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网络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以吸收能力为中介变量

知识网络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以吸收能力为中介变量

ID:34620502

大小:3.58 MB

页数:59页

时间:2019-03-08

上传者:U-24835
知识网络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以吸收能力为中介变量_第1页
知识网络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以吸收能力为中介变量_第2页
知识网络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以吸收能力为中介变量_第3页
知识网络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以吸收能力为中介变量_第4页
知识网络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以吸收能力为中介变量_第5页
资源描述:

《知识网络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以吸收能力为中介变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RESEARCHONT衄INFLUENCEOFKNOⅥ卫EDGENETWORKONENTERPRISE’SINNOVATIONPERFORMANCE——ABSOI冲TIⅦCAPACITYASⅣ匝DIATINGVAR【ABLEAThesisSubmittedtoSoutheastUniversityFortheAcademicDegreeofMasterofManagementBYBUYu.zhenSupervisedbyAssociateProfessorLIQing-huaSchoolofEconomicsandManagementSoutheastUniversityNovember2012 东南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煳紫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东南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生躲寿彳一真日期.如旁弓.弓东南大学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东南大学、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国家图书馆有权保留本人所送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文档,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本人电子文档的内容和纸质论文的内容相一致。除在保密期内的保密论文外,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公布(包括以电子信息形式刊登)论文的全部内容或中、英文摘要等部分内容。论文的公布(包括以电子信息形式刊登)授权东南大学研究生院办理。研究生躲奔谚导师躲2日期:)D,;、{’。≥ 摘要在以全球化、市场和技术快速变化为特点的经济形势中,创新越发重要,创新成为驱动企业、国家甚至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对企业而言,它更是生存和发展的灵魂。单个企业具备实现创新任务所需的全部知识是不可能的,特别是在这个创新日益复杂的时代,因此,企业会有意识地加强构建和管理外部知识网络的行为,以此来弥补知识缺口,提高创新绩效。知识不仅仅来自于企业内部,其他企业、高校、研究所、供应商、顾客也是知识的重要来源。作为一种由节点和连结组成的网状结构,知识网络不仅蕴含着丰富的知识资源,而且是企业获取外部知识资源的一种渠道。因此,对知识的管理不应只局限在单个企业,更应当注重组织所处的整个网络。国内外学者对于知识网络维度的划分有着不同的见解,而且有关影响知识网络发挥作用的中间变量研究较少。考虑到现今企业所处的开放式创新环境以及知识网络的特殊属性,本文基于嵌入性视角,选取高新技术企业为样本,构建了“结构一关系”分析框架,探讨了知识网络的构成维度,根据本文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将知识网络的结构维度划分为网络规模、网络中心度和网络开放度;将知识网络的关系维度划分为关系双重度和关系质量。同时,为了更好地研究企业知识网络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本文引入吸收能力作为中介变量。本文基于过程的观点将吸收能力划分为探索性学习、转化性学习和应用性学习。本文首先回顾了国内外知识网络、吸收能力以及企业创新绩效的相关研究,归纳了不同的观点并进行对比、评价。其次,在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论证企业知识网络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建立理论模型并提出研究假设。最后,选取我国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的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本文以江苏省的高新技术企业为样本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绩效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知识网络的影响;高新技术企业的吸收能力也受到知识网络的显著影响;企业知识网络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有一部分是通过吸收能力的中介作用完成的。具体而言,企业知识网络规模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呈倒U型,知识网络关系双重度、关系质量对企业创新绩效呈显著的正向影响,企业知识网络规模、关系质量正向作用于吸收能力,知识网络开放度正向作用于企业的探索性学习和转化性学习,企业知识网络的关系双重度对转化性学习和应用性学习呈显著的正向影响,吸收能力在知识网络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过程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不同特征的知识网络对企业创新的作用不同,因此,企业应构建适合自己发展的知识网络,有针对性地、有重点地培养适合当前阶段的吸收能力,才能切实推动企业创新的发展。不恰当的知识网络特征不仅不能服务于企业创新,甚至会占用企业资源,无助于创新绩效的提高。同样地,企业具备一定的吸收能力,但并不一定要在三个学习过程均表现良好。为了促进创新,企业应当合理利用吸收能力,并将发展知识网络和培育吸收能力结合起来,使其在互动中实现价值最大化。关键词:知识网络;吸收能力;创新绩效 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AbstractInnovationisbecomingmoreandmoreimportantintheeconomicsituationwhichglobalization,marketandtechnologyischangingrapidly,itisthewaytodevelopenterprises,thenationalandglobaleconomic,itisthesouloftheenterprise’ssurvivalanddevelopment.Knowledgeforenterprise’sinnovationcancomefromwithintheenterpriseandoutsidetheenterprise.asakindofnetworkstructurewhichconstitutesnodesandlinks,knowledgenetworkcontainsawealthofknowledgeresources,itisachannelforenterprisestogainaccesstoexternalknowledgeresources.Knowledgecannotonlycomefromtheenterprise,theotherenterprises,universities,researchinstitutes,suppliersandcustomersarealsoimportantsourcesofknowledge,extemalknowledgehasextraordinaryvalueforenterprises.Therefore,knowledgemanagementshouldnotbeconfinedtoasingleenterprise,moreattentionshouldbepaidtotheentirenetworkinwhichtheorganization.Domesticandforeignscholarshavedifferentviewsforthedivisionofknowledgenetworkdimensions,therearefewstudiesabouttheintermediatevariablesthatmayexistintheprocessofknowledgenetworkeffectandimpacts.Takingthespecialattributesofthemodernenterpriseintoaccount,thearticleisbasedembeddedperspective.itselectshigh-techindustrialenterprisesastheresearchobject,buildingstructure.relationshipbetweentheanalyticalframeworktoexploretheknowledgenetwork,refertotheobjectandpurposeofthisresearch,thestructuralcharacteristicsoftheknowledgenetworkisdividedintothenetworksize,network-centricandnetworkopenness;divisionoftherelationaldimensionoftheknowledgenetworkisdoubledegreesoftherelationshipandrelationshipquality.Inthisarticle,absorptivecapacityisdef'medasaprocessvariableanddividedintoexploratory,conversionandapplicationprocesses.Firstly,thispaperreviewstherelatedresearchofknowledgenetworkwithabsorptivecapacityandinnovativeperformancebothindomesticandintemational,summeduptheviewofthedifferentcategoriesofcomparison.Secondly'onthebasisoftheresearchresultsdomesticandabroad,from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corporateknowledgenetworksandinnovationperformanceofembeddedperspectiveargument,toestablishatheoreticalmodelproposedhypothesis.Finally,selecthi卧.techenterprisesinJiangsuprovince,dothedatadescriptivestatisticalanalysis,correlationanalysisandmultipleregressionanalysis.Basedonthehigh-techenterprisesinJiangsuprovinceasasampleforthestatisticalanalysis.theresultsshowthattheinnovationperformanceofthehilgh-techenterpriseswillbetheaffectedbytheknowledgenetworktoalargeextent;absorptivecapacityofthehigh-techenterpriseispositiveaffectedbytheknowledgenetwork;partoftheenterpriseknowledgenetworkinnovationperformanceisaccomplishedthroughtheintermediaryroleofabsorptivecapacity.TheknowledgenetworkwasthescaleoftheimpactoninnovationperformanceinvertedU-shapedrelationships,dualdegreerelationshipqualitywasasignificantpositiveimpactoninnovativeperformance,enterpriseknowledgenetworksize,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qualityofapositiveroleintheabsorptioncapacity,theknowledgenetworkopennessplaysapositiveroleintheexploratorylearningandtransformativelearning,dualdegreerelationshipshowedasignificantpositiveeffectonexploratorylearninganduseofabsorptivecapacityinknowledgenetworksaffecttheinnovativeperformancefromthepartoftheintermediaryroleintheprocess.Therefore,throughthenetworktoimprovetheinnovationperformancemustreasonablyarrangethecharacteristicsoftheknowledge 摘要network,targetedtodevelopabsorptivecapacity,orinwhichalearningprocess,inordertoeffectivelypromotethedevelopmentofenterprise’Sinnovation.Theroleofthedifferentcharacteristicsoftheknowledgenetworkofbusinessinnovation.buildareasonableknowledgenetworkawarenessandfoCUSonthecultivationofsuitableabsorptioncapacityofthecurrentstageofinnovationiSessentialforbusinesses,enterprises.inadequateknowledgeofnetworkcharacteristicscannotserveinenterprise’Sinnovation.andeventakesupcorporateresources,anddoesnotcontributetotheimprovementofinnovationperformance.Similarly,theenterprisehasacertaindegreeofabsorptivecapacity,butnotnecessarilyinthethreelearningprocesses,therefore,inordertopromoteinnovation,theenterpriseshouldmakeuseofabsorptivecapacityreasonably,andthedevelopmentofknowledgenetworksandnurturingabsorptivecapacitycombinetomakeitinteractiontomaximizevalue.Keywords:knowledgenetwork:absorptivecapacity:innovationperfoilTlance 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目录摘要⋯⋯⋯⋯⋯⋯⋯⋯⋯⋯⋯⋯⋯⋯⋯⋯⋯⋯⋯⋯⋯⋯⋯⋯⋯⋯⋯⋯⋯⋯⋯⋯⋯⋯⋯⋯⋯⋯⋯⋯⋯⋯⋯⋯⋯⋯⋯⋯⋯⋯⋯⋯⋯..IAbstract⋯⋯⋯⋯⋯⋯⋯⋯⋯⋯⋯⋯⋯⋯⋯⋯⋯⋯⋯⋯⋯⋯⋯⋯⋯⋯⋯⋯⋯⋯⋯⋯⋯.⋯⋯⋯⋯⋯⋯⋯⋯⋯⋯⋯⋯⋯⋯⋯⋯⋯⋯.II第l章绪论⋯⋯⋯⋯⋯⋯⋯⋯⋯⋯⋯⋯⋯⋯⋯⋯⋯⋯⋯⋯⋯⋯⋯⋯⋯⋯⋯⋯⋯⋯⋯⋯⋯⋯⋯⋯..11.1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11.1.1研究背景⋯⋯⋯⋯⋯⋯⋯⋯⋯⋯⋯⋯⋯⋯⋯⋯⋯⋯⋯⋯⋯⋯⋯⋯⋯⋯⋯⋯⋯⋯⋯。11.1.2问题的提出⋯⋯⋯⋯⋯⋯⋯⋯⋯⋯⋯⋯⋯⋯⋯⋯⋯⋯⋯⋯⋯⋯⋯⋯⋯⋯⋯⋯⋯⋯..21.2研究意义⋯⋯⋯⋯⋯⋯⋯⋯⋯⋯⋯⋯⋯⋯⋯⋯⋯⋯⋯⋯⋯⋯⋯⋯⋯⋯⋯⋯⋯⋯⋯⋯⋯⋯.21.2.1理论意义⋯⋯⋯⋯⋯⋯⋯⋯⋯⋯⋯⋯⋯⋯⋯⋯⋯⋯⋯⋯⋯⋯⋯⋯⋯⋯⋯⋯⋯⋯⋯一21.2.2实际意义⋯⋯⋯⋯⋯⋯⋯⋯⋯⋯⋯⋯⋯⋯⋯⋯⋯⋯⋯⋯⋯⋯⋯⋯⋯⋯⋯⋯⋯⋯⋯..21.3研究内容⋯⋯⋯⋯⋯⋯⋯⋯⋯⋯⋯⋯⋯⋯⋯⋯⋯⋯⋯⋯⋯⋯⋯⋯⋯⋯⋯⋯⋯⋯⋯⋯⋯⋯一31.4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31.4.1研究方法⋯⋯⋯⋯⋯⋯⋯⋯⋯⋯⋯⋯⋯⋯⋯⋯⋯⋯⋯⋯⋯⋯⋯⋯⋯⋯⋯⋯⋯⋯⋯..31.4.2技术路线⋯⋯⋯⋯⋯⋯⋯⋯⋯⋯⋯⋯⋯⋯⋯⋯⋯⋯⋯⋯⋯⋯⋯⋯⋯⋯⋯⋯⋯⋯⋯。31.5研究特色与可能的创新点⋯⋯⋯⋯⋯⋯⋯⋯⋯⋯⋯⋯⋯⋯⋯⋯⋯⋯⋯⋯⋯⋯⋯⋯⋯⋯⋯..41.6论文基本框架⋯⋯⋯⋯⋯⋯⋯⋯⋯⋯⋯⋯⋯⋯⋯⋯⋯⋯⋯⋯⋯⋯⋯⋯⋯⋯⋯⋯⋯⋯⋯⋯.4第2章文献回顾⋯⋯⋯⋯⋯⋯⋯⋯⋯⋯⋯⋯⋯⋯⋯⋯⋯⋯⋯⋯⋯⋯⋯⋯⋯⋯⋯⋯⋯⋯⋯⋯⋯⋯。62.1知识网络与企业创新绩效⋯⋯⋯⋯⋯⋯⋯⋯⋯⋯⋯⋯⋯⋯⋯⋯⋯⋯⋯⋯⋯⋯⋯⋯⋯⋯⋯..62.2吸收能力与企业创新绩效⋯⋯⋯⋯⋯⋯⋯⋯⋯⋯⋯⋯⋯⋯⋯⋯⋯⋯⋯⋯⋯⋯⋯⋯⋯⋯⋯..92.2.1正相关⋯⋯⋯⋯⋯⋯⋯⋯⋯⋯⋯⋯⋯⋯⋯⋯⋯⋯⋯⋯⋯⋯⋯⋯⋯⋯⋯_⋯⋯⋯⋯⋯.92.2.2间接相关⋯⋯⋯⋯⋯⋯⋯⋯⋯⋯⋯⋯⋯⋯⋯⋯⋯⋯⋯⋯⋯⋯⋯⋯⋯⋯⋯⋯⋯⋯⋯.1l2.2.3其他⋯⋯⋯⋯⋯⋯⋯⋯⋯⋯⋯⋯⋯⋯⋯⋯⋯⋯⋯⋯⋯⋯⋯⋯⋯⋯⋯⋯⋯⋯⋯⋯⋯⋯⋯⋯⋯⋯122.3本章小结⋯⋯⋯⋯⋯⋯⋯⋯⋯⋯⋯⋯⋯⋯⋯⋯⋯⋯⋯⋯⋯⋯⋯⋯⋯⋯⋯⋯⋯⋯⋯⋯⋯⋯13第3章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143.1理论模型⋯⋯⋯⋯⋯⋯⋯⋯⋯⋯⋯⋯⋯⋯⋯⋯⋯⋯⋯⋯⋯⋯⋯⋯⋯⋯⋯⋯⋯⋯⋯⋯⋯⋯143.1.1知识网络的维度⋯⋯⋯⋯⋯⋯⋯⋯⋯⋯⋯⋯⋯⋯⋯⋯⋯⋯⋯⋯⋯⋯⋯⋯⋯⋯⋯⋯.143.1.2吸收能力的维度⋯⋯⋯⋯⋯⋯⋯⋯⋯⋯⋯⋯⋯⋯⋯⋯⋯⋯⋯⋯⋯⋯⋯⋯⋯⋯⋯⋯.153.1.3知识网络、吸收能力与企业创新绩效⋯⋯⋯⋯⋯⋯⋯⋯⋯⋯⋯⋯⋯⋯⋯⋯⋯⋯⋯.163.1.4理论模型⋯⋯⋯⋯⋯⋯⋯⋯⋯⋯⋯⋯⋯⋯⋯⋯⋯⋯⋯⋯⋯⋯⋯⋯⋯⋯⋯⋯⋯⋯⋯173.2研究假设⋯⋯⋯⋯⋯⋯⋯⋯⋯⋯⋯⋯⋯⋯⋯⋯⋯⋯⋯⋯⋯⋯⋯⋯⋯⋯⋯⋯⋯⋯⋯⋯⋯⋯183.2.1知识网络与技术创新绩效的相关假设⋯⋯⋯⋯⋯⋯⋯⋯⋯⋯⋯⋯⋯⋯⋯⋯⋯⋯⋯.183.2.2知识网络与吸收能力的相关假设⋯⋯⋯⋯⋯⋯⋯⋯⋯⋯⋯⋯⋯⋯⋯⋯⋯⋯⋯⋯⋯.223.2.3吸收能力的中介作用⋯⋯⋯⋯⋯⋯⋯⋯⋯⋯⋯⋯⋯⋯⋯⋯⋯⋯⋯⋯⋯⋯⋯⋯⋯⋯.263.2本章小结⋯⋯⋯⋯⋯⋯⋯⋯⋯⋯⋯⋯⋯⋯⋯⋯⋯⋯⋯⋯⋯⋯⋯⋯⋯⋯⋯⋯⋯⋯⋯⋯⋯⋯一26第4章研究设计⋯⋯⋯⋯⋯⋯⋯⋯⋯⋯⋯⋯⋯⋯⋯⋯⋯⋯⋯⋯⋯⋯⋯⋯⋯⋯⋯⋯⋯⋯⋯⋯⋯⋯284.1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284.2变量的度量⋯⋯⋯⋯⋯⋯⋯⋯⋯⋯⋯⋯⋯⋯⋯⋯⋯⋯⋯⋯⋯⋯⋯⋯⋯⋯⋯⋯⋯⋯⋯⋯⋯284.2.1解释变量⋯⋯⋯⋯⋯⋯⋯⋯⋯⋯⋯⋯⋯⋯⋯⋯⋯⋯⋯⋯⋯⋯⋯⋯⋯⋯⋯⋯⋯⋯⋯.284.2.2被解释变量⋯⋯⋯⋯⋯⋯⋯⋯⋯⋯⋯⋯⋯⋯⋯⋯⋯⋯⋯⋯⋯⋯⋯⋯⋯⋯⋯⋯⋯⋯304.2.3中介变量⋯⋯⋯⋯⋯⋯⋯⋯⋯⋯⋯⋯⋯⋯⋯⋯⋯⋯⋯⋯⋯⋯⋯⋯⋯⋯⋯⋯⋯⋯⋯⋯304.2.4控制变量⋯⋯⋯⋯⋯⋯⋯⋯⋯⋯⋯⋯⋯⋯⋯⋯⋯⋯⋯⋯⋯⋯⋯⋯⋯⋯⋯⋯⋯⋯⋯.31第5章统计分析⋯⋯⋯⋯⋯⋯⋯⋯⋯⋯⋯⋯⋯⋯⋯⋯⋯⋯⋯⋯⋯⋯⋯⋯⋯⋯⋯⋯⋯⋯⋯⋯⋯⋯325.1问卷回收与数据整理⋯⋯⋯⋯⋯⋯⋯⋯⋯⋯⋯⋯⋯⋯⋯⋯⋯⋯⋯⋯⋯⋯⋯⋯⋯⋯⋯⋯⋯325.2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32V 目录5.3信度与效度检验⋯⋯⋯⋯⋯⋯⋯⋯⋯⋯⋯⋯⋯⋯⋯⋯⋯⋯⋯⋯⋯⋯⋯⋯⋯⋯⋯⋯⋯⋯⋯335.4多元回归分析⋯⋯⋯⋯⋯⋯⋯⋯⋯⋯⋯⋯⋯⋯⋯⋯⋯⋯⋯⋯⋯⋯⋯⋯⋯⋯⋯⋯⋯⋯⋯⋯355.4.1变量相关性分析⋯⋯⋯⋯⋯⋯⋯⋯⋯⋯⋯⋯⋯⋯⋯⋯⋯⋯⋯⋯⋯⋯⋯⋯⋯⋯⋯⋯.355.4.2回归分析⋯⋯⋯⋯⋯⋯⋯⋯⋯⋯⋯⋯⋯⋯⋯⋯⋯⋯⋯⋯⋯⋯⋯⋯⋯⋯⋯⋯⋯⋯⋯365.5结果解释与模型修正⋯⋯⋯⋯⋯⋯⋯⋯⋯⋯⋯⋯⋯⋯⋯⋯⋯⋯⋯⋯⋯⋯⋯⋯⋯⋯⋯⋯⋯4l5.5.1知识网络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415.5.2知识网络对吸收能力的影响⋯⋯⋯⋯⋯⋯⋯⋯⋯⋯⋯⋯⋯⋯⋯⋯⋯⋯⋯⋯⋯⋯⋯.425.5.3吸收能力的中介作用⋯⋯⋯⋯⋯⋯⋯⋯⋯⋯⋯⋯⋯⋯⋯⋯⋯⋯⋯⋯⋯⋯⋯⋯⋯⋯.435.5.4模型修正⋯⋯⋯⋯⋯⋯⋯⋯⋯⋯⋯⋯⋯⋯⋯⋯⋯⋯⋯⋯⋯⋯⋯⋯⋯⋯⋯⋯⋯⋯⋯43第6章总结与展望⋯⋯⋯⋯⋯⋯⋯⋯⋯⋯⋯⋯⋯⋯⋯⋯⋯⋯⋯⋯⋯⋯⋯⋯⋯⋯⋯⋯⋯⋯⋯⋯⋯446.1研究结果⋯⋯⋯⋯⋯⋯⋯⋯⋯⋯⋯⋯⋯⋯⋯⋯⋯⋯⋯⋯⋯⋯⋯⋯⋯⋯⋯⋯⋯⋯⋯⋯⋯⋯446.2对策建议⋯⋯⋯⋯⋯⋯⋯⋯⋯⋯⋯⋯⋯⋯⋯⋯⋯⋯⋯⋯⋯⋯⋯⋯⋯⋯⋯⋯⋯⋯⋯⋯⋯⋯446.3不足及展望⋯⋯⋯⋯⋯⋯⋯⋯⋯⋯⋯⋯⋯⋯⋯⋯⋯⋯⋯⋯⋯⋯⋯⋯⋯⋯⋯⋯⋯⋯⋯⋯⋯45参考文献⋯⋯⋯⋯⋯⋯⋯⋯⋯⋯⋯⋯⋯⋯⋯⋯⋯⋯⋯⋯⋯⋯⋯⋯⋯⋯⋯⋯⋯⋯⋯⋯⋯⋯⋯⋯⋯。46致谢⋯⋯⋯⋯⋯⋯⋯⋯⋯⋯⋯⋯⋯⋯⋯⋯⋯⋯⋯⋯⋯⋯⋯⋯⋯⋯⋯⋯⋯⋯⋯⋯⋯⋯⋯⋯⋯⋯⋯⋯⋯⋯⋯⋯⋯⋯⋯⋯⋯⋯⋯⋯..5l作者简介⋯⋯⋯⋯⋯⋯⋯⋯⋯⋯⋯⋯⋯⋯⋯⋯⋯⋯⋯⋯⋯⋯⋯⋯⋯⋯⋯⋯⋯⋯⋯⋯⋯⋯⋯⋯⋯。52V 第1章绪论1.1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1.1.1研究背景创新驱动发展是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仍在持续、国内转方式调结构进入爬坡过坎阶段的一项重大战略,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家发展的重点。我国很多企业反复强调创新的重要性,但是真正了解企业创新并成功实施的很少。目前全球超过一半的电脑产品、近60%的消费电子产品和便携式娱乐产品均产自我国大陆,然而,具有行业标志性的创新产品和事件均与中国大陆企业无缘:界面和功能做到极致的iPod和iPhone为美国苹果独享,高端的平板电视市场为韩国和日本占据,就连并无技术含量的上网本也为中国台湾的华硕占尽先机。何以造成如此局面?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创新能力不足。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劳动力价格上涨,人民币不断升值,我国企业正逐渐失去成本优势,未来向高附加值的业务转型是必然趋势,转型的实现方式之一就是依托创新,突破与创新势在必行。现今,无论是技术变革、产业环境还是社会环境的变化都是如此之快,这要求企业必须能够快速地适应,这种适应就意味着要通过创新来达成,而且,日益个性化的消费需求和新的营销环境对组织以及员工的创新思维和能力也是一项挑战。创新能使企业获得超群的增长,是其成长和获利的关键驱动力。2009年6月1日,百年老店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最终走到申请破产保护的地步,这与它未能预见性地进行适合全球能源现状和趋势所要求的产品创新有关。在2008年世界第一大汽车制造商的宝座被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取得,后者独特的丰田模式就强调不断改进、持续创新。随着市场变化的加快,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有更多的机会与外部组织交流互动,并由此获得所需的信息,了解技术的发展趋势,及时获悉市场中客户需求的变动,以保持自己的竞争优势,在这种趋势下,知识网络出现了,这是一种企业间知识技术合作的新生态形式。知识网络是对网络中的主体、资源和关系的重新组合,知识网络的主体又包括企业、供应商、大学及科研机构、中介服务机构和政府部门等,这些组织的知识对企业有非同寻常的价值,因此,对知识的管理不应只局限在单个企业,更应当注重组织所处的整个网络。微软庞大的知识网络成员包括Intel、麻省理工大学的MediaLab等组织,他们是微软走在全球创新前列不可缺少的合作伙伴。苹果公司以创新闻名于世,其顾客在产品体验过程中的持续反馈推动了苹果一系列产品的创新。随着苹果用户对MacBook产品线更新的渴望以及对新款iPhone的期待越来越强烈,市场对于下一代iPodtouch的样貌充满了疑问。LGDisplay于5月28日宣布已成功开发出一款5英寸、超高分辨率的FullHD液晶屏幕,如果新一代iPodtouch要在尺寸上做出突破,达到4.X甚至5英寸,那么新鲜出炉的这款高清屏幕无论在尺寸和性能上无疑都可以达到苹果的要求,因此两家公司有可能在业界掀起新一轮的合作。苹果采用LG的这项技术不仅可以缩短产品更新周期,降低相应部分的研发投入,还可以满足用户的期望和要求,迅速抢占市场,赢得先机。政府是知识网络的要素之一,企业与之建立良好的关系会尽可能避免陷入与政府机构的纠纷,得到政府的支持,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此外,政府颁布的区域创新政策对知识网络具有支持效应(ChaminadeandVang,2008)。事实上,企业借助知识网络来提高创新绩效,可通过有意识地培养自身知识网络能力,差异化地组合网络能力的各个维度,构建知识网络并对其进行有效管理来实现(李贞,2011)。尽管很多企业发现可以受益于外部知识,但也只有少数先锋企业,像宝洁公司从中获得了收益(CassimanandVeugelers,2006;HustonandSakkab,2006)。一直以来,我国非常重视对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但这一举措对经济的推动作用远低于预期,同样注重技术引进的韩国在这一方面却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我国用于引进技术的资金和用于对引 奎堕奎堂堡主堂垡丝壅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的投入比是l:O.07(陆园园,谭劲松,薛红志,2006),而同一时期韩国的这一比例为l:5左右。由此,很多学者认为吸收能力低下才是导致我国企业无法成功吸收外资企业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主要原因(徐万里,钱锡红,2010)。企业在吸收外部知识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甚至是易于获取信息的产业(CassimanandVeugelers,2006;Escfibano,2009)也无法避开这一困境。企业需要培养吸收能力来克服这些缺陷,这是获取、识别、转化新信息,并最终将其应用于商业目的的能力(CohenandLevinthM,1990)。吸收能力能够提高企业创新的速度和频率(AndersonandTushman,1990),这是因为创新主要依靠企业的知识体系,拥有更高吸收能力的企业能从外部知识流中获取更大的利益(Escfibanoeta1,2009)。2011年,苹果陆续推出了一系列从iPad2到iPhone4S的ios产品,其CEO蒂姆·库克在2012年3月的发布会上曾表示,2012年大家会看到更多的这类革新式产品,其展览秀才刚刚开始。如此高的产品推出频率对于苹果成为行业巨头功不可没,在产品更新换代过程中其强大的吸收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腾讯的迅速扩张也离不开强大的吸收能力。2011年由福布斯发布的《全球最具创新力企业》排名出炉,其中腾讯公司的创新溢价高达52.3,力压苹果、谷歌位居排行榜第四位。3年的时间,腾讯凭借《穿越火线》和《地下城与勇士》,QQ的网游业务从无到有,超越盛大发展成行业第一,并且自研平台也越来越强大。正是其强大的吸收能力在整合、应用外部技术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1.1.2问题的提出基于上述研究背景可知,供应商、客户、中介机构等组成的知识网络对企业创新异常重要,苹果在强大的网络支持下不断推出新产品,保持着高收益,但同样拥有网络的通用却经历了破产再重组,这让我们不得不考虑究竟怎样的知识网络才最有利于企业创新,才能将网络的价值发挥到最大化?强大的吸收能力在苹果公司、腾讯等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通过知识网络接触到外部知识源并获取新知识,但能否消化和有效利用这些知识还依赖于企业的吸收能力,那么,吸收能力在企业创新过程中究竟扮演着怎样的角色,与企业的知识网络是否相关?如果相关,又在知识网络影响企业创新中发挥着何种作用?以上这些都是值得研究的问题,因此,本文将围绕知识网络、吸收能力、创新绩效这三者展开一系列的回顾、分析和研究,探讨企业在开放式创新环境下,企业知识网络、吸收能力、创新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在开放式创新环境下,企业应如何构建知识网络才能最好地服务于创新?1.2研究意义1.2.1理论意义本研究为企业有意识地寻找引入外部互补技术、市场信息等行为提供理论和方法指导,构建了“知识网络一吸收能力一企业创新绩效”研究框架,将知识网络、吸收能力与企业创新绩效三者联系起来。本研究构建的研究框架对有关知识网络、吸收能力的独立研究起到一定的补充作用。研究指出了知识网络各维度与吸收能力各维度之间的作用过程,具体探讨了吸收能力在知识网络与创新绩效间的中介作用。1.2.2实际意义研究知识网络、吸收能力与企业创新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研究结论能够为企业构建知识网络提供指导和参考,帮助企业优化结构和关系,有利于企业知识的获取,为企业成功创新提供更多的机会。引导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在创新能力相对较弱的背景下有针对性地培养吸收能力,提 第1章绪论高企业对知识、技术等后续消化吸收过程的重视,对解决高新技术企业如何通过知识网络提高创新绩效具有重要意义。1.3研究内容本文在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以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软件、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生物制药和新材料等企业)为研究对象,论证了知识网络如何影响企业的创新绩效,并引入吸收能力为中间变量,分析吸收能力在知识网络影响企业创新绩效这一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即对知识网络、吸收能力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做出解释和论证(如图1.1所示)。研究内容具体如下:(1)企业知识网络和吸收能力的维度分析。本文回顾并总结国内外学者在研究知识网络、吸收能力时所采用的衡量维度,结合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对象提出企业知识网络、吸收能力的各维度。本文将知识网络分为结构维度和关系维度两部分,其中前者包括网络规模、网络中心度和网络开放度;后者包括关系质量和关系双重度。将吸收能力基于过程的观点划分为探索性学习、转化性学习和应用性学习三个维度,为研究知识网络、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打下基础。(2)知识网络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模型构建。在明确了“结构一关系”分析框架,选取了结构维度和关系维度衡量变量之后,本研究建立了知识网络作用于企业创新绩效的模型。(3)企业知识网络、吸收能力、创新绩效影响的统计分析。本研究将知识网络的结构特征分为网络规模、网络中心度和网络开放度;将其关系特征分为关系质量和关系双重度。基于过程的观点,将吸收能力划分为探索性学习、转化性学习和应用性学习,分别探讨了知识网络五个特征对吸收能力三个过程的影响,并实证分析了企业知识网络、吸收能力、创新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1.4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1.4.1研究方法本文在理论探讨的基础上,研究知识网络、吸收能力和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建立综合分析模型,以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对象,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实证研究本文提出的研究假设。主要研究方法有:(1)归纳研究法通过文献检索、阅读和分析,了解国内外有关知识网络、吸收能力和企业创新绩效的研究现状,并以此为理论基础,结合开放式创新大环境,提出要研究的问题,形成本文的具体研究思路和理论模型并提出研究假设。(2)问卷调查法本文将根据知识网络、吸收能力和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的相关理论研究设计问卷量表,通过抽取样本的问卷调查,对理论框架进行验证分析。(3)统计分析法在本文的研究中,为了获取所需的数据采用了问卷调查法,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得到的数据进行计量统计分析,具体有因子分析、相关系数矩阵、多元回归分析,来验证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是否成立。1.4.2技术路线本文的技术路线为: 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图1.1技术路线图1.5研究特色与可能的创新点本文的研究特色包括:(1)从开放式创新视角出发,基于过程的观点将吸收能力划分为探索性学习、转化性学习和应用性学习,使吸收能力影响创新的研究更好地符合开放式创新大环境。(2)本文从网络嵌入性出发,不再单独讨论知识网络与吸收能力、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而是把吸收能力看作是一个中间变量,研究它在知识网络影响企业创新绩效中的作用。本文可能的创新点包括:(1)建立了“知识网络一吸收能力一企业创新绩效’’的分析模型,验证知识网络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2)通过“知识网络一吸收能力一企业创新绩效”的分析模型,验证吸收能力在知识网络影响企业创新绩效过程中的作用。1.6论文基本框架本文第一章为绪论: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等,并构建本文的基本框架(如图1.2所示)。第二章为文献回顾。主要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回顾,包括知识网络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吸收能力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等,并进行对比、述评。第三章是本文的理论模型和研究假设。经过第二章的文献整理,依托现有4 墨!兰堑丝研究,弥补其中不足,提出了“知识网络一吸收能力一企业创新绩效"的概念模型,继而提出本文的研究假设。第四章为研究设计。根据前述研究假设,提出相关变量的操作性定义与测量方法,设计调查问卷,确定研究样本和数据来源。第五章为统计分析。回收问卷后进行数据整理,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主要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根据实证结果对理论模型做出修正。第六章为结论与展望。主要对本文的研究结果进行总结,根据结论提供相应对策建议,最后总结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并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图1-2论文基本框架 第2章文献回顾企业知识网络研究已成为目前管理学研究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它是战略管理和组织理论等关注的焦点主题之一,对于理解企业在熊彼特式竞争环境下的能力异质和绩效差异尤为重要。自1995年Beckman提出知识网络的概念以来,以KnowledgeNetwork为主题的外文文献数量不少且呈多元化特征,而我国学者开始重点关注企业知识网络问题则是近几年的事情,相对来讲,这部分的研究比较零碎,多是片断式的研究,且研究对象或研究结论不一致,甚至相互矛盾。本文首先对知识网络的相关研究,特别是知识网络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进行回顾,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梳理和评价。在现今科技、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企业倾向于通过提高创新绩效来来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而企业吸收能力的高低对于创新成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对有关吸收能力的前因和后果做了文献整理,对于明确变量之间相互影响的机制,正确理解知识网络、吸收能力以及创新绩效之间的内在联系具有重要意义。2.1知识网络与企业创新绩效在管理学领域,瑞典工业界最早提出知识网络的概念,其中最具有代表意义的是将知识网络描述为从事科学知识的生产和传播的机构和活动(Beckmann,1995)。在情报学和信息管理领域,对知识网络的研究始于对文献关系网络的研究。知识网络源于物理史学和情报学家Price在1965年发表于((Science))的一篇著名论文《科学论文的网络》。其概念范畴不再局限于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并进一步扩展为企业与其他组织机构等知识主体(载体)之间的知识合作与交流是以Kobayashi(1995)将企业纳入知识网络的范围开始的,他在研究知识渗透对市场结构的影响时,将企业作为网络节点,他认为企业要提高自身知识存量可以通过研发活动促进知识在不同组织间的连接和转移来实现。自此,管理学领域的知识网络相关研究开始兴起。随着技术创新系统论和网络化技术创新过程模式的发展,企业网络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逐渐受到学者们的重视,网络中的知识活动是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关键因素这一观点逐步得到学者们认同,在这种背景下,知识网络与企业技术创新的关系研究开始兴起。早期学者们对知识网络与技术创新关系的研究更多的被传统企业网络理论中知识溢出和知识扩散观点所影响,更多的关注了知识的公共属性对技术创新的重要作用。在Powell(2004)提出知识网络是一个开放“渠道”和封闭“管道”的集合体的观点之后,学者们认识到知识网络兼具公共属性和私有属性,自此,学者们开始意识到知识网络并不等同于本地企业网络,开始研究二者之间的不同,并对知识网络进行进一步地分析,揭示网络与企业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国内外学者对知识网络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做了大量研究,他们从不同的角度、选取不同的样本、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探讨。2.1.1知识转移角度随着创新活动日趋复杂、社会分工的发展和日益细化,单个企业不可能在价值链的各个环节拥有所有的核心能力,享受由此带来的竞争优势,独立完成创新活动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创新是一种交互过程和社会过程,以经济网络的前后联系聚集为前提,通过客户、供应商和其他机构之间的互动来改善企业的创新,它是知识和知识主体结合而成的一种独特组合。现今,企业的创新活动嵌入在知识网络中,通过知识、信息共享,促进隐性或者显性知识的转移,提高了自身的技术能力,完成联合创新(Brown,1999;Tidd.BessantandPavitt,2000;VonHippel,1988)。在创新过程中企业对其客户、供应商、研发合作组织甚至是竞争者的依赖性越来越高(Lundvall,1992;Szulanski,1996;VonHippel,1988),与政府部门也存在千丝万缕的联 奎堕奎堂堡主兰垡丝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I●●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系,国家推出并实施的技术政策与一国的经济绩效有关(Freeman,1987),推动一国创新需要从国家宏观制度和政策层面寻求资源最优配置。R6jean,NabilandMoktar(2002)在研究社会资本影响创新的同时指出了企业动态能力的影响因素,可以看出,在知识网络与企业的竞争优势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企业从网络中获取有价值的知识并系统地转化为企业内部知识,以公共知识库或企业记忆的形式存在,最终服务于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而技术创新是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途径。从企业构建知识网络的目的来看,主要是为了进行知识创新,获得有效的知识创新路径(SnedsandBoer,2004),并找出一些对知识网络的管理策略(李勇,史占中和屠梅曾,2006),此外,李勇等(2006)还分析了企业知识网络的组成和特征,以及网络内影响知识转移效率的因素,在此基础上,得出知识网络是形成企业动态能力的重要知识来源的结论。知识转移过程中的传导效率关系到知识能否成功扩散,于耀淇(2010)在探讨知识网络的存量、结构、传导路径时将研究复杂网络所用的方法和技术结合起来,深入研究了知识网络中的知识生产以及基于知识网络的知识传导效率,并在排除其他维度作用的前提下,界定了知识网络的三个维度,即知识网络的存量、结构和过程,并对每个维度及其对知识传导效率的影响作较详细的研究。从创新理论来看,创新活动是知识网络内部各结点的主要任务之一。最后,为了企业今后的生存发展,企业需要构建知识网络,借助网络来获取和存储所有已创建的知识和新观念,并将这些知识传递给适当的人,使之得到再利用并创造更多价值。2.1.2嵌入性角度Burt(1992)提出了“结构一关系”分析框架后,学术界在描述网络的特征时较多的使用网络结构和网络关系,NooteboomandGilsing(2004)在研究网络结构和网络关系对企业成长的作用时将网络结构分为网络中心度、联结范围、联结密度;将网络关系分为控制、联结久度、联结稳定性、信任与开放、交互频率等。知识网络的结构以及成员间关系的不同,会直接影响企业实际可获得的知识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从而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产生影响。李贞(2011)在对山东省内186家高新技术企业的横断面数据进行实证验证时,也采用“结构一关系”的两维度体系来衡量知识网络。同时,作者考虑到知识网络的一些特殊属性,选取网络规模、网络中心度和网络开放度作为网络结构的三个维度,选取关系双重度和关系质量来描述网络关系,完整清晰地阐释了企业知识网络能力影响技术创新绩效的机制。研究表明,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的有外部知识网络的中心度、开放度、关系双重度和关系质量。XieYong-ping,MaoYan.zhengandZhangHao.miao(2011)采用“结构一关系”分析框架对西安高新工业园区的124家企业做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网络结构和知识的积累对创新绩效起到直接的积极促进作用。学者们在研究知识网络的结构和关系特征时,往往根据研究范围和研究目的加入新的中间变量或者其他限定条件。于红(2009)就对嵌入在不同类型技术战略中的知识网络对企业技术能力及创新绩效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根据研究需要,作者用网络规模、网络密度、网络开放性、网络双重性四个维度来表示知识网络的特征。研究表明,知识网络的特征会影响企业的技术能力,技术能力的提高又会影响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还有学者在采用“结构一关系”分析框架的同时利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开展不同的研究。Stefan(2010)采用社会网络方法分析了德国汉诺威中心城区的知识网络,作者认为知识网络是区域创新系统的基础,此外,作者对知识网络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过程进行了深入分析,发现区域内的连通性和跨区域的连通性均与企业的创新产出正相关。2.1.3产业集群角度随着如台湾新竹、美国硅谷和印度的班加罗尔等产业集群的成长及成功,学者们逐 笙!兰茎堕旦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渐将研究对象集中集群的知识网络,区别只在于具体研究内容的不同。张世勋(2002)以台湾新竹科技园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研究了集群网络结构对集群内企业竞争力的影响。集群的创新机制和绩效来自于产业集群的网络结构,具体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网络结构保持了集群企业持续创新的动力;网络结构使集群具有通畅的信息和知识流动渠道,加速了创新成果的扩散;网络结构推进企业集体联合创新,降低了创新的风险和成本,提高了创新效率和成功率;网络结构有利于集群创新高速化和新产品乘数的增加(黄中伟,2004)。作者在简评学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剖析产业集群网络结构和功能机制为切入点,研究和解析了产业集群的创新机制和绩效。对这方面研究做出贡献的学者还有李志刚,汤书昆和梁晓艳(2007)等,三位学者以合肥高新区内的高技术企业为样本研究了企业所嵌入的网络结构对集群内部企业创新能力和绩效的影响,在研究过程中选取网络密度、联系强度、互惠性、居间性、网络规模、网络结构稳定性和网络资源的丰富程度来表征网络结构变量。得出以下结论:网络规模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不明显,除网络规模外的6个网络变量均对企业创新绩效存在正面影响。他们认为上下游企业、客户、科研机构、政府部门和中介组织等各种机构都可能成为企业创新的潜在促发点,因此,应充分发掘和利用创新网络的价值,拓展和加强与它们之间的联系和互动。学者们在研究产业集群的知识网络时,除对其结构进行了探讨,关系维度也是一种切入点。王晓娟(2008)选取浙江台州的黄岩模具产业集群为样本,将知识网络分为结构维度和关系维度两部分,前者具体包括网络中心度、网络规模和网络开放度;后者包括关系强度、关系稳定性和关系质量,研究知识网络与集群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作者的实证研究证实,集群知识网络开放度、网络中心度、关系质量和关系稳定性正向影响集群企业的创新绩效;知识网络规模与关系强度对集群中大企业的创新绩效影响并不显著,仅正向作用于中小企业的创新绩效。事实上,产业集群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知识联盟就是其中一种,周朴雄(2005)就研究了基于知识联盟的企业技术创新组织机制、战略机制、技术知识分配机制和技术知识管理机制。产学研也可以被看作为一种产业集群,赵晨光(2009)就以合作过程中建立起来的知识网络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在分析知识和知识网络的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产学研系统的相关理论与实践,探讨了产学研知识网络的概念、结构、构成要素与运行机制,并从产学研知识网络建设发展的角度建立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选择相应的方法,并针对产学研知识网络建设发展的实践,进行了实证研究。2.1.4其他不少学者开展了有关知识网络的理论研究。在知识网络模型构建方面,李江(2008)以知识及知识活动的相关要素为基本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多个领域的先进研究成果,包括企业网络理论方面、知识网络理论和技术创新理论方面,构建了企业知识网络系统模型。模型界定了5种企业知识网络的构成要素,分别是环境、主体、关系、资源以及情境,作者将知识网络特性概括为结构和过程两部分,其中前者包括网络多元化程度、网络规模与强度、网络居间度和网络外向度,后者包括网络构建过程、网络运行过程和网络演进过程,研究了要素质量通过网络特性最终影响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绩效的过程。作者强调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网络已经成为企业获取技术创新优势的重要来源之一。理清了知识网络模型,又有学者对知识网络中企业知识的获取和技术创新进行了研究。李彦华(2009)基于网络和社会资本的观点,研究了产学研合作过程中的知识网络。作者认为,知识网络的网络结构特性和组织内部能力是影响企业知识获得的主要因素,知识网络能够促进组织间的学习和知识转移,推动新知识创造,提高组织创新能力。外部知识被吸收进入企业需要一定的途径,学者王长峰(2009)认为企业外部网络就是外部知识进入企业的途径,是企业提高创新绩效的前提条件。研究过程中,他综合运用了g 奎堕奎堂堡主堂垡笙茎企业创新理论、知识管理理论、组织学习理论、网络关系理论和企业吸收能力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为了研究便利,作者将企业网络特征分为网络中心性、网络密度、网络联系强度三类主要特征,结果表明,网络中心性、网络联系强度分别正向影响企业的创新绩效和管理创新,并且这两种影响都是直接的;网络密度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是非线性的。构建知识网络对中小企业保持技术创新优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企业在构建知识网络时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一些障碍。王建平(2009)对国内关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及构建知识网络障碍两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归纳,并在此基础上初步讨论了我国中小企业构建外部知识网络的相关问题。2.2吸收能力与企业创新绩效自1989年CohenandLevinthal提出吸收能力概念后,学者们对吸收能力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的关注一直经久不衰。学者们从不同角度、选取不同样本、运用不同方法对该问题进行探讨,得出的结论也有所不同,但以正相关为主,同时也有部分学者认为它们之间的关系为间接相关关系、非线性关系或不相关。2.2.1正相关Jantunen(2005)对研究创新的文献进行了汇总,发现其中的绝大多数都强调利用外部知识的能力,即吸收能力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吸收能力帮助企业提高创新的速度、频率和幅度。创新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学者们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比如,企业的吸收能力与新产品开发绩效(Gregory,GreisandWilli锄,2001;Lance,NeweyandShulman,2004),吸收能力与国家创新体系(LiuandWhite,1997;MoweryandOxley,1995),社会网络中的企业吸收能力与创新(许小虎和项保华,2005)等多个范围。Christine,DevinneyandMidgley(2004)等学者认为在知识获取、组织学习和创新过程中企业的吸收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企业对外部知识的识别和获取(March,1991;Mowery,OxleyandSilverman,1996),企业的先验知识对创新绩效的影响(LeeandPennings,2001),知识输出方和知识输入方之间的能力匹配(LaneandLubatkin,1998)等。我们根据学者进行研究的理论基础可以将正相关类的研究归纳为知识管理、吸收能力理论、开放式创新模式及其他这样四类。(1)基于知识管理的理论基础CohenandLevinthal(1990)指出吸收能力对于企业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提高了企业预测技术知识的本质及商业化潜力的准确性,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提高创新绩效。吸收能力也是预测组织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KnudsenandRoman,2004),它影响着企业内部的技术扩散以及转移效益(Pavitt,1990;LylesandSalk,1996)。从知识转移的角度来讲,吸收能力越强,识别信息价值的能力就越强(Szulanski,1996),转移隐形知识的困难就越小(Teece,PisanoandShuen,1997),企业越易于从外部获取信息,此外,吸收能力对于企业内部的知识流动也具有促进作用(Bosch,1999)。实证研究方面,Wong(1999)通过对部分台湾IT企业的调查发现高水平的吸收能力能够促进技术的有效转移。Chen(2004)调查了137个联盟得出企业吸收能力正向影响知识转移绩效的结论。学者们从知识识别与获取的角度出发进行的研究也不在少数。目前,利用外部知识的能力这一重要性在众多关于创新的研究中得到重视(CockbamandHenderson,1998)。企业获取外部知识的能力建立在自身吸收能力的基础上,吸收能力越高,能够掌握信息与环境的能力就越好(吴隆增,2008),从而有助于对外部知识的辨别,从中选取互补性知识来创造价值。MoomanandSlotegraaf(1999)认为外部信息的有效利用正向影响着企业新产品的成功开发,企业的很多运营项目会受益于外部信息的获取和利用,技术创新、新产品开发尤其如此。对企业提高创新能力而言,知识吸收能力的培养同样很重 第2章文献回顾要(Teece,1997)。通常情况下,理解新信息是在现有的概念和理解形式框架下并借鉴早前的经验进行的,因此,已获取的知识中不能直接适应现有认知框架的部分就可能被现有知识层过滤掉(PrahaladandBettis,1986)。而且,现有的知识基并不足以应对快速改变的商业环境等其他变化。因此,企业要维持并提高吸收能力就需要具备有效地更新其知识基的能力,当企业面临的商业环境是不断变迁的情况下尤其如此。实证研究方面,ShenkarandLi(1999)利用越南的子公司与国外母公司这类跨国公司的调查数据研究并验证了知识获取与企业绩效的正相关关系,MurryandChao(2005)也认同这一观点。Christine.DevinneyandMidgley(2004)同样通过经验研究得出知识获取与企业创新绩效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Tsai(2001)提出,外部知识获取能力有助于组织内部的子单位对由其他部门开发的新知识的获取,高吸收能力有助于新知识的成功运用和复制。国内同样有不少学者对知识获取与企业绩效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除了外部知识的获取、吸收,学者们也关注着创新过程中内外部的知识共享。创新过程与知识的获取、转移、整合、创造和应用是紧密相联的这一观点得到了普遍认同。从知识消化、理解和应用的角度来看,新技术的酝酿和实现是一种知识转移活动。企业的知识和技术转移离不开现实吸收能力(ShenkarandLi,1999),企业消化、理解了的这部分知识有希望应用于新产品的开发活动,对技术创新是一种动力(Kim,1998)。总之,吸收能力通过影响企业的核心能力作用于创新绩效。(2)基于吸收能力的理论基础有效地进行知识学习,实现知识转移的前提是企业具有一定的吸收能力,对于组织内部各部门而言,吸收能力与其创新的实现率、收益率息息相关(Tsai,2001)。组织接触到一项新技术,首先应具备相关的先验知识,方能更好地理解新技术,从而合理地运用这项技术于生产实践,还可以将新技术与企业掌握的技术进行融合改进,有利于激发新观念,开发出新产品。吸收能力是评估和利用外部知识以及识别外部环境的能力。获取外部知识的能力越强,将这些知识进行商业化的要求也更为迫切(Tsai,2001),吸收能力越强,那么成功地将研究成果商业化并获得商业利润的可能性越大。然而,吸收能力作为影响企业创新能力的关键性因素(CohenandLevinthal,1990)具有路径依赖性,企业只要不断投资,提高自身吸收能力才能维持组织的适应性,才能保障未来企业技术的发展,这会导致研发支出增加,增加的研发投入能够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因此,企业要维持一定的吸收能力,必然要将研发和实践联系在一起(CeohenandLevinthal,1990;Daghfous,2004)。ZahraandGeorge(2002)指出吸收能力和创新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现实吸收能力正向作用于企业的持久竞争优势,这是因为,强收益独占制度安排下,竞争者不得不投入更多的模仿成本。此外,作者还提出制度安排对吸收能力和创新起着缓冲作用,但并没有对此进行实证检验。在上述研究基础上,FosfuriandTrib6(2007)研究了潜在吸收能力的前因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3)基于创新模式的角度在技术全球化的环境下,线性创新过程模型就显得过于强调创新的内部化,太过于突出创新过程中研发的作用。随着理论的完善以及研究的需要,学者们逐渐将技术创新过程的本质视为一种非线性过程,该过程有效整合企业内外部的资源,创新的开展也越来越强调企业与外界的互动以及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交互作用。Frans(1999)认为构成竞争优势本质的是整合后的知识而非知识本身,整合后的知识提升了企业的吸收能力,与联盟间创新能力的大小存在着正相关关系(Nooteboom,2007)。新产品及时入市越来越重要,新产品开发绩效是公司创新过程的一个产出。Stock,GreisandFischer(2000)均研究得出吸收能力对新产品开发绩效具有正相关作用的结论。Chen,RussellandMonica(2002)运用定性分析方法做了研究,发现对企业创新能力的10 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提高具有关键作用的是吸收能力,一方面,吸收能力有助于企业对外部新知识的获取,增加企业知识存量,另一方面还能够通过知识共享将知识应用于企业创新活动。。企业吸收能力与产品和服务创新的关系,他们认为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学者们逐渐关注起不同于封闭式创新的开放式创新模式,并对吸收能力与开放式创新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杨静武(2007)认为吸收能力越强,越有利于企业应用外部知识和技术,越有利于开放式创新模式的实施,进而解决了研发速度跟不上企业发展战略的矛盾。Andre等(2011)对中小企业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在开放式创新中吸收能力对创新绩效具有积极作用。(4)其他也有许多学者以其他的理论基础、样本进行了研究,但都证实了企业吸收能力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正的影响(Bosch,1999;Minbaeva’2003;KnudsenandRoman,2004;Kira’2004;闵雪,2010)。Tsai(2006)在对网站的吸收能力与绩效的关系研究时发现,网站的吸收能力越高,其创新绩效就较高,而且,这种正相关关系在网站与客户的关系质量高时更为显著。Fosfurietal(2006)认为投资过程的延长和知识集聚会成为企业一些外部能力的来源。企业的吸收能力会影响其创新活动的有效性(CockburnandHenderson,1998),并决定着企业创新的效果(NietoandQuevedo,2005)。沈必扬和陈炜(2007)在研究网络中心度与中小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模型时也得出同样的结论。2.2.2间接相关吸收能力对企业创新活动的重要促进作用得到了学者们的认同,但吸收能力作用于创新绩效的过程还比较模糊,这种影响究竟是直接的(Ari,2005),还是间接的,抑或是两者同时存在,而且间接影响的程度要大于直接影响的程度(DarrochandMcnaughton,2003)。(1)调节作用吸收能力对创新活动的调节作用体现在它是通过影响企业对外部知识的获取从而对创新绩效影响的。对于企业来讲,外部知识还只是潜在的创新资源,并不能马上应用,知识溢出源与接受者的动机虽然也影响着知识的转移,但动机并不能单独发挥作用,只有在具备一定的吸收能力这一前提下,才可能将外部知识转化为切实能够被应用于生产实践的知识,并最终转化为创新产出,因而,吸收能力是企业获取外部知识的关键因素。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和中国经济与全球市场的融合,跨国代工成为我国一些地区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形式,这种新式在沿海地区的制造业行业尤其典型。陶锋(2009)以我国珠三角地区的代工企业为样本进行了研究,发现这类企业的吸收能力会直接促进创新绩效的提高,还正向调节知识溢出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换句话说就是,吸收能力在知识溢出影响创新绩效的过程中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吸收能力越高,企业就能够实现对外部知识流的有效管理,最终服务于创新绩效的提高。也有学者将网络的特殊属性、吸收能力与企业行为的关系做了研究。王长峰(2009)以企业吸收能力为调节变量,研究了知识属性、网络特征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钱锡红,杨永福,徐万里(2010)以深圳市IC产业中的典型企业为样本,研究了吸收能力各维度对网络位置和创新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潜在吸收能力表现了有显著的调节作用,现实吸收能力则无显著调节作用,他还进一步验证了以下结论:企业改善网络位置得到的创新收益明显与否与企业自身的知识获取和知识消化能力高低有关,能力高则行为有效,否则并不能从中获益。李慧巍(2011)通过对浙江台州多个制造业集群的企业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发现在网络结构、网络关系影响集群企业技术创新的过程中起一定调节作用的是吸收能力吸收能力具有调节作用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它对知识溢出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的调节效应。FosfuriandTrib6(2005)提出吸收能力具有调节效应,该效应具体是指在】】 第2章文献【旦l顾相同存量的知识溢出下,具有强吸收能力的企业获得的价值更高。Fosfuri(2008)和Escribano(2009)又指出,外部知识溢出必须要受到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并不能直接影响创新绩效,即外部知识要通过内部化的一系列过程才能实现溢出效应,而且在动荡的环境中,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更为重要;知识产权保护越严格,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越重要(Escribano,2009)。NietoandQueved(2005)以西班牙406家制造企业为样本研究了吸收能力、技术机会和知识溢出这三个影响产业结构的变量对创新的作用,作者发现相比其他两个变量,吸收能力的作用更大,而且,吸收能力调节着技术机会对创新绩效的影响。Nicolai,KeldandTorben(2006)对丹麦169家私营企业的调研则证实了吸收能力对用户信息与企业创新绩效间的关系具有关键调节作用。ZahraandHayton(2008)利用217家全球化制造业公司的数据,以组织学习框架为基础的研究发现吸收能力在国际风险投资与企业利润和收入增长的作用关系中也具有调节作用。国内的学者也从知识溢出的角度出发对吸收能力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做了研究。朱秀梅(2006)认为吸收能力是外部知识溢出能够被企业吸收、利用的有效保证,充当着知识溢出与创新绩效之间的转化器,她对长春高新区软件产业集群中102家软件企业进行了问卷调研,从吸收能力影响因素的角度研究了吸收能力对知识溢出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的调节影响。杨亚平(2012)利用珠江三角洲的制造业企业数据开展了实证研究,作者认为供应商的吸收能力正向调节知识溢出对创新绩效的作用,即供应商拥有较强的吸收能力不仅有利于技术创新,而且于知识溢出对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具有强化效果;隐性知识溢出在吸收能力的正向调节作用下,对创新绩效的作用则会更明显。吸收能力发挥调节作用的程度有所差异。任爱莲(2010)在109家中小电子科技企业的调研证实了这一点。作者认为,吸收能力能够显著提升供应商和科研院开放的创新绩效,但对顾客和竞争者开放的创新绩效影响却并不显著。(2)中介作用不少学者在其研究中证实吸收能力作为中介变量存在于其研究框架中。组织若要对已取得的知识加以利用并建立竞争优势,需要吸收能力的中介作用(ZahraandGeorge.2002)。韦影(2005)以我国制造业为例,验证了吸收能力作为一维变量在企业社会资本与技术创新绩效的正相关关系中发挥了中介作用。邓颖翔,朱桂龙(2009)对其收集的778份关于珠三角地区各行业企业的数据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内部创新资源影响创新绩效的过程中吸收能力发挥着中介效应,而且,这种中介效应是完全中介。也有些学者在实证研究中发现吸收能力对企业创新绩效没有直接的正向影响,它是通过知识整合这一中介变量提升企业创新绩效的,但认为这种影响虽然存在,却相对不显著。吸收能力在发挥中介作用时依对象的不同而不同。楼飞炯(2007)在研究区域产业演进中企业集群化成长模式与机制的过程中发现,全球网络中的知识转移对企业的创新绩效的正向是显著的,并且吸收能力在这一作用过程中起中介作用;本地网络中企业间的合作正向影响企业的创新绩效,并且吸收能力在这一作用过程中起中介作用。也有学者以企业网络理论为基础进行了研究。窦红宾,王正斌(2010)就以西安通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106家企业为对象,研究了网络结构、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的关系,作者认为吸收能力影响企业外部网络结构对创新绩效的作用,这种作用是部分中介的作用。XieYong.ping.MaoYan—zhengandZhangHao.miao(2011)认为吸收能力在网络结构和知识存量影响创新绩效的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中介作用。2.2.3其他本文所指其他关系主要是指的非线性相关关系和不相关关系,因得出以上两种关系的研究较少,故不单独列出。其中,非线性关系主要包括U型关系和倒U型关系。Stock等(2001)对计算机调制解调器行业24年的纵向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他发现吸收能力和新产品开发绩效之间的关系呈非线性的倒U型。李贞和杨洪涛(2012)选取我国】2 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长三角地区236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定量方法探讨了吸收能力、关系学习、知识整合与创新绩效间的相互影响机制和路径,作者认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吸收能力虽然正向影响创新绩效,但是该影响并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知识整合实现的。2.3本章小结综观上述分析,有关知识网络的研究较多。知识网络与企业行为的相关研究是近年来理论界和实务界的热点,无论是对主题的独立研究,还是跨相关领域的研究均不在少数,但尚未形成比较统一的观点和结论,究其原因,包括客观和主观方面。客观方面,不同国家、行业、企业的知识网络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各不相同,得出的研究结论也就不同。主观方面,衡量指标、研究样本、控制变量和研究方法等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结论。因此,所获结论的适用性和指导意义就存在局限性。总体来讲,以往研究存在以下缺陷。目前国内外学者将有关知识管理研究的分析对象局限于单个企业,忽视了组织所处的网络对组织的知识管理的影响。而且,大部分学者在单独研究知识网络时,未考虑单个企业或者某一特殊类别的企业,而是综合研究知识网络与企业行为的关系,这方面较常见的研究就是关于集群的研究。因此,本文以高新技术企业这样一类特殊类别的企业为研究对象,以期对以往的研究做出补充。吸收能力仍然是学术界研究的重点,跨越组织边界的知识获取和吸收更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组织问的知识流动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一直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有关吸收能力影响知识获取和创新的内在机制的研究多是简单地把吸收能力看作自变量,我们仍需要深入探讨在知识转移和创新过程中吸收能力的作用机制,抛弃单纯把知识作为一个已知常量的做法,要区分不同的知识属性是否对企业创新绩效存在影响,从而为企业在创新过程中有效实施企业知识管理打好理论基础。从研究内容来看,学者们较多关注的是知识网络与企业行为、吸收能力与企业行为关系的两两研究,而对于三者之间的作用机制的探讨较少,因此,把吸收能力看作中间变量,将知识网络作为其前因变量,企业创新绩效作为其结果变量来研究三者之间的关系很有必要。围绕本文的研究主题,本章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对研究所涉及的理论进行了回顾和总结,梳理了知识网络和吸收能力的相关理论和研究,逐步形成了本文的逻辑分析思路,为下一章的理论拓展、概念模型与理论假设的提出奠定了理论基础。 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3章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本章将针对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展开详细的阐述,提出并分析企业知识网络和吸收能力的各个维度,探讨变量各维度之间的联系,提出本研究的理论模型,并罗列出所有的基本假设,研究企业知识网络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一系列过程。3.1理论模型企业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内在驱动力,能够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也是客户多变的需求得到满足的保证。但在技术更新速度日益加快、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单一的企业很难适应,需要来自供应商关于最新材料的信息,需要了解客户时刻在变的需求,在自身科研实力不强或受领域限制时,需要向相关企业学习最前沿技术,并将之应用于自身的生产实践。因此,对企业来讲,嵌入于二元或多元关系是至关重要的,也就是企业的知识网络,它是企业从嵌入的关系网络中捕获知识资源的一个重要前置变量,正是基于与外部供应商、客户、行业竞争者和中介机构等节点的知识联结,企业探索到所需的知识资源,并纳入自身知识体系,与企业的内部知识进行整合提炼并创造出可以应用于企业生产运作过程的技术标准和知识专利,最终推出创新产出。从企业捕获互补资源到将之纳入原有知识体系并运用,中间不可缺少的部分是对资源的消化和转化,也就是吸收能力。在以知识流动和交互作用为主要特征的知识网络中,吸收能力是网络主体的核心能力之一,由此可见,知识网络与企业的吸收能力存在着某种关系。本文研究的内容是知识网络通过吸收能力的中介作用影响企业创新绩效,所以有必要对知识网络和吸收能力的维度进行分析。3.1.1知识网络的维度自Burt(1992)提出了“结构一关系"分析框架后,学术界在描述网络的特征时,较多的使用网络结构和网络关系。随着网络嵌入性理论和网络分析范式的日趋成熟,很多学者在探讨网络结构和成员间关系对企业行为和绩效的影响时多会采用“结构一关系"的两维度体系,这一分析框架在实证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网络分析方法的结构维度是Granovetter(1974)提出的结构嵌入性的延伸,是网络研究领域对于图论思想的应用。结构维度关注的是网络整体的结构和网络成员在网络中的位置,网络中不同的位置对于企业实现资源控制和行动优势作用不同,这正是结构维度所要表示的。目前,从网络结构层面出发的相关研究主要探讨网络规模、网络密度、网络中心度和网络异质性等网络特征对企业行为与绩效的影响。网络分析方法的关系维度是Granovetter(1974)提出的弱关系力量和关系嵌入性的延伸,关系维度关注的是关系双方互动的类型和强度对于网络中资源利用的影响。对网络关系维度的衡量主要有两种:一种侧重于网络成员间相互联系的内容,考察成员间互相依赖的性质,具体体现在当需要交换信息或者存在某种危机时是否相互信任、共同行动(Uzzi,1997;McEvilandMarcus,2005;GulatiandSytch,2007;许冠南,2008等);另外一种侧重网络成员之间重复交易关系的作用,以关系强度(互动频率)、关系持久度为主要变量。前者是在后者基础上的补充。实证研究中,从网络关系维度出发的研究主要将关系维度划分为关系强度、关系持久度、关系稳定性和关系质量等。“结构一关系”的分析框架得到大多数学者的认同,不同的学者又会根据研究目的、研究样本的不同选取不同的变量组合来表征结构维度和关系维度。企业知识网络是网络组织的一种,本研究选择沿用“结构一关系"的两维度体系来衡量知识网络,鉴于变量之间的交叉关系以及知识网络的特殊属性,会在具体的变量选择方面做出调整和改动。知识网络结构的潜在异质属性是由网络成员知识基础的异质性决定的,而鉴于员工学历、能力等的差异,知识在企业内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再者,每个企业的核心能力不14 第3章模型构建与研究假设同,擅长的领域也不同,知识基础必然存在差异,因此,知识网络本身就是异质的、不均匀的,在一定意义上,网络中成员的多少,也就是网络规模就代表了网络的异质性程度(李贞,2011)。因此,本研究选取网络规模作为衡量企业知识网络结构维度的变量之一。印度的加班罗尔和台湾新竹等集群对经济的贡献表明,地理集中能够帮助企业实现柔性专业化分工、规模效应以及知识溢出,从而获得相应的竞争优势。知识的传播具有三维空间属性,这就决定了知识网络的结构具有跨区域连通性,而且,跨国公司的成功也告诉我们特定地理区域之外的知识资源连结也相当重要。此外,本文认为在通讯技术发展迅速的时代,企业尤其注重对全国各地甚至是全球有价值资源的探索和利用,不会将自己局限于某一个地理区域,即使这一区域汇聚了一定数目的具有价值的其他企业。因此,本文认为可用网络的跨区域连通性特征来取代网络密度这一特征。在实证研究中,较多使用网络开放度来代替网络的跨区域连通属性(GiulianiandBell,2005;王晓娟,2007;李贞,2011)。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选取网络开放度作为衡量企业知识网络结构的变量之一。企业知识网络从无序过渡到有序,从混沌过渡到高效(李贞,2011)。知识网络的这一动态演化过程包括网络中知识资源的演化和网络关系的演化,同时,为了提高效率和效益,企业不断地加强控制力,尽可能地降低依赖性。企业在知识网络中占据何种位置,是否处于网络中心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企业是否具有控制优势,因此,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选取网络中心度作为衡量企业知识网络结构的变量之一。知识网络中的关系强度始终处于动态变化状态,企业在探索技术创新所需知识,试图弥补知识缺口时会主动与其他知识主体保持较高的联系和互动频率,而在内部进行知识转化的过程中,又会降低与网络中其它知识主体的互动频率,也就是强联结和弱联结是同时存在于企业的知识网络中的。从不同属性知识的传递效率来看,弱关系拓宽了企业的知识视野,增强了企业知识的多样性和获得异质性知识的机会,但是其中隐性知识的转移却要依赖双方的频繁接触和互动的强关系,产生知识溢出和扩散效应。此外,企业的一些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都具有排他性特征,企业出于维持自身竞争优势的目的,会在知识网络活动中控制互动交流的频率,以减少过度知识溢出和知识扩散的可能性。由此可见,知识网络关系具有较强的双重属性。企业应同时发展强关系和弱关系,这是Capaldo(2007)提出的双重网络概念,这一双重网络概念具有二元强度的特点。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选取关系双重度作为衡量企业知识网络关系的变量之一。信任对知识互动至关重要。企业缔结知识网络关系的动力之一就是期望从合作方获得有价值的知识,并相信对方会尽可能避免机会主义行为。企业出于对自身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机密保护的角度,只有在考察过合作方并认为对方可信任之后才会做出缔结知识网络关系的决策。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选取关系质量作为衡量企业知识网络关系的变量之一。综上所述,本研究基于嵌入性视角,运用“结构一关系"分析框架,确定了包括网络规模、网络中心度和网络开放度在内的企业知识网络结构维度,关系双重度和关系质量在内的企业知识网络关系维度。3.1.2吸收能力的维度开放式创新可以分解为自外而内,耦合和自内而外三个维度(EnkelandGassman,2008),这三个维度可从知识流动的方向这一角度来理解,自外而内是指组织吸收、整合来源于外部的创新知识和想法;耦合是指通过合作方式共同创造新技术、产品和服务;自内而外是指技术的商业化,技术既包括自有的部分,也包括从外部获得的。目前,将吸收能力作为内部R&D副产品的研究仍不在少数。事实上,企业对外部知识资源的组织学习是基于战略目标搜索的主动过程,是依据技术不同阶段的不确定性程度有目的性】5 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地资源投入。吸收能力是一种动态能力,这一层面的组织吸收能力更侧重于从战略角度出发对外部技术知识有目的的吸收与利用。组织吸收能力包含组织层面与个体层面,在开放式创新模式下,知识的多样性导致了吸收主体的多样性,对于组织层面的知识吸收,其路径的非单一性更为突出。因此,需要拓展吸收能力的过程特性。既有的吸收能力概念并不能反映自内而外的过程中对外部知识的吸收(Lichtenthaler,2009),简单地将吸收能力划分为潜在吸收能力和现实吸收能力两个维度,并将知识获取与吸收作为潜在吸收能力,将知识转化与应用作为现实吸收能力并不能反映组织探索性学习与应用性学习的平衡,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考虑到操作性的问题上述划分方法仍然在理论解释与实证研究中被广泛应用。此外,效率与创新能力并不具有内在的逻辑关系(葛沪飞,仝允桓和高旭东,2010),因此,将现实吸收能力与潜在吸收能力的比率作为吸收能力的效率也存在不合理之处。吸收与转化过程并不是严格的顺序过程而是存在部分重叠(Todorava,2007),对外部知识识别是获取的前提,因此,企业要获取互补性知识首先要有一个探索过程。组织需要在探索性学习和应用性学习之间平衡(LevithalandMarch,1993),Lane等(2006)对吸收能力的定义在探索性学习和应用性学习之间增加了一个过程,也就是转化性学习,这一过程对知识进行整合,开发出使用旧知识的新方法,这一划分明确了吸收能力是一个知识流动过程,更具有包容性和解释能力。基于以上分析,本文认为吸收能力是企业通过一系列的探索、转化和应用外部知识的过程,其收益依赖于潜在的学习过程,学习过程使得吸收能力的作用得以发挥。在整个过程中企业对先前知识的存储组成了在三个学习过程中流动的知识基,本研究基于过程的观点将吸收能力划分为探索性学习、转化性学习和应用性学习三个维度,在此基础上展开研究。探索性学习主要指知识的获取,是识别和理解外部新知识的过程。企业在寻找互补知识的过程中往往会采用多种方式对知识进行识别,以期进入企业扫描范围的知识是企业所需要的,这样既可以节省资源又尽可能避免无谓的投入。企业原有的知识体系会影响到它在知识探索过程中对知识的评价,因而理解外部新知识就显得至关重要,不仅关系到今后企业对外部知识的评价和所能识别的新知识的广度,还关系到新知识的后续应用。应用性学习是企业将知识应用于自身生产实践能力的反映,结果是新产品、新服务、新过程甚至是新的组织形式的持续产生。简单地来讲,应用性学习就是企业对探索性学习获取的知识进行实际应用的过程。转化性学习过程用来连接探索性学习和应用性学习,代表企业将获取的新知识与现有知识体系的整合过程,反映了企业识别相互之间不协调的信息并把它们综合起形成一种新的模式的能力。这一过程举足轻重,在变化速度较快的环境中尤其如此。企业转化知识的能力和速度越强,越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及时推出符合客户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并通过异类联想来改变知识特性,持续完善自身知识体系。3.1.3知识网络、吸收能力与企业创新绩效不同特征的知识网络所包含的连结数量是不同的,这说的就是网络规模,即使是同一个知识网络,不同的网络位置对创新的作用也是不同的,发挥效用的具体情境也存在差异。大的知识网络规模保证了网络内存在多样的联系,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也就是不同种类的知识和资源,对处在网络中的任何一个企业而言,这是寻求并获得所需知识的一个有利条件,是提高创新绩效的保障,也为发挥自身吸收能力提供了机会。网络中心位置使企业拥有多重连结,相应地,拥有的权利也就越大,也更容易获取创新资源,以满足自身技术创新的需要,还有利于中心企业进行协调与控制。企业间较高的交互频率,提高了网络关系质量,增强了企业间的资源承诺和相互依赖,使得中心企业更加了解其他企业的运营情况,能够促进缄默知识跨越组织边界的转移以及企业间共同问题的解】6 第3章模型构建与研究假设决,由此可提高中心企业创新的成功率。企业在寻找新的合作伙伴时,倾向于选择与已有合作伙伴有着相似特点的企业,如此可保证利益的一致性,同时合作伙伴间相似性的流程与惯例性制度安排也有利于中心企业进行企业间联合及协调行动,进一步促进已有技术在组织实践中的应用,最终提高企业的创新绩效。由此可知,企业所在知识网络的规模以及它在网络中的位置关系到企业对知识的吸收和创新绩效的高低。企业知识网络的开放度与吸收能力、创新绩效有关。企业在实施创新时应该系统地鼓励、探究广泛的内外部资源,有意识地整合内外部资源和能力,提高组织的开放程度。开放广度越大,企业面临的吸收能力障碍、时机问题和注意力配置问题也就越多,企业为减少这些问题的出现,必须对网络环境有一个系统的评估,确定适当的开放时机和程度,并对大量的创意进行识别、甄选和管理。企业从知识网络中探索自身所需要的互补性知识,并加以转化、应用于企业创新,在这一过程中,各方之间的知识共享是必要的一个环节。知识共享的效果受到共享双方,尤其是知识提供者共享意愿的强烈影响,意愿越强,他们愿意为知识共享所付出的投入就越多,共享效果也就越好。这种共享意愿是权衡知识共享过程中的成本和收益的结果,而且,对于知识共享,员工对成本和收益的权衡更多地是依赖主观判断而非客观事实。这就要求知识共享双方要具备一定程度的相互信任以及联系频率。过度的善意信任可能通过个人的互惠偏好带来不同程度的投入增加,从而给知识共享效果带来正面的影响,但过度的能力信任会造成知识共享的速度、可靠性和适用性有所下降。由此看来,知识网络的关系双重度、关系质量与企业的吸收能力及创新绩效存在着一定的关联。一定的吸收能力确保了企业在创新过程中对所需知识的学习和吸收,这或许会导致更有效的创新。通常情况下,企业为了保持一定水平的吸收能力,会把研究和应用结合起来。也就是说,企业通过知识网络获得自身所需的技术、知识,经过一系列的转化最终应用于生产实践,取得创新成果。企业创新所需的技术和知识通常嵌入在非正式的网络和长期建立的关系中,如何内化和转化这些知识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吸收能力的水平。这一能力的水平既需要企业重视从其嵌入的网络中进行知识的获取和消化,更要重视将这些所获的知识在组织内部进行内化和应用,才有可能利用这些知识促进企业创新绩效的提高。3.1.4理论模型本研究基于过程的观点,将吸收能力划分为探索性学习、转化性学习和应用性学习。综合前面的分析,本研究建立起“结构一关系”的分析框架,以网络规模、网络中心度和网络开放度作为衡量知识网络结构的变量,以网络关系双重度和网络关系质量作为衡量知识网络关系的变量,来研究知识网络各维度与企业吸收能力、创新绩效之间的作用机制。具体的理论模型如图3.1所示。17 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图3.1本文的理论模型3.2研究假设3.2.1知识网络与技术创新绩效的相关假设知识网络和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之间有着紧密的关系。技术创新是专业知识积累和学习的过程,创新成功的效率和效果除与企业自身的知识存量以及研发有关外,包含着企业所需的互补性知识的外部知识源与企业创新成功与否也息息相关(Rothwell,1994),因而,受技术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企业需要在创新的各个阶段寻求与外部组织的合作(Eseribano,2009)。结构维度关注的是个人或组织在网络中的位置,这关系着信息获取以及对其他网络成员的影响程度。(1)知识网络规模与技术创新绩效网络规模可以定义为与个体单元直接相关的关系或关系种类数目,在本文中指的是企业已经建立的所有知识交换或知识合作关系的总数量,网络中的主体数量决定了网络规模,决定了企业可获取的资源丰裕程度。外部知识联系越多的企业,其知识网络规模越大,可获得的收益也就更高。企业创新的成功演化越来越依赖于企业所拥有的联系种类和数量,知识网络这一网络形态恰为企业创新提供了条件,一方面,网络内信息流动和传播的效率会提高,另一方面,相对于网络外的企业来讲,知识网络成员在信息获取方面投入的时间等成本会大大降低。知识网络是各种知识载体通过知识链条形成的网络,其包含的关系数目越多,能够汇聚的知识类型和知识内容也就越丰富,相应地,企业能够接触的资源就更加多样化,这能够提高研发的成功率,有利于企业开展技术创新。通常情况下,知识网络所涵盖的联系数目越多,规模越大,则知识含量就越大,企业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吸收更多对其有用的知识,对创新有促进作用。大的网络规模使企业能够在合适的时机拓宽合作领域,不断突破组织边界,准确捕捉技术发展的前沿问题,加快自身组织更新速度,激发创新的新亮点。根据社会网络的相关观点,拥有较大规模网络联系的节点,其权力系数也越大,地位也较高,地位的高低决定了连结所能获取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拥有的联系规模大小表征着企业在做某一决策时可供选择的方案数量,从原则上来讲,不确定性的存在使得选择方案越多越好。此外,网络规模的大小决定了网络内知识资源的丰富程度,成员间异质性越高就代表着知识的多样性越高,异质性越高,这意味着,规模越大,企业在技术】8 釜!童堡型塑垄皇竺壅堡堡创新过程中拥有更多的知识获取途径,能得到多方面的创新资源支持,从而更容易获得新思想,产生新构思,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知识产权,像专利往往具有排他性,非专利持有者对于涉及的核心技术无能无力,而且这种核心技术还具有累加性,导致技术、知识的分布具有分散性,考虑到知识间的互补特征,为实现创新而构建的知识网络,其规模越大,则越有利于灵感的产生。此外,随着网络规模的增大,网络成员的数量增长,企业在扫描所需技术时拥有更多的渠道和机会,与其它网络主体建立的联系有助于企业获得多样化的知识(侯吉刚,刘益,李西壶,2008),从而改善企业内部资源和创新能力,有助企业创新和竞争优势的保持。知识网络规模对不同类型的企业影响不同。以集群企业为例,网络规模仅对中小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正向作用,但对大企业却不重要(王晓娟,2008)。单纯的追求网络规模并不一定能提升创新绩效。随着网络节点数量的增多,可能会出现资源重复配置、协调困难等情况,这会耗费更多的管理费用,再者知识网络并非局限于某一区域,虽然这存在着可取之处,但也会造成异步沟通以及因空间等因素带来的沟通问题,从而提高了知识共享的难度(赵文军,王学东,2012)。而且,企业构建知识网络的资源并非无限量,资金等的持续投入也会拖低企业业绩,因此,企业不可能无限制的拓展网络规模。由此可见,企业在网络中所建立的协作联结的数量与企业的创新有关,从而提出以下假设:H1:知识网络的规模与技术创新绩效呈倒U型关系。(2)知识网络中心度与技术创新绩效网络中心度是知识网络重要的结构特征,在网络分析中,中心度是衡量企业在网络中位置的变量,体现了企业在知识网络中所处位置的重要程度。企业在网络中的位置至关重要,这决定着能否在信息以及对其他成员的控制方面是否具有优势。在由供应商、客户、中介机构等组织构成的知识网络中,一些企业因自身知识基础或对信息控制能力高,而在网络占据有利位置,这些企业具有信息优势,更容易获取并控制与创新相关的新信息(Powell,KoputandLaurel,1996),企业对外部资源和内部知识进行加工整合,有利于提高处理创新过程中出现的设计、技术等问题的能力。处于网络中心位置的企业能接触更多的组织,与之进行广泛的交流,因而有可能探索并吸收更多有价值的知识,产生更多创新成果。此外,其他企业对于处于网络中心度高的企业具有一定的知识依赖性(中介中心度),这使得企业在合作中占据优势地位,对网络中的知识和知识主体根据自身的需要进行调配和组合,从而提高自身技术创新能力。网络使企业处于发散的网状结构中,但只有占据这种网络结构的优势位置,才能够拥有多重的知识渠道,汇聚多样化的知识技能,进而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这是提高吸收能力的基础。更进一步来讲,如果企业占据了“结构洞”的位置,就意味着它可以引导、调节知识流动的方向和程度,占据控制优势。在网络中,不同的知识流向结构洞,企业借此最大限度地收集广泛而多样化的信息,扩充企业知识存量,提高自身知识创新能力。具有高中心度网络结构的企业,能够对技术创新刺激做出快速的反应(艾尔·巴比,2009),这类企业掌握着大量异质性联结,能够触及差异化的知识领域,在获得更多的专业化知识的同时产生新的构思,异质性知识对由学习引起的技术创新具有促进作用。相对来讲,处于边缘位置的网络成员,知识获取能力较差,而处于网络中心位置的业务单元会产生更多的创新,取得更高的绩效。不同的网络类型下,网络中心度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也不同。在管理关系网络、集群中占据中心位置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有利,而同样是中心位置,如果是制度关系网络的话则不利(Bell,2005)。由此可见,企业知识网络的中心度与吸收能力和企业创新绩效有关。根据社会网络理论,处于中心位置的企业通常是知识的集散节点,这相当于结构洞理论的“桥”,与其他企业相比,这类企业能更及时地获悉新发展状况,从而在创新方 奎堕奎兰堡主兰篁笙茎面将更具优势,因而,位于网络中心并占有丰富结构洞的企业便于与其他企业进行交流互动,从而更容易发现新的市场机会和可能存在的技术问题。对于中心度高的企业,其位置的特殊性赋予了它多重的信息渠道与信息源,接触到异质性的知识和技术,减少知识冗余度,一方面有利于企业更顺利地开展创新活动,另一方面能够指导企业选择最合适的合作伙伴。处于盈利的目的,企业选择网络成员时会希望对方是其知识补给方,在基于各种业务关系的网络中处于中心位置可以能够弥补一些企业本身知识基础薄弱的缺陷。因此,中心度作为描述企业网络位置的重要指标对创新绩效有重要影响,从而提出以下假设:H2:知识网络的中心度与技术创新绩效正相关。(3)知识网络开放度与技术创新绩效企业知识网络的普遍特征之一就是具有较高的开放度(Stefan,2010)。事实上,创新源泉不仅仅可来源于企业外部,且大部分创新思想源于外部而非自己的发明成果,企业通常会在供应商、顾客和大学研究实验室之间发现创新源,从而,企业可在创新的各个阶段寻求与外部组织的合作,以获取更经济可行的技术。这也是开放的本质所强调的。知识网络作为企业技术创新所需知识资源的提供者,既是知识交换的集合,又是潜在知识资源的集合。知识网络的动态性决定了企业要跨越组织边界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保持良好的运营状态。对供应商和顾客开放能够及时了解最新技术、新材料发展趋势,用户需求变动和市场空隙,基于用户的创新能够改善绩效,对竞争者开放会降低创新绩效。知识是新构思和创意产生的源头,对于企业来讲,新知识的创造需要一个交流渠道,这离不开企业内部以及它与外部组织的互动。根据耗散结构理论,企业只有在开放的系统中,才能不断地与外界交换物质或能量,维持有序而稳定的状态。为了获取实现创新所需的知识和技术支持,企业会主动寻求外部支援,同时,任何一个企业都有可能处在其他企业的合作选择范围内,在有机会成型的合作过程中获取新知识。长期接触同源、本质相似的技术或知识会造成知识的趋同效应,形成累积途径依赖,以致于只能依着旧的模式渐进式改善,产生“锁定”效应,因此企业若想激活其“创造性破坏”潜力,提高其技术创新绩效,就需要新鲜的外部知识源。知识网络维持一定的开放度帮助企业了解市场动态,技术发展趋势,而不是陷入到对已有的刚性网络的过分嵌入性中,从而错过发展关键新技术的机会。保持网络开放才能了解其他企业掌握的不同于知识和技术,这些异质性知识是激发企业创新灵感的因子。不同产业的企业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会有所差异(陈钰芬,陈劲,2008)。土豆和优酷两个传媒公司以100%换股的方式合并的案例告诉我们,这是一个竞合的时代,企业在开放的过程中,在相互信任的同时也要保持一定程度的警惕。对于企业来讲,一定的开放度扩大了企业的技术视野,一方面有利于企业进行知识创造,增加培养新技术的概率,并能及时发现新技术;另一方面有助于企业更好地利用内部知识,改进原有技术,提高创新绩效。不同的开放度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不同,开放度也会因产业的不同产生不同的作用效果。并非只要开放就一定会取得相应的创新成果。开放既能使企业获利,也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负面作用,企业扫描外部知识需要各种投入,在合作时需要交易成本,一旦开放,受对方行为方式、组织文化的影响,本企业在价值观方面的共同认知会受到威胁,还可能造成对外部技术的过度依赖,过度开放可能导无意中企业某些技术的溢出效应,这会对创新绩效带来负面影响。由此可见,知识网络的开放度与企业的吸收能力和创新绩效有关。因此,提出假设:H3:知识网络的开放度与技术创新绩效呈倒U型关系。在知识网络中,关系是由成员间的互动交流产生的,它是一种社会性交换,具有互惠性。关系特征反映了解对方的程度(Granovetter,1973;Uzzi,1996;Hansen,1999)、成 第3章模型构建与研究假设员之间联系的密切程度和数量等,交易双方重视彼此间的需要和行动的一致性,通过关系连结企业能够获取高质量的信息和一些隐性知识(邬爱其,2004)。关系特征决定了企业如何获得外部知识(UzziandLancaster,2003)。(1)知识网络的关系双重度与技术创新绩效关系强度表示组织间联结的程度(Hall,1977)。与上、下游企业、顾客、科研机构、政府部门、中介组织等成员之间的联系和互动都可能拥有企业创新所需要的资源,或者开展创新所需要的潜在知识,因此,企业应充分发掘和利用网络的价值(李志刚,汤书昆和梁晓艳等,2007)。结构洞的观点是彼此之间存在结构洞的两个关系人向网络贡献的利益是可累加的,企业如果善于利用和开发这些社会关系,会极大地促进公司管理的效率,并且达到创造新竞争力的可能;弱关系力量的观点是企业间的弱联结可以提高所传递知识或者信息的新鲜程度,更容易接受新事物,有助于提高知识的新鲜度,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增加了创新成功的概率。无论是强联结还是弱联结,都可以为企业创新提供信息。企业与网络内其他实体之间频繁、密切的联系对于基于复杂知识基础上的重大创新非常重要,强关系是转移隐性知识的恰当途径,强关系企业间相似的行为范式有利于打破认知障碍,准确传递和接收知识,对技术创新具有积极作用;为企业提供众多“信息桥”的弱关系能够使企业接触到多样化的知识,扩充了知识基础,有利于企业开展技术创新,也就是说,无论是直接联接还是间接联接都对企业的创新绩效存在正向影响,同时拥有强关系和弱关系更有利于企业的技术创新。强网络关系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当面对不确定情况下尤其如此。在企业的实际运作过程中,汽车产业中企业为了共享隐性知识与机密技术,制造商通常会与供应商保持紧密的合作关系(Helper,1992)。在技术快速更新升级的今天,企业的创新完全依靠内部研发是不现实的,为解决这一难题,企业要依靠知识网络加强与其他组织甚至是同业竞争企业的联系。连结强度代表行为主体联系频率的高低以及组织资源对联系承诺程度的高低,影响着网络内信息流动和知识转移的难易程度。Granovetter(1973)将网络联系区分为强连结和弱连结,而关于网络联系强度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尚未统一。首先,强连结有利于组织间的深度互动,加深彼此之间从知识类型到组织文化的了解,有助于促进企业对有价值知识的吸收,特别是复杂的默会知识,帮助企业及时了解技术发展趋势和市场动向,对组织的生产管理方式和技术创新的能力都有一定的影响,因而,相比弱连结,强连结有利于企业更好地应对变化(Uzzi,1997)。但是,强连结所获取的信息多是重复或相似的,可能会阻碍技术创新的进行,降低组织的绩效。其次,知识的吸收具有路径依赖性,强关系会缩小企业对新类型知识的探索范围,因此,知识价值的折旧可能会导致吸收能力的降低,而大量弱网络关系能够为企业接触不熟悉的知识提供机会,其信息的交流更具价值,更有利于企业的创新。因此,就信息传递而言,弱联结比强联结更加重要(Granoveaer,1973)。最后,过度的联结可能会影响企业对合作伙伴的选择,不能做到完全依据知识缺口分析的结果来做出抉择,从而导致合作伙伴无法共享关键知识,严重影响知识的协同创新,而且,随着时间的流逝,强联结所能带来的知识收益会逐渐减少;弱联结稳定性较差,易引发知识共享的“负效应”,但非冗余性资源一般是通过弱联结获得。企业间较长时间的合作会加深彼此间的信任,有利于隐性知识的共享与转移。极强或极弱的关系强度都不利于集群企业间展开知识创新活动(Uzzi,1996,1997;王晓娟,2008)。强关系虽然提高了企业间的信任程度,有利于隐性知识的传播,但一定程度上会减少企业与网络外部主体的合作交流,降低企业对信息的开放度,造成集体的共同盲点(NahapietandGhoshal,1998),从而影响创新的可能性,而弱网络关系可以降低网络内信息的冗余度(Granoveaer,1973),同时又可以为企业接触其本来不易探索到的信息和知识提供了机会,提高了网络的多样化和创新的可能性。也就是说,强网络关系和弱 垄塑奎兰堡主堂垡笙茎网络关系对创新具有互补作用,仅仅将强关系或者弱关系其中的一个作为衡量知识网络关系的变量都会有失偏颇,最好的解决方式就是引入关系双重度。因此,提出以下假设:H4:企业知识网络的关系双重度与技术创新绩效正相关。(2)知识网络的关系质量与技术创新绩效构建知识网络是企业趋利的表现,企业试图从中获取网络优势,而影响这种优势获得的因素之一就是网络关系建立和维持的时间。关系质量表示知识网络中企业与其他知识主体之间的信任程度和互惠程度,取决于组织间信任关系及其类型,互惠性衡量了联系双方地位的平等性。由于产品构成技术的复杂性,及其更新速度的加快,单独一个企业具备实现创新任务所需全部知识的可能性较低,也不可能把相关的知识全部纳入自身的组织边界,再者,鉴于创新源泉不再只存在于公司内部,企业创新需要借助于外部组织,组织之间可以形成以能力为基础的联系来促进组织学习,伙伴关系就是这种联系的一种反映。企业对作为竞争优势主要来源的核心技术有着较强的保护意识,因而,只有在高信任度、频繁互动和互惠的基础上,企业才有可能忽视技术的扩散效应对获利能力的不利影响,协助对方获得信息和技术诀窍(KogutandZander,1992),最终实现专有性知识的投入和知识共享,从而促进了企业的技术创新。节点之间的知识转移为基于能力和基于友好的信任所调节,信任、互惠和共同认知是关系质量的外在体现,企业之间共识的生成和提升有助于提高知识的转移效率和协同效应,互惠有利于深度沟通和再合作。具有良好关系质量的合作伙伴之间易形成共同认知和相似的价值观,在知识网络中,知识的生产转移过程都与认知紧密联系。不仅知识接收方的知识基础和水平会影响知识的转移,知识发送方的行为和态度对知识的传递也有显著影响。发送方只有认可知识接收方前提下的才会促成知识转移,而且,双方彼此信任共享信息的意愿才会越高。关系质量是企业社会能力的一种体现,社会化能力有助于形成主导的价值观和沟通时的共同编码,对于消化和利用已获得的知识和信息具有促进作用(Jansenetal,2005),反过来讲,如果外部知识与企业的价值观或利益不相符或者差距太大,将很难完成知识的内部消化、扩散和利用,由此可知,重复和持续的交换关系影响着创新所需知识的编码和应用。此外,良好关系质量的存在,使得知识的转移能够克服机会主义等多种障碍顺利进行,在这种状态下,知识网络的各主体才会有所投入,有所收获,也更容易提高技术创新绩效。信任和共同认知可以增强关系的稳定性,影响企业之间的交流互动和技术创新的开展。因此,提出以下假设:H5:企业知识网络的关系质量与技术创新绩效正相关。3.2.2知识网络与吸收能力的相关假设企业可以从知识网络中的主体,如供应商、竞争对手、行业协会等处获得所需的信息。企业通过外部网络关系便利了外部知识获取,拥有更多网络的企业可以获得丰富的资源。从网络整体来看,具有不同知识专长的企业通过联盟等方式进行知识的创造和应用,整合自身资源提高吸收能力(樊利钧,林枫,徐金发等,2009),来自于知识提供方的新知识类型对企业的吸收能力有一定的影响。企业社会资本的结构维度影响企业的吸收能力,特别是潜在吸收能力(陈劲,蒋子军,陈钰芬,2011)。在知识网络内部,被共享的知识在未来可能成为组成企业吸收能力的知识基础(Daghfous,2004)。知识网络具有连通性特征,这一特征与社会化能力有关,可能关系到企业的实际吸收能力(Jansenetal,2005)。企业间建立的以知识为基础的联系网络是外部知识和技术的重要来源,对外部知识和技术的有效利用能力是企业创造价值的重要来源(陈劲和陈钰芬,2006)。企业的吸收能力与其知识积累有关,知识网络使外部资源与企业自身知识的组合成为可能,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地创造新知识,产生新构思,最终增强了企业的知识基础。(1)知识网络规模与吸收能力 第3章模型构建与研究假设网络规模越大,知识的广度和多样化程度越高。吸收能力对知识的整合作用具有周期性和波动性(孙耀吾,常逢梅,2012),因而,只有不断搜寻更新的知识,缩短知识折旧期,才能保持吸收能力的知识整合和转化作用。企业外部合作机构性质、双方思维方式的差异,会影响企业知识获取和转移。构成吸收能力的知识是逐渐积累的,企业对新知识的态度和潜力的判断受到知识层次的影响。知识来源不同,其属性也会不同,由于网络内成员知识基础的不同,网络规模越大,越有利于企业接触更宽知识领域的知识,同时,可获取的知识异质性也就越高,而网络异质性正向影响吸收能力中的转换利用维度(陈劲,李飞宇,2001)。随着时间的推移,网络内知识的均衡取决于网络规模(MuJi.feng,TangFang.chengandMacLachlan,2010),由于接收方和发送方知识吸收能力和释放能力的相互作用,知识可以从一处转移至其他各处,但这受网络规模,知识转移速度,个体释放能力和吸收能力以及知识基础的影响。网络规模较大,接触到的资源越丰富,拓宽了企业可吸收的知识和技术范围。知识基础越雄厚,企业对外部知识的识别能力相应地也就较强。拥有较多外部网络联系的企业能够从不同来源获取不同知识或同一部分知识的不同侧面,相异来源的知识或同一知识的不同视角往往具有启发性和互补性(孙永风,廖貅武,李垣,2008),这对于企业转化和利用外部知识至关重要。因此,提出以下假设:H6:知识网络的规模与吸收能力正相关。H6a:知识网络的规模正向影响企业的探索性学习。H6b:知识网络的规模正向影响企业的转化性学习。H6c:知识网络的规模正向影响企业的应用性学习。(2)知识网络中心度与吸收能力网络中心度表明了网络中连接关系的分布状况。在网络中占据优势位置的企业更可能将自己置于信息和资源丰富的位置,在控制资源及其他网络成员的行为上具有影响性,有利于企业的资源获取。网络位置对企业收集信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多样化知识流动的控制有利于企业的知识积累,企业要整合利用外部知识,必须拥有丰富的内部知识积累,不具有一定的内部能力,企业就无法从外部知识源充分获益。占据网络优势位置甚至是结构洞位置的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过滤器的作用,不仅汇聚所有流向该位置的信息,还决定了流向其他位置的信息内容,影响着整个网络中知识的流动。占据优势位置的企业拥有处于边缘位置的企业所无法相提并论的知识资源数量优势,而且,网络中占主导地位的知识拥有者越强势,网络将更快的收敛到指定的知识状态(MuJi.feng,TangFang.chengandMacLachlan,2010)。占据优势的位置使得企业在获取新知识方面具有优势,可以及时地获取重要信息,更容易接触、获取网络中丰富的信息等资源。集群企业在知识网络中的位置正向影响着其获取知识、吸收知识的能力;由于网络内成员知识基础的不同,企业的中心度越高,企业可获取的知识异质性也就越高,而网络异质性正向影响吸收能力中的转换应用维度。此外,不同来源的信息和知识相互之间往往存在互补性,异质性知识间相互碰撞产生新知识的可能性更高,这对企业转化从外部获取的知识具有重要意义。网络中心性对知识缄默性与深度优先的外部知识获取策略之间的关系起到正向的调制作用(郭京京,2011),处于网络中心位置有利于企业获取异质性知识,知识异质性对广度优先的外部知识获取策略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因此,提出以下假设:H7:知识网络的中心度与吸收能力正相关。H7a:知识网络的中心度正向影响企业的探索性学习。H7b:知识网络的中心度正向影响企业的转化性学习。H7c:知识网络的中心度正向影响企业的应用性学习。(3)知识网络开放度与吸收能力 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网络开放度反映了企业对获得外部知识的倾向程度,关注的是企业与知识网络内其他企业建立的知识合作或交流关系,合作有助于增加企业获取外部知识的通道。开放的网络促进企业吸收知识,通过网络开放获取的多元化知识为企业提供了新的成长机会(吴波和贾生华,2009)。新知识会激发企业对知识的探索和吸收,在潜移默化的学习过程中,对知识进行转化和应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验的增加,企业就会形成知识吸收的惯例,即吸收能力。网络内的知识生产是一个持续地自我超越的动态过程,能够扩充企业的知识存量,而吸收能力与知识存量是成正比关系的(宋建元和陈劲,2005),因此,网络的开放性能够有效地缩小不同网络间的知识存量差异(于耀淇,2010),推动集群企业的知识吸收活动,对其吸收能力的构建具有积极作用。企业知识网络的开放度关系到企业能触及到的知识类型和知识范围的大小,进而影响到企业联系内部已有知识和外部新知识的能力,企业通过开放的网络积累的知识逐步成为其知识基础的组成部分。然而,企业的资源是有限的,当企业将过多的精力分散在对网络内知识的探索、转化和利用其中的某一环节时,企业就无法照顾到其余的部分,这不利于对知识的吸收。保持组织学习的适度开放性,可以使组织学习在与外界环境的适度交流中获得相关异质知识的补充和调整,从而增强成员间合作的知识先进性(黄新焕和林子华,2012),提高企业的知识水平和吸收能力。吸收能力具有路径依赖性,只有具备一定的内部能力,企业才能从外部知识源充分获益,因此,企业要不断进行知识积累,保持一定的开放度,了解最新的知识和技术。知识网络的开放度决定了企业能够接触到的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影响了企业对知识的探索和吸收,进而会扩展到企业能否将新知识与内部知识进行整合,转化再应用,最终关系到企业吸收能力的强弱。结构洞和弱关系理论均强调网络的开放性,占据着者弱关系和“桥”位置的企业有更大的概率获得新知识,这些新知识与企业的先验知识融合,能够提高企业的吸收能力,为企业提供新的成长机会。因此,提出以下假设:H8:知识网络的开放度与吸收能力正相关。H8a:知识网络的开放度正向影响企业的探索性学习。H8b:知识网络的开放度正向影响企业的转化性学习。H8c:知识网络的开放度正向影响企业的应用性学习。(4)知识网络的关系双重度与吸收能力关系的双重属性指的是强关系、弱关系并存于知识网络。网络关系强度用于表示组织间互动中联结的力量,反映了网络成员联系的密切程度和重复交往程度。网络连接提供了接近资源的机会(NahapietandGhoshal,1998;LaneandLubatkin,1998),使得组织间可以突破组织边界进行技术转移和学习,能够扩大企业的知识广度,提高企业的知识基础,有利于知识的积累,还能够提高知识转移的效率。对企业而言,建立强联系便于更好的进行知识管理(侯吉刚,刘益,李西壶,2008),彼此间的深度沟通降低了信息转移出现偏差的可能性。联系强度越大,技术和知识等就能够快速在成员之间共享,这是知识流动的重要渠道,企业由此获取必要的知识资源,而且,通过信任、信息共享以及共同解决问题等作用机制,强连结能够转化和传递非独立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这些信息具有缄默性,需要大量的、重复的个体交互作用,因而,只有通过强联系才能有效地传递,才能进行成功地学习。知识的吸收具有路径依赖性,强联结会缩小企业对新类型知识的探索范围,因此,知识价值的折旧可能会导致吸收能力的降低,而大量弱网络关系能够为企业接触不熟悉的知识提供机会,网络强联结表明网络中该企业与其他网络成员的联系和互动多,网络弱联结则相反。如果企业与外界联系比较密切,就能较频繁地进行相互交流,同时,合作人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感也会增强,获取知识就越容易(陈劲,蒋子军,陈钰芬,2011),从而提高吸收的效果。动态的经营环境下,强联结和弱联结24 第3章模型构建与研究假设都对潜在吸收能力有影响,只不过后者的影响很重要(王张乐,2008)。但是单一、过强的企业网络可能会逐渐变为同质化的系统,使得知识的有效性难以保证,弱连结帮助企业突破强连结的束缚,而且,从长远来看,紧密和同质的网络不利于企业吸收能力的持续。企业、机构之间形成的较强网络能促进知识溢出的传递,形成企业的吸收能力。弱联结是组织和群体之间信息传递的“桥梁”,虽然并非所有的弱联结都是桥梁,但它能够为企业提供超越其固有范围而获得可利用信息和资源的通道,推动企业获得更多有价值的知识,促进知识转化、应用以及构思的产生。强连结和弱连结只是网络强度的两极,二者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限。因此,提出以下假设:H9:知识网络的关系双重度与吸收能力正相关。H9a:知识网络的关系双重度正向影响企业的探索性学习。H9b:知识网络的关系双重度正向影响企业的转化性学习。H9c:知识网络的关系双重度正向影响企业的应用性学习。(5)知识网络的关系质量与吸收能力关系质量是指企业在与知识网络中的其他主体发生多领域的联系时所产生的信任、规范和认可等属性。关系质量影响着网络中信息的流动和资源的获取。关系质量是企业社会能力的一种体现,社会化能力有助于形成主导的价值观和沟通时的共同编码,对于消化和利用已获得的知识和信息具有促进作用,反过来讲,如果外部知识与企业的价值观或利益不相符或者差距太大,将很难完成知识的内部消化、扩散和利用。良好的关系质量能够提高企业彼此之间的信任度,维持资源交换的持续,这又反过来增强了关系的稳定性,从而正面影响企业间知识分享的主动性和默会知识的流动(Dyer,1996)。组织间信任作用于企业对知识的吸收,企业与客户间的关系质量影响知识获取过程。集群企业在知识网络中的关系稳定性正向影响着其获取知识、吸收知识的能力(王晓娟,2010)。知识在网络中的分布是不均衡的,拥有不同信息和技术的组织要通过建立起的链接或关系实现知识共享。从企业外部来看,企业之间的共享知识对其从网络中获得知识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影响,共享意愿和共同认知的达成对信息获取有利。组织间的信任被认为是一种期望,对知识互动至关重要,信任是吸收能力的一个关键部分,信任程度越高,关系各方更愿意共享和交换信息,企业间的合作与互动更加开放和深入,合作增加了企业获取外部知识的通道,为企业知识整合过程提供更多有用知识(李伟,聂鸣和李顺才,2009)。合作进展状况满足双方期望时,一方会降低或撤销对知识的过度保护,企业才会获取关键信息,因而,企业不仅可以从组织外部获得资源,也能够提高彼此的知识获取能力。企业之间的一轮合作结束后,诚信度较高的合作伙伴通常会保持着过往的合作友谊,相反,诚信度较低的合作伙伴则有可能引发恶意竞争,损害过往合作方的利益。因此,足够的相互信任是合作双方不断发现新知识、新技术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不能形成足够的相互信任,无论在显性知识还是在隐性知识的学习上都会出现障碍。企业吸收能力受到外部知识属性的影响,在遇到不易转移的隐性知识时,良好的信任基础是管理隐性知识的基础。合作人员之间相互信任感的增强,使企业知识获取变得容易(陈劲,蒋子军,陈钰芬,2011),从而提高吸收的效果。信任还有助于提高对所获知识的理解和消化程度,知识发送方的行为和态度对知识的转移有显著影响,基于信任,在知识转移过程中,知识的“发送方"也更倾向于主动帮助“接收方”理解其提供的知识,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企业投机行为的产生,降低行为风险与契约风险(黄新焕和林子华,2012)。无论是互惠的认知还是相互信任,都有利于组织之间的协调,而协调能力对于整合能力促进吸收能力的提高是必要的,它对吸收知识的范围和灵活性有着显著影响。因此,提出以下假设:H10-知识网络的关系质量与吸收能力正相关。H10a:知识网络的关系质量正向影响企业的探索性学习。 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HlOb:知识网络的关系质量正向影响企业的转化性学习。H10c:知识网络的关系质量正向影响企业的应用性学习。3.2.3吸收能力的中介作用知识是企业重要的资源之一,同时也是创新的基础,企业增强创新能力、提高创新绩效所应用的知识,不仅来源于其内部研发积累,更重要的来源是企业外部相关利益者,只有将企业探索到的外部互补知识与内部已掌握的知识、经验和技术加以整合,外部知识才能真正为企业所用。创新是知识应用的结果,知识应用是吸收能力的一部分,因此,如何有效地获取、消化并最终恰当地应用通过知识网络获得的知识对于企业能否取得较好的创新绩效具有重要影响。对于企业来讲,外部知识流与吸收能力直接相关,与创新间接相关(Kostopoulos,PapalexandrisandPapachronietal,2011)。吸收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企业获得知识的速度,提高获得、吸收和利用知识的‘!新陈代谢’’速度正是开放式创新的一项基本原则。由此可知,在外部知识流影响创新的过程中,存在着某个中间介质发挥着作用,而吸收能力与外部知识流有着直接的相关关系,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吸收能力在知识网络作用于创新绩效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企业处在知识丰富的外部知识环境中,但并不是简单的依靠这些外部技术资源就可以进行创新,企业必须确认、了解外部丰富的知识资源,与之结成联系并从中挑选;必须将内部技术和外部技术整合起来,以形成更为复杂的技术组合,用来创造新系统和新构架,因此,企业必须拥有监视、评估、吸收和使用知识技术的能力,即吸收能力。处于网络中心位置的业务单元会产生更多的创新,取得更高的绩效,但是,该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业务单元的吸收能力。处于网络中心位置的业务单元会产生更多的创新,取得更高的绩效。但是,不是每个企业都能很好地承担起中心位置应有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处于中心位置的企业要在促进信息流动等方面有所作为具有一定的压力,如果占据优势位置的企业不能发挥好自身作用,知识网络效应就大大降低,创新绩效的提高也成为空谈,因而,必然有一部分知识影响创新是通过企业的内部能力实现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实践普遍存在这样一种现象(李贞和杨洪涛,2012),即忽视与供应链上其他企业的沟通,导致知识库更新缓慢,从而影响到企业的创新绩效。那么,如果企业取得了良好的创新绩效,那就与其对知识网络的足够重视不可分割,企业就能够很好地利用供应商、客户和和行业者等其他网络成员,充分发挥它们可以为企业提供互补性知识等资源的作用。但是,他们仍然得出科技型中小企业因未能顺利地将由关系学习引进来的新知识或新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导致企业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最终导致企业的竞争优势丧失的结论,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认为,这是吸收能力作为内部能力的一部分在这一过程中没起到应有的作用造成的,换句话说就是,知识网络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有一部分可能是通过吸收能力的中介作用而产生的。吸收能力与组织学习密切相关,创新是组织学习的产出,因而,吸收能力与企业创新绩效存在关联。知识网络是企业互补性知识的重要来源,知识资本的积累有助于吸收能力的提高,所以知识网络与吸收能力之间也存在着逻辑上的因果关系。综上所述,创新是组织学习的成果,而吸收能力与知识网络紧密相关,因而,知识网络、吸收能力、创新绩效之间存在递推关系,本研究认为,吸收能力是知识网络的结果变量,同时它又是创新绩效的前因变量。知识网络的特征促进了企业之间的信任与合作,促进了知识流动,作用于企业知识和创新,由此,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H11:吸收能力在知识网络影响技术创新绩效的过程中起中介作用。3.2本章小结通过以上的分析和论证,本文提出了基于企业知识网络特征、吸收能力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理论模型及研究的11个假设,具体如图3.2所示。本章将在第四章对上 第3章模型构建与研究假设述11个假设进行验证。图3-2本研究的研究假设27 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4章研究设计本章将阐述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将从数据收集、问卷设计、变量度量等几个方面对本文采用的实证研究方法进行详尽的阐述,对第三章提出的假设进行验证,并在后续章节进行数据分析。4.1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本文选取江苏省211家高新技术企业作为样本,原因有三:一是这类企业的知识网络活动较密集,而且无论是内部自发还是外部推动,电子产业都要进行技术创新,满足顾客快速变化的需求,因此,将高新技术企业作为样本,不仅能获得与本研究相关的数据,而且也更具理论和现实意义;二是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容易界定;三是在江苏地区,高新技术企业的知识网络活动比较频繁,且取得了不错的成果。近年来,江苏产学研工作蓬勃发展,形成了“多领域、全方位、一体化”的合作机制,全省各地呈现出千军万马搞创新的生动局面,成为科技保增长促发展和建设创新型省份的重要标志。本文所需的企业间知识网络关系、吸收能力、技术创新绩效等数据无法从公开资料中获得,因此主要是通过对企业的问卷调查来收集信息和数据并进行整理。4.2变量的度量4.2.1解释变量本研究的解释变量,也即自变量,是知识网络,包括结构维度和关系维度两方面,具体是网络规模、网络中心度、网络开放度、关系双重度和关系质量五个维度。本文将研究实体限定为与企业技术创新或产品创新活动有联系的合作对象。(1)网络规模网络中的主体数量决定其规模,决定了企业可获取的资源丰裕程度。为了测量知识网络的规模,本文采用典型的5点Likert量表测量企业与供应商、高校和科研机构、客户、同行企业、政府部门以及中介机构等实体的结构和关系特征,从l到5分别表示从非常不同意、不同意、中立、同意到非常同意五个程度。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的量表,并结合本研究的问卷试测,确定了以下的测量题项,如表4.1所示。表4.1变量度量.知识网络规模度量题项度量依据与技术创新活动相关的客户数量与技术创新活动相关的供应商数量Rowley,BehrensandKrackhardt(2000)与技术创新活动相关的其他企业数量(2)网络中心度知识网络的中心度是指企业在网络中的位置,体现了企业在知识网络中处于重要位置的程度。为了测量知识网络的中心度,本文采用5点Likert量表,从l到5分别表示从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本文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的量表,并结合本研究的问卷试测,确定了以下测量题项,如表4.2所示。表4.2变量度量.知识网络中心度度量题项度量依据同行业内的很多企业曾尝试与我们建立知识/技术交流与合作关系我们与合作伙伴的直接联系多于间接联系Batjargal(2001);Owen&Powell(2004);Tasi(2004);Giuliani(2007);王晓娟(2007)等 第4章研究设计合作伙伴间建立联系,很多都是由本企业从中牵线需要技术建议或支持时,合作伙伴希望我们提供知识/技术(3)网络开放度知识网络的开放度指的是企业与其他组织建立知识合作或交流关系所具有的包容性程度。开放的知识网络有利于企业及时获悉市场和技术的最新动态,了解到新鲜的知识,遇到优秀的合作伙伴,而不是过分嵌入已有的关系,从而错失通过获取其他渠道获取知识和技术的机会。网络的开放性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一方面是网络成员的更新频率,即企业是否会主动更换合作对象;另一方面是合作企业数量的变化。为了长远而稳定的发展,企业往往会与某些组织保持长时间的合作关系,但这并非意味着网络开放性的缺失,然而,企业如果放弃对新的合作对象的寻找,反而会错过可能的发展机会,使企业隔绝于先进的技术之外,陷入封闭状态。同样地,5点Likert量表,从l到5分别表示从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测量题项如表4.3所示:表4.3变量度量.知识网络开放度度量题项度量依据企业更多地与本地市范围外的企业和各类组织进行交流企业经常参加外地的技术交流会或产品展示会企业经常浏览各类网站,收集技术、产品和市场的GiuliaIlia.ndBell(2005);Inoue(20竺6);王晓最新动态娟(2007);Stefan(2010)等企业经常搜索是否有新的合作伙伴企业经常评估现有的合作伙伴(4)网络关系双重度网络关系强度指的是各组织在互动过程中的联系强度,反映了网络成员联系的密切程度和重复交往程度。企业之间的联系应同时具备强网络关系和弱网络关系,鉴于同时衡量两种网络关系强度过于复杂,且容易出现模糊焦点的可能性,本文仅通过考察强网络关系在网络中所占的比例来度量知识网络的双重度,如下表4.4所示,同样地,5点Likert量表,从l到5分别表示从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表4-4变量度量.知识网络关系双重度度量题项度量依据企业每周沟通两次(含两次)以上的对象数量占全部合作对象数量的百分比很多企业投入资源(技术、资金)非常多的对象数量占全Rowley,BehrensandKrackhardt(2000):部合作对象数量的百分比很多Capaldo(2007)企业合作超过两年的对象数量占全部合作对象数量的百分比很多(4)网络关系质量关系质量反映了组织间联结的程度(Hall,1977)。本文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的量表,并结合本研究的问卷试测,确定了以下测量题项,如表4.5所示。采用5点Likert量表的形式考察知识网络的关系质量。表4.5变量度量.知识网络关系质量 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度量题项度量依据企业与合作伙伴都能信守承诺,履行合同企业与合作伙伴都能相互帮助,解决问题企业相信合作伙伴提供的知识、技术正确而有价值的如果企业有新的合作研发任务,会优先考虑现在的合作伙伴Coleman(1998);UzziandGillespie(2000);InkpenandTsang(2005)4.2.2被解释变量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学者们对创新绩效的度量对象通常是技术创新活动。本文的被解释变量为技术创新绩效,是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效果和效率的评价。以往研究往往采用多指标或者单一指标来衡量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多指标多是将单一指标结合起来,包括R&D投入、专利数、新产品数量、创新成功率。Alegre(2006)综合技术创新效果(产品范围的拓展、新产品或改进产品的成功率、市场反应等方面)和技术创新效率(技术创新的成本、速度等方面)的衡量题项测度企业技术创新绩效。陈劲(2006)也在手册的基础上,从企业实践的角度提出了衡量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更为详尽的指标体系,包括技术创新产出绩效和技术创新过程绩效两方面,前者主要通过直接技术效益(新产品数量)、技术积累效益(专利和各种技术文档数量等)和经济效益(利润率、新产品的销售率等)三个指标进行测度,后者则主要通过各种成本指标进行测度。考虑到我国企业在新产品开发成功率和发明专利上的表现,本文采用多题项测量指标体系来度量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从创新效益和创新效率两方面衡量企业技术创新绩,共有6个题项,如下表4-6所示。表4.6变量度量.技术创新绩效度量题项度量依据企业内部投入研发的经费总额占总支出的比例很高与同行业其他企业相比,本企业拥有较多数量的专利权、著作权企业推出丰富和多样的产品(服务)Hagedoomandc100dt(2003)掣egre(2006);GrimpeandSofka(2009):韦影(2005)企业新产品产值占销售总额的比重很高竺与同行业其他企业相比,企业新产品的开发速度很高企业具有很高的创新产品成功率4.2.3中介变量本研究概念模型的中介变量是吸收能力,企业知识网络各维度通过吸收能力对技术创新绩效产生影响。学者们对于吸收能力有不同的维度划分,相应的测量方法也有很大的不同。有些学者把吸收能力作为单维度变量来测量,如对母公司专利的引用方式(Mowery,1996)。学者们倾向于利用多个指标来度量吸收能力,包括R&D、人力资源投入、员工素质等的组合来构建吸收能力的综合指数。事实上,学者们对于指标的选取往往与其对吸收能力的维度划分有关。本文基于过程把吸收能力划分为三个维度,分别是探索性学习,转化性学习和应用性学习,采用如下的题项,利用5点Likert量表来度量吸收能力,如表4.7所示。 第4章研究设计表4.7变量度量.吸收能力研究变量度量题项度量依据1、企业经常扫描环境来寻找新技术,持续搜集行业发展的ArbussandCoenders相关信息(2007);Liao,Welseh2、企业经常与其他群体联系,如顾客,研究机构等探andStoica(2003):索3、企业具备识别外部知识用途的能力Szulanski性4、企业能够对外部知识进行整理和分类的能力(1996);Nietoand学5、企业大多数员工有很好的教育或培训背景,具备熟练的习Quevedo技能6、企业能够迅速辨识技术、市场环境的变动,跟上行业技(2005);Andrawina,术更新速度(2008)等吸1、企业承担新技术开发项目的研发团队由多学科背景的成NietoandQuevedo收员组成(2005):Tu能转力化2、企业员工之间分享实践经验和信息的能力很强(2006);Jansen性3、企业经常把新获得的知识储存或存档以备未来参考(2005);Andrawina学习4、企业可以很快识别出新技术对现存技术的促进作用(2008):T0dorova5、企业定期分析市场趋势,总结新产品开发项目成功或失andDurisin(2007)败的原因等l、企业执行各项生产经营活动有明确的责任和分工,协作应水平很高Jansen(2005):朱学用2、企业能在需要时迅速找到已被内化和转换的新知识梅(2006);韦影性(2006);Lubatldn学3、企业能够将己消化的新知识用于技术创新和改善企业管习理(1998);Szulanski(1996)等4、已消化的新知识能够为企业带来明显的竞争优势4.2.4控制变量本研究选取企业规模和企业年龄作为控制变量,剔除这些因素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企业知识网络以及吸收能力的影响来更好地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企业规模对企业的决策和行为产生影响,关系到企业的声誉资本、研发投入以及行为等多个方面,而且,它对企业的知识网络活动(Powell,2004)和吸收能力也存在影响,企业规模越大,拥有的资源就越多,有利于企业吸引合作伙伴,强化创新合作。因此,有必要将企业规模作为控制变量处理。本研究选择2011年的销售收入作为度量企业规模的代理指标,并将其分为小、中、大三类:销售收入小于5000万元的为小型企业,赋值O;销售收入在5000万元到20000万元之间的为中型企业,赋值1;销售收入大于20000万元的为大型企业,赋值2。企业技术创新和知识网络活动经验的积累会受到企业成立年限的影响。一般而言,成立时间较长的企业在经验方面占据优势,而成立时间较短的企业或许会有更高的知识创造能力,也就是说,企业的成立年限与经验积累和资源利用存在关联,因此本文将企业年龄作为控制变量代入模型进行分析。本研究将企业自成立起到2011年所经历的年数作为企业年龄的度量指标,其中3.5年赋值为0,6.10年赋值为l,10年以上赋值为2。 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5章统计分析根据前面提出的研究假设以及相应的研究方法,本章将将使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l7.0对本次实证研究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研究结果分析,依次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信度与效度检验、回归三大问题检验、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以对本文的研究假设进行验证。5.1问卷回收与数据整理问卷的回收和发放主要通过两种方式进行,一种是通过实地走访发放问卷234份,其中成功收回问卷178份,回收率为76.07%,有效问卷为138份,有效问卷率为58.97%。另外一种方式是通过同学发放问卷,利用同学的关系网络在适合的企业发放,具体途径是使用网页版和word版的问卷,成功收到问卷94份,其中有效问卷为73份,有效率为77.66%。本次问卷调查历时两个月,共收回问卷272份,有效问卷211份。对于问卷是否有效的甄选方式和标准是:首先,查看所回收问卷的关键信息,若遗漏过多,则视为无效问卷;其次,如果问卷填答过于极端化(如同一部分全部选择同一答案)或者填答数据具有规律性(如数据循环)则也予以舍弃。5.2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样本的描述包括对变量进行频数分析以及对数据进行集中趋势、离散程度和分布形态的描述计量(如计算均值、标准差、偏度和峰度等),文中样本量为江苏省211个高新技术企业,以下将对这些企业的成立年限、企业规模、企业性质、销售收入及主导业务进行基本的描述,然后对样本数据进行集中趋势、离散程度和分布形态进行描述计量,从而得出本文所涉及的主要因素的基本分布情况。(1)企业成立年限表5.1样本企业成立年限分布情况成立年限频数各组频数所占百分比累计百分比3.5年3416.114%6.10年5827.488%43.602%10年以上11956.398%lOO%从表5.1中可以看出,样本企业的成立年限在10年以上的最多,共有119家,占比为56.4%,其次是成立6.10年的企业,共58家,所占比例为27.5%,这两项共计177家,所占比例为83.9%,说明样本企业年龄集中在6.10年;而成立3.5年的企业为34家,所占比例为16.1%。(2)企业规模表5.2样本企业2011年销售总额分布情况2011年销售总额频数各组频数所占百分比累计百分比5000万元以内5526.066%5000万元.20000万元4219.905%45.975.%20000万元以上11454.028%100%表5.3样本企业员工人数分布情况员工总人数频数各组频数所占百分比累计百分比100以下5023.697%100.3004621.80l%45.498%300.500178.057%53.555%500.1000178.057%61.611%1000.20002210.427%72.038% 第5苹实证分析===========:=::===气======!=============气=========昌墨=======鼻=气========篁皇=========皇]2000以上5927.962%l100%I在企业规模这个问题上,本文选取了年销售总额这一指标,从2011年销售总额来看,73.933%的企业销售总额超过了5000万元,更是有114家企业,即54.028%的企业销售总额超过2亿元。从员工人数的分布情况来看,样本企业的员工人数分布较为分散,其中两端居多,1000人以上的企业有81家,所占比例为38.389%,300人以下的有96家,所占比例为45.498%,员工人数在300.500及500.1000的企业均为17家,所占比例均为8.057%。从整体来看,不管是年销售额还是员工人数,总体上都是居于两端的企业较为多数,可以分解为两种情况,一是企业经过数年的发展已具备一定的规模,二是这类高新技术企业刚刚起步,亟待进一步的扩大。(3)企业性质表5-4样本企业性质分布情况企业性质频数各组频数所占百分比累计百分比国有企业3818.009%民营企业14066.351%84.360%外商投资企业3315.640%lOO%根据我国现行《公司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我国现阶段按照企业资本的所有权性质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国有企业,包括国有独资、国有控股和国有参股三种形式;一类是民营企业,另外一类是外商投资企业,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三资企业”。由上表可知,所调查的企业中民营企业最多,共140家,所占比例为66.351%,国有企业共计38家,所占比例为18.009%,而外商投资企业共计33家,所占比例为15.640%。(4)主导业务所在行业领域表5.5样本企业主导业务所在行业领域分布情况主导业务所在行业领域频数各组频数所占百分比累计百分比软件业6229.384%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7937.44l%66.825%生物制药业2913.744%80.569%新材料业2712.796%93.365%其他146.635%100%从上表可以看出,93%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的业务领域集中在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软件业、生物制造业以及新材料业,在调查过程中还发现一些企业的业务领域分散在新能源及节能技术、环境技术以及高新技术改造的传统产业,如一些新型机械等。整体来看,电子信息技术方面的高新技术企业占了绝大部分,其次是生物制药和新材料业。5.3信度与效度检验信度和效度检验是评定实证性社会研究质量时需要做的必要检验,本节利用信度测试以及因子分析来对以上的效度和信度进行说明。(1)信度检验表5-6变量测度的信度检验结果变量类别变量Cronbacha网络规模0.860网络中心度0.839知识网络网络开放度0.875关系双重度0.801关系质量0.825吸收能力探索性学习0.900 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转化性学习0.894应用性学习0.859创新绩效技术创新绩效0.891关变量的测度整体具有较高的信度,可进行进一步的分析。(2)效度检验采用KMO样本测度和巴特利特球体检验来对各项目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检验。对于KMO样本测度。其值在0.7以上适合,对于巴特利特球体检验,各个题项载荷系数绝对值均大于0.5时,可以将题项合并为一个因子进行下一步的分析。表5.7各变量的KMO和Bartlett’S检验Bartlett’s球体检验变量类别KMO样本测度显著性检验知识网络0.8860.000吸收能力0.9450.000创新绩效0.8930.000从上表可知,三个变量包括的所有题项的KMO测度值均在0.7以上,Bartlett’S检验的显著性概率小于0.001,说明数据具有相关性。对知识网络、吸收能力和创新绩效的测度题项进行主成分因子分析,结果显示,知识网络有5个因子被识别出来,分别是网络规模、网络中一tl,度、网络开放性、关系双重度和关系质量,各个维度的测度题项都较好地负载到其预期测度因子上,KMO值为0.886,Bartlett’S检验结果显著性概率小于0.001,各题项的因子载荷系数均大于0.5,说明数据适合做因子分析,所选的5个因子的特征根解释了总体方差的71.537%,分析的结果与预期的模型设计一致。因此,可以对各个维度的测度题项值进行简单平均,然后用该平均值作为知识网络的样本值代入回归模型进行分析。同样的,吸收能力所选的3个因子的特征根解释了总体方差的69.939%,创新绩效的1个因子解释了总体方差的64.751%,两者的其他检验结果具体见表5.7和5.8。表5.8各变量的因子载荷值变量类别变量因子载荷系数知识网络0.827网络规模0.7940.8580.5970.847网络中心度0.7880.7870.6920.782网络开放度0.8400.8020.6990.628关系双重度0.8520.749关系质量0.778 第5章实证分析0.7680.8180.7000.6350.7540.799探索性学习0.6550.3960.6200.622吸收能力0.814转化性学习0.6910.7350.5940.8050.524应用性学习0.6460.7060.7190.8000.809创新绩效技术创新绩效0.8220.855O.8185.4多元回归分析本章将使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验证理论模型中提出的假设,但在回归分析之前,要进行简单相关系数矩阵分析,再对数据按照不同的模型进行分析。5.4.1变量相关性分析本文通过计算主要变量之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企业知识网络、吸收能力以及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相关性,经整理得到如下所示的Pearson相关系数表。表5-9变量间相关系数矩阵网络规网络中网络开关系双关系质探索性转化性应用性技术创模心度放度重度且学习新绩效亘网络规0.384‘‘0.465‘‘0.398‘‘0.274‘‘0.580‘‘0.419‘‘0.401’’0.386‘‘模网络中0.384’‘0.409’’0.502‘‘0.438‘‘0.334。‘0.283‘‘0.347+‘0.308‘’心度网络开0.465‘‘0.409‘‘0.496‘‘0.350‘‘0.398‘‘0.459‘‘O.545“0.452‘‘放度关系双0.398‘‘0.502‘’0.496‘‘0.466’‘0.430‘‘0.375‘’0.363‘‘0.406+‘重度关系质Ji0.274‘‘0.438‘‘0.350‘‘0.466‘‘0.276‘‘0.477+‘0.485’’0.518‘’里 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探索性0.580“0.334‘‘0.398‘‘0.430‘‘0.276’’0.578”0.540“0.553‘‘学习转化性0.419‘’0.283’‘0.459‘‘0.375‘‘0.477‘‘0.578‘‘0.810”0.783+‘学习应用性0.401‘‘0.347‘‘0.545”0.363‘’0.485’‘O.540”0.810“0.779‘’学习技术创0.386’’0.308‘’0.452‘‘0.4060.518‘‘O.553”0.783’’0.779‘’新绩效注:¨表示显著性水平在p<0.01(双尾检验)由上表可知,各变量间存在非常显著的相关关系(pO.1,表明企业规模与技术创新绩效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在模型l中企业成立年限与技术创新绩效的相关系数的显著性概率为p>0.01,表明企业成立年限与技术创新绩效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在模型2,3,4中,企业成立年限与技术创新技术绩效的相关系数的显著性概率为p<0.01,表明企业成立年限与技术创新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假设11回归结果:由模型2和模型4对比可知,假设11得到验证。对比模型4,在加入中介变量吸收能力后,模型所对应的调整的R2从0.431上升到0.557,而且知识网络的规模、中心度、开放度、关系双重度、关系质量与技术创新绩效之间的相关系数也变小,表明知识网络与技术创新绩效的相关关系在加入中介变量吸收能力后受到一定的影响,这证明吸收能力在其中起到中介作用,结合前面的假设验证结果可知,这种中介作用是部分中介,从而假设11得到验证。各研究假设的验证结果汇总如表5.17所示。表5.17研究假设验证结果汇总40 第5章实证分析假设假设内容验证结果H1知识网络的规模与技术创新绩效呈倒U型关系。通过H2知识网络的中心度与技术创新绩效正相关。未通过H3知识网络的开放度与技术创新绩效呈倒U型关系。未通过H4知识网络的关系双重度与技术创新绩效正相关。通过H5知识网络的关系质量与技术创新绩效正相关。通过H6a知识网络的规模正向影响企业的探索性学习。通过H6b知识网络的规模正向影响企业的转化性学习。通过H6c知识网络的规模正向影响企业的应用性学习。通过H7a知识网络的中心度正向影响企业的探索性学习。未通过H7b知识网络的中心度正向影响企业的转化性学习。未通过H7c知识网络的中心度正向影响企业的应用性学习。未通过H8a知识网络的开放度正向影响企业的探索性学习。通过H8b知识网络的开放度正向影响企业的转化性学习。通过H8c知识网络的开放度正向影响企业的应用性学习。未通过H9a知识网络的关系双重度正向影响企业的探索性学习。未通过H9b知识网络的关系双重度正向影响企业的转化性学习。通过H9c知识网络的关系双重度正向影响企业的应用性学习。通过H10a知识网络的关系质量正向影响企业的探索性学习。通过H10b知识网络的关系质量正向影响企业的转化性学习。通过H10c知识网络的关系质量正向影响企业的应用性学习。通过H11吸收能力在知识网络影响技术创新绩效的过程中起中介作用。通过5.5结果解释与模型修正根据多元回归分析的结果,概念模型中提出的理论假设部分通过验证。以下就企业知识网络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知识网络对吸收能力的影响以及吸收能力的中介作用三个方面对上述结果进行讨论。5.5.1知识网络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企业的知识网络规模与技术创新绩效的倒U型关系得到验证,这说明并非与企业有联系的供应商、客户以及其他企业等的数量越多,对企业获得高绩效越有利,当网络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后,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反而会呈下降趋势,也就是说,单纯的追求网络规模并不一定能提升创新绩效。这是因为,随着网络节点数量的增多,一方面有可能会造成资源浪费和协调困难,增加管理成本;另一方面由异步沟通和时空隔离带来的互动沟通难度会凸显,造成团队成员间知识共享和交流渠道的障碍。实际上,受企业在培育网络方面的资源和能力的限制,企业也不可能无限制的拓展网络规模。企业的知识网络中心度与技术创新绩效的正相关关系没有得到验证。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网络中心度与企业创新绩效呈不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假设内容存在偏差。得出这一检验结果的可能原因如下,首先,在对样本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时发现,样本中软件业企业、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企业这两类企业占全部样本的66.825%,在实际的现场问卷调查过程中发现,由于行业特殊性的存在,这两类企业对知识产权的保护相当到位,因此,即使其他一些企业处在网络中心位置所传递的一些知识和信息也不会涉及企业的核心知识,因此,对技术自身创新的影响并不大;如果居于中心位置的企业并不是本行业的领先者,那么,由于中心位置的特殊性,它要汇集、传递和处理来自各方的信息,反而分散了自身的资源和能力,造成对创新的相对忽视;如果是本行业的领先者占据网络中心位置,那么相比同行业其他企业,其本身就具有较高的技术创新绩效,因此,41 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对高新技术企业来讲,中心度并不能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提高。企业的知识网络开放度与技术创新绩效的倒U型关系没有得到证实。一个可能的解释是本文提出这种研究假设主要是基于西方国家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这些研究环境中的企业对网络开放的重视远高于国内企业;国内企业的知识网络开放水平仍然处于一个较低的层次上,尚处于研究假设中所提出的倒U型曲线顶点的左侧部分,在这一阶段网络开放度对技术创新绩效主要起正向的推动作用,回归方程中企业知识网络开放度的一次项与技术创新绩效的显著正相关关系(Beta=0.158,p<0.01)也间接说明了这一点。企业的知识网络关系双重度、关系质量与技术创新绩效的正相关关系得到证实。网络内企业间适当的联系强度不仅能够利用和开发已经建立的社会关系,促进企业管理效率的提高,为创造新竞争力提供机会,还能够及时传递新信息,更容易吸收新知识、新观念,提高了企业的创新能力,增加了创新成功的概率,实现联系各方向网络贡献的利益可累加。关系质量作为一种企业社会能力,有助于形成主导的价值观和沟通用的共同编码,成员间的关系影响着创新所需知识的编码、消化和应用。此外,良好关系质量使企业之间形成较高的信任度,信任和共同认知增强了关系的稳定性,有利于形成共享和交换信息的意愿和克服机会主义等多种障碍,在这种状态下,知识网络的各主体才会有所投入,企业之间的交流互动和技术创新才能顺利开展,从而提高技术创新绩效。5.5.2知识网络对吸收能力的影响知识网络规模与吸收能力的正相关关系得到证实。具体的,企业知识网络规模越大,越有利于企业吸收能力中探索性学习、转化性学习和探索性学习的提高。大规模的知识网络,使企业能够接触到更广阔的知识领域,增加了可获得的知识量,有利于企业开展探索性学习;企业扩大了自身知识存量,易于对外部知识和技术进行转化,并将这些知识和技术运用到生产运营中去。知识网络中心度与吸收能力的正相关关系没有得到证实。企业在知识网络中是否居于中心位置对探索性学习、转化性学习和应用性学习的作用不大,探索性学习是一种对企业发展所需的互补性知识的主动搜索,鉴于行业特点的存在,高新技术企业一般会存在固定的合作对象,行业内的领先技术也不难辨别,以软件企业为例,一般会形成一个以整体实力领先的企业为中心的网络,这一企业本身就具有技术、资源领先的特点,从而可能对外部技术的探索就不那么重要。而如果是一个主要依靠承接外包任务运营的小企业处于信息集散地,那么由于业务范围较窄,业务合作对象变化不大,也会造成对外部知识的探索相对较少。知识网络开放度与吸收能力的正相关关系得到部分证实。知识网络开放度对企业的探索性学习和转化性学习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但不利于企业的应用性学习。高新技术企业对技术的要求较高,但不一定具备完全自主研发的能力,而且受资金和时间等的限制,企业也可能会寻求帮助,保持一定的开放度有助于企业对相关技术的搜索和转化。高新技术企业一旦研发出某种创造性技术和尖端技术,都会申请专利,而且技术本身也会存在一定的应用难度,因此,即使保持较高的开放程度也不一定就能将之运用到实际生产中。知识网络的关系双重度与吸收能力的正相关关系得到部分证实。企业之间不同程度的连结有利于加强知识流动的强度和密度,适当的连结强度使得企业之间保持适度的个体交互作用,使企业在与多样化合作对象的互动过程中提高知识转移效率,加强知识的转化和应用。但网络双重度对探索性学习的影响不大,可能是因为在高新技术企业中,相互之间保持联系的都是明确的拥有所需技术或知识的对象,或者是负责完成某一部分分工的企业,因而对企业的探索性学习作用不大。知识网络的关系质量与吸收能力的正相关关系得到证实。良好的关系质量意味着企业之间具有相当程度的信任、认知等,这种情况下,如果企业急需某种技术或者知识,42 兰!垩壅壁坌!!可能倾向于求助与之保持良好关系的企业,即使对方并不掌握该种技术,也可以借助它的关系网来获得,这就增加了企业获取外部知识的通道,有利于企业的探索性学习。企业之间共享相同的语言到一定程度以及彼此间的信任对知识互动至关重要,关系各方共享和交换信息的意愿越强,相互间的合作与互动才能更加开放和深入,从而有助于提高对所获知识的理解、消化和应用。5.5.3吸收能力的中介作用从理论上分析,吸收能力在企业知识网络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可能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企业知识网络的相关指标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不显著,但对吸收能力影响显著,那么可以认为这些指标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是间接的,即通过作用于吸收能力而实现的;另一方面,将企业知识网络相关指标与吸收能力四个指标同时纳入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时,显著性降低或消失,这说明知识网络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是通过吸收能力的中介作用实现的。本研究的验证结果就属于第二个方面。在保持控制变量和因变量技术创新绩效不变的情况下,首先加入自变量知识网络各指标进行回归分析,对比同时加入自变量知识网络各指标和吸收能力各指标进行回归分析的模型发现,在加入中介变量吸收能力后,模型所对应的调整的R2有所提高,而且知识网络各维度与技术创新绩效之间的相关系数也变小,这表明知识网络是通过作用于吸收能力间接影响技术创新绩效的。5.5.4模型修正综合上述三方面的讨论,企业知识网络规模与创新绩效是倒U型的关系,知识网络关系双重度、关系质量对企业创新绩效呈显著的正向影响,企业知识网络规模、关系质量正向作用于吸收能力,知识网络开放度正向作用于企业的探索性学习和转化性学习,关系双重度与转化性学习、应用性学习显著正相关,吸收能力在知识网络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过程中起中介作用,而且是部分中介。修正后的概念模型如图5—1所示。图5-1修正的概念模型43 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6章总结与展望6.1研究结果本研究以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为样本,分析了知识网络的不同指标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引入吸收能力作为中介变量,合理阐释了企业知识网络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机制和过程,明晰了不同变量的作用路径。综合来看,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知识网络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绩效有显著影响。具体而言,高关系双重度和关系质量的知识网络有利于企业创新绩效的提高,网络规模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呈倒U型,也就是说一味地增加知识网络内的联系数量是不可取的,甚至会不利于创新。高新技术企业的知识网络开放度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尚处于正向的推动作用阶段。此外,网络中心度并不能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创新绩效的提高。(2)知识网络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吸收能力有显著影响。网络规模越大,网络关系质量越高,越有利于提升高新技术企业的吸收能力,知识网络的开放度有助于企业开展探索性学习和转化性学习,但对企业将获取的知识和技术应用在生产上的作用不大,知识网络的关系双重度对企业在网络中探索信息的帮助并不大,但能够推动企业对获取的知识进行转化和应用,是否处于网络中心位置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吸收能力高低并没有显著影响。(3)企业知识网络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有一部分是通过吸收能力的中介作用完成的。知识网络的不同维度不仅直接作用于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绩效,还会通过影响吸收能力而作用于企业创新绩效。6.2对策建议基于以上理论和实证分析结果,本文对高新技术企业提出如下建议:(1)构建适当网络规模、关系双重度和高关系质量知识网络知识网络内的连结数量过大对提高企业创新绩效并没有明显地推动作用。当网络规模特别大时,其中的很多连结只是形式性地存在,并不会积极参与交流和沟通。此外,网络内知识同质化的提高会大大降低资源的有效性,因此,这种连结并不会有大的贡献,而企业反而为维持较大的网络规模花费一定的资源和资金,因而,企业应选择一些重要的网络联系进行培育和建设,减少冗余连结,而不是一味地增加网络内的主体数量。管理人员可以有意识地构建高关系质量的网络,并努力与其他企业建立不同程度的联系以进行知识的分享和管理,既要寻求与其它网络主体建立关系,防止企业过于陷入强联系,还要与特殊的合作伙伴保持较强的联系强度。(2)企业应当重视对吸收能力的培育,更好的促进企业创新吸收能力不仅直接影响企业创新绩效,还发挥着中介作用,它是联系知识网络和企业创新绩效的桥梁和纽带,因此,企业应当重视对吸收能力的培育,为提升企业创新绩效服务。中国大多数高新技术企业对外部知识和技术等资源都处于模仿和改进阶段,真正拥有专利的技术并不多见,这主要体现了企业对探索性学习的重视,却缺乏对获取知识和技术等资源的重新加工和再创造,即企业的转化和应用能力不足,造成企业创新性不足,制约了企业的长期成长。因此,企业应结合自身特点对吸收能力实行有针对性地管理,更好的促进企业创新。(3)企业应当将发展知识网络和培育吸收能力有机结合起来,使其在互动中实现价值最大化知识网络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很大程度上是借助吸收能力这一中间变量的作用,而企业知识网络的指标需要与吸收能力的指标匹配和结合才能最大限度地提升企业创 第6苹总结与展望新绩效。创新绩效及其影响指标不是孤立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互动中共同成长的,因此,需要重视知识网络和吸收能力各维度的有机结合配合,使企业通过创新实现持续成长。(4)企业应当根据发展目标特点有规划的发展和利用知识网络,赢得发展简单地来讲就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力求集约式发展。例如,以提高转化性学习和应用性学习为目标的企业应构建网络规模较大、关系质量较高以及适当的开放度和关系双重度的知识网络。6.3不足及展望本研究探讨了知识网络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在某些方面仍存在不足。(1)样本选择存在不足,需要改进。受时间、人力、成本、数据的可获得性等因素的限制,研究样本的调查范围仅限于江苏省内的高新技术企业,未涉及全国其它省市,因此对地域文化、环境等缺乏考虑,其外部效度仍有待进一步验证;研究样本中软件企业、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占了大部分,高新技术企业中的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企业的数量较少,因此在研究结论的适用性上存在局限,使用抽样方法更科学,样本涵盖的地域和行业更广泛,能够提高研究结论的适用性。(2)变量测量存在不足。虽然本文采用了5个指标、19个题项来衡量知识网络,3个指标、15个题项来衡量吸收能力,但它们并不能代表所有的指标。在实际操作中,企业提供数据并非完全真实,因此,准确性仍有待提高。本研究使用的量表建立在研读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大样本探索性因子分析最终确定,因此其适用性仍有待进一步检验和完善。未来的研究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测量量表,使研究更为科学合理。(3)动态研究不足。企业知识网络和吸收能力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会呈现不同的特点,但是考虑到数据收集的问题,本研究采用同一年份的资料,未能对网络的动态化发展和演进机制进行合理分析,如果采用纵向研究结果可能会更好,因此,对网络关系的动态演化过程深入研究,结合案例分析法分析吸收能力在网络演化不同阶段的作用是未来研究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45 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参考文献【1】AlegreJ,LapiedraRChivaR.Ameasurementscaleforproductinnovationperformance[J】.EuropeanJoumalofInnovationManagement,2006,9(4):333-346.[2】AriJantunen.Knowledge—processingcapabilitiesandinnovativeperformance:anempiricalstudy[J].EuropeanJournaloflnnovationManagement,2005,8(3):336-349.【3]3BeckmannM.Knowledgenetworks:thecaseofscientificinteractionatadistance[J].TheAnnalsofRegionalScience,1993,27.【4]4BeckmannM.Onknowledgenetworksinseienee:collaborationamongequals[J].TheAnnalsofRegionalScience,1994,28.【5】BeckmannC.M.,HaunsehildRR.NetworkLeaming:TheEffectofPartners,HeterogeneityofExperienceonCorporateAcquisitions[J].AdministrativeScience,2002,47(1):92-124.【6】BellGG,Clusters,Networks,andFirmInnovativeness[J].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2005,26(3):287—295.[7】Brown,S.A.Knowledge,communicationandProgressiveuseofinformationtechnology.Ph.D.Dissertation.UniversityofMinnesota,1997.[8】BrianUzzi.SocialStructureandCompetitioninInterfirmNetwork:TheParadoxofEmbeddedness[J].AdministrativeScienceQuarterly.1997,42(1):35—67.[9】BrunoCassiman,ReinhildeVeugelers.R&DCooperationandSpillovers:SomeEmpiricalEvidencefromBelgium[J].AmericanEconomicReview.2002,92(4):67—85.[10]BrunoCassiman,ReinhildeVeugelers.InSearchofcomplementarityininnovation:InternalR&DandExternalKnowledgeAcquisition[J].ManagementScience.2006,52(1):68-82.[11]BruceKogut,UdoZander.KnowledgeoftheFirm,CombinativeCapabilitiesandtheReplicationofTechnology【J】.Organizationscience.1992,3(3):383—397.[12]Burt,R.S.StructuralHoles[M】.Cambridge,IVIA:HarvardUniversityPress,1992.[13]Burt,R.S.Thenetworkstructureofsocialcapiml,inSuttonRandStawB【J】.ResearchinOrganizationalBehavior,2000,22:345—423.[14]Butt,R.S.StructuralHolesversusNetworkClosureasSocialCapital【J】.PreprintforaChapterinSocialCapital:TheoryandResearch,2000,(5).[15]Capaldo.Networkstructureandinnovation:theleveragingofadualnetworkasadistinctiverelationalcapability[J].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2007,28(6):85-608.【16]Christine,W.S.,Devinney,T.M.,Midgley,D.E.Theprocessofknowledgecreationinorganizations[R].Fontainebleau:PrintedatINSEAD,2002.[17]Cohen,W.M.,Levinthal,D.A.Innovationandlearning:thetwofacesofR&D[J].Theeconomicjoumal,1989:569—596.[18]Cohen,W.M.,Levinthal,D.A.Absorptivecapacity:anewPerspectiveonlearningAndinnovation[J].Administrativesciencequarterly,1990,35(1):128—152.[19]Daghfous,Abdelkader.AbsorptiveCapacityandtheImplementationofKnowledgeIntensiveBestPractices[J】.SAMAdvancedManagementJournal,2004,69(2):21—27.[20]Darroch,J.,Mcnaughton,R.Beyondmarketorientation:knowledgemanagementandtheinnovativenessofNewZealandfirms【J】.EuropeanJournalofMarketing,2003,37(3/4):572-593.【21]DavidC.Mowery,JoanneE.Oxley,BrianS.Silverman.StrategicAllianceandInterfirill 参考文献KnowledgeTransfer[J】.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1996,17:77-91.[22]EricvonHippel.111eSourcesofInnovation[M].NewYork:OxfordUniversityPress,1988.【23]FransA.J.VandenBosch,HenkW.Volberda,MichieldeBoer.AbsorptiveCapacityandKnowledgeEnvironment:OrganizationalFormsandCombinativeCapabilities[J】.OrganizationScience.1999,10(5):551—568.【24]Fosfuri,A.,T曲6,J.A.Exploringtheantecedentsofpotentialabsorptivecapacityanditsimpactoninnovativeperformance[J】.nleInternationalJournalofManagementSeience,2007.【25]GiulianiE,BellM.Themicro—determinantsofmicro·levellearningandinnovation:evidencefromachileanwinecluster【J】.ResearchPolicy,2005,34(1):47-68.【26]GiulianiE.Theselectivenatureofknowledgenetworksinc1usters:evidencefromThewineindustry【J】.JournalofEconomicGeography.2007,7(2):139-168.[27]HelenaYli—Renko,ErkkoAutio,HarryJ.Sapienza.SocialCapiml,KnowledgeAcquisition,andKnowledgeExploitationinYoungTechnology-BasedFirms[J】.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2001,22(6/7):587-613.【28]JanineNahapiet,SumantraGhoshal.SocialCapital,IntellectualCapital,andtheOrganizationalAdvantage【J].AcademyofManagementReview.1998,23(2):242-266.【29]Lee,C.,Lee,K.,Pennings,J.M.Internalcapabilities,externalnetworks,andPerformance:AStudyontechnology-basedventures川.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2001,22:615—640.[30]LinsuKim.CrisisConstructionandOrganizationalLearning:CapabilityBuildinginCatching—upatHyundaiMotor[J】.OrganizationScience.1998,9(4):506-521.[31]Jansen,JustinJ.P.VanDenBosch,FransA⋯JVolberda,HenkW.ManagingPotentialandRealizedAbsorptiveCapacity:HowdoOrganizationalAntecedentsMatter?【J】.AcademyofManagementJournal.2005,48(6):999-1015.[32]JasonOwen-Smith,WalterWPowell.KnowledgeNetworksasChannelsandConduits:TheEffectsofSpilloversintheBostonBiotechonlogyCommunity[J].Organizationscience.2004,15(1):5-21.[33]Ja-ShenChen,RussellK.H,MonicaLam.AProposedModelofOrganizationalAbsorptiveCapacityandCRMInnovationSuccess.DecisionSciencesInstitute2002AnnualMeetingProceedings,2002:741-746.【34]JifengMu,FangchengTang,DouglasL.MacLachlan.Absorptiveanddisseminativecapacity:Knowledgetransferinintra-organizationnetworks[J].ExpertSystemswitllApplications.2010,37(1):31·38.[35]KobayashiK.Knowledgenetworkandmarketstructure:ananalytical[M].NewYork:Springer-verlag,1995:127-158.[36]KonstantinosKostopoulos,AlexandrosPapalexandris,MargaritaPapachroni,GeorgeIoannou.Absorptivecapacity,innovation,andfinancialperformance[J】.JournalofBusinessResearch.201l,64(12):1335-1343.[37]Lane,PeterJ.,Koka,BalajiR.,Pathak,Seemantini.111ereificationofabsorptivecapacity:aCriticalreviewandrejuvenationoftheconstruct[J].AcademyofManagementreview.2006,31(4):833-863.【381KiraR.AbsorptiveCapacityandInnovation:EvidencefromPharmaceuticalandBiotechnologyFirms.HaasSchoolofBusiness,2004,22.47 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9]MarkS.GranoveRenTheStrengthofWeakTies『J1.TheAmericanJournalofSociology.1973,78(6):1360.1380.[40】MarkS.GranoveRenEconomicActionandSocialStucture:TheProblemofEmbedednessfJl.TheAmericanJournalofSociology.1985,91(3):481.510.f41Murry,J.YChao,M.H.Across.teamframeworkofinternationalknowledgeacquisitiononnewProductdevelopmentcapabilitiesandnewProductmarketPerformanee[J].JournalofInternationalMarketing.2005,13(3):54.78.f421PeterJ.LaneandMichaelLubatkin.RelativeAbsorptiveCapacityandInterorganizationalLeaning川.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1998,19(5):461—477.[431ShakerA.Zahra,GerardGeorge.AbsorptiveCapacity:aReview,ReconceptualizationandExtensionm.AcademyofManagementReview.2002,27(2):l85.203.f441StefanKrlitke.RegionalKnowledgeNetwork:ANetworkAnalysisApproachTotheInterlinkingofKnowledge[J】.ResourcesEuropeanUrbanandRegionalStudies.2010,17(1):83·97.[45]Stock,GN.,Greis,N.P..AbsorptiveCapacityandnewProductDevelopment[J].JournalofHighTechnologyManagementResearch,2001.12(1):77.91.【46]Teece,D.J.,Pisano,G,Shuen,A.Dynamiccapabilitiesandstrategicmanagement[J].StrategicManagement,1997,18:509·533.[47]Todorova,Gergana,Durisin,Boris.AbsorptiveCapacity:ValuingaReconceptualizationfJl.AcademyofManagementReview.2007,32(3):774.786.『481W甜terW:Powell,KennethW.KopuLLaurelSmith-Doerr.InterorganizationalCollaborationandtheLocusofInnovation:NetworksofLeaminginBiotechnology[J].Administrativesciencequarterly.1996,41(1):116—145.f491WenpinTsai.KnowledgetransferinintraorganizationalNetwork:EffectsofNetworkPositionandAbsorptiveCapacityonBusinessUnitInnovationandPerformance[J].AcademyofManagementJournal.2001,44(5):996·1004.[50]XieYongping,MaoYanzheng,ZhangHaomiao.AnalysisofInfluenceofNetworkStructure,KnowledgeStockandAbsorptiveCapacityonNetworkInnovationAchievements[J].EnergyProcedia.2011.5:2015.2019.【51]陈劲,陈钰芬.开放创新体系与企业技术创新资源配置【J】.科研管理,2006,27(3):1.8.【52】陈劲,蒋子军,陈钰芬.开放式创新视角下企业知识吸收能力影响因素研究叨.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41(5):71.82.[53】陈钰芬,陈劲.开放度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J】.科学学研究,2008,26(2):419-426.[541戴勇,朱桂龙.以吸收能力为调节变量的社会资本与创新绩效研究——基于广东企业的实证分析【J】.软科学,2011,25(1):80.90.[55]邓颖翔,朱桂龙.吸收能力在创新过程中的中介作用研究——来自珠三角企业的经验证据【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30(10):85.89.【56】窦红宾,王正斌.网络结构、吸收能力与企业创新绩效——基于西安通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的实证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0(05):25.30.【57]葛沪飞,仝允桓,高旭东.开放式创新下组织吸收能力概念拓展【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02):46.52.[58]侯吉刚,刘益,李西矗.基于企业网络结构属性的知识管理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8,26(1):74·77.[59]姜劲,孙延明.学习意图、吸收能力与产品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J】.科学与管 参考文献理,2012(04):11-16.[60】李江.基于知识网络的企业网络化创新z日,匕l-,力研究【D】.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61]黄新焕,林子华.知识网络视角下虚拟科技园区发展模式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2(1):72.77.【62]黄中伟.基于网络结构的产业集群创新机制和绩效分析【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17(3):94-97.[631蒋子军.开放式创新视角下企业知识吸收能力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64]李慧巍.基于知识网络与集群企业吸收能力的创新绩效研究【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l,l1(3):50.56.[65】李彦华.基于产学研知识网络的企业知识获取与技术创新研究【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9:21(7):69.72.[66]李文博.集群情景下企业知识网络研究前沿探析与中国问题展望【J】.科学进步与对策,2012,29(06):128—132.【67】李勇,史占,中屠梅曾.知识网络与企业动态能力【J】.情报科学,2006,24(3):434-438.【68】李贞.企业知识网络能力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69】李贞,杨洪涛.吸收能力关系学习及知识整合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来自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实证研究[J】.科研管理,2012,33(1):79.89.【70】李志刚,汤书昆,梁晓艳等.产业集群网络结构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7,25(4):777-782.【71】楼飞炯.基于吸收能力的集群企业外部网络效应与创新绩效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72】闵雪.基于过程的吸收能力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73]秦令华,殷瑾,井润田.企业内部知识转移中个体中心度、吸收能力对绩效的影响川.管理工程学报,2010,24(1):5.9.[74】钱锡红,杨永福,徐万里.企业网络位置、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一个交互效应模型[J】.管理世界,2010,(5):118.129.【75】孙耀吾,常逢梅.基于吸收能力的联盟企业知识整合“风景模型”与实证研究【J】.软科学,2012,26(1):83-93.[76]陶锋.知识溢出、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基于珠三角代工企业的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77】王长峰.吸收能力与企业创新绩效【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4):3l-34.【78]T_-O'_生.社会资本、吸收能力对知识获取和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79】王晓娟.知识网络与集群企业竞争优势研究[D】.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80]E学军,赵文军.基于知识转移的客户知识网络管理研究阴.情报科学,2008,26(10):1471.1476.[8l】王张乐.动态经营环境下企业网络对吸收能力的影响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82]吴波,贾生华.网络开放、战略先行与集群企业吸收能力构建——基于浙江产业集群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9,27(12):1845-1852.【83】于耀淇.基于企业知识网络结构的知识传导效率研究【D】.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4q 銮堕奎兰堡主兰垡堡茎[84】赵晨光.产学研知识网络构建与评价研究【D】.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85】王建平.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知识网络构建障碍研究综述【J】.中国商界,2009,(10):272.273.【86]王晓娟.知识网络与集群企业创新绩效——浙江黄岩模具产业集群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8,26(4):874.879.【87]许小虎,项保华.社会网络中的企业知识吸收能力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5,(10):18.22.【88]徐万里,钱锡红.企业吸收能力研究进展[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0,(8):59.65.【89]杨静武.企业吸收能力与开放式创新【J】.企业管理,2007(04):98.100.[90]杨亚平.知识溢出吸收能力与本土供应商创新绩效——基于珠三角制造业企业的实证分析[J】.经济经纬,2012(02):90.94.[9l】于红.知识网络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92]赵文军,王学东.社会网络嵌入视角下的虚拟团队知识网络治理对策研究叨.情报理论与实践,2012,35(1):80.84.【93]朱秀梅,知识溢出、吸收能力对高技术产业集群创新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致谢衷心感谢诸位老师、同学、朋友在我研究生阶段给予的关心和支持,特别是导师李庆华对我的指导,在此表示我无限的谢意。首先,要感谢李庆华老师两年来对我的悉心教导,李老师严肃的学术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每时每刻都感染和激励着我,不仅让我在学术上有所进步,还教会我许多待人待事的原则和态度。论文从选题到逻辑框架到行文措辞到最后定稿,都得到了李老师全面、深入、细致的指导。这一切的一切都将成为我在今后学习和工作中不断前行的动力,我将永远牢记在心。其次,感谢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给予我大力支持和帮助的其他老师、同学和朋友,在此向各位致以深深的谢意!再次,感谢我的家人在我迷茫和无助的时刻对我的无限支持,让我在喧嚣中不至于迷失方向,她们永远是我最最坚强的后盾,正是有了她们才有了不轻言放弃的我。最后,向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审阅论文和参加答辩会的各位老师表示由衷的感谢!布玉真2012年12月东南大学 作者简介1、基本情况布玉真(1988一),女,山东济宁人2、教育背景2010.09.2013.3东南大学2006.09.2010.06曲阜师范大学3、参与项目经济管理学院运筹与管理学院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课题:加快构建江苏现代产业体系研究江苏省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江苏科教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研究4、研究生阶段发表的论文布玉真.基于团队的员工薪酬体系构成及设计[C】.2012东南大学校庆研究生学术报告会经济管理类论文集,2012(5):373-38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