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远游》应确认为屈原作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09年5月中州学刊May,2009第3期(总第171期)AcademicJournalofZhongzhouNo.3=古代文学研究>5远游6应确认为屈原作品汤漳平(漳州师范学院中文系,福建漳州363000)摘要:自清代学者吴汝纶始,否定5远游6为屈原作品的学术观点一直在学界占上风。这种观点以5远游6中多道家、神仙思想,而屈原一生在楚国,无由得知道家、神仙思想为主要依据。然而,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先后在楚地出土了大量前屈原时代的简帛资料。这些出土文献证明,道家、神仙思想早在屈原以前在楚国就十分流行,且规模相当广泛。因此,屈原作品中有道家、神仙思想意识和观念是
2、合乎逻辑的。表现在5远游6中的仙道意象和意识合乎屈原的生活现实和思想逻辑。因此,5远游6为屈原之作毋庸置疑。关键词:5远游6;作者;屈原中图分类号:I207.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09)03)0202)05陈子展先生在5楚辞直解#远游解题6中说:中,郭沫若先生的看法可为其代表。他在5屈原赋/怀疑5远游6不是屈原所作,从近代始。近代学者今译#后记6中说:中有这样的怀疑,从廖平始。0¹又说:/从梁启超以5远游6篇结构与司马相如5大人赋6极相上的过去学者都推崇屈原这一作品,从梁启超同时似,其中精粹语句甚至完全相同,基本上是一种和以下的现代学
3、者大都否认屈原有此作品,其间有神仙家言,与屈原思想不合。这一篇,近代学者这么不同而已。0º这一说法,基本符合现当代楚辞多认为不是屈原作品。据我的推测,可能即是研究者对5远游6篇的认识。现当代学者中,郭沫5大人赋6的初稿。司马相如献5大人赋6的时若、刘永济、陆侃如、游国恩等都曾认为5远游6不是候,曾对汉武帝说,他属草稿未定。未定稿被保屈原的作品,影响甚大。现今从事5楚辞6研究的学存下来,以其风格类似屈原,故被人误会了。这者,也有许多人仍持此观点。因而在译注5楚辞6作一误会,不消说,是出于汉人,而且可能就是出品时,舍此而不论;在研究文章中,则依然寻找种种于王逸。因为屈
4、原的5九章6本是汉人所采集所谓的证据加以否定。可知,认真辨析5远游6篇的的九篇风格相类似的屈原作品。如果5远游6真伪,依然是任务艰巨。陈子展先生的文章,从历代早被认为屈原作品,那么会被认为十章,而非单楚辞研究者论5远游6、汉代拟骚作者对5远游6作品独成篇了。即此已可证明5远游6被认为屈原的引用和化用,以及屈原思想和作品的分析上来进所作是在5九章6辑成之后。行辨析,是一篇写得十分有说服力的文章。本文拟前此,廖平认为5远游6非屈作,提出的观点是,从出土文献的角度加以补充,以求加深认识,求得比5楚辞6是秦始皇时由其博士所作的5仙真人诗6:较一致的见解。/5楚辞6乃灵魂学
5、专门名家,详述此学,其根源与道对于5远游6篇的真伪问题,怀疑者的众多观点家同,故5远游6之类,多用道家语。0»而陆侃如则收稿日期:2009)03)30作者简介:汤漳平,男,漳州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2025远游6应确认为屈原作品在5屈原#屈原评传6中说:/韩终其人为屈原时所产生道家消极遁世的想法。许多学者据此认为,屈无,这便是5远游6非屈原所作的铁证。0原完全是受到北方儒家思想的影响,而儒家思想与其实,提出5远游6非屈作,最早者应是清人吴道家思想是格格不入的,因而屈原不可能写出像汝纶与胡濬源。吴氏在5古文辞类纂评点#远游65远游6这样具有道家思想的作品。然而,这样的
6、逻中说:辑推论可靠吗?此篇殆后人仿5大人赋6托为之,其文体格没有充分理由认为屈原必是孔孟的信徒。孟子平缓,不类屈子。世乃谓相如袭此为之,非也。和屈原是同时代的人物,他终生不渝地宣传孔子的辞赋家展转沿袭,盖始于子云、孟坚。若太史公/仁0学主张。当齐宣王向他询问/齐桓、晋文0之事所录相如篇数,皆其所创为。武帝读5大人时,孟子明确加以拒绝,说/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赋6,飘飘有凌云之意。若屈子已有其词,则武事者0。但我们看屈骚作品中,许多篇都写到了齐帝闻之熟矣。此篇多取老、庄、吕览以为材,而桓、晋文之事。如5离骚6:/吕望之鼓刀兮,遭周文词亦涉于5离骚6、5九章6者。屈子
7、所见书博而得举。宁戚之讴歌兮,齐桓闻以该辅。0又如5天矣,5天问6、5九章6所称神怪,虽闳识不能究问6:/天命反侧,何罚何佑?齐桓九会,卒然身杀。0知。若夫神仙修炼之说、服丹度世之旨,起于燕再如5惜往日6:/介子忠而立枯兮,文君寤而追求0;齐方士,而盛于汉武之代,屈子何由预闻之?虽/吕望屠于朝歌兮,宁戚歌而饭牛。不逢汤武与桓5庄子6所载广成告黄帝之言,吾亦以为后掺入缪兮,世孰云而知之?0等等。也。孟子的/仁政0思想也与屈原的/美政0理想不综览上述对5远游6篇作者提出的分析,大体可同。孟子的/仁政0也就是施行王道,他曾设计了以概括为以下几个观点:/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8、0的理想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