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微博和微信为例——浅谈社交网络的校园发展

以微博和微信为例——浅谈社交网络的校园发展

ID:34463961

大小:769.5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9-03-06

以微博和微信为例——浅谈社交网络的校园发展_第1页
以微博和微信为例——浅谈社交网络的校园发展_第2页
以微博和微信为例——浅谈社交网络的校园发展_第3页
以微博和微信为例——浅谈社交网络的校园发展_第4页
以微博和微信为例——浅谈社交网络的校园发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以微博和微信为例——浅谈社交网络的校园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前言国内社交媒体的现状前言国内社交媒体的现状1967,加拿大传播学家M.麦克卢汉年在他的《理解媒介:人的延伸》一书中首次提出globalvillage,直译为“世界村”,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地球村。他预言,地球在21世纪将联系的越来越紧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如同村落一般。很显然,麦克卢汉的预言已经成真,缩短人与人之间距离的除了现代交通工具所带来实际空间上的距离,更重要的是互联网的发展,然而随着2005年以来社交网络的迅速发展,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已然可以忽略不计。随着中国社交网络的迅速发展,社交媒体早已不是单纯在人与人的层面,商家利用社交媒体做广告,传统媒体利用社交网络发布

2、即时消息,政府部门利用社交媒体提高公共服务质量,而高校正利用社交媒体进行诸如招生宣传等重要的宣传工作。本人就职于一所高校的党委宣传部,负责新媒体宣传工作,在实践中进行研究。1、社交媒体在校园的现状在高校的主流的社交媒体主要有诸如:新浪微博,腾讯微信,人人网以及qq空间。在学生中,qq空间凭借qq的巨大流量,依然占据着学生中的大部分人群。然而新兴的社交网络,比如微博和微信正逐步蚕食其市场。微博和微信的巨大影响力逐渐被高校所重视,也被相关政府部门重视。放眼全国,7月16日—18日,2014全国校园新媒体发展论坛在厦门举行,新浪微博发布了高校“十大最具影响力官方微博”,首当

3、其冲的武汉大学粉丝数已达到46万,教育部的官方微博@微言教育粉丝数已达57万,江苏省教育厅的官微粉丝数也已达9万。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高校管微的发展将越来越壮大。另一个红的发烫的应用是微信,根据微信官方数据,不到4年时间,微信已积累了8亿用户,超过了欧洲总人口,其中月活跃账户达3.96亿。公众号数量超过了580万,日均增长1.5万。而大学生作为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国家培养的高级专业人才,代表着最先进的流行文化。自然成为了微信最坚实的用户群体之一。高校也抓住机遇,开通了很多微信公共账号。部分校园微信公众号已经非常成功,像广州大学城一卡通、华师图书馆、中大Din、

4、scnu黑猫警长、暨大表白君、广大talkshow等微信号是很实用且有意思的,充值、借书、送外卖、交友、旅游、吐槽、购物、查询成绩、失物招领、娱乐、防骗等等,大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基本都囊括了,受到了广大学生的欢迎。相比之下,曾经的校园王者人人网,正在生与死之间挣扎,不断改变的市场定位,也让其与Facebook不可一世的发展趋势南辕北辙。在高校内的地位正逐渐减弱。2、校园市场的独特性都说大学是一个小社会,而社会是一所更能锻炼人的综合性大学。然而与复杂的社会相比,大学毕竟简单纯真。校园里的学生们使用社交媒体的动机也更加单纯。与上班族不同,对于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来说,他们拥

5、有更多的娱乐休闲时间,更多接触使用社交媒体的机会,但没有自食其力的能力,消费能力受制于家庭能力。对于大学生来说,他们大部分处在自己学习能力的顶峰,对新鲜事物的接纳能力和好奇感,让他们可以迅速融入最新最潮的事物当中去,他们思想尚未成熟,但具有开放的思想观念与充分的接受能力,充满表达欲望,同时也爱追逐简单新奇,使得他们成为互联网时代的先锋,他们的信息行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创新和信息的丰富而不断地趋于多样化,而大量地使用社交媒体获取信息,是自新媒体风靡世界开始的又一大变化。对于一切以赢利为目的的社交网络公司来说,校园并不是一个可以赚钱的最佳领域,却是一个培养用户,积攒人气的最

6、佳平台。1万方数据南京艺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社交媒体的特点1.1校园社交开拓者人人网1.1.1从校内到人人提到校园社交,不得不提到人人网。2004年2月4日,Facebook在美国上线。2005年12月,一个类似facebook的校内网在中国创办。随后如同Facebook席卷全球的速度一样,校内网之风也迅速在国内大学里吹起,校内网的兴盛恰逢中国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时期,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数据显示,2005年网民数为1110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8.5%,2006年分别为13700万人和10.5%,在2007年网民数已达到2100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了16%。

7、而2007年也正是校内网在校园里摧城拔寨的关键时期,互联网飞速发展的大环境成全了校内网。正如facebook在美国的势如破竹,校内网也经历了自己的甜蜜时期。可惜好景不长,校内二字的定位让其苦不堪言,给了后起劲敌开心网一丝可乘之机。2009年,开心网“买房子”组件正式推出“花园”,“种菜”“偷菜”自此风靡大江南北。那一年,正值校内网的第一批铁粉走向社会,正迷惘已出“校内”的他们是否还应留在校内网。然而就在此时,定位办公室白领用户群体的开心网横空出世,通过偷菜迅速积累人气,也使没能迈向社会的校内网局限在了校内范畴,使其错过了最佳发展机遇。但是面对开心网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