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4458767
大小:57.67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3-06
《大企业与中小企业比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大企业与中小企业比较(守业思维)“大企业不创新”是人们传统的观念。这听起来有点似是而非。的确,20世纪新的、重大的创新都不是来自当时的大企业。铁路公司没有孕育出汽车或卡车,它们甚至从未尝试过。虽然汽车公司尝试过(福特和通用汽车公司都是航天和太空的开路先锋),但今天所有大型飞机和航空公司都是从独立的新企业中发展而来的。同样,50年前首次成功地发展出现代药品时,今天的医药巨人不是规模很小,就是尚未创立。20世纪50年代,电气工业的每一个巨人——美国的通用电气、西屋和美国无线电通信公司(RCA),欧洲大陆的西门子和飞利浦,日本的东芝——都一窝
2、蜂地挤入计算机产业,但是没有一个取得成功。结果是IBM独占鳌头,而40年前的IBM,充其量不过是一个中等规模的公司,而且根本就不是高科技企业。然而,普遍认为大企业不创新或不能创新的想法,根本就是一个误解。首先,有大量的特例可以证明,作为企业家和创新者,许多大企业在这方面成绩斐然。在美国,强生公司在卫生和医疗保健业中成绩卓著;3M公司为工业和消费市场设计生产了高精细的产品;已有100多年历史的花旗银行,作为美国和全球最大的非政府金融机构,是银行业和金融领域的主要创新者;在德国,迄今已有125年历史的赫斯特公司(Hoechst)是世界上最大
3、的化学公司之一,也是医药产业的成功创新者;在瑞典,创建于1884年的ASEA,在过去的六七十年里,一直是规模最大的公司,它也是长途电力输送和工厂自动化机器人领域的真正创新者。历史悠久的大企业在一些领域里,是成功的创新者和企业家,而在其他领域却又一败涂地。这一现象使人们更加迷惑。美国通用电气公司虽然在计算机领域失败了,但它在三个完全不同的领域中,却是成功的创新者:飞机发动机、精细无机塑料和医疗电子设备。美国无线电通信公司虽然在计算机领域失败了,但它却在彩色电视机方面成功了。事情绝对没有传统观念想像得那么简单。其次,“规模大”就是创新与企业
4、家精神的阻碍,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在讨论企业家精神时,人们往往会听到大量关于大组织的“官僚作风”和“保守主义”的议论。当然,这两种现象都存在,且严重妨碍了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一一也会妨碍取得其他成就。然而,记录清楚地显示,在现有机构中,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共机构,小企业最没有企业家精神和创新意识。在现有颇具企业家精神的企业中,有许多大型公司(除了上面所列举昀成功企业的名单以外),我们可以轻而易举地把此类公司的名单增加到100家大公司。此外,在具有创新意识的公共服务机构的名单中,我们也可以列出许多大机构。也许,大多数最具企业家精神的企业是中等规模
5、的大企业,如20世纪80年代中期,年销售额达5亿美元的美国公司①。在所有企业家企业的名单中,很显然找不到小规模的现有企业。规模并不是创新与企业家精神的障碍,真正的障碍是现有企业本身的运作,特剩是现有的成功运作方式。大企业或至少是相当规模的企业比小规模企业更容易克最这一障碍。任何运作——制造工厂、技术、产品、分销体系——都需要持久的努力和不断的关注。在运作中,“日常危机”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日常危机需立即处理,不能拖延。因此,在现有管理中,对这一问题应该予以高度重视。与规模和运作都已成熟的企业相比,新企业看起来都那么渺小,微不足道,前途未
6、卜。其实,任何新事物如果看起来非常庞大,反而令人怀疑。尽管它们成功的几率很小,但是如前所述,成功的创新者往往都是从小规模的创新开始,最重要的是,从简单的创新开始。①这种说法长期队来一直被人们质疑。然而,现在已有了结论性的证明,理查德。卡文纳和小唐纳德·克里弗德对1加家中等规模“成长”公司的研究结果已发表在1983年《麦肯锚季刊》秋季刊上,题为《美国中型成长性企业留给我们的教训》。许多企业都声称,“十年以后,我们有90%的收入将来自于今天尚不存在的产品”,这在很大程度上都是言过其实。这十年中,企业可以改进现有产品,可以变换现有产品,甚至可
7、以将现有产品打入新市场,改变现有产品的最终用途。但是真正的新企业必然需要较长的间隔时间,才有可能推出一种新产品。成功的企业,即今天在正确的市场、销售正确的产品或服务的企业,十年以后,很可能有3/4的收八仍来自今天已有的产品和服务,或来自其衍生产品。事实上,如果今天的产品或服务不能持续产生大量的现金流,那么该企业就无法对未来进行足够的投资,而这项投资又是创新所需要的。因此,现有企业必须不遗余力地从事创新与企业家精神实践。而如今一般企业“通常”的做法是,将生产资源配置到现有业务、而如今一般企业“通常.”的做法是,将生产资源配置到现有业务、日
8、常危机,以及在现有基础上多提高一点产量上。现有企业总是在修补昨天,而无法迈向未来。当然,这是一种致命的诱惑。不创新的企业注定会老化、衰退。在当今这个剧变的时代,在这个企业家经济的时代,衰退的速度将会加快。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