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4542284
大小:55.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3-07
《修辞与表达效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修辞与表达效果(一)什么是语言的表达效果。《语文课程标准》在“阶段目标”的第二学段中说:“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在第三学段中,又说:“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在这两句话中,出现了两个概念,一是“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一是“表达效果”。这是在以往语文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中从未出现过的新的概念。这两个概念至今还没引起人们的注意。翻了一些对课标诠释和解读的书,尚未发现哪位新课标的制定者或传播者对此二概念有所阐述,或许是因为忙于解读那些高深莫测的理
2、念,无闲暇顾及这些鸡零狗碎的小玩意。但是不管怎么说,能在课程标准有关阅读教学的要求里提出这样的概念,应该说是一个不小的进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和“表达效果”这两个概念的意义在本质上其实没有什么区别。为了说明问题,将其合二而一,只说“表达效果”。什么是表达效果呢?表达效果,是说人与人之间在进行言语活动的时候,说写者,这里不妨称之为言语的主体,力图使自己说的或写的言语能够达到尽善尽美的地步;使听读者,这里不妨将其称为言语的客体,能够充分地、准确地理解客体所传之情,所达之意;主体和客体之间在言语中介的作用下,相互达到最充分的
3、沟通和理解,应该说,这样的言语就是表达效果比较好的言语。说得再具体一点,主体为了能够更准确地、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他除了要将自己所要表达的题旨想透彻、想清楚之外,还要精心选择更恰当、更得体、更适合于语言环境的言语来承载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要努力使言语的内容与形式能够达到比较完美的结合与统一,这样的言语才有可能产生比较好的表达效果。为什么说才有可能,而不说肯定呢?因为影响语言表达效果的因素太多。人的各种背景,如:地域、国家、民族、社会制度、立场、观点、思想方法、知识层次、文化修养、语言习惯乃至于性别、年龄是不尽相同的,这
4、些因素会使主体和客体在言语交际时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会使人对语言的理解和感受产生差异性;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有时会统一,有时会不一致。对同一句话,就可能出现极端对立的看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种现象不足为怪,因为对语言的理解本身就是一件个性化极强的事情。比如曹植的七步诗,有谁能说不是诗中精品呢?有谁能不为曹子建出神入化的才思击节赞赏呢?有谁能不为七步诗的表达效果拍案叫绝呢?回答曰:“有。”这个人就是曹子建的手足──曹丕。因这首诗,引起了曹丕对曹植进一步的猜忌和迫害。对曹丕,七步诗的表达效果可以说再糟糕不过了。这里我们不想过多
5、的去讨论对语言效果的评价问题,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况复和小学语文教学关系不大,只是想说明,小学语文课文中的那些要求学生体会表达效果好的言语是经过时间考验和实践证明了,的确是表达效果好的语言,这些言语不存在着表达效果究竟好还是不好的争议,只要求学生认真去体会就是了,并从中学会一些理解体会的方法,培养和提高对这些语言的敏锐感受能力。自然,表达效果好的言语应该是那些内容与形式结合得比较完美的语言;仅内容好,形式不好;或者仅形式好,内容不好都谈不上好的表达效果,表达效果=好的内容+好的语言形式。如果把表达效果列成上面的算式,显然,
6、算式右面“好的内容”与“好的形式”两项都不能丢,丢掉其中任何一项,这个算式就不能成立。体会语言的表达效果,当然也必须顾及到这两项。仅从内容或仅从形式上去体会都是片面的,此两项皆不可偏废。偏废其中的一项,都不能真正体会到语言的表达效果,只有把体会内容和体会形式结合起来,才是完整地“体会语言表达效果”13/13。但是在语文教学中,有些语文教师往往不自觉地将这一道最简单的加法算术题算错,经常使阅读教学处在跛脚瘸腿的状态中。阅读教学的质量之所以不尽如人意,我想大概长期和计算这样一道简单的加法题目有误,和阅读教学不能如腿脚健康人那样行
7、走、奔跑有关。请看下面的句子。这清新的绿色仿佛在雨雾中流动,流进我的眼睛,流进我的心胸。这个句子在散文《山雨》中。句子所指是雨中山林的颜色,并写了颜色的形态:是绿的,是流动的,写雨如诗、如画,如歌,表达了对山雨的喜爱之情;这句话的意思并不高深,其义也不觉有什么新鲜感。但是这意思一般的句子,为什么会给人表达效果不错、不一般的感觉呢?主要原因是这句话好的语言方式在起作用。说得再明白一点,就是作者在这句话中使用了恰当的修辞方法。恰当的修辞,使语言变得形象、生动、活泼起来;使语言有了比较丰富的感***彩;读起来使人有兴味,感到有情趣
8、。这句话使用的是拈连的修辞方法。这种修辞方法利用上下文语义的关联,把适用于彼事物的词语顺势拈来巧妙地连用到此事物上;拈连可以使语言新颖、独特,活泼、自然,往往可以从事物的表面引到事物的实质。由于风和雨的原因,风、雨中的绿色便有了动感。因此说,“这清新的绿色仿佛在雨雾中流动”。如果说绿色在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