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4632760
大小:33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08
《中药缓释制剂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万方数据2003年7月第25卷第7期中成药ChineseTraditionalPatentMedieineJuly,2003V01.25No.7中药缓释制剂的研究马建民,李宏,王东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5医院药剂科辽宁锦州市121001)关键词:中药;缓释制剂;药剂学中图分类号:R94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1528(2003)07—0581—02缓释制剂属于制剂发展的第三代。西药在缓释制剂的研究方面已臻成熟,一些药物在临床上取得了很好的疗效。而中药在缓释制剂的研究与之相比。就显得有些滞后。本文以近
2、几年来中药缓释制剂研究文献为基础,对中药缓释制剂的开发进行总结和提出构想,以期促进中药缓释制剂更快地发展。1发展概况及分析1.1缓释制剂的特点与类型传统剂型,大多数的释药过程均按一级动力学进行,其药物的血药浓度有可能低于最低有效血药浓度和在治疗浓度内维持时间短的缺点。为达到治疗目的和降低副作用常采取多次服药方式,这样使得患者服药的依从性下降。缓释制剂正是克服了传统制剂的不足,提供了平稳、持久的血药浓度。祖国医学中对丸剂有“丸者缓也,舒缓而治之⋯⋯”的记载(李果,1180~1251)。可见我国古代医药家早已认识到并
3、应用了药剂学方法,来达到平稳持久疗效的目的。缓释制剂中,口服缓释制剂有骨架型片剂、微丸包衣膜缓释片、激光渗透泵、复合颗粒胶囊、片芯胶囊、胃内滞留片(胶囊)、控释混悬剂等:外用缓释制剂有眼用治疗系统、口腔粘贴片(膜)、宫内给药器、透皮给药系统等:注射缓释制剂有水混悬剂、前体药物、微囊、微球、微粒、乳剂、油溶液、脂制体、纳米粒等。检索1994年至今已报道的中药缓释制剂的研究文章,其中包括El服有雷公藤缓释片[13]、大黄控释片【4]、左金缓释胶囊[5
4、、葛根黄酮胶囊‘6
5、、小金丹漂浮胶囊[71、胃幽净漂浮片[81;外
6、用有冰片121腔贴片[91、丹皮酚磷脂复合物体外透皮[10。、丹皮酚复乳型凝胶【11】、丹参凝胶【12-13];注射剂有苦参1素白蛋白微球‘14】、白及微球‘151、草乌白蛋白微球【1引、川芎嗪微球[1川、绞股蓝皂苷微球[18l、去氢骆驼蓬碱注射用乳剂【19]。虽然文献不多,但是可以感到中药缓释制剂己受到人们的重视。1.2缓释制剂的设计缓释制剂的设计研究一般按图1心0J的几个阶段进行。其中,基础文献的收集综合对设计最为重要,应考虑到药物的临床药学特性、药物的生物药剂学特征、药物吸收部位的特异性、肝脏的首过效应、制
7、剂的消化道动态等。中药缓释制剂设计则存在几个不同点:①选题难。确定哪些中药材或方剂应该或适宜改成缓释制剂没有可靠依据,盲目性大:②基础资料的收集难。由于中药成分复杂,基础资料必然多,收集工作量大,但也可能有些资料(如药效学、药动学)不易收集:③大部分中药一次剂量大。在开发缓释制剂时提取精制的难度大;④由于活性成分不确定,血药浓度、生物利用度测定和评价困难。以上都为中药缓释制剂的设计增添了困难。图1分析现有的中药缓释制剂研究的文献,从缓释制剂的选择病种来看,依次为抗肿瘤、抗癌药物【7】[14-16][19],抗菌、
8、抗炎药物[1]【4】【8-1州,心血管药物【6】[12儿17]【18]胃药‘51等。与西药相比无差异。从药物看。多选择中药中有效单体或有效部位或单味药。从应用技术看,已应用了微球技术等,不但达到了缓释效果,还起到了靶向的作用。从研究程度看主要集中在制备工艺和体外释药上,临床观察仅见二篇[1-2],尚未见体内生物药剂学如体内释药特性、生物利用度、药物代谢动力学过程的研究。收稿日期:2002—4.20作者简介:马建民(1977~),男。北京房山人,药师,从事医院药剂工作。电话:0416.4168880—48456。5
9、81万方数据2003年7月第25卷第7期中成药ChingeTraditionalPatentMedicineJuly,2003V01.25NO.7图2鉴于中药研究的现状,笔者认为中药缓释制剂研制设计,应以药效研究为主。其研制过程可参考图2。①资料的收集:收集处方中各味中药的药化研究、药理研究等资料,以确定活性成分或指标成分,为下步的提取精制提供依据。由于缓释制剂把分几次服用变成一次服用。对其毒性研究资料也应特别关注。收集现有剂型对药效的影响,为开发成缓释制剂提供参考;②提取精制:应对中药处方进行提取精制,去除无效
10、成分,减少制剂体积。而且便于缓释制剂的成型;③缓释部分的试制:由于经过了提取精制,使得l=}=I药处方量相对减少,因此本步完全可以应用正交试验,按西药缓释制剂制备方法进行制备中药缓释制剂;④溶出试验:与原制剂相当量对比,依据指标成分或活性成分考察缓释制剂的缓释效果,并结合药效试验,优化出最佳工艺;⑤缓释和速释部分的确定:由于中药大部分剂型本身都有一定缓释作用,且中药发挥疗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