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引发核树状大分子的合成

不同引发核树状大分子的合成

ID:34527713

大小:243.19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3-07

不同引发核树状大分子的合成_第1页
不同引发核树状大分子的合成_第2页
不同引发核树状大分子的合成_第3页
不同引发核树状大分子的合成_第4页
不同引发核树状大分子的合成_第5页
资源描述:

《不同引发核树状大分子的合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http://www.hxtb.org《化学通报》在线预览版不同引发核树状大分子的合成21##孙万虹莫尊理陈红12(西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兰州730070;西北民族大学理科实验中心兰州730030)摘要含不同分支官能团树状大分子的合成是目前研究的一个热点。文献报道的有两方向引发核、三方向引发核、四方向引发核、六方向引发核等结构新颖的树状分子。本文综述了不同引发核及其衍生物在树状大分子合成中的应用。关键词树状大分子树枝状化合物引发核ProgressofHavingDifferentBranchCoreofDendrimers2##SunWan-hongMoZun-liChenH

2、ong1CollegeofChemistryandChemicalEngineering,NorthwestNormalUniversity,Lanzhou7300702CenterofScientificExperiment,NorthwestMinoritiesUniversity,Lanzhou730030Abstractsynthesisresearchofdendrimerscontainingdifferentbranchisnowfocused.Dendrimeroftwobranchcore,threebranchcore,fourbranchcore,sixb

3、ranchcore,havingoriginalstructure,havebeenreportedintheliterature.Itissummarizedthathavingdifferentbranchofcoreandramificationappliedtothesynthesisofdendrimers.KeywordsDendrimers,Poly(amidoamine)dendrimers,Havingdifferentbranchofcore树状大分子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发的一类具有三维结构的合成高分子,其特点为高度对称,呈单分散性,表面具有高密度的官能

4、团。树状大分子由各种初始核构筑而成,其外围支化层(代数)呈几何级数增长,最外层的末端基团分布在树状大分子表面。树状大分子核的形状与官能团数目(Nc)和支化单元[1]的形状与官能团数目(Nr)决定着树状大分子的形状与大小。常见的树状大分子引发核有二胺、芳香族化合物、硅烷核和多羟基醇等。迄今为止,大多数树状大分子是在有限的几种内部官能团,特别是内部多官能团的基础上成功合成出来的。选择不同方向起始核进行树状化合物的合成,是目前这一领域研究的热点内容之一,如两方向引发[2][3][4][5]核A、三方向引发核B、四方向引发核C、六方向引发核D等。OHXHOOHHOOHX(CH2)nXN

5、HOOHXXHOOHOHABCD1二方向核树状大分子的合成以偶氮苯为核合成树状大分子是近几年来的研究热点,因为基于偶氮苯的结构,这类分子一般都具有[6,7][8]很好的光学活性。Momotake等合成了水溶性偶氮苯为核的树状大分子(图式1),该分子在光的照作者简介:莫尊理(1964--),男,教授,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树状高分子与功能材料。E-mail:mozl@163.com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9875018)、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3ZS051–A25-050)、甘肃环保科研基金(GH2005-10)、甘肃省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重点项目射下可以作为感光胶束。由

6、于树状大分子的核与水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使树状大分子外围具有屏蔽效应,因此,在吸收光谱中,该树状大分子随着代数的增加光吸收向蓝移。hvOONNhvorNNOO[8]图式1具有感光活性的树状分子[8]Scheme1Havingsensitivedendrimers有人报道了芳核谷氨酸树状化合物的合成,该树状化合物为手性多元酸或其酯,该树状手性多元酸具有很好的水溶性,且由于芳环在紫外下易于观察,可用于制备水溶性半抗原的载体核,也可用于识别手性[9]胺。聚乙二醇(PEG)无毒、无抗原性、生物相容性好,而且有不同分子量的聚乙二醇可供选择,因而聚乙二醇是一个优良的药物载体。但聚乙二醇的端氨基

7、数有限,限制了其载药量。以聚乙二醇为引发核合成一类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该分子的端氨基数可成倍增长且可精确控制,作为药物载体具有其优越性,但[10]作为药物载体时其血液相容性仍然与PEG一样好。用哌嗪为核也可合成一类新型的树状大分子,首先哌嗪与丙烯酰氯进行反应,接着再与二乙醇胺发生Mechael加成反应得到G1(OH)4树状分子,重复与丙烯酰氯和二乙醇胺的反应,就会得到不同代的树状大[11]分子(图式2)。OHOOHOOONNOHOHOOOHOONClNHNDivergentNClNGrow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