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6615808
大小:55.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28
《用微博、微信推动报纸评论的发展——以新京报评论官方微博、微信为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用微博、微信推动报纸评论的发展——以新京报评论官方微博、微信为例【摘要】新京报评论微博、微信官方平台相继开通,依靠新京报评论版高质量的内容及新媒体平台自身的创新,是一个探索创新的范例。然而,其微博、微信平台仍有很大的局限性,集中表现在内容上主要依靠报纸评论版块内容,只是纸媒评论的推送平台,基于新媒体平台的内容创新较少,新媒体的互动性不足,带有传统媒体单向式传播的特点。..关键词新闻评论微博微信近两年,随着微博、微信的迅速崛起,各传统媒体纷纷开通官方微博、微信平台,一方面进军新媒体平台求生存,另一
2、方面为适应受众阅读习惯,扩大在受众中的影响力。其中,报纸中一些品牌度较高、内容质量高的栏目也创办官方微博、微信平台,比如《中国青年报》的“冰点周刊”、《南方都市报》的“南都评论”、《新京报》的“新京报评论”等等。然而,在传统纸媒进军新媒体过程中,其新媒体平台的实际运作并没有完成“向新媒体转型”。实际上,这种转型只是传播方式的拓宽,内容上依然依靠传统纸媒的内容,基于新媒体平台上的独创内容与模式创新很少见,大多数官方微博只是在推送本报新闻或评论,或转发其他微博信息、媒体新闻,微信平台也只是在推送本报
3、精选新闻、评论。本文选取新京报评论官方微博与微信为例,探究微博与微信推动报纸评论发展的趋势与存在问题。一、新京报评论新媒体发展现状作为都市报中的后起之秀,《新京报》在内容制作与传播模式上长于尝试与创新。随着微博与微信的兴起,新京报评论也在新媒体平台创新方面“敢为人先”,相较于其他纸媒评论版,较早进入新媒体平台。以下表1、表2是根据2014年3月31日至4月6日的新京报评论官方微博发表的评论,制作出来的统计数据。新京报评论官方微博的内容,主要有几个方面的:《新京报》社论与评论版评论、快评、“小明三
4、段论”、其他。其中,社论与评论版评论,直接报纸,微博只是报纸评论的推送平台,快评是微博创办时的一个新栏目,根据当下发生的新闻事件,第一时间以140字以内的短评形式,给予最及时的评论。“小明三段论”是新京报评论部2014年新创办的一个栏目,也是报纸内容的微博平台推送。其他部分,有少量转发其他媒体新闻,“微言大义”栏目选取知名人士微博,编辑到报纸评论版,再放到微博上推送。从微博所发评论的篇数上看,工作日每天推送10—18篇评论内容,非工作日推送2—4篇评论内容,其中大多数内容为本报评论或微博原创内容
5、,极少数为转发其他微博内容。在评论类别上,社论每天推送一篇,工作日评论版评论每天推送7-13篇,快评工作日每天推送1至5篇不等,“小明三段论”工作日偶尔也只有一篇,“微言大义”一般每天有1到2篇的内容。从评论内容主题上来看,一周内政治、法律、社会、经济、国际等主题都有所体现,但是社会(包括医疗问题)、娱乐(包括电影)、经济与政治占到主要部分,其他主题评论篇数较少。这种主题篇数的分布,有着多方面的原因,《新京报》作为都市报,较多关注社会新闻与时事政治,因此评论在这些方面选题较多;《新京报》除了第二
6、、三版有评论之外,在经济版块中也有关于经济、财经类的评论,所以经济、财经方面的评论会占到评论篇数的近一半;另外,一段时间以内,社会上发生的重大新闻事件,会让某一主题的评论数激增,比如3月31日至4月6日这周,“文章出轨”的新闻,成为微博的热点话题,新京报评论也较多关注这个热点事件。(见表3)新京报评论的官方微信上,一般工作日时间,每天固定推送4篇评论文章,一篇社论三篇评论,或者四篇全是评论文章,非工作日推送评论文章数不确定,一般2至4篇。在评论主题上,可能涉及多个主题,但是关于社会新闻事件与最新
7、热点事件的评论文章较为常见,如上表中,一周内社会新闻主题的评论每天都有,有1至3篇不等,其他主题的或有或无,热点新闻(如“文章出轨”)在微信上体现较多。总体而言,新京报官方微信,是一个报纸评论版内容的推送平台,没有基于新媒体平台的创新传播模式,也没有新开设的评论栏目。二、用微博、微信平台推动纸媒评论发展截止2013年12月,我国微博用户规模为2.81亿。截止2013年10月23日的数据,微信用户总数已经超过6亿。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日益迅猛发展的同时,纸媒的订户与广告量日渐萎缩,比如上海《新闻
8、晚报》宣布于2014年1月1日正式停刊,《中国周刊》变为文摘类杂志,近几年唱衰纸媒的声音从未间断。这种情况下,不少纸媒在新媒体的挤压下,也在不断求变以获取生存空间,纷纷设立报纸或某一栏目的微博与微信平台。一方面,纸媒评论尝试建立新媒体平台,以推送其评论版面内容,扩大影响力;另一方面,报纸评论的新媒体平台,也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报纸评论的选题范围、时效性等。在评论的定位上,新媒体时代,每个人都有麦克风,在意见市场上提供了多元竞争的观点,为报纸评论提供了更广阔的言论空间。绝大多数传统纸媒都顺应社会价值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