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史变文与辞赋关系浅析

讲史变文与辞赋关系浅析

ID:34622730

大小:476.24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9-03-08

讲史变文与辞赋关系浅析_第1页
讲史变文与辞赋关系浅析_第2页
讲史变文与辞赋关系浅析_第3页
讲史变文与辞赋关系浅析_第4页
讲史变文与辞赋关系浅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讲史变文与辞赋关系浅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通識教育學報第九期第33至52頁2006年6月中國醫藥大學通識教育中心講史變文與賦體關係淺探林榮森逢甲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候選人中國醫藥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講師摘要敦煌變文自出土以來,已成為學界新寵,相關之學術論述亦已斐然可觀,其中於講經變文起源這一議題上,已有學者研究發現與俗賦關係密切,是以,講史變文自亦難脫與賦之血緣關係。事實上,賦源於口語文學,因而造就了賦體特有的文學形式,其與講史變文的口語特徵如出一轍。講史變文既然在體式上受賦體沾溉,則其主題思想及表現手法自然也有向賦體取法的可能,因此,本文擬就前述幾個面向,將講史變文與賦進行聯繫

2、,找出其相關處,並予論證,俾為講史變文之賦體血統作更清楚交代。關鍵詞:變文、講史變文、賦、俗賦、賦體34講史變文與賦體關係淺探一、前言講史變文乃敦煌文學的產物。敦煌變文依其題材可分為佛教經典與史傳故1事兩大類,其中史傳故事類即是講史變文。依謝師海平之見,講史變文主要以“演述歷史或傳說人物事蹟,而與佛教無深切關係者",他在《講史性之變文研究》中說“講史變文之內容,包涵甚廣,其主題人物有見於史冊者,如舜、伍子胥、王陵、季布、李陵、王昭君等是;有未見於正史,而為傳記稗官所述者,如孟姜女、董永等是;又有屬於當時事蹟,而以變文形式為之宣揚者,如張

3、義潮、張淮深等是"。可見,在敦煌變文中,凡不屬於佛教性質者,均可歸2入講史性變玘文。根據許多專家學者研究顯示,敦煌變文有若干基因來自賦體,其中有關講經變文與俗賦關係的部分,在簡師宗梧〈俗賦與講經變文關係之考察〉一文中,已有詳細的論述,而講經變文與講史變文除題材內容相異外,其在文體形式、篇章結構、句法組織,乃至表現手法等方面,大抵相似,因此,設若講經變文與賦體關係密切,則講史變文與賦體自亦脫離不了干係。經筆者初步搜閱相關資料發現,講史變文不僅在表現形式上深受賦體薰染,其主題思想及表現手法亦與賦體頗有暗合之處。因此,本文擬就兩者在形式及內涵

4、上之性質、特徵,尋繹出講史性變文究竟如何受賦體沾溉?俾進一步廓清兩者之血緣關係。二、講史變文與賦體之主題思想遙相呼應講史變文之主題思想,固然來自多方面,然經初步觀察,約有三項與古代賦體之主題思想遙相呼應。(一)忠君體國(二)英雄主題(三)孝道精神。首先,忠君體國方面,如〈王昭君變文〉,在敘述昭君不幸命運時,突出的是其眷戀家國的赤子之心,文中有言:昭君一度登千山,千迴下淚,慈母只今何在?君王不見追來。當嫁單于,1林師聰明《敦煌俗文學研究》中謂:「變文的題材來源,約有二大類;一為佛教經典,一為史傳故事。取材於佛教經典者,或按照佛經經文,先作

5、通俗講師,再用唱詞解釋;或講釋迦牟尼太子出家成佛的故事,或講佛弟子與佛教故事。至於取材於史傳故事者,或為正史所載,或為民間傳說,故其內容多敘述前代豪傑、美人及當時敦煌地區的英雄人物」。私立東吳大學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一九八四年七月初版,P89。2謝師海平《講史性之變文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研所碩士論文,一九七三年,P1。通識教育學報第九期35誰望喜樂!良由畫匠,捉妾陵持,遂使望斷黃沙,悲連紫塞,長辭赤縣,永別神州。虞舜妻賢,啼能變竹; 良(杞梁)婦聖,哭裂長城。乃可恨3積如山,愁盈若海。王昭君的家國之思,成為其悲劇命運的核心內容。〈

6、王昭君變文〉題材主要來自歷史記載及民間傳說,但有關他出塞後的真相則出現多種版本,變文於是獨排眾議,說昭君跋山涉水,越過“路難荒徑",抵達胡地,然其思鄉情切,日夕愁苦,“如今以慕單于德,昔日還承漢帝恩",他雖身處異地,仍心繫祖國,不忘帝恩,充滿了忠君愛國思想。尤其當昭君變文盛行之時,唐咸安、太和二4公主之和親,亦適當其時,變文重新安排她因此而憂傷致死的結局,更凸顯了王昭君為國和藩的偉大精神,深化了愛國主題。〈漢將王陵變〉在這一思想主題上,突出的則是王陵對漢高祖的忠誠與王陵之母的大義凜然。文中記載陵母受楚軍折磨時所發之言:憶昔汝父臨終日,塵

7、莫(漠)天黃物未知。道子久後於光祖,定難安邦必有期。阿娘常記兒心腹,一事高皇更不移。斫營擬是傳天下,萬代我兒5是門眉(楣),不見乳堂朝榮貴,先死黃泉事我兒。字裡行間流露了忠與義的高節志行,成為文中主角行動的準則和動力。此外,對忠君愛國主題,表現得最為明顯而直接的,當推〈張議潮變文〉及〈張淮深變文〉。領導沙州軍民抵禦外族,回歸大唐的張議潮、張淮深叔侄在變文中,被塑造成能征善戰、忠貞報國的民族英雄。〈張議潮變文〉主要言其饒勇慣戰,並6不時標舉出他所代表的沙州軍民的精神歸屬,是為漢諸侯的國族情懷,例如:須臾陣合,昏霧張漲天,漢軍勇猛而乘勢,曳

8、戟衝山直進前。敦煌上將漢諸侯,棄却西戒朝鳳樓。聖主委令權右地,但是凶(匈)奴盡總讎。丈夫名宦向槍頭,當敵何須避寶刀!漢家持刃如霜雪,虜騎天寬無處逃。另〈張淮深變文〉在敘張淮深敗回鶻,表奏朝廷,當淮深捧讀詔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