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测控仪器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探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28卷第3期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Vol.28No.32006年9月JournalofXiangtanNormalUniversity(NaturalScienceEdition)Sep.2006测控仪器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探索①黄良沛,朱萍玉,毛征宇,段凯(湖南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湖南湘潭411201)摘要:根据学校的教学基础和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学科特点,提出了“两个平台,两个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即搭建机械基础和电子基础两个平台,设置仪器设计与测量和光电检测与控制两个方向
2、,培养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适应面宽的应用型人才。并在此基础上对专业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及教学改革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关键词:测控技术与仪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231(2006)03-0112-03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建设发展,高等教育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改革,应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及时更新教学课程内容,努力探索适应时代变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发展培养新型的建设人才。测控技术与仪器已经
3、发展成为当今信息科学技术学科领域的重要分支,是集机械、电子、光学、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术多学科相互融合和渗透而形成的一门高新技术密集型综合学科。许多地方性普通高等院校往往都是在新专业目录调整之后才设置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普通高校目前的现状是基本上追随重点院校教学模式,但普通高校和重点院校的情况不尽相同,突出表现在所依托的专业条件、实验条件和科研项目有很大差异。如果盲目追随,完全照搬,不结合本校的特点,特色不突出,那么教学效果、人才质量就与培养目标相去甚远。另外一些高校新设的测控技术与
4、仪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存在一些问题,或者是学科专业的技术体系不适应当前技术的发展,专业基础太专,不适应当前的市场经济的“宽口径”人才素质要求,或者是原课程体系中某些课程的内容起点低、知识重复性[1]多,课程的学时分配不适应当前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要求等。因此,为了适应测控技术与仪器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形势下,探索适应二十一世纪科技发展的测控仪器与仪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势在必行。1专业定位与特色从1998年9月起,湖南科技大学在全国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大趋势下,实行“中央与地方共
5、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新的管理体制,湖南省明确要把我校建设成为工科人才培养基地。机电工程学院以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多方向、强能力”的工科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2001年湖南科技大学经湖南省教育厅批准,在机电工程学院设置了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近五年[2]来,按照国家《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的要求,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我们对本专业进行了认真的规划和建设,在专业定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实践环节上进行了一系列建设和
6、探索。我校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定位是培养具备精密机械设计制造、信号检测与测量、工程光学以及机电控制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够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测量与控制、仪①收稿日期:2006-04-10作者简介:黄良沛(1971-),男,湖北天门人,高级工程师,博士,研究方向:机电控制、测试技术与仪器。112器与系统设计制造、开发研究以及运行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学生毕业后主要在企事业单位从事测量与控制、仪器与系统设计制造、开发研究以及生产运行管理等工作,也可从事科学研究与教学工作。我校测控技术
7、与仪器专业主要依托机械工程一级学科,该学科拥有省重点实验室、省重点建设学科,发挥机电学科优势,同时利用信息与电气工程、物理等学院的有利资源是我们的办学优势。因此我校本专业的特色是以精密机械设计制造、信号检测与测量、电子技术、工程光学以及机电控制等方面的知识为基础,侧重于测量与控制、仪器与系统设计制造等专业能力的培养。2专业培养模式思考和探索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与机械工程学科、电子信息学科结合紧密,同时也涉及到光学、计算机技术等交叉学科,具备了“宽口径”的教学方针,决定了其人才培养的“通识性”原则,
8、广泛扩大了学生对社会的适应[3]性。为了保证教学过程中实现宽口径的同时,做到多而不杂,杂而不乱,加强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打好坚实学科根基,是宽口径、通识性教育培养模式的一个重要的、积极的步骤。在培养模式上特别强调专业基础知识的培养,通过调整基础课程体系,改革更新课程内容,加大了专业基础课程的比例,培养学生宽厚扎实的专业基础宽厚知识,提高下一步专业教学的适应性。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目前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高校的教育理念正从知识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新世[4]纪对人才培养的创新性和实践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