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早期自尊的行为观察研究 张

儿童早期自尊的行为观察研究 张

ID:34663428

大小:401.43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3-08

儿童早期自尊的行为观察研究  张_第1页
儿童早期自尊的行为观察研究  张_第2页
儿童早期自尊的行为观察研究  张_第3页
儿童早期自尊的行为观察研究  张_第4页
儿童早期自尊的行为观察研究  张_第5页
资源描述:

《儿童早期自尊的行为观察研究 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心理与行为研究2010,8(2):81~87StudiesofPsychologyandBehavior儿童早期自尊的行为观察研究*刘双张向葵(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儿童发展研究中心,长春130024)摘要以自尊情感模型为理论起点,采用行为事件取样法,对58名1.5~4岁婴幼儿的掌控感和归属感事件进行系统观察。结果表明:早期掌控感源于以动作为基础的掌控行为,包括掌控自我、掌控外物和掌控他人。而归属感一方面源于儿童以不同的行为方式寻求归属,即主动归属感;另一方面源于不同情境下成人的行为使儿童获得了归属,即被动归属感。掌控感和归属感事件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减少,反映了个

2、体自尊的早期形态。关键词婴幼儿,自尊,掌控感,归属感,行为事件。分类号B844.1价,却会提升儿童的自尊。而归属感(senseof1问题提出belongingness)是指一个人被无条件地喜欢、接纳自尊作为自我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个体或尊重的感觉,起源于社会交往经验。它不需要任人格的基础和核心。自詹姆斯首次从心理学角度提何特定的品质或原因,而只取决于这个人是谁。归出自尊(self-esteem)概念后[1]属感给人的生活尤其是年幼的婴幼儿提供了安全的,自尊便因其对人类社会生活和个体精神生活的独特作用而倍受心理基石,让人感到无论发生什么事,他们都会受到接学家的关注[

3、2]纳和尊重。20世纪5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儿童心理学研究指出,自尊形成于[3,4]在论述“无条件积极接纳”时,也强调了自尊的这3-4岁,但是3岁前自尊怎样酝酿形成,也即自尊起源问题却很少有人问津。个方面[6]。但归属感与反映性评价是不同的,反映Brown在其著作中用三种模型(情感模型、认性评价是个体有意识地知觉到他人如何看待自己进知模型和社会学模型)来阐述自尊的性质和起源。而影响自我知觉和评价,例如意识到别人认为我们其中,情感模型解释了早期自尊[5]幽默,我们也可能认为自己幽默。但归属感不是发。该模型假设,自尊在儿童早期以掌控感和归属感为标志。其中,生在意识

4、水平,而是一种直觉化的被爱的感觉以及掌控感(senseofmastery)是指个体能够对周围世由此带来的安全感和满足感[5]。界施加影响的感觉,它不一定需要太大范围,而可从Brown的自尊情感模型可以看出,自尊在生能只是生活中的细小层面,反映的是一种个人化特命早期是有酝酿和萌芽过程的,只是来源与成人不征。这种感觉不同于能力感或胜任感,掌控感是过同。它源于儿童早期掌控行为带来的掌控感及抚养程取向的,是专心做一件事或努力克服困难过程中者的喜爱与接纳带给他们的归属感。Jeanne等利用获得的感觉和体验,是一种由操纵和控制过程带来家庭自然观察法从自尊起源的角度研究了母亲、兄的

5、能动感和愉悦感。而能力感或胜任感是在认知评弟姐妹、研究对象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对婴儿归属价基础上产生的,基于对是否擅长做某事的判断,感的影响[7]。但是国内关于自尊起源、自尊早期表而这种评价判断是结果取向的[5]现等方面的实证研究尚不多见。所以,本研究试图。例如儿童玩橡皮泥时,挤捏的动作、橡皮泥在手指间变化的感觉和以自尊情感模型为理论基础,通过自然观察法对婴体验就会给儿童带来一种高度的愉悦感,这就是一幼儿获得早期掌控感和归属感的事件、行为、情感种掌控感,它不源于“我是橡皮泥高手”的自我评表现及发展规律进行初步的实证探索,为了解儿童收稿日期:2009-11-17*本研究得

6、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08JAXLX002)、东北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NENU-SKB2007002)和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GH150934)的资助。作者简介:刘双,女,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生。通讯作者:张向葵,女,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儿童发展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Email:zhangxiangkui@hotmail.com。8182心理与行为研究第8卷自尊起源及早期表现提供第一手资料。及外界反馈等。观察者定期讨论,对临时发现的问题和困惑进行交流,最后达成一致意见。2研究方法2.3观察者信度2.1被试利用

7、观察者一致性评估观察记录的信度。每班在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随机选取1.5~4岁选取一天的事件记录,计算两名观察者的观察一致儿童58名,基本情况见表1。率[相同事件数/(相同事件数+不同事件数)][8]分别为:89.6%、90.8%、90.5%。最后确定事件数量表1观察对象基本情况为两名观察者记录的相同事件数量。性别年龄组平均年龄年龄范围男女3结果与分析宝宝班8111岁8月1岁6月~1岁9月3.1预备观察结果小班1092岁9月2岁4月~2岁11月3.1.1操作定义中班10103岁6月3岁~4岁2月掌控感事件:儿童自身做出的行为动作或发出的声音信号引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