行自身留存了许多问题,这些我们都得清醒地认识,并妥善地解决。3.2.1存款规模和贷款规模不相匹配一直以来我国商业银行都是把存款规模的大小作为衡量一个银行是否发展良好的重要内容。所有商业银行不论大小都有对应的存款任务,每月末或是季末都会拉开存款大战。2013年7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允许存款利率上浮10%,主要以小银行为主的银行机构上调存款利率,而大型国有行和股份制银行只是上浮了1年期以内的存款利率,对于中长期存款利率则保持不变。但是由于商业银行的不断扩张与竞争的愈演愈烈,其投资业务社会资金的大量需求,以致以中信银行代表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也开始纷纷上调中长期存款利率。2014年年初五大国有银行也已陆续加入存款利率上浮到顶的队伍,拉开存款大战即在官方存款利率基础上浮10%。虽然中国人民银行多次发文要求,员工的福利待遇不得与员工拉存款业绩相关联,但是绝大多数银行出于银行业务发展的考量,仍旧把存款作为立行的第一目标,盲目地揽储,重视存款的基数而忽略贷款的质量。这样做不仅影响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而且会给自己未来的发展带来一些阻力。由于注重吸收存款,给临柜业务人员的工作带来了困扰,同时存款成本率高,大额提现的时有发生,不利于银行的日常管理和资金监管。大额提现会影响银行资金的周转,使得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风险变大。商业银行贷款业务情况与资产质量正方向发展,随着贷款和存款的差额拉大,存款规模和贷款规模不匹配,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随之降低。中小银行的信贷快速增长的数量已经带来了负面影响。国有商业银行拥有丰富的客户资源,而且多与政府存在贷款协议,国有商业银行战略合作对象多为国有企业,这些客户资源中小商业银行很难拥有。五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份额一直保持在市场上的优势地位,拥有的丰富的资本资源,分支机构及服务人员很多,这样的银行服务范围很广,使用比较便利。这样的大环境下,中小商业银行只有开发自身业务优势,吸引很多的用户,比如为单个客户制定的服务或者更为灵活的服务等。3.2.2银行内部风险监管机制不健全我国商业银行资产管理水平较国外银行偏低,面临来自国际金融业的冲击。全球金融危机已经波及到我国,虽然现阶段世界经济环境开始缓慢复苏,但是外部需求可能继续恶化。我国的出口深受国际金融环境的影响,大环境还不明朗,银行带出的资金回流受阻,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升高,意味着资产26万方数据 质量退步。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后,再很短的时间内业务迅速扩展、成倍增加资产规模,给国内银行形成冲击。国际经济体大多采用量化宽松(QE)的货币政策,新兴经济体通膨压力大,资产泡沫化。因为外资银行的企业管理制度先进,我国商业银行的企业管理制度还是低水平阶段,国内银行业面临诸多挑战。为了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提高国际竞争力,我国银行业需要将银行业存在的问题解决好、完善好。我国商业银行的如何进行有效的资本风险管理也是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我国银行业意识到了风险管理上的问题,在这方面也做出了努力,取得了部分成效,如制订防范风险机制、信贷审查制度等。但是这些措施还不完善,防范风险的行业标准存在差异,仍未统一成一套完善的风险管理追责制。现实中,金融机构贷款审查制度往往是摆设,调查活动中走形式,看关系,没有专门测算贷款方的各个方面,同时科学的定量分析不足;往往只管把资金放贷出去,贷后的审查不及时,这些行为都会导致商业银行资产质量降低。同时授信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单一借款人的最大风险承受能力与授信金额不匹配的情况时有发生,经营中资产损失可能性依然较大。有的银行的信贷工作人员缺乏业务职业操守,违规操作,增加操作风险,对银行的信贷资产造成不利影响。3.2.3商业银行经营决策关系不清晰我国政府把银行业改革提上了议事日程,到目前为止,全国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大致上改造完成。截至2012年末,国家股在原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已没有百分百占比,在59%-88%之间;交通银行,在2008年开始,第一大股东由境外投资者持股转为国家持股;其余的股份制银行,例如兴业银行在样本期间内国家持股比重增加了27%。中信银行、华夏银行、招商银行和浦发银行的第一大股东性质为国有法人性质。我国商业银行的产权非常集中,政府掌握银行的话语权,中央汇金公司作为各个商业银行的主要大股东,实际控制着银行,这样讲政府仍旧干预商业银行,不能完全的由市场经济主导。汇金公司对商业银行的注资行为虽然在短期内使得其效率提高,但从长期发展来看中国国有银行没有从根源是解决机制体制问题,也就导致银行效率不能持续提高了,而且这说明国家股在商业银行的经营决策中依然占有着重要的地位。现阶段,中国人民银行仍受制于政府,许多重大的决策都来自于国务院。政府主导中国金融业公共决策程序,中国人民银行多半充当发言人、代管部门的角色,金融市场、商业银行、社会公众在银行公共政策的制定中没有很好地充当参与人的角色用。现代企业产权制度的特点——经营权和所有权两权分离。中国商业银行的管理制度中,经营权和所有权的界限模糊不清,唯一显著的是27万方数据 国家这一最大股东,银行的独立自主经营变成一句空话。国家充当社会经济管理者,也扮演着银行股东的角色;银行在为政府工作服务,两者的产权关系不清晰。我国金融业的体制并非有随着产权改革而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虽然近期商业银行在解决这一问题上做出积极努力,如政企分家,分离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政府掌握了银行的产权,也就掌握了话语权;但是政府拥有权力,却不承担权力带来的风险(当然也不承担收益)。政府的社会角色让其不得不为了维护社会安定,促进经济发展,而做出一些通过调控银行来达到调控宏观经济的行为。做出这样的决定之后,银行的工作人员又会在经营业务时严格参照政府的要求和政策,追求利润最大化成为空话,从而影响银行自身经营效率,随之带来风险。3.2.4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品种单一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迅速增长,但业务范围集中在贷款业务上,品种单一,范围狭窄,非利息收入的比重非常小。简单的服务会把风险集中在单一的业务上面,以前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主要流向了国有企业,国有企业用所贷资金投入生产,生产的周期一般都不短,这样下来国有银行的资本回流供应不足,降低资本质量。而且当时国有银行主要依靠贷款维持企业经营和获取利润,国有企业不能快速地让资本回流到国有商业银行,使得银行资金短缺,流动性不足,甚至出现高息揽储盘活资金的情况;这一情况也提高了银行的资金管理费用,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率。一些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开展的并不理想,也没有中间业务的经营意识。中间业务占从发展品种和范围上来看,为顾客提供中介的传统服务业务仍是银行业务的主流,新兴业务品种——外汇买卖、投资承诺、担保等表外业务却没有大力开展,更何况传统中间业务品种也局限于传统的几种;从地域结构上看,受国际金融环境的影响,我国家如WTO后国际金融产业进入我国,特别是沿海的周边城市深受其影响,该地区的银行业发展速度加快,发展效率提高,远远超越了内陆地区。归纳现阶段我国的银行状况,商业银行工作中心只为存款,业务以信贷服务为主流。28万方数据 第4章我国商业银行X效率评价模型的构建和实证分析在进行银行X效率的实证研究时,必须首先分离得到理论上的最佳前沿效率边界,而对于此边界的估计技术,学术界一直有争议。本文采用参数估计法中的SFA作为研究工具,这主要是基于以下两点考虑:其一,SFA方法可以方便地剥离计算中随机误差项可能造成的潜在影响,清楚得到各个样本单位在不同时期的效率绝对值,并且可以通过对实证结果的统计检验保证对随机误差项的剥离是有效的,本文第四章的回归分析要用到成本效率值并进行统计检验,非参数方法得到的数据并不适合进一步的回归分析。其二,国外研究中非参数方法中的DEA和参数方法中的SFA是应用最多的两种方法,但是国内研究中应用最多的是DEA法,而SFA法应用较少。4.1SFA模型构建SFA方法原理是:最小二乘法估计出各个参数值,通过u项的条件期望考察技术效率值。本文选择SFA模型,是因为与DEA模型相比,实证效率值会因为投入产出数据的差异而不同,并且效率值等于1的时候非常少,一般都非常趋近于1;并且SFA方法采用的指标比较多,考虑到了每个样本的特点,计算结果稳定。4.1.1SFA模型Battese、Coelli在1995年分别提出如下形式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lnyit=xitβi+vit-uiti=1,2,…,nt=1,2,…,t(4.1)4.1式中yit表示第i个样本个体第t期的产出;xit表示第i个样本个体第t期的投入向量;βi表示实证计量的未知参数;2vit是随机误差项,表示统计误差,服从N(0,σ),且独立于uit;uit是非负误差项,表示效率无效性,服从在0处截断的正态分布;对模型的非负误差项uit的估计,可以估计生产者的技术无效程度。n表示模型中样本的总数。模型的y浮动在随机变量exp(xiβi+vi)的上限,随机干扰项vi亦正亦负,因而,随机前沿函数在SFA模型的可确定部分exp(xiβi)上下浮动。技术无效性的存在,导致实际效率与最优效率间的偏差。29万方数据 银行业的典型特点是投入要素和产出要素种类多,采用生产函数进行分析往往顾此失彼,而成本函数能很好地处理这类问题;另外,服务业的产出多是外生的(由需求决定)并且产品不易存储,采用成本函数测算银行业的效率更加合适。为了更加准确、便捷的衡量X效率,研究时要转换原函数,如公式4.2所示:yexp(xv)exp(u)(4.2)iiiii定义企业X效率为企业面临的最低成本与实际成本的比值,用公式表示为:yiTEexp(u)iif(x,)exp(v)(4.3)ii这样看来,已知ui的分布,可以利用TE=E[exp(-ui)]计算出技术效率平均值。当ui=0时,银行的X效率最佳。等式(4.3)中,TEi的取值范围是(0,1];当银行的非负误差项的值无限接近于或者等于1时,企业的X效率就最高。利用这种方法计算出各样本银行的技术效率值却不易。随机误差项和非负误差项两个未知变量的存在,使得参数考量的难度加大。为了能够计算出每个样本点的技术效率,将技术效率定义为TEi=exp[-E(ui/εi)]。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和自身管理的不足,银行实际的生产成本必然大于等于最优的生产成本。银行的X效率就是企业实际成本与最小成本间的距离;若两者相差很多,那么样本的X效率不高,若实际成本和最小成本相差不大,那么银行具有X高效率。投入产出的成本前沿模型的一般表现形式为:C≥f(x1,x2,…,xn;y1,y2,…,ym)(4.4)C代表企业的实际生产成本,公式的另一边f(x1,x2,…,xn;y1,y2,…,ym)是银行理想的生产成本函数,xn表示第n种要素的投入,ym表示银行的第m种产出。在实际计算过程中银行的成本前沿函数如4.5所示,本文选用Cobb-Douglas函数形式。nmlnf(C)0ilnxiilnyjvui1j1(4.5)公式4.5等式的左边是银行实际的生产成本,xi是银行第i种要素的投入指标,yj表示第j中产出指标,v表示随机误差项,u表示非负误差项。SFA方法的计算原理是先计算出样本银行的最低生产成本,然后利用估计成本函数的未知参数得出样本具体的成本函数,再反过来把每个样本的数据带入到投入产出指标中,计算出实际成本。最后一步就是把一开始得到的最低生产成本与实际成本相除,得到的比值就是样本银行的X效率。30万方数据 4.1.2SFA方法的统计检验SFA方法统计检验分两步进行,首先成本函数是否是有效率的,其次检验待估参数的统计显著性,即t值。8检验成本函数是否有效的根本依据就是对变差率γ进行零假设统计检验。2u22vu(4.6)22和表示随机误差项v和非负误差项u的方差,变差率γ的取值在0和vu1之间。变差率γ越趋近于1,表示随机误差项v的影响越小,说明γ由有非负误差项u决定;相反,变差率γ越趋近于0,表示有非负误差项u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说明γ由随机误差项v决定。若变差率γ的值在0和1之间,则说明随机误差项v和非负误差项u共同影响变差率γ。零统计检验过程中,如果零9假设被接受,代表成本非效率项不成立,即成本函数未通过检验。故Coelli(1995)提出最大似然检验,即通过对随机前沿函数的单边似然比,来检验统计量LR的显著性。该方法首先令θ代表随机前沿函数的待估参数向量,受变差率γ=0的约束,检验过程中θ0是θ在变差率γ=0约束下的最大似然估计,θ1是在没有γ约束条件下的最大似然估计。对成本前沿函数的似然比λ=L(θ0)/L(θ1),其中L(θ0)和L(θ1)分别表示上述两个在有或没有约束条件下的似然估计值。我们可以用公式(4.7)表示单边似然比统计量LR:L()0LR2ln2ln(4.7)L()1用随机前沿法检验有效性,并非要求成本前沿函数的所有待估参数向量通过显著性检验。只要变差率γ的零假设检验不被接受,成本前沿函数就通过检验,可以说明样本效率。4.1.2样本变量选择和样本数据说明我们在选择投入产出指标或成本回报指标。由于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非传统特性时,要考虑样本的特殊性,投入向量异于传统生产企业,产出向量非同质性、无形性。学术界对银行投入产出指标的选定具有不同的观点,当前投入8关于该检验方法的详细说明,Battese和Coelli在1993年的文章中有详细说明,参见:GEE.Battese,TJ.Coelli.Astochasticfrontierproductionfunctionincorporatingamodelfortechnicalinefficiencyeffects.WorkingPapersinEconometricsandAppliedStatistics,1993,69.DepartmentofEconometrics.UniversityofNewEngland.92Coelli,T.J.(1995)曾证明,该LR检验统计量渐进服从mixedX分布。在截断正态模型的情况下,如果2LR检验统计量超过临界值X1-2α(n),这意味着可以在100α%的显著性水平拒绝零假设。具体可参见:Coelli,T.J..Estimatorsandhypothesistestsforastochasticfrontierfunction:aMonteCarloanalysis[J].JournalofProductivityAnalysis,1995,6:247-268.31万方数据 产出指标主要有四种方法:生产法、中介法、资产法和用户成本法。之中后两者是前两者衍生出来的。第一种方法认为商业银行是一般性生产企业,投入指标选用人力、经营成本等,产出选用存款、贷款。这种方法排除了通胀的作用,也剔除了利息支出;同时由于不同类型账户对银行运营会带来不同的费用和收益,就会产生差异性结果。第二种中介法看重了银行充当存款者与贷款者中间人的角色,通过存款业务,把收集起来的资金放贷给有资金需求的投资人,从中获取回报。中介法将投入采用利息支出、银行存款、有形资产,产出采用投资、贷款。这种方法比生产法适宜,可它没有把经营风险等因素纳入衡量范围里。第三种资产法是中介法延伸和变形,它的基础是银行资产负债表上的科目,投入采用人力、资本、存款,而产出采用投资和贷款。该方法缺陷表现在没有把商业银行业务服务纳入到投入要素里。最后一种方法以单个金融项目对银行净利润的作用为基础,如果该金融项目带给银行预期净回报,那么这个金融项目就是产出向量;反之,就是投入向量。用户成本法也有不足之处,比如该方法是建立在金融项目数据获取便利的基础上的,但是现有会计核算体系限制,衡量隐含的收益和成本非常不容易,从而该方法难以大范围使用。在综合比较四种方法,结合我国金融业的具体实际,笔者认为资产法能更好的测算中国商业银行的X效率。本文选取了四个投入指标和三个产出指标,投入指标是人员成本、固定资产净值、利息支出以及营业费用,产出指标是税前利润、贷款总额以及存款总额。本文具体的变量设定如表4.1所示。表4.1中国银行业成本效率测度的变量界定与解释变量名称描述投入变量X1利息支出银行的利息支出X2固定资产银行的固定资产净值X3营业费用银行用来发放贷款和进行新的投资的资金,包括各类存款、同业存款、央行借款、借入款项和发行债券等X4人员成本薪酬支出与员工人数的比值产出变量Y1贷款总额各类贷款之和Y2存款总额银行用来发放贷款和进行新的投资的资金,包括各类存款、同业存款、央行借款、借入款项和发行债券等Y3税前利润所得税完税前的利润32万方数据 本文在时间序列上截取了2001-2012年,共12年的数据,选取了中国5家大型国有商业银行、7家具有代表性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样本包含了我国重要的商业银行类型,具体情况如表4.2所示。其实这12年间商业银行经营机制进行改良、不良资产被剥离、管理制度趋于完备、营业网点也进行调整;以及受到国际竞争压力的影响——加入世贸组织后,金融对外开放,外资银行在中国加速发展。这样的环境下我们研究出来的数据经历了银行发展过程,得到的研究结果会更真实体现,得到中国金融业在市场化条件下的运营效率。各家银行公布的年报以及各期《中国金融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是本文样本数据的重要来源。10表4.212家样本银行总体情况序号银行简称产权性质建立时间上市时间前十大股东中的外资银行1工商银行国有1984.12006.10.272农业银行国有1979.22010.7.15渣打银行3中国银行国有1979.32006.7.5三菱东京UFJ银行4建设银行国有1905.62007.9.25美国银行5交通银行国有1986.72007.5.15汇丰银行西班牙对外银行;瑞穗实业6中信银行股份制1987.42007.4.27银行7华夏银行股份制1992.122003.9.12德意志银行8民生银行股份制1996.12000.12.199深发展股份制1987.121991.4.3美国新桥投资集团10招商银行股份制1987.42002.4.911兴业银行股份制1988.62007.2.5恒生银行12浦发银行股份制1992.101999.11.10花旗银行10数据来源:12家银行的官方网站整理而得33万方数据 4.2实证结果及其分析11本文使用效率测度软件Frontier4.1(Coelli,1996),运用最小二乘法和极大似然法估算成本函数,具体结果见下表:表4.3最小二乘法估计的成本函数参数估计值系数β0β1β2β3β4φ1φ2φ3系数值-1.22-0.3824.831.596.533.491.372.920.351.0625.735.455.161.670.962.69T值(**)(**)(**)(*)(**)其中:**表示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t检验;*表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t检验。表4.4极大似然法估计的成本函数参数估计值系数系数值T值β0-2.693.4(**)β10.836.3(**)β20.992.02(**)β30.592.38(**)β40.912.43(**)φ10.552.34(**)φ20.762.18(**)φ30.473.09(**)γ0.9585.64(**)2σ0.154.61(**)LIF83.52LR96.72其中:LIF表示对数似然函数值;γ表示变差率;σ表示技术效率的影响程度。11Frontier4.1是由Coelli于1996年开发的随机前沿模型分析的软件,可以对随机前沿生产函数与成本函数的参数给出最大似然估计。该程序遵循三个步骤:第一阶段得到该函数的最小二乘参数估计值;第二阶段对γ进行网格搜索,参数β(除β0)取最小二乘估计值,u、v或者δ取0值;第三阶段以网格搜索中选定的值作为迭代程序的初始值(应用Davidon-Fletcher-PowellQuasi-Newton方法),得到最终的最大似然估计值。34万方数据 观察表4.3和表4.4,最小二乘法估计成本函数时,得出的系数值会有个别系数(β0、β1、φ2)不显著,但是用极大似然估计方法,模型中所有的参数都T检验显著。这样的实验显著性检验说明极大似然法估计中,个别因素的突变并不会影响效率值,成本函数合理估计了样本的投入和产出。γ通过T值显著性2检验,意味着成本函数的无效率项能够解释随机干扰项,σ也通过T值显著性检验,表明技术效率影响度高。极大似然法估计显示LR=96.7(单边的似然比检验),并且γ=0.95,T值显著性检验通过。实证结果说明SFA模型的误差项具有复杂结构,样本之间的X效率不具有相似性。本文通过Frontiervertion4.1效率测度软件对我国12家商业银行2001-2012年的X效率进行计算,具体结果如表4.5所示:35万方数据 表4.52001-2012年间12家商业银行的X效率值200120022003200420052006工商银行0.81550.83930.85050.85900.88120.8882农业银行0.75120.76560.77440.77960.79930.8061中国银行0.86200.88250.89280.90010.91890.9243建设银行0.83870.85640.86700.87460.91940.9235交通银行0.80520.82770.83890.84940.87590.8831中信银行0.91040.92260.92860.93310.94580.9497华夏银行0.96770.97500.97560.97650.97970.9813民生银行0.95960.96680.96860.96980.97350.9755深发展0.97940.98380.98410.98550.98340.9848招商银行0.97000.97650.97680.97930.97680.9784兴业银行0.76230.77990.78820.79480.81310.8203浦发银行0.80620.82640.83760.84520.85870.8651200720082009201020112012工商银行0.89510.91640.92810.93160.93450.9564农业银行0.81310.81710.85160.85620.86010.8670中国银行0.92940.94300.94480.94770.95000.9532建设银行0.92750.92320.96580.96710.96820.9696交通银行0.89010.90010.92480.92840.93130.9357中信银行0.95350.95940.96670.96870.97020.9733华夏银行0.98290.98510.98870.98940.99000.9905民生银行0.97750.98030.98850.98930.98990.9900深发展0.98620.98710.99050.99110.99160.9907招商银行0.98000.98220.98710.98800.98870.9892兴业银行0.82760.83540.84980.85450.85840.8685浦发银行0.87140.90490.91850.92210.92510.929536万方数据 4.2.1X效率水平分类比较上表4.5显示2001-2012年间12家商业银行的X效率值,表4.6显示2001-2012年间12家样本银行的X效率均值与排序。通过计算可知,2001-2012年12家商业银行的X效率值从0.869上升到0.9511,效率值增加0.0821。观察试验结果我国12家商业银行X效率持续增加,而且商业银行的效率值的差距在逐年缩小。表4.6对12家样本银行的实证效率均值进行排序,深圳发展银行、华夏银行、招商银行和民生银行的排名靠前,其效率均值分别是0.9865、0.9819、0.9811和0.9774,排在后4名的银行是兴业银行、浦发银行、交通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效率均值分别是0.8826、0.8759、0.8211和0.8118。从组织结构角度分析商业银行的X效率,股份制商业银行的X效率值普遍比国有银行的高。表4.62001-2012年间12家样本银行的X效率均值与排序效率值排名银行名称均值效率值排名银行名称均值1深发展0.98657建设银行0.91682华夏银行0.98198工商银行0.89133招商银行0.98119兴业银行0.88264民生银行0.977410浦发银行0.87595中信银行0.948511交通银行0.82116中国银行0.920712农业银行0.8118实际上,自2003年以来,大型国有银行的股份制改造开始逐步实施,不良资产处置加快,资本金得到不断充实,最后引入海外战略投资者改组上市。这些举措使得公司治理逐步完善,全面风险管理理念得到重视,银行信贷结构得到优化,中间业务开始快速发展,服务质量得到提升,盈利能力提高,银行管理水平大大提升,X效率提高。对于股份制商业银行而言,自从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的金融业逐步对外资开放,到2006年底银行业更是全面对外开放,外资银行全面进入中国,股份制银行所面临的竞争环境不断加剧。这促使他们不断向外资银行学习,借鉴外资银行先进的管理理念,改善自身业务经营效率,银行管理水平不断提升,X效率值也逐年提高。所以我国商业银行X效率的总体水平是上升的。但由于历史体制和现实层面的原因,股份制银行的经营效率普遍高于五家大型银行,但是随着国有银行改革的不断推进,两者之间的差距在不断缩小。37万方数据 4.2.2X效率发展趋势比较2001年我国12家商业银行的平均X效率为0.8690,2012年12家商业银行的平均X效率为0.9511,12年间总共上升了0.0821。在2001-2006年期间,12家商业银行的X效率增速很快,在这之后,X效率的增长速度就没有以往那么快了,逐渐接近理想的效率状态。大体上,股份制商业银行的X效率值比国有商业银行高,可是股份制商业银行X效率值增长速度比不上国有商业银行。如2001-2012年期间,中国农业银行的X效率12年期间增长了0.1158,深圳发展银行的X效率12年只上升0.0113,增速明显比中国农业银行慢。这些可以从图4.1和图4.2中看出。图4.12001-2012年12家样本银行平均X效率图图4.212家商业银行2001-2012年X效率趋势图38万方数据 由于多种原因,在相当长时期内,五家大型银行不同程度地存在资产质量差、风险管理薄弱、核心竞争力不强等问题。2003年以来,五家大型银行开始逐步进行制度变革,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财务重组、改善公司治理结构、资本市场上市,对国有商业银行的运行机制和股权结构进行彻底改造,最终完善了公司治理结构,加强了内控机制和风险管理制度建设,服务水平和效益不断提高,组织架构和运营流程持续优化,风险管理体制逐渐健全。如自2004年交通银行与汇丰银行开展战略合作以来,汇丰在公司治理、内部控制等方面给交行提供了很多的技术支撑,帮助开展业务流程再造,促进资金业务发展,加速了交行管理水平的提升。从原来的行政干预色彩浓的国有独资银行,转变为业务运营逐渐市场化的大型商业银行,这个过程中银行效率的提升必然会很大。而股份制银行因为在样本初期即2003年在业务运营上已经相对市场化,有理由认为进一步改善管理提升银行效率的空间相对较小。4.3本章小结本节利用SFA模型分析法,对我国商业银行X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得出近12年来,对整个银行业来说,12家商业银行的X效率增长具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即X效率水平上升的结论。我们可以初步评价一下我国商业银行的效率水平:(1)对单个商业银行来说,在2001至2012年的12年间,以深圳发展银行、华夏银行、招商银行和民生银行为代表的股份制银行X效率水平较高,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交通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这五大国有银行X效率水平较低,尤其农业银行的X效率是最低的。(2)对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比较来看,五大国有银行与其它银行的X效率差异在股份制改革前可见,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三大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革后,X效率有了较大提高,距离大幅缩小,说明了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有效。样本期间内,中国农业银行2012年进行股份制改革,改革成效还未凸显,X效率水平一直处于样本末尾。(3)对整个银行业来说,12家商业银行的X效率增长具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而且银行之间的差异性在缩小;虽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X效率整体上优于国有商业银行,但是国有商业银行在这12年间的X效率增长速度明显快于股份制商业银行。39万方数据 第5章结论与政策建议5.1研究结论本文在对我国上市商业银行效率进行分析时,所采用的方法是随机前沿法,在投入产出指标的选取上,采用了4项投入和3项产出模型,利用FrontierVersion4.1软件测度我国12家商业银行2001年至2012年间的效率值,并根据X效率值对样本银行排序比较。本文所得的结论对于分析商业银行X效率的增长路径存在一定的现实价值。综合本文的研究内容,得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结论:(1)首先重点了解了商业银行效率的一般定义、评价方法和理论基础,其目的是更深入的认识商业银行X效率的内涵与理论依据,为本文的实证分析奠定理论基础。另外,为了分析商业银行X效率的效率,首先介绍规模效率和范围效率作为铺垫,然后从宏观方面了解商业银行X效率,本文采用成本函数分析商业银行X效率。通过对理论知识的深入认识,能够更好的为实证分析奠定相关的理论基础。(2)本文主要从资产规模、市场集中度以及资产质量方面分析我国商业银行的效率现状。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规模分析显示各类银行总资产的变化趋势是变大的,只是各个时期增长的程度不同而已;我国商业银行的市场集中度分析表明我国银行的市场集中度呈逐年下降趋势;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现状分析表明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都呈逐年下降趋势,且三者的差距不断缩小,即资产质量明显改善。(3)我国商业银行在行业竞争和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要解决留存的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存贷款规模不匹配、银行内部风险监管机制不健全、商业银行经营决策关系不明晰和中间业务品种单一等方面。只有真实地认识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问题,才能正确地制定解决方案。(4)本文利用SFA模型分析法,对我国商业银行X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分析得出了一些具体的结论:其一,从宏观上看,我国商业银行的X效率增长具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而且银行之间的差异性在缩小;虽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X效率整体上优于国有商业银行,但是国有商业银行在这12年间的X效率增速明显快于股份制商业银行。其二,从微观上看,12年间以深圳发展银行、华夏银行、招商银行和民生银行为代表的股份制银行X效率水平较高,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交通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这五大国有银行X效率水平较低,尤其农业银行的X效率是最低的。其三,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三大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革后,X效率有了较大提高,与其它银行的X效率差距大幅缩小,说明了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有效。40万方数据 5.2政策建议笔者利用SFA方法测算我国商业银行X效率得知,在X效率方面,我国商业银行趋势是向上的,性质不同(分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两种)的商业银行之间的X效率差异逐年减小,国有商业银行的X效率明显低于股份制商业银行的X效率。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的现实条件,本论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5.2.1转变存贷款的营销策略,建立新型客户关系模式国内外金融业竞争越来越猛,商业银行以前的经营模式已经落后了,如果不改变以往被动经营即客户找自己的模式,其就会被淘汰。现在商业银行应该发展存贷款营销业务,一方面,根据客户需要制定投资策略,设计出合适的营销产品,而不是以高利息为手段吸引存款,或者给员工分派储蓄任务。另一方面,客户是商业银行发展下去的根本资源,管理层应该高度重视客户资源管理,建立客户内部信息表,根据客户的个人需要和投资偏好设计产品,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这样做既可以留住老客户,又吸引新客户。另外,在贷款营销方面,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存在凭借其优势,垄断市场竞争,实行价格战的情况,这种竞争不利于金融业的健康发展。我们要学习国内外相对先进的贷款营销理念,以客户为中心,建立贷款营销策略。寻找目标客户群体也不是盲目开展,要立足与银行本身特色适合的优质客户。当找准目标后,银行的营销人员就要为其提供个性化、优质化和健康化的服务,留住这类优质资源。当然,存贷款营销服务的流程并不只包括交易成立之时,后续的服务也要跟上,时刻跟踪客户情况,如其有短期资金困难,在遵守业务原则的基础上主动帮客户解决问题,这样及时、贴心的服务就会从心理到行动上紧密联系客户,从而构建银行客户互动—依存—发展的新型合作关系。5.2.2分散规避银行经营风险,进一步完善金融监管体制从银行的根本特质来说,它是以一个经营风险的部门,这个部门会根据具体情况的不同,如时间、风险类型等,制定不同的经营策略,然后分散风险,减少风险的发生。国内外各项研究都表明,各国的金融监管部门商业银行的发展既有利又有弊。有利的方面:合理、有效的监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银行的客户,从而在经营中可以实现经济效率。不利的方面,监管部门的监管实在会形成一层壁垒,它的一些规范如在市场准入、业务经营等,会与银行的发展产生相悖,抑制了行业内的有效竞争,现阶段存在的不良竞争就是不利影响。目前我国严格监管商业银行取得了一些成效,比如,行业发展更加规范,有了比较统一、专业的准则。但是其监管比较僵化,银行成立、业务审批十分繁琐,41万方数据 自由化的市场竞争环境并没有形成,这样就会使得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低效率,故而我国必须加快金融监管体制的完善步伐。完善的金融监管体制,可以健全商业银行的法律及法规体系,有效的维护金融秩序、确保公平的竞争,并依法对金融活动中的违法行为进行规劝和罚款,可以有效规范金融市场行为,营造和谐的外部环境。另一方面,对商业银行的监管方式要有针对性,不能统一,每个银行实行不同侧重的监管方式。比如我国引入的外资金融机构,都具有较高的风险管理水平和完善的内控制度,所以对其就要求较高层次的监管。又比如对股份制商业银行其资本具有约束激励的作用,所以其所有者能积极主动的规避风险。最后合规性监管和风险性监管并重,要以风险防范为基础,及早发现国有商业银行存在的风险,并制定适当的监管措施。同时,提高商业银行违规经营的处罚成本,严厉制裁违规行为等各种措施避免各种违反金融监管法律法规的行为。5.2.3合理优化国有银行产权结构,实行银行股权多样化银行的产权结构关系到银行的股东收益和损失,这个利益方面的问题迫切需要解决。银行业需要建立清晰的产权制度,模糊的产权制度只会降低银行产权所有人的主人翁意识,不利于调动他们的管理和生产积极性,从而不能改变商业银行低效率的近况。2010年农业银行成功上市,是我国银行业的产权结构与产权制度根本性的变革的里程碑,至此工、农、中、建四家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完毕。第四章通过实证分析,可以明确看出,我国银行业整体效率进步,但国有银行的效率走势仍旧普遍低于银行也的平均水平,究其原因,虽然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都进行了股改,吸收了大量资本,而且效果明显,但是并不代表着国有商业银行就可以坐枕无忧了,我们不可忽视其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有:汇金公司是国有商业银行主要控股公司,银行经营决策仍然受政府的干预,则国有商业银行没有获得完全的自主经营,难以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适应以市场主导的经济环境,自由竞争,提高经营管理效率;其次,为了能在国有商业银行的不平等竞争下取得生存空间,股份制商业银行采用更加灵活的经济体制,人员管理和日常经营管理都比国有银行略胜一筹;最后,国有商业银行仍然存在着人员管理和日常经营管理的问题,如员工冗杂,业务素质和能力不高等这些问题,降低了国有商业银行效率,但根本问题是国有银行产权结构不完善。本文认为,伴随着产权结构的完善,国有持股比例的降低,我国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代表的效率得以优化。这要求政府对国有商业银行的减少干预行为,使国有银行拥有充分的经营自主权,政府抓宏观经济,而不实际干预银行的日42万方数据 常经营活动。这是对外,对内商业银行应当营造良好的内部管理环境,增强内部控制意识,达到工作人员主人翁意识的目的,不仅让员工可以参与银行的日常经营,而且让商业银行的效率水平得以提高。商业银行效率的提高,可以有效防止由于银行产权主体虚置、经济目标和政治目标相矛盾。外资银行打破行业壁垒,有效进入我国银行体系,主要靠引入海外战略投资者。这种方式可以推动中国商业银行快速发展,使商业银行的资本实力得到提升,同时转变了金融业传统的股权结构。另外,我们应该把民营资本纳入到商业银行资本体系中,共同承担风险,同时享受资本回报。5.2.4加速转变传统中间业务结构,发展创新型金融产品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能以较低成本的资金投入获得较高利润的产出,发达国家把中间业务当成利润的重要源泉。不同于国际情况,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似乎没有发展,业务种类不多。其业务主要就是吸收存款,发放贷款。为了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效率水平,银行需要打破固定思维模式,将工作的重心转移到中间业务经营上来,继续创新中间业务的种类,减少替代效应,把中间业务发展成为公司的新的利润增长点。要开拓中间业务的品种,就要重点强调高附加值的中间业务,如资产管理、理财分析、信息咨询、风险控制等业务。银行开发新业务应以消费者的需求为导向,以银行自身的优势为基础,为客户提供满意的产品的同时又能让自身得到回报。只有这样经营,商业银行才能留住老客户,发展新客户,才能使商业银行获得长期稳定的发展。中间业务的开展也需要信息技术的大力支持,硬件设置是中间业务顺利进行的客观保证。目前,金融创新已经逐渐扩散,并且成为一种常态,它是世界金融市场证券化、经济格局一体化、还有不断革新的计算机通讯技术几方面不断改变的结果。到1996年,美国消费者金融资产中的银行存款比例由20世纪50年代的40%下降为不到20%,取而代之的是养老保险和互助基金,同时这对商业银行的资产与负债业务形成一定的冲击。从而,我们可以看出,是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和商业银行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金融创新的发展。值得注意的是,商业12银行已向综合经营转化,我国已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金融脱媒”现象,因此,商业银行尤其是国有银行为了应对这一冲击就在技术、服务、业务等方面进行了创新。我国金融业的业务结构非常简单,需要开拓新的服务项目,使金融产品的多样化。商业银行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找准自己的定位,资金来源并不限于贷款利息等,机构和业务分工都需要重组。这样才能使商业营业利润最大化,资源配置最优化,经营规模化。12金融脱媒是指在金融管制的情况下,资金供给绕开商业银行体系,直接输送给需求方和融资者,完成资金的体外循环。43万方数据 5.3研究局限与展望世界经济已经联系成了一个整体,中国要走出去,应对国际经济的挑战。商业银行要做好充分准备。对商业银行进行效率研究时要把国际对比于纳入研究中。现阶段,我国学者在商业银行效率国际对比的研究不多,而且没有结论不同,我们把它归因为各国意识形态、宏观形势及经济体制等问题。中国商业银行虽然数量很多,但很多银行还不能提供完整的银行数据,由于数据获取的难度很大,我国学者在研究时选择样本方面会受限。随着我国银行改革的不断深化,银行内部信息披露正趋于完善。有了银行全面数据的提供,我们可以充分研究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及外资银行的效率程度及影响因素,对银行的经营发展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由于作者的能力和实践等限制,本文研究内容还不全面,未来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更深入的研究:(1)所选样本银行有待进一步增加。本文仅以中国12家较大的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为样本,所选银行的数量还不足以涵盖我国所有的商业银行类型。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许多城市商业银行接连上市,未来可以将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商业银行及农村信用社与大型商业银行一起比较,这样有助于全面衡量中国商业银行的效率。(2)我国商业银行的研究也不仅仅局限于国内。未来研究中可以通过对比国际大型商业银行与我国的差距,来改进我国商业银行的管理,提高国际竞争力。(3)模型及方法可以更加多样。本文限于数据获取难易度和作者水平,选择指标相对比较少,所用模型和方法创新度不高。未来可以通过现有方法的比较找到更适合的研究方法,或者探索新的数理模型与研究方法。44万方数据 参考文献[1]Alhadeff,D.MonopolyandCompetitioninBanking[M].Berkeley: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1954.[2]SchweigerI,McgeeJS.Chicagobanking:thestructureandperformanceatbanksandrelatedfinancialinstitutionsinChicagoandotherAreas.JournalofBusinessAmericanBusinessReview[J].1971,60(3):607-613[3]Baumol,WillianJ..JohnPanzarandRobertWilling,Contestablemarketsandthetheoryofindustrystructure[M].SanDego:HarcourtBraceJovanovitch,1982.[4]HunterW.C.,S.GTimme.Technicalchange,organizationalform,andthestructureofbankProduction[J].JoumalofMoney,Credit,andBanking,1986,18(2):152-166.[5]Humphrey,D.B."WhyDoEstimatesofBankScaleEconomiesDiffer?".FederalReserveBankofRichmondEconomicReview[J].1990,49(3):207-213[6]Altunbas,YandMolyneaux,P.,EconomiesofscaleandscopeinEuropeanbanking[J].AppliedEconomics,1996,6(2)363-374.[7]DaiX.DevelopingChina'sCapitalMarketandSpeedingupBankingReform[J].JournalofChineseEconomicandBusinessStudies,2003,(1):129-136.[8]Kodari,JamesandAsgharZardkoohi.Bankcosts,structure,andperformance[J].LexingtonBooks.Massachusetts/Toronto,1987,8(2):15-22.[9]CebenoyanAS,CoopermanES,RegisterCA.firminefficiencyandtheregulatoryclosureofS&Ls:Anempiricalinvestigation[J].ReviewofEconomicsandStatistics,1993,75(3):540-545.[10]Altunbas,Y.E.,L.,Molyneaux,P.,Universalbanks,ownershipandafficiencyastochasticfrontieranalysisoftheGermanbankingmarket[M].DepartmentofEconomics,UniversityofDurham,1994.[11]TengKC.BankscaleandscopeeconomiesinCalifornia.AmericanBusinessReview[J].1999[12]Leibensein,H.AllocativeefficiencyVS“X-efficiency”[J].AmericanEconomicReview,1996,56(3),392-415[13]于良春,鞠源.垄断与竞争:中国银行业的改革和发展[J].经济研究,1999(8):48-57.[14]赵旭.国有银行效率的实证分析[J].经济科学,2000(6).[15]徐传谌,郑贵廷,齐树天.我国商业银行规模经济问题与金融改革策略透析[J].经济研究,2002(10):22-30.[16]刘宗华.中国商业银行规模经济的实证检验[J].统计研究,2003(11):13-18[17]刘宗华、邹新月.中国银行业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基于广义超越对数成本函数的检验[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10):5-11[18]杜莉、王锋.中国商业银行范围经济状态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02(10):59-64[19]王聪.中国商业银行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3(10):56-63[20]吕素香.金融业范围经济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4(7):37-39.45万方数据 [21]王聪,邹朋飞.中国商业银行效率结构与改革策略探讨[J].金融研究,2004,3:58-65[22]王聪,谭政勋.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结构研究[J].经济研究,2007(7).[23]BergenA.N.,Humphrey,DB.Thedominanceofinefficienciesoverscaleandproductmixeconomiesinbanking[J].JournalofMonetaryEconomics,1991,28(2):116-148.[24]BergerAN,andHumphreyDB.efficiencyoffinancialinstitutions:internationalsuveyanddirectionsforfutureresearch[J].Journalofoptionalresearch,1997,98(2):175-212.[25]H.SemihYildirim,GeorgeC.Philippatos.Efficiencyofbanks:recentevidencefromthetransitioneconomiesofEurope,1993-2000[J].TheEuropeanJournalofFinance,2007,13(2):123-143.[26]AbhimanDas,SaibalGhosh.Financialderegulationandprofitefficiency:anonparametricanalysisofIndianbanks[J].JournalofEconomicsandBusiness,2009,61:509-528.[27]赵旭,凌亢.国有银行效率决定因素实证分析[J].统计研究,2000(8):12-15.[28]朱南,卓贤,董屹.关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效率的实证分析与改革策略[J].管理世界,2004(2):18-26.[29]易会满.中国商业银行效率实证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7(1):15-17.[30]柯孔林,冯宗宪.我国商业银行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8(1):10-16.[31]]陈晞,叶宇.2007年-2009年中小银行跨区域经营效率与影响因素分析[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1(1):51-53.[32]任哲,邵荣平.收入结构、经营风险及多元化选择:解析78家商业银行[J].财政金融2012(09):64-70.[33]]RanganN.,RGrabowski,H.Y.Aly,C.Pasurka.ThetechnicalefficiencyofU.S.bank[J].EconomicsLetters,1988,28(2):166-179[34]H.SemihYildirim,GeorgeC.Philippatos.Efficiencyofbanks:recentevidencefromthetransitioneconomiesofEurope,1993-2000[J].TheEuropeanJournalofFinance,2007,13(2):123-143.[35]KarligashA.Kenjegalieva,RichardSimper,ThomasGWeyman-Jones.Efficiencyoftransitionbanks:inter-countrybankingindustrytrends[J].AppliedFinancialEconomics,2009,19:1531-1546.[36]Hughes,J.P.,L.J.Mester.Aqualityandrisk-adjustedcostfunctionforbanks:evidenceonthe"too-big-to-fail"doctrine[J].JournalofProductivityAnalysis,1993,4:293-315.[37]Pastor,J.M..EfficiencyandriskmanagementinSpanishBanking:amethodtodecomposerisk[J].AppliedFinancialEconomics,1999,9:371-384.[38]DeYoung,J.PHughes,Choon-GeolMoon.Efficientrisk-takingandregulatorycovenantenforcementinaderegulatedbankingindustry[J].JournalofEconomicsandBusiness,2001,53:255-282.[39]Yung-HoChiu,Yu-ChuanChen.TheanalysisofTaiwanesebankefficiency:incorporatingbothexternalenvironmentriskandinternalrisk[J].EconomicModelling,2009,26:456-463.[40]ASCamanho,RGDyson.Efficiency,size,benchmarksandtargetsforbankbranches:anapplicationofdataenvelopmentanalysis[J].JournaloftheOperationalResearchSociety,1999,50:903-915.46万方数据 [41]ASCamanho,RGDyson.Costefficiency,productionandvalue-addedmodelsintheanalysisofbankbranchperformance[J].JournaloftheOperationalResearchSociety,2005,56:483-494.[42]Quey-JenYeh.Theapplicationofdataenvelopmentanalysisinconjunctionwithfinancialratiosforbankperformanceevaluation[J].JournaloftheOperationalResearchSociety,1996,47:980-988.[43]钱蓁.中国商业银行的效率研究-SFA方法分析[J].南京社会科学,2003(1):41-46[44]王聪,谭政勋.基于改进DEA的商业银行效率动态变化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6,(12):275-277.[45]Jin-LiHu,Wei-KaiChu,XiaolingHu,Chih-YuanLee.OperationalenvironmentadjustednationwidebankefficiencyinChina[J].JournalofManagementResearch,2009,9(3):142-158.[46]李文华,王自锋.两岸商业银行效率的DEA比较分析[J].经济经纬,2011(6):141-145.[47]仲深,王春宇.中国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DEA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J].技术经济,2012(1):101-106.[48]曹杰.业务多元化经营对商业银行运行效率的影响分析[J].经济论坛,2012(01):92-97.[49]徐辉,李建.中国银行业成本效率实证研究(1999-2010)——基于SFA测度方法的运用[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报),2013(6):75-8347万方数据 致谢匆忙中写完了这篇硕士毕业论文,研究生学习生涯即将结束。回首过去的三年,收获了太多感动和感激,不是些许简单的文字所能承载的。论文即将完成之时,感慨万千,喜悦中略带一丝伤感,满足中仍有点点遗憾。在此诚挚地感谢恩师李勇辉教授对我的倾力指导。本文从题目选取、开题审议、撰写修改、几经完善到最终定稿,自始至终都倾注了李老师的心血,正是李老师的悉心指导、帮助和不断的督促,方能使我如期完成学业。李老师严谨治学的态度,宽容大度的情怀,清正为人的作风将时刻影响并鞭策着我日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丝毫不敢有半点懈怠。诚挚地感谢师母吴朝霞老师一直以来对我的关心与帮助;感谢郭新华教授、彭中文副教授对我论文的指点以及建议;感谢刘长庚教授、楚尔鸣教授、陈赤平教授以及商学院所有师长的无私教诲和帮助。诚挚地感谢陈海英师姐、乔一飞师兄、黄玉梅师姐、梁迟霞、龙小琴、谭聪等兄弟姐妹,和大家一起交流学习心得我受益匪浅。诚挚地感谢好朋友曹杜鹃在我完成论文过程中给予精神和学术上的支持。诚挚地感谢才子师兄对我论文的指导,对我的疑问尽力解答,一直鼓励我。诚挚地感谢我的好朋友刘珊、龙彦文、张聪等人,我的死党张明、张腾、朱琼琼等人,是他们充实了我研究生三年学习生涯的生活,我们相互扶持,相互学习,疲惫中有欢乐。诚挚地感谢我的亲人们,在我迷茫和无助时他们的鼓励和安慰是我最大的快乐,正是有了他们做我坚强的后盾,我才有勇往直前的坚定!郭君艳2014年5月27日于湘潭大学研究生楼48万方数据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1]郭君艳,刘珊.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发展研究[J].商情,2013(6):10.[2]郭君艳.基于SFA方法的商业银行X效率研究[J].中国外资,2013(12):25-26.49万方数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