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4586591
大小:36.51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3-08
《俄罗斯历史苏联时期与现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三章苏联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1917~1991第一节列宁(1917~1924)一、十月革命两个政权并存临时政府政权的更迭;“四月提纲”:1917年4月,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及时地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方针;1917年10月25日(公历11月7日)起义;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间:1918年夏至1921年春;内容:国有化余粮收集制取消商品货币,国家垄断贸易和实行配给制等“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作用使苏维埃政权能够在物质资源极其缺乏和生产能力大大降低的情况下,把有限的资源和生产能力集中起来,首先用来满足政权的生存最迫切的需要。没有“
2、战时共产主义”,就不能保证战争的胜利,就不可能再有苏维埃共和国。1920年底、1921年春农民暴动、工人罢工、士兵起义;“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的主观原因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倾向于以直接过渡的方式使俄国迅速进入社会主义。“我们为热情的浪潮所激动。我们首先激发了人民的普遍政治热情,然后又激发了他们的军事热情,我们曾打算用这种热情直接实现与一般政治任务与军事任务同样伟大的经济任务。我们原打算(或许更确切地说,我们是没有充分根据地假定)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列
3、宁三、新经济政策主要内容:在农业方面,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在工业方面,中小企业重新私有化,大中企业实行租让制和租赁制;在流通领域,恢复货币和发展贸易。实质:无产阶级国家政权加资本主义第二节斯大林时期(1924~1953)一、斯大林模式产生的背景:新经济政策实行后出现的问题联共(布)党内的论战,斯大林与托洛斯基、布哈林的斗争两个战争策源地的形成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列宁去世后,联共(布)党内的两次争论斯大林与托洛斯基社会主义建设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托洛斯基:“不断革命论”斯大林:“一国社会主义论”斯大林与布哈林社
4、会主义建设中如何对待资本主义运行机制关于苏联社会主义现状,市场关系作用,引导非无产阶级走社会主义道路,对外经济关系等。二、“肃反”运动及“肃反扩大化”导火索:基洛夫被暗杀;时间:1935~1938年;三、苏联卫国战争1939年8月23日,《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东方战线”的建立苏德战争爆发:1941年6月22日;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库尔斯克战役第三节赫鲁晓夫时期(1953~1964)一、苏共二十大上的“秘密报告”苏共二十大:“三和两全”秘密报告:《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内容:将斯大林描绘成滥用职权戕害无辜的暴君和
5、迫害狂,是导致卫国战争严重损失、迫使多个民族大迁移、自造个人迷信、破坏革命法制和导致强迫命令作风的罪魁祸首。二、赫鲁晓夫的改革农业:垦荒,种植玉米等;工业:改革管理体制;政治上:“解冻”时期;“工业党”与“农业党”;三、赫鲁晓夫的对外政策“三和”路线柏林危机与古巴导弹危机第四节勃列日涅夫时期(1964~1982)内政:经济停滞,政治僵化、保守(老人政治、特权现象、歌功颂德等);对外扩张;勃列日涅夫主义:“有限主权论”,“社会主义大家庭论”,“国际无产阶级专政论”等。苏联的危机在欠发达世界的广泛介入和干预,使苏联八面临敌,
6、捉襟见肘;里根的“星球大战计划”使苏联面临着巨大挑战;苏联用以维持其东欧势力范围的那套机制僵硬刻板,成为苏联的巨大负担;冷战环境和冷战思想的束缚严重损害了通过改革来纠正苏联内部弊端的可能性;“缓和”时期发展起来的与西方国家间人员、信息、文化和经济交流,使苏联处于不利地位等;第五节戈尔巴乔夫时期(1985~1991)一、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与苏联的演变和解体戈氏执政的近七年是苏联改革―演变―解体的过程,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从渐变到突变的过程。它也是戈氏的“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思想路线的形成、发展、实施,直至破产的过程。第一
7、阶段:从1985年3月至1988年6月,是在苏共领导下,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改进和完善原有的经济和政治体制阶段。重点是探索经济改革和加速经济发展的途径。第二阶段:从1988年6月至1990年1月,是提出民主社会主义口号,全面转向政治体制改革,指导思想步入歧途阶段。第三阶段,从1990年2月至11月,是民主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实践,从思想转变为实际政策阶段。第四阶段,从1990年11月至1991年8月,是维护联盟、维护苏共领导的“传统派”与反共反社会主义的“激进派”进行激烈斗争阶段,也是激进派取得决定性胜利阶段。第五阶段,从1
8、991年8月至12月,苏共解散、苏联解体阶段。二、戈氏的国际政治新思维及对外政策调整“新思维”的主要内容:在时代问题上,提出“核时代”;在格局问题上,强调多极化和多种力量中心;在战争问题上,认为核战争只能导致全人类的毁灭,提出全人类利益高于一切;在国际共运和社会主义国家相互间关系问题上,承认社会主义建设的不同道路和特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