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近代中日教育改革的成败原因浅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近代中日教育改革的成败原因浅析赵颂尧‘一,两个华本上处于相同发展阶段的东方国家-,十九世纪户期中国和日本先后遭一,。,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入侵并被迫开国为了摆脱民族危亡的厄运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中日两国都开始了改革教育改草即为其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经过半个世纪的努力,“,”,、日本不仅实现了邑无不学之户家无不学之人的既定目标而且形成了初等、,!,中学高等三级配套的庞大的实业教育网实现了人才丁J自给和科学技术教育的自主,使,从而大大加速了日本学习西方的步伐日本用了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就走完了西方资本主l讨两一百年才完成的资本主义近代化列途程。而卜)一时期的中国,义国家差
2、不多历一,,,尽管也开设了外语学校和新式学堂派遣了留学生出国深造甚至废除丁科举制度注一立一,、了全国统的新学制和系统的学校制度但却始终未能根本改变中国教育落后文盲充斥、人才遗乏的局面,从而影响了资本主义近代化目标的实现。,。近代中日教育改革迥然不同的结局是由下述因素造成的,。首先是中日两国统治集团对教育重视程度不同汗本明治政议一连立,即把教育改革作为重要议题提到日程上。1868年《王政复古大.“”。、,号令》中便有登用人才乃是第一急分的内容明治时期四思想家政治家无一不一。:“把教育置于崇高地位维新三杰之一的木户孝允在1869年的一份建议书中即指出取,,。”舍文明各国
3、之规则渐次振兴全国之学校⋯⋯实乃今口(政府)一大急务¹1871年:“,他在考察欧美期间写给国内的信中说吾人今日之开化非真正之开化为防十年后-之,,弊病唯在于兴办真正之学校⋯⋯确立⋯⋯牢不可破的国基者唯在于人而期望人才,”。,,千载相继无穷者唯在真正之教育º明治开国政治家深深懂得任何落后的民族民智未开的国家,。“”,都是难以进入近代社会的所以他们始终把教育视为国家之大本一。,,把重视教育确定为根本国策明治维新的各项改革无论就其兴草之频繁法令规章制,。,度颁发之多其他任何改革都无法同教育改革相比拟从1870一一1896年明治政府颁,。,发的重要政策法令甲有关教育改革的即
4、占了大部分而且尽管明治政权面临着百事。一,,,186913,待举的局面财政十分拮据但对投资教育却毫不吝惜据统计一一77年jl平,、。,文部省的累计开支约占日本政府累计开支的7%高于内务大藏等省»此后随,,在18851900,着经济的发展教育经费不断增加一一年的短短巧年中日本初等教育经。费即增加了80%明治政府由于十分注意很据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木的进步以及国家和社会的需一47一,、,,要不断地适时地改革教育制度和体制克服旧制度的弊端从而使教育始终走在社,也,会改革的前面从而使整个民族的素养和科技水平不断提高为日本经济走在世界前列扫‘下了坚实基础。中国的情况。,则不
5、然鸦片战争后一个相当长的时间清政府当局丝毫没有意识到教·,以致在开国二十多年后,才有一部分比较清醒的封建官僚一一洋务派,育需要改革提“”。“”,“”“”出兴西学的口号而他们所谓的西学也仅仅限于西文(外国语文)和西艺,”(西方科技)而且强调必须在以中国封建主义的t’I日学为主体的前提下学习西文西。,,艺此后尽管无数志士仁人通过种种途径力陈改革旧教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且提,。出了教育改革的种种方案但并未引起当局重视正式把教育改革提上最高当局议事日,是戊戌。,程的变法可惜戊戌变法象瞬息即逝的流星一样以失败告终多数教育改革的。“”,、措施都未来得及实施清未新政虽是最高统治集团
6、的决策但关于废止科举制定,,而只是由于各方面的压力不得不敷衍塞学制的举措并非表明清朝当局对教育的重视,“,,,责而已所以所谓新学制只是以貌不以心新以浮不以实新以外不以内新以伪不。”,“,”。以真新结果是学校一变名之科举而新学亦变质之八股½资产阶级革命派虽有志于对,旧教育制度实行改革但辛亥革命后建立起来的革命政权很快即为北洋军。,阀取代北洋军阀当然不容许可能危及其统治的任何改革所以教育改革的多数成果便。随着民国的瓦解而被迅速埋葬可见,,,而清王朝统治下的近代中国的教育改革并非出自统治集团的自觉意识是。、、,被动应付的产物包括清政府北洋政府国民党政府在内的近代中国的统治
7、阶级都,是腐朽反动的生产关系的代表者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反对者和半殖民地半封建制度的维护者,,他们不愿也不屑他们所关心的只是自己政权的稳固与政治地位的牢靠与否“吃力”,,对不讨好的教育倾力更不愿对不能给自己直接带来好处的教育大量投资他。、们的阶级本性决定了他们只能实行愚民政策这正是造成中国近代教育改革失败近代。教育不发达的最根本的原因,。其次是两国教育改革的历史前提不同教育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各方面的协调和配套。正如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的开展,经济,、,体制的改革就难以进行一样不进行真正的政治经济的改革教育改革也是难以开展或难以深入的。日本的教育改革是随着明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