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文赋》的创作论

谈《文赋》的创作论

ID:34580025

大小:42.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3-08

谈《文赋》的创作论_第1页
谈《文赋》的创作论_第2页
谈《文赋》的创作论_第3页
谈《文赋》的创作论_第4页
谈《文赋》的创作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谈《文赋》的创作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谈《文赋》的创作论《文赋》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完整而系统的文学理论著作,是一篇讨论文学创作全过程的专论。陆机以赋的形式论文学,开创了以赋论文学创作的先河。陆机根据自己的创作体会,并总结前人的创作经验,发展了前人的文学理论,论述了意与物的关系,艺术想象的重要性,创作灵感在艺术构思中的作用等等,从理论上提出了创新,反对抄袭的主张,阐述了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自然景物的多变和文章多样性的关系等文学创作中各方面的问题。后世南朝梁代刘勰的《文心雕龙》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到了它的启发。因此,在文学批评史上具有开拓意义,也标志了我国古代文学理论进入了一个

2、新的阶段。本文试图浅析《文赋》的创作理论。从全文看,它分为六个部分,一、撰写《文赋》的目的;二、文学创作前的准备;三、作家的构思与想象;四、文章的体制、风格与功能;五、文学创作中的四个关键和五种弊病;六、作家的灵感和创作。一、撰写《文赋》的目的陆机在长期的鉴赏作家们的创作,私下领会他们的艺术构思,因而认识到文学创作是一种复杂、艰苦的工作,另一方面他也亲身从事创作,说“每自属文,尤见其情”,有自己的实践经验,...没有自己的实践经验,就很难深切地体会别人的用心;但拘守自己的实践经验,又未免陷于狭隘。陆机结合直接和间接的创作经验来探索“作文之利

3、害所由”,他说“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盖非知之难,能之难也”,在文学创作中最难处理的是构思之意不能正确的反映外物,写出之文与构思之意也有距离,困难的是不在于知道这一个创作的矛盾,而是要解决“意不称物,文不逮意”这个难解的问题,故作《文赋》“以述先士之盛藻”,并想通过讨论文学创作中物、意、辞三者的关系,来说明“作文利害之所由”。从“言”来讲,是要求完美地表达“意”,从“意”来讲,则要求准确地反映“物”,从而使一篇作品要达到主观和客观、语言和思想的统一,这种见解是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陆机把“意不称物,文不逮意”作为探讨的中心问题,确是抓住了创

4、作中的主要矛盾。可见,陆机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而作《文赋》,其目的是明确的,对当时文学创作来说,也是有针对性的。二、文学创作前的准备《文赋》比较全面的论述了文学创作的复杂过程,陆机认为,文学创作之前,应有一个准备阶段。“伫中区以玄览,颐情志于典坟。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心懔懔以怀霜,志眇眇而临云;咏世德之骏烈,诵先人之清芬,游文章之林府,嘉丽藻之彬彬”。“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这是创作的起点。要意称物,必须观察外物,要文逮意,必须广泛研究古籍,锻炼写作技巧,...作家由于受到

5、外界事物的激发以及前人作品的影响和启示,才能产生创作的要求,在外在的物、内在的意和表现的文相互联系的基础上,形成创作的开始。就是说作家在创作前要具备三种要素:一是观察外物;二是阅读古籍;三是报有高尚廉洁的志向。“伫中区以玄览”、“瞻万物而思纷”,是说作家在宇宙的千变万化中观察外物,可以丰富作家创作的想象和获得丰富的材料,开启文思的泉源,说明作家的激情是有感于物的变化而动的,文以情生,情以物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颐情志于典坟”、“游文章之林府,嘉丽藻之彬彬”,是说作家大量的阅读钻研典籍,可以从中吸取间接的经验,吸取思想上的营养,以培养高洁

6、的情思,从中吸取文辞上的营养,以丰富表达的技巧使适宜于表达思想的辞藻呼之欲出。“心懔懔以怀霜,志眇眇而临云”,所谓怀霜之心,临云之志,即指作家抱有高尚的心境和崇高的志向,就能在创作过程中发挥巨大的指导作用。这三方面的准备,是解决文、意、物之间的矛盾缺一不可的,有了这三方面的准备,然后才能进入创作过程。三、作家的构思与想象陆机总结前人创作经验和自己的创作实践,把作家的艺术构思看成是文学创作的中心。他所说的“有以得其用心”,“用心”就是作家创作时的艺术构思。无论是从外界的物到内在的意,或者是从内在的意到外行的文,都离不开作家的构思活动。而他所提

7、出的“意与物称”...,就是要求主观的思想要符合客观事物,写出来的形象能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因此,就从“穷形尽相”的角度出发来进行艺术构思,这样,创作出的作品才有形象性。所以,他提出了“虽离方而遁圆,期穷形而尽相”,虽然离开了固定的写作格式,但是意随物而婉转,却期望写尽事物的情貌。所以这就要求突破常规,要创新,不然是不可能达到“穷形尽相”的要求的。在作者的创作想象中,“穷形尽相”是一个很高的要求,因此,陆机精辟的论述了文学创作时的构思及其想象:“其始也,皆收视反听,耽思傍讯,精鹜八极,心游万仞。其致也,情瞳眬而弥鲜,物昭晰而互进,倾群言之沥

8、液,漱六艺之芳润,浮天渊以安流,濯下泉而潜浸。于是沉辞怫悦,若游鱼衔钩,而出重渊之深,浮藻聊翩,若翰鸟缨缴,而坠会云之峻。收百世之阙文,采千载之遗韵,谢朝华于已披,启夕秀于未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