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s教育和科学教育改革_蔡铁权

sts教育和科学教育改革_蔡铁权

ID:34506632

大小:849.57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3-07

sts教育和科学教育改革_蔡铁权_第1页
sts教育和科学教育改革_蔡铁权_第2页
sts教育和科学教育改革_蔡铁权_第3页
sts教育和科学教育改革_蔡铁权_第4页
sts教育和科学教育改革_蔡铁权_第5页
资源描述:

《sts教育和科学教育改革_蔡铁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25卷第2期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Vol.25,No.22002年5月JOURNALOFZHEJIANGNORMALUNIVERSITY(Nat.Sci.)May2002文章编号:1001-5051-(2002)02-0109-06STS教育和科学教育改革蔡铁权(浙江师范大学数理与信息科学学院,浙江金华321004)摘要:现代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在教育领域中出现了后现代课程观和后现代教育学,以此审视科学教育,将引发科学教育改革的新理念.科学教育的最终目标是提高人的科学素养,由于各国的国情和文化背景之间的

2、差异,对科学素养的理解也就不同,从而导致科学教育目标的不同,在这种多元化取向中又存在着共同的特点和总的趋势.STS教育应运而生,它作为世界科学教学领域中实施的以改进整个社会的科学文化为目的的一种文化战略,亟待引起我们的重视、研究与深刻理解,以作为我国当前课程改革、科学教育改革有益的借鉴.关键词:科学教育;科学素养;STS;STS教育中图分类号:G649.21;G301文献标识码:A科学教育,用现代的观念来界定,指的应是以了西方与前苏联的科技竞争,迫切需要加速培养数学和自然科学为主的系列的学科教育.科学教高水平的科技人才,这一时期持续到

3、20世纪70育的概念是近代科学分化发展后才产生的,这种年代早期.到了20世纪80年代,在对60年代改分化西方大约在18世纪后期完成.具有五千年文革批评的同时,科学教育的目标转向全体学生,即明史的中国,在古代曾拥有过高度发达的科学技科学为大众,要给予每一个人适应改善生活质量术,这种科学知识的继承、传递和积累,可以认为急需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到了20世纪90年代,是教育的结果.这样,科学的肇始,也就是科学教科学教育的目标及课程向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将育之滥觞.但我国真正现代意义上的科学应始于更适合各国的发展情况.我国的科学教育发展经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

4、,而我国现代意义上的科历了较为复杂的过程,也存在着我国特有的的困[3]学教育则始于20世纪初叶.当时代跨入21世纪,难和问题.科学技术已以全新的面貌迅猛发展,或说进入了11国外科学素养说与科学教育目标后现代社会.在后现代科学技术观的启示下,后现科学教育最终目标是提高人的科学素养,或[1][2]代课程观和后现代教育学已赫然出现在我者说是培养具有科学素养的人.钟启泉先生对科[4]们面前,各国都在审视、反思自身的科学教育,科学素养内涵的发展变化过程曾作过详细考证.学教育改革已成为世界潮流.STS教育就是在这他认为现代科学素养的内涵应包括以

5、下6个范样的形势下应运而生的,它是一种国际科学教育畴:概念性知识构成科学的主要概念、概念体改革的新理念,亟待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进行深系或观念;科学的理智科学研究的方法论;科层次的研究和思考.学的伦理科学所具有的价值标准,亦即科学研究中科学家们的行为规范,也称为科学态度或1反思科学教育科学精神;科学与人文科学与哲学、文学、艺国际上科学教育发展的伟大突破始于20世术、宗教等文化要素的关系;科学与社会科学纪50年代后期的英美,即二战后的冷战局势加剧与政治、经济、产业等社会诸侧面的关系;科学与收文日期:2001-11-

6、09作者简介:蔡铁权(1948-),男,浙江诸暨人,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光学;学科教学论.110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技术科学与技术之间的关系及差异.当然,随科学过程,包括科学态度、价值观、判断力、审美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变迁、教育的改革,科识,对科学方法的运用,对社会问题正确判断和解学素养的内涵是要演变的.决的能力;对技术的重视,包括信息技术在内的各各国对科学素养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差异,由种新技术;注重学生的发展与潜能的发掘,包括自[5]此所确定的科学教育的目标也有所

7、不同.主性的形成、个性的发展等.英国1988年把科学课程定为三大核心课程12我国公众科学素养和科学教育的现实之一.1989年公布的科学课程大纲有17个目标,1992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公众科学1991年所公布的新科学课程大纲把科学教育的技术素养调查课题组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一次目标定为4个:科学调查、生命与生命过程、材料中国公众对科学技术的态度成年人抽样调查,及其性质和物理过程,并另开设技术课.目标中强揭示了中国公众理解科学的基本状况.该调查依调对重要科学概念的理解和应用,强调交流、应照当时国际上流行的有关公众科学素养衡量标准用、调

8、查、运用科学知识与思想对一定条件下的情的指标体系,设定公众同时满足具备对理解科学况作出判断,以及对科学思想的性质与历史的了所要求科学知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