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足无门的悲剧意识徐渭绘画意象综论之一

托足无门的悲剧意识徐渭绘画意象综论之一

ID:34435619

大小:310.13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06

托足无门的悲剧意识徐渭绘画意象综论之一_第1页
托足无门的悲剧意识徐渭绘画意象综论之一_第2页
托足无门的悲剧意识徐渭绘画意象综论之一_第3页
托足无门的悲剧意识徐渭绘画意象综论之一_第4页
托足无门的悲剧意识徐渭绘画意象综论之一_第5页
资源描述:

《托足无门的悲剧意识徐渭绘画意象综论之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托足无门的悲剧意识徐渭绘画意象综论之一李普文(广西艺术学院学报编辑部,广西南宁530022)摘要:晚明清初是产生悲剧人物的悲剧地带。深沉强烈的悲剧意识是徐渭绘画意象的最根本特征。他画中风竹、兰花、葡萄、石榴、菊花、秋景等意象无不透露出他生不逢时、身世凄苦、怀才不遇、命运多舛、身不由己、孤寂无依。其绘画意象的悲剧品格与崇高风格,在中国古代绘画中是罕见的。关键词:徐渭;绘画;意象;悲剧意识;崇高风格分类号:J222.2/.6=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838(2008)01—0124—05悲剧向我们“演出人类难以形容的痛苦、悲知。国破且无家,生活于他,何喜之有?

2、其画兰,伤,演出邪恶的胜利,嘲笑着人的偶然性的统治,根不著土,人问之,答日:“土为蕃人夺,汝尚不知演出正直无辜的人们不可挽救的失陷,[而这一切耶?”_3韩奕写诗吟其兰花云:“无家又无后,南冠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此中有重要的暗示在,即暗示号北风。洒泪写《离骚》,咄咄如书空。疏花缀简着宇宙和人生的本来性质。”儿巧叶,孤生不成丛。倏然数笔间,遗恨自无穷。图成深沉、强烈、浓郁、凄壮的悲剧意识是徐}胃绘继数语,语怪谁能通。流落为世重,宁论拙与工。画意象的一个最根本的特征。《徐文长三集》卷此花有时尽,此恨何时终?”_4倪瓒也曾咏道:“秋五《附画风竹于筵送子甘,题此》:“送君不可俗,风兰

3、蕙化为茅,南国凄凉气已消。只有所南心不为君写风竹。君听竹梢声,是风还是哭?”_2J(改,泪泉和墨写《离骚》。”‘泪泉和墨”、“遗恨无长歌当哭,徐渭又岂止是长歌当哭?一开始,人生穷”,正是郑思肖写兰的真实心绪的最佳注脚。于他就显得是一场悲惨残暴的斗争。画中那淋漓陶宗仪又记郑氏:“誓不与朔客交往。或于朋的水墨,透露出多少人生的无奈和辛酸!哪一处友坐上见有语音异者,便引去。人咸知其狷洁,亦不是徐渭的心血滴沥而成?“滴泪为墨,研血成弗为怪。工画墨兰,不妄与人。邑宰求之不得,闻字”,这是脂砚斋评《红楼梦》之语,移来评论徐渭先生有田三十亩,因胁以赋役取。先生怒日:‘头之画,可说没有丝

4、毫的夸张。可斫,兰不可画。”¨上一段记载,写郑思肖对故古来向有“喜气写兰,怒气写竹”之说,但画国的思念、挚爱。这段则表明郑氏的狷洁与鄙蔑兰大家郑思肖对此恐怕会有异议。据陶宗仪的记权贵、傲岸倔强的硬骨头精神。这是他写兰花的载:“(郑思肖)隐居吴下,一室萧然,坐必南向。内在的潜意识心理——兰的意象正是高洁、幽雅、岁时伏腊,望南野哭,再拜而返,人莫识焉。”郑孤芳自赏、不慕荣利、自生自灭的心理写照。它外氏生当宋末元初,身为亡宋遗民,其心情可想而表纤弱,然而却能独无依傍地生长于天地之问,这收稿日期:2007—11—29作者简介:李普文(1969~),男,安徽省青阳县人,广西艺术学院

5、学报编辑部,教授,博士。124e—2008而年(第五卷)llI-l~l(总第十五期)型辔睡正是柔弱的遗民心态的自然流露。苏珊·朗格武略、中年的窘迫困顿,如今蓦然回首,当功名与说,心理学已经证明,“即使是感觉经验的主观记我从此无缘,捡回一条性命已属万幸之时,除了感录,即感觉的意象,也不是实际经验的直接复制,慨生错了时代,夫复何言?!叔本华在讲到个体的而是在复制过程中,已经被投射过的,进入了一个痛苦经验之时曾说,那些能使我们敬重的不幸者新的层面,或多或少具有稳固性的形式,这种形式是这样的:“他把他的生平当作一连串的痛苦来回被我们称为形象。”j(Ⅲ’它具有符号的全部特顾时。⋯⋯

6、他已把自己的痛苦看作整个痛苦的一征,而“这些符号支配着我们的感情”。艺术本身个特例”,他“意识着一切生命的痛苦,不只是意就是一种新的符号形式,“艺术表现的意蕴,就象识着自己的痛苦。但是,必须由于自已本人经历包含在音乐中一样,广泛地存在于所有的艺术之的痛苦,尤其是一次巨大的痛苦,才能唤起这种认口’,[1](543)中——这就是语言文字所不可名状的,但并非不●、0能够表达生命经验的规律、感情和感觉特质的形沉沉的暮蔼渐将钟山笼罩,在一片夕阳余晖状。这就是我们所领悟的作为‘美的形式’的‘内之中,疲惫的毛驴、潦倒的画家重又踏上漫漫的不容’,这种形式因素就是伟大艺术作品所表现的艺归之

7、路。“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已术家的‘观念’0”[](对于徐渭,他的兰花“观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弼’真欲起孝念”一方面承袭了郑思肖悲情写兰的特殊心态。陵英雄于地下,恨不早生二百年前!回顾浮于夕另一方面,不同于郑思肖寄托于兰花之上的国家岚之上的孝陵,仿佛还能看见英雄们意气风发、纵的民族的悲剧意识,而是赋予了兰花更为深邃、曲横驰骋的烟云变幻的场景。沮丧的我又将走向哪折,因而也更为普遍、永恒的另一种“观念”——里?天涯是何处?家又在何处?心中充满迷惘,人生的悲剧。满怀的惆怅、满腹的怀抱却又有谁能知晓?在这《徐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