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应型刑事司法初论

回应型刑事司法初论

ID:34627559

大小:5.25 MB

页数:250页

时间:2019-03-08

回应型刑事司法初论_第1页
回应型刑事司法初论_第2页
回应型刑事司法初论_第3页
回应型刑事司法初论_第4页
回应型刑事司法初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回应型刑事司法初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题目:回应型刑事司法初论姓名:林志毅学号:10929838院系:法学院专业:诉讼法学研究方向:刑事诉讼法导师姓名:汪建成教授二○一三年七月摘要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诺内特和塞尔兹尼克教授提出了回应型法理论,80年末德国托依布纳教授发展了该理论,提出反身型法理论。回应型法理论将现代法律分为三种类型或发展阶段:压制型法、自治型法和回应型法,每种类型的法律各自具备不同的特征,但是又存在某种继承关系。回应型法理论的主要贡献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整合了传统法理学的理论成果。第二,拉近了法律与社会生活的距离。第三,发现了自治型法或法治的不足

2、。第四,综合了法律发展的历史成就。通过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回应型法包括三个价值面向:对内面向、中间面向和对外面向。对内面向要求法律必须是由具备特定逻辑结构(法律事实与法律后果)组成的规则体系。对外面向要求法律必须解决社会问题,法律不是为了存在而存在。中间面向要求必须有相应的机制表明法律实施的过程超脱于外在社会子系统和司法人员。对内面向是前提,对外面向是根本,中间面向是关键。这三个价值面向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回应型法体现了法律公共性的最新要求,也表达了人们的普遍期待。由于具体历史条件的不同,回应型法的中国模式也有别于美国模式和德国模式。将回应型法理论运

3、用到刑事司法领域,即形成回应型刑事司法理论。从应然上看,回应型刑事司法的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第一,它要解决的问题不限于刑事责任;第二,参与解决问题的主体并不限于控辩裁三方;第三,解决问题回应的范围不限于事实和法律;第四,解决问题的层次不满足于形式回应;第五,回应程序呈现多样性。同时,从实现机制上看,其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以刑事责任为核心附带相关问题解决,以三角结构为基架吸纳多方主体,以法律和事实为基准融合情理,以形式回应为前提推向实质回应,以程序为依托走向公平正义。在现实条件下,回应型刑事司法的中国化存在必要性和可行性两个方面的正当性根据,前

4、者包括理论研究需要、树立司法权威需要、司法改革需要、建设和谐社会需要、认识“中国特色”问题需要、中国社会现实需要等,后者包括政治基础、宪法基础、思想基础、刑事实体法理论基础和刑事程序法理论基础等。I以回应型法的价值面向为基础,结合回应型刑事司法的基本内容可以发现,回应型刑事司法理论至少具有以下两大功能:解释功能和诊断功能。通过这两大功能,可以进一步认识一些“中国特色”的刑事司法原则、制度和实践,同时还可以发现中国刑事司法制度整体上存在的问题,比如,对外面向实现上,重职权轻权利;对内面向上,重实体法律合理性轻程序法律合理性,重法律后果轻事实基础;超脱外在

5、系统上,政治系统影响根深蒂固,其他系统值得警惕;超脱司法人员上,权力制约为主,权利制约为辅。运用回应型刑事司法理论,可以对中国刑事司法制度和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或者争议作出合理的解释或者具有说服力的论述,本文选取了立案制度、逮捕制度、刑事和解制度和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分别进行了分析说明。比如,立案条件与立案标准问题、羁押理由与羁押事实问题、刑事和解制度正式确立及其争议问题、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正式确立及其争议问题等等。关键词:刑事司法回应性IIOnResponsiveCriminalJusticeAbstractResponsivelawtheorywasp

6、roposedbyAmericanprofessorNonetandprofessorSelznickattheendof1970s.ThenithasbeenevolvedintoreflexiveonebyprofessorGuntherTeubnerinGermany.Accordingtothetheoryofresponsivelaw,therearethreekindsoflawinmodernsocietychronologically:repressivelaw,autonomouslaw,andresponsivelaw.Eachon

7、edistinguishesfromtheothers,howevertherearesomeinheritancerelationshipsamongthematthesametime.Theachievementsofresponsivelawtheorycouldbesummarizedasfollows:(1)integratingthetheoreticalachievementsoftraditionaljurisprudence;(2)shorteningthedistancebetweenlawandsociallife;(3)disc

8、overyingthedefectsofautonomouslaw;(4)synthesizi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