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4445554
大小:27.17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3-06
《华菱何以打赢解困攻坚战:从连亏5年到净赚9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华菱何以打赢解困攻坚战:从连亏5年到净赚9亿2013年,华菱钢铁在经历巨亏之后,实现盈利。华菱扭亏 ●2014年伊始,湖南华菱集团传出喜讯,在行业整体形势严峻的大环境下,历经5年的低谷后,终于在去年1-11月,实现利润8.99亿元,同比减亏33.32亿元。 ●华菱旗下涟钢集团2013年也扭转了连亏5年的局面,全年实现销售收入283.3亿元,盈利2.72亿元。 改变,从华菱集团董事长曹慧泉“我们无法左右市场,但我们可以左右自己的工作”的认识引导开始。 通过精细化管理挖潜增效,实施销研产一体化项目打开产品创
2、效上升通道,建立“干部能上能下、工资能多能少、人员能进能出”机制激发全员创效,以及发力金融、物流等相关多元产业平抑主业风险…… 华菱的改革大刀阔斧。 如今华菱六万员工已没有人对企业能否生存下去表示怀疑。个中因由,曹慧泉说:“归根结底是依靠一线职工,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做精。” 华菱逆势扭亏,发出了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国企“二次改革”的湖南最强音。 而这场以“抛弃国有企业的习惯思维,大胆引进民营企业机制”为路径的革新经验,也在湖南国企界持续升温发酵,正在释放出强大的示范效应。■三湘华声全媒体记者黄利飞 缺煤少
3、矿,钢厂结而不团,湖南钢企“先天不足” 华菱从“输在起跑线” 到创造钢企扭亏增盈奇迹 富贵福祥,将厚吾之生也,贫贱忧戚,庸玉汝于成也。 ——北宋·张载《西铭》 好木匠都出在平原上 钢铁企业的亏损,无疑跟行业的周期性发展有密切关系。而对于华菱来讲,身处缺煤少矿的湖南,似乎又有一个“不可逆转”的天然劣势。 在企业深陷亏损泥潭时,包括许多中层管理人员在内的华菱职工,都认为资源匮乏是华菱的“不幸”:“原料需从海外买进,产品又要运到沿海,这一头一尾的成本支出,就让我们始终与别的企业有差距。” 对于这种只盯
4、着自己短处的消极被动心理,曹慧泉并不认可。 “‘好木匠出在平原上’,为什么没出在山里?因为只有平原上才有客户、才有市场。”曹慧泉分析称。 在他看来,华菱位于湖南,虽然远离原料产地,但贴近市场,湖南、广东市场是全国少有的供不应求的市场。 于是,2012年7月12日,华菱从涟钢、湘钢和衡钢三个子公司的进出口部,各抽调部分人员,成立集团进口矿采购中心;2013年1月,华菱对煤、焦、国内矿实施集中采购。 “从购买原料的价格上来说,三大钢厂各自负责采购,量少出的就是零售价;而合三为一后,量大了,享受的就是批发价,
5、这之间差距太大了。”华菱集团总经理李建国说。 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11月份,华菱煤、焦、国内矿采购成本与行业先进水平缩小差距4.83亿元;涟钢采购部部长称,仅在进口矿采购上,公司就节约了1.8亿的成本。 最让负责采购的工作人员感慨的一点是:集中采购之后,华菱在购矿上的话语权重明显增加不少,与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大幅度提升,规模优势初步体现。 从“联邦制”到“大一统” 众所皆知,华菱旗下有湘钢、涟钢和衡钢三大子公司。但在此次改革之前,总部对于三大子公司的管理主要是在战略规划、资本运作和领导班子三个方面。
6、 “集团成立的时候,也就只有30来号人,更多的是负责协调沟通工作,是一种‘大集团,小机关’的角色定位,长期以来各子公司其实是自主经营,独立运作。如今行业发展形势与以往大不相同,我们需要集中管理,真正发挥出大企业的规模效应。”李建国表示。 对于记者“华菱各大子公司是否从过去松散的联邦式存在,到如今逐渐形成‘大一统国家了’”的提问,曹慧泉说,目前尚在探讨未来的路怎么走。但三大钢厂的负责人已经明显地感觉到,“总部”的角色正在慢慢发生变化。 湘钢党委书记易佐就称,以前是宏观指导,不怎么关注具体经营,如今在采购环节、
7、消耗指标以及安全质量等方面,都有相关的考核。“从战略管控变为运营管控。” 还有一个细节是,华菱旗下三大子公司,以前对外宣传的口径都是“湘钢怎么样”、“涟钢怎么样”,如今皆称“华菱湘钢”、华菱涟钢”、“华菱衡钢”。 据华菱集团最新数据,去年1-11月,华菱集团实现销售收入745亿元、实现利润8.99亿元,同比减亏33.32亿元;从去年4月份开始,集团已经实现扭亏为盈,连续8个月盈利。 挖潜增效,奖优罚劣,把最简单的事情做好 华菱用精细化管理释放最大效益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老
8、子《道德经》 力量在“民间” “以前行业发展好的时候,成本虽然不低,但利润更高,即使浪费一点大家也都不在乎,毕竟赚得也多;如今日子难过了,甚至面临了是否能够继续存活下去的问题,得想方设法从每一处省点钱出来。”长期身处一线的湘钢5米宽厚板厂厂长郑生斌认为,生存环境变了,大家的心态也跟着变了。 不过在曹慧泉看来,外部市场的压力,只是企业改变的动力之一;另一方面更在于管理人员的敏锐和远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